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SQX 002-2018 建设工程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规程(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标准)

T/ZSQX 002-2018 建设工程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规程(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标准)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T/ZSQX 002-2018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008K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00870
下载资源

T/ZSQX 002-2018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ZSQX 002-2018 建设工程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规程(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标准)

d)与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监测、试验(检测)、调试等单位及物资供应商分别签订工程建设合同,实 行合同管理。 e)建立杜绝低于成本价中标的机制,并在合同实施过程中不得随意降低合同价格。 f)当两个及以上设计单位在同一工程项且服务时,应确定一家设计单位负责整个工程设计的总体 协调。 g)建立项目档案管理制度,组织收集、整理、归档建设项目文件。 h)工程开工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重大质量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将评估结论作为设计调整和审定 施工方案的重要依据; 2)针对重大质量风险,编制专项方案和保证措施,同时根据专项方案和保证措施计提一定比例的 风险费用: 3)向相应的质量监督机构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 i)定期审核EPC、监理、施工项目部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情况。 i)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管理手段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

a)建立EPC项目部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b)依法选择勘察、设计、施工、监测、试验(检测)、调试单位和材料、物资、设备的供应商。 c)依法发包工程的施工,不得违法肢解发包工程。 d)与勘察、设计、施工、监测、试验(检测)、调试等单位及物资供应商分别签订工程建设合同,实行合 同管理。 e)建立杜绝低于成本价中标的机制,并在合同实施过程中不得随意降低合同价格。 f)当两个及以上设计单位在同一工程项目服务时,应确定一家设计单位负资整个工程设计的总体 协调。 g)建立项目档案管理制度,组织收集、整理、归档建设项目文件。 h)工程开工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重大质量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将评估结论作为设计调整和审定 施工方案的重要依据; 2)针对重大质量风险,编制专项方案和保证措施,同时根据专项方案和保证措施计提一定比例的 风险费用; 3)向相应的质量监督机构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 i)定期审核施工项目部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情况。 i)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管理手段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

a)勘察工作范围应与合同一致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之内; b)提交的勘察成果应真实、准确; c)勘察报告的编制深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规定; d)参加地基验槽、基础验收等过程验收,并提出明确意见; e)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或有特殊施工要求的重要工程或地基验槽及基础施工过程中发现地基条件与

原勘察报告不符时,应积极配合建设单位进行施工勘察或专门勘察。 4.4.5设计单位应对其提交的工程设计文件负责,并应做好且不限于以下各项质量管理工作:

原勘察报告不符时JC/T 2338-2015 建筑储能调温砂浆,应积极配合建设单位进行施工勘察或专门勘察。

c)设计成果应满足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符合相应规范标准 指标: d)提供经审查批准的施工图; e)不得采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技术、材料和产品; f)对于国家规定实施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的专业领域,施工图设计应由专业注册工程师担任专 业负责人并签黑

a)从事工程建设监理的人员应持证上岗; b)监理工作的职责、义务和权限应与委托监理合同的范围一致; c)按《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的约定及工程质量管理需要,并依据法律法规、工程建设标准、勘察设 计文件等编制监理文件,明确管理范围,以“三控两管一协调一履行”为原则,实施全面全过程管理; d)按《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的约定配备满足监理工作需要的专业配套的监理工程师; e)配备满足监理工作需要的检测设备和工具,并保证其持续有效; f)不得批准不合理的工期调整; g)落实监理巡查责任,履行对质量隐患的督促整改、报告职责; h)按《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的约定对勘察、设计、施工、检测、调试、设备供应等单位报送的资料进 行审查; i)组织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及工程峻工预验收: j)当发现施工存在质量隐患并可能造成质量事故,或已经造成质量事故时,应立即下达工程暂停令, 责令施工单位停工整改。

a)贯彻国家各级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技术、质量标准; b)科学建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并保证质量管理系统有效运行; c)将工程总体质量目标分解落实到施工过程; d)按照审查通过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和技术标准进行施工,落实施工方案中的专项质量控制措旅 e)进行质量风险识别、评价,对重大风险应编制包括抢险、返修等技术措施的应对预案; f)实施质量前期策划,并通过过程管理,实现工程的施工质量目标; g)应严格履行质量三检制度和施工质量验收制度; h结合工积煤点和极开展施工质是创优创奖活动 AMsMt hG

4.8调试单位对调试工作质量负责,并应做好且不限于以下各项质量管理工作:

a)编制调试质量策划管理文件; b)不得转包所承担的调试项目; c)当调试项目需分包时应得到建设单位许可,调试单位对分包的调试项目的调试质量负连带责任; d)应遵循“事前策划、事中控制、事后检查和持续改进”的工作程序,做好调试质量管理,不断提高调 试质量管理水平; e)调试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满足行业调试技术标准和合同提 出的质量要求: 按照调试合同要求完成调试项目提供调试报告

