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2940-2019 建筑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

DB13/T 2940-2019 建筑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13/T 2940-2019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646.2K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02279
下载资源

DB13/T 2940-2019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13/T 2940-2019 建筑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

8.3.2测量电动机定子绕组滑环的温度, 8.3.3测量轴承部位外壳温度不应超过80℃。 3.3.4测量绝缘电阻,常温下电动机、配电设备和配电线路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0.5MQ。注:电动 机主要是指100kW及以下异步电动机。

9.1.1电热器具应采用专用插座和单独回路供电。 9.1.2电源线应装设隔离电器和短路、过载及接地故障保护电器。 9.1.3导线和热元件的接线应紧固,电热器具引入线处应采用石棉、瓷管等耐高温的绝缘 护。 9.1.4电热器具的外露导体应接地, 9.1.5各种电气设备应无打火、放电现象。

9.1.1电热器具应采用专用插座和单独回路供电。 9.1.2电源线应装设隔离电器和短路、过载及接地故障保护电器。 9.1.3导线和热元件的接线应紧固,电热器具引入线处应采用石棉、瓷管等耐高温的绝缘材料予以保 护。 9.1.4电热器具的外露导体应接地, 9.1.5各种电气设备应无打火、放电现象。

9.2.13kW及以上的固定式电热器具应符合下列

燃油燃气锅炉房设计要求,与周围可燃物应保持0.3m以上的距离; b)电热器具应采用专用插座,引出线应采用石棉、瓷管等耐高温绝缘套管保护

9.3.1电源线的温升不应超过表4中规定的数值 9.3.2电源插座、开关电器触点温升不应超过表1中规定的数值。 9.3.3电源线电流不应超过允许载流量,

9.3.1电源线的温升不应超过表4中规定的数值 9.3.2电源插座、开关电器触点温升不应超过表1中规定的数值。 9.3.3电源线电流不应超过允许载流量

10.1.1空调器应单独供电,电源线应设置短路、过载保护,其电源插头的容量不应大于插座的容量 且匹配。 10.1.2分体式空调穿墙管路应选择不燃或难燃材料套管保护,室内机体接线端子板处接线牢固、整 齐、正确。

10.2.1空调器不应安装在可燃结构上, 盗物的距离个应于03m 10.2.2空调器具压缩机、风扇电机应无异常声响,空调内无火花电弧放电现象 10.2.3空调单独供电线路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应动作灵活可靠,无拒动现象。

空调电源线插头和插座接触良好,温度不超过表1中的规定

11其它小型用电设备(如饮水机、电磁炉、电风扇等

11其它小型用电设备(如饮水机、电磁炉、电风扇等)

DB13/T29402019

用电设备不应直接设置在可燃装饰材料或可燃构件上,其下方不应堆放可燃物品,控制开关应装 设在相线上。

用电设备的供电回路应有预防短路的保护

11.3.1电源插座、开关电器触点温升不应超过表1中规定的数值。 1.3.2电源线电流不应超过允许载流量。

11.3.1电源插座、开关电器触点温升不应超过表1申规定的数值。

12.1.1具有基本绝缘和外露导电部分的电气设备,除用隔离变压器供电者外,均应连接保护 (PE线)接地

2.1.2电气装置应充分利用自然接地体作保护接地的接地极。 12.1.3新建的建筑物内应有等电位联结,即将电气装置的保护接地线(PE线)和各类金属管道、结 构件互相联结起来,使其电位相等或接近。 12.1.4当建筑物基础钢筋和金属管道等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阻值已满足要求时,不需另设接地装 置。 12.1.5低压供电系统无总等电位联结的建筑物内的TN保护接地系统的PE线或PEN线应作重复接地 其接地电阻阻值不应大于10Q

