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LY/T 2730-2016 连续平压式热压机.pdf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Continuoushotpress
浙江省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规划技术导则(试行).pdf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人造板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6)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福马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人造板机器厂有限公司、上海捷成企业管理集 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盛振湘、李绍昆、俞敛、朱瑞华、张荣其、陈孙期
本标准规定了连续平压式热压机的 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连续压机简图如图1所示。
LY/T 2730—2016
连续压机的主参数为工作宽度,应符合表1的规
图1连续平压式热压机简图
5.1.1连续压机的设计、制造和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GB/T18262的规定。 5.1.2连续压机的安全要求应符合GB/T18514的规定。 5.1.3连续压机的电气系统应符合GB5226.1的规定。 5.1.4连续压机的气动系统应符合GB/T7932的规定。 5.1.5连续压机的液压系统应符合GB/T3766的规定。 5.1.6连续压机的供热管道应符合GB/T20801的规定。 5.1.7连续压机应设置排气罩及吸尘接口。 5.1.8连续压机的外购配套件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附有合格证明,并须与设备同时进行试验,保证性 能使用要求。 5.1.9连续压机应有防止油缸的渗油滴入热压板表面的措施
5.1.1连续压机的设计、制造和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GB/T18262的规定。 5.1.2连续压机的安全要求应符合GB/T18514的规定。 5.1.3连续压机的电气系统应符合GB5226.1的规定。 5.1.4连续压机的气动系统应符合GB/T7932的规定。 5.1.5连续压机的液压系统应符合GB/T3766的规定。 5.1.6连续压机的供热管道应符合GB/T20801的规定。 5.1.7连续压机应设置排气罩及吸尘接口。 5.1.8连续压机的外购配套件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附有合格证明,并须与设备同时进行试验,保证性 能使用要求。 5.1.9连续压机应有防止油缸的渗油滴入热压板表面的措施,
5.2主要零部件技术要
5.2.2.1热压板工作面(带保护板的为保护板工作面)表面硬度,80%的测点硬度不低于380HB,最低 测点硬度不低于360HB。纵、横向均布共25点(5行5列,不包括距板边100mm范围),每点附近检测 三次取平均值为该点检测值。可以将最后一道精加工前的检测结果作为检测值。 5.2.2.2 热压板工作面表面粗糙度Ra1.6μm。 5.2.2.3 单块热压板平面度公差应符合GB/T1184一1996表B.1中8级的规定。 5.2.2.4 热压板厚度允差士0.1mm。 5.2.2.5 相邻热压板工作面接缝不应与钢带运行方向垂直。 5.2.2.6相邻热压板工作面接缝处的间隙不大于0.2mm。 5.2.2.7 相邻热压板工作面接缝处的高差不大于0.05mm,且只应沿运行方向前高后低。 5.2.2.8 两端对钻加工的加热通道孔,两端孔轴线偏移量不应大于2mm。采用直径比通道孔直径小 2mm、长度大于通道长度的圆柱检验棒通过为合格。 5.2.2.9加热通道孔轴线对于工作面的尺寸允差不应大于2mm。 5.2.2.10 热压板应进行耐压试验,试验压力为最大工作压力的1.5倍,保压5min不得渗漏。 5.2.2.11 热压板表面的温度均匀度误差不应大于3℃。按照GB/T5856检测
5.2.2.1热压板工作面(带保护板的为保护板工作面)表面硬度,80%的测点硬度不低于380HB,最低 测点硬度不低于360HB。纵、横向均布共25点(5行5列,不包括距板边100mm范围),每点附近检测 三次取平均值为该点检测值。可以将最后一道精加工前的检测结果作为检测值。 5.2.2.2 热压板工作面表面粗糙度Ra1.6μm。 5.2.2.3单块热压板平面度公差应符合GB/T1184一1996表B.1中8级的规定。 5.2.2.4 热压板厚度允差士0.1mm。 5.2.2.5 相邻热压板工作面接缝不应与钢带运行方向垂直。 5.2.2.6相邻热压板工作面接缝处的间隙不大于0.2mm。 5.2.2.7 相邻热压板工作面接缝处的高差不大于0.05mm,且只应沿运行方向前高后低。 5.2.2.8 两端对钻加工的加热通道孔,两端孔轴线偏移量不应大于2mm。采用直径比通道孔直径小 2mm、长度大于通道长度的圆柱检验棒通过为合格。 5.2.2.9加热通道孔轴线对于工作面的尺寸允差不应大于2mm。 5.2.2.10 热压板应进行耐压试验,试验压力为最大工作压力的1.5倍,保压5min不得渗漏。 5.2.2.11热压板表面的温度均匀度误差不应大于3C。按照GB/T5856检测
5.2.3钢带驱动辊、从动辑
