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J)/T 285-2018 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

DB13(J)/T 285-2018 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13(J)/T 285-2018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8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01967
下载资源

DB13(J)/T 285-2018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13(J)/T 285-2018 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

表A.0.4成本、进度、质量、安全管理及施工措施模型深度等级表

“”表示在该深度等级中须包含的内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按· 执行”或“应符合的规定”

GB/T 51351-2019 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 《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 《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

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

8.5安全管理 :86 9 施工模拟· · 87 9.1 一般规定· ·87 9.2 施工组织模拟 .·87 9.3 施工工艺模拟· 88 10 竣工模型 10.1 般规定 ...89 10.3 成果交付·

3.0.1施工过程BIM的应用具体包含本标准第6章、第7章、第 8章、第9章等相关应用。在施工过程中装饰装修、幕墙工程等 BIM应用在本标准中没有展开,将会制定与其相关的专业技术标 准。 在施工过程阶段,除了全过程、全任务BIM技术应用,也可 根据工程规模、特点,进行某些特定任务的BIM应用,例如高支 模、砌体排砖、管综优化等。

8章、第9章等相关应用。在施工过程中装饰装修、幕墙工程等 BIM应用在本标准中没有展开,将会制定与其相关的专业技术标 准。 在施工过程阶段,除了全过程、全任务BIM技术应用,也可 根据工程规模、特点,进行某些特定任务的BIM应用,例如高支 模、砌体排砖、管综优化等。 3.0.2设计模型和施工模型共享是BIM发展的必然方式,设计阶 段的模型、数据在施工阶段经过相关技术人员的扩充、深化、修 改后,作为施工模型应用于施工阶段,并经过继续深化后加入运 维信息,为后期业主的运维提供相关的数据接口,上游与下游的 模型在传递过程中应保持信息的连续, 3.0.3在施工过程中,不规定必须应用哪种品牌的软件,软件的 选取能满足工程需求及BIM应用要求即可,即可以建模、进行模 型深化、指导施工管理及应用、信息共享并进行协同作业等。 3.0.4建筑信息模型应具有开放性,模型数据信息在上下游应用 过程中可以被其他软件进行录入、提取、修改、删减等操作,可 随时根据施工阶段应用的需要及相应任务的不同进行录入、提取、 修改、删减信息等操作,并可对已有的建筑信息模型进行信息深

段的模型、数据在施工阶段经过相关技术人员的扩充、深化 改后,作为施工模型应用于施工阶段,并经过继续深化后加 维信息,为后期业主的运维提供相关的数据接口,上游与下 模型在传递过程中应保持信息的连续。

3.0.3在施工过程中,不规定必须应用哪种品牌的软件

选取能满足工程需求及BIM应用要求即可,即可以建模、进 型深化、指导施工管理及应用、信息共享并进行协同作业等

3.0.4建筑信息模型应具有开放性,模型数据信息在上

过程中可以被其他软件进行录入、提取、修改、删减等操作 随时根据施工阶段应用的需要及相应任务的不同进行录入、折 修改、删减信息等操作,并可对已有的建筑信息模型进行信 度和广度范围内的扩展。

等进行协同应用,并制定相应的BIM标准、应用计划,根据不同 的权限使信息在各相关方之间进行共享,并保证施工模型的相关 数据在施工各环节、各阶段进行交互和应用。

4.1.3项目BIM应用是工程任务的一部分,也应该遵循PDCA(计 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行动Action)过程控制和管理方 去,因此制定BIM应用策划应该是BIM应用的第一步,并通过 后期BIM应用过程管理逐步完善和提升。 4.1.4BIM应用策划作为项目整体计划的一部分,必须与项目整 体计划协调一致。

2.1如下为施工BIM 应用例子

4.2施工BIM应用策划

2BIM技术应用准备 1)BIM工作制度 多方协调周例会制度; 2)BIM应用基础条件 BIM应用对软硬件性能要求较高,应综合考虑投入成本和产 出效益; 3)BIM管理平台 BIM管理平台有别于传统管理平台,应建设专门BIM协同平 台+OA管理平台相结合。 3模型及其信息管理要求 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以及项目BIM标准来规范模型创建、使 用和管理,规范模型信息交换要求,规范质量控制要求以及进度 计划。 4成果交付要求 描述对最终项目成果交付的要求。 5数据安全性措施 为保证公司及项目BIM成果文件安全,应明确相应的安全性 措施,以防止信息泄露带来的公司及项目利益受损

