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T15-112-2016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T15-106-2015 顶管技术规程 附条文4.1.1岩土勘察在不同的设计阶段,对勘察资料有不同的深度 要求。应视工程的大小和特点,分为选线勘察、初勘、详勘几个 阶段并进行选择。管道工程能否采用顶管,除根据勘察资料判定 外,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因某一因素制约,都能导致顶管施工的 失败;对规模大、情况复杂的管道,还要考虑不同的线路进行比 选,从而确定综合评定最佳的线路。 4.1.2岩土勘察报告有针对性地对顶管工程提出建议及注意事 项,是勘察的基本要求,设计、施工、管理可参考其意见,指导 项日的安洗圾
天败;对规模大、情况夏杂的管道 污愿不同的线路进行比 选,从而确定综合评定最佳的线路。 4.1.2岩土勘察报告有针对性地对顶管工程提出建议及注意事 项,是勘察的基本要求,设计、施工、管理可参考其意见,指导 项目的方案选择。 4 1 3补充勘密在项管工积实施过程遇到不明的情况或空变的
DB/T 75-2018 地震灾害遥感评估 建筑物破坏4.1.3补充勘察在顶管工程实施过程遇到不明的情况或突变的 地质经常采取的措施。
4.2.1这是一般的布孔原则,可根据场地情况进行调整。 4.2.2由于顶管井施工人员比较集中,广东地区地下水位较高, 止水要求较高,通常要做支护结构,故要在项管井位专门布置 钻孔。
4.2.3钻孔间距主要根据不同的勘察阶段、管道的重要性作为
考虑依据的,可结合地层情况进行调整。顶管工程主要用管道覆 土厚度、管道直径、地层条件复杂程度三个方面反映其规模与重 要性,一般埋深较大的管道其直径都比较大。对复杂地层可缩小 勘探孔间距,
4.2.4、4.2.5顶管井作为支护结构、其钻孔深度要求高一些
对管道钻孔深度要求低一些:钻孔深度还考虑了符合处理事故时
对管道钻孔深度要求低一些:钻孔深度还考虑了符合处理事
的要求;对管道穿越河道、穿越软弱土层、穿越液化土层的情 况,其钻孔深度加大是为了要符合冲刷和工程处理措施的需要。
4.3.1一般的勘察报告习惯只提供基础工程的所需的土工参数, 没有针对顶管设计、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提供有关的土和岩石的 物理、力学指标。 4.3.4地下水对顶管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勘察需要提供地下水 勘察定性、定量的分析内容。 4.3.5考虑水和土的腐蚀性对地下管道的耐久性影响,要求勘 察报告还要提供地下水和土对不同建筑材料所具有不同腐蚀类型 和程度的评价。
5.1.1我省所用的顶管管材较多的种类是混凝土管、钢管和玻 璃纤维增强塑料管,其他类型如钢筒混凝土顶管和铸铁顶管尚未 见应用。
5.1.3钢筋混凝土顶管质量在行业标准《顶进法施工用钢筋混
凝土排水管》JC/T640及国家标准《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 管》GB/T11836有相关的描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顶管质量在 国家标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顶管》GB/T21492有相应要求。 密封圈质量在行业标准《橡胶密封件给、排水管及污水管道接口 密封圈材料规范》HG/T3091有相应的要求。 钢筋混凝土顶管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顶管所用材料质量及构造 的要求在相应的产品标准中已有详细规定,在本规程中不再赞述。 5.1.4管径系列主要是考虑使用根据混凝土管径相应的顶管机 进行施工不再进行机身改造而编制
