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TJ08-2266-2018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G/TJ08-2266-2018 装配整体式叠合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2.3单向叠合楼板侧分离式拼缝构造示
9.2.4双向叠合楼板板侧的整体式接缝宜设置在叠合
9.2.4双向叠合楼板板侧的整体式接缝宜设置在叠合楼板的次 (图9.2.4),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后浇带宽度不宜小于200mm。 2后浇带两侧板底纵向受力钢筋可在后浇带中焊接、搭接 连接、机械连接、弯折锚固。 3当后浇带两侧板底纵向受力钢筋在后浇带中搭接连接 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预制叠合楼板板底外伸钢筋为直线形(图9.2.4(a)), 钢筋搭接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范》GB50010的规定; 2)预制叠合楼板板底外伸钢筋端部为90°或135°弯钩 (图9.2.4(b)和(c))时,钢筋搭接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有关钢筋锚固长 度的规定DB1310/T 258-2021 智能多通道电磁式明渠流量测量系统技术规范.pdf,90°和135°弯钩钢筋弯后直段长度分别为 12d和5d(d为钢筋直径)。 4当有可靠依据时,后浇带内的钢筋也可采用其他连接 方式。
一通长钢筋:2一纵向受力钢筋;3一预制叠合楼板;
4一后浇混凝上叠合层;5一后浇层内钢筋
9.2.5双向叠合楼板的密拼接缝(图9.2.5)宜设置在叠合楼板 的次要受力方向上且宜避开最大弯矩裁面。接缝处构造应符合 下列规定: 1后浇混凝土厚度不宜小于叠合楼板预制板厚度的1.5 倍,且不应小于80mm,不宜小于100mm。
2现浇层内板底附加纵向受力钢筋应按计算配置,钢筋直 径不应大于14mm,截面面积不宜大于1000mm²/m,且不宜小于 页制板内的同向受力钢筋面积;间距不宜大于2倍楼板厚度,月 不宜大于250mm,附加纵向受力钢筋与预制板内纵向受力钢筋搭 妾长度不小丁,十100(,为钢筋搭接长度)。 3拼缝两侧预制叠合楼板上平行于拼缝的钢筋桁架边距不 宜大于100mm,中心间距不宜大于2倍叠合楼板总厚度
1一次受力方向纵向钢筋5一附加钢筋;6一钢筋桁架
图9.2.5双向叠合楼板密拼接缝构造示意(单位:mm
4当折缝构造同时满足以上第1~第3款规定时,可按双向 板进行叠合楼板设计。拼缝处附加钢筋的面积应通过计算确定, 计算时楼板有效厚度取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厚度。 9.2.6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楼板应满足下列要求: 1 钢筋架应沿主要受力方向布置。 2 钢筋桁架距板边不应大于300mm,间距不宜大于600mm。 34 钢筋桁架上、下弦钢筋混凝土保扩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9.3.1屋面现浇楼板与叠合墙板租连时,屋面板支座处纵向钢 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现浇板底纵向受力钢筋宜从板端伸出并锚入支承梁或叠
合墙的后浇混凝土中,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且应仲过支座中 心线。 2边节点处,附加钢筋直径不应小于预制叠合墙板中竖向 分布钢筋的直径,间距不应大于预制叠合墙板巾竖向分布钢筋的 距,且不宜大丁200mm。附加钢筋锚入现浇楼板内水平段长度 不小于15d,板顶上部受力钢筋伸入叠合墙板巾的长度不应小于 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1(图9.3.1(a))。 3中节点处,附加钢筋直径不应小于叠合墙板中竖向分布 钢筋的直径,问距不应大于预制叠合墙板中竖向分布钢筋的问 距,且不宜大于200mm。附加钢筋锚入现浇楼板内水平段长度不 应小于1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直径),附加钢筋伸入叠合墙板中
1一叠介剪力墙;2一现浇楼板;3一现浇楼板主筋;4一附加钢筋 图9.3.1顶层现浇楼板与叠合剪力墙相连支座构造示意
.3.2置合楼极支座处的纵间钢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向叠合板的板侧支座处,当预制板内的板底分布钢 申人支承梁或墙的后浇混凝土巾时,应符合第9.3.1条第1款的 要求;板底分布钢筋不伸入支座时,宜在紧邻预制板顶面的后浇 混凝土叠合层中设置附加钢筋,附加钢筋截面面积不宜小于预制
与后浇混凝土叠合层之问应设置抗剪构造钢筋: 1单向叠合板跨度大丁4.0m时,距支座1/4跨范围内 2双向叠合板短向跨度大于4.0m时,距四边支座1/4短跨
范围内。 3悬挑叠合板。 4悬挑板的上部纵向受力钢筋在相邻叠合板的后浇混凝土 锚固范用内。 9.3.4叠合楼板的预制板与后浇混凝土叠合层之间设置的抗剪 构造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抗剪构造钢筋宜采用马镜形状,间距不宜大于400mm,钢 筋直径d不应小于6mm。 2马钢筋宜仲到叠合板上、下部纵向钢筋处,预理在预制 板内的总长度不应小于15d,水平段长度不应小于50mm。