校核与完善、可安装与可施工的深化,保证设计文件的准确性、 可安装性、可施工性。 施工措施模型是将施工操作规范与施工工艺融入施工深化模 型,使模型满足具体施工的作业需求。 施工过程模型是以施工深化模型为基础,将施工过程中的变 更、进度、资金、质量、安全等管控信息集成的模型,是体现建 造过程积累的信息模型,保证模型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满足 运维需求。 竣工模型是竣工验收完成后更新完成的施工过程模型,包含 所有施工过程信息的模型,使模型及信息满足后期运维需求

5.3.3施工深化模型应根据设计文件完善模型,建模规则应与设 计文件统一,并保证模型的统一性、完整性。并结合施工规范要 求,梳理管线路由走向,保证零碰撞,结合材料、设备实际情况, 划分或切割各个模型杆件的加工样式,添加深化部分模型杆件的 材质、型号、特殊要求,达到模型的可安装、可施工。 5.3.4施工过程模型应按照施工方法、顺序对模型进行切分和合 并,建立信息添加规则及存储、提取规则,并添加、关联时间及

并,建立信息添加规则及存储、提取规则,并添加、关联时间及

造价信息,保证进度和成本控制应用;宜将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 包含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控制信息及人员、材料、设备、 安装等构件施工信息全部添加进模型,使其成为完整的施工过程 模型,保证施工过程信息的可追溯

包含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控制信息及人员、材料、设备、 安装等构件施工信息全部添加进模型,使其成为完整的施工过程 模型,保证施工过程信息的可追溯。 5.3.5施工措施模型为非实体模型,施工单位应按照不同施工工 艺、方案要求,重新建立施工措施模型建模标准,以施工深化模 型为基础,依据施工相关规范要求,创建与施工深化模型坐标、 轴网、标高相一致的详细施工措施模型,宜还包含场地模型,满 足文明施工要求,施工措施模型的构件必须保证后续的模拟及其 它应用。

5.3.5施工措施模型为非实体模型,施工单位应按照不

艺、方案要求,重新建立施工措施模型建模标准,以施工深化模 型为基础,依据施工相关规范要求,创建与施工深化模型坐标、 轴网、标高相一致的详细施工措施模型,宜还包含场地模型,满 足文明施工要求,施工措施模型的构件必须保证后续的模拟及其 它应用。

5.3.6竣工模型为施工过程模型的移交模型,为运维提供基础模

5.3.6峻工模型为施工过程模型的移交模型,为运维提供基础模 型及数据。

5.4.2施工模型创建及其应用宜在合同签订时进行明确

5.4.2施工模型创建及其应用宜在合同签订时进行明确约定,确 呆模型从设计向施工及运营的有效准确传递 5.4.3软件或协同平台,必须充分考虑软件的易用性、适用性、

5.4.3软件或协同平台,必须充分考虑软件的易用性、适用性 以及不同软件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换的能力,并制定开发或兼容 数据的交换格式。

以及不同软件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换的能力,并制定开发或 数据的交换格式。

5.2现浇混凝土结构深化设计

6.2.1现浇混凝土结构深化设计的应用点应符合工程建设的实际 需求。施工现场布置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包括进场前的方案策 划、进场后的场地实际布置和施工过程中依据工程进度的实时形 象展示。

6.2.2在现浇混凝土结构深化设计的实际应用中,应根

5.2.2在现浇混凝土结构深化设计的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有效资

料、文件进行深化设计。二次结构的结构改革内容有楼面层高、 结构层高、中线层高、净高和空圈。是在一次结构(指主体结构 的承重构件部分)施工完毕以后才施工的,是相对于承重结构而 言的,为非承重结构,围护结构,比如构造柱、过梁、止水反梁 女儿墙、压顶、填充墙、隔墙等。深化设计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 和工程的难点进行。 6.2.4现浇混凝土结构深化设计交付的成果可根据工程建设相关

单位实际需要确定。深化设计图纸宜包含场地布置设计图纸、基 坑设计图纸、砌体排布设计图纸、防水设计图纸、孔洞预留图纸、 节点设计图纸、预埋件设计图纸等

6.3.1钢结构深化设计包含两部分:一是钢结构施工图设计模型 本身碰撞、节点深化等内容:二是多专业模型之间专业协调、预 留预埋等内容。两部分内容均应结合施工图或施工工艺文件进行

深化设计。深化调整完成后再对模型进行构件拆分、工程量统计 图纸生成等工作。

报告进行,建立过程中需要对成果进行两次校核,第一次发生在 结合专业协调碰撞报告调整施工图设计模型、节点深化设计后, 本次校核主要检查碰撞问题是否解决、节点力学分析、构件拆分 合理性等内容;第二次发生在生成深化设计图纸后,本次校核要 结合施工工艺、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法等文件验证出图的 合理性、实用性。