5.2.1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20 月19日频发了《输水 管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要求钢筋混凝土排水管企业采用 有设计资质单位提供的配筋图纸或图集进行生产。明挖埋管的管 材只承受径向荷载,而顶管还要承受轴向荷载,故要求在顶管管
5.2.2行业标准《顶进施工法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JC/T640 和国家标准《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中都有 F形接口形式和接口尺寸的相关内容。 5.2.7采用离心法浇筑成型的混凝土管节端面是平整的,立式 饰山工迎
5.2.7采用离心法浇筑成型的混凝土管节端面是平整的,立式 浇筑时由于端面为人工抹平,其平整度较差。
5.3.1~5.3.6本部分条文参考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 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 及验收规范》GB50236的内容,并根据广东本省情况进行编制。 一条焊缝是否需要探伤要根据技术条件来确定,顶管钢管在 施工过程中,在顶力和偏差引起的附加作用力有时会很大,施工 对强度的要求可能比正常使用的还要高,且钢管焊缝为对接焊 缝,故参照以上规范的二级焊缝给出项管钢管的焊接和检测要 求。所以,不论压力钢管,还是非压力钢管,对接焊缝一般需要 做无损探伤(或部分需要)。 5.3.2圆度是指同端管口相互垂直的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之差
5.3.2圆度是指同端管口相互垂直的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之差
5.4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管
5.4.1考虑到开挖管在端面受顶力,与非开挖管有所不同,要 求顶管端面要有增强过渡段。
5.4.2广东地区企业基本采用的是定长缠绕工艺,离心浇铸成 型工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项管尚无生产及应用经验,本规程暂无 考虑采用。
5.5.1本条规定要考虑橡胶密封圈的质量和使用寿命,避免橡胶 密封圈过早损坏或老化,或因尺寸安装问题,而造成漏水的情况。
水平衡不稳定,也极易造成地面隆起和沉降,所以,对管顶覆土 厚度作出限制。 6.1.3拟顶管道与既有地下建(构)筑物的距离,与顶管深 度、土层特性、既有建(构)筑物结构、材料、接头构造、基 出形式等因素有关,具体情况在往文是千差方别、无法一一罗 列;可行的处理方法就是:拟顶管道尽量离开既有建(构)筑 物,顶管不要从建筑(构)物的基础的影响范围下穿过,特别是 刚性的条形基础、扩大基础,除非有可靠的保护措施。对于能预 计发生的情况,事先做好保护措施。 6.1.4顶管并设计需要进行施工阶段、使用阶段各种作用效应 分析,顶管并的平面尺寸较小,宜考虑土体的空间作用效应。 6.1.5顶管井结构形式有:沉井、地下连续墙井、排桩井、逆 作井(人工挖井)、钢板桩并,有些井的结构特点差别较大,结 构选型时应注意。 1沉井:结构刚度大、整体性好,适应于软弱地层。当矩 形沉井深度或平面较大时,需要设置内支撑或内隔墙,调整受 力。对流砂、涌水的地层,采用不排水下沉,水下混凝土封底。 2地下连续墙井:空间整体性不够好,墙段连接处为薄弱 部位,墙体受力作用发生变形时,墙段连接处极易发生开裂、漏 水。考虑提高刚度,故设置钢筋混凝土内衬。 3排桩并:当并位于地下水位标高以下时,应做桩间止水 或做独立的止水惟幕,其他方面,与地下连续墙井类似。 4逆作并:该结构的使用受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开挖深