建设工程各方质量责任主体单位的项目部应将各项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化、标准化。 建设工程各方质量责任主体单位的项目部应切实执行各自法人企业的各项质量管理制度,项目 自行制定质量管理制度。当根据建设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实需要项目部制定法人企业质量管理制

皮以外的共他质量理制皮时,应经法大企业单核批谁 4.5.3建设工程各方质量责任主体的质量管理制度应覆盖各自质量管理的全过程及与质量有关的各项 工作;施工总承包单位的质量管理制度应覆盖全部分包单位和分包工程。 4.5.4建设工程各方责任主体的项目质量管理制度应与项目部的质量管理岗位职责相互衔接。

5.1.1勘察单位应根据建设工程质量总体目标,在勘察工作开始阶段进行勘察质量管理策划。策划的 主要内容包括:勘察质量目标、勘察过程控制、勘察成果要求、勘察现场服务等。 5.1.2勘察单位在策划后应形成《工程项目勘察计划》及《工程项目勘察质量计划》,并应针对各项策划 内容提出具体措施 000

5.2勘察过程质量控制

a)与委托单位签订的勘察任务书委托书、合同要求、设计单位提出的勘察技术要求; b)项目审批文件; c)国家及行业技术标准; d)地形图、水准点、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有关资料

5.2.3工程测绘范围、内容应符合勘察任务书规定,各类原始记录内容完整,各项资料签署齐全。 5.2.4工程地质应在测绘的基础上,按不同勘察阶段,依据标准的要求,做好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严格执 行国家及行业试验技术标准,做好试验工作,

5.3.1勘察文件的编制深度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的规定。 5.3.2勘察成果提供的各项参数应能够满足设计的需要。 5.3.3勘察资料质量评定合格、补测(钻)工作全部完成并经验收达到应交资料标准、满足设计需求后成 为勘察报告并按有关规定归档。勘察报告应按有关审批程序办理。 5.3.4因设计要求改变、现场条件变化或发现外业勘察成果资料有误,应进行补充勘察工作,提交补充 勘察报告。勘察资料更改后,相应原勘察资料按作废资料处理,并做好作废标识

5.4.1在施工阶段,勘察单位应任命工地代表。工地代表应按相关规范、标准的规定做好技术服务 工作。 5.4.2勘察单位应按有关规定参加相关验收工作,

6.1.1设计单位应根据建设 在设计工作开始阶段进行设计质量管理策划。策划的 主要内容包括主要技术指标、设计质量目标、新技术应用、节能与环保、设计过程控制、设计重难点部位施 工要求、设计成果要求、设计现场服务等。 6.1.2设计单位应在策划后形成《工程项目设计质量计划》,并应在《工程项目设计质量计划》中针对各 项管划内容摄出自体措施 QOS

6.2.1设计单位应在设计依据充分、完整的前提下开展设计工作。设计依据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8·

a)合同约定的建设方及相关方的需求; b)项目审批文件; c)法律法规; d)现行技术标准; e)勘察测绘成果资料及建设方提供的设计依据性文件; f)同类工程中可借鉴的成果或缺陷改进信息; 超限设计的专家论证结论音回

a)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方针、政策、规范的情况; b)上一阶段审查、评估、鉴定意见执行的情况; c)方案设计及初步设计执行情况; d)方案比选及推荐方案依据的可靠性、论据的充分性; e)设计文件编制的深度、完整性; f)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装备的适宜性; g)规划、工程概算的符合性; h)合同的符合性。

.3.1设计文件校审以及检查应严格按照分级审签规定进行,应重点审查以下内容: a)是否存在违反强制性条文规定的问题;

a)是否存在违反强制性条文规定的问题; b)是否与设计依据相符; c)专业之间接口是否正确; d)图面表示是否错误; e)当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装备需要试验或论证时,应对比试验结果是否满足 要求; f)当采用新的计算方法或首次使用计算机软件时,应采用另外一种计算方法(或公式)进行验证并比 较结果。 设计审查应形成记录

6.3.3审查通过后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的更改应经建设单位批准后,送达施工单位实施。施工图设计文 件若发生重大变更时,应重新报审。

6.3.3审查通过后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的更改应经建设单位批准后,送达施工单位实施。施工图设计文

