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Y 06517.6-2016 炼油化工工程热工设计规范 第6部分:余热回收站.pdf

Q/SY 06517.6-2016 炼油化工工程热工设计规范 第6部分:余热回收站.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2 M
标准类别:机械标准
资源ID:360650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Q/SY 06517.6-2016 炼油化工工程热工设计规范 第6部分:余热回收站.pdf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06517.62016

炼油化工工程热工设计规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精品】墩柱施工方案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低温余热利用的设计原则 热力流程 设备选择 平面布置 参数检测及控制 土建 10 电气 11 给排水及消防 12 采暖通风· 职业安全卫生、节能节水、环保

Q/SY06517.62016

Q/SY06517《炼油化工工程热工设计规范》是炼油化工工程设计系列标准之一。该标准分为以 下6个部分: 第1部分:蒸汽系统; 第2部分:凝结水系统; 第3部分:除盐水站; 第4部分:制冷换热站; 第5部分:动力站; 第6部分:余热回收站。 本部分为Q/SY06517的第6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程建设分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石油石化工程建设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东北炼化工程公司、中国寰球工程公司、中国昆仑工 程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傅宗茂、猴清鸽、吴杰、陶国锋、董石正、孙惠山

炼油化工工程热工设计规范 第6部分:余热回收站

Q/SY06517的本部分规定了以热媒水为供热介质余热回收站的设计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新建和改扩建石油炼制、化工及煤化工建设项目中热媒水压力小于或等于 2.0MPa、温度小于或等于150℃的余热回收站设计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8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T500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CP7T业金设计生标

Q/SY06517.62016

4.1.1低温余热回收与利用必须经济合理、运行可靠。 4.1.2充分合理利用低温余热,降低全厂能耗,使装置平稳运行。 4.1.3全厂低温余热利用优先考虑装置的用热负荷,如气分装置重沸器的热水供应;其次用于储运 区的油罐加热、加热除盐水,另外冬季用来加热采暖热水,夏季用来提供办公区和生活区漠化锂制冷 机组的热源

4.2. 1常减压装置

常减压装置能产生低温余热的地方是常减压装置初顶油气、常一线、常二线、冷蜡油等需要用 冷却器或循环水来冷却降温的部位

4.2.2催化裂化装置

催化裂化装置分馏塔塔顶油气、顶循、中段回流、柴油等都需要用空气冷却器或循环水来冷却降 温,这些都是该装置低温余热产生的重点部位

4.2.3延迟焦化装置

焦化装置分馏塔顶油气、分馏塔顶循、柴油、蜡油、稳定汽油等需要用空气冷却器或循环水来冷 却降温的部位,都是很好的低温余热产生部位

4. 2. 4 加氢类装置

加氢类装置一般包括汽、柴油加氢,加氢裂化,渣油加氢,加氢改质等,在其热低分气、汽提塔 气、分馏塔顶气、各产出产品等需用空气冷却器或循环水来冷却降温的部位,都是该类装置产生低 温余热的部位

当前很多新建炼化企业都是千万吨级的大型企业,而一些老炼化企业也通过扩能改造大大增加了 生产能力。这种情况下,将会使得工艺用蒸汽量大幅提高。蒸汽放热后产生的饱和凝结水,所含有的 热量约为蒸汽全部热量的20%~30%,而且压力和温度越高,凝结水含有的热量就越多。合理地利 用这部分低温位热量将会为炼油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4.2.6其他产生低温余热的装置

由于选择的工艺不同,有些炼化企业的连续重整、制氢、芳烃抽提等装置也会产生部分低温 煤化工企业中的变换装置、气化装置也有大量低温余热。

4.3.1气体分馏装置

由于气分装置各塔塔底所需温度不高,能够利用其他装置的低温热,脱乙烷塔和丙烯塔可利月 ℃~110℃的低温热媒水作为热源,脱丙烷塔底温度大于90℃,一般可利用催化装置分馏塔顶循王

4.3. 2 油罐加热

以回收的热媒水为热源,设置热媒水一原油换热器,以提高原油进罐温度满足储存和脱水的加 要,同时增设热媒水至各原油罐加热盘管跨线,用热媒水满足原油罐维温需要的热源

利用低温热媒水为热源,通过低温余热制冷机组制取5℃~15℃的冷水,用于焦化、催化、裂解 吸收稳定吸收塔,降低吸收塔温度,提高吸收效果,降低焦化、催化、裂解装置干气中液化气含量。 制取的冷水可使吸收塔的操作温度由40℃降至20℃,吸收效果大幅度提高,从而降低干气中C,以上 组分含量,提高液化气和丙烯收率。同时制取的冷水还可用于办公场所制冷,避免用电和蒸汽制冷增 加的消耗。

