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B/T 260-2018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RB/T 260-2018 水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规范2第1种化石燃料的消耗
RB/T2602018
表3第i种化石燃料的平均低位发热量
表4第i种化石燃料的单位热值含碳
GB/T 37910.1-2019 焊缝无损检测 射线检测验收等级 第1部分:钢、镍、钛及其合金表5第i种化石燃料的碳氧化率
表5第i种化石燃料的碳氧化率
7.2.4.3过程排放量
式中: Q见表6,FR,FR10,FR2,FR20见表7
式中: Q见表6,FR,FR10,FR2,FR20见表7。
表6熟料产量、原料消耗
表7熟料中氧化钙、氧化镁质量分数
RB/T2602018
4净购入电力产生的排放
净购入电力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E电)接式(6)计算,消耗量参数见表(8)、表(9)。 E电=AD电力XEF电网
表9排放因子(电力)
7.2.4.5净购入热力产生的排放量
净购入电力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E热)按式(7)计算,消耗量参数见表(10)、表(11)。 E热=AD热力XEF热力 .··.....· (7 式中: AD热力见表10,EF热力见表11。
表11排放因子(热力)
7.2.5不确定性的核查
通过核查影响排放量不确定性的因素,利用合并误差传递核查水泥企业的综合不确定性是否完整 计算正确。
通过核查影响排放量不确定性的因素,利用合并误差传递核查水泥企业的综合不确定性是否完整 十算正确。
对于在水泥生产企业现场发现的不符合及澄清要求,核查员应在总结会议上以书面形式提出,其内 包括: a)与核查准则的一致性。监测和报告中存在与核查准则要求不一致,且水泥生产企业没有将这 些不一致充分记录或者提供的符合性证据不充分; b)水泥生产企业没有充分记录的生产经营活动对排放量计算有影响的变化; c 在应用假设、数据或计算时所出现的对排放量估算产生影响的错误; d 澄清要求。如果得到的信息不充分或者不足够清晰以至于无法确定是否满足相关要求时,核 查机构应要求水泥企业做出澄清。 所提出的所有不符合和澄清要求,水泥生产企业应对实施纠正措施或提供进一步证据。
7.2.7核查发现的反馈
在水泥生产企业对恢查及现进行反项后, 泥生产企业进行沟通确认,形成以下结论: a)核算、报告与量化方法学的符合性:在水泥生产企业根据核查发现对排放报告的核算、报告及 量化方法学进行校正后,核查组应就校正后的核算、报告及量化方法学与GB/T32151.8 2015的符合性进行声明。 b)本年度排放量的声明:针对水泥生产企业根据核查发现校正后的排放量的准确性、可信性进行 声明。 c)本年度排放设施的变化:针对水泥生产企业在核查期内排放设施的新增、退出情况进行声明。 d)对核查过程未覆盖的事项描述(如有)
核查工作结束后,核查组长负责编制核查报告,报告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 核查目的; b) 核查范围; c)核查准则
RB/T2602018
d)核查过程和方法; e)核查发现及相关纠正和澄清; f)不确定性分析;
d)核查过程和方法; e)核查发现及相关纠正和澄清; f)不确定性分析;
B.2.1报告的技术评审
应符合RB/T211一2016中9.2的规定。
8.2.2报告的复核与批准
核查报告完成后应由技术复核人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交由核查机构批准。技术复核时提供的信 息可包括水泥行业碳排放报告副本、核查报告副本、核查声明副本,以及技术复核人审核核查工作质量 和核查声明准确度所需要的信息。 经技术复核的报告须由核查机构签署批准后,方可提交给委托方。
(资料性附录) 核查数据风险评估指南
水泥行业碳核算报告一般会有多种温室气体排放类型,根据水泥生产工艺复杂程度可能会存在若 干个排放源,以及若干个监测参数,且每个参数后面可能会附带庞大的原始数据记录。在正式核查工作 开始之前,核查机构应对各种排放源的重要性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风险分析工作可以帮助核查 小组成员识别出温室气体排放报送流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及关键监测参数,以便后续有针对性地制定 核查计划,提高核查工作效率
在水泥生产企业提交报告中按各排放源占监测期总排放量的比例进行评估,目的是识别出占排放 比例相对较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源。由于水泥生产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源较多,宜将水泥生产企业排放 源按重要性分为以下三个等级: a) 重点核查对象(H):识别占报告主体总排放量15%以上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一般为企业的过 程排放、燃料燃烧排放; b 次重点核查对象(M):识别占报告主体总排放量1%~15%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一般为生料制 备、熟料熳烧、水泥粉磨系统大型耗电设施产生的排放; 非重点核查对象(L):识别占报告主体总排放量小于1%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一般为职工食堂 煤气炉灶、办公楼宇用电、厂内运输机械柴油产生的排放
