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GJ@T200-2010《喷涂聚脲防水工程技术规程》.pdf.3.3喷涂设备的配套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添加任何物质。严禁混淆A料和B料的进料系统。 6.4.2每个工作日正式喷涂作业前,应在施工现场先喷涂一块 500mm×500mm、厚度不小于1.5mm的样片,并应由施工技术 主管人员进行外观质量评价并留样备查。当涂层外观质量达到要 求后,可确定工艺参数并开始喷涂作业。
4.4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检查并排除 后再继续作业。
6.4.5每个作业班次应做好现场施工工艺记录DL/T 1927-2018 发电机、汽轮机轴颈焊接修复技术导则,内容凡
2环境温度、湿度、露点; 3 打开包装时A料、B料的状态; 4 喷涂作业时A料、B料的温度和压力; 材料及施工的异常状况; 施工完成的面积; 7 各项材料的用量。 6.4.6J 喷涂作业完毕后,应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检查和清理机 械设备,并应妥善处理剩余物料。 6.4.7 两次喷涂时间间隔超出喷涂聚脲防水涂料生产厂家规定 的复涂时间时,再次喷涂作业前应在已有涂层的表面施作层间处 理剂。
6.4.9喷涂施工完成并经检验合格后,应按设计要求施作
6.4.9喷涂施工完成并经检验合格后,应按设计要求施作涂层 保护层。
6.5.1修补涂层时,应先清除损伤及粘结不牢的涂层,并应将 快陷部位边缘100mm范围内的涂层及基层打毛并清理干净,分 别涂刷层间处理剂及底涂料。 单个修补面积小于或等于250cm时,可用涂层修补材料手 工修补;单个修补面积大于250cm²时,宜喷涂与原涂层相同的 惯涂聚脲防水涂料进行修补。 5.5.2修补处的涂层厚度不应小于已有涂层的厚度,且表面质 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程的规定。
6.5.1修补涂层时,应先清除损伤及粘结不牢的涂层
别涂刷层间处理剂及底涂料。 单个修补面积小于或等于250cm²时,可用涂层修补材 厂修补:单个修补面积大于250cm²时,宜喷涂与原涂层相 喷涂聚脲防水涂料进行修补
6.5.2修补处的涂层厚度不应小于已有涂层的厚度,且表面质 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程的规定。 6.5.3涂层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进行二次喷涂。二次喷 涂宜采用与原涂层相同的喷涂聚脲防水涂料,并应在材料生产广 商规定的复涂时间内完成。二次喷涂作业工艺应满足本规程第 64节的要求
6.5.3涂层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进行二次喷涂。二次喷 涂宜采用与原涂层相同的喷涂聚脲防水涂料,并应在材料生产厂
余宜采用与原涂层相同的喷涂聚脲防水涂料,并应在材料生 商规定的复涂时间内完成。二次喷涂作业工艺应满足本规 6.4节的要求。
7.1基层表面处理验收
7.1.1底涂料应涂刷均匀、固化正常、无漏涂、无
7.1.1底涂料应涂刷均勾、固化正常、无漏涂、无堆积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7.1.2底涂料处理后基层表面应无孔洞、无裂缝、无划伤、无 灰尘沾污、无异物,细部构造处的基层表面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和本规程的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7.2.1喷涂聚脲防水涂料和底涂料、涂层修补材料
剂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程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材料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进场抽样 复检报告。
.2.2喷涂聚脉涂层的主控项目质量要求应符合表7.2.
