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61/T 1084-2017 混凝土超声回弹综合法测强曲线ICS 93.080.99
DB 61/T 10842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3/T 1058-2012 水泥中废渣掺加量测定.pdfDB61/T10842017
DB61/T10842017
混凝土超声回弹综合法测强曲线
本标准规定了混凝土超声回弹综合法测强曲线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回弹仪、超声波检测仪器、 测区回弹值及声速的测量与计算、混凝土强度的推定。 本标准适用于龄期大于14d,强度为15MPa~60MPa的普通碎石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 注:混凝土龄期大于365d的普通混凝土,应对回弹值进行碳化修正。 本标准不适用于因冻害、化学侵蚀、 火灾等造成表面疏松、 剥落的普通湿凝士强度检测
.1当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回弹仪应送专门检
DB61/T10842017
新回弹仪启用前; 超过检定有效期; 累计弹击次数超过6000次; 更换主要零件(弹击拉簧、弹簧座、弹击杆、缓冲压簧、中心导杆、导向法兰、弹击锤、指针 轴、指针片、指针块、挂钩及调零螺丝)后; 弹击拉簧前端不在拉簧座原孔位或调零螺丝松动; 遭受严重撞击或其他损害。 2.2 当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在钢砧上进行率定试验: a 回弹仪当天使用前、后; b 测试过程中对回弹值有怀疑时 C 当仪器率定值不在80土2的范围内时,应按照本标准5.4.3条的要求,对回弹仪进行常规保养 后再进行率定。若再次率定仍不合格,则应送专门机构检定
测试过程中,回弹仪的纵轴线应始终与被测混凝土表面保持垂直,其操作程序应符合使用说明书的 规定。
4.4.1仪器每次使用完毕后,应及时进行维护。先把仪器外壳和伸出机壳的弹击杆及前端球面擦拭清 洁,然后将弹击杆压入仪器内,待弹击后用按钮锁住机芯,装入套筒,平放于干燥阴凉处。 4.4.2仪器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将仪器拆开维护:
弹击超过2000次; b) 仪器发生故障或零件损坏时; c) 率定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 4.4.3 回弹仪拆开维护,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a 使弹击锤脱钩,取出机芯,然后卸下弹击杆、中心导杆(连同导向法兰)、缓冲压簧、刻度尺、 指针轴和指针: b) 用清洗剂清洗机芯的中心导杆、弹击拉簧、拉簧座、弹击杆及其内孔和冲击面、指针滑块及其 内孔、指针片、指针轴、刻度尺、卡环及仪器外壳的内壁和指针导槽,清洗完毕后,组装仪器 做率定试验。 4.4.4回弹仪的拆开维护,应注意下列事项: 经过清洗的零部件,除中心导杆需涂上微量的轻油外,其他零部件均不得涂油; b 应保持弹击拉簧前端钩入拉簧座的原孔位; C 不得旋转尾盖上已定位紧固的调零螺丝; d 不得自制或更换零部件。
5. 1.1 仪器的声时范围应为 0. 5us~9999us,测读精度为 0. 1us
DB61/T 10842017
5.1.2仪器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声时显示调节在20us~30μs范围内时,2h内声时显示的漂移应在 土0.2us范围内。 5.1.3仪器的放大器频率响应宜分为10kHz~200kHz,200kHz~500kHz两频段。 5.1.4仪器宜具有示波屏显示及手动游标测读功能。显示应清晰稳定。若采用整形自动测读,混凝土 超声测距不得超过1m。 5.1.5仪器应能适用于温度为0℃~40℃、相对湿度不大于80%、电源电压波动为220V土22V的环境中 且能连续4h正常工作。
5.1.6仪器的换能器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a)换能器宜采用厚度振动形式压电材料; b)换能器的频率宜在50kHz~100kHz范围以内; c)换能器实测频率与标称频率相差应在土10%范围内
超声仪器检验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a)缓慢调节延时旋钮,数字显示满足十进位递变的要求; b)调节聚焦、辉度和扫描延时旋钮,扫描基线清晰稳定; 换能器与标准棒耦合良好,衰减器及发射电压正常; d)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计算声速与实测声速值相比,相差应在土0.5%范围内; e)检验合格的超声波检测仪器应具有检定合格证,其有效期为一年。
超声仪器应按下列步骤进行操作: a)操作前应仔细阅读仪器使用说明书; b 仪器在接通电源前,应检查电源电压,接上电源后,仪器宜预热10min; C 换能器与标准棒应耦合良好,调节首波幅度至30mm40mm后测读声时值。有调零装置的仪器 应调节调零电位器以扣除初读数; d)在实测时,接收信号的首波幅度均应调至30mm40mm后,才能测读每个测点的声时值
.4.1超声仪应按下列规定进行维护: a) 如仪器在较长时间内停用,每月应通电一次,每次不少于1h; b 仪器需存放在通风、阴凉、干燥处,无论存放或工作状态,均需防尘; c)在搬运过程中须防止碰撞和剧烈振动。 .4.2换能器应避免摔损和撞击,工作完毕应擦拭于净单独存放。换能器的耦合面应避免磨损
