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乐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9)(乐府办发[2019]25号 乐山市政府2019年7月)住建筑错位布置时的最小间距
L为最小间距,参见附录四建筑间距图示
JTGT 3821_2018《公路工程估算指标》非居住建筑各类朝向平行相对布置时的最小间距
注:(1)表中α指两栋非居住建筑之锐角夹角;
居住建筑错位布置时的最小间足
注:L为最小间距,参见附录四建筑间距图示。 第3.1.6条建筑屋面高度高于24.0米的单层公共建筑与 相邻建筑的间距控制,应按非居住高层建筑与相邻建筑的间距规 定执行。
各类建筑后退用地红线最小距离
注:(1)α为高层建筑主要朝向与用地红线间的夹角
建筑高度超过80.0米的建筑工程,按80.0米高度计算建筑 退距。 1.建筑屋面高度高于24.0米的单层公共建筑后退用地红线 的距离根据其性质核定,后退距离不应小于15.0米; 2.地下室(包含但不限于汽车坡道、化粪池等)外墙后退用 地红线的距离不应小于3.0米。 3.高层建筑其建筑屋面高度不高于24.0米的裙房部分后退 用地红线的距离,应按多低层非居住建筑的后退规定执行。 第3.2.4条同一权属单位用地内,幼儿园、小学、中学三 类用地内的建筑不得与其他性质用地内的建筑拼建,在建筑距离
满足本规定第3.1.2条~3.1.9条规定的基础上,建筑退让共有 的用地红线的距离不作要求。 第3.2.5条各类建筑临规划绿地布置时,其后退规划绿地 的距离应满足以下规定: 1.各类建筑后退规划带状绿地的距离不小于5.0米,且满足 第3.2.6条的规定; 2.在已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用地内规划新增块状绿地,当规 划块状绿地由建设单位负责实施时,建筑后退该规划块状绿地不 小于5.0米,后退其它的规划块状绿地按第3.2.3条的规定执行: 3.后退规划作为应急避难场所的绿地,其后退规划绿地的距 离按第3.2.3条进行控制: 4.后退规划绿地、厂场的距离按第3.2.6条进行控制: 5.地下室(包含但不限于汽车坡道、化粪池等)外墙后退规 划绿地、卢场的距离不小于5.0米: 第3.2.6条各类建筑后退规划道路红线的最小距离应按 以下有关规定控制: 各类建筑后退规划道路红线的最小距离
注: (1)本表中的专业市场特指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用地性质为批发市场用地(B12 上修建的小商品市场、工业品市场、综合市场等; (2)本表中的大型公共建筑特指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用地性质为文化设施用地 (A2)上修建的建筑面积大于2万平方米的各类建设项目,如:影剧院、艺术中心、 展览馆、博物馆、图书馆等; (3)建筑后退道路中心线的距离必须符合后退用地红线的相应规定,当道路对 面的用地性质为规划绿地、河道等时,只须满足退规划道路红线的要求; (4)当道路对面建筑为高层建筑时,拟建建筑在满足退规划道路红线的要求的 基础上,退让道路对面建筑距离应满足本规定第3.1.2~3.1.7条间距规定; (5)各类建筑后退规划宽度30米以上道路(含30米)交叉口切角红线的距离 不应小于13米,其余后退规划道路切角红线的距离应按较宽退线距离要求控制; (6)建筑后退规划的绿线、蓝线、紫线、黄线等色线的距离还必须符合相关规 定; (7)建筑退离规划桥梁和现状桥梁时宜适当加大退距; (8)人行道与建筑退距的空间应结合城市需求综合利用,协调处理、合理平顺 衔接,竖向无明显高差; (9)建筑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范围内不应高出地面设置建设项目自身的设备管 道井(包含但不限于风井、烟道、电并),且场地竖向应与周边城市道路平顺相接, 相互协调。 (10)当用地红线与道路红线重合时,执行道路红线退界要求。 1.围墙及地下室(包含但不限于汽车坡道、化粪池等)外墙 后退规划道路红线的距离不应小于3.0米; 2.地下机动车库进出口坡道的起坡点至道路红线的车道长 度不小于7.5米; 3.建筑屋面高度高于24.0米的单层公共建筑后退规划道路 红线的距离根据其用途核定,其后退距离不小于25.0米; 4.离室外地坪的净空高度高于3米的雨篷、檐口等可在后退 距离内出挑,出挑外缘至道路红线或绿线的距离应大于规定后退
第3.3.1条建筑设计应符合城市特色空间与色彩规划的 规定,并充分考虑实际使用需求和可能,避免使用过程中对建筑 主体结构和外立面的改造。 第3.3.2条建筑总平面规划设计规定: 1.建筑总平面设计应顺应城市肌理 2.在不影响城市道路交通组织的前提下,鼓励相邻新建住宅 小区经协商各自后退用地界限一定距离、规模较大的新建住宅小 区在用地内部,建设开放式内部道路与城市道路相衔接,实现内 部道路公共化;允许商业项目或居住兼容商业项目设置商业步行 街、商业广场; 3.居住用地或兼容居住的用地内,应设置临道路的集中绿 地,集中绿地的面积不应小于规划条件中规定绿地面积的25%: 4.高层居住建筑宜塔式布局,不得设置3个单元相连的单元 式高层; 5.临城市生态景观区一侧,沿规划控制红线进深30米范围 内,不宜布置高层建筑,应严格控制间口率,留出纵深的视线通 廊; 6.建设用地临规划宽度30米以上道路(含30米)或城市生态 景观区的建设项目,建筑面宽应符合以下规定: (1)低、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裙楼最大连续面宽投影不宜 大于 80 米; 建筑高度不大于60米的高层建筑,建筑主体最大连续面宽
的投影不宜大于60米;建筑高度大于60米的高层建筑,建筑主 体主要朝向投影面宽不宜大于40米(详见图3.1) (2)不同建筑高度组成的连续建筑,其最大连续面宽的投 影上限值按最高建筑高度所对应的主要朝向投影面宽执行,