表7.2.2喷涂聚脲涂层主控项目质量要求
续表 7. 2. 2
喷涂聚豚防水工程不得有渗漏现象。 检验方法:雨后观察或淋水2h、蓄水24h试验检测。
检验方法:雨后观察或淋水2h、蓄水24h试验检测。
7.2.4喷涂聚脲涂层在阴角、阻角、天沟、檐沟、女儿墙、水
·+ 信均、儿、尔 落口、管根、变形缝、施工缝及后浇带等的细部构造防水措施应 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程的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2.6保护层的质量应符合
7.2.7喷涂聚脲防水工程验收时,应提交下列技术资料并归档 1喷涂聚脲防水工程的设计文件、图纸会审书、设计变更 书、洽商记录单; 2喷涂聚脲防水涂料、底涂料等主要材料的产品合格证 质量检验报告、进场抽检复验报告、现场施工质量检测报告; 3 施工方案及技术、安全交底: 4 施工工艺记录和施工质量检验记录; 5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 淋水或蓄水试验报告: 7 施工队伍的资质证书及操作人员的上岗证书; 8事故处理、技术总结报告等其他必须提供的资料。
A.0.1基层表面处理和喷涂作业的空气中的粉尘含量
质浓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 及其通风净化》GB6514的规定。在室内或封闭空间作业时,应 保持空气流通
禁现场随意丢弃、倾倒、排放固体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质
附录B喷涂聚脲涂层正拉粘结
B.0.1本方法适用于喷涂聚脲涂层正拉粘结强度的现场检测及 合格评定。 B.0.2喷涂聚脲涂层正拉粘结强度现场检验应在涂层喷涂作业 完成7d后进行。 B.0.3喷涂聚脲涂层正拉粘结强度现场检测仪器应符合下列 规定: 1粘结强度检测仪应坚固、耐用,且携带和安装方便,其 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数显式粘结强度检测仪》 JG3056的规定; 2钢标准块的形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方形或圆形;方形 钢标准块的尺寸宜为40mm×40mm,圆形钢标准块的直径宜为 50mm,钢标准块的厚度不应小于25mm,且应采用45号钢制 作,钢标准块应带有传力螺杆,其尺寸和夹持构造应根据所使用 的检测仪确定。 B.0.4现场制样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一检验批不应少于3个测点; 2检测现场涂层表面温度不宜大于30℃;当环境温度低于 5℃时,应先将钢标准块进行预热,然后再进行粘贴,且不得用 火焰直接加热钢标准块,预热温度不得大于50℃: 3待测涂层表面应平整、清洁、十燥; 4应采用高强、快速固化的胶粘剂粘贴钢标准块,粘结前 涂层表面应用细砂纸轻微打磨;钢标准块粘贴后应立即用胶带固 定;在胶粘剂完全固化前,不得受到任何扰动;固化养护时间根 据选择的胶粘剂确定;
5钢标准块的间距不应小于500mm。 B.0.5现场检测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图B.0.5): 1测试前应沿粘贴的钢标准块外沿四周用刀片垂直于基层 将涂层完全割断; 2测试时应按粘结强度检测仪使用说明书正确安装仪器, 并连接钢标准块; 3应以1500N/min匀速加载,记录破坏时的载荷值,并观 察破坏形式。
图B.0.5钢标准块的粘贴示意
B.0.6测点破坏形式及其正常性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判
3当重新检测中仍有测点不满足要求时,应评定该批次检 测不合格。 B.0.8应以所有测点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批次正拉粘结强度的 检测值。每一检验批的检测结果应包括破坏形式、所有测点的正 拉粘结强度值和该批次正拉粘结强度的平均值。
C.0.1超声涂层测厚仪应符合下列规定:
C.0.1超声涂层测厚仪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备应包括带数显功能的主机、探头、校正材料、耦合 剂,并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2,仪器的量程、精度和使用条件应满足混凝土基层的要求: 3耦合剂应符合仪器生产厂家要求; 4使用前应进行校正并合格。 C.0.2现场取样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按每100m²作为一个检验批,不足100m²的应按一个 检验批计;每检验批测点不应少于5处,每处不应小于10m?; 2待测涂层表面应平整、干净,不得有灰尘、油污。 C.0.3现场检测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 1检测前应用已知厚度的喷涂聚脉涂层现场校准仪器并在 待测部位涂超声波耦合剂; 2检测时应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安装并操作仪器: 3应以合适、恒定的力将探头垂直压在待测部位表面,每 个测点应重复读数3次。 4每外应
D.0.1本方法适用于喷涂聚脲涂层针孔等质量缺陷的现场检 测,但不适用于涂层厚度控制手段。本方法不适用于已经过任何 使用环境或经长期暴露的喷涂聚腺涂层,也不适用于使用不含导 电介质的环氧树脂类底涂料的喷涂聚脲防水工程。 D.0.2采用高压电火花法检测涂层针孔时,应确保现场环境中 没有可能由于电火花引发燃烧、爆炸等后果的气体、挥发性溶剂 等物质。 D.0.3高压电火花法检测喷涂聚脲涂层质量缺陷宜在涂层喷涂 作业完成2h后进行。 D.0.4高压电火花检测仪应包括电源、探测电极、手柄、信号 线及导线等部件,并应具备目视及声音报警装置。 D.0.5高压电火花检测仪检测电压应按下式计算确定:
V 7843/T.