度的限制。逆作并最适宜做成圆形。由于逆作并是分节从上往下 施工,因此,必须保证各节井环竖向连接可靠。当局部土体不能 自立、地下水位较高,又必须采用逆作并时,必须先对地层做可 靠的加固、止水措施。 5钢板桩井:将钢板桩打人土层一定深度并设置内支撑以 抵抗水平荷载、保持结构稳定。钢板桩竖向抗弯刚度较大,构件 之间由于扣缝,横向只能传递剪力。钢板桩由于强度高、施工 快、造价低,应用较广;但其使用受地质、地下水位限制,并深 受钢板桩的长度限制,施工时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钢板桩应打 人不透水层,当不能符合该要求时,要增加止水设施予以解决。 钢板桩工作井刚度和止水较弱,故一般做一段现浇钢筋混凝土内 封作后靠背。 6钢板桩井、地下连续墙井、排桩井属于支护结构,所以 各种稳定验算参照基坑设计的有关规定。 7顶管井的平面尺寸和深度是顶管施工的需要,当顶管并 有其他要求时,其平面尺寸和深度还要与其使用功能相适应。 8位于岸边、水中的顶管井,需要进行各种水力和稳定验 算,包括整体抗滑移、抗倾覆、抗冲刷验算的问题。 5.1.6顶管井壁顶部高出地面是防止地面径流或雨水汇流到 井内。
6.2.2沉并施工有不同的下沉及封底方法,结合具体地层及地 下水情况合理使用:沉井稳定计算内容包括:地基强度验算、下 元验算、对应各阶段最高水位的抗浮验算(有抗浮措施除外)、 下沉稳定验算、刃脚计算、并壁计算、底板计算、封底计算。 6.2.3实际工程中,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担心沉井预留孔的失稳 或者担心预留孔会降低后靠背的承载力,往往不设置预留孔,结 果给顶管施工开孔带来极大的困难,和严重增加开孔的施工安全 风险和施工难度,并造成工期的延长。穿墙孔采用砖砌,比较合
理,方便顶管机切削通过。 6.2.4、6.2.5沉井基本构造要求涉及:沉并主体结构和封底混 凝土最低强度等级,井壁、底板的最小厚度,刃脚踏面最小宽 度,井壁的内角、壁板的交接处设置腋角,沉井预留孔口周边加 强措施,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当沉井通过坚硬土层时,刃脚踏面 的保护等,可参照相关设计规范、设计规程执行。 6.2.6沉井壁板可以是等截面或变截面,变截面设在壁板外侧 或者壁板里内侧,根据土质决定。
6.3.1逆作并就是人工挖并,当无法采用其他更合适的结构类 型顶管并、必须使用逆作井穿越局部不能自立的土体(如:回填 土、淤泥质土、砂土等)或地下水位高于开挖深度等不利地质区 段时,开挖面会出现塌方、流砂、涌水等现象,则应在顶管井开 挖之前就采取可靠的超前固土及止水措施进行预先处理,当确认 超前固土及止水措施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顶管并的开挖,必要 时,应进行单并的试验性开挖。逆作井的设计、施工、监理、管 理等各方必须按照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限制使用人工挖 孔灌注桩的通知要求执行,以确保施工全过程的安全。 6.3.2考虑到逆作井的施工特点,对并环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作 规定;逆作井的平面为圆形时,井壁受力最好,能够发挥钢筋混 凝土的受力特性;矩形并壁板的内角设置腋角,是为了加强壁板 角部的连接刚度和改善受力条件;并环最小厚度的要求主要考虑 了施工的可操作性,并环厚度同时也要符合构件的各种极限状态 要求。
6.3.3井环平面受力宜按偏心受压构件计算,即使是圆形平面
6.3.4因为逆作并每一节并环施工都存在坑底支护局部租
题,所以,必须对每一节井环开挖的坑底进行稳定性验算,包
