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1642-2015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23/T 1642-2015 黑龙江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制率也不宜过大而应有合适的量(除非具体项目有特殊的防洪排 涝设计要求)。本条设定的径流总量控制率不易超过85%。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定义为一年内场地雨水径流通过自然和人 工强化的人渗、滞留、调蓄和回用面得到控制的径流雨量占全年 全部雨量的百分比。雨水设计应协同场地、景观设计采用屋顶绿 化、透水地面铺装等措施降低地表径流量,同时利用下凹绿地 浅草沟、雨水花园加强雨水人渗,滞蓄、调节雨水外排量,也可 根据项目的用水需求收集雨水回用,实现减少场地雨水外排的目 示。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55%、70%或85%时对应的降雨量 (日值)为设计控制雨量,设计控制雨量的确定通过统计学方法 获得。设计控制雨量的确定通过建筑所在区域的降雨量通过统计 学的方法获得,得出一定降雨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降雨量,统 计年限不同时,不同控制率下对应的设计雨量会有差异。考虑气 候变化的趋势和周期性,推荐采用30年,特殊情况除外。 设计时根据径流总量控制率来确定雨水管理设施规模和最约 方案,有条件的地方和地区,可通过相关雨水控制利用模型进行 计;也可采用简单的计算方法,结合项目条件,用设计控制雨量 乘以场地综合径流系数、总汇水面积来确定项目雨水设施总规 模,在分别计算滞带蓄、调蓄和收集回用等措施实现的控制容积 达到设计控制雨量对应的控制规模,即达标。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地区降雨统计资料、相关 设计文件(含总图、景观设计图、室外给排水总平面图等)、设 计控制雨量计算书;运行评价查阅当地降雨统计资料、相关峻工 图、设计控制雨量计算书、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报告,并现场核 实。 4.2.15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绿化是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大面积的草坪不但维护费 用昂贵,生态效果也不理想,其生态效益也远远小于灌木、 木。因此,合理搭配乔木、灌木和草坏,以乔木为主,能够提高 74
果,因此,在样落配植时要适量加人这些树种,以保证冬春季的 环境景观效果。 为保证种植在地下建、构物屋顶的乔、灌木及草坪的成活及 安全生长,乔木种植区土壤深度不易少于1200mm,灌木种植区 域不易少于700mm,草坪种植区不易少于400mm。 本标准在裁植观干的乔灌木赋予1分。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计算书: 运行阶段查阅相关峻工图、计算书,并现场核实
5.1.1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场核对计量设备和能量在线监测设施,各项用能计量记录
T/CCMA0056-2018 土方机械 液压挖掘机多样本可靠性试验方法.pdf51.4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规定了各类房间 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分为“现行值”和“目标值”。其中, “现行值”是新建建筑必须满足的最低要求,“目标值”要求更 高,是努力的方向。本条将现行值列为绿色建筑必须满足的控制 顶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运行评价 在阅相关峻工图,并现场核实。
5.2.1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说明、施工图和计算书);进行优化设计的尚需查阅优化设计报 告:运行评价应审查相关峻工图,并现场核实
5.2.2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5.2.3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对建筑物的供暖空调的负荷能耗有很 80
5.2.4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在建筑所在范围内,无论热源是热电厂或余热供热,应优先 选用,得分6分。对于没有集中供热的地区,如果采用集中锅炉 房供热,根据锅炉效率指标进行评分,所选用的锅炉的设计效率 满足(严赛和赛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和地方标 准《黑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DB23/1270中的有 关规定值,得3分:高于节能设计标准要求,得6分。
率目前也就达到这个水平。因此本评分规则中,将集中供暖系统 能耗减低幅度上限确定为10%。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审核有关设计文档(含设计说 明、施工图和计算书)、设备的检测报告、专项计算分析报告: 运行评价审核相关峻工图、设备的检测报告,并现场核实设备的 能效值。 527本名强用工名激品用建管站设计运行证价
5.2.9本条适用于客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对于住宅 建筑,仅评价其公共部分。 在建筑的实际运行过程中,照明系统的分区控制、定时控 制、自动感应开关、照度调节等措施对降低照明能耗作用很明 l。 照明系统分区需满足自然光利用、功能和作息差异的要求。 公共活动区域(门厅、大堂、走廊、楼梯间、地下车库等)以及 大空间应米取定时、感应等节能控制措施,自动感应控制开关等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CB50016的规定。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运行评价 查阅相关峻工图,并现场核实。 5.2.10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对住宅建 筑,仅评价其公共部分,并按第2款进行评价。 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CB50034规定了各类房间 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分为“现行值”和“目标值”,其中 “现行值”是新建建筑必须满足的最低要求,“目标值”要求更 高,是努力的方向。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运行评价 查阅相关峻工图,并现场核实。 5.2.11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对于仅设 有一台电梯的建筑,本条中的节能控制措施不参评。对于不设电 梯的建筑,本条不参评。 电梯等动力用电也形成了一定比例的能耗,而目前也出现了 包括变频调速拖动、能量再生回馈等在内的多种节能技术措施。 因此设定本条作为评分项。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人流平衡 计算分析报告;运行评价查阅相关峻工图,并现场核实。 5.2.12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2010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电力需求 小法 (发改运 行【2010】2643号)。虽然其实施主体是电网企业,但也需要建 筑业主、用户等方面的积极参与。对照其中要求,本标准其他条 文已对高效用电设备,以及变频、热泵、蓄冷蓄热等技术予以了 皱励,本条要求所用配电变压器满足现行国家标准《三相配电变 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CB20052规定的节能评价值;水 泵、风机(及其电机)等功率较大的用电设备满足相应的能效限 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国家标准所规定的节能评价值。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运行评价 查阅相关峻工图、主要产品型式检验报告,并现场核实。
5.2.13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评价方法:设计阶段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运行评价万法:查 相关峻工图、主要设备的型式检验报告,现场核实。 1本条适用于设有通风或空调系统、具备排风热回收条件 内各类民用建筑。 2无独立新风系统、新风与排风的温度差不超过15℃、或 其他设置排风热回收系统(装置)技术经济不合理的,本条不参 3 参评建筑的排风能量回收应满足下列两项之一: 1)采用集中空调系统的建筑,利用排风对新风进行预热 (预冷)处理,降低新风负荷,且排风热回收装置(全 热和显热)的额定热回收效率不低于60%; 2)采用带热回收的新风与排风双向换气装置,且双向换 气装置的额定热回收效率不低于55%。
5.2.14本备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2如若当地峰谷电价差低于2.5倍或没有峰谷电价的,本 条不参评: 3蓄冷蓄热技术虽然从能源转换和利用本身来讲并不节约, 但是其对于夜电力峰谷差异的调节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满足 城市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为此,宜根据当地能源政 策、峰谷电价、能源紧缺状况和设备系统特点等进行选择。参评 建筑的蓄冷蓄热系统满足下列两项之一即可: 1)用于蓄冷的电驱动蓄能设备提供的设计日的冷量达到 30%;电加热装置的蓄能设备能保证高峰时段不消耗 电力; 2)应最大限度的利用谷电,谷电时段蓄冷设备全负荷运 行的80%应能全部蓄存并充分利用。 5.2.15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设计评价方法:查阅相关设计文件。 运行评价方法:查阅相关峻工图、主要设备的型式检验报 告,并现场核实。 1适用于建筑周边有余热废热源、且建筑内有稳定热需求 的各类民用建筑; 2一般情况下的具体指标规定为,余热或废热提供的能量 分别不少于建筑所需蒸汽设计日总量的40%、供暖设计日总量的 30%、生活热水设计日总量的60%; 3旅馆、餐饮、医院、洗浴生活热水耗量大且稳定的场所、 用能能耗在整个建筑总能耗中占有较大的比例。采用冷凝热回收 型冷水机组、利用燃气锅炉烟气的冷凝热、采用热泵、空调余 热、其他废热等节能方式供应生活热水,或对补水进行预热,可 减少生活热水加热能耗; 4在没有余热或废热可用时,对于蒸汽洗衣、消毒、炊事 等应采用其他替代方法(例如紫外线消毒等); 5在靠近热电厂、高能耗工厂等余热、废热丰富的地域, 如果设计方案中很好地实现了回收排水中的热量,以及利用如空