式中:V一检漏电压(V); T一涂层厚度(mm)。 注:该公式是以击穿与喷涂聚涂层厚度相同空气间隙所需电压为依 据得到的,仪适用于检测针孔、缝隙和涂层过薄的位置。对涂层边缘减薄 部位可能会出现误报。 D.0.6检测前待测涂层表面应干净、干燥,无油污、灰尘等污 染物。混凝土电导率符合仪器要求。 D.0.7高压电火化检测仪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使用前应按仪器使用说明书正确连接、安装仪器,经检 查合格后开启检漏仪。高压电火花检测仪开启后,操作者不得同 时接触地线和探测电极的金属部分。 2应以0.3m/s的速度在待测表面匀速移动探测电极,并
应始终保持探测电极和涂层表面紧密接触:不充许漏检;当检漏 仪显示电压急剧变化并报警时,应反复移动探测电极,通过观察 电火花的跳出点确定漏点位置。 3应将检测到的涂层针孔用易于清除的记号笔标记出来。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 “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1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 3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 4 《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GB/T3186 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 GB 6514 《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GB/T16777 《喷涂聚脉防水涂料》GB/T23446 《数显式粘结强度检测仪》JG3056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 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 3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 4 《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GB/T3186 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 GB6514 《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GB/T16777 《喷涂聚脉防水涂料》GB/T23446 8《数显式粘结强度检测仪》JG305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1.0.1喷涂聚脉技术是在注射反应成型(RIM)技术的基础上, 开发出的一种无溶剂、快速涂装技术。其优点是:高固含量,固 化后几乎不含挥发性有机物;快速固化成型,可在任意形状表面 喷涂;可以一次喷涂成型达到设计厚度,施工效率高;涂层物理 生能优异,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高,柔韧性;涂层色泽可调: 徐层致密,美观实用。 喷涂聚腺技术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源于美国,我国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弓引1进、消化和吸收此项技术。近年 来,喷涂聚豚技术在建筑工程、基础设施、市政工程等领域的应 用不断扩展,逐渐成为防水市场的热点。京津城铁、北京南站 奥运场馆、国家大剧院、京沪高铁等重点工程都采用了喷涂聚脲 徐层作为结构的防水层。 本规程是在总结喷涂聚脲技术国内近年工程应用中的经验和 教训基础上,由从事喷涂聚脲技术的研究、生产、设计和施工的 有关单位共同探讨并制订的,其目的是指导和规范该项技术的应 用,确保工程质量。 1.0.2混凝土是当前建筑工程中主要结构材料之一,混凝土结 构和以水泥砂浆为找平层的砌体结构可用于喷涂聚豚防水工程 这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但应当指出,本条文中的混凝土和砂浆基 层是指水泥混凝士、水泥砂浆或聚合物砂浆,不包括沥青混凝土 和混合砂浆。