[10. 1 一般规定
10.1.1生产单位应具备保证产品质量要求的生产T艺、设备设 施、试验检测条件等,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可追溯的质量 管理制度,并宜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 10.1.2预制构件生产前,生产单位应根据T程特点制订相应的 生产方案,包括构件的生产进度计划、技术质量控制计划模具计 划及方案、成品存放和保护方案等,并应明确材料要求、生产工艺 控制要求、生产过程及成品检验要求,并应对相关生产部门和班 组进行技术交底。 10.1.3预制构件生产前应进行深化设计。深化设计应包括以 加工件详图及其他细部详图等。 2预制构件钢筋列表清单、预理件列表清单、构件信息 列表。 3预制构件脱模及翻转过程中混凝土强度、构件承载力、构 件变形以及吊具、预理吊件的承载力验算,简支构件结构性能计 算书等。 4装配式结构设计总说明、预制构件平立面布置图、安装支 撑布置图等。 10.1.4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如发现前道T序质量检验结果不 符合租关标准、设计文件或合同要求时,不应进入下工序。
10.1.6预制构件的原材料质量,钢筋加工和连接的力学性能, 混凝土强度,构件结构性能,装饰材料、保温材料及拉结件的质量 等均应根据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进行检查和检验·并应具有生产操 作规程和质量检验记录。 10.1.7预制构件生产的质量检验应按模具、钢筋及预埋件、混 疑土、预制构件尺寸与外观等牛产工序进行检验。当上述各项检 验均合格时,方可评定为合格产品。
设备时,生产单位应制订专项的生产方案;必要时,应进行样品试 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实施
10.2.2钢筋进厂时,应全数检查外观质量,并应按现行国家
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弯曲性能 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检香数量应 按进厂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1同一厂家、同一类型且同一钢筋来源的成型钢筋,不超过 30t为一批,每批中每种钢筋牌号、规格均应至少抽取1个钢筋试 件,总数不应少于3个,进行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外观质 量、尺寸偏差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 准的规定。 2对由热轧钢筋组成的成型钢筋,当有企业或监理单位的 代表驻场监督加工过程并能提供原材料力学性能检验报告时,可 文进行重量偏差检验。
1同一厂家、同一类型且同一钢筋来源的成型钢筋,不超过 30t为一批,每批中每种钢筋牌号、规格均应至少抽取1个钢筋试 件,总数不应少于3个,进行屈服强度、扰拉强度、伸长率、外观质 量、尺寸偏差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 准的规定。 2对由热轧钢筋组成的成型钢筋,当有企业或监理单位的 代表驻场监督加工过程并能提供原材料力学性能检验报告时,可 仅进行重量偏差检验。 3成型钢筋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程第10.4.3条的规定。 10.2.4水泥进厂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代号、同一强度等级日连续进 厂的硅酸盐水泥,袋装水泥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水泥不超过 500t为一批;按批抽取试样进行水泥强度、安定性和凝结时间检 验,设计有其他要求时,尚应对相应的性能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 2同家、同一强度等级、同白度且连续进场的白色硅酸 盐水泥,不超过50t为一批;按批抽取试样进行水泥强度、安定性 和凝结时间检验,设计有具他要求时,尚应对相应的性能进行检 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白色硅酸盐水泥》GB/T2015 的规定。
1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代号、同一强度等级日连续进 厂的硅酸盐水泥,袋装水泥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水泥不超过 500t为一批;按批抽取试样进行水泥强度、安定性和凝结时间检 验,设计有其他要求时,尚应对相应的性能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 2同一家、同一强度等级、同白度且连续进场的白色硅酸 盐水泥不超过50t为一批;按批抽取试样进行水泥强度、安定性 和凝结时间检验,设计有其他要求时,尚应对相应的性能进行检 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白色硅酸盐水泥》GB/T2015 的规定。