阅相关峻工图、主要设备的型式检验报告,现场核实。 1活用于集中供暖或集中空调的各类民用建筑;
系延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前,应充分了解项目所在区域的市政给 排水条件、水资源状况、气候特点等实际情况,通过全面的分析 研究,制定水资源利用方案,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减少市政 供水量和污水排放量。 水资源利用方案包含下列内容: 1当地政府规定的节水要求、地区水资源状况、气象资料、 地质条件及市政设施情况等; 2项目概况。当项目包含多种建筑类型,如住宅、办公建 筑、旅馆、商店、会展建筑等时,可统筹考虑项目内水资源的综 合利用; 3确定节水用水定额、编制水量计算表及水量平衡表; 4 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案介绍; 5采用的节水器具、设备和系统的相关说明; 6非传统水源利用方案。对雨水、再生水及海水等水资源 利用的技术经济可行性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行水量平衡计算,确 定雨水、再生水及海水等水资源的利用方法、规模、处理工艺流 程等; 7景观水体补水严禁采用市政供水和自备地下水井供水, 可以采用地表水和非传统水源;取用建筑场地外的地表水时,应 事先取得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许可;采用雨水和建筑中水作为水 源时,水景规模应根据设计可收集利用的雨水或中水量确定。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水资源利用方案,核查其 90
局部热水供应系统;热水用水量较大、用水点比较集中时,应采 用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并应设置完善的热水循环系统。设置集中 生活热水系统时,应确保冷热水系统压力平衡,或设置混水器、 亘温阀、压差控制装置等; 8应根据当地气候、地形、地貌等特点合理规划雨水人渗、 排放或利用,保证排水渠道畅通,减少雨水受污染的概率,且合 理利用雨水资源。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运行评价 查阅相关峻工图、产品说明书、水质检测报告、运行数据报告 等,并现场核实。 6.1.3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本着“节流为先”的原则,用水器具应选用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1年第5号公告和2003年第12号公告 《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节水设备(产品)》目录中公布的设备、器 材和器具。根据用水场合的不同,合理选用节水水龙头、节水便 器、节水淋浴装置等。所有生活用水器具应满足现行标准《节水 型生活用水器具》CJ/T164及《节水型产品通用技术条件》CB/ T18870的要求。 除特殊功能需求外,均应采用节水型用水器具。对土建工程 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项目,在施工图中应对节水器具的选用提 出要求;对非一体化设计项目,申报方应提供确保业主采用节水 器具的措施、方案或约定。 可选用以下节水器具: 1节水龙头:加气节水龙头、陶瓷阀芯水龙头、停水自动 关闭水龙头等; 2坐便器:压力流防臭、压力流冲击式6L直排便器、3V 6L两挡节水型虹吸式排水坐便器、6L以下直排式节水型坐便器 或感应式节水型坐便器,缺水地区可选用带洗手水龙头的水箱坐 便器; 3节水淋浴器:水温调节器、节水型淋浴喷嘴等;
4营业性公共浴室淋浴器采用恒温混合阀、脚踏开关等。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产品说明 书等;运行评价查阅设计说明、相关峻工图、产品说明书或产品 节水性能检测报告等,并现场核实。
6.2.1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评价
计算平均日用水量时,应实事求是地确定用水的使用人数、 用水面积等。使用人数在项目使用初期可能不会达到设计人数, 如住宅的人住率可能不会很快达到100%,因此对与用水人数相 关的用水,如饮用、盟洗、冲厕、餐饮等,应根据用水人数来计 算平均日用水量;对使用人数相对固定的建筑,如办公建筑等, 按实际人数计算;对浴室、商店、餐厅等流动人口较大且数量无 法明确的场所,可按设计人数计算。 对与用水人数无关的用水,如绿化灌溉、地面冲洗、水景补 水等,则根据实际水表计量情况进行考核。 根据实际运行一年的水表计量数据和使用人数、用水面积等 计算平均日用水量,与节水用水定额进行比较来判定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运行评价查阅实测用水量计量报告和建 筑平均日用水量计算书。设计注明平均日用水量。 6.2.2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运行阶段 评价,设计阶段达到节水定额得3分不累计。 管网漏失水量包括:阀门故障漏水量,室内卫生器具漏水 量,水池、水箱溢流漏水量,设备漏水量和管网蒲水量。为避免 漏损,可采取以下措施: 1给水系统中使用的管材、管件,应符合现行产品标准的 要求; 2选用性能高的阀门、零泄漏阀门等;
3合理设计供水压力,避免供水压力持续高压或压力骤变; 4做好室外管道基础处理和覆土,控制管道埋深,加强管 工程施工监督,把好施工质量关; 5水池、水箱溢流报警和进水阀门自动联动关闭; 6设计阶段:根据水平衡测试的要求安装分级计量水表, 级计量水表安装率达100%。具体要求为下级水表的设置应覆 空上一级水表的所有出流量,不得出现无计量支路; 7运行阶段:物业管理机构应按水平衡测试的要求进行运 行管理。申报方应提供用水量计量和漏损检测情况报告,也可委 第三方进行水平衡测试。报告包括分级水表设置示意图、用水 量实测记录、管道漏损率计算和原因分析。申报方还应提供整 改措施的落实情况报告。 本条的审查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含分级水 表设置示意图);运行评价查阅设计说明、相关峻工图(含分级 水表设置示意图)、用水量计量和漏损检测及整改情况的报告, 年现场核实。 5.2.3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用水器具给水额定流量是为满足使用要求,用水器具给水配 件出口在单位时间内流出的规定出水量。流出水头是保证给水配 件流出额定流量,在阀前所需的水压。给水配件阀前压力大于流 出水头,给水配件在单位时间内的出水量超过额定流量的现象, 称超压出流现象,该流量与额定流量的差值,为超压出流量。给 水配件超压出流,不但会破坏给水系统中水量的正常分配,对用 水工况产生不良的影响,同时因超压出流量未产生使用效益,为 无效用水量,即浪费的水量。因它在使用过程中流失,不易被人 们察觉和认识,属于“隐形”水量浪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终 水系统设计时应采取措施控制超压出流现象,应合理进行压力分 区,并适当地采取减压措施,避免造成浪费。 当选用了恒定出流的用水器具时,该部分管线的工作压力满 足相关设计规范的要求即可。当建筑因功能需要,选用特殊水
要求的用水器具时,如大流量淋浴喷头, 当的工作压力,但应选用用水效率高的产品,并在说明中作相应 描述。在上述情况下,如其他常规用水器具均能满足本条要求, 可以评判其达标。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含各层用 水点用水压力计算表);运行评价查阅设计说明、相关峻工图、 产品说明书,并现场核实。 5.2.4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按使用用途、付费或管理单元情况,对不同用户的用水分别 设置用水计量装置,统计用水量,并据此施行计量收费,以实现 用者付费”,达到鼓励行为节水的目的,同时还可统计各种用途 的用水量和分析渗漏水量,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各管理单元通 常是分别付费,或即使是不分别付费,也可以根据用水计量情 况,对不同管理单元进行节水绩效考核,促进行为节水。对公共 建筑中有可能实施用者付费的场所,应设置用者付费的设施,实 现行为节水。(住宅卫生间、厨房按同一用水单元计)。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含水表设 置示意图);运行阶段查阅设计说明、相关峻工图(含水表设置 示意图)、各类用水的计量记录及统计报告,并现场核查。 6.2.5本条适用于设有公用浴室的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公 共建筑无公用浴室时本条不参评。 通过“用者付费”,鼓励行为节水。本条中“公用浴室”既 包括学校、医院、体育场馆等建筑设置的公用浴室,也包含住 宅、办公楼、旅馆、商店等为物业管理人员、餐饮服务人员和其 他工作人员设置的公用浴室。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含相关节 水产品的设备材料表);运行评价查阅设计说明(含相关节水产 品的设备材料表)、相关峻工图、产品说明书或产品检测报告, 并现场核实。
6.2.6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表6.2.6卫生器具用水效率等级指标
(水嘴在0.1±0.01MPa条件下)在设计文件中要注明对卫 生器具的节水要求和相应的参数或标准。当存在不同用水效率等 级的卫生器具时,按满足最低等级的要求得分。 卫生器具有用水效率相关标准的应全部采用,方可认定达 标。今后当其他用水器具出台了相应标准时,按同样的原则进行 要求。 对土建装修一体化设计的项目,在施工图设计中应对节水器 具的选用提出要求;对非一体化设计的项目,申报方应提供确保 业主采用节水器县的措施、方案或约定。