3.U. 通防小收定正 立构造层次。喷途 聚脲涂层由于能够在基层表面形成连续整体的涂层,因此,可被 视为一道独立的防水构造。喷涂聚脲技术应用于地下工程、屋面 工程、城市桥梁桥面和高速铁路桥梁桥面防水时应满足相关规范 的规定,以达到保证工程质量的目的。 3.0.2实践证明,基层质量是决定喷涂聚脲防水工程质量的关 键因素之。基层的强度、含水率、密实度和平整度等将直接影 向工程质量,实际工程中应予高度重视。考虑到喷涂聚脉涂层自 身的力学性能优良,为发挥其特有的优势,规定基层表面正拉粘 结强度不宜小于2.0MPa。 3.0.3当前,芳香族异氰酸酯和氨基扩链剂仍是生产喷涂聚脲 防水涂料的主要原料。成膜后,如长期在目光下暴露使用,会产 生黄变现象,进而发生表面粉化、开裂、脱落,影响涂膜的耐久 性。为延长涂膜的使用寿命,应根据材料的耐久性和使用坏境选 择合适的保护措施。一般来说,芳香族聚不宜直接长期暴露 使用。
4喷涂聚脲防水工程所采用的喷涂聚脲防水涂料,除有产
3.0.4喷涂聚脲防水工程所采用的喷涂聚脲防水涂料
品合格证书利性能检测报告等出厂 文下,场 行政主管部门指定检测单位对该产品本年度抽样检验认证的试验 报告,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 材料进入现场后,施工单位应按规定进行抽样复验,并提出 试验报告。抽样数量、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和本规程的有关规定,抽样复验不合格的材料不得在工程上 使用。 3.0.5喷涂聚脲防水工程使用的喷涂聚脲涂料与基层、底涂料、
修补材料、层间处理剂、密封材料、保护涂层等材料间应具有良 好的相容性,即要求材料间界面粘结紧密,不出现溶胀、溶解、 起皱、起鼓等不良现象。对于未知相容性的材料,应在喷涂作业 前通过试验确定其相容性。 因生产厂家的涂料配方各异,为保证工程质量,工程中使用 的配套材料宜由涂料生产厂家推荐。
因生产厂家的涂料配方各异,为保证工程质量,工程中使用 的配套材料宜由涂料生产厂家推荐。 3.0.6喷涂聚操作人员的技术对保证喷涂工艺质量发挥关键 性作用,因此当前宜由取得防水或防腐类专业资质证书的企业对 这类人员开展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3.0.7根据建设部[1991]837号文《关于提高防水工程质量 的若于规定》要求,防水工程施工前应通过图纸会审,掌握施工 图中的细部构造及质量要求。这样做一方面是对设计进行把关: 另一方面能使施工单位切实掌握防水设计的要求,制定确保工程 质量的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 3.0.8施工环境温度过低和空气相对湿度过大,则空气中的水 很容易凝结在基层表面,因喷涂到基层表面的物料本身温度较 高,加上交联反应放热,容易将水分汽化,进而在快速成型的聚 脲涂层中形成针孔和孔洞等缺陷。喷涂时风速过大则不易操作, 物料四处飞扬,难以形成均匀的涂层,故对施工时的风速作出明 确规定。 3.0.9本条文强调在喷涂聚脲防水涂层施工前、应将管道,设
很容易凝结在基层表面,因喷涂到基层表面的物料本身温度较 高,加上交联反应放热,容易将水分汽化,进而在快速成型的聚 脲涂层中形成针孔和孔洞等缺陷。喷涂时风速过大则不易操作 物料四处飞扬,难以形成均匀的涂层,故对施工时的风速作出明 确规定。
成型的工程。正式喷涂作业前,应由现场技术主管提出作业参数 进行预喷涂:涂层质量达到要求后,方可固定作业参数,正式进 行喷涂。在作业过程中遇到外界条件,如温度、湿度、风速等发 生较大变化时,应适时调整作业参数,以确保涂层质量。做好现 场施工工艺记录以备控制工程质量。
,从而引发严重的安全问题,因此,施工过程中必须穿好 、佩戴护自镜和防毒面具、塑胶手套、穿好安全鞋,做好 全防护措施