致性,这样才能保证数据交付、交换后能被数据接收方正确 高效地使用。模型数据交换的格式应以简单、快捷、实用为原则 为便于多个软件间的数据交换与交付,这些软件可采用正C等开 放的数据交换格式。通常情况下模型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且完 成每个专业或任务所需要使用的数据和用于交付或交换的数据也 是不完全一样的。因此,在交付或交换前对成果进行审核、清理, 保留最终成果,以及清楚定义模型版本是保证模型数据可靠性的 必要工作。

6.4.1机电施工深化模型一般包括:给水排水、暖通空调、电气 等各个系统完整模型构件,以及支吊架、减震设施、套管等用于 支撑和保护的相关模型构件。机电深化模型应保证各个系统模型 与实际施工保持一致性、完整性。机电施工深化模型综合工作不 能仅仅基于机电专业模型,而应结合建筑结构、幕墙、装饰、钢

结构等各专业模型共同进行

结构等各专业模型共同进行。 6.4.2机电施工深化模型应制定机电深化流程、确定模型校核方 式及模型成果提交格式等。

6.4.2机电施工深化模型应制定机电深化流程、确定模型校核方 式及模型成果提交格式等。 6.4.3机电施工深化模型精度等级定义应参照本标准附录中表C 中对机电模型精度的定义。机电深化模型构件信息应随项目不断 进行,信息不断完善。 6.4.4机电施工深化BIM成果交付内容及格式应在机电施工深

式及模型成果提交格式等。

.4.3 中对机电模型精度的定义。机电深化模型构件信息应随项目不断 进行,信息不断完善,

七前依据项目应用目标来确定。各类分析及计算报告主要包括码 童检查报告、图纸设计问题复核报告、系统水力复核计算报告、 专项分析报告等。

6.5.1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中的模拟装配应依据实际施工中的工 作场地、预制构件存放场地、吊装设备、节点连接方法等进行施 工过程的模拟,用以有效指导实际施工,实现安全技术交底,提 高工作效率,减少施工中的安全风险。 6.5.2在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有效资料、文 件进行深化设计。深化设计模型应满足生产、运输、安装施工的 要求,包括构件的组成与拆分、钢筋放样、预理件、复杂节点模 型、构件上的安装预留孔洞等的定位位置、外形尺寸以及非儿何 信息。预制构件的存放既要满足施工的工序要求,又要满足预制 构件设计的受力要求。

6.5.1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中的模拟装配应依据实际施工中的工 乍场地、预制构件存放场地、吊装设备、节点连接方法等进行施 工过程的模拟,用以有效指导实际施工,实现安全技术交底,提 高工作效率,减少施工中的安全风险。

6.5.4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交付的成果可根据工程建设相关单位

实际需要确定。预制构件深化图宜包含复杂节点设计、钢筋 等内容。

7.2钢结构构件预制加工

7.2.1钢结构构件预制加工BIM应用应基于钢结构施工深化模 型进行创建,依据设计文件、技术标准等文件对预制加工模型细 部进行处理,例如焊缝焊接要求、焊接方法、检验标准等制作过 程中形成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技术要求。 7.2.2在钢结构构件预制加工BIM应用中,宜基于施工深化模型 和加工确认函、变更确认函、设计文件等创建钢结构构件预制加 工模型,根据专项加工方案和技术标准规范完成模型细部处理 结合工序工艺、材料、工期成本、成品质量控制等预制加工相关 信息,生成加工文件,统计工程量,基于工厂设备加工能力、排 产计划及工期和资源计划进行预制加工模型的分批,基于分批与 排产计划和工艺指导书等资料编制施工安装文件和工艺文件,在 构件生产和质量验收阶段形成构件生产的进度信息,辅助完成从 加工生产到成品管理和运输等各环节管理工作。 7.2.4钢结构构件预制加工BIM应用交付成果除了加工模型、预 制图纸、方案及模拟动画、工程量清单外,还要交付过程管理文 件。过程管理文件宜包含生产管理文件、质量管理文件、工期管 理文件等,生产管理文件和工期管理文件应与加工厂生产能力、 资源计划、项目实际情况相结合,适时调整加工模型分批情况; 质量管理文件应包括在加工厂预制加工过程中形成的质量控制文

7.2.4钢结构构件预制加工BIM应用交付成果除了加

制图纸、方案及模拟动画、工程量清单外,还要交付过程管理文 件。过程管理文件宜包含生产管理文件、质量管理文件、工期管 理文件等,生产管理文件和工期管理文件应与加工厂生产能力、 资源计划、项目实际情况相结合,适时调整加工模型分批情况; 质量管理文件应包括在加工厂预制加工过程中形成的质量控制文 件、试验记录等。