查,现场核查包括实地检查节水灌溉设施的使用情况、查阅绿化 灌溉用水制度和计量报告 6.2.8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不设置空 调设备或系统的项目,本条得10分。第2款仅适用于运行评价。 公共建筑集中空调系统的冷却水补水量很大,甚至可能占据 建筑物用水量的30%~50%,减少冷却水系统不必要的耗水对 整个建筑物的节水意义重大。 1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或闭式冷却塔的喷淋水系统受气候、 环境的影响,冷却水水质比闭式系统差,改善冷却水系统水质可 以保护制冷机组和提高换热效率。应设置水处理装置和化学加药 装置改善水质,减少排污耗水量; 开式冷却塔或闭式冷却塔的喷淋水系统设计不当时,高于集 水盘的冷却水管道中部分水量在停泵时有可能溢流排掉。为减少 上述水量损失,设计时可采取加大集水盘、设置平衡管或平衡水 箱等方式,相对加大冷却塔集水盘浮球阅至溢流口段的容积,避 免停泵时的泄水和启泵时的补水浪费; 2开式冷却水系统或闭式冷却塔的喷淋水系统的实际补水 量大于蒸发耗水量的部分,主要由冷却塔飘水、排污和溢水等因 素造成,蒸发耗水量所占的比例越高,不必要的耗水量越低,系 统也就越节水: 本条文第2款从冷却补水节水角度出发,对于减少开式冷却 塔和设有喷淋水系统的闭式冷却塔的不必要耗水,提出了定量要 求,本款需要遭足公式方可得分。
式中:Q.—冷却塔年排出冷凝热所需的理论蒸发耗水量,kg; Q6—冷却塔实际年冷却水补水量(系统蒸发耗水量、系统 排污量、飘水量等其他耗水量之和),kg。 排出冷凝热所需的理论蒸发耗水量可按公式(2)计算:
“人工景观水体的补充水严禁使用自来水。”因此设有水景的项 目,水体的补水只能使用非传统水源,或在取得当地相关主管部 门的许可后,利用临近的河、湖水。有景观水体,但利用临近的 河、湖水进行补水的,本条不得分。自然界水体(河、湖、塘 等)大都是由雨水汇集而成,结合场地的地形地貌汇集雨水,用 于景观水体的补水,是节水和保护、修复水生态环境的最佳选 择,因此设置本条的目的是鼓励将雨水控制利用和景观水体设计 有机地结合起来。景观水体的补水应充分利用场地的雨水资源, 不足时再考虑其他非传统水源的使用。 缺水地区和降雨量少的地区应谨慎考虑设置景观水体,景观 水体的设计应通过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确定规模和具体形式。设 计阶段应做好景观水体补水量和水体蒸发量逐月的水量平衡,确 保满足本条的定量要求。 本条要求利用雨水提供的补水量大于水体蒸发量的60%,亦 即采用除雨水外的其他水源对景观水体补水的量不得大于水体蒸 发量的40%,设计时应做好景观水体补水量和水体蒸发量的水量 平衡,在雨季和早季降雨水差异较大时,可以通过水位或水面面 积的变化来调节补水量的富余和不足,也可设计旱溪或干塘等来 适应降雨量的季节性变化。景观水体的补水管应单独设置水表, 不得与绿化用水、道路冲洗用水合用水表。 景观水体的水质应符合国家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 境用水水质》CB/T18921一2002的要求。景观水体的水质保障应 采用生态水处理技术,合理控制雨水面源污染,确保水质安全。 本标准第4.2.13条也对控制雨水面源污染的相关措施提出了要 求。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含景观设 计图纸)、水量平衡计算书;运行评价查阅相关峻工图纸、设计 说明、计算书,查阅景观水体补水的用水计量记录及统计报告、 量观水体水质检测报告,并现场核实。
7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7.1.1一些建筑材料及制品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暴露出间题,巨 被证明不适宜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或者不适宜在某些地区的建筑 中使用。绿色建筑中不应采用国家和我省有关主管部门向社会公 布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建筑材料及制品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阶段对照国家和我省建设主管部门 向社会公布的限制、禁止使用的建材及制品目录,查阅设计文 件,对设计选用的建筑材料进行核查:运行阶段对照国家和当地 有关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布的限制、禁止使用的建材及制品目录, 查阅工程材料决算材料清单,对实际采用的建筑材料进行核查。 7.1.2本条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阶 段评价。 本条为适应于黑龙江省冬期施工时对保证混凝土强度增长和 长期耐久性的特殊考虑,即应考虑到建筑工程质量的安全也应考 虑到使用环境对耐久性的影响。冬期施工用混凝土应符合相关标 准的规定。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阶段查阅设计文件,对设计说明给 出的冬期施工用混凝土强度与耐久性能参数进行核查;运行阶段 查阅峻工图纸及混凝土验收文件,对实际选用的混凝土进行核 查。 7.1.3本条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阶 段评价。 抗拉届服强度达到400MPa级及以上的热轧带助钢筋,具有 强度高、综合性能优的特点,用高强钢筋替代目前大量使用的 103
7.1.4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阶段评价
设置大量的没有功能的纯装饰性构件,不符合绿色建筑节约 资源的要求。而通过使用装饰和功能一体化构件,利用功能构件 作为建筑造型的语言,可以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前提下表达美学效 果,并节约资源。对于不具备遮阳、导光、导风、载物、辅助绿 化等作用的飘板、格栅、构架和塔、球、曲面等装饰性构件,应 对其造价进行控制。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阶段查阅设计文件,有装饰性构件 的应提供其功能说明书和造价计算书;运行阶段查阅峻工图和造 价计算书,并进行现场核实。
7.2.1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阶段评价
形体指建筑平面形状和立面、竖向剖面的变化。绿色建筑设 计应重视其平面、立面和竖向剖面的规则性对抗震性能及经济合 104
这样既可减少设计的反复,又可保证结构的安全,减少材料消 耗,并降低装修成本。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阶段查阅土建、装修各专业施工图 及其他证明材料;运行阶段查阅土建、装修各专业峻工图及其他 证明材料。
7.2.4本条适用于公共建筑的设计、运行阶段评价
共建筑室内空间尽量多地采用可重复使用的灵活隔墙,或采用无 隔墙只有矮匾断的大开间散开式空间,可减少室内空间重新布置 时对建筑构件的破坏,节约材料,同时为使用期间构配件的替换 和将来建筑拆除后构配件的再利用创造条件。 除走廊、楼梯、电梯井、卫生间、设备机房、公共管井以外 的地上室内空间均应视为“可变换功能的室内空间”,有特殊隔 声、防护及特殊工艺需求的空间不计入。此外,作为商业、办公 用途的地下空间也应视为“可变换功能的室内空间”,其他用途 的地下空间可不计人。 “可重复使用的隔断(墙)”在拆除过程中应基本不影响与之 相接的其他隔墙,拆卸后可进行再次利用,如大开间散开式办公 空间内的玻璃隔断(墙)、预制隔断(墙)、特殊节点设计的可分 段拆除的轻钢龙骨水泥板或石膏板隔断(墙)和木隔断(墙) 等。是否具有可拆卸节点,也是认定某隔断(墙)是否属于“可 重复使用的隔断(墙)”的一个关键点,例如用砂浆砌筑的砌体 隔墙不算可重复使用的隔增。 本条中“可重复使用隔断(墙)比例”为:实际采用的可重 复使用隔断(墙)围合的建筑面积与建筑中可变换功能的室内空 间面积的比值。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阶段查阅建筑、结构施工图及可重 复使用隔断(墙)的设计使用比例计算书;运行阶段查阅建筑、 结构峻工图及可重复使用隔断(墙)的实际使用比例计算书。 7.2.5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阶段评价。
本条旨在鼓励采用工业化方式生产的预制构件设计、建造绿 色建筑。本条所指“预制构件”包括各种结构构件和非结构构 件,如预制梁、预制柱、预制墙板、预制阳台板、预制楼梯、雨 棚、栏杆等。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使用工厂化方式生产的预制 构件,既能减少材料浪费,又能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可 为将来建筑拆除后构件的替换和再利用创造条件。 预制构件用量比例取各类预制构件重量与建筑地上部分重量 的比值。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阶段查阅施工图、工程材料用量概 预算清单;运行阶段查阅峻工图、工程材料用量决算清单。 7.2.6本条适用于居住建筑及酒店的设计、运行阶段评价。 本条鼓励采用系列化、多档次的整体化定型设计的厨房、卫 浴间。其中整体化定型设计的厨房是指按人体工程学、炊事操作 工序、模数协调及管线组合原则,采用整体设计方法而建成的标 准化、多样化完成炊事、餐饮、起居等多种功能的活动空间。整 体化定型设计的卫浴间是指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洗面、沐浴、如 厕等多种功能的独立卫生单元。但结合黑龙江省实际的经济发展 情况与整体化定型设计厨房、卫浴间应用非常少的实际情况,将 分值进行了适当的降低,降至4分。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阶段查闵建筑设计或装修设计图和 设计说明;运行阶段查阅峻工图、工程材料用量决算表、施工记 录。
7.2.7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阶段评价。
与试验方法应符合《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 准》GB/T50082的规定。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建筑及结构施工图、计算 书;运行评价查阅建筑及结构峻工图、计算书,施工记录及材料 决算清单中高耐久性建筑结构材料的使用情况,混凝土配合比报 告单以及混凝土配料清单,并核查第三方出具的进场及复验报 告,核查工程中采用高耐久性建筑结构材料的情况
7.2.12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阶段评价
