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38883-2020 无损检测 主动式红外热成像检测方法ICS, 19.100 L 04
GB/T 38883—2020
DB11/T 1190.1-2015 古建筑结构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1部分:木结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人员要求 方法概要 热激励 检测系统 检测环境 对比试块 10检测…. 11检测规程与报告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常见的热源类型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对比试块的制作
GB/T388832020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上海材料研究所、北京嘉盛智检科技有限公司、哈分 业天学、首都师范大学、海军航空大学、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方洲、石亮、曹蕊、王俊涛、刘俊岩、陶宁、蒋建生、宁宁、关雪松、帅家盛、张海 杰、王丹、马君、宋飞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上海材料研究所、北京嘉盛智检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 二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海军航空大学、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 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方洲、石亮、曹蕊、王俊涛、刘俊岩、陶宁、蒋建生、宁宁、关雪松、帅家盛、张海兵、 丁杰、王丹、马君、宋飞。
GB/T388832020
测主动式红外热成像检测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无损检测领域中主动式红外热成像检测方法的通用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复合材料、金属材料和涂层材料的主动式红外热成像检测,包括但不限于不连续的检 测(例如:空隙、裂纹、分层和夹渣等)和涂层厚度的评估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9445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GB/T12604.9无损检测术语红外检测 GB/T 20737 无损检测 通用术语和定义 GB/T 26643 无损检测 闪光灯激励红外热像法(导则 GB/T31768.2无损检测闪光灯激励红外热像法第2部分:检测规范
热扩散长度thermaldiffusionlength 在受到脉冲激励或者以频率为f的周期调制激励后的热扩散特征长度 μu=sqrt(α/元f) 注:α为热扩散系数。 3.7 大气窗口atmosphericwindow 在大气环境下,红外辐射光谱中透射率较高,吸收率较低的波长区间。 注:大气窗口大致定义在波长范围:短波红外(0.8μm~2μm)、中波红外(2um~5μm)和长波红外(8μm) 14 μm)。 3.8 热平衡thermal equilibrium 物体在同一时间内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恰好相抵消,物体各部分以及物体同外界之间都没有热量 交换。
按本标准实施检测的人员,应按GB/T9445或合同各方同意的体系进行资格鉴定与认证,取得 测人员资格证书,并由雇主或其代理对其进行岗位培训和操作授权
主动式红外热成像检测针对被测件的材质、结构和不连续类型等选择不同的热激励,通过热激励施 加激励后,被测件中的不连续对热的传导造成影响,异常(不连续)区域与正常区域对应的表面产生温度 差异,这种温度差异同时导致被测件表面热辐射强度分布发生变化,利用红外热像仪记录下这一热辐射 强度变化过程,可获取物体表面及内部信息,具体过程见图1
图1主动式红外热成像检测方法概要
6.1对于主动式红外热成像检测,选择的热激励不应损坏被测件, 6.2热激励按注人能量在时域上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脉冲激励、阶跃激励和周期激励等多种形式。 脉冲激励注人能量时域波形为三角波,如图2所示。阶跃激励注人能量时域波形为矩形,如图3所示。 周期激励注入能量时域波形为周期性变化形式,如正弦波和方波等,正弦波激励波形如图4所示。
JGJ312-2013医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pdf图2脉冲激励注入能量波形
图3阶跃激励注入能量
6.3热激励按注入能量类型可分为光热激励(如红外灯、岗系灯、内光灯、激光等)、机械激励(如机械振 动、超声波等)、电磁感应激励(如电涡流感应等)及其他激励(如微波等)多种形式 6.4热激励按注人能量在空间上的不同可分为局部激励(如激光)、面热流激励(如卤素灯、冷风阵列) 和整体激励(如超声波)等。 6.5对于面热流激励检测,检测方式可分为同侧检测和异侧检测,如图5所示。热激励和红外热像仪 放置在同一侧面进行的检测方式称为同侧检测,或者称为反射法。热激励和红外热像仪放置在被测件 检测面的两个侧面进行的检测方式称为异侧检测,或者称为透射法。通常情况下,异侧检测仅可用于被 测件厚度不大于试件热扩散深度的检测
GB/T 388832020
图5面热流激励的不同检测方式
7.1.2红外热像仪在检测期间应对被测件表面的热辐射强度变化进行不间断采集,并实时输出采集 信号。 7.1.3红外热像仪根据大气窗口中的波长不同,一般分为短波红外热像仪、中波红外热像仪和长波红 外热像仪。 7.1.4应根据实际应用需要和被测件的温度变化范围选择不同工作波长的红外热像仪。例如,被测件 的温度变化范围在室温区间(一般为16℃~30℃)的检测,宜采用工作波长范围在中波红外或者长波 红外之间的红外热像仪。对于高温被测件(一般大于600℃)的检测,宜采用工作波长范围在短波红外 的红外热像仪。对于温度变化不在室温区间的非高温被测件,采取工艺验证试验,与其他已知可行无损 检测方法相比较,验证红外检测可行性。 7.1.5红外热像仪的参数与功能主要包括:制冷/非制冷、光谱响应范围、探测单元尺寸、空间分辨率 度测量范围、噪声等效温差、温度分辨率、温度测量精度、顺频、积分时间、图像显示与存储记录等。 7.1.6红外热像仪镜头一般分为标准镜头、广角镜头和显微镜头等。不同镜头的视场大小、空间分辨 率、焦距和光圈大小等参数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应根据检测对空间分辨率及视场的需求共同选择红外 热像仪和镜头。 7.1.7光学辅助设备一般包括:红外(反射)镜、滤波片、衰减片和三脚架等。必要时,采用光学辅助设 备进行检测。例如,利用红外(反射)镜对热像仪视场不可达的地方进行检测。 7.1.8红外热像仪、红外热像仪镜头和光学辅助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洁,
加热,电涡流感应加热,振动、超声波等机械加载方式加热。采用制冷形成温度梯度变化,可选择喷冷水 器、冷喷雾器及冷风机等。 7.2.3热激励系统的选择应综合考虑:红外热像仪的性能;被测件的物理性能(如反射率、光吸收率等、 热物性及导电性等);被测件的形状、尺寸和不连续类型、深度范围等。 7.2.4常见的热源类型及其对应的热源波形和典型应用参见附录A
GB/T 18578-2008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规范.pdf7.3.1应具备控制热像仪采集开始和结束的能力和调整热像仪顿频的能力。
/.3.1应具备控制热像仪 7.3.2应具备控制热激励开关的能力 7.3.3应具有对采集到的热图序列和热图进行存储的能力;应具有对热图序列进行连续查看或者播放 的能力;宜具有观看任意位置的温度或温度变化曲线的能力。 7.3.4应有适宜的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功能,如对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对热图进行对比度调节、微分 变化和滤波处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