10.2.5矿物掺合料进厂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技术指标的矿物掺合料,粉煤灰 和粒化高炉矿渣粉不超过200t为一批,硅灰不超过30t为一批。 2按批抽取试样进行细度(比表面积)、需水量比(流动度比) 和烧失量(活性指数)试验:设计有其他要求时,尚应对相应的性能 并行试验;检验结果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 中的粉煤灰》GB/T1596、《用于水泥利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 粉》GB/T18046和《砂浆和混凝土用硅灰》GB/T27690的规定
1同一厂家、同一品种的减水剂,掺量大于1%(含1%)的 产品不超过1001为一批,掺量小于1%的产品不超过501为一批。 2按批抽取试样进行减水率、1d抗压强度比、固体含量、含 水率、pH值和密度试验。 3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和行业标准《聚羧酸系 高性能减水剂》JG/T223的规定。 10.2.7骨料进厂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同一厂家(产地)且同一规格的骨料,不超过400m或 600t为一批。 2天然细骨料按批抽取试样进行颗粒级配、细度模数含泥 量和泥块含量试验;机制砂和混合砂应进行石粉含量(含业甲蓝) 试验;再生细骨料尚应进行微粉含量、再生胶砂需水量比和表观 密度试验。 3天然粗骨料按批抽取试样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 量和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压碎指标可根据工程需要进行检验; 再生粗骨料应增加微粉含量、吸水率、压碎指标和表观密度试验。 GB/T25177、《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GB/T25176和现行 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 规定。 10.2.8轻集料进厂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同一类别、同一规格且同密度等级,不超过200m²为一批。 2轻细集料按批抽取试样进行细度模数和堆积密度试验 高强轻细集料还应进行强度标号试验。 3轻粗集料按批抽取试样进行颗粒级配、堆积密度、粒形系 数、筒压强度和吸水率试验,高强轻粗集料还应进行强度标号 试验。
1同一类别、同一规格且同密度等级,不超过200m3为一批。 2轻细集料按批抽取试样进行细度模数和堆积密度试验 高强轻细集料还应进行强度标号试验。 3轻粗集料按批抽取试样进行颗粒级配、堆积密度、粒形系 数、筒压强度和吸水率试验,高强轻粗集料还应进行强度标号 试验。
4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轻集料及其实验方法 第1部分:轻集料》GB/T17431.1的规定 10.2.9混凝土拌制及养护用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 水标准》JGJ63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饮用水时,可不检验。 2采用中水、搅拌站清洗水或回收水时,应对其成分进行检 验,同一水源每年至少检验一次。 10.2.10钢纤维和有机合成纤维应符合设计要求,进厂检验应 符合下列规定: 1用于同一工程的相同品种且相同规格的钢纤维,不超过 20t为一批,按批抽取试样进行抗拉强度、弯折性能、尺寸偏差和 杂质含量试验。 2用于同一工程的相同品种且相同规格的合成纤维,不超 过50t为一批,按批抽取试样进行红维抗拉强度、初始模量、断裂 伸长率、耐碱性能、分散性相对误差和混凝土抗压强度比试验,增 韧纤维还应进行韧性指数和抗冲击次数比试验。 3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 程》JGJT 221的规定, 10.2.11脱模剂应符合下列规定: 1脱模剂应无毒、无刺激性气味,不应影响混凝土性能和预 制构件表而装饰效果。 2脱模剂应按照使用品种,选用前及正常使用后每年进行 次匀质性和施工性能试验。 3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制品用脱模剂》 JC/T949的规定。 10.2.12保温材料进厂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同一厂家、同一品种且同一规格,不超过5000m为一批。 2按批抽取试样进行导热系数、密度、压缩强度、吸水率和 燃烧性能试验