A.3监测参数风险分析
根据每个排放源下具体监测参数的数据监测和获得方法进行风险分析时,可将活动水平数据及相 关排放因子数据的数据获取风险分开识别,最后结合分析结果总结出整个排放源数据的风险级别。风 险级别分为高风险数据源(H)、中风险数据源(M)和低风险数据源(L)三种。水泥生产企业可以依据 GB/T32151.8一2015中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收集禾 和管理要求提出的监测参数获得方法进行风险分析,也 可以自行依据实际数据收集和管理情况和个人经验对参数获取的风险进行评估。其中: a 高风险数据源:由水泥生产企业自行推估的参数不确定性较高;另外,如果存在人为手动录入 数据或自行检测数据源于无资质实验室的情况,也应直接判定为高风险数据源。 b)中风险数据源:由计量设备定期量测的数据,或者数据统计工作量较小的数据记录(例如燃料 消耗月报等数据源)。水泥生产企业内部自行总结的燃料品种信息及温室气体排放装置的清 单等内部数据也被划人中风险数据源。 低风险数据源:燃料、熟料或水泥的交易凭证数据或由具备资质的检验认证机构提供的实测值 都属于低风险数据源。如果水泥生产企业安装有数据控制系统(DCS)等数据自动采集系统, 其数据发生错误的风险也比较低。GB/T32151.8一2015中公布的燃料热值及含碳量的默认 值也是低风险数据。
RB/T2602018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文件评审指南
文件评审包括受理评审和证据评审。
受理评审是接受委托时的初步评审 思路和核查重点,以及核算方法与核查准则的符合性。核查机构通过评审水泥企业的排放报告、监测计 划、监测方法等相关支持性材料,初步确定水泥企业的排放情况,并据此确定核查模式,制定核查方案。
证据的适宜性是对证据质量的衡量,即证据 支持核查目的所依据的结论之间所具有的相关性。 相关性是指用作核查的证据与相应核查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评审时,主要考虑证据对核查内容的支 人剔除,并将信息反馈给被核查方。
证据的充分性是对核查证据数量的衡量,主要围绕核查内容进行分析。 核查员需要的核查证据量由核查内容决定,尤其对于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内容需要的证据越多,并 且需要不同类型的证据以便交叉验证。同时,对于质量不高的证据需要提供间接证据进行补充证明,
证据的有效性受其来源和性质影响,并取决于获取证据的具体环境。可以从制度建设、制度运行和 数据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 a)能源管理制度建设情况。能源管理制度是实现能源管理目标的有力措施和手段。因此,建立
科学、完整、实用的能源管理制度是保证证据有效的前提。 制度运行情况。核查组结合报告主体生产活动各个环节中的数据记录、存档,以及计量设备的 维护管理、记录存档的执行情况,分析制度运行的有效性,有效运行的制度是确保数据有效的 关键。 数据质量控制情况。通过核查各个环节活动水平数据记录的完整性,分析各环节活动水平数 据间的关联性,确定数据控制的质量,确认活动水平数据的有效性
对水泥生产企业进行文件评审时, 平审以外,还可以根据水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物 料平衡、化学原料配比等相关等式,以及影响碳 非放因素的耗能范围,利用水泥核查软件、阀值等辅助工 具,计算生产单位产品的合理能耗范围。初步判断企业填报数据的准确性,从而确认核查重点。 水泥生产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因素包括: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公式中涉及的因素(生料量、窑 灰量、熟料和煤灰中的氧化钙的量)、生料工序电耗、熟料工序电耗、水泥粉磨电耗、熟料煤耗。 核查机构可初步评估企业提供的数据的合理性,以此初步了解企业的数据质量,为核查策划提供辅 助的参考依据。
对水泥生产企业进行文 企业生产过程中的 料平衡、化学原料配比等相关等式,以及影响 素的耗能范围,利用水泥核查软件、阀值等辅助工 具,计算生产单位产品的合理能耗范围。 初步判断企业填报数据的准确性,从而确认核查重点。 水泥生产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因素包括: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公式中涉及的因素(生料量、密 灰量、熟料和煤灰中的氧化钙的量)、生料工序电耗、熟料工序电耗、水泥粉磨电耗、熟料煤耗。 核查机构可初步评估企业提供的数据的合理性,以此初步了解企业的数据质量,为核查策划提供辑 助的参考依据
RB/T2602018
水泥生产企业 核查员可以在第 刻核查时根据水泥生产企业规模及工艺 检测水平及数据管理水平等因素列出 要在核查过程中查看的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统 十报表、实验室分析记录等数据,并估算需核查的原始 收据量以论证结果的可信性和准确性。 如果时间和人力允许,应对重点核查对象中的高风险数据源进 行100%的原始核查:在原始数据总 取抽样核查的方式