7.3机电构件预制加工

7.3.1机电构件预制加工BIM应用应基于机电施工深化模

行,依据设计文件、技术标准等文件对预制加工模型细部进行处 理,例如焊缝焊接要求、管道防腐要求、管道压力试验要求、风 管漏光实验要求、检验标准等制作过程中形成的施工过程质量控 制、技术要求。

7.3.2在机电构件预制加工BIM应用中,宜基于施工深化模

加工确认函、变更确认函、设计文件创建机电构件预制加工模型 根据专项加工方案和技术标准规范完成模型细部处理,结合工序 工艺、材料、工期成本、成品质量控制等预制加工相关信息,生 戎加工文件,统计工程量,基于工厂设备加工能力、排产计划及 工期和资源计划进行预制加工模型的分批,基于分批与排产计划 和工艺指导书等资料编制施工安装文件和工艺文件,在构件生产 和质量验收阶段形成构件生产的进度信息,辅助完成从加工生产 到成品管理和运输等各环节管理工作。

7.3.3部分建筑机电预制构件具有重复性,可在预制运

决的形式命名,再注明该模块制作个数。例如消防喷淋系统,部 分支路组成相同,可将相同的支路命名为一个模块构件,利用统 计功能统计出该类模块预制个数即可,无需重复进行预制出图工 作。模块的命名应具有唯一性

7.3.5机电构件预制加工BIM应用交付成果除了加工模型、

图纸、方案及模拟动画、工程量清单外,还要交付过程管理文件 过程管理文件宜包含生产管理文件、质量管理文件、工期管理文 件等,生产管理文件和工期管理文件宜与加工厂生产能力、资源 计划、项目实际情况相结合,适时调整加工模型分批情况;质量

管理文件宜包括在加工厂预制加工过程中形成的质量控制文件、 试验记录等。

7.4装配式混凝土构件预制加工

7.4.4相关信息指钢筋品牌、型号、数量、下料尺寸及使用部位 等信息。如采用数控钢筋加工机械时,生产模型宜输出钢筋加工 数控文件。

7.4.6混凝士预制构件预制加工BIM应用交付成果除广加工模

型、预制图纸、方案及模拟动画、工程量清单外,还要交付过程 管理文件。过程管理文件宜包含生产管理文件、质量管理文件、 工期管理文件,生产管理文件和工期管理文件宜与加工厂生产能 力、资源计划、项目实际情况相结合,适时调整加工模型分批情 况;质量管理文件宜包括在加工厂预制加工过程中形成的质量控 制文件、试验记录等。

8.2.1施工过程进度管理包括进度计划编制和项目进度控制

进度计划编制在既定施工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合同工期和各 种资源条件,按照施工过程的先后顺序,从施工准备开始,到工 程竣工验收为止,确定全部施工过程在时间上的安排和相互配合 关系。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是在既定的工期内对作业时间和作业流程 进行规划、实施、检查、分析、调整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即在 工程项自施工过程中,按照已经核准的工程进度计划,采用科学 的方法定期追踪和检验项目的实际进度情况,对比进度计划和实 际进度的偏差,对产生偏差的各种因素及影响工期的程度进行分 析,进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整施工项目进度,直至该项目按合 同约定的工期如期完工。 进度管理宜应用BIM技术进行科学制定计划进度、实时录入 实际进度、自动对比进度情况,通过可视化方式预警,辅助管理 人员判断问题所在并及时进行改善。

8.2.7模型深度定义了模型元素中建筑信息内容,一般应满足如

1模型元素信息包含儿何形体信息和非儿何信息: 2 模型元素儿何形体应按照1:1建模: 3应为模型元素定义符合其用途的插入点:

4模型元素应支持参数化儿何形体建模,并能锁定、对齐合 适的参考元素上,如平面、线、楼层和点等: 5模型元素宜包含约束到参照平面上的标注尺寸和标签; 6模型元素的几何形体宜采用公制单位,如米或毫米等; 7宜建立模型元素常用比例尺的儿何形体缩略图,如:1:5 1:20或1:100等,缩略图的表现形式和使用符号应符合相关制 图标准; 8模型元素可以包含二维或三维的空间约束数据,如:最小 操作空间、使用空间、放置和运输空间、安装空间、检测空间等 9模型元素可包含颜色、填充图案或比例适当的纹理图像文 件; 10模型元素应可在相关视图中表现工程项目的材质和列 观,相关视图包括: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节点详图等。 8.2.10本条为进度管理BIM应用的成果,其中进度管理模型宜 添加实际进度和进度管理流程信息,进度模拟成果宜以动画形式 反应,进度预警报告宜由软件以文本或可视化文件(图片、表格 动画等形式)形式输出