图3.1建筑主要朝向投影面宽示
注:(1)A、B、C为连续建筑物,A为建筑最高部分,L为 建筑主要朝向投影面宽,H为建筑最高部分的建筑高度; 2)H≤24.0米,L≤80.0米; (3)24.0米 制高点,高层建筑的高差比不宜小于25%。含有住宅建筑的建设 项目,同一地块中住宅建筑的高差比不宜大于65%。 第3.3.4条建筑屋顶与立面规划设计规定: 1.低、多层居住建筑屋顶应采用坡屋顶形式: 2.建筑外墙宜采用石材、环保复合材料、金属等高品质的装 饰材料展现建筑的品质感,禁用劣质、非环保外墙材料。多层商 业和商业建筑裙楼宜采用石材作为外装饰材料: 3.建筑立面各种标识、店招应结合立面统一设计并预留位 置; 4.建筑外墙和屋顶设置空调室外机、给排水管、燃气管、水 箱等时,应对其进行隐蔽或美化。空调器室外机冷凝水应采用有 组织排水,且使冷凝水管有效隐蔽; 5.鼓励高层建筑临道路侧主体建筑外不设裙楼: 6.临街商业用房不应设置封闭式卷帘门: 7.除有安全、保密等特殊要求的建设项目外,建设用地与规 划道路、城市生态景观区的分隔宜采用透空栏杆、绿禽、绿化、 水景等形式。确需建围墙的,应符合以下规定: (1)通透式围墙通透率大于70%: (2)绿色植物墙绿化覆盖率大于80% (3)确需建实体围墙的,围墙临规划道路(河道或城市升 放空间)须砌宽度30厘米以上、高度40厘米的种植槽,用于种 植常绿植物,遮挡墙体,绿化覆盖率要达到100%; (4)围墙设计效果图、大样图应与规划设计方案一并报审。 8.以下建设项自应实施景观照明工程,且应与建设项自同时 设计、同时施工、同时工验收:城市滨江、滨水区两岸的建筑, 城市标志性建(构)筑,用地临规划宽度30米以上道路(含30 米)的建设项自,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及以上公共建筑,大型户 外广告设施。 第3.3.5条建筑竖向规划设计规定: 1.建筑规划设计方案必须包含竖向设计,确保项自用地范围 内为的道路、场、室外场地标高与城市道路相衔接。建筑处于平 原地形,以相临城市道路的人行道设计高程为参照。建筑处于丘 凌地形,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相临道路、地形地貌综合确定设 计高程,应充分尊重自然,严禁大开大挖,毁坏自然山体: 2.建筑室内±0.00标高设置的一般规定: (1)距道路红线18米内临道路商业建筑室内土0.00标高 高程与参考面高程差不应大于0.6米;距道路红线18米外临道 路商业建筑土0.00标高高程与参考面高程(垂直方向)坡度应 小于3%,且高程差不应大于1.5米; (2)临道路居住建筑土0.00标高高程与参照面高程差不应 大于1.5米,且与相临人行道间做平缓过渡处理 3.建筑室内土0.00标高设置的其它要求: (1)在未建成的规划道路两侧布置建筑时,必须依据本条规 定,按建筑相临的规划道路高程计算出拟建工程的室内土0.00标 高; (2)如因建筑功能使用要求需提高室内土0.00标高设置的 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按相关规范另行审批: (3)当平原地区出现建筑所处自然地形与周边道路高差大 于1.5米时,建筑室内±0.00标高设置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按 相关规范另行审批。 第3.3.6条其他规划设计规定: 1.建筑层高要求: (1)居住建筑层高除入户大堂外应控制在2.8~3.6米范围 内,跃层式住宅客厅(起居室)层高可为户内通高并应控制在2 层以内; (2)办公用房标准层分隔的,层高不应高于4.2米;办公 用房标准层不分隔的,层高不应高于4.6米,建筑公共部分的门 丁、大堂、中庭等除外 (3)酒店用房层高不应高于4.9米,建筑公共部分的门厅 大堂、中庭等除外,展示厅、报告会议厅、宴会厅等有特殊功能 需要的建筑层高可根据功能要求适当提高。 2.居住建筑阳台的进深(围护结构外围至外墙边缘距离)不 应大于2.1米;不得设置错层阳台、挑高阳台;厨房阳台不得面 向城市道路,其他阳台必须封闭作公建化处理; 3.居住建筑底层设置下沉天井的,下沉天井的水平投影总面 积不应大于该居住单元本层套型建筑面积的10%,且不得临道路 设置; 4.居住建筑凸窗数量不得超过套内客厅和卧室总数量的 1/2;凸窗长度不应超过开间长度的2/3,当设置转角凸窗时, 凸窗总长度不得超过房间外墙的1/2;窗台面与室内地面高差不 应低于0.45米,进深不应大于0.7米,窗净高不应大于2.1米。 设有凸窗的房间,应利用凸窗下空间放置空调室外机,不再另设 空调室外机搁板。 5.高层居住建筑底层架空层除必要的入口、门厅外,应设置 绿化、地面铺装、休息座椅、健身设施等,作为小区住户开散式 公共活动空间; 6.居住与商业兼容的建设项目,商业应单独用地、集中布置 不得设置沿街单层商铺: 7.商业、商务类建设项目(不含酒店)宜采用公共走廊、公 共卫生间式布局,不得设置出挑阳台、凸(飘)窗,不得采用住 宅单元式布局和住宅套型式功能设计: 8.每套居住建筑中阳台及非公共活动空间(包含但不限于各 类形式的入户花园、空中花园、露台、退台)、凸()窗、设 备平台、空调板、构造板、结构板、结构梁与外墙围合部分、抗 震板等的水平投影面积不应大于该套套型总建筑面积的15%(公 共活动空间的设备平台、空调板、构造板、结构板、结构梁与外 蔷围合部分、抗震板等的投影面积应按照本层户数均摊后,一并 计入本条规定的15%比例范围内)。 第3.3.7条建筑方案报审规定: 1.在三维地理模型库覆盖范围内建设项目,建设单位、设计 单位在报审工程规划设计方案时,应同时将三维仿真模型(简模 电子文件提交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进行核验入库;在报城市规划委 员会审议之前,应将三维仿真模型(精模)电子文件提交城乡规 划主管部门进行核验入库。