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GHP-001-2018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AGHP-001-2018地质灾害分类分级标准(试行).pdf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团体标
地质灾害分类分级标准(试行)
Standard of Classificationfor Geological Hazards
大模板内浇外板高层住宅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 发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CAGHP)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学、山东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强、李华、李术才、郑光、林燕华、李闽、李利平、石少帅、范宣梅、汤明 高、周宗青。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负责解释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CAGHP)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学、山东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强、李华、李术才、郑光、林燕华、李闽、李利平、石少帅、范宣梅、汤明 高、周宗青。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负责解释
T/CAGHP0012018
地质灾害分类分级标准(试行
本标准规定了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六种地质灾害分类、分级的 定义、原则、依据及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省、地(市、州)、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地质灾害分类、分级以及项目管 用,也适用于地质灾害勘查、防治单位和部门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的调查评价、勘查、设计、监测 和监理等工作使用。其他相关部门亦可参照使用。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地裂缝groundfissure 地表岩层、土体在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具有一定长度和宽度裂 缝的宏观地表破坏现象
基于物质组成、成因类型、受力形式和发生年代
4.1.2根据滑体颗粒大小和物质成分,土质滑坡可按表2分类
表2基于颗粒大小和物质成分的土质滑坡分
4.1.3根据滑坡的规模,可按表3分类
4.1.4根据滑体变形发展过程中的运动速度,可按表4分类
表4按照运动速度对滑坡分类
1根据物质组成和诱发因素,可按表5分类
表5基于物质组成、诱发因素的崩塌分类
4.2.2按照形成机理,可按表6分类
表6基于形成机理崩塌的分类
4.2.3根据崩塌(含危岩体)的规模等级,可按表7分类
表7崩塌(含危岩体)的规模分类
表8危岩体的高度分类
4.3.1依据集水区地貌特征等,泥石流可按表
据集水区地貌特征等,泥石流可按表9分类
基于集水区地貌特征的派
4.3.2依据物质组成,泥石流可按表10分类
表10基于物质组成的泥石流分类
爱11基于流体性质的泥
4.3.4泥石流的暴发规模,按泥石流
表12泥石流的暴发规模分类
4.4.1依据地裂缝形成的主导因素,可按表13分类
表13基于主导因素的地裂缝分类
4.4.2根据地裂缝的规模,可按表14分类
表14地裂缝的规模分类
表15基于主导因素的地面沉降分类
4.5.2根据地面沉降的规模,可按表16分类
表16地面沉隆规模分
4.6.1依据地面塌陷形成的主导因素,可按表
据地面塌陷形成的主导因素,可按表17分类
表17基于主导因素的地面塌陷分类
4.6.2根据地面塌陷的规模,可按表18分类
表18地面塌陷规模分类
5.1地质灾害的分级原则
5.2地质灾害灾情等级
售灾情等级,应根据人员伤广和经济损失的大小
表19地质灾害灾情等级划分
5.3地质灾害险情等级
地质灾害险情等级,应根据直
地质灾害险情等级,应根据直接威胁人数和潜在经济损失的大小,按表20划分
表20地质灾害险情等级划分
T/CAGHP001—2018 条文说明
T/CAGHP0012018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等,1990;以《中国地图 1:1亿线划二》(审图号:GS(2016)1552号)为底图修改) I.中国东部丘陵、平原一以地面变形为主大区:I华北平原、长江下游平原一以地面沉降、盐渍化、河湖淤积为主区 I·大别山地、东南沿海丘陵一以滑坡、水土流失、河 流失为主区,江汉平原一以河湖变迁、土地冷浸为 以滑坡为主大区:II.长白山地 燕山山地一以泥石流、矿区塌陷为主区某分输站施工组织设计,II2 Ⅱ:祈连山地一以滑坡 泥石流为主区,IⅡ秦岭山地 地一以滑坡、泥石流为主区;Ⅲ,中国北部内陆 松辽平原一以沙漠化、盐 格尔盆地、塔里木盆地、阿拉善高原一以沙沙 化、盐渍化为主区,Ⅲ·天山东段、昆仑山西段山地一以滑坡、冰川雪崩为主区:IV.中国北部大兴安岭北段山地和西部 青藏高原山地一以岩土冻融为主大区:IV大兴安岭北段山地一以岩土冻融为主区,IN,青藏高原山地一以岩土