3检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10.2.13预理吊件进厂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同一家、同一类别、同一规格的预埋吊件,不超过10000 件为一批。 2按批抽取试样进行外观尺寸、材料性能、抗拉拔性能等 试验。 3检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10.2.14保温一体化墙体拉结件进厂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同一厂家、同一类别、同一规格产品,不超过10000件为 批。 2按批抽取试样进行外观尺寸、材料性能、力学性能检验。 3检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10.3.1叠合墙板叠合楼板生产宜采用移动式机组流水线的方 式,生产线宜配备可适应生产不同规格双面叠合墙板的翻转 10.3.2'流水线底模规格应满足叠合墙板、叠合楼板制作尺寸和 成型要求,流水线底模板面宜采用耐锈蚀钢材。 10.3.3流水线侧模应遵循用料轻量化、操作简便化、应用模块 化的原则,侧模宜采用带有磁性装置的型钢、塑胶型材或定制钢 模、铅模,特殊情况下可采用其他材料。 10.3.4模具应满足强度、刚度和整体稳定性要求,并应满足下 列规定: 1模具应满足预制构件预留孔、插筋、预埋吊件及其他预理 件的安装定位要求,模具各部件之间应连接牢固,模具宜采用磁 盒固定。 2模具应满足预制构件质量、生产工艺和周转次数等要求
工偏差应符合表10.4.4的规定
0.4.4预埋件加工
10.5成型、养护及脱模
5.3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允许偏
10.6.1水泥、砂、石、钢筋、外加剂等原材料应检测开出具合格 证明,具检验数量以及检验方法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士 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执行。当设计有特殊要 求时,原材料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10.6.2构件制作过程中,各分项工程应有检查记录和验收合 格单。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验收合格单。验收合格单必须签字齐全、日 期准确。 10.6.3构件应在明显部位标识工程名称、生产厂家、构件型号、 制作日期和质量验收标志。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构件型号、制作日期和质量验收标志。 10.6.4构件的预留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规格、数量应符 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祭和量测。 10.6.5预制构件生产时应采取措施避免出现外观质量缺陷。 外观质量缺陷根据其影响结构性能、安装和使用功能的严重程 度可按表10.6.5规定划分为严重缺陷和二般缺陷
表10.6.5预制构件外观质量缺陷分类
10.6. 7 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文件及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 规定。 检查数量:按构件生产批次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标准 养护试件,取样频率应符合本规程第10.5.4条的规定。 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T50107的规定。 10.6.8预制构件交付的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出厂合格证。 2 混凝土强度及钢筋检验报告。 3外墙保温材料出构件厂提供试样,业主委托、监理见证取 样、送施工项目备案的见证试验室检测。 4合同要求的其他质量证明文件
10.7存放、吊运及防护
10.7.1预制构件存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存放场地应平整、坚实,并应有排水措施。 2存放库区宜实行分区管理和信息化台账管理。 3应按照产品品种、规格型号、检验状态分类存放,产品标 识应明确、耐久,预理吊件应朝上,标识应向外,并设有合理的交 通通道。 4应合理设置垫块支点位置,确保预制构件存放稳定,支点 宜与起吊点位置一致。 6预制楼板、叠合楼板、阳台板和空调板应水平叠放,叠放 层数不宜超过6层。 得转 7预制柱、梁等细长构件宜平放且用两条垫木支撑。 8叠合墙板宜采用直立存放,也可采用水平叠放。当采用 直立方式时,宜采用专用支架直立存放,支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和 刚度;肖水平叠放时,叠放层数不宜超过5层。薄弱构件、构件薄 弱部位和门窗洞口应采取防止变形开裂的临时加固措施。 10.7.2预制构件吊运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预制构件的形状、尺寸、重量和作业半径等要求选 择吊具和起重设备,所采用的吊具和起重设备及其操作,应符合 现行国家有关标准及产品应用技术手册的规定。 2吊点数量、位置应经计算确定,应保证吊具连接可靠,应 采取保证起重设备的主钩位置、吊具及构件重心在竖直方向上重 合的措施。 3吊索水平夹角不小于60°,不应小于45°。 4应采用慢起、稳升、缓放的操作方式:吊运过程应保持稳 定,不得偏斜、摇摆和扭转,严禁吊装构件长时间悬停在空中