建设项自规划设计方案调整时,建设 单位、设计单位报送的三维仿真模型(简模、精模)电子文件应 随之调整; 2.房地产开发项目(未办理预售许可证的除外)的规划设计 方案经批准后确需调整的,调整后的开发强度、建筑密度不得高 于原批准规划设计方案,绿地率、公共配套设施不得低于原批准 规划设计方案。建设项自完成规划核实后,严禁对已核实部分进 行规划设计方案调整 第四章建筑工程竣工规划核实 第4.0.1条建筑工程工后,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对建筑 工程是否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其附件、附图确定的规划内 容进行建设予以核实。 第4.0.2条规划核实内容应包括:计容建筑面积、建筑密 、绿地率、建筑外立面、建筑平面尺寸、层数、高度、间距 退界,公建配套设施和项目配套设施的建筑面积和位置。建筑工 程应同时符合第4.0.3条~4.0.13条方可办理规划核实 第4.0.3条计容建筑面积的规划核实: 筑工程竣工后计容建筑面积误 呈竣工后计容建筑面积误差控制 第4.0.4条建筑密度的规划核实: 买际建筑密度超出规划许可建筑密度的,应按以下规定的允 许误差值执行: 1.建筑密度误差值小于等于1.5%的,可办理规划核实; 2.建筑密度误差值大于1.5%的,必须依法处理后方可办理 规划核实。 第4.0.5条绿地率的规划核实: 实际绿地率低于许可绿地率的,应按以下规定的充许误差值 执行: 1.绿地率误差值小于等于1.5%的,可办理规划核实; 2.绿地率误差值大于1.5%的,必须整改完毕或依法处理后 方可办理规划核实。 第4.0.6条建筑外立面的规划核实: 建筑外立面(含外立面装饰材料、色彩、细部等)与规划设 计文件不一致的,应按以下规定执行: 1.按规划设计文件整改完毕,可办理规划核实 2.建筑外立面符合城市特色空间与色彩规划的相关规定,将 建筑外立面实际建设情况公示征求利害关系人意见无异议,房地 产项目取得所有购房人书面同意意见的,可办理规划核实。 第4.0.7条建筑平面尺寸的规划核实: 实测建筑平面尺寸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其附图、附件不 致的,应按以下规定执行: 1.实测建筑平面尺寸与规划许可建筑平面尺寸的差值小于 等于60厘米的,可办理规划核实: 2.实测建筑平面尺寸与规划许可建筑平面尺寸的差值大于 50厘米的,必须依法处理后方可办理规划核实, 第4.0.8条建筑层数的规划核实: 实际建筑层数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其附图、附件不一致 的,必须依法处理后方可办理规划核实。 第4.0.9条建筑高度的规划核实: 实际建筑高度、建筑屋面高度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其附 图、附件不一致的,但同时符合以下要求的建设项目可办理规划 核实: 1.在国家或地方公布的各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 区、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区的建筑工程和机场、电台、电信、 微波通信、气象台卫星地面站、军事要塞工程等周围技术作业控 制区内的建筑工程,实际建筑高度不满足净空控制要求的,须取 得相关净空限高主管单位的书面批复:未取得相关净空限高主管 单位的书面批复的,已按规划条件整改完毕; 2.实际建筑高度、建筑屋面高度与规划许可建筑高度的误差 均小于等于50厘米,或实际建筑高度、建筑屋面高度与规划许 可建筑高度的误差不满足均小于等于50厘米的要求,但已依法 处理完毕。 第4.0.10条建筑间距、退界的规划核实: 建筑平面尺寸、层数、高度等建设符合规划要求,实测建筑 间距、退界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其附图、附件不一致的,应 按以下规定执行: 1.实测建筑间距、退界与规划许可建筑间距、退界的差值均 小于等于60厘米的,可办理规划核实 2.实测建筑间距、退界与规划许可建筑间距、退界的差值不 满足均小于等于60厘米要求的,必须依法处理后方可办理规划 核实。 第4.0.11条机动车停车库(位)、非机动车停车库(位) 的规划核实: 1.地下室外轮廓尺寸、层数等建设符合规划要求,地下机动 车停车库、非机动车停车库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其附图、附 件不一致的,应按以下规定执行: (1)实际建筑面积小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其附图、附 件确定的建筑面积,但符合规划条件的,经公示无异议后方可办 理规划核实; (2)实际建筑面积小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其附图、附 件确定的建筑面积,且不符合规划条件的,必须按规划要求整改 后方可规划核实。 2.地面机动车停车位数量、非机动车停车位面积符合建设工 程规划许可证及其附图、附件要求,涉及位置调整的,应经公示 无异议后方可办理规划核实。 第4.0.12条分期规划核实: 对建筑工程项自的竣工规划核实,原则上应在建设工程规划 许可证及附件、附图的许可内容完成之后方可审请办理。情况特 别的,根据实际情况,同一个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批准的建筑工 程可采取分段、分栋竣工规划核实确认的方式进行。 分段竣工规划核实是指一栋建筑工程的一个或几个独立功 能建设(住宅、商业、车库等部分)竣工后,被许可人提出申请: 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已竣工部分予以竣工规划核实确认。