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是建筑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重要内 容。本条的设置旨在整体考量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对于节材与材 科资源利用的贡献,评价范围是永久性安装在工程中的建筑材 料,不包括电梯等设备。 有的建筑材料可以在不改变材料的物质形态情况下直接进行 再利用,或经过简单组合、修复后可直接再利用,如有些材质的 门、窗等。有的建筑材料需要通过改变物质形态才能实现循环利 用,如难以直接回用的钢筋、玻璃等,可以回炉再生产。有的建 筑材料则既可以直接再利用又可以回炉后再循环利用:例如标准 尺寸的钢结构型材等。以上各类材料均可纳入本条范畴。 建筑中采用的可再循环建筑材料和可再利用建筑材料,可以 减少生产加工新材料带来的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具有良 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申报单位提交的工程概预 算材料清单和相关材料使用比例计算书,核查相关建筑材料的使 用情况;运行评价查阅申报单位提交的工程决算材料清单和相应 的产品检测报告,核查相关建筑材料的使用情况
7.2.13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阶段评价
7.2.14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阶段评价。
品石膏制作成石膏制品;鼓励使用生活废弃物经处理后制成的建 筑材料。 为保证废弃物使用量达到一定比例,本条要求以废弃物为原 料生产的建筑材料重量占同类建筑材料总重量的比例不小于 20%,且其中废弃物的掺量不低于10%。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 建筑材料,应满足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运行阶段查阅工程决算材料清单、以废弃 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检测报告和废弃物建材资源综合利用认定 证书等证明材料,核查相关建筑材料的使用情况和废弃物掺量。 7.2.15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阶段评价。 为了保持建筑物的风格、视觉效果和人居环境,装饰装修材 料在一定使用年限后会进行更新替换。如果使用易沾污、难维护 及耐久性差的装饰装修材料,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建筑物的维 护成本,且施工也会来带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粉尘及噪音等间 题。使用清水混凝土可减少装饰装修材料用量。本条重点对外立 面材料的耐久性提出了要求,详见表7.2.14。
表7.2.14外立面材料耐久性要求
8.1.1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本条所指的噪声控制对象包括室内自身声源和来自室外的噪 声。室内噪声源一般为通风空调设备、日用电器等;室外噪声源 则包括来自于建筑其他房间的噪声(如电梯噪声、空调设备噪声 等)和来自建筑外部的噪声(如周边交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 工业噪声等)。本条所指的低限要求,与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 声设计规范》CB50118中的低限要求规定对应,如该标准中没有 明确室内噪声级的低限要求,即对应该标准规定的室内噪声级的 最低要求。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环评报告 或噪声分析报告;运行评价查阅相关峻工图、室内噪声检测报 告。 8.1.2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外墙、隔墙和门窗的隔声性能指空气声隔声性能;楼板的隔 声性能除了空气声声性能之外,还包括撞击声隔声性能。本条 所指的围护结构构件的隔声性能的低限要求,与国家标准《民用 建筑隔声设计规范》CB50118中的低限要求规定对应,如该标准 中没有明确围护结构隔声性能的低限要求,即对应该标准规定的 隔声性能的最低要求。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构件隔声 性能的实验室检验报告;运行评价查阅相关峻工图、构件隔声性 能的实验室检验报告,并现场核实。 8.1.3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对住宅建 113
本条所指的噪声控制对象包括室内自身声源和来自室外的噪 声。室内噪声源一般为通风空调设备、日用电器等;室外噪声源 则包括来自于建筑其他房间的噪声(如电梯噪声、空调设备噪声 等)和来自建筑外部的噪声(如周边交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 工业噪声等)。本条所指的低限要求,与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 声设计规范》CB50118中的低限要求规定对应,如该标准中没有 明确室内噪声级的低限要求,即对应该标准规定的室内噪声级的 最低要求。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环评报告 或噪声分析报告;运行评价查阅相关峻工图、室内噪声检测报
外墙、隔墙和门窗的隔声性能指空气声 性能;楼板的隔 声性能除了空气声隔声性能之外,还包括撞击声隔声性能。本条 所指的围护结构构件的隔声性能的低限要求,与国家标准《民用 建筑隔声设计规范》CB50118中的低限要求规定对应,如该标准 中没有明确围护结构隔声性能的低限要求,即对应该标准规定的 隔声性能的最低要求。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构件隔声 性能的实验室检验报告;运行评价查阅相关峻工图、构件隔声性 能的实验室检验报告,并现场核实。 8.1.3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对住宅建 113
对建筑室内所采用耐久性好、易维护的装饰装修材料应提供 相关材料证明所采用材料的耐久性。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运行评价查阅建筑峻工图纸、材料决算 清单、材料检测报告。
筑的公共部分及土建装修体化设计的房间应满足本条要求。 室内照明质量是影响室内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 照明不但有利于提升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效率,更有利于人们的身 心健康,减少各种职业疾病。良好、舒适的照明要求在参考平面 上具有适当的照度水平,避免眩光,显色效果良好。各类民用建 筑中的室内照度、眩光值、一般显色指数等照明数量和质量指标 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的有关规 定。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计算分析 报告;运行评价查阅相关峻工图、计算分析报告、现场检测报 告,并现场核实。 8.1.4本条适用于集中供暖空调的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 评价。 通风以及房间的温、湿度、新风量是室内热环境的重要指 标,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 范》CB50736中的有关规定。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运行评价 查阅相关峻工图、室内温湿度检测报告、新风机组峻工验收风量 检测报告、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报告,并现场核实。 8.1.5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房间内表面长期或经常结露会引起霉变,污染室内的空气, 立加以控制。在设计阶段,按现行节能设计标准,在黑龙江省围 护结构中主墙体是不会结露的,主要防止热桥处理不当引起内表 面结露。在运行阶段,除设计原因外,如果材料和施工质量有间 题,也会引起围护结构内表面结露。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运行评价 查阅相关峻工图,并现场核实。
8.1.6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评价
国家标准 B5034 2010(2013年版)第6.0.4条规定 民用建房 工程验收时必须
进行室内环境污架物浓度检测;并对其中氢、甲醛、苯、氨、总 挥发性有机物等五类物质污染物的浓度限量进行了规定。本条在 此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建筑运行满一年后,氨、甲醛、苯、总挥发 性有机物、氢五类空气污染物浓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 气质量标准》CB/T18883中的有关规定,详见表8.1.6
表8.1.6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运行评价查阅室内污染物检测报告,并 现场核实。
8.2.1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8.2.2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效的设计、运行评价
8.2.3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解决民用建筑内的噪声干扰问题首先应从规划设计、单体建 筑内的平面布置考虑。这就要求合理安排建筑平面和空间功能, 并在设备系统设计时就考虑其噪声与振动控制措施。变配电房、 水泵房等设备用房的位置不应放在住宅或重要房间的正下方或正 上方。此外,卫生间排水噪声是影响正常工作生活的主要噪声, 因此鼓励采用包括同层排水、旋流弯头等有效措施加以控制或改 善。 本条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运行评价查 阅相关峻工图,并现场核实。
餐厅和其他有声学要求的重要功能房间的各项声学设计指标应满 足有关标准的要求。 专项声学设计应将声学设计目标在相关设计文件中注明。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声学设计 专项报告;运行评价查阅声学设计专项报告、检测报告,并现场 核实。