括:整体稳定、抗隆起、抗承压水等验算。 6.3.5逆作井是分节从上往下施工,其竖向连接仅靠竖向钢筋, 因此,每节并井环竖向钢筋必须留出足够的焊接长度,并确保各节 并环竖向钢筋的焊接质量;也可以在每节并环与土层之间设置一 些防脱落的辅助措施;另外,在地面的井口设置平面环梁,防止 井环整体下坠。
可能涉及上下两节或三节并环,导致并环构件局部受到削弱甚至 整节截断,一般在井下段做一部分现浇钢筋混凝土内衬进行补 强,防止顶管施工时,并井环发生过大变形、连接失效等现象。 6.3.7挖土时机是为了保证在开挖下节并环土方时,上节井环 的混凝土强度达到特定的要求,保证其在水土压力作用下不发生 破坏。所以,应对每节并环挖土时上节并环混凝土的强度提出具 本要求。井环分块施工也就是平面分段跳挖施工,上下两节并环 的竖向施工缝应错开。每节并环高度一般不大于1m,在通过不 利地质区段时,每节并环的高度可根据不同情况予以调小。开挖 面土体在井环混凝土闭合前的状态最危险,深度越大情况越严 重、土质越差情况越严重,因此,必须对每节并环从开始挖到 完成浇筑混凝土的整个施工时间段作出限制。 6.3.8逆作并因其受力特点、连接构造所限,不能作为永久结 构或防水体系使用
6.4.1进行钢板桩工作并的设计和施工方法选择的影响因素很 多,包括岩土的工程性质、水文条件、开挖尺寸以及深度、荷载 性质及施工机械等,需要综合判断。
单撑钢板桩其入土深度和最大弯矩的计算用静力平衡法,多撑钢 板桩其入土深度和最大弯矩的计算用等值梁法,可估计到支撑 力,但钢板桩的弯矩出入较大。所以,有条件时以上计算宜采用
平面杆系有限元法。 钢板桩手册都会给出单边和扣接时的截面模量和最大弯矩 支护结构计算后查表得到符合弯矩要求的型号,不需要按α: WA 5.4.3钢板桩自身依靠锁口止水,由土、砂等细颗粒物质堵塞 锁口间隙,一般能起到止水效果。
6.5.1地下连续墙井的墙段连接处在顶管受力后,极易发生开 裂、漏水,为了加强地下连续墙并的整体性,在井内有相应的区 段设置钢筋混凝土内衬。 6.5.3临时结构不需要考虑抗渗设计。 6.5.4规定地下连续墙最小厚度,主要是考虑施工成槽机械和 浇筑设备的限制。 6.5.5地下连续墙槽段的接头为薄弱部位,应避免在受力复杂 的部位设置接头,要求每个直边成孔数目为单数是工艺保证垂直
6.5.1地下连续墙井的墙段连接处在顶管受力后,极易发生开 裂、漏水,为了加强地下连续墙井的整体性,在井内有相应的区 段设置钢筋混凝土内衬。
的部位设置接头,要求每个直边成孔数目为单数是工艺保证垂直 和施工质量的基本要求;常用的接头类型是工字钢接头、圆管 接头,最新有采用橡胶板接头的。橡胶板接头抗渗和适应变形的 性能优异
6.5.6槽段划分时,要与管道预留孔位置协调,避免管道预留 孔同时落在两段墙段上。
6.5.6槽段划分时,要与管道预留孔位置协调,避免管道预留
6.6.1~6.6.6可参照地下连续墙井的相关说明。
6.7.1穿墙止水作用是防止顶管机始发时地下水及泥浆流入工 作井内引起地层失稳,并建立泥水平衡顶管机的压力平衡。
6.7.1穿墙止水作用是防止顶管机始发时地下水及泥浆流入工
6.7.2铰接压板能够较好地防止高水压下止水橡胶往外翻出。
6.7.6洞口止水加固措施是防止凿除洞口井体结构时前方土体 塌和预防井外管道下沉,使用砖砌预留孔的沉井可不进行 加固。 6.7.7压板的作用是防止橡胶板反出,故作此规定
确定。 6.8.2项进阻力计算公式中f,是已考虑管道重量和表面积与土 本的综合摩阻力;机头前方泥水压力P是平均地下水压力。机头 的外径比管道外径一般大10~20mm,所以计算时忽略这些差异, 均按管道外径计算。
6.8.3计算管材允许顶力需考虑管材制造时两端的端面平整度、
顶进过程中管线的偏差、环形顶铁的形式等因素。顶管偏差增大 必然增加钢管和弯曲应力、增加混凝土管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管 的端口应力;钢管使用马蹄形的环形顶铁,与管口接触的面积占 钢管断面的80%左右也会造成钢管端口应力的不均匀;玻璃纤 维增强塑料管存在纵向抗压强度低于环向抗压强度,管口不平整 且管口容易分层剥离的问题。顶管过程偏差控制水平较低时,实 际折减系数会大为降低。