分段 俊工规划核实确认部分应符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附件附图 许可内容,其有相对独立和完整的使用功能,并能正常投入使用。 分栋竣工规划核实是指两栋以上的建设工程,其中一栋或几 栋建筑工程竣工后,被许可人提出申请,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 已竣工建筑工程予以竣工规划核实确认。分栋竣工规划核实确认 建筑应符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附件附图许可内容,具有相对 独立和完整的使用功能,并能正常投入使用。 分段、分栋竣工规划核实应确保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附件 附图许可的配套设施和环境工程完成建设,未完成建设的,不得 办理最后一个或几个功能部分的分段竣工规划核实确认和最后 一栋或儿栋建筑工程的分栋峻工规划核实确认。 第4.0.13条分期规划许可项目的规划核实: 对于一个规划条件、分期规划许可的建筑项目,规划核实阶 段应依据规划条件对应的规划许可综合技术经济指标核实项目 的容积率、建筑密度等技术经济指标 第5.0.1条由于特殊情况,确需突破本规定中使用附录 中1类和2类用词的条文之规定时,必须提请规划专家会论证 规委会审议同意后方可实施。 第5.0.2条本规定由乐山市自然资源局负责解释。 第5.0.3条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原《乐山市城市规 划管理技术规定》(2015版)同时废止。 第5.0.1条由于特殊情况,确需突破本规定中使用附录 中1类和2类用词的条文之规定时,必须提请规划专家会论证 规委会审议同意后方可实施。 第5.0.2条本规定由乐山市自然资源局负责解释。 第5.0.3条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原《乐山市城市规 划管理技术规定》(2015版)同时废止, 附录一:本规定用词说明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定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 的用词说明如下: 1类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类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类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条文中指定应按其它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 条文中指定应按其它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 1.中心城区:主要为绕城高速公路、乐五快速路、五犍沐快 速路、五沙快速路、乐宜高速公路、乐自高速公路、乐沙快速路 苏沙快速路以及省道215围和的区域以及周边相邻区域,包括通 江、蟠龙、青江、柏杨坝、老城、肖坝、牟子、岷江东岸、杨湾、 饶坎、苏稽、水口、嘉农、沙湾、冠英、高新区、竹根、杨柳、 桥沟、金栗等地区。 2.城市生态景观区:规划区范围内为保护生态,彰显地域自 然与人文景观特色,需禁止或限制有关建设活动的区域。它包括 主要山体、城市绿线、城市蓝线、城市紫线保护范围,重要的景 观视线通廊。 3.民用建筑: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的总称。按 建筑使用功能可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 4.居住建筑:是指供人们目常居住生活使用的建筑物。包括: 住宅(含别墅、公寓)和宿舍等。 5.非居住建筑:除居住建筑以外的其他民用建筑(本规定中 不包括工业建筑)。 6.工业建筑:包括直接用于生产的建筑、必要的生产配套办 公用房和服务用房。 7.建筑按地上高度分类划分如下 (1)低层建筑:建筑高度不大于11米的建筑为低层建筑 26.停车空间:停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室内、外空间。 27.绿地率:在规划项自建设用地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与 现划项目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 28.塔式高层居住建筑:主要朝向投影面宽小于50米的高层 居住建筑。 29.多低层建筑长边:主要功能房间升窗面、阳台设置面以 及面宽大于18.0米的山墙面。 30.多低层建筑山墙:多、低层建筑面宽不大于18.0米的短 边。山墙面每层可设置面积不大于1.8平方米的走道窗、楼梯间 窗:面积不大于0.6平方米的卫生间窗、盟洗室窗、升水间窗 诸物间高窗。 31.道路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 边界线。 32.用地红线:各类建筑工程项自用地的使用权属范围的边 界线。 33.城市绿线: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34.城市蓝线: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 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包括城市取水点上游 00米和穿过城市的江河、溪流在城市规划区范围之外的相当区 段,指“水体现状、规划及严格保护界线”。 