8.2.5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窗户除了有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的功能外,还起到沟通内外 的作用,良好的视野有助于居住者或使用者心情舒畅,提高效 。 对于居住建筑,主要判断建筑间距。根据国外经验,当两幢 住宅楼居住空间的水平视线距离不低于18m时即能基本满足要 求。对于公共建筑本条主要评价,在规定的使用区域,主要功能 房间都能看到室外自然环境,没有构筑物或周边建筑物造成明显 规线干扰。对于公共建筑,非功能空间包括走廊、核心筒、卫生 间、电梯间、特殊功能房间,其余的为功能房间。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运行评价 查阅相关峻工图,并现场核实。 8.2.6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充足的天然采光有利于居住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同时也有 利于降低人工照明能耗。各种光源的视觉试验结果表明,在同样 照度的条件下,天然光的辨认能力优于人工光,从而有利于人们 工作、生活、保护视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计算分析 报告;运行评价查阅相关峻工图、计算分析报告、检测报告,并 现场核实。
8.2.7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然信息交流,改善空间卫生环境,调节空间使用者的心情。建筑 的地下空间和大进深的地上室内空间,容易出现天然采光不足的 情况。通过反光板、梭镜玻璃窗、天窗、下沉庭院等设计手法或 采用导光管技术,可以有效改善这些空间的天然采光效果。本条 第1款,要求符合《建筑采光设计标准》中控制不舒适眩光的相 关规定。 第2款的内区,是针对外区面言的。为简化,一般情况下外 区定义为距离建筑外围护结构5m范围内的区域。 三款可同时得分。如果参评建筑无内区,第2款直接得4分; 如果参评建筑没有地下部分,第3款直接得4分。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采光计算 报告;运行评价查阅相关峻工图、天然采光检测报告,并现场核 实。
个人热舒适的差异化需求。对于集中供暖空调的住宅,由于本标 准第5.1.3条的控制项要求,比较容易达到要求。对于采用供暖 空调系统的公共建筑,应根据房间、区域的功能和所采取的系统 形式,合理设置可调末端装置。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产品说明 书:运行评价查阅相关峻工图、产品说明书,并现场核实。
8.2.10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第1款主要通过通风开口面积与房间地板面积的比值进行简 化判断。此外,卫生间是住宅内部的一个空气污染源,卫生间开 设外窗有利于污浊空气的排放。 第2款主要针对不容易实现自然通风的公共建筑(例如大进 深内区、由于别的原因不能保证开窗通风面积满足自然通风要求 的区域)进行了自然通风优化设计或创新设计,保证建筑在过渡 季典型工况下平均自然通风换气次数大于2次/h(按面积计算。 对于高大空间,主要考虑3m以下的活动区域)。本款可通过以下 两种方式进行判断: 1在过渡季节典型工况下,自然通风房间可开启外窗净面 积不得小于房间地板面积的4%,建筑内区房间若通过邻接房间 进行自然通风,其通风开口面积应大于该房间净面积的8%,且 不应小于2.3m(数据源自美国ASHRAE标准62.1)。 2对于复杂建筑,必要时需采用多区域网络法进行多房间 自然通风量的模拟分析计算。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计算书、 自然通风模拟分析报告;运行评价查阅相关峻工图、计算书、自 然通风模拟分析报告,并现场核实。
8.2.8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3.2.11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重要功能区域指的是主要功能房间,高大空间(如剧场、体 育场馆、博物馆、展览馆等),以及对于气流组织有特殊要求的 119
本条第1款要求供暖、通风或空调工况下的气流组织应满足 功能要求,避免冬季热风无法下降,气流短路制冷效果不佳,确 保主要房间的环境参数(温度、湿度分布,风速,辐射温度等) 达标。公共建筑的暇通空调设计图纸应有专门的气流组织设计说 明,提供射流公式校核报告,末端风口设计应有充分的依据,必 要时应提供相应的模拟分析优化报告。对于住宅,应分析分体空 调室内机位置与起居室床的关系是否会造成冷风直接吹到居佳 者、分体空调室外机设计是否形成气流短路或恶化室外传热等间 题;对于土建与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的住宅,还应校核室内空调 供暖时卧室和起居室室内热环境参数是否达标。设计评价主要审 查暖通空调设计图纸,以及必要的气流组织模拟分析或计算报 告。运行阶段检查典型房间的抽样实测报告。 第2款要求卫生间、餐厅、地下车库等区域的空气和污染物 避免串通到室内别的空间或室外活动场所。住区内尽量将厨房和 卫生间设置于建筑单元(或户型) 自然通风的负压侧,防止厨房 或卫生间的气味因主导风反灌进人室内,而影响室内空气质量。 同时,可以对于不同功能房间保证一定压差,避免气味散发量大 的空间(比如卫生间、餐厅、地下车库等)的气味或污染物串通 到室内别的空间或室外主要活动场所。卫生间、餐厅、地下车库 等区域如设置机械排风,应保证负压,还应注意其取风口和排风 口的位置,避免短路或污染。运行评价需现场核查或检测。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气流组织 模拟分析报告;运行评价查阅相关峻工图、气流组织模拟分析报 告,并现场核实。 8.2.12本条适用于集中通风空调各类公共建筑的设计、运行评 价。住宅建筑不参评。 人员密度较高且随时间变化大的区域,指设计人员密度超过 0.25人/m,设计总人数超过8人,且人员随时间变化大的区域。 二氧化碳检测技术比较成熟、使用方便,但甲醛、氨、苯、 120
准》CB12523一2011对噪声的测量、限值作出了其体的规定,是 施工噪声排放管理的依据。为了减低施工噪声排放,应该采取降 低噪声和噪声传播的有效措施,包括采用低噪声设备,运用吸 声、消声、隔声、隔振等降噪措施,降低施工机械噪声。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运行阶段查阅场界噪声测量记录
9.2.3本备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阶股段评价
耗监测、记录,用于指导施工过程中的能源节约。峻工时提供施 工过程能耗记录和建成每平方米建筑实际能耗值,为施工过程的 能耗统计提供基础数据。 记录主要建筑材料运输耗能,是指有记录的建筑材料占所有 建筑材料重量的85%以上。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运行阶段查阅施工节能和用能方案,用 能监测记录,建成每平方米建筑能耗值。 9.2.5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阶段评价。 施工过程中的用水,是建筑全寿命期水耗的组成部分。由于 建筑结构、高度、所在地区等的不同,建成每平方米建筑的用水 量有显著的差异。施工中应制定节水和用水方案,提出建成每平 方米建筑水耗目标值。为此应该做好水耗监测、记录,用于指导 施工过程中的节水。峻工时提供施工过程水耗记录和建成每平方 米建筑实际水耗值,为施工过程的水耗统计提供基础数据。 基坑降水抽取的地下水量大,要合理设计基坑开挖,减少基 坑水排放。配备地下水存储设备,合理利用抽取的基坑水。记录 基坑降水的抽取量、排放量和利用量数据。对于洗刷、降尘、绿 化、设备冷却等用水来源,应尽量采用非传统水源。具体包括工 程项目中使用的中水、基坑降水、工程使用后收集的沉淀水以及 雨水等。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运行阶段查阅施工节水和用水方案,用 水监测记录,建成每平方米建筑水耗值,有监理证明的非传统水 原使用记录以及项目配置的施工现场非传统水源便用设施,使用 照片、影像等证明资料。 9.2.6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阶段评价;也可在设计 评价中进行预审。对不使用预拌混凝土的项目,本条不参评。 减少混凝土损耗、降低混凝土消耗量是施工中节材的重点内 容之一。我国各地方的工程量预算定额,一股规定预拌混凝土的 损耗率是1.5%,但在很多工程施工中超过了1.5%,甚至达到了 2~3%,因此有必要对预拌混凝土的损耗率提出要求。本条参考 125
9.2.4本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阶段评价。
施工过程中的用能,是建筑全寿命期能耗的组成部分。由于 建筑结构、高度、所在地区等的不同,建成每平方米建筑的用能 量有显著的差异。施工中应制定节能和用能方案,提出建成每平 方米建筑能耗目标值,预算各施工阶段用电负荷,合理配置临时 用电设备,尽量避免多台大型设备同时使用。合理安排工序,提 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降低各种设备的单位耗能。做好 建筑施工能耗管理,包括现场耗能与运输耗能。为此应该做好能
有关定额标准及部分实际工程的 件力。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运行阶段查阅混凝土用量结算清单、预 半混凝土进货单,施工单位统计计算的预拌混凝土损耗率。设计 价段预审时,查阅对保温隔热材料,建筑砌块等提出的砂浆要求 文件。 .2.7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阶段评价;也可在设计 平价中进行预审。对不使用钢筋的项目,本条得8分。 钢筋是混凝土结构建筑的大宗消耗材料。钢筋浪费是建筑施 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设计、施工不合理都会造成钢筋浪费。我 国各地方的工程量预算定额,根据钢筋的规格不同,一般规定的 损耗率为2.5%~4.5%。根据对国内施工项目的初步调查,施工 中实际钢筋浪费率约为6%。因此有必要对钢筋的损耗率提出要 Ko 专业化生产是指将钢筋用自动化机械设备按设计图纸要求加 工成钢筋半成品,并进行配送的生产方式。钢筋专业化生产不仅 可以通过统筹套裁节约钢筋,还可减少现场作业、降低加工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改善施工环境和保证工程质量。 本条参考有关定额及部分实际工程的调查数据,对现场加工 网筋损耗率分档评分。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运行评价查阅专业化生产成型钢筋用量 结算清单、成型钢筋进货单,施工单位统计计算的成型钢筋使用 率,现场钢筋加工的钢筋工程量清单、钢筋用量结算清单,钢筋 进货单,施工单位统计计算的现场加工钢筋损耗率。设计阶段预 审时,查阅采用专业化加工的建议文件,如条件具备情况、有无 加工厂、运输距离等。 9.2.8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阶段评价。对不使用模 板的项目,本条得10分。 建筑模板是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重要工具。我国的木胶合 板模板和竹胶合板模板发展迅速,目前与钢模板已成三足鼎立之 势。 126