6.4.1在施工、调试、试车阶段,设计单位应任命项目负责人及专业代表,并将名单主送建设单位、抄送 监理和各施工单位。设计代表应深入现场,了解施工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合,参加工程施工过程中及交 付使用后出现质量问题的处理,协助施工单位解决出现的技术问题,做好技术服务工作。 设计单位还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a)施工图完成交付后,应及时进行设计交底并形成记录; h)设计代表应参加施工及试运行重大技术方案的研究与讨论

c)项目负责人应参加不同阶段的验收; d)设计单位应了解现场施工情况,对施工单位发现的设计错误、遗漏或对设计文件的疑问,应及时予 以解决; e)设计单位应提供各专业设计变更一览表。

6.4.2设计单位宜在工程投产一年内组织设计回访,回访对象主要是运行管理单位。 6.4.3设计回访工作由设计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联络、确定回访单位及工作安排;收集使用单位对项目 运行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对设计的评价意见,编制设计回访报告。

7.1.1采购单位应根据工程项目合同、工程项自实施计划、建设工程质量总体目标、相关法律、相关采购 制度和规定进行采购质量管理策划,编制工程项目采购实施计划。采购实施计划应明确采购工作需遵循 的基本原则和规定。采购实施计划主要内容包括编制依据、采购控制质量目标和措施、采购范围及分工, 采购全过程主要工作程序和基本原则、采购组织机构和职责、风险控制和文件资料管理等。 策划经过相关部门评审批准后实施。 7.1.2根据项目合同、采购实施计划、相关制度和规定进行检验、物流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的详细策划 编制检验计划、物流运输计划、仓储计划。策划经过相关部门评审批准后实施。

7.1.2根据项目合同、采购实施计划、相关制度和规定进行检验、物流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的详 编制检验计划、物流运输计划、仓储计划。策划经过相关部门评审批准后实施。 7.1.3采购单位应按批准的计划进行工作

7.2.7设备采购应遵循国家倡导的产业政策,符合国家环保、节能的方针,不得采购国家已明令淘汰的 产品

7.3.1采购单位应按检验计划和来购合同中的规定,组织具备相应能力的检验人员,进行采购 检验。 7.3.2采购单位应依据合同技术文件要求,组织对设备进行检验。检验地点、检验形式等应在采 中予以明确。

7.3.1采购单位应按检验计划和来购合同中的规定,组织具备相应能力的检验人员,进行采购设备的 检验。 7.3.2采购单位应依据合同技术文件要求,组织对设备进行检验。检验地点、检验形式等应在采购合同 中予以明确。

7.4.1采购单位应按物流运输计划和采购合同中的规定,组织具备相应能力的物流管理人员,进行采购 设备的物流运输管理工作, 7.4.2采购单位应依据采购合同的规定,对包装和物流运输过程进行检验和管理。 7.4.3采购单位应对所有物流运输行为办理运输保险。 7.4.4在运输过程中执行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关于交通运输、装卸管理等有关规定,负责对运输安全质量 进行控制,保证产品出厂时的原始质量状态,并确保设备运输安全、可靠。 7.4.5对于超限和有特殊要求的设备运输,采购单位应要求运输单位编制专项运输方案和安全措施,并 做好对每个作业环节的监督和控制。 7.4.6对于国际物流运输,应按照相关国家的进口或出口法规的要求,办理报关和商检手续。

7.4.7设备送到建设工程现场后,接货人员应对照送货单清点、签收,并注明到货情况。

7.5.1设备办理正式入库手续前应做好设备的开箱检验工作,确保设备的完好以及随箱资料的完整。 7.5.2设备开箱检验应依据采购合同、装箱单,对设备的外观、数量、随箱文件资料进行检验。 7.5.3设备开箱检验应由采购单位或设备保管单位安排计划并组织实施,采购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 位、供货商、保管单位等可共同参加。 7.5.4设备采购单位或设备保管单位负责设备随机文件资料的清点、收集及向建设单位的移交,并及时 向施工单位提供一份完整的随箱文件资料。 7.5.5开箱检验报告应由组织开箱单位负责填写,各参加方会签。报告应详细填报开箱检验情况,开箱 检验不符合品或不符合项应由采购单位负资调换、返修、索赔等处理事宜,并负责对不符合品或不符合项 进行闭环管理

7.6.1设备现场保管工作应包括设备运抵现场后交接、开箱检验、人库、库场保管、现场保管维护、领用 出库、安装就位等,直至移交使用单位,相关单位应按合同承担相应的质量管理责任。 7.6.2保管单位应制定设备保管措施,并按技术要求做好设备保管保养,形成记录。 7.6.3保管单位应按有关设备和材料维护保管规定和厂家提供的储存保管特殊要求,做好现场储存和 保管工作。 7.6.4设备领用出库后,施工单位应做好设备临时保管及安装后的成品保护,按规定做好设备的维护