5.2.3.1驱动辊直径与钢带厚度的比值不应小于750:1。
5.2.3.1驱动辊直径与钢带厚度的比值不应小于750:1。 5.2.3.2驱动辊、从动辑外圆工作面直径一致性允差0.05mm,采用精密派尺在辊筒母线直线工作段任
5.2.3.1驱动直径与钢带厚度的比值不应小于750:1。 5.2.3.2驱动辊、从动辊外圆工作面直径一致性允差0.05mm,采用精密派尺在辊简母线直线工作段任
LY/T27302016
意截面检测,圆周最大、最小读数差值允差0.15mm折合直径读数差应不大于0.05mm)。 5.2.3.3安装摩擦片后驱动辑辊外圆工作面直径一致性允差0.1mm,采用精密派尺在辊筒母线直线工作 段任意截面(避开摩擦片接缝)检测,圆周最大、最小读数差值允差0.3mm(折合直径读数差不应大于 0.1mm)。 5.2.3.4紧固摩擦片的紧固件应采取防松措施。
5.2.4.1无动力钢带托辊静平衡精度8000g·mm 5.2.4.2钢带托辊的全跳动0.1mm。 5.2.4.3钢带托辊表面粗糙度Ra0.8μm。
5.2.5.1钢带对接焊缝不应与钢带运行方向垂直。焊接后,以焊缝两端点为中心,两侧2m内用平尺检 测边缘直线度应小于0.15mm。 5.2.5.2钢带在拉伸应力为10MPa~50MPa时,检测边缘直线度,任意10m允差2mm,在30m内 允差5mm。 5.2.5.3钢带届服强度不应低于1400MPa。 5.2.5.4钢带厚度允差±0.2mm。 5.2.5.5钢带表面粗糙度Ra1.0μm。 5.2.5.6钢带表面硬度不应低于45HRC
5.2.6.1工作表面热处理硬度为50HRC~55HRC,硬度均匀性为3HRC。 5.2.6.2外径尺寸允差0.01mm,圆度0.006mm。 5.2.6.3轴线直线度1000:0.1,全长不大于0.2mm。在平台上将辊杆自然平放,用平尺在水平方向 自然靠紧在辊杆,用塞尺测量辊杆与平尺间隙,最大测量值即为检测值。 5.2.6.4辊杆工作表面粗糙度Ra0.8μm
5.2.7.1按下列试验压力进行保压试验,保压5min,压力降应小于5%。 a)工作压力≤16MPa,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 b)16MPa<工作压力≤25MPa,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25倍; c)25MPa<工作压力≤31.5MPa,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15倍。 .2.7.2柱塞缸的柱塞表面粗糙度Ra0.4μm。 .2.7.3活塞缸的活塞杆表面粗糙度Ra0.4um,缸体工作表面粗糙度Ra0.8um
5.2.8.1液压管道高于油缸和液压阀的接口时,在管道的最高处应设置排气阀。 5.2.8.2系统的清洁度应符合液压元件的清洁度要求
5.2.8.1液压管道高于油缸和液压阀的接口时,在管道的最高处应设置排气阀。
钢带、辊毯及辊毯驱动链条应采用自动集中润滑方式,集中润滑方式应具有定时、定量润滑和相 障报警功能。
5.2.10连续压机安全检测装置及功能
5.2.10.1钢带运行检测装置
LY/T2730—2016
钢带运行检测应具有以下检测装置:进、出口跑偏位置实时检测;进、出口跑偏极限位置检测;驱动 辊、从动辊表面凸起及粘黏物检测;托辊旋转检测;主驱动张紧调偏位移实时检测;主驱动张紧调偏极限 位置检测。
5.2.10.2辑毯系统安全检测装置
GB/T 40699-2021 运载火箭与地面支持设备电气接口要求.pdf辊毯系统安全检测应具备以下检测装置:断链检测、折辊和缺辊检测、辊杆偏移极限检测、跳链 检测。
5.2.10.3连续压机应具有的基本安全功能
当钢带绝痛 折辊、缺辊、辊杆的偏移超过极限时;集中润滑油 箱油位低于最低液位时;润滑系统出现阻断时,连续压机应自动停机。 连续压机应具有故障检测及报警功能。 连续压机应具有紧急停机功能。 钢带、辊毯的传动链、连接销应配置有效的清扫(洁)装置
5.3.1本标准中所列检验项目顺序,并不表示实际检验次序。 5.3.2不具备本标准检验条件时允许采用其他的检验方法,但检验精度不应低于本标准规定的要求, 5.3.3几何精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LY/T2730—2016
注:连续压机中心线为连续压机的纵向安装基准中心线,由预先设置在安装现场连续压机中心线永久标志 确定。
5.3.4工作精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
LY/T 27302016
空运转试验可以在用户现场进行。时间不应少于8h,空运转试验在不加压、热压板提升到最高位 置、钢带合理张紧的状态下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所有紧固件及联接件应联接牢固,无松动;链轮和链条啮合良好; b 所有传动机构的启动、运行、调速、制动应平稳,旋转方向正确、无异常响声; c) 气路系统的执行元件应动作正确、无冲击,联接管路无泄漏; d) 润滑系统润滑可靠某标准厂房工程钢结构部分施工组织设计,方便调节; e) 电气控制系统抗干扰措施有效、可靠; f) 各接近开关、光电开关、气路和液压电磁阀及电路断电保护装置应动作可靠、准确; g) 位移传感器读数应准确,并应满足控制精度要求; h) 上钢带与下钢带运行速度应同步,钢带运行速度与设定速度允差1%; i 带驱动的钢带调偏辊线速度与钢带运行速度一致,速度一致性允差0.5%; j 辊毯运行速度应为钢带运行速度的1/2; k) 钢带调偏装置可靠,在连续压机口处钢带跑偏最大范围为士5mm; 1 按IB/T9953进行噪声声(压)级的测量,声(压)级不应大于85d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