散装、散拆的木(竹)胶合板模板施工技术落后,模板周转 次数少,费工费料,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时废模板形成大量 的废弃物,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工具式定型模板,采用模数制设计,可以通过定型单元,包 括平面模板、内角、外角模板以及连接件等,在施工现场拼装成 多种形式的混凝土模板。它既可以一次拼装,多次重复使用;又 可以灵活拼装,随时变化拼装模板的尺寸。定型模板的使用,提 高了周转次数,减少了废弃物的产出,是模板工程绿色技术的发 展方向。 本条用定型模板使用面积占模板工程总面积的比例进行分档 评分。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运行阶段查阅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定型 模板进货单或租赁合同,模板工程量清单,以及施工单位统计计 算的定型模板使用率
9.2.9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阶段评价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运行阶段查阅各专业设计文件变更记 录、洽商记录、会议纪要、施工日志记录。设计阶段预审时,查 阅各专业设计文件。 9.2.11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阶段评价。 建筑使用寿命的延长意味着更好地节约能源资源。建筑结构 耐久性指标,决定着建筑的使用年限。施工过程中,应根据绿色 建筑设计文件和有关标准的要求,对保障建筑结构耐久性的相关 措施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是峻工验收及绿色建筑评价时的重要依 据。 对绿色建筑的装修装饰材料、设备,应按照相应标准进行检 则。 本条规定的检测,可采用实施各专业施工、验收规范所进行 的检测结果。也就是说,不必专门为绿色建筑实施额外的检测。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运行阶段查阅建筑结构耐久性的施工专 项方案和检测报告,对有关装饰装修材料、设备的检测报告。 9.2.12本条适用于住宅建筑的运行阶段评价;也可在设计评价 中进行预审。 土建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对节约能源资源有重要作用。 实践中,可由建设单位统一组织建筑主体工程和装修施工,也可 由建设单位提供菜单式的装修做法由业主选择,统一进行图纸设 计、材料购买和施工。在选材和施工方面尽可能采取工业化制 造,具备稳定性、耐久性、环保性和通用性的设备和装修装饰材 料,从而在工程峻工验收时室内装修一步到位,避免破坏建筑构 件和设施。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峻工验收时查阅主要功能空间的实景照 片及说明;运行阶段查阅装修材料、机电设备检测报告、性能复 试报告;建筑峻工验收证明、建筑质量保修书、使用说明书,业 主反馈意见书。设计阶段预审时,查阅土建装修一体化设计图 纸、效果图。 128
9.2.13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阶段评价
仅包含这工程的建设过程也包含了工程的越冬期维护过程,采取 合理的的冬期施工方法不仅可以保证建设工程的工程质量达到设 计要求,面且通过冬期施工方法的合理选择与优化可以节约能源 资源。因此对冬期施工提出了适当的评价要求。 本条规定的评价方法为:采用实施各专业施工所进行的专项 施工方案与施工内业记录。 9.2.14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阶段评价;也可在设计 评价中进行预审。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建筑的机电系统越来越复杂。本条强 调系统综合调试和联合试运转的目的,就是让建筑机电系统的设 计、安装和运行达到设计目标,保证绿色建筑的运行效果。主要 内容包括制定完整的机电系统综合调试和联合试运转方案,对通 风空调系统、空调水系统、给排水系统、热水系统、电气照明系 统、动力系统的综合调试过程以及联合试运转过程。建设单位是 机电系统综合调试和联合试运转的组织者,根据工程类别、承包 形式,建设单位也可以委托代建公司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机电 系统综合调试和联合试运转。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查阅设计文件中机电系统综合调试和联 合试运转方案和技术要点,施工日志、调试运转记录。设计阶段 预审时,查阅设计方提供的综合调试和联合试运转技术要点文 牛
10.1.5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评价;也可在设计评价 中进行预审。 供暖、通风、空调、照明系统是建筑物的主要用能设备。本 标准中第5.2.7、5.2.8、5.2.9、8.2.9、8.2.12、8.2.13条虽已 要求采用自动控制措施进行节能和室内环境保障,但本条主要考 察其实际工作正常,及其运行数据。因此,需对绿色建筑的上述 系统及主要设备进行有效的监测,对主要运行数据进行实时采集 并记录;并对上述设备系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自动控制,通过在 各种不同运行工况下的自动调节来降低能耗。对于建筑面积 20000m以下的公共建筑和建筑面积100000m以下的住宅区公共 设施的监控,可以不设建筑设备自动监控系统,但应设简易有效 的控制指施。 本条的评价方法是查阅设备自控系统峻工文件、运行记录、 并现场核查设备及其自控系统的工作情况。设计阶段预审时,查 阅建筑设备自动监控系统的监控点数
续改进的有效性,实现能源管理方针和预期的能源消耗或使用目 标。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查阅相关认证证书和相关的工作文件。 10.2.2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评价。 是在本标准控制项第10.1.1、10.1.4条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更 高要求。节能、节水、节材、绿化的操作管理制度是指导操作管 理人员工作的指南,应挂在各个操作现场的墙上,促使操作人员 严格遵等,以有效保证工作的质量。 可再生能源系统、雨废水回用系统等节能、节水设施的运行 维护技术要求高,维护的工作量大,无论是自行运维还是购买专 业服务,都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日常运行中应 做好记录,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查阅相关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 案、操作人员的专业证书、节能节水设施的运行记录,并现场核 查。 10.2.3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评价。当被评价项目不 存在租用者时,第2款可不参评。 管理是运行节约能源、资源的重要手段,必须在管理业绩上 与节能、节约资源情况挂钩。因此要求物业管理单位在保证建筑 的使用性能要求、投诉率低于规定值的前提下,实现其经济效益 与建筑用能系统的耗能状况、水资源和各类耗材等的使用情况直 接挂钩。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更是节能的有效方式。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查阅物业管理机构的工作考核体系文件、 业主和租用者以及管理企业之间的合同。 10.2.4本条适用于客类民用建筑的运行评价。 在建筑物长期的运行过程中,用户和物业管理人员的意识与 行为,直接影响绿色建筑的目标实现,因此需要坚持倡导绿色理 念与绿色生活方式的教育宜传制度,培训各类人员正确使用绿色 设施,形成良好的绿色行为与风气。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查阅绿色教育宣传的工作记录与报道记 133
10.2.1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评价。
物业管理单位通过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 妮尚T 境管理水平的需要,可达到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减少环保支 出,降低成本的目的,减少由于污染事故或违反法律、法规所造 成的环境风险。 物业管理具有完善的管理措施,定期进行物业管理人员的培 训。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可以促进物业管理单位质量管理 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提高其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CB/T23331是在组织内建立起完整有 效的、形成文件的能源管理体系,注重过程的控制,优化组织的 活动、过程及其要素,通过管理措施,不断提高能源管理体系持 132
录,绿色设施使用手册,并向建筑使用者核实。 I 技术管理
录,绿色设施使用手册,并向建筑使用者核实。
10.2.5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评价
