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15-91-2012 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DBJ15-91-2012 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J15-91-2012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2.2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04040
下载资源

DBJ15-91-2012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15-91-2012 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4.4.9幕墙改造时后置理件应满足承裁力设计要求,并应符合

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的规定。当采 用膨胀螺栓锚固时,应进行拉拨力测试。 4.4.10幕墙的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作防护层,防护层应将 保温材料完全覆盖,防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mm。 4.4.11幕墙节能改造的设计、施工、安装应符合《玻璃幕墙 工程技术规范》JGJ102、《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33等相关规范的规定

4.5.1 屋面进行节能改造时TB 10035-2018 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可采用以下措施: 外表面采用建筑热反射隔热涂料; 2 采光屋面采用外遮阳措施、内遮阳系统或在原玻璃上 贴膜; 3 采用有土和无土种植屋面; 4 在屋面荷载允许的条件下设架空通风间层; 5 无吊顶的坡屋面做内保温或增设吊顶层,吊顶层内铺设 带铝箔的轻质保温材料; 6 采用倒置式保温屋面: 7 坡屋面吊顶内铺设轻质保温材料; 8 加设坡屋面; 9 其他措施。

50345的相关规定,同时应保证屋面与墙体保温与防水的连续 性。屋面的防水施工和节能改造施工应符合国家标准《屋面工 程质量验收规范》CB50207的相关规定。种植屋面应满足行业 标准《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的规定。

4.5.3改造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应满足以下相关要求:

1制定屋面节能改造施工方案时,应对原房屋结构进行复 核、验算;当不能满足节能改造施工要求时,应采取结构加固

拍地, 2在对屋面状况进行查勘的基础上,应对原屋面上的损害 的部位予以修复; 3屋面的缺损应填补找平; 4屋面上的设备、管道等应提前安装完毕,并预留出外保 温隔热层的厚度; 防护设施应安装到位。 4.5.4 屋面节能改造施工应满足以下要求: 屋面节能改造工程材料可采用松散保温材料、现浇保温 材料、喷涂保温材料、板材或块材保温材料; 2封闭式保温层的含水率,应小于该材料在当地自然风干 状态下的平衡含水率: 3当保温隔热屋面的基层为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板时,应用 强度等级不小于C20的细石混凝土将板缝灌填密实;当板缝宽 度大于40mm或上窄下宽时,应在缝中放置构造钢筋,板端应进 行密封处理;

屋面保温隔热层应按施工方案施工; 2松散材料应分层敷设、按要求压实、表面平整、坡向 正确; 3现场采用喷、浇、抹等工艺施工的保温层,其配合比应 计量准确,搅拌均匀,分层连续施工,表面平整; 4当坡屋面、内架空屋面采用敷设于屋面内侧的保温材料 做保温隔热层时,保温隔热层应有防潮措施,其表面应有保护 层,保护层的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5雨天和五级风及其以上时不得施工;当施工中途下雨时, 应采取遮盖措施。

4.5.6.屋面板状材料保温层施工应满足以下要

基层应该平整、干燥和干

2干铺的板状保温材料,应紧靠在需保温的基层表面上, 并应铺平垫稳; 3分层敷设的板块上下层接缝应相互错开,板间缝隙应采 用同类材料嵌填密实; 4粘贴板状保温材料时,胶粘剂应与保温材料材性相容 并应贴严、粘牢; 5金属板保温夹芯屋面应铺装牢固、接口严密、表面洁净 波向正确。 4.5.7屋面整体现喷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层施工应满足以 下要求: 1基层应平整、干燥和干净; 2 伸出屋面的管道应在施工前安装牢固: 3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配比应准确计量,发泡厚度均 致; 4施工环境气温宜为(15~30)℃,风力不宜大于三级, 相对湿度宜小于85%。 4.5.8保温隔热屋面在与室内空间有关联的天沟、檐沟处,均 应铺设保温层;天沟、檐沟、檐口与屋面交接处,屋面保温层的 铺设应延伸到墙内,其伸入的长度不应小于墙厚的1/2。 4.5.9倒置式屋面的保温层上面,可采用块体材料,水泥砂浆 或卵石做保护层;卵石保护层与保温层之间应铺设聚氨酯纤维无 防布或纤维织物进行隔离保护。 4.5.10屋顶与外墙交界处、屋顶开口部位四周的有机保温材料 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屋顶防水层或可燃保温层应采用不 燃材料进行覆盖。