保持足够富余顶力。砂土取总推力的低值,黏土可取高值。
1.5现场硬地化是为了符合顶管施工吊
7.2.5地下连续墙单元槽段施工需要符合成孔数为单数的要求。
8.1.3地面的承载力不符合时会引起起重设备翻侧事故,实践 中有过不少经验教训。
8.3.5钢管顶进时导轨前端与穿墙钢环之间的距离是考虑管道 捍接,且钢管管节不仅长度一般是混凝土管节的数倍,并采用焊 接接头,故该间距长些影响不大。
8.5.6注浆管的好处是可以在拆除穿墙止水环之前进行水泥注 浆,封堵洞口与管道间的间隙
8.6.2顶管机刀盘外尺寸比顶管机外壳大,调试刀盘转动时会 撞到导轨。
8.7.1泥水出口高箱底50cm,可防止泥浆箱底沉砂进人循环系 统;井内有积水,所以水泵须高出并底50cm。 8.7.2土压平衡顶管施工排渣一般是使用运土车,故要加强防 撞措施的设置。
8.8.1注浆系统由拌浆机、储浆池、压浆机、压浆管道、注浆
口组成,注浆泵周边宜设泥浆沟,防止泥浆外漏;一般采用柱塞 压浆泵,额定流量60L/min。 8.8.2主管一般为DN40钢管,也有使用高压胶管的,为了减 少触变泥浆外泄,造成污染,宜每隔20m~30m设置个逆止 球阀。 8.8.3支管设置球阀用于支管开关控制。 8.8.4机头1~3节管注浆孔用于顶进同步注浆,其后管节注浆 管只用作间歇补浆,一般是10m设置一组
8.9.3顶铁是顶管施工的关键部件,其整体刚度、局部刚度都 须符合最大顶力的要求,变形的及时修复再继续使用。
8.10.1测量控制点要保持稳定,尽量接近工作面,可设于稳定 的顶管并上,降低测量的工作量,提高测量的精度。 8.10.2顶进过程中的并底容易变形,所以每次顶进前需要对测 量仪器进行复核,防止各种干扰因素造成仪器的变动。 8.10.3当机头旋转时,测量靶需进行水平纠正。
8.10.1测量控制点要保持稳定,尽量接近工作面,可设于稳定
9.1.2钢管管节吊装时 防正吊装过程中变形。 9.1.8管内通风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管内缺氧,焊接作业时排除 烟雾,其次对于长距离顶管起到减少水汽作用,降低烟雾对测量 激光束的影响。由于不同于人工挖孔桩施工,目前尚未有进行毒 气监测的先例。 9.1.10出现异常时,停机检查,分析原因是顶管施工解决问 题、防止情况恶化的最佳办法。 9.1.11顶管过程中停滞时间超过48h后,管壁的摩阻力明显增 长,常达到正常顶进时的3~4倍。
9.2.1洞口加固和安装偏差控制是顶管始发前的一项重要内容。 9.2.2顶进速度不能过快,主要是防止刀盘过载。 9.2.3、9.2.4顶管机始发阶段,千斤顶缩回时,管壁摩擦力还 不能克服刀盘的转矩作用,还不足以抵抗土压力的作用,同时摩 擦力、土水压力与机头重力之间还不能建立平衡,故顶管机始发 时容易出现机头扭转、下沉和后退现象。 9.2.5始发方向的正确与否对整段顶管施工影响很大,
9.2.5始发方向的正确与否对整段顶管施工影响很大。
9.4.1、9.4.2泥浆指标的控制,是泥水平衡顶管的防止切削面 塌的关键。
9.4.3使用泥水分离,以便泥浆可重复使用,减少泥浆对环境 的污染。
9.4.3使用泥水分离,以便泥浆可重复使用,减少泥浆对环境
9.4.4停机前泥水内循环可以帮助清理循环管道内的沉渣土
4.4停机前泥水内循环可以帮助清理循环管道内的沉渣土 4.5拆管前关闭截止阀防止循环管内泥浆倒流入井内,
9.5.2防止切削面塌。 9.5.3防止泥浆从出土口喷涌。 9.5.4增加切削土体的流动性。 9.5.5改变砂土的流动性和抗渗性 9.5.6降低土体的粘稠度。
9.6.1根据厂东地区施工经验,不能自稳的地层主要有:饱利 松散的流沙层、流塑状淤泥及淤泥质土、松散填土层等。其标准 贯入度N值一般5~10击以下,含水量80%以上。施工时易出 现塌、涌沙和涌水现象,危及施工人员安全。 管道穿越河流、河涌、水塘等水域时,由于地层软弱,地下 水丰富,容易产生塌、透水等事故,基于人身安全,不得采用 人工掘进顶管。在水域附近区域进行顶管施工时,更严格限制采 用人工掘进顶管。