道,从而引发产重的安全问题,因此,施工过程中必须穿好防护 服、佩戴护目镜和防毒面具、塑胶手套、穿好安全鞋,做好各项 安全防护措施。 3.0.12喷涂聚脉防水工程的施工包括基层表面处理和喷涂作业 两个基本工序,现场施工必须按工序、层次进行检查验收,不能 等全部完工后才进行一次性的检查验收。现场应在操作人员自检 的基础上,进行工序间的交接检香查和专职质量人员的检查,检查 结果应有完整的记录,如发现上道工序质量不合格,必须返工或 修补,直至合格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3.0.13喷涂完工后在涂层上凿孔、打洞或重物撞击势必造成聚 尿涂层损坏,破坏涂层的防水效果。在喷涂完成的聚脉涂层表面 直接进行明火烘烤、热熔沥青材料等施工会将其破坏
5.1.2用涂层厚度控制涂膜防水工程质量,是业界的
5.1.2用涂层厚度控制涂膜防水工程质量,是业界的共识。设 计涂层厚度一方面要从建筑物、构筑物的重要性和功能出发,综 合考虑所处环境、使用条件、设防等级及材料自身特性,另一方 面还应考虑工程造价。考虑到当前国内工程实际,将一般工程中 喷涂聚腺涂层的厚度定位1.5mm以上,以保证工程质量。至于 选择工型或Ⅱ型产品实现设计的厚度,本规程中没有明确规定 实际中可根据工程的各种情况自行选择。
5.1.3喷涂聚腺涂层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耐腐蚀性,能与混淡
或砂浆基层紧密结合形成“皮肤式”防水构造,设置在迎 有效阻止水分透过混凝土裂缝、孔洞及变形缝、施工缝、 等薄弱部位进入结构内部发生渗漏,达到最佳的防水效果
地下工程涂膜防水层可采用“外防外涂”和“外防内涂” 艺。一般来说,顶板和侧墙主要采取“外防外涂”工艺, 往往采用“外防内涂”工艺或用其他防水材料做防水层并 上的涂膜防水层作好接槎处理
1.8聚氨酯密封胶与聚脲涂层主要组分的化学结构相似
5.2.2采用斜边减薄或开槽封边处理是喷涂聚脉涂层常用的收 头处理方式,前者最为通用,开槽封边处理适用于涂层边缘长期 承受高速流体冲击的场合,如输水道等。 特别说明的是细部构造是工程中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部位。
规程中给出细部构造部位示意图的目的是使使用者对这些部位的 构造和主要尺寸有直观的了解。示意图可作为编制相关工程标准 图集和设计时的导向性原则,但不等同于标准图集上的图,特此 说明,下同。
5.2.5屋面变形缝的处理参考了现行国家
规范》GB50345的规定,符合“多道设防,符合增强”的设计 理念。可外露使用的高分子防水卷材主要是聚氯乙烯(PVC) 防水卷材、改性三元乙丙防水卷材、热塑性聚烯烃(TPO)防 水卷材等。
5.2.10在变形缝部位设置空铺层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变
水的可靠性。按照《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的规定 地下工程变形缝的宽度约为20mm~30mm,此处加上变形缝的 宽度,变形缝处空铺层的宽度约为300mm宽,加强层的宽度应 超出空铺层边缘各150mm,目的是确保粘结的效果
在喷涂作业前15d再次按批次、用进场抽检合格的涂料进行现场 制样、送检并提交现场施工质量检测报告。规定提前15d,主要 是考虑到现场制样、送样和检测的实际时间需求。 6.1.2喷涂作业前的基面处理会产生灰尘,而喷涂作业时大量 的雾化物料很容易四处飞散,造成环境污染。由于聚脲涂层的粘 结强度很高,粘污物很难清除,故在喷涂作业前应对作业面外易 受飞散物污染的部位采取遮挡措施。 6.1.3每种底涂料都具有各自特定的陈化时间,在陈化时间内 能与后续涂层通过化学键力实现良好的粘结;超出陈化时间,底 涂层表面反应活性降低,故应重新涂布。 6.1.4喷涂作业前的检查对减少和防止中途不正常停机:保证 工程质量,降低施工成本、节约工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喷 涂作业前的检查通常应包括对基层及细部构造处理、材料、设 备、环境、人员的检查,这对于保证施工质量至关重要,
6.1.2喷涂作业前的基面处理会产生灰尘,而喷涂作
的雾化物料很容易四处飞散,造成环境污染。由于聚豚涂层 洁强度很高,粘污物很难清除,故在喷涂作业前应对作业面 受飞散物污染的部位采取遮挡措施。
6.2.1清洗和打磨基层表面的自的是彻底去除表面浮浆、起皮、 琉松和杂质等结合薄弱的物质,并将孔洞裂缝等缺陷彻底暴露出 来,并使基层获得合适的粗糙度,以增强喷涂聚豚涂层与基层的 粘结强度。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有机械打磨、抛丸、喷砂等。对 表面处理后暴露出的凹陷、孔洞和裂缝等缺陷:常用嵌缝材料