35.城市紫线: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 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 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 的保护范围界线。 36.城市黄线: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 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 37.特殊控制线:如机场净空限高控制线、等值线、城市微 波通道等控制范围的界线等。 38.建筑控制线:有关法规或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建筑物, 沟筑物的主体外轮廓必须依此线型设计,不得超出或后退的界 线。 39.道路中线:一般指道路路幅的中心线。规划道路断面的 中心线称为道路规划中线。 40.道路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 边界线。 41.可比容积率:校园中各类建筑地上总建筑面积与校园中 附录三:计容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计容建筑面积指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一般按照《建筑工 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一2013)规定的计算方式执行, 出现下列情况的,执行本规则 一、居住建筑 居住建筑层高大于3.6米的,超出高度部分以每1.2米为单 位累进增加0.5倍计算容积率指标。即层高大于3.6米小于等于 4.8米的,按该部分套内建筑面积的1.5倍计入容积率指标;层 高大于4.8米小于等于6米的,按该部分套内建筑面积的2倍计 入容积率指标,以此类推。局部层高高于3.6米的跃层式住宅, 其高于部分应按其自然层高度折算层数计算建筑面积(不足一层 的按一层计算)。 居住建筑底层架空部分净高大于或者等于3.6米,且仅用于 绿化、公共休闲活动空间、公共通道等非经营性用途的,其面积 不计入计容建筑面积。 居住建筑底层设置下沉天井的,下沉天井的水平投影面积计 入计容建筑面积。 二、商业建筑 单栋商业建筑(含设置在商业建筑中的各类配套服务用房 总建筑面积小于15000平方米或者单层面积小于5000平方米的 其层高大于 5. 1 米、小于或者等于 7. 2 米(即 5. 1+2. 1)的,其 计容建筑面积按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层高大于7.2 米、小于或者等于9.3米(即7.2+2.1)的,其计容建筑面积按 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层高大于9.3米的,以此类推 单栋商业建筑(含设置在商业建筑中的各类配套服务用房) 总建筑面积不小于15000平方米且单层面积不小于5000平方米 的,其层高大于6米、小于或者等于8.1米(即6+2.1)的,其 计容建筑面积按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层高大于8.1 米、小于或者等于10.2米(即8.1+2.1)的,其计容建筑面积 按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层高大于10.2米的,以此 类推。其底层有特殊功能要求的,经专题论证,底层层高可以适 当提高,但不得超过7米。 三、工业建筑 除特殊要求外,工业厂房层高不宜高于8.1米,当层高高于 8.1米时,其计容建筑面积按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 其他工业用房层高不应高于4.2米 四、仓储建筑 仓储建筑层高不宜高于8.1米,当层高高于8.1米时,其计 容建筑面积按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 五、阳台 错层阳台、挑高阳台按其自然层高度折算层数计算建筑面积 (不足一层的按一层计算)计入计容建筑面积。 六、花池 (一)建筑高度小于或者等于27米的居住建筑在外墙外或 者阳台外设置花池时,花池底板高于室内地坪或者阳台地坪0.6 米、进深不大于0.7米的,花池不计入计容建筑面积;否则,按 水平投影面积计入计容建筑面积。 (二)建筑计算高度大于27米的居住建筑在外墙外或者阳 台外设置的花池,按水平投影面积计入计容建筑面积。 七、凸窗 居住建筑中符合第3.3.6条规定的凸窗和非居住建筑中的 当窗不计入计容建筑面积。居住建筑中不符合第3.3.6条规定的 凸窗按水平投影面积计入计容建筑面积。 八、雨篷 建筑外墙窗洞口、阳台窗洞口上沿外挑的进深不大于0.5米 的雨篷不计入计容建筑面积。 九、空调室外机搁板 空调室外机搁板沿阳台长边设置的,该搁板按照阳台计入计 容建筑面积;沿阳台短边外侧设置且其进深不大于0.8米并设置 景观罩的,该搁板不计入计容建筑面积。