本条为新增条文,是在本标准控制项第10.1.4、10.1.5条的 基础上所提出的更高要求。保持建筑物与居住区的公共设施设备 系统运行正常,是绿色建筑实现各项目标的基础。机电设备系统 的调试不仅限于新建建筑的试运行和峻工验收,而应是一项持续 性、长期性的工作。因此,物业管理单位有责任定期检查、调试 设备系统,标定各类检测器的准确度,根据运行数据,或第三方 检测的数据,不断提升设备系统的性能,提高建筑物的能效管理 水平。 本条的评价方法是查阅相关设备的检查、调试、运行、标定 记录,以及能效改进方案等文件。 10.2.6本条适用于采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各类民用建筑的运 行评价。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央空调与通 风系统已成为许多建筑中的一项重要设施。对于使用空调可能会 造成疾病转播(如军团菌、非典等)的认识也不断提高,从而深 刻意识到了清洗空调系统,不仅可节省系统运行能耗、延长系统 的使用寿命,还可保证室内空气品质,降低疾病产生和传播的可 能性。空调通风系统清洗的范围应包括系统中的换热器、过滤 器,通风管道与风口等,清洗工作符合《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 范》GB19210的要求。 本条的评价方法是查阅物业管理措施、清洗计划和工作记 永。 10.2.7本条适用于设置非传统水源利用设施的各类民用建 筑的运行评价;也可在设计评价中进行预审。无非传统水源利用 设施的项目不参评。 本条是在本标准控制项第10.1.4条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更高要 124
求。使用非传统水源的场合,其水质的安全性十分重要。为保证 合理使用非传统水源,实现节水目标,必须定期对使用的非传统 水源的水质进行检测,并对其水质和用水量进行准确记录。所使 用的非传统水源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二城市 杂用水水质》CB/T18920的要求。非传统水源的水质检测间隔 应不小于1个月,同时,应提供非传统水源的供水量记录。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查阅非传统水源的检测、计量记录。设计 阶段预审时,查阅非传统水源的水表设计文件。 10.2.8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评价:也可在设计评价 中进行预审。 通过智能化技术与绿色建筑其他方面技术的有机结合,可望 有效提升建筑综合性能。由于居住建筑/居住区和公共建筑的使 用特性与技术需求差别较大,故其智能化系统的技术要求也有所 不同:但系统设计上均要求达到基本配置。此外,还对系统工作 运行情况也提出了要求。 居住建筑智能化系统应满足《居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 要求》CJ/T174的基本配置要求,主要评价内容为居住区安全技 术防范系统、住宅信息通信系统、居住区建筑设备监控管理系 统、居住区监控中心等。 公共建筑的智能化系统应满足《智能建筑设计标准》CB/T 50314的基础配置要求,主要评价内容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信 息通信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管理系统、安(消)防监控中心等。 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CB/T50314以系统合成配置的 综合技术功效对智能化系统工程标准等级予以了界定,绿色建筑 应达到其中的应选配置(即符合建筑基本功能的基础配置)的要 求。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查阅智能化系统峻工文件、验收报告及运 行记录,并现场核查。设计阶段预审时,查阅安全技术防范系 统、信息通信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管理系统、监控中心等设计文 件。
10.2.9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评价
本条为新增条文。信息化管理是实现绿色建筑物业管理定量 化、精细化的重要手段,对保障建筑的安全、舒适、高效及节能 环保的运行效果,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采 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及设备、能耗监管、配件档案 及维修记录是极为重要的。本条第3款是在本标准控制项第 10.1.3、10.1.5条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更高一级的要求,要求相关 的运行记录数据均为智能化系统输出的电子文档。应提供至少1 年的用水量、用电量、用气量、用冷热量的数据,作为评价的依 据。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查阅针对建筑物及设备的配件档案和维修 的信息记录,能耗分项计量和监管的数据,并现场核查物业信息 管理系统。
11.1.1绿色建筑全寿命期内各环节和阶段,都有可能在技术、 运品选用和管理方式上进行性能提高和创新。为鼓励性能提高和 创新,在各环节和阶段采用先进、适用、经济的技术、产品和管 理方式,本次修订增设了相应的评价项目。比照“控制项”和 “评分项”,本标准中将此类评价项目称为“加分项”。 加分项内容,有的在属性分类上属于性能提高,如采用高性 能的空调设备、建筑材料、节水装置等,鼓励来用高性能的技 术、设备或材料;有的在属性分类上属于创新,如建筑信息模型 (BIM)、碳排放分析计算、技术集成应用等,鼓励在技术、管理 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创新。 11.1.2加分项的评定结果为某得分值或不得分。考虑到与绿色 建筑总得分要求的平衡,以及加分项对建筑“四节一环保”性能 的责献,本标准对加分项附加得分作了不大于10分的限制。附 加得分与加权得分相加后得到绿色建筑总得分,作为确定绿色建 筑等级的最终依据。 某些加分项是对前面章节中评分项的提高,符合条件时,加 分项和相应评分项可都得分。
高,对于绿色建筑的节能与能源利用影响较大,而且也对室内环 境质量有一定影响。为便于操作,参照国家有关建筑节能设计 准的做法,分别提供了规定性指标和性能化计算两种可供选择的 达标方法。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计算分析 报告;运行评价查阅相关峻工图、计算分析报告,并现场核实。 11.2.2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本条是第5.2.4条的更高层次要求,一般情况下就是能效等 级1级的要求。能源效率等级1级是对于产品能效等级的最高要 求,可以从为能效1级的空调冷热源机组在性能上比其他机组不 很大的提高。目前,现行有关标准包括《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 能源效率等级》GB19577、(单元式空气调节: 级》CB12012.3、 正佰及 源效率等级》CB21455、 机能源效率等级》GB21454、(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 源效率等级》CB12021.3、《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和燃气采暖热 水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CB20665等。 在设计文件中要注明对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机组的能效 等级要求和相应的参数或标准。供暖空调系统的全部冷、热源机 组的能效等级比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 50189的规定值或国家相关产品标准的能效限定值提高两个等级 方可认定达标。没有相关产品能效等级标准的可暂时不参评。今 后当其他冷、热源机组出台了相应标准时,按同样的原则进行要 求。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暖通空调专业施工图纸, 设计说明书、产品说明书;运行评价应查阅峻工图纸、设计说明 书、产品说明书、主要产品型式检验报告、运行记录、第三方检 测报告等,并现场检查。 11.2.3本条适用于各类公共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1.2.1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本条是第5.2.3条的更高层次要求。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 13.8
绿色建筑应从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出发,在保证安 全、耐久的前提下,尽量选用资源消耗小禾环境影响小的建筑结 构体系。钢铁的循环利用性好,而且回收处理后仍可再利用;木 材是一种可持续的建材,但是需要以森林的良性循环为支撑,在 技术经济允许的条件下,利用从森林资源已形成良性循环的国家 140
进口的木材是可以鼓励的;钢一混凝土组合结构能够充分发挥钾 材和混凝土这两种材料各自的优点,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可显著 减少材料用量;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实现了材料的节能利废 环保和工业化,工程上节省材料、人工和措施费,具有显著地低 碳特性;预制构件可实现结构设计标准化,构件生产工业化,施 工安装装配化,可提升建筑结构性能品质,综合低碳减排。因 此,当主体结构因地制宜地采用钢结构、木结构、钢一混凝土组 合结构、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或预制构件用量不小于60% 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则本条可得分。对其他情况,尚需经充分论 证后方可申请本条评价。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计算分析 报告;运行评价查阅峻工图、计算分析报告,并现场核实。 11.2.6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主要功能房间主要包括间歌性人员密度较高的空间或区域 (如会议室等),以及人员经常停留空间或区域(如办公室的等)。 空气处理措施包括在空气处理机组中设置中效过滤段、在主要功 能房间设置空气净化装置等。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暖通空调专业设计图纸和 文件;运行评价查阅暖通空调专业峻工图纸、主要产品型式检验 报告、运行记录、第三方检测报告等,并现场检查。 11.2.7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阶段评价。 本条是第8.1.7条的更高层次要求。以TVOC为例,英国 BREEAM新版文件的要求已提高至300μg/m,比我国现行国家 标准还要低不少。甲醛更是如此,多个国家的绿色建筑标准要求 均在50~60μg/m的水平,相比之下,我国的0.08mg/m²的要求 也高出了不少。在进一步提高对于室内环境质量指标要求的同 时,也适当考虑了我国当前的大气环境条件和装修材料工艺水 平,因此,将现行国家标准规定值的70%作为室内空气品质的更 高要求。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运行评价查阅室内污染物检测报告(应 1