12.1.2电气装置应充分利用自然接地体作保护接地的接地极。 12.1.3新建的建筑物内应有等电位联结,即将电气装置的保护接地线(PE线)和各类金属管道、结 构件互相联结起来,使其电位相等或接近。 12.1.4当建筑物基础钢筋和金属管道等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阻值已满足要求时,不需另设接地装 置。 12.1.5低压供电系统无总等电位联结的建筑物内的TN保护接地系统的PE线或PEN线应作重复接地, 其接地电阻阻值不应大于10Q

12.1.6建筑物内一般电气装置的保护接均

DB13/T 29402019

12.2.5保护导体截面积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表8保护导体的截面积

总等电位联结线的截面不应小于进线回路中PE(PEN)线截面1/2,但最大不超过25mm²铜线 于6mm铜线。可采用相同导电率的其他材质导线

DB13/T29402019

12.2.7保护接地线应防止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在可能遭到机械损伤处,均应用管子或角钢加以保 护。接地线穿过墙壁、楼板和地坪处应加装钢管或其他坚固的保护套管,有化学腐蚀的部位还应采取 防腐蚀措施。

防腐蚀措施。 12.2.8每台电气设备均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相连接,不得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台电气设 备。

12.2.8每台电气设备均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相连接,不得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台电气设

12.2.10等电位联结中各联结点应牢固连接,可靠导电

12.2.10等电位联结中各联结点应牢固连接,可靠导

采用钩式电阻计法或三接地极法测量接地电阻。其阻值应符合12.1.5中的规定。

13电气火灾隐患检测与判定

13. 1 一般要求

3.1.1实施电气防火检测时,应首先由人为感观辅助相应技术手段检查各项目的“一般要求”和“直 现检查”内容,随后再利用相应仪器设备检查“仪器检测”内容。 3.1.2电气防火检测宜综合采用红外测温、超声波探测等技术结合电工测量技术进行,当发现被检 查项目相关参数不符合本标准相关要求时,判定为电气火灾隐患。 3.1.3应正确选用技术性能满足检测要求的红外测温仪器、超声波探测仪器和电工测量仪器。 3.1.4各种检测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应按规定进行校准或检定,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1.5检测人员使用检测仪器时,应与被检测目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并遵守带电作业安全规定, 13.1.6检测人员应能正确掌握检测仪器使用操作方法和电气火灾隐惠评判方法

13.2.1低压配电装置、低压大型电气设备等应全部检测。 3.2.2照明装置、开关、插座和其它用电电器应按防火分区进行抽检,抽检率不低于30%。 3.2.3在电缆沟、竖井、电缆隧道等成束敷设的电气线路应全部检测,分支线路应按防火分区进行 抽检,抽检率不低于20%。

13.4温度检测与过热型电气火灾隐患判定

1对于一般的电气设备和线路,使用红外热像仪进行全面扫描和普遍检测,查找异常发热部位 使用红外测温仪对异常发热部位进行测温

DB13/T 29402019

13.4.2使用红外热像仪对重点电气设备和线路的发热部位摄取热像图,并经电脑对热像图的温度场 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处理。

13.4.3使用红外测温仪测温前,应做下列准备

a)止确选择被测物体的表面发射率,可参照附录B执行; b 根据不同的检测对象选择适当的参照物,用其实测温度来确定环境温度; c)键入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测量距离等补偿参数,并选适当的温度范围。 .4.4使用红外测温仪时,应遵循下列方法:

a)使用同一仪器相继测量电气设备和线路的正常发热部位、异常发热部位和环境温度参照 温度; b 对同一检测对象,应从不同方位进行测量,找出最高发热点的温度值; c)对各检点测量温度时,红外测温仪与各检测点应保持距离一致,方位一致。 4.5记录异常发热设备的实际负载电流、发热部位的表面温度以及环境温度。