7.7.1按采购合同和相关标准规范对设备进行检验或验收时,发现不合格品或不合格项,应依据合同和 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处理。 7.7.2发现设备不合格品或不合格项,建设单位或总承包单位应组织有关单位确认设备不合格性质、分 析不合格原因、明确责任单位。 7.7.3采购单位联系供应商制定不合格品或不合格项处理方案,依据法规和相关合同的规定报总承包 单位或建设、监理单位审批。 7.7.4不合格品或不合格项处理完成后,由不合格品或不合格项处理单位依据法规和相关合同的规定 报总承包单位或建设、监理单位验收。

施工单位应依据施工承包合同中确定的质量目标开展施工质量策划。施工质量策划应包括 划和实体质量策划。

8.1.1施工单位应依据施工承包合同中确定的质量目标开展施工质量策划。施工质量策划应 质量策划和实体质量策划。

8.1.1施工单位应依据施工承包合同中确定的质量目标开展施工质量策划。施工

8.1.2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策划应分层次、有组织地开展。施工单位的企业层面应进行施工质量总体 策划,施工项目部应进行项目工作质量策划和工程实体质量策划。

8.1.2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策划应分层次、有组织地开展。施工单位的企业层面应进行施工质量总体 策划,施工项目部应进行项目工作质量策划和工程实体质量策划。 8.1.3施工单位应在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之前完成施工质量总体策划。 8.1.4施工单位应对建设工程的特点、重点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依据分析的结果开展施工质量总 体策划。 8.1.5施工单位项目部应在组建后立即开展项目工作质量策划,在各专业施工图会审后开始分部、分项 工程的实体质量策划,分部、分项工程实体质量策划应在相关施工方案编制之前完成。 8.1.6工程的实体质量策划应由施工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亦可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牵头组织全部专业 施工分包单位共同进行。

8.1.7施工单位企业层面开展的施工质量总体策划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a)施工质量目标; b)项目质量管理资源配置; c)主要质量风险分析; d)企业层面对项目的过程质量管控计划,应包括阶段目标、过程检查、阶段考评等; e)服务计划,包括技术创新、质量创优的各项支撑; f)其他应由企业层面开展的质量管理工作

e)建立总承包施工单位项目部与各分包施工项自部之间保证工作质量的协调机制,

a)确定各工序的质量标准,并分析其可行性; b)确定实现既定质量标准的施工工艺及其可行性论证; c)对确定的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可能出现的质量通病、质量风险等进行分析与辨识并采取 改进工艺的预防措施; d)基于风险控制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重点及工序质量标准; e)基于风险控制的工种、专业之间协调配合措施; f)基于风险控制的成品保护措施; g)分部分项工程及检验批的检验、试验计划; h)分部工程施工资料编制计划。 8.1.10专业施工分包单位应按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协调,在所承担工程的施工方案编制之前完成相应的 质量策划,策划结果应报施工总承包单位审批。

工程开工前,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将施工质量总体策划结果作为主要依据之一,指导施工组织总设 制,以使施工质量总体策划的相关结果在施工组织总设计中得到落实。 分部工程施工之前,相关施工单位应将分部工程实体质量策划结果作为分部工程施工方案的三 依据之一,完成分部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以使分部工程实体质量策划结果在施工方案中得至

V8.2.3施工总承包项目部、施工专业分包项目部等均应进行相应的技术交底工作。技术交底应按施工组 织总设计交底、专业施工组织设计交底、专项施工方案交底、施工作业交底等不同层次进行。 a)施工总承包项目部向项目部管理人员、各专业施工分包项目部的全体管理人员进行施工组织总设 计交底; b)专业施工分包项目部向各自项目部的全体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施工组织设计交底; c)专业技术负责人向本专业管理人员进行专项施工方案交底; d)专业责任工程师向作业班组的全体人员进行施工作业交底。

8.3.1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制定施工物资管理制度,对物资的进场验收、检验、储存、搬运、使用、保管及不 合格品的处理等做出规定,并保证制度的落实。 8.3.2施工单位对进场物资应进行验收,监理单位应参加验收,验收合格的物资才可以使用。 8.3.3进场施工物资的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必须齐全,国家规定强制认证、生产 许可或需第三方抽检的产品,其认证证书、许可证及检验报告等亦必须齐全、有效。 8.3.4进场的施工物资的规格、型号、性能等均必须满足设计及现行规范要求。 8.3.5进场的施工物资应根据国家、行业的有关规定进行复试、复验。检验数量及代表批量均必须满足 有关规范的规定。规定由第三方检测的,应送交具有国家认可的相应资格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且检 测机构在提交报告时应出具其资格认证文件的复印件,送检的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应将其资格认证文件 的复印件随检测报告一并归档。 8.3.6当发现进场的施工物资不合格时,应对不合格品进行隔离、标识并及时清退出场。不合格施工物 资的进场、退场均应有相应记录,且应有明确的退场去向。