8.3.1施工阶段成本管理要在保证工期和质量的前提下,采取相 应管理措施,包括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把 戎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并进一步寻求最大程度的成本节约。管 理方法包括成本分析、成本对比、成本纠偏、成本检查。 三算对比是指施工过程中定期将预算成本、目自标成本(计划 成本)、实际成本进行计算和对比。

8.3.7成本管理模型应满足现行工程量计算、计价规范要求,确

8.3.7成本管理模型应满足现行工程量计算、计价规范要求,确

保模型的工程量与专业预算软件统计的工程量接近或一致。一般 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1使用统一的度量单位,并按照约定保留小数点后位数; 2模型坐标系一般为标准坐标系,图纸正上方为北方,有统 的坐标原点; 3各专业施工预算模型楼层、施工区块命名一致; 4模型要轴网清晰,各类构件的标高、尺寸、型号、材料等 参数准确,并须包括工程计价依据、工程价格信息等; 5若采用前期模型数据,导入后的模型数据应经检查、复核 前期模型缺少足够的预算、进度及施工方案等信息,应根据预算 标准、规则、施工总进度计划与施工组织设计等,补充关数据 8.3.8成本分析报告包括了用于进度款申报与合同支付基础数 据、工程竣工工程量数据、工程量清单、预决算列表、劳动力计

8.4.1质量验收内容应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L2009」291号”文件《关 于做好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工作的通知》以及河北省建设厅颁 发的《河北省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暂行办法》冀建法L2008 501号、河北省工程质量创优基本要求的有关文件要求来制定。

8.5.1施工安全管理可根据不同的阶段,在施工深化模型中加入 或替换安全防护设施等模型元素和信息,使模型元素信息与现场 实际情况一致。例如:楼梯栏杆在施工期间还没有安装,需在适 当位置放置安全标识。 8.5.7在不同施工阶段,基于模型对风险源动态识别并及时更新 风险源清单,并进行可视化安全技术交底

8.5.1施工安全管理可根据不同的阶段,在施工深化模

.1.1~9.1.3针对复杂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宜优先应用 3IM技术进行模拟分析和优化设计,识别危险源和质量控制难点 提高方案设计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并进行可视化技术交底

9.2.1施工组织模拟是对施工成本、进度、质量安全等的综 拟。

拟。 9.2.5 施工工序安排是对施工全过程的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工程

DB11/T 1593-2018 城镇排水管道维护技术规程9.2.5施工工序安排是对施

质量和施工安全的重要保证,施工工序安排的基本要求是:上道 工序的完成要为下道工序创造施工条件,下道工序的施工要能保 证上道工序的成品完整不受损环,以减少不必要的返工浪费,确 保工程质量。

9.2.6资源配置模拟包括人力、资金、材料和施工机械等。

人力配置模拟通过结合施工进度计划综合分析优化项自施工各阶 段的人力需求,优化人力配置计划:资金配置模拟可结合施工进 度计划以及相关合同信息,明确资金收支节点,协调优化资金配 置计划:材料机械配置模拟可优化确定各施工阶段对模板、脚手 架、施工机械等资源的需求,优化资源配置计划。

9.3.1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土方工程、大型设备及构件安装、垂直 运输、脚手架工程、模板工程等施工工艺模拟宜采用BIM技术。 9.3.3在施工模拟前,应将与工艺相关的所有逻辑关系以及供求 关系梳理清楚,避免模拟过程中漏缺项 9.3.8施工工艺模拟过程中涉及元素空间碰撞时,应在建模时保 证模型深度要求,并考虑施工工作面

10.3.1成果交付应根据交付单位不同要求,在竣工模型基础上形 戎。建设单位应在合约中对工程竣工交付需完成的交付内容、标 准和时限等提出明确要求。建设单位应在合约中对工程各参建单 位需完成的分部、分项或单位工程、单项工程模型的交付内容、 标准和时限等提出明确要求。 如果建设单位对运维管理有特殊要求AQ/T 3057-2019 陆上油气管道建设项目安全评价导则,也应在合约中予以明 确,可在交付成果里增加满足运行与维护管理基本要求的信息, 包括:设备维护保养信息、工程质量保修书、建筑信息模型使用 手册、房屋建筑使用说明书、空间管理信息等,各类信息的表达 形式可为模型、文档、表格、视频、图片、模拟演示等。其中对 运维无指导意义的内容,应在竣工模型基础上进行轻量化处理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