2干铺的板状保温材料,应紧靠在需保温的基层表面上, 并应铺平垫稳; 3分层敷设的板块上下层接缝应相互错开,板间缝隙应采 用同类材料嵌填密实; 4粘贴板状保温材料时,胶粘剂应与保温材料材性相容 并应贴严、粘牢; 5金属板保温夹芯屋面应铺装牢固、接口严密、表面洁净 坡向正确。

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屋顶防水层或可燃保温层应采用不 燃材料进行覆盖。

5通风空调系统节能改造

1.1通风空调系统进行改造时,应充分挖掘现有系统、设备 为节能潜力,在现有设备不能满足需求时,再予以更换。 1.2通风空调系统节能诊断应根据系统设置情况,对下列内 进行选择性节能诊断: 1建筑物室内的平均温度、湿度; 2 冷水机组、热泵机组的实际性能系数; 3 水系统回水温度一致性; 4 水系统供回水温差: 5 水系统的水力平衡度; 6 水系统输送能效比; 7 水泵效率; 8 生活热水需求; 9 冷却塔耗水量; 10 冷却塔性能; 11 冷源系统能效系数; 12 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 13 系统新风量; 14 风系统平衡度: 15 能量回收装置效率; 16 空气过滤器的积尘情况; 17

5.1.3通风空调系统节能诊断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1通过查阅工图和现场调查,了解通风空调系统的冷热 源形式、系统划分型式、设备配置、用冷用电计量方式、与节能 相关的调节控制方法或手段等信息;

2查阅运行记录,了解通风空调系统运行状况及运行策略 等信息; 3对确定的节能诊断项目进行现场节能检测; 4依据现场检测结果和节能改造判定原则,确定通风空调 系统的节能环节和节能潜力,编制通风空调系统节能诊断报告。 5.1.4通风空调系统的节能改造宜结合系统主要设备的更新换 代和建筑物的功能升级进行。

施工过程中对未改造区域使用功能的影响。对冷热源系统、输配 系统、末端系统进行改造时,各系统的配置应互相匹配。

5.2冷热源系统节能改造

5.2.1冷热源系统改造应根据原有冷热源设备运行记录,进行 整个供冷季负荷的分析和计算,确定改造方案。 5.2.2冷热源进行更新改造时,应在原有通风空调系统的基础 上,根据改造后建筑的规模、使用特征,结合当地能源结构以及 价格政策、环保规定等因素,经综合论证后确定。

系统和空调末端系统的设计要求。

5.2.4冷水机组或热泵机组的容量与系统负荷不匹配日

保系统安全性、匹配性及经济性的情况下,宜采用在原有冷水机 组或热泵机组上,增设变频装置,以提高机组的实际运行效率。

水,凝结水回收系统宜采用闭式系统。

5.2.8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外机、整机式空调器、冷

侧不应被遮挡,为美观而设置的遮蔽 T应米用尔十 过率应达到90%以上。分体式空调器的冷媒管配管长度不应大 于产品额定长度。

5.2.9对水冷冷水机组或热泵机组,冷却水系统宜

5.2.10确定空调冷热源系统改造方案时,应结合建筑物页何的

5.3输配系统节能改造

5.3.2当对通风空调系统的风机或水泵进行更新

机不应低于国家标准《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9761中的节能评价值,更换后的水泵不应低于国家标准《 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2中的节能评价值

风机不应低手国家标准《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双 19761中的节能评价值,更换后的水泵不应低于国家标准《清水 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2中的节能评价值。 5.3.3对于全空气空调系统,当各空调区域的冷、热负荷差异 和变化大、低负荷运行时间长,且需要分别控制各空调区温度

和变化大、低负荷运行时间长,且需要分别控制各空调区温度 时,宜通过增设风量调节机构及风机变速控制装置,将定风量系 统改造为变风量系统。

.3.4当原有输配系统的水泵选型过大时,宜优先采取叶

削技术或水泵变速控制装置等技术措施。

削技术或水泵变速控制装置等技术措施。

5.3.5对于冷热负荷随季节或使用情况变化较大的系统,在确

5.3.5对于冷热负荷随季节或使用情况变化较大的系统 保系统运行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可通过增设变速控制系统 水系统将定水量系统改造为变水量系统