1预制构件的运输应制订运输计划及方案。应由具有专业 运输能力的运输方承担。运输车辆的大小应满足预制构件的装 运要求,并满足桥梁、桥洞和隧道等通行限制要求。 2预制构件经检验合格且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装运。 3宜选用低平板车,运输时应采取有效的固定措施,宜选用 绑扎或专用T具式支架方式。 4应根据构件特点采用不同的运输方式,托架、靠放架、插 放架应进行专门设计,进行强度、稳定性和刚度验算: 1)叠合墙板宜采用直立方式运输,也可采用水平运输,柱、 梁、板、楼梯、阳台宜采用水平运输; 2)采用靠放架立式运输时,构件与地面倾斜角度宜大于 80°,构件应对称靠放,每侧不大于2层构件层问上部 采用木垫块隔离; 3)采用插放架直立运输时,应采取防止构件倾倒措施,构 件之间应设置隔离垫块; 4)水平运输时,预制梁、柱构件叠放不宜超过3层,板类构 应制订专门的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6运输预制构件时,车辆启动时应速度均匀,转弯错车时要 减速,防止倾覆。 10.7.4预制构件在存放和运输过程中应做好安全和成品防护, 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置柔性垫片避免预制构件边角部位或链索接触处的混 凝土损伤。 2用塑料薄膜包裹垫块避免预制构件外观污染。 3墙板门窗框、装饰表面和棱角采用朔料贴膜或其他措施 防护
4竖向薄壁构件设置临时防护支架。 5装箱运输时,箱内四周采用木材或柔性垫片填实,支撑 牢固。
[11. 1 一般规定
部分进行试安装,并根据试安装结果及时调整施工工艺、完善施 工方案。
11.1.8叠合剪力墙结构施工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新设备,应按有关规定进行评审。施工前,应对新的或首次采用 的施工工艺进行评价,并应制订专门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经监 理单位审核批准后实施 11.1.9叠合剪力墙结构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安全措施,并应符衍合 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施工现场预制构件的吊运及堆
11.2.1施T现场应根据施T.平面布置图规划运输道路及堆放 场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2施工现场内道路应按照构件运输车辆的要求合理设置转 弯平径及道路坡度。 得转 3预制构件运送到施T现场后,应按规格、品种、使用部位、吊 装顺序分别设置存放场地。存放场地应设置在吊装设备的有效起 重范围内,并在堆垛之间设置通道,通道宽度不宜小于0.9m。 足预制构件周转使用的场地。 5应存放在保证安全、利丁保护、便丁吊运的专用存放架 内,存放架应具有足够抗倾覆稳定性能。 6水平分层堆放时,预制叠合墙板叠放不宜超过5层,预制 叠合楼板叠放不宜超过6层。叠放时,支垫位置应根据结构受力 计算确定,支垫长度宜满足板宽要求,每层宜设置2个支垫且各 层支垫必须在一条垂直线上。当板长大于4m时,官适当增加支 垫的数量。
11. 2. 2 严重缺陷的构件不得使用。一般缺陷构件应
位或施工单位进行修整处理,修整技术处理方案应经监理单位确 认后实施,修整处理后应重新检查。
11.2.3在驳运、堆放、出厂运输过程中预制构件应进行成品保 护。预制外墙板面砖、石材、涂刷表面应采用贴膜或用其他专业 材料进行保护。暴露在空气中的预埋铁件应镀锌或涂刷防锈漆 防止产生锈蚀
1卸车时地面应平整。 2卸车时应按照吊装顺序预先编号,吊装时严格按编号顺 序起吊。 3吊索、吊具应连接可靠。 4起吊工作范围内下方严禁站人,作业区域周边应安排专 人进行安全监护,无关人员不得进入作业区域。 5绳索应合理布置,确保每一吊绳受力均匀;起吊前应先拉 紧吊绳,保持预制构件水平起吊,再解开固定绳带成安全锚栓 解开固定绳带或安全锚栓,构件不会发生侧向倾覆。 6一应勺速起品:水平移动时。应缓慢勾速进行
11.3预制构件安装 饭权所 11.3.1预制叠合墙板、预制叠合楼板安装施工工艺流程应符合 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 11.3.2安装施T前,应进行测量放线、设置构件安装定位标识。 测量放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的 规定。 11.3.3安装施工前,应核对已施工完成结构的外观质量和尺寸 偏差,确认混凝土强度和预预理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核对预制 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及预制构件和配件的型号、规格、数量等符合 设计要求。
11.3.4安装施工前,应复核吊装设备的吊装能力;应按现行行