沿建筑外墙设置的空调 室外机搁板其进深不大于0.8米,且连续长度不大于1.5米的: 该搁板不计入计容建筑面积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市政工程规划管理 第三章 市政工程峻工规划核实管理 第四章 附则 附录一 本规定用词说明 附录二 名词解释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市政工程规划管理 第三章 市政工程竣工规划核实管理 第四章 附则 附录一 本规定用词说明 附录二 名词解释 第1.0.1条为加强乐山市市政工程规划管理,确保规划有 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四川省城乡规划 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技术规范,结合乐山市(以下 简称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1.0.2条本规定适用于乐山市城市规划区(包括市中 区、五通桥区、沙湾区)城市建设用地内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 性详细规划、专业规划、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各类建设项自的规划 设计和规划管理。金口河区、峨眉山市、犍为县、井研县、夹江 县、沐川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可参照本规定, 并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调整部分规定内容。 第1.0.3条本规定所称市政工程是指城市交通设施工程、 湖水系工程及雨水、污水、再生水、给水、燃气、输油、热力 通信、户播电视、电力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的建设工程。除高速 公路外,进入城市规划建成区的公路即成为城市道路的组成部 分,其设计与规划管理应符合本规定。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的交 叉工程其设计与规划管理也应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1.0.4条市政工程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市政专项规 划统一规划设计,按计划实施。市政工程应按城市远期发展规模 规划设计,并应考虑防灾备用需求。 第1.0.5条在本市实施的市政工程,应采用2000国家大 地坐标系统和85国家高程基准 第二章市政工程规划管理 第2.1.1条各等级道路衔接及立交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高速公路与快速路相交处应设置互通式立交;高速公路与 主十路相交处应宜设置互通式立交: 2.快速路与快速路、主十路相交处应设置立交,支路不得直 接接入快速路; 3.交通性主十路与主十路相交处宜设置立交: 4.立交设置应保障交通主流方向便捷,避免绕行。 第2.1.2条道路平面交叉口路缘石转弯半径应符合以下 规定: 1.主十路交叉口转弯平径宜为20一25米: 2.次十路交叉口转弯半径宜为15一20米; 3.支路交叉口转弯平径宜为10一15米; 4.不同等级道路相交的交叉口,按照较高等级道路确定交叉 口转弯半径。 第2.1.3条新建道路其道路红线展宽应符合以下规定: 公交停车港、人行天桥、人行地下通道的道路路段,应展宽 道路红线,不宜减少人行道宽度。 次干路及以上等级道路相交的交叉口应渠化展宽。 第2.1.4条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应合理组织项目 内部车行交通。车行出入口应符合以下规定: 1.禁止在快速路、立交匝道上直接开口;主十路上不应开口, 确需升口的,应专题论证,有条件的,应通过设置辅道开口,但 人行道宽度不得减少; 2.当相邻道路为2条或者2条以上不同等级道路的,应在较 低一级城市道路上设置出入口; 3.沿次十路同侧的建筑工程项自,其车行出入口之间的水平 距离应不小于40米; 4.快速路公交停靠站及加油(气)站应临辅路设置;确需临 主路设置的,应设置在与主路分离的停靠区内,停靠区车行出入 口应满足快速路出入口最小间距的规定: 5.车行出入口与公交停车港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15米: 6.鼓励与相邻用地建设项目共用车行出入口,减少对城市道 路的车行开口数量。 第2.1.5条新建公交停车港应符合以下规定: 1.同侧停车港的间距宜为400一800米,其中人口密集地区 宜取低值; 2.对向设置的停车港以渐变段起点起算,应朝车辆前进方向 错位30米设置; 3.停车港区域人行道宽度不得小于该道路人行道宽度: 4.交叉口附近设置的公交停车港,宜设在出交叉口方向,距 路缘名圆角切点不小于50米。 注:旧城区公交停车港的设置宜符合以上规定 2.2公用管线工程 第2.2.1条新建、改建、扩建城市道路,应同步规划、建 设城市管线,统筹处理好各类地下管线的关系。 综合管廊应布置在道路两侧绿地及道路红线范围内。未纳入 综合管廊的各类市政工程管线应与道路绿化、盲道等统筹协调: 并符合以下规定: 1.道路红线宽度40米及以上的城市干路,在道路两侧均应 布置雨水管道: 2.市政公用管道(电力、给水、污水、天然气、雨水、路灯、 通信等)在城市道路双侧布置的,其布置形式参见下图1;单侧 布置的,其布置形式参见下图2; 图1:市政公用管线双侧布置图 3.地下管线宜布置在人行道或绿化带下;条件受限的,可以 布置在车行道下。 4.当用地条件受限时,在保证现状建筑结构及管线安全的前 提下,可以将地下管线布置在道路红线与建筑控制线之间。 5.新建、改建、扩护建交通设施、公用设施的建(构)筑物地 下部分与建设用地红线的距离,应满足安全要求。 第2.2.2条承担为道路沿线用户配套服务的市政管线应 预留支管并延伸至道路两侧红线外或道路两侧的绿带外1~2 米。支管位置按现状实际需要预留或按规划预留,预留支管间距 不宜大于150米。 