5.3.6对于系统较大、阻力较高、各环路压力损失相差较大的

..U 永示汉 一次泵系统,在确保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和经济性的前提 将其改造为二次泵系统,二次泵采用变流量控制方式。

5.3.7空调冷却水系统应设置必要的控制手段,并应在确保系

3.7空调冷却水系统应设置必要的控制手段,开应在确保 运行安全可靠的前提下,保证冷却水系统能够随系统负荷以 界温湿度的变化而进行自动调节。

5.3.8对于设有多台冷水机组和冷却塔的系统,应防止

5.3.8对于设有多台冷水机组和冷却塔的系统,应防止系统在

3.8对手设有多台冷水机组和冷却塔的系统,应防止系统 行过程中发生冷水或冷却水通过不运行冷水机组产生的旁 见象。

5.3.9空调水系统的分、集水器和主管

5.4末端系统节能改造

5.4.1全空气空调系统宜采取措施实现全新风或最大新风比不 低于50%的可调新风比运行方式,新风量的控制和工况转换, 宜采用新风和回风的焰值控制方法。 5.4.2过渡季节或供暖季节局部房间需要供冷时,宜优先采用 直接利用室外空气进行降温的方式。 5.4.3当进行新、排风系统的改造时,应对可回收能量进行分 析,当经济合理时,设置排风热回收装置。 5.4.4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处理后的新风宜直接送入空调区域 5.4.5餐厅、食堂和会议室等高负荷区域空调通风系统的改造 应根据区域的使用特点,选择合适的系统形式和运行方式。

分区不合理的情况,在进行改造设计时,应根据目前的实际使月 情况,对空调系统重新进行分区设置。

5.5高大空间的气流组织

5.5.1根据室内温、湿度现场测试、诊断结果,对于存在冷热 不均的建筑大空间,应进行气流组织改造。 5.5.2大空间气流组织改造时应按《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 规范》CB50019的相关规定进行设计,确定送风口的形式和位 置、送风量、出口风速、送风温度、回风口的形式和位置等 参数。

.5.3大空间气流组织改造后,应进行风系统风量平衡计

校核原有设备是否满足改造后风系统阻力要求

6供配电与照明系统节能改造

6.1.1 供配电系统节能诊断应包括下列内容: 1 仪表、电动机、电器、变压器等设备状况; 2 供配电系统容量及结构: 3 用电分项计量; 4 无功补偿; 5 供用电电能质量。 6.1.2 供电电能质量节能诊断宜包括以下内容: 1 三相不平衡度; 2 功率因数; 3 各次谐波电压和电流及谐波电压和电流总畸变率: 4 电压偏差。 6.1.3 照明系统节能诊断应包括下列项目: 1 光源和灯具类型: 2 照明灯具照度值; 3 照明功率密度值; 4 照明控制方式: 5 有效利用自然光情况。 6.1.4 供配电与照明系统的改造设计宜结合系统主要设备的更 新换代和建筑物的功能升级进行。 6.1.5供配电与照明系统的改造应在满足用电安全、功能要求 和节能需要的前提下进行,并应采用高效节能的产品和技术。 6.1.6供配电与照明系统的改造施工质量应符合广东省标准 《广东省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15一65、国家材 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的要求。

7.1.1 监测与控制系统节能诊断应包括下列内容: 1 集中空调系统监测与控制的基本要求: 2 照明、动力设备监测与控制的基本要求: 3 现场控制设备及元件情况。 7.1.2 现场控制设备及元件节能诊断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控制阀门及执行器选型及安装; 2 变频器型号和参数; 3 温度、湿度、压力仪表的选型及安装: 4 与仪表配套的阀门的安装; 5 传感器的准确性; 6 控制阀门、执行器及变频器的工作状态。 7.1.3 对建筑物内的机电设备进行监视、控制、测量时,应做 到运行安全、可靠、节省人力。 7.1.4 监测与控制系统应实时采集数据,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 行记录,且应具有历史数据保存功能,与节能相关的数据应能至 少保存12个月。

1.5监测与控制系统改造应遵循下列原则:

1 应根据控制对象的特性,合理设置控制策略; 2 宜在原控制系统平台上增加或修改监控功能; 3 当需要与其他控制系统连接时,应采用标准、开放接口; 4 当采用数字控制系统时,宜将变配电、智能照明等机电 设备的监测纳入该系统之中: 5 涉及修改冷水机组、水泵、风机等用电设备运行参数设 定时,应做好系统保护措施; 6改造应满足管理的要求。

7.1.6冷热源、通风空调系统的监测与控制系统调试,应在完 成各自的系统调试并达到设计参数后再进行,并确认采用的控制 方式能满足预期的要求。

7.1.6冷热源、通风空调系统的监测与控制系统调试,应在完

1.2通风空调系统的监测与控

的规定 7.2.2冷热源监控系统宜对冷冻、冷却水进行变流量控制,并 应具备连锁保护功能。

7.2.2冷热源监控系统宜对冷冻、冷却水进行变流量控制,并

供配电与照明系统的监测与

3.1低压配电系统频率、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 率因数等监测参数宜通过数据网关和监测与控制系统集成。

低压配电系统频率、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数等监测参数宜通过数据网关和监测与控制系统集成。 照明系统的监测及控制宜具有下列功能: 分组照明控制; 照明系统与遮阳系统的联动控制; 泛光照明的控制

分组照明控制: 照明系统与遮阳系统的联动控制: 泛光照明的控制。

8.1.1 民用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时,有条件的场所应优先

3。1民用 开数易必 再生能源。

8.2.1公共建筑的冷热源改造前,应从技术可行性、可实施性 和经济性等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是否采用地表水源热泵 系统。

8.2.1公共建筑的冷热源改造前,应从技术可行性、可实施性

8.2.2地表水源热泵系统改造

、设计、施工及验收应符合国家标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 规范》GB50366的规定。

源热泵系统相适合的设备和装置,构成复合式系统;设计时,地 表水源热泵系统宜承担基础负荷,原有设备宜作为调峰或备用 措施。

8.3.1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时,采用的太阳能系统形式,应根据 年太阳辐照量、年日照时数、建筑物类型、使用功能、业主要 求、投资规模及安装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8.3.2在民用建筑上增设或改造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符合国

8.3.3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时,应根据当地的太阳猫照参

数和建筑的负载特性及改造建筑在不影响结构安全的情况下, 定太阳能光伏电板的数量,以及太阳能光伏系统的总功率、电 压、电流。

3.4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生产的电能宜为建筑目用,也

电网。并入电网的电能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光伏系统 支术要求》CB/T19939的要求,并应符合相关的安全与 求。

8.3.5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应设置电能计量装置。

.3.5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应设置电能计量装置。

接件及配件等应有醒目标识。标识的形状、颜色、尺寸 符合国家标准《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

9.1.1建筑节能改造后,应进行以下工作:

1应对建筑的室内环境进行检测和评估,室内热环境应达 到改造设计要求; 2应对建筑内相关的设备和运行情况进行检查; 3应在相同的运行工况下采取同样的检测方法,对被改造 的系统或设备进行检测和评估; 4宜对改造工程进行验收与节能效果评估。

9.2.2节能改造工程验收资料除了应满足相关验收规范白

5.1节能改造效果应采用节能量进行评估。改造后节能量 下式进行计算:

9.5.1节能改造效果应采用节能量进行评估。改造后节能量应

式中:E.o. 节能措施的节能量; Ebasceline 基准能耗; Epre 当前能耗; Ecal 调整量。 9.5.2 节能效果应按下列步骤进行检测和评估: 1 针对项目特点制定具体的检测和评估方案; 2 收集改造前的能耗及运行数据: 3 收集改造后的能耗及运行数据; 4 计算节能量并进行评估: 5 撰写节能改造效果评估报告。 9.5.3 节能改造效果可采用下列3种方法进行评估: 1 测量法; 2 账单分析法; 3 校准化模拟法。 9.5.4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宜采用测量法进行评估: 1 仅需评估受节能措施影响的系统的能效; 2 节能措施之间或与其他设备之间的相互影响可忽略不计 或可测量和计算: 3 影响能耗的变量可以测量,且测量成本较低; 4 建筑内装有分项计量表; 5 期望得到单个节能措施的节能量; 6 参数的测量费用比采用校准化模拟法的模拟费用低。 9.5.5 符合下列下情况之一时,宜采用账单分析法进行评估:

式中:Econ 节能措施的节能量; Ebascline 基准能耗; E pre 当前能耗; El 调整量。

需评估改造前后整幢建筑的能

2建筑中采取了多项节能措施,且存在显著的相互影响; 3 被改造系统或设备与建筑内其他部分之间存在较大的相 互影响,很难采用测量法进行测量或测量费用很高; 4很难将被改造的系统或设备与建筑的其他部分的能耗 分开; 5预期的节能量比较大,足以摆脱其他影响因素对能耗的 随机干扰。

9.5.6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宜采用校准化模拟法

1无法获得整幢建筑改造前或改造后的能耗数据,或获得 的数据不可靠: 2建筑中采取了多项节能措施,且存在显著的相互影响; 3采用多项节能措施的项目中需要得到每项节能措施的节 能效果,用测量法成本过高; 4被改造系统或设备与建筑内其他部分之间存在较大的相 互影响,很难采用测量法进行测量或测量费用很高; 5被改造的建筑和采取的节能措施可以用成熟的模拟软件 进行模拟,并有实际能耗或负荷数据进行比对; 6预期的节能量不够大,无法采用账单分析法通过账单或 表计数据将其区分出来。 9.5.7采用测量法进行评估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被改造系统或设备运行负荷较稳定时,可只测量关键 参数,其他参数宜估算确定; 2当被改造系统或设备运行负荷变化较大时,应对与能耗 相关的所有参数进行测量; 3当实施节能改造的设备数量较多时,宜对被改造的设备 进行抽样测量。

1 评估前应制定校准化模拟方案; 2应采用逐时能耗模拟软件,且气象资料应为1年(8760h) 的逐时气象参数:

3除了节能改造措施外,改造前的能耗模型(基准能耗模 型)和改造后的能耗模型应采用相同的输入条件; 4能耗模拟输出的逐月能耗和峰值结果应与实际账单数据 进行比对,月误差应控制在±15%以内,均方差应控制在±10% 之内。

当更换电机驱动压缩机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 在额定工况下,能效等级不应低于表A.0.1中的2级。

表A.0.1 冷水(热泵)机组能效等级

A.0.2当更换电机驱动压缩机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 组时,应考虑机组部分负荷下的运行效率,其综合部分负荷性能 系数(IPLV)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CB50189中5.4.6的规定。 A.0.3当更换名义制冷量大于7100W、采用电机驱动压缩机的 单元式空气调节机、风管送风式和屋顶式空调(热泵)机组时, 能效等级不应低于表A.0.3中的2级

表A.0.3单元式机组能效等级

A.0.4当更换蒸汽、热水型漠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及直燃型漠

A.0.4当更换蒸汽、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及 天 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时,性能系数不应低于国家标准

A.0.4当更换蒸汽、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及直燃型漠 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时,性能系数不应低于国家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中第5.4.9条的规定。 A.0.5当更换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时,其综合部分负荷性 能系数不应低于表A.0.5的规定。

表A.0.5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

A.0.6当更换房间空调器时,能效等级不应低于表A. 2级

6当更换房间空调器时,能效等级不应低于表A.0.6中白

T/CCIAT 0008-2019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表A.0.6房间空调器能效等级

能效等级的测试方法按照《房间空气调节器》GB/T7725、《单元式空气调节 机》GB/T17758的相关规定执行。

A.0.7当更换变频房间空调器时,能效等级不应低于表A 中的1*级。

表A.0.7变频房间空调器能效等级

季节能效比的测试方法按照《房间空气调节器》GB/T7725附录E的规定执 行,季节能效比的实测值保留两位小数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T/CBDA 10-2018 寺庙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技术规程,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 “可”。 2规范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 “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T19939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JGJ176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 相关的产品标准: 《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1 《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CB19762 《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18613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7106 《建筑幕墙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GB/T15227 《建筑幕墙》GB/T21086 《管形荧光灯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7896 《普通照明用双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043 《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19044 《单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CGB19415 《高压钠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CB19573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第1部分:工业或商业用 及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CB/T18430.1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第2部分:户用及类似用 途的冷水(热泵)机组》CB/T18430.2 《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GB/T18362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GB/T18837 《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GB/T18836 《单元式空气调节机》GB/T17758 《房间空气调节器》GB/T7725 《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2021.3

《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2021.3 《屋顶式空气调节机组》GB/T20738 《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CB21455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CB 21454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