(通常为环氧树脂砂浆)填平,待嵌缝材料固化后,再打磨平整 直至合格。 由于当前基层粗糙度的现场检测方法应用范围有限(立面 曲面无法检测),实际工程可比照国际混凝土修补协会(Interna tional Concrete Repairing Institute,ICRI)推荐的标准板(CSF 板)定性确定处理后基层的粗糙度(图1)。一般来说打磨后基 层粗糙度在SP3~SP5间较为适宜。
图1CSP标准对照板
6.2.2对喷涂聚脲防水涂料而言,基层含水率越低、干燥程度 越高,越有利于减少涂层缺陷、提高涂层与基层的粘结强度。因 混凝土含水率现场快速定量检测的技术手段尚有待改进,本规程 参照了现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 2002第4.3.4条所示的简易定性方法检测基层的干燥度。即将 面积1m²的塑料薄膜铺在待测基面上,四周用胶带密封,3h~4h 后掀开薄膜,观察薄膜及待测基层表面,如有水珠或基层颜色加 深,则含水率较高,反之,含水率较低并视为合格。据称,该方
法检测合格对应基层含水率一般小于9%。但即使按上述方法检 测合格,是否符合材料的施工要求,现场应结合材料特性及环境 状况确定。一般情况下,可结合便携式基层含水率检测仪的检测 结果:综合进行判定。美国腐蚀工程师协会(NACE)发布的 《混凝土表面处理规范》(NACENo.6)中规定,按ASTM E1907所示的电导率检测方法检测混凝土的含水率,结果小于 5%为合格。上述数据可供相关人员使用时参考。 实际工程中,技术主管应根据现场环境温度及基层干燥程度 等条件,结合工程实际经验,选择涂布相应的底涂料,这对于提 高涂层质量、增加粘结强度分重要
6.4.1B料中一般含有颜料、填料等密度较大的组分,长期静 置容易出现分层,因此喷涂作业前应用专用搅拌器搅拌20min 以上。 施工现场随意向A、B物料中添加物质以改善物料黏度等物 理参数的做法可能会造成材料配比不准,进而导致涂层质量劣 化,因此严禁现场随意向物料中添加任何物质。而混淆A、B物 料的进料系统将会造成喷涂设备管道阻塞且难以修复。一般设备 都用两种不同的颜色进行明显标识,现场喷涂作业前要仔细查 看,严防混淆。
施工现场随意向A、B物料中添加物质以改善物料黏度等物 理参数的做法可能会造成材料配比不准,进而导致涂层质量劣 化,因此严禁现场随意向物料中添加任何物质。而混淆A、B物 料的进料系统将会造成喷涂设备管道阻塞且难以修复。一般设备 都用两种不同的颜色进行明显标识,现场喷涂作业前要仔细查 看潍坊市寒亭区某小区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严防混淆。 6.4.2考虑到喷涂聚脲作业受现场条件和操作人员等因素影响 很大,为保证工程质量,本规程要求每个工作日开始作业前应进 行试喷并由现场技术主管对涂层质量进行目测评价,当试喷涂层 质量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始正式的喷涂作业。 6.4.6喷涂作业完毕后的对剩余物料处理和按使用说明书的要 求对设备进行保养对延长设备寿命,减少废弃物排放,做到安
很大,为保证工程质量,本规程要求每个工作日开始作业官 行试喷并由现场技术主管对涂层质量进行目测评价,当试听 质量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始正式的喷涂作业
6.4.7喷涂作业时间间隔如果大干喷涂聚脲防水涂料
6.5.3重新喷涂的时间间隔如超过广家规定的复涂时间,为防 止重新喷涂的涂层与原聚涂层粘结不牢在界面上产生分层现 象,应在已有的喷涂聚涂层表面涂刷层间处理剂
附录B喷涂聚脲涂层正拉粘结
B.0.6内聚破坏指破坏发生在基层混凝土喷涂聚脲涂层内;粘 附破坏指破坏发生在喷涂聚腺涂层与基层之间的界面;混合破坏 指粘合面出现以上两种或以上的破坏形式。 钢标准块与胶粘剂之间的界面破坏属于检测技术问题,与破 坏形式判别无关上海某高档KTV装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需要重新粘贴、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