核吊装设备及吊其处于安全操作状态,并核实现场环境、天气、道 路状况等满足吊装施工要求。防护系统应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搭 设、验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工具式外防护架应试组装并全面检查,附着在构件上的 防护系统应复核其与吊装系统的协调。 2防护架应经计算确定。 3高处作业人员应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宜采用T具式 操作架进行安装作业。 11.3.5应根预制构件形状、尺寸及重量等参数配置吊其。吊 装时吊索水平夹角不宜小于60°,且不应小于15°;对尺寸较大或 形状复杂的预制构件,宜采用有可调式横吊梁和桁架的吊具。 11.3.6预制叠合墙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吊钩应采用弹簧防开钩。 2就位前,应在预制叠合墙板底部设置水平标高垫块,水平 标高控制垫块宜布置在斜支撑的正下方。 3安装就位后,应按专项施工方案要求设置斜支撑,斜支撑 不宜少于2道,斜支撑与水平地面的夹角宜为40°~50°。上支撑 点与板底的距离不宜小丁构件高度的2/3,且不应小丁构件高度 的1/2;斜支撑底部应可靠连接,宜采用膨胀螺栓进行可靠连接 4临时斜支撑安装就位后,方可松开吊钩。 5后浇混凝土达到设计或施T方案规定的强度要求后,方 可拆除预制墙板斜支撑。 11.3.7预制叠合楼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吊装完后应对板底接缝高差进行校核,采用可调托座进 行调节。 2临时支撑中的乘直支撑宜采用工具式支撑。 3吊点的位置应根据楼板受力要求经计算确定,设置在钢 筋桁架上弦钢筋与腹杆钢筋交接处并做好标识。预制叠合楼板 起吊时,跨度小于8m可采用4点起吊,跨度大于或等于8m宜采
11.4后浇混凝土施工
11.4.1后浇混凝土部分的模板与支架应符合下列规定
1.4.1后浇混凝土部分的模板与支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采用工具式支架和定型模板。 2模板应保证后浇混凝土部分形状、尺寸和位置准确。 3模板与预制构件接缝处应采取防 漏浆措施
11.4.2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检查,检查项口应包括下列内容: 1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位置间距及箍筋弯钩的弯折角 度及平直段长度等。 不付 2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而 积百分率、搭接长度等 4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 5混凝土粗糙面的质量。 6预留管线、线盒等的规格、数量、位置及固定措施。 11.4.3后浇混凝土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后浇混凝土强度等级应衍合设计文件要求,混凝土强度 检香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预制构件叠合面应清理干净并洒水充分润湿。 3双面叠合墙板空腔内后浇混凝土应分层连续浇筑。当采 用粗骨料粒径不大于20mm的高流态混凝土:且双面叠合墙体空 腔小于150mm时,混凝土振捣宜采用直径为30mm的微型振 捣棒
11.4.2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检查,检查项口应包括下列内容:
1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位置、间距及箍筋弯钩的弯折角 度及平直段长度等。 2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而 积百分率、搭接长度等。 5混凝土粗糙面的质量。 6预留管线、线盒等的规格、数量、位置及固定措施。
1后浇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混凝土强度 检香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预制构件叠合面应清理干净并洒水充分润湿。 3双面叠合墙板空腔内后浇泥凝土应分层连续浇筑。当米 用粗骨料粒径不大于20mm的高流态混凝土:且双面叠合墙体空 腔小于150mm时,混凝土振捣宜采用直径为30mm的微型振 捣棒
12.1.1叠合剪力墙结构施T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T程施T 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规定进行质量验收。 12.1.2叠合剪力墙结构的装饰装修、机电安装等应按国家现行 有关标准进行质量验收。 12.1.3叠合剪力墙结构工程应按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子分 部工程的预制结构分项工程进行验收;当结构中部分采用现浇混 凝土时,质量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 量验收规范》GB50204和《建筑T程施T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的规定。 12.1.4叠合剪力墙结构连接节点及叠合构件浇筑混凝土前,应 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隐蔽工程验收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混凝土粗糙面的质量。 2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位置间距,箍筋弯钩的弯折角 度及平直段长度。 3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 搭接长度、锚固方式及锚固长度。 4预埋件、预留管线的规格、数量、位置。 5预制构件之间及预制构件与后浇混凝土之间隐蔽的节 点、接缝。 6预制混凝土构件接缝处防水、防火等构造做法。 7保温及其节点施工。 8其他隐蔽项且。