第2.2.3条城市管道的最小建设规格应符合以下规定: 未纳入综合管廊,在城市主、次十路上敷设的各类市政工程 管线,应按照城市规划要求的规格理设,除临时施工管道和直理 电力、通信电缆外,不得低于以下数量及规格: 1.电力电缆沟及管道6条(孔); 2.通信管道12孔; 3.天然气管道100毫米; 4.供水管道200毫米、排水管道400毫米。 第2.2.4条地下管道覆土厚度应符合以下规定: 1.地下管道横向穿越车行道的,其覆土厚度应满足相关技术 规范要求,并不宜小于1米。 2.沿城市道路路缘石埋设的城市公共照明系统的低压电源 线路,其覆土厚度不宜小于0.4米 3.与城市道路平行埋设在车行道下的其他地下管道线,其覆 土厚度应满足管道最小覆土的技术规定,并不宜小于1米。 4.在人行道下设置的管线沟道,其盖板装饰应与人行道铺砌 统一,其顶面标高应与人行道设计标高一致。 5.各种检查井、手孔等附属设施,其顶面标高应与地面设计 标高一致。 第2.2.5条排水系统内的干管之间宜设置连通管。 第2.2.6条排水户内部的排水系统必须按雨污分流进行实 施并分别排入城市的雨水、污水管道内。城市污水系统未覆盖的 地区,排水户应先在其内部实行雨污分流,难以排入城市污水系 统的污水,应采用生化等处理设施就地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才 能就近排放。城市雨排水系统未覆盖的片区,排水户应分期实施 雨水排水系统,近期就近排入现状雨排水管或沟渠,远期排入城 市雨水系统。 在有条件的排水户内部宜设置雨水贮存池。 雨水贮存池、化粪池和生化等处理设施不宜临规划道路设 置,若只能临规划道路设置须后退道路红线大于5米。 第2.2.7条架空线及水电气设施位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在新建城市道路上,不得新设架空线杆路 2.新设置的各种电力变压器、通信交接箱、燃气调压器(箱 等设施,不得占用现有城市道路人行道; 3.现有人行道上的架空线杆路和设施,应结合道路改造,按 照本规定要求逐步规范。 2.3交通安全设施工程 第2.3.1条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是指在城市道路上设 立的交通标志、交通标线、交通信号灯、交通安全宣传设施、隔 离设施、交通信息采集设备(含道路交通违法记录设备、交通视 频监控设备)、交通情报信息屏及其专用供电、通信管网、支撑 杆件等设施。 第2.3.2条在新编、修编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规划部门应 会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其开展交通影响评价,结合城市发 展合理确定城市路网结构和道路等级。 新建、改建、扩建城市道路工程在设计阶段,建设单位应书 面征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工程设计方案中涉及道路交通 安全设施内容的意见。 配套交通安全设施应按国家、地方、公安机关行业标准和交 通安全管理的需要与道路主体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 2.4人行立交 第2.4.1条在城市道路上架设人行天桥的,天桥的宽度不 得小于3米,天桥下的净空高度不得小于5米。天桥上及梯道下, 均不得设置经营性设施以及其他与人行交通无关的设施。 第2.4.2条人行地下通道的净宽不得小于4米,净高不得 小于2.5米,通道顶部覆土厚度不得小于1.5米并满足管线布设 的要求。 2.5河道保护 第2.5.1条在河道两侧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 不得侵占主行洪断面,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除修建道路、桥梁可以横跨外,禁止封盖: 2.在河道两侧和水面四周,应按照规定留出污水截留管道位 置,以及供行人、车辆使用的连续道路、防汛抢险通道用地和绿 地; 3.改变河道形状后,原控制的水面面积与绿化控制面积之和 不得减少; 4.确需在河道内布设管线工程的,应采取措施,确保管道不 渗漏,不得阻碍河道行洪,并应征得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第三章市政工程竣工规划核实管理 第3.0.1条市政工程工后,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对工程 是否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其附件、附图的规划内容进行建 设予以核实。 第3.0.2条市政工程规划核实内容: 1.道路工程核实内容:总体平面位置(含:道路红线、道路边 线)、道路交叉口规划控制点坐标与标高、道路标准段横断面布 置(含:车道数及车道宽度)、配套管线预理及其他规划控制、人 行道铺装、无障碍设施(盲道)等。 2.桥梁工程核实内容:总体平面位置(含:桥梁红线宽度、 主桥中线及外边线位置、各匝道及桥下道路外边线位置);道路 交义口规划控制点标高;桥梁标准横断面布置(含:主桥、匝道及 桥下道路标准横断面布置、车道数及车道宽度):桥下机动车道、 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最小净空高度;桥下空间规划功能;桥梁整 体外观等。 3.地下(上)管线工程核实内容:管线平面位置(含:路由、 检查井、消火栓等附属构筑物位置);管线纵断面(含:理深、重 力流管线流向等)、管径等。地下管廊须核实廊道结构平面位置、 理深及断面尺寸,同时记录入廊管线种类、数量等信息等。路灯 主要核实路灯样式、断面布置形式、箱变位置等。架空线路主要 核实线路平面走向、杆塔位置、架空线高度等。 4.