C.2核查人日数的核定
据核查模式和被核查方的复杂程度进行核定,参考因
核查人日数核定参考因
企业规模及工艺复杂程座
水泥生产企业规模及工艺复杂程度可界定如下: 高复杂程度:水泥生产企业的规模、结构及其职能复杂;水泥生产企业的运营场所及现场复杂 多样,如具水泥企业包含多条生产线、矿山、企业存在替代原料。 中复杂程度:水泥生产企业的规模、结构及其职能清晰;水泥生产企业的运营场所及现场不多 于3个,且工艺相对简单。如企业仅有一条生产线,不含矿山,且不存在替代原料。 低复杂程度:水泥生产企业的规模、结构清晰;水泥生产企业的运营场所及生产工艺单一,如粉 磨站。
能源构成复杂程度可界定如下: a)两种及以上:水泥生产企业能耗同时包括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其中化石能源不少于两种, 如烟煤、无烟煤、石油焦。 b)单一:水泥生产企业能耗同时包括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且化石能源仅为辅助能源
C.2.4数据监测水平
面评价 a) 使用的监测方法的规范性; 监测实施方的资质及能力; 监测手段的适宜性; 数据统计方法的有效性; 间接数据的有效性; f 数据监测安排的合理性,如排放
C.2.5数据管理水平
数据管理水平的复杂程度可通过以下方面评价: a)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及运行状况; b)能源管理人员能力水平; c)计量设备的配备、安装、运行及维护状况; d)数据记录、统计及保存状况。
RB/T2602018
核查会涉及水泥企业的基本信息、组织边界、 件包括但不限于表D.1的内容
表D.1核查证据参考资料
E.1.1实时监测数据
实时监测数据应符合以下要求 数据与被核查方能源消耗相关; b 数据对于排放源的覆盖率要全; c) 数据频次符合DCS设计的数据记录频率,且不得有缺失; 数据时间覆盖整个自然年; e 将与监测数据相关的计量设备的检定及运行情况作为数据有效的证明材料。
实时监测数据应符合以下要求: a 数据与被核查方能源消耗相关; b) 数据对于排放源的覆盖率要全; c) 数据频次符合DCS设计的数据记录频率,且不得有缺失; d) 数据时间覆盖整个自然年; e)将与监测数据相关的计量设备的检定及运行情况作为数据有效的证明材料
统计数据应符合以下要求: a) 数据来源明确; b) 数据原始记录规范,即依据相关制度按照确定的频率、格式进行记录; 由购买(购买合同)、供应(材料供应单)、消耗(生产能耗记录)、库存(库存清单)构成的能源数 据链完整; d) 数据链各环节数据不存在明显偏差; e) 对于特殊情况(如年度检修、故障维护等导致统计数据缺失的情况),需提供证明材料
统计数据应符合以下要求: a) 数据来源明确; b)数据原始记录规范,即依据相关制度按照确定的频率、格式进行记录; c) 由购买(购买合同)、供应(材料供应单)、消耗(生产能耗记录)、库存(库存清单)构成的能源数 据链完整; d)数据链各环节数据不存在明显偏差; c)对于特殊情况(如年度检修、故障维护等导致统计数据缺失的情况),需提供证明材料
排放因子一般包括水泥企业自行检测的、所在区域发布的、国家发布的和国际可得的4类,且符合 以下要求: a)来源明确,有公信力; b)满足适用性; )具有时效性。
E.2.2其他引用数据
针对水泥企业的引用数据,如省级温室气体清单、国家统计局及IPCC等发布的数据,核查机构应 确认引用数据来源于官方正式发布的文件,且选择顺序依次为地区发布数据、国家发布数据、国际发布 数据。
RB/T2602018
E.3.1其他排放数据
水泥企业与碳排放相关的其他数据,也可以作为核查证据提交给核查员,以支持核查活动的有效开 展,包括(但不限于): a)能源审计报告; b)跨区域集团组织的区域占比信息; 重点耗能设备性能指标; d)计划的/地方主管部门分配的温室气体减排指标
E.3.2其他非排放数据
其他非排放数据主要涉及两部分: a)年度的生产数据和计划生产数据,可结合行业平均能耗强度估算排放总量和新增排放的情况; b)计划生产涉及的新增耗能设备,可用来初步估算年度新增排放状况。
当数据没有妆 影呵时,婴 结合前后两次的能耗及生产数据对缺失数据进行预测和倒推,以填补数据漏缺。填补漏缺一般可采用 内推法和外推法
若缺失的数据为核套期中的 后数据的宿算 进行线性内推;若缺失数据期的生产状况和前后差异较大,则可以采用单位产值能耗强度法进行估算以 得到替代数据。 线性内推法的示例见图E.1。其中,9月份的数据无法获得。估算排放时,假设8月~10月份的煤 耗按比例变化。内推后因为整个趋势看起来很稳定,因此,可以将内推数据作为评估数据。否则,最好 找到替代数据而不采用内推法
图E.1线性内推法示例
DB37/T 3264-2018 煤矿在用竖井提升系统防坠器安全检测检验规范RB/T 2602018
一假设,显然,如果趋势随时间变化, 趋势外推法的示例见图E.2。 12月煤耗变化趋势不变,使用线性外推法得到12月份的
图E.2线性外推法示例
RB/T2602018
附录F (资料性附录) 核查报告格式示例
DB11/T 3122.10-2017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10部分:木材加工企业.pdf图F1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报告封面
图F.2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报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