8.3.9当某些施工物资由建设单位提供时,建设单位应按本规程第7章的规定保证物资的质量。 8.3.10当由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物资进场时,建设单位应参与物资的进场验收,对物资的名称、品种 规格、型号、数量、包装完好等进行确认并签字。 8.3.11当由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物资开箱检验时,建设单位应参与开箱检验,对物资的外观、随箱附 件、随箱文件等进行确认并签字,

8.4.1施工总承包单位所选择的施工分包单位除具备相应的资质等级外,不得有不良信用记录,还应在 其承担项目所在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登记注册接受管理。建筑工程的分包合同应按 要求送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备案。 8.4.2施工总承包单位除应与施工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并备案外,还应签订工程质量专项协议,进 步明确分包工程的质量标准、质量过程管理、工后的保修与服务及质量事故调查处理等各方面总、分包 双方的权利、责任与义务。 8.4.3施工总承包项目部应依据施工分包合同和质量专项协议开展总、分包管理策划及质量过程控制 将施工分包工程的质量管理纳人施工总承包项自部的质量管理体系

8.5.1建设工程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应以工序质量控制为核心。施工单位应建立工序质量管控 并使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业责任工程师应随时监控工序质量,避免造成返工。

8.5.3工序质量的保证可采取以下措施:

)进行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施工技术交底; b)施工作业人员应按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文件进行施工; )专业责任工程师依据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文件监控工序质量; d)工序的检验和试验应符合过程检验和试验的规定; e)在施工前实施工序样板引路,实行首件制,对首件工程的工艺标准、资源配置、施工组织等进行总 结并进行改进实施; f)施工班组应进行自检、互检,并应记录工序施工质量情况; g)上道工序验收合格后再进人下道工序施工。 8.5.4关键工序、关键环节、关键部位及特殊过程的质量监督检查应形成记录。特殊过程控制可采取以 下方法: a)在施工质量计划中界定特殊过程,并设置施工质量控制点; b)特殊过程的控制,除应执行一般过程控制的规定外,还应由专业披术人员编制专项作业指导书并 由责任工程师实施旁站监督。

a)依据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按分部工程制定检验、试验计划; b)各项检验、试验均应编制专项方案; c)严格按批准的检验、试验方案进行检验与试验; d)规定需由第三方进行的检验、试验,必须送具有相应资格的检测机构。 8.5.7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检验、试验工作应遵循“依据充分、方法正确、仪器(设备)合格、内容完整、数 据真实、结论明确”的基本原则。 8.5.8施工单位应做好成品保护工作,并将其纳人项目质量管理策划中。 8.5.9施工单位应制定质量事故报告处理流程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发生质量事故后依法、依规按流程报

8.5.8施工单位应做好成品保护工 管理策划中。 8.5.9施工单位应制定质量事故报告处理流程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发生质量事故后依法、依规按 告和处理,不得隐脑不报。

8.6施工过程质量验收

a)现行的国家或行业标准、规范; b)有效的设计文件,包括设计变更文件、设计认可的施工洽商文件等; c)设备制造厂提供的设备图纸和技术说明书中的技术条件和标准; d)施工合同及补充协议。

8.6.3隐蔽工程验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a)检查验收依据充分; b)检查验收的内容全面; c)记录详实、准确、具有可追溯性; d)结论意见明确。

a)检查验收依据充分; b)检查验收的内容全面; c)记录详实、准确、具有可追溯性; d)结论意见明确。

工单位与监理单位依据保证质量的可靠性和可追溯性原则,协商确定隐蔽工程验收的具体节点。

6.7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总承包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工程师、专业责任 及有关的施工作业分包单位的技术负责人、质量工程师、专业责任工程师等有资质的人员参加。 重要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除上述人员外,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或勘察单位 应参加检查验收

6.9检验批验收前,施工单位应完成自检。检验批质量验收应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总承 专业质量工程师及相关施工专业分包项目质量工程师、责任工程师参加。 6.10检验批应严格按已批准的施工方案或已单独批准的检验批划分及验收计划确定的批次