表1我国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
为满足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对标准规范的需求,受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委托,中国地质灾 售防治工程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地灾协会)与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以下简称经研院)共同组织 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标准规范编制工作。地质灾害防治标准规范体系,涉及综合技术管理、调查评价、 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监测预警、应急、收费标准、信息系统共十大类146项。《地质灾害分类分级 标准》属于地质灾害防治标准规范体系中的综合技术类标准,主要内容是明确地质灾害类型及地质 灾害级别。本标准的编制原则如下
长期以来,“地质灾害”这一名词在国内外被广泛使用,但其内涵却各不相同。比如,滑坡这一概 念既常作为各种坡体运动现象的总称来使用(尤其是国外),也可指某斜坡岩土体沿地质弱面发生以 水平向滑动为主的变形破坏,因而有广义滑坡和狭义滑坡之分。“广义滑坡”包含了岩土体顺斜坡向 下的一切运动现象(Cruden,1991),而“狭义滑坡”仅指斜坡岩土体在重力等综合因素作用下沿一定 地质弱面发生的、整体的向下滑动。 国际工程地质协会滑坡委员会目前普遍采用瓦恩斯(Varnes,1978)的斜坡运动分类作为国际标 分类方案。该分类方案主要将斜坡岩土体的运动方式分为崩落、倾倒、滑动、扩离、流动以及复合 运动(表2)。而组成斜坡的物质可分为岩质、土质两大类。土质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粗颗粒土和细 粒土两大类。将斜坡的物质组成与运动方式结合,形成如表3所示的斜坡运动分类体系。 国内按照地质灾害防治行业的一般共识,多将斜坡地质灾害分为崩塌、滑坡、泥石流三类。本标 准沿用了这一分类方法
表2斜坡运动方式的简要分类
表3国际斜坡运动分类及示意图
,1.滑坡按照滑前组成斜坡的物质类型可以分为土质滑坡和岩质滑坡,其中土质滑坡按照土体 颗粒的大小可以分为粗粒土滑坡和细粒土滑坡。按照是否人为因素引发,分为工程滑坡和自然滑 坡,其中工程滑坡还可以细分为:①工程新滑坡,由于开挖坡体或建筑物加载所形成的滑坡;②工程 复活古滑坡,原已存在,由于工程扰动引起复活的滑坡。 推移式滑坡和牵引式滑坡在我国广为应用,其最早来自于巴洛夫分类。这两种滑坡的典型部 面结构图如图2所示,它们都是在重力作用下向斜坡前部发生变形滑动的,所不同的是推移式滑坡 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坡体后部,后部岩土体先滑动昭景施工组织设计正文(最终确定),挤压前部坡体产生变形;而牵引式滑坡则是由于下 部先滑,上部坡体失去支撑而变形滑动的。由于岩土体本身并不具有抗拉的性质,“牵引式滑坡”的 命名方式就值得商椎,但因为该名称在我国被长期使用,故而列在本条文表1中,“牵引式滑坡”按照 其运动方式也可以称为“渐进后退式滑坡”
图2两种典型滑坡结构剖面图 图(b)中的数字①~①表示滑块滑动的顺序
用发生年代来给滑坡分类,其实是在用发生滑坡时间点距当今的时间尺度长短来评价这个滑坡 体的稳定性的问题,以便于在工程勘察时选用不同的工作手段和工作量。多可利用该滑坡的微地貌 来判定滑坡时间,完整或基本保留了滑坡微地貌的为新近滑坡,新近滑坡体没有经过极端工况作用 堆积体的稳定性比较差,有些还存在滑坡滑停时的特征;只保留滑坡宏观地貌的为老滑坡,老滑坡体 经过一次或较少次极端工况作用,坡体总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但是经工程改造仍可诱发其复活 地貌上不明显须经勘探验证的为古滑坡,古滑坡体在历史上经历过多次极端工况改造,坡体已经达 到了较稳定的状态。根据地球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将导致滑坡地貌发生如此大变化的时间段 大致划分为三段,以全新世区分古滑坡和老滑坡的发生时间段,以现今河床的形成时间段区分老滑 坡和新近滑坡,并以形成于现今河床附近的滑坡(包括出口在河槽下、漫滩阶地和I级阶地附近的滑 皮)称为新近滑坡。 4.1.2按照组成坡体的物质成分对土质滑坡进行分类是最基本的滑坡分类方式。可形成滑坡的土 本主要有黏性土、砂性土,黄土、软土、膨胀土等,还有人工堆填土、残坡积土和堆积层等。按照物质 颗粒大小来区分,黏性土、砂性土,黄土、软土、膨胀土等属于细粒土,人工堆积层、残坡积层和堆积层 等属于粗粒土。 4.1.3《滑坡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Z/T0218—2006)第6.1条表3和《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 术规范》(DZ/T0219—2006)第2.2.2条表2和《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1:50000)》 DT/T0261一2014)表7在进行滑坡规模分级时,采用了五级划分;《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