12.1.5叠合剪力墙结构焊接、螺栓等连接用材料的进场验收应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 规定。 12.1.6叠合剪力墙结构验收时,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 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要求提供义件和记录 外,尚应提供下列文件和记录: 1工程设计文件、预制构件深化设计图。 2预制构件、主要材料及配件的质量证明文件、进场验收记 录、抽样复验报告。 3 预制构件安装施工记录。 后浇混凝土部位的隐蔽工程检查验收文件。 5后浇混凝土强度检测报告。 6 7叠合剪力墙结构工程的重大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案和验收 记录。 不付 8叠合剪力墙结构工程的其他文件和记录。
12.2.1预制构件的质量应符合本规程及现行国家及行
Z.Z. 预制构件的质量应符合不规程及现行国家 小准的规定和设计的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或质量验收记录
标准《混凝土结构T程施T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装配式混 疑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的规定进行验收。 检香数量:每批进场同类型构件不超过1000个为一批,在每 批应随机抽取1个构件进行检验
12.2.3预制叠合墙板和预制叠合楼板可不进行结构性能检验, 但应采取下列措施: 1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代表宜驻厂监督生产过程。 2当无驻厂监督时,预制构件进场时应对其主要受力钢筋 数量、规格、间距、保护层厚度及混凝土强度等进行实体检验
12.2. 4预制构件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且不应有影响
量、规格和数量以及预留孔、预留洞的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产品合格证。
12.2.6预制构件应有标识,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应要求构件生产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 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和处理记录
12.3.1预制构件吊运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 程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批检查。 检查方法:检查构件检验报告。
12.3.2预制构件临时固定与支撑措施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及
设计要求CJJ/T 284-2018 热力机械顶管技术标准,焊缝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焊接规范》 GB50661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 的要求进行。
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和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T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的要求进行。
12.3.5预制叠合墙板底部水平拼缝处的混凝土必须浇捣密实,
12.3.7预制构件采用后浇钢筋混凝土连接时,构件连推
检查数量:按批检验。 检查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测评定标准》 GB/T50107的要求进行。 乐
CJJ/T 273-2019 橡胶沥青路面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12.3.9叠合剪力墙结构的施T尺寸充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
检查数量:按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在同一检 验批内,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 反,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 沟,墙可按租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 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叠合剪力墙结构施工尺寸允许偏差及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