4.3.4加热生活用水

目前,随有劳保猫利设他 此外,随着企业的发展,办公楼、 中控室、分析化验室用能也不断增加,这部分能耗影响到全厂综合能耗。如果以低温热取代上述用 能,不仅可降低全厂综合能耗,用低温热媒水代替蒸汽使直接生产能耗也得以下降,

4.3.5其他利用方式

炼化企业中还有其他一些低温余热的利用方式,例如管线维温、伴热,动力系统除盐水、新鲜水 的加热等:在优先考虑连续、稳定的热负荷用户后,可考虑过剩低温热发电

5.1.1对于使用低温热为加热热源的系统,应在余热回收站内设置蒸汽加热器作为备用热源。 5.1.2当采用工艺介质的低温热作为热源时,为保证装置平稳运行,应在余热回收站或装置内设置 可靠的甩负荷冷却器。可选用循环水冷却器或空冷器作为甩负荷冷却器。 5.1.3若热媒水管网水力工况能保证用户内部系统不汽化,压力不超过用户内部系统的允许,且热 力网资用压头大于用户系统阻力,可直接连接用户系统。 5.1.4对于使用低温热为加热热源的系统,采暖系统与主热媒水管网连接的方式宜采用间接连接 方式。 5.1.5对于手使用低温热为加热热源的系统,热媒水至装置取热和热媒水至热用户的循环水泵宜根据 各自系统的阻力降分别设置, 5.1.6热媒水管网应设有除污、放气和防止水击的措施

5.2热媒水温度的确定

热媒水最佳设计供、回水温度应根据热源、热媒水管网、热用户系统等方面的因素,通过技术经 济比较确定。当无法进行最佳供、回水温度的技术经济比较时,供、回水温度可按下列原则确定: a)用于工艺装置加热热源时,供水温度应根据被加热介质参数确定,宜为100℃~130℃。 b)用于低温热发电时,设计供水温度应为110℃~130℃。 c)用于溴化锂制冷机制取低温冷水时,供水温度应不小于85℃,回水温度不应高于75℃

Q/SY06517.62016

)用于采暖和管道伴热时,供水温度宜为85℃~95℃,回水温度不宜高于75℃

·..1 水量的上下限取值应根据热网的规模和连接方式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较大型热媒水管网补水量宜取低值,小型热媒水管网取高值 热源与热用户采用间接连接方式时,补水量取低值。 c) 热源与热用户采用直接连接方式时,补水量取高值。 5.3.1.2 正常情况下补水可采用除氧水、蒸汽冷凝水,并宜设置事故情况备用补水水源。 5.3.1.3 补水点宜设在热媒水管网循环水泵吸人侧的过滤器前总管上。 5.3.1.4 除氧水的补水管上应设置止回阀, 5.3.1.5 热媒水管网补水水质应符合下列条件: a 悬浮物不大于5mg/L。 b) 总硬度不大于0.03mmol/L。 C 溶解氧不大于0.1mg/L。 d) 含油量不大于2mg/L。 e) pH值(25℃)为8~11。 5.3.1.6 为保证换热器不结垢,间接连接采暖系统的补水应进行软化处理或加药处理。当采用软化 处理时,水质应符合5.3.1.5的规定,当采暖系统没有钢板制散热器时可不除氧。当采用加药处理 时,水质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悬浮物不大于20mg/L。 b) 总硬度不大于0.03mmol/L。 c)含油量不大于2mg/L。 d)pH 值(25℃) 为 8~11

5.3.2系统定压方式

3.2.1热媒水管网的定压方式应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定压点压力值应根据热媒水管网的水 确定,也可按公式(1)计算:

P=10H+p.+30

式中: 力 定压点的压力值,单位为千帕(kPa); H 最高用户充水高度,单位为米水柱(mH,O); 力 与热网供水温度对应的汽化压力,单位为千帕(kPa); 安全裕量,单位为千帕(kPa)。 5.3.2.2无法进行定压方式的技术经济比较时,可按下列原则确定: a 对于系统除氧水压力大于热网定压点压力的中小型热媒水管网,宜采用除氧水压力调节定压 方式。 b) 对于供水温度低、热用户充水高度不高的小型热媒水管网,可采用开式高位水箱定压系统, 并设氮封,防止系统氧腐蚀, 补水泵定压系统可适用于各种规模、各种水温和各种地形的热网定压系统,