检验方法及抽样数量等进行验收。 8.6.11检验批内的全部功能性试验、检测的记录、报告应齐全,其结果均应满足设计要求及规范的 规定。 8.6.12检验批的主控项目必须全部合格;一般项目当采用计数抽样时,合格点率应符合有关专业验收 规范的规定,且质量不得存在严重缺陷。 8.6.13检验批验收后应对是否合格、是否同意验收等形成明确的验收意见和验收记录,参与验收的人 员应签字。 8.6.14分项工程验收应在该分项工程所包含的全部检验批验收合格后进行。 8.6.15分项工程验收应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总承包单位、有关施工专业分包单位的项目专业 技术负责人、专业质量工程师等参加。 8.6.16分项工程内的全部功能性试验、检测的记录、报告应齐全,其结果均应满足设计要求及规范的 规定。 8.6.17分项工程验收后应对是否合格、是否同意验收等形成明确的验收意见和验收记录,参与验收的 人员应签字。 8.6.18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应在该分部(子分部)工程所包含的全部分项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

.6.20分部(子分部)工程内的全部功能性试验、检测应记录、报告齐全,其结果均应满足设计要 范的规定。

8.6.22单位(子单位)工程验收应在该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包含的全部分部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 8.6.23单位(子单位)工程验收应由建设(EPC)单位的项目负责人组织,总监理工程师、勘察单位项目 负责人、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总承包单位及有关专业分包单位的技术、质量负责人、项目经理及项 目技术、质量负责人以及质量监督单位人员参加。 8.6.24单位(子单位)工程的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全部功能性试验、检测应记录、报告齐全,其结果均 应满足设计要求及规范的规定。 8.6.25单位(子单位)工程的观感质量应符合要求,

.2监理单位应建立与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质量管理要求相适应的项目组织机构;完善管理制度, 1.3监理单位应编制以下主要质量管理文件:

9.1.3监理单位应编制以下主要质量管理文件:

a)监理规划; b)监理实施细则; c)大型设备(预制构件)制造、制作监理或驻厂监理实施大纲。 除专业监理实施细则外,监理规划和设备监理实施大纲应得到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报建设单 位备案。监理规划应对全体监理人员进行交底。 9.1.4监理单位应针对关键工序和重要部位的隐蔽工程编制旁站监理方案,依据《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 同》的要求报建设单位批准后发送有关施工单位。

.2.1监理单位应根据委托监理合 图设计中的某一个阶段实施监理 9.2.2监理单位应对勘察、设计单位编制的各阶段技术文件进行评审和确认。 9.2.3监理单位应在现场设置常驻机构,对勘察、设计全过程进行现场监督、管理和控制。建设单位应 为监理单位提供现场监理的条件。

6)审查施工单位报审的施工组织设计,符合要求时,由总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报建设单位备案; )审查施工单位现场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及专职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 d)依据监理合同中约定和规范中明确规定的监理职责,审核确认施工单位编制的质量管理文件,并 报建设单位批准; e)审查并督促各有关单位落实单位工程开工条件,报建设单位同意后,下达单位工程开工令。 9.3.2监理单位应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实施的主要质量管理行为如下: a)审查施工单位报审的施工方案; b)参加设备升箱检验,参与对进场材料、设备、构配件等的检查验收,并按相关规定进行见证取样; c)通过审核文件、现场巡视、旁站、见证取释或平行检验、验收等方式,监督施工过程,发现质量间题, 提出监理处置意见; d)依据监理合同约定,组织质量专题或专家会议,研究解决工程项目发生的质量问题; e)处理施工单位提出的工程变更,监督设计变更的实施; f)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向施工单位发出监理通知; g)当施工单位未按照监理的质量工作指令执行,且拒不整改时,书面报告建设单位; h)编制监理月报、阶段监理工作总结、专题报告,定期问建设单位报告监理工作。 9.3.3监理单位在施工验收阶段应确保施工的关键部位、关键环节、关键工序监理到位,并实施下列主 要质量管理行为: a)确认隐蔽工程施工质量,批准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 b)确认安全、功能性检验全部合格; c)确认工程项目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符合验收标准; d))组织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及相关检验批的质量验收; e)组织单位工程竣工预验收,参加单位工程验收; f)组织住宅工程分户验收; g)编制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h)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单位工程峻工验收资料。

3.4监理单位应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相应证明材料,必要时要 单位组织专家论证,

a)组织调试、试车天纲及各专业调试、试车、试运方案的审查,并报试运总指挥批准; b)组织调试、试车条件的检查确认和调试、试车结果确认,组织分部调试、试车和整套启动试车后的 量验收签证; c)见证调试、试车过程和成果; d)组织缺陷统计,并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及时消除缺陷; e)组织审核调试、试车报告。