利用上述测得数据,运用表面温度判断法、比较判断法、热图像判断法等进行过热型电气火灾隐 患判断。

13. 4. 6. 1表面温度判断法

表面温度判断法是根据红外测温仪测得电气装置发热部位的表面温度,同时考虑负载率和连接部 分接触电阻对表面温度的影响,判断过热型电气火灾隐惠。判断方法如下: a)受检电气线路和设备在满载的情况下,使用红外测温仪测得电气装置相关发热部位的表面温 度,凡是温度(或温升)较高,接近甚至超过表1、表2、表4、表5、表7的规定均可判断 存在过热型电气火灾隐惠。 b)在低负载率的情况下,使用红外测温仪测得电气装置相关发热部位的表面温度,如果导体连 接部位出现较高的表面温度,可以判定是由接触电阻过天而引起的火灾隐患。必要时,可以 按照以下公式将实测表面温度(或温升)折合到满载情况下的温度(或温升),与表1、表2、 表4、表5、表7规定的温度(温升)加以比较和判断:

式中: Te一折合到满载情况下的表面温度计算值,℃; T一实测表面温度,℃; To一实测环境温度,℃; Ie一额定电流,A; I一实测电流,A; To一最高环境温度,一般取40℃。 应符合下列要求: 低压电器与外部连接的连接端子的允许温升值见表1; 交流低压母线装置各部位的允许温升值见表2:

导线芯线长期工作最高充许温度见表4; 电力电缆最高允许温度和表面允许温升值见表5; 一电动机最高允许温度(t)与温升值(k)见表7。

13. 4. 6. 2比较判断法

DB13/T29402019

比较判断法是对同一电器设备相同条件下,对应的相关发热部位的温度进行比较和分析,或同一 回路几台相同电气设备对应的相关发热部位的温度进行比较分析,从温度(或温升)的差异判断过热 型电气火灾隐惠。判断方法如下: a)对于电流致热型的同一台电气设备,当三相负载电流平衡时,比较对应接线端子的温度(或 温升)的差异,可以判断存在电气火灾隐患的部位; b)对同一电气回路中几台电流致热型的电气设备,当三相负载电流平衡且电流数值彼此相等时, 比较其对应接线端子或其它相关部位的温度(或温升)的差异可以判断存在电气火灾隐患的 电气设备及其部位。当三相负载电流不平衡或负载偏低时,应考虑实际负载电流对温度(或 温升)的影响: c)对于电压致热型的同一台电气设备,当三相电压平衡时,比较对应接线端子或其它相关发热 部位的温度(或温升)的差异,可以判断存在电气火灾隐患的部位; d 对同一电气回路中儿台电压致热型的电气设备,当三相电压平衡且电压数值彼此相等时,比 较其对应接线端子或其它相关部分的温度(或温升)的差异可以判断存在电气火灾隐患的电 气设备及其部位; e)当三相电压不平衡时,应考虑实际工作电压不平衡对温度(或温升)的影响

13.4.6.3热图像判断法

根据同类电气装置在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下热像图的差异,来判断电气装置存在电气火灾 部位。

13.5放电检测与放电型电气火灾隐患判定

使用超声波探测仪检测电气装置火花放电现象,当出现放电的超声波时,可以判断该部位 电型电气火灾隐惠。

13.6谐波分量及中性线电流真有效值检测与电气火灾隐患判定

13.6.1谐波分量检测与电气火灾隐患判断

使用谐波分析仪测量3、5、7、9次高次谐波成分含量及波形。 中性线电流由三相不平衡负载电流和非线性负载电流的三次及奇次倍的谐波电流两部分组成。当 中性线截面与相线截面相同时,中性线电流真有效值不应超过相线电流;当中性线截面为相线截面两 倍时,中性线电流真有效值不应超过相线电流的两倍。

13.6.2绝缘电阻检测与电气火灾隐患判定

13.6.2.1一般情况,绝缘电阻测试应在断电条件下采用兆欧表法进行测量,兆欧表电压等级的选择

13.6.2.1一般情况,绝缘电阻测试应在断电条件下采用兆欧表法进行测量,兆欧表电压等级的选择 应符合下列要求:

2.1一般情况,绝缘电阻测试应在断电条件下采用兆欧表法进行测量,兆欧表电压等级的选 合下列要求: 100V以下的电气设备或回路,采用250V兆欧表: )大于等于100V且小于500V的电气设备或回路,采用500V兆欧表;

a)100V以下的电气设备或回路,采用250V兆欧表; b)大于等于100V且小于500V的电气设备或回路,采用500V兆欧表:

DB13/T 29402019

c)大于等于500V且小于3000V的电气设备或回路,采用1000V兆欧表:

13.6.2.2测量绝缘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

a)绝缘电阻,应使用60s测量时间的绝缘电阻; b)多绕组设备进行测试时,非被测绕组应接地; c)测量馈电线绝缘电阻时,应将断路器、用电设备、电器和仪表等断开。

13.7接地电阻检测与电气火灾隐患判定

电气装置接地电阻阻值应符合12.1.5的有关规定,否则判定为电气火灾隐患。

其它参数的检测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14建筑电气被测部分火灾危险等级判定

14.1被测部分火灾判定规则

各条款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见附录D,将被测部分的危险类别按点数代入火灾危险系数计算公式 被测部分的火灾危险系数。火灾危险系数计算公式

式中: X一一被测部分的火灾危险系数;

根据火灾危险类别和火灾危险系数的大小,将建筑被测部分的电气防火技术检测判定结论划分为 两类,分别为: a)合格(无A类、X≤0.2); b)不合格(存在 A类或 x>0. 2)。

15检测记录及检验报告

DB13/T29402019

15.2对所有检测内容、对象均应当形成记录,记录可以用图像、文字等多种表述方式,检测人员应 通过签字等方式确认检测记录的真实有效性。“检测记录表”模板格式参见附录E。 15.3对于存在火灾隐患的电气设备和线路,除符合上述要求外,还应清晰记录隐患的内容、部位、 表现形式等。 15.4检测结束后,应给出结论性检测意见,并形成检验报告书面形式。检测报告模板格式参见附录 F1一F3。

15.5检测报告应至少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a)受检单位的基本情况; b)检测环境; c)检测范围、内容及检验结论; d)具体检测项目、内容和结果; e)检测使用的仪器和设备; f)其它需要反映的内容等。 检测报告中必须对受检单位的电气火灾隐患内容、部位、表现形式等作出说明,指出其危害及严 重程度,提出防治整改措施。 5.6 检测记录和检验报告(含录像带、照片、热图像等)应建立技术档案加以保存,保存期不少于 5年。

DB13/T 29402019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检测仪器基本配置

表A.1给出了检测仪器的基本配置。

表A.1检测仪器基本配置

DB13/T29402019

表A.1检测仪器基本配置(续)

DB13/T 29402019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常用材料发射率参考值 表B.1给出了常用材料发射率的参考值。

表B.1给出了常用材料发射率的参考值。

表B.1常用材料发射率值的参考表

DB13/T29402019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IP防护等级划分

IP防护等级系统将灯具依其防尘防湿特性分级,由字母IP及二位标示数字组成,第一位数字表示 本异物进入的等级,第二位数字表示防水进入的密闭程度。二位标示数字表示的防护等级分别如 1、表C.2所示。

表C.1防固体异物进入(第一位数字)

表C.2防水进入(第二位数字)

DB13/T 29402019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检查条款危险等级划分

表D.1检查条款等级划分

给出低压配电装置和低压电器检测记录样表。

DB13/T29402019

(资料性附录) 检测记录表

表E.1 检测记录表

DB13/T29402019

T/SLEA 0031.2-2022 实验室用水气配件技术规范 第2部分:应急喷淋和洗眼设备.pdf附录F (规范性附录) 电气防火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编号****

(质检机构基本信息等)

DB13/T29402019

GB/T 50568-2019 油气田及管道岩土工程勘察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表F.2检测项目与内容(部分)

DB13/T 29402019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