用人工掘进顶管。 9.6.2由于采用敲开式取土方式,以及施工中排水造成的地下 水流失,使土体产生了大的扰动,人工掘进顶管一般会产生较大 的地面沉降(通常8cm~10cm,甚至更大)。因此,当周边环境 对地基变形敏感时,特别是当周边存在无桩基础或桩基础较浅的 建筑物、年久失修的危楼、大型供水输油等压力管道、铁路干 线、高速公路时,严格限制人工掘进顶管施工,并采取有效的安 全保护措施。 对于地下水位以上的顶管,在广东地区比较少见。此种情况 下,因土体扰动导致土应力重新分布,地基变形仍然存在,只是 由于不存在地下水流失,变形量相对较小。所以,施工要尽量减 少对地基土体的扰动,控制变形量,保护周边环境设施。
5关于通风量。人工掘进顶管施工时,由于作业人员直接 面对敬开的工作面,良好的通风是保障作业人员人身安全、有效 避免中毒事故发生的关键环节。通风具有以下四个方面作用:第 一,供给管内作业人员足够的新鲜空气;第二,稀释并排除管内 有毒有害气体;第三,降低粉尘浓度;第四,调节管内温度和 湿度。 关于人工掘进顶管施工通风量计算,目前没有公认的统一公 式。住建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I94一2008对人工挖孔桩孔 为通风量的规定是“当桩孔深度超过10m时,应有专门向井下 送风设备,风量不宜小于1.5m3/min”。交通运输部《公路隧道 施工技术规范》JTGF60一2009中隧道施工通风规定“每人应供 应新鲜空气3m²/min”,是参考我国铁路隧道施工实践提出的 上海市《顶管工程施工规程》DG/TJ08—20492008对机械式 顶管管道内通风规定供气量不应小于每人0.42~0.50m3 min”,综合考虑后,设定本条款最小风量1m/min较为合适
9.7.1顶管放线测量是顶管施工的关键环节,应该进行多测回 检查。不论经纬仪还是全站仪前方交汇法误差都比较大,由于工 作井的空间有限,通视是有效提高工作井控制点精度的最好方 法。不能通视时使用经纬仪或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放线的精度往 往达不到要求,实践证明误差太大,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以致不 能达到接收井预留孔。 9.7.2顶管过程常发生工作井后靠背和底板变形引起激光导向 错误的情况,应引起足够重视。 9.7.3通常据说的“勤测、早纠、微纠、早收”纠偏操作原 则,纠偏要早,纠偏量要小,复位要提前,防止纠枉过正。
9.8.1注浆材料一般要选用钠基膨润土,并添加纯碱作为分散
.8.1注浆材料一般要选用钠基膨润土,并添加纯碱作为分散
9.8.2注浆控制的目的有以下几点:
1由于止水帘板与顶管机或管道之间会存在一些渗漏,所 以触变泥浆可以在顶进30m~50m后压注,并不需要始发就 压注。 2在顶进过程中根据顶力的变化情况及注浆量,作适当的 调整,注浆压力不是越大越好。 3实际中常常因为最后几节管顶进不注浆造成顶不动的 事故。 4混凝土熔蜡可以明显提高砂土中触变泥浆减阻的效果。 9.8.3注浆量实际是很难估算准确的,一般地层注浆量可取机 头切削形成的孔洞与管材的空隙体积的1.5~2倍,当注浆量大 于理论注浆量时,也许注浆压力太大。
9.9.1设置中继环的位置和数量视地质条件而定,有时200m也 需设置中继环。中继环的结构构造和止水功能的选用与顶管管 材、经过的地层岩土特征有关。 9.9.2中继环的设计顶力、设置数量和位置是中继环设计的关 键,中继环位置确定,应留有足够的顶力作为安全储备,第一个 中继环位置应考虑正面阻力,根据经验和地质条件确定并提前安 装,一般设置于60m~90m。
9.10.1顶管到达时顶进速度明显下降,顶力明显上升,故应预 先开好洞口清除障碍物,并方便检查洞口的位置。 9.10.2水下到达是防止发生管涌或流沙现象的有效措施。 9.10.6软塑黏土和砂性土层在顶进过程会包裹管壁不留空隙 只有硬塑土层和岩层才会有空隙需要充填