任归属,并对施工单位修复后的工程质量缺陷进行检查、记录和验收,合格后予以确认。

任归属,并对施工单位修复后的工程质量缺陷进行检查、记录和验收,合

9.4.1设备监理工作应遵守国家、行业的有关规定。 9.4.2监理单位应对供货厂商的主要设备的制造过程按合同的要求实施监督管理,检查、监督和控制设 备的制造质量。 9.4.3对设备隐蔽部分的质量,监理单位应依据监理合同、监造协议等约定,在制造单位自检合格后,与 制造单位或与建设单位共同验收签认。 9.4.4监理单位应依据合同、技术协议和监造协议的要求参加设备的试组装、总装配、调整试车、性能检 测和出厂试验,符合要求后会同制造单位、建设单位予以签认。

10. 1 质量管理策划

10.1.1建设单位或EPC总承包单位应根据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总体目标、有关技术规程、设计技术指标 要求等,制定工程调试质量目标。 10.1.2调试单位应建立调试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级组织及人员的职责,并制定调试质量管理 制度。

1.3在工程调试开始前应编制以下主要质量管

a)调试方案和措施; b)调试质量计划; c)调试相关专业试运行措施; d)作业指导书; e)法律法规和调试执行标准清单; f)调试进度计划; g)调试阶段重大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理措施,

a)调试方案和措施; b)调试质量计划; c)调试相关专业试运行措施; d)作业指导书; e)法律法规和调试执行标准清单; f)调试进度计划; g)调试阶段重大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理措施

10.2调试过程质量控制

10.2.1调试是指在设备及管道系统安装完成以后,为试车所做的一系列系统性检验、清洗和机械性能 电气性能的试验、检测等准备活动。 0.2.2调试程序和质量要求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 10.2.3调试人员资格应符合行业的有关规定。 10.2.4调试单位使用的检测仪器、工具应经具有资质的检验部门校准或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 10.2.5调试使用的标准应满足行业技术标准和合同规定的要求。 10.2.6调试单位编制的调试大纲、措施或方案等技术文件应依据规范、标准及有关行业规定进行编制 审核批准

10.2.15调试质量不符合项的管理。

a)调试发生质量不符合项,由监理单位组织客有关单位共同分析同题、查找原因, 时按规定进行处理和控制; b)调试质量不符合项应由调试单位填写质量不符合项报告,报告中应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上报监 理单位及建设单位,经批准后由责任单位组织实施,并由监理单位组织质量评定: c)发生调试质量不符合项,造成设备损坏质量事故,相关责任方应采取应急、纠正措施

10.3.1分部调试质量检验!

a)分部调试结束后,由调试单位填写质量检验评定表,监理单位组织相关单位进行质量验收确认; b)整套设备(装置)启动前,应完成分部调试的质量验收确认; c)调试中间交接或设备代保管应通过文件包和书面交接单方式完成。 10.3.2整套装置调试开始前,调试单位应组织各参建单位对整套装置调试条件进行检查、确认,并做好 以下工作: a)整套装置调试开始前,监理和调试单位应组织各参建单位对整套装置调试条件进行检查确认: b)整套装置调试结束后,由调试单位填写质量检验评定表,监理单位组织相关单位进行质量验收 确认; c)工程的中间交接应形成书面文件,各方签字确认移交; d)工程中间交接后,调试单位对不能达到设计质量要求的项目,应协同建设及相关单位共同研究 解决。 10.3.3调试报告及性能试验报告应真实全面和完整,结论客观

1.2试车过程质量控制

11.2.1试车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严格遵循下列要求: 18·

11.2.1试车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严格遵循下列要

a)试车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经考核 b)安全联锁、监测仪器等必须及时投用; c)消防措施应符合要求; d)应设立试车禁区,无关人员不得人内; e)试车期间,应设有试车安全人员; f)试车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有关规范标准

11.2.2试车所需材料及备件的质量控制

1.2.6试车文件应依据如下相关的技术文件编制目不限干下列文件

a)管道及仪表图(P&.ID); b)设备索引、设备规格书; c)供货商文件: d)回路清单、仪表索引、回路图、回路数据表; e)技术图纸(危险区域划分图、电气及仪表设备平面布置图、柜内布置图等); f)功能图或逻辑图; g)操作手册; h)相关法规及所执行的由政府主管部门要求的相关附加规定。 11.2.7试车方案应按相关的程序组织审查和批准。