式中: 定压点的压力值,单位为千帕(kPa); H 最高用户充水高度,单位为米水柱(mH,O); 力 与热网供水温度对应的汽化压力,单位为千帕(kPa); 安全裕量,单位为千帕(kPa)。 3.2.2无法进行定压方式的技术经济比较时,可接下列原则确定: a 对于系统除氧水压力大于热网定压点压力的中小型热媒水管网,宜采用除氧水压力调节定压 方式。 b) 对于供水温度低、热用户充水高度不高的小型热媒水管网,可采用开式高位水箱定压系统, 并设氮封,防止系统氧腐蚀, c)补水泵定压系统可适用于各种规模、各种水温和各种地形的热网定压系统

a)当采用除氧水定压时,应在循环水泵的入口回水母管上设安全阀 b 当采用开式高位水箱定压时,除热源本身所带的安全阀外,可不设其他泄压装置。 C 当采用补水泵定压时,可在热网循环水泵的入口侧设安全阀或专门的泄压管道。 d)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应大于该处工作压力加0.05MPa,并小于该处设计压力。 5.3.2.4 热媒水管网供水管道任何一点的压力不应低于供热热水的汽化压力,并应留有30kPa的富 余压力。 5.3.2.5 热媒水管网的回水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不应超过直接连接用户系统的允许压力。 b) 任何一点的压力不得低于50kPa。 5.3.2.6热媒水管网循环水泵停止运行时,应保持必要的静态压力,静态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不应使热媒水管网任何一点的水汽化,并应有30kPa的富余压力。 b)与热媒水管网直接连接的用户系统充满水。 c)不应超过系统中任何一点的允许压力, 5.3.2.7热媒水管网最不利点的资用压头,应满足该点用户系统所需作用压头的要求, 5.3.2.8热媒水管网设计时,应在水力计算的基础上绘制各种运行方案的主干线水压图。对于地形 复杂的地区,还应绘制最不利的支干线水压图

5.4旁滤除铁除油设施

5.4.1炼油厂中新建和改造的热媒水系统应考虑除油设施

5.4.1炼油厂中新建和改造的热媒水系统应考虑除油设施 5.4.2热媒水系统的除油设施宜按旁滤设置。 5.4.3除油的水量宜按热媒水总循环量的3%~5%考虑。 5.4.4除油后的热媒水水质含油量应不大于2mg/L。

新建和改造的热媒水系统宜设加药设施, 周节且值及加除氧剂:使热媒水减少对艺换热器及 管网的腐蚀

6.1.1甩负荷冷却器不应少于两台,可根据系统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冷却器的能力。 5.1.2当采用工艺装置内工艺介质的低温热作为热源时,换热器应采取措施(如采用防腐材质、L 型管型式、管与管板胀焊加工等),防止油品漏人热媒水管网。 6.1.3用负荷冷却器不应少于两台,可根据系统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冷却器的能力

6.2.1循环水泵的总流量应按管网总设计流量的110%选取。 6.2.2循环水泵的扬程应为设计流量条件下热源和/或热用户、热媒水管网环路压力损失之和,并另 加20%的裕量, 6.2.3循环水泵不应少于两台,互相联锁,其中一台备用。 6.2.4循环水泵应具有工作点附近较平缓的流量一扬程特性曲线落地式卸料平台施工方案,并联运行水泵的特性曲线宜相同。 6.2.5循环水泵的承压、耐温能力应与热力管网设计参数相适应

6.2.1循环水泵的总流量应按管网总设计流量的110%选取。 6.2.2循环水泵的扬程应为设计流量条件下热源和/或热用户、热媒水管网环路压力损失之和,并另 加20%的裕量。 6.2.3循环水泵不应少于两台,互相联锁,其中一台备用。 6.2.4循环水泵应具有工作点附近较平缓的流量一扬程特性曲线,并联运行水泵的特性曲线宜相同 6.2.5循环水泵的承压、耐温能力应与热力管网设计参数相适应

Q/SY06517.62016

O/SY 06517. 62016

6.3.1补水泵流量应为热网正常补给水量的4~5倍。 6.3.2补水泵的扬程应为补水定压值及调节阀压降之和的压力再加30kPa,当补水泵同时用于维持 管网静态压力时,其扬程应满足静态压力的要求。 6.3.3补水泵不应少于两台,互相联锁,其中一台备用。 6.3.4补水泵应采用双回路电源供电,补水泵宜采用变频驱动

3.1补水泵流量应为热网正常补给水量的4~5倍。 3.2补水泵的扬程应为补水定压值及调节阀压降之和的压力再加30kPa,当补水泵同时用于维持 网静态压力时,其扬程应满足静态压力的要求。 3.3补水泵不应少于两台,互相联锁,其中一台备用。 3.4补水泵应采用双回路电源供电CJ/T 530-2018标准下载,补水泵宜采用变频驱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