6测区回弹值及声速的测量与计算
6.1.1测试前应具备下列有关资料:
工程名称及设计、施工、建设单位名称; b)结构或构件名称、施工图纸及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DB61/T10842017
c)水泥品种、标号、用量、出厂厂名、砂石品种、粒径、外加剂或掺合料品种、掺量以及混凝土 配合比等; d 模板类型,混凝土浇筑和养护情况、成型工艺以及成型日期; 结构或构件存在的质量问题。 6.1.2 测区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当按单个结构或构件检测时,应在结构或构件上均匀布置测区,每个结构或构件上的测区数不 应少于10个; 6) 对同批结构或构件按批抽样检测时,结构或构件抽样数应不少于同批结构或构件的30%,且不 少于10件,每个结构或构件测区数不应少于10个; 对长度小于或等于2m的结构或构件TB 10062-2018 铁路驼峰及调车场设计规范,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3个。 6.1.3 当按批抽样检测时,符合下列条件的结构或构件才可作为同批结构或构件: a) 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 b) 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及龄期基本相同; C 结构或构件种类相同; d 在施工阶段所处状态相同。 6.1.4 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应满足下列要求: a 测区宜布置在结构或构件混凝土浇灌方向的侧面; b) 测区均匀分布,相邻两测区的间距不宜大于2m; 测区避开钢筋密集区和预理件; d 测区尺寸宜为200mm×200mm;采用平测时宜为400mm×400mm; e 测试面应清洁、平整、干燥,不应有接缝、饰面层、浮浆和油垢,并避开蜂窝、麻面部位,必 要时可用砂轮片清除杂物和磨平不平整处,并擦净残留粉尘。 6.1.5 结构或构件上的测区应注明编号,并记录测区位置和外观质量情况。 6.1.6结构或构件的每一测区,宜先进行回弹测试,后进行超声测试。 6.1.7 非同一测区内的回弹值及超声声速值,在计算混凝土强度换算值时不得混用
c)水泥品种、标号、用量、出厂厂名、砂石品种、粒径、外加剂或掺合料品种、掺量以及混凝土 配合比等: d 模板类型,混凝土浇筑和养护情况、成型工艺以及成型日期; 结构或构件存在的质量问题。 6.1.2 测区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当按单个结构或构件检测时,应在结构或构件上均匀布置测区,每个结构或构件上的测区数不 应少于10个; b) 对同批结构或构件按批抽样检测时,结构或构件抽样数应不少于同批结构或构件的30%,且不 少于10件,每个结构或构件测区数不应少于10个; C 对长度小于或等于2m的结构或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3个。 6.1.3 当按批抽样检测时,符合下列条件的结构或构件才可作为同批结构或构件: a) 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 b) 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及龄期基本相同; C 结构或构件种类相同; d 在施工阶段所处状态相同。 6.1.4 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应满足下列要求: a 测区宜布置在结构或构件混凝土浇灌方向的侧面: b) 测区均匀分布,相邻两测区的间距不宜大于2m; 测区避开钢筋密集区和预理件; d 测区尺寸宜为200mm×200mm;采用平测时宜为400mm×400mm; e) 测试面应清洁、平整、干燥,不应有接缝、饰面层、浮浆和油垢,并避开蜂窝、麻面部位,必 要时可用砂轮片清除杂物和磨平不平整处,并擦净残留粉尘。 6.1.5 结构或构件上的测区应注明编号,并记录测区位置和外观质量情况。 6.1.6结构或构件的每一测区,宜先进行回弹测试,后进行超声测试。 6.1.7非同一测区内的回弹值及超声声速值,在计算混凝土强度换算值时不得混用
6. 2回弹值的测量与计算
6.2.1用回弹仪测试时,宜使仪器处于水平状态,测试混凝土浇灌方向的侧面。如不能满足这一要求, 也可非水平状态测试,或测试混凝土浇灌方向的顶面或底面。 6.2.2测量回弹值应在构件测区内超声波的发射和接收面各弹击8点;超声波单面平测时,可在超声 波的发射和接收测点之间弹击16点。每一测点的回弹值,测读精确至1.0。 6.2.3测点在测区范围内宜均匀分布,但不得布置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相邻两测点的间距一般不小 于30mm;测点距构件边缘或外露钢筋、铁件的距离不小于50mm,且同一测点只充许弹击一次。 6.2.4计算测区平均回弹值时,应从该测区的16个回弹值中,剔除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然后将 余下的10个回弹值按公式(1)计算,
式中: Rm一一测区平均回弹值TB/T 1842.3-2016 受电弓滑板 第3部分:碳滑板,计算至0.1; R.测区的第i个回弹值。
Rm=ZR./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