依据相关国家标准进行检测),并现场检查。
11.2.8本条适用公建的设计及运行评价。
11.2.11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本条主要目的是为了鼓励设计创新,通过对建筑设计方案的 优化,降低建筑建造和运营成本,提高绿色建筑性能水平。例 如,建筑设计充分体现我国不同气候区对自然通风、保温隔热等
节能特征的不同需求,建筑形体设计等与场地微气候结合紧密, 应用自然采光、遮阳等被动式技术优先的理念,设计策略明显有 利于降低空调、供暖、照明、生活热水、通风、电梯等的负荷需 求、提高室内环境质量、减少建筑用能时间或促进运行阶段的行 为节能,等等。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分析论证 报告;运行评价查阅相关峻工图、分析论证报告,并现场核实。 11.2.12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虽然选用废弃场地、利用旧建筑具体技术存在不同,但同属 于项目策划、规划前期均需考虑的问题,而且基本不存在两点内 容可同时达标的情况,故进行了条文合并处理。 我国城市可建设用地日趋紧缺,对废弃地进行改造并加以利 用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重要途径之一。利用废弃场地进行绿色 建筑建设,在技术难度、建设成本方面都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和代 价。因此,对于优先选用废弃地的建设理念和行为进行鼓励。本 条所指的废弃场地主要包括裸岩、石砾地、盐碱地、沙荒地、废 窑坑、废旧仓库或工厂弃置地等。绿色建筑可优先考虑合理利用 爱弃场地,采取改造或改良等治理措施,对士壤中是否含有有毒 物质进行检测与再利用评估,确保场地利用不存在安全隐患、符 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本条所指的“尚可利用的旧建筑”系指建筑质量能保证使用 安全的旧建筑,或通过少量改造加固后能保证使用安全的旧建 筑。虽然目前多数项目为新建,且多为净地交付,项目方很难有 权选择利用旧建筑。但仍需对利用“可利用的”旧建筑的行为予 以鼓励,防止大拆大建。对于一些从技术经济分析角度不可行、 且出于保护文物或体现风貌而留存的历史建筑,由于有相关政策 或财政资金支持,因此不在本条中得分。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环评报 告、旧建筑利用专项报告;运行评价查阅相关峻工图、环评报 告、旧建筑利用专项报告、检测报告,并现场核实。
11.2.13本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建筑信息模型(BIM)是建筑业 BIM是在CAD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维模型信息集成技术。 BIM是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能使 设计人员和工程人员能够对各种建筑信息做出正确的应对,实现 数据共享并协同工作。 BIM技术支持建筑工程全寿命期的信息管理和利用。在建筑 工程建设的各阶段支持基于BIM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可以极大地 提升建筑工程信息化整体水平,工程建设各阶段、各专业之间的 协作配合可以在更高层次上充分利用各自资源,有效地避免由于 数据不通畅带来的重复性劳动,大大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和效 率DB35/T 1830-2019 废弃矿区植被恢复技术规范,并显著降低成本。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规划设计阶段的BIM技术 应用报告;运行评价查阅规划设计、施工建造、运行维护阶段的 BIM技术应用报告。
3IM是在CAD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维模型信息集成技术。 3IM是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能使 设计人员和工程人员能够对各种建筑信息做出正确的应对,实现 数据共享并协同工作。 BIM技术支持建筑工程全寿命期的信息管理和利用。在建筑 工程建设的各阶段支持基于BIM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可以极大地 提升建筑工程信息化整体水平,工程建设各阶段、各专业之间的 协作配合可以在更高层次上充分利用各自资源,有效地避免由于 数据不通畅带来的重复性劳动,大大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和效 率,并显著降低成本。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规划设计阶段的BIM技术 应用报告;运行评价查阅规划设计、施工建造、运行维护阶段的 BIM技术应用报告。 11.2.14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建筑碳排放计算及其碳足迹分析,不仅有助于帮助绿色建筑 项目进一步达到和优化节能、节水、节材等资源节约目标,而且 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建筑对于我国温室气体减排的贡献量。经过多 年的研究探索,我国也有了较为成熟的计算方法和一定量的案例 实践。在计算分析基础上,再进一步采取相关节能减排措施降低 碳排放,做到有的放失。绿色建筑作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载 体,理应将此作为一项技术措施同步开展。 建筑碳排放计算分析包括建筑固有的碳排放量和标准运行工 况下的资源消耗碳排放量。设计阶段的碳排放计算分析报告主要 分析建筑的固有碳排放量,运行阶段主要分析在标准运行工况下 建筑的资源消耗碳排放量。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设计阶段的碳排放计算分 析报告,以及相应措施;运行评价查阅设计、运行阶段的碳排放 计算分析报告,以及相应措施的运行情况。
11.2.14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建筑碳排放计算及其碳足迹分析,不仅有助于帮助绿色建筑 项目进一步达到和优化节能、节水、节材等资源节约目标,而且 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建筑对于我国温室气体减排的贡献量。经过多 年的研究探索,我国也有了较为成熟的计算方法和一定量的案例 实践。在计算分析基础上,再进一步采取相关节能减排措施降低 碳排放,做到有的放失。绿色建筑作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载 体,理应将此作为一项技术措施同步开展。 建筑碳排放计算分析包括建筑固有的碳排放量和标准运行工 况下的资源消耗碳排放量。设计阶段的碳排放计算分析报告主要 分析建筑的固有碳排放量,运行阶段主要分析在标准运行工况下 建筑的资源消耗碳排放量。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设计阶段的碳排放计算分 析报告,以及相应措施;运行评价查阅设计、运行阶段的碳排放 计算分析报告,以及相应措施的运行情况,
11.2.15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冬季的冰雪等自然冷能,存储在浅层土壤、地下室等保温空 间,转年夏季通过泵房水处理、储冷换热等环节将这些冷能资源 置换出来,并用于空调制冷系统。黑龙江省冬季冰雪资源丰富, 将大量的冬季冰雪应用到夏季制冷中,是黑龙江省夏季室内环境 制冷空调节能的一个优势发展方向,因此鼓励在此方向的技术创 新。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时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分析论 证报告;运行评价时查阅相关峻工图、分析论证报告,并现场核 实。
冬季的冰雪等自然冷能,存储在浅层土壤、地下室等保温空 间,转年夏季通过泵房水处理、储冷换热等环节将这些冷能资源 置换出来,并用于空调制冷系统。黑龙江省冬季冰雪资源丰富, 将大量的冬季冰雪应用到夏季制冷中,是黑龙江省夏季室内环境 制冷空调节能的一个优势发展方向,因此鼓励在此方向的技术创 新。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时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分析论 证报告;运行评价时查阅相关峻工图、分析论证报告,并现场核 实。 11.2.16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本条主要是对前面未提及的其他技术和管理创新予以鼓励。 对于不在前面绿色建筑评价指标范围内,但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 态环境、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减少环境污染与智能化系统 建设等方面实现良好性能的项目进行引导,通过各类项目对创新 项的追求以提高绿色建筑技术水平。 当某项目采取了创新的技术措施,并提供了足够证据表明该 技术措施可有效提高环境友好性,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效率,实 现可持续发展或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时,可参与评审。项目的创 新点应较大地超过相应指标的要求,或达到合理指标但具备显著 降低成本或提高工效等优点。本条未列出所有的创新项内容,只 要申请方能够提供足够相关证明GB/T 50578-2018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并通过专家组的评审即可认为 满足要求。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时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分析论 证报告;运行评价时查阅相关峻工图、分析论证报告,并现场核 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