11.3.1在完成系统调试后,使用诸如水或性物质等试验介质进行装置冷试车运行。 11.3.2冷试车前的准备工作必须充分

11.4.1在完成冷试车合格后,进入热试车阶段。按设计文件规定引人真实的工艺物料,进行各装置之 间首尾衔接的工艺操作,打通生产流程,生产出合格产品。 11.4.2热试车前准备工作必须全部完成。 11.4.3热试车需按要求进行。

11.4.4热试车应达到下列标准,

a)打通生产流程、生产出合格产品; b)产品必须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产品标准规范。

12.1.1建设单位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规范》GB/T50327的有关规定或工程所属行 业、工程所在地方的有关管理规定:全面负建设工程文件的收集、立卷、归档工作,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 后,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移交建设工程档案。 当建设工程实行EPC模式时,EPC单位应负责除监理文件以外的其他建设工程文件的收集、立卷 归档工作,并按国家或行业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在建设工程峻工验收后,及时向建设单位移交建设工程

12.1.1建设单位应

12.1.2工程文件可根据形成单位的不同分为工程准备阶段文件、设计文件、施工文件、监理文件、峻工 图、竣工验收文件等不同的类别。 12.1.3工程文件应真实、准确,具有可追溯性并与工程建设进度同步形成,不得事后补编。 12.1.4EPC、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监测、调试等单位均应建立项目的工程文件编制管理体系、制度, 明确岗位职责,确保文件的编制进度和编制质量。 12.1.5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监测、调试等单位应将本单位形成的工程文件立卷后在规定时间内向建 设单位移交,建设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审查合格后接收。当工程施行EPC模式时,勘察、设计、施工、监 测、调试等单位应将本单位形成的工程文件立卷后在规定时间内向EPC单位移交,EPC单位的专业技术 人员审查合格后接收并最终向建设单位移交。 12.1.6施工总承包单位应负责收集、汇总各施工分包施工单位形成的工程文件,并及时向建设单位或 EPC单位移交;各施工分包单位应将本单位形成的工程文件整理、立卷后及时向施工总承包单位移交。 建设工程项目由几个施工单位分别实行总承包时,各施工总承包单位收集、整理、立卷其总承包工程的工 程文件,并及时向建设单位或EPC单位移交。

12.2.1建设单位应根据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及工程的实际情况,在工程建设初期对工程的文件进行 总体的规划和分类,并在与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监测、调试等单位签订的协议、合同中约定该单位应提 交的文件清单(包含但不限于此清单)及文件编制质量、文件编制完成时间等详细要求。 12.2.2建设单位或EPC单位应组织、监督和检查有关单位工程文件的形成、积累、立卷和归档工作。 12.2.3建设单位或EPC单位应在合同中明确峻工图文件的编制单位、编制套数及费用。 12.2.4建设单位或EPC单位应在与其发包的有关单位签订合同时明确工程文件的编制套数、编制费 用、承担单位及工程文件的移交时间等。当合同没有约定时,宜另行签订协议,但必须满足地方政府、建 设单位及本单位归档的需要。EPC模式时DB33T 2011-2016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监理文件资料的数量等应由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商定。 12.2.5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制定统一的项目施工文件管理制度,并使制度落实到各施工分包项目部。 12.2.6施工总承包单位应明确项目施工文件编制的岗位职责,严禁项目资料员代替有关责任人编制施 工文件,严禁施工文件委托、发包给第三方进行编制。 12.2.7工程建设的各单位应制定工程文件编制深度标准,确保工程文件的编制深度符合国家、行业及

12.2.7工程建设的各单位应制定工程文件编制深度标准,确保工程文件的编制深度符合国家、行业及 地方有关规定

a)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 b)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完整; c)主要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完整; d)主要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的检验资料完整; e)有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 f)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

g)建设单位已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 h)对于住宅工程,进行分户验收并验收合格,建设单位按户出具《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表》; i)建设主管部门及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责令整改的问题全部整改完毕; j)规划、环保、消防、人防等专项验收合格; k)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13.5峻工验收的主要依据:

Q/SY 06520.8-2016 炼油化工工程消防安全及职业卫生设计规范 第8部分:消火栓.pdfa)施工总承包合同; b)施工图设计文件; c)相关的质量验收规范、技术标准及其他约定的质量、技术标准

13.6峻工验收的主要内容:

a)是否完成了建设工程设计的全部内容并全面实现了设计意图; b)工程实体质量是否全面达到相关质量验收规范的合格标准或约定的其他质量标准; c)工程是否已具备了全部的设计使用功能,且各项功能均能够可靠运行; d)工程是否已具备了全部的设计生产能力,且产品质量可靠; e)其他需验收的内容。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