10.1.1监测方案一般由施工单位编制,重大工程的第三方监测 方案由监测单位编制,监理单位审核,监测方案包含正常监测 加密监测、应急监测三种情况。 10.1.2管道施工管径越大、覆土越浅或者与对象间距越小,对 监测对象引起的扰动越大。
10.2.1工作井和管道线路上相关的周边建(构)筑物除了房屋 外,还包括周围地下管线及地下设施、周围重要的道路和其他应 监测的对象。 10.2.2管道顶进施工开始至完成,后靠背内力逐步增大。通过 后靠背的变形监测可以监控工作并的安全状态,也可以分析顶推 力和管道轴线的吻合程度,从而了解管道管节端面的受力均衡是 否受到影响。监测频率可以是1次/d,
10.3.6考虑到可能因附近地面沉降影响监测对象的稳定,故管 道掘进到邻近监测对象就并始地面沉降监测。鉴于一般管道的覆 土不大于10m,同时顶进管道的2倍管径一般小于10m,确定顶 进工具头邻近监测对象10m范围内布设测点。
10.4.1表10.4.1中顶管工程周边环境监测报警值中监测对象
JGJ/T 403-2017 建筑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技术规程(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10.4监测频率和报警值
的累计值给出的是报警值范围,具体数值应根据管道输送介质的 危险性、管道结构、建(构)筑物的结构和安全级别等确定, 可与产权单位、设计单位和第三方评估等单位共同确定。 10.4.2监测初期应按照监测方案规定的频率进行,监测中可根 据实测变形量和变形速率等情况调整监测频率。
11.0.1充分考虑顶管工程隐蔽工序多、顶进施工在很大程度上 不可逆或返工成本太大,规定工程所用的管材、中间产品和主要 原材料严格执行进场验收制和复验制,验收后方可使用。 11.0.2承担质量监测的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 11.0.3顶管技术是一个涵盖许多专业的施工方法,顶管工程在 各行业中广泛存在。各行业的管道功能要求可能不一致,验收标 准存在合理的差异。为了方便查阅技术标准和体现专业要求,本 条对顶管工程的见证送检和抽检项目按照相关规范进行了汇总, 相关规定应随相关规范的现行更新执行。
附录A管道及顶管并结构的作用
A.0.1管道项部竖向土压力标准值计算只考虑顶管施工的情 兑,并根据管道顶部覆土厚度给出两种情况的计算公式,其中, 第二种情况的计算公式直接取自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工程管 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一2002附录B;当土层位于地下水 位以上时,土重取其重力密度,当土层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土 重取其有效重度。 A.0.2管道侧向土压力标准值的计算分别给出了管道位于地下 水位以上和地下水位以下两种情况的计算公式。 A.0.3主动土压力、静止土压力标准值的计算可以按地下水位 以上和地下水位以下两种情况,可参照当地的可靠经验确定,或 参照有关规范进行计算。 A.0.4被动土压力标准值的计算没有给出有地下水的情况,应
A.0.3主动土压力、静止土压力标准值的计算可以按地下水位 以上和地下水位以下两种情况HY/T 251-2018 宗海图编绘技术规范,可参照当地的可靠经验确定,或 参照有关规范进行计算。 A.0.4被动土压力标准值的计算没有给出有地下水的情况,应 酌情考虑。
A.0.5顶管井作为支护结构,要根据周边环境对其变形的敏感 程度,采用不同的土压力计算方法,以控制结构变形及地面 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