绿化景观工程核实内容:用地红线范围、总体布置平面 主要节点布置、建筑面积、建构筑物外立面色彩与样式、绿化面 积、园路铺装面积与样式、主要植被形态等。 5.环境设施与公共设施类工程核实内容:净用地范围及面 积;地上(下)建构筑物平面位置;建筑面积及主要规划经济技术 指标;建筑退距;出入口位置;绿地率;建构筑物外立面色彩与 样式等。 6.人行天桥等小型市政工程核实内容:平面位置、各部分尺 寸、外观。其中,人行天桥须核实桥下机动车、非机动车及人行 道最小净空等。 第3.0.3条市政工程应在施工工期内专项安排竣工测量 时间,道路、桥梁、河道、地面轨道等工程峻工后以及地下管线 工程在覆土前三日应由建设单位委托(通知)有相应资质的测绘 单位按相关的技术要求进行竣工测量。 第3.0.4条测定道路、桥梁、河道、轨道、管线等设施的 起终点、转折点以及管线的三通、四通、弯头、变径等点和附属 物的坐标、高程等规划核实要求的数据,记录管线的材质、管径、 理设时间和权属单位等,其成果数据应符合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数 据库的入库技术要求。 第3.0.5条经审查工程工内容符合规划审批内容及要 求,道路、桥梁、河道、轨道、管线及附属设施的位置、高程在 允许误差值范围内,且符合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入库技术 要求后,方可办理规划核实手续 第3.0.6条市政工程经规划核实不符合建设工程规划许 可证及其附件、附图确定的规划要求的,应按以下规定执行: 1.已按规划要求整改完毕,可办理规划核实 2.严重影响规划实施的,应限期拆除: 3.未严重影响规划实施且无法采取改进措施的,应依法处罚 完毕,方可办理规划核实 第4.0.1条由于特殊情况,确需突破本规定中使用附录一 中1类和2类用词的条文之规定时JTGE41-2005《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必须提请规划专家会论证通 过后方可实施。 第4.0.2条本规定由乐山市自然资源局负责解释。 第4.0.3条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原《乐山市城市规 管理技术规定》(2015版)同时废止 附录一:本规定用词说明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定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 的用词说明如下: 1类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类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类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条文中指定应按其它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 1.中心城区:主要为绕城高速公路、乐五快速路、五犍沐快 速路、五沙快速路、乐宜高速公路、乐自高速公路、乐沙快速路、 苏沙快速路以及省道215围合的区域以及周边相邻区域,面积约 430平方公里。 2.道路中线:一般指道路路幅的中心线。规划道路断面的中 心线称为道路规划中线。 3.道路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边 界线。 4.高速公路: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道,设有中央分隔带 全部立体交义并全部控制出入的专供汽车高速行驶的公路。 5.城市快速路:城市道路中设有中央分隔带,具有四条以上 的车道,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与控制出入,供车辆以较高的 速度行驶的道路。 6.城市主十路:在城市道路网中起骨架作用的道路。 7.城市次十路:城市道路网中的区域性十路,与主十路相连 接,构成完整的城市十路系统。 8.城市支路:城市道路网中十路以外联系次十路或供区域内 部使用的道路。 9.互通式立体交义:是指设跨线构造物使相交道路空间分 离,且上、下道路间通过匝道连接,以供转弯车辆行驶的交叉方 式 10.中间分隔带:指沿道路纵向设置的分隔车行道用的带状 设施,位于道路中线位置上。 11.两侧分隔带:指沿道路纵向设置的分隔车行道用的带状 设施,位于道路中线两侧即主车道与辅道之间或机动车道与非机 动车道之间。 12.路缘石:设在路面边缘的界石,简称缘石。 13.车道宽度:道路上供一列车辆安全顺适行驶所需要的宽 度GB/T 37995-2019 风力发电机组主传动链系统橡胶密封圈,包括设计车辆的外宽度和错车、超车或并列行驶所必需的 余宽等。 14.人行道:道路中用路缘石或护栏及其他类似设施加以分 隔的专供行人通行的部分。 15.综合管廊:指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城市地下建造 的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 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检测设备。 16.最小管径:各种专业管线在规划、设计、施工时的管道 最小内径 信息公开选项:主动公开 抄送: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纪委机关: 市监察委,市法院,市检察院,乐山军分区, 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7月25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