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11/T 787-2020 交通影响评价报告编制规范6.4.4行人及非机动车设施规划
应说明评价范围内行人和非机动车设施相关的规划,如行人过街设施(人行天桥、人行地道) 动车设施等。
GB/T 50551-2018 球团机械设备工程安装及质量验收标准6.4.5停车设施规划
应说明评价范围内停车设施规划情况,包括停车设施位置、类型、用地规模、与项目之间距高 泊位数量等,并说明评价年限停车设施实施计划
应分析并说明评价范围内用地规划和交通规划之间关系,例如: 规划用地布局,与相关法律法规之间关系; 道路网布局和密度,与相关规范要求之间关系:
B11/T 7872020 公交场站布局和用地规模,与相关规范要求之间关系; 评价年限用地开发程度和交通设施建设程度之间关系。
6. 5.1 分析方法
应说明背景交通需求预测(包括起点均在评价范围外的通过性交通和评价范围内其他建设项 需求预测)的思路、步骤和技术参数等,
6.5.2通过性交通需求预测
应说明通过性交通需求预测的依据、过程和预
应说明评价范围内交通小区划分的依据与方法,说明其它建设项目交通需求预测结果,包括: 交通生成预测的依据、过程和预测结果; 交通方式预测的依据、过程和预测结果。
6.5.4背景交通分配
通分配预漫 结果,包括: 一主要道路路段的背景交通量、负荷度和服务水平,宜采用表格形式说明: 一主要道路交叉口背景交通量、 延误和服务水平,宜采用表格形式说明
6.6建设项目交通需求分析
6.6.1类似项目出行特征
应根据建设项目主要规划用地性质,结合报告编制完成日前1年内3个类似项目的调查工作,说明出 行特征调查分析成果,包括: 类似项目的位置、使用功能、建筑规模、停车泊位数量、停车设施使用状况等; 类似项目交通生成量、方式划分和出行率(包括人次和车次)等。
6.6.2建设项目交通生成
应结合建设项目规划用地性质、 说明建设项目不同使用性质建 行率取值依据和相应交通生成量
6.6.3建设项目交通方式划分
应结合建设项目规划用地性质、使用功能和类似项目出行特征,说明建设项目不同使用性质建筑的 出行结构取值依据和相应出行结构分担人次
6.6.4建设项目交通分布
应说明建设项目交通分布结果及确定依据
6.6.5建设项目交通分配
DB11/T 7872020
应说明建设项目交通分配的方法和步骤。应说明评价年限评价范围内主要路段及交叉口交通分配预 则结果,包括: 一主要道路路段有项目的交通量、负荷度和服务水平,宜采用表格形式说明: 一主要交叉口有项目的交通量、延误和服务水平,宜采用表格形式说明
6.6.6停车需求预测
6.7.1道路设施评价
6.7.1.1应说明评价范围内道路布局、道路红线、路网密度、节点型式等是否满足下列要求,包括: 相关法建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相关交通规划成果的要求; 一新生成交通需求的要求。 6.7.1.2应说明评价范围内主要道路和交叉口的交通影响程度评价结果,包括: 一新生成交通量占主要路段通行能力的比重和路段服务水平变化情况; 新生成交通量占主要道路交义口通行能力的比重和道路交义口服务水平变化情况 6.7.1.3应说明建设项目紧邻道路是否满足下列要求,包括: 主要交叉口渠化方案设计是否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建设时序是否与建设项目一致。 5714应说明建设项目内部道路布局和宽度是否满足建设项目交通需求
6.7.2对外出入口设施评价
6.7.2.1应说明建设项目对外机动车出入口数量是否满足建设项目交通需求,位置是否满足相关规范 要求。 6.7.2.2应说明建设项目对外行人和非机动车出入口位置与周边公共交通站点位置关系,是否满足相 关规范要求。
6.7.3公共交通设施评价
6.7.3.1应说明评价范围内公共交通设施( 信息服务 地面公交线路、公交专用道、公共交 通场站等)是否满足下列要求,包括: 一一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一相关交通规划成果的要求; 一新生成交通需求的要求。 6.7.3.2应说明评价范围内公共交通系统的交通影响程度评价结果,包括新生成交通量占公共交通供 给能力的比重及服务水平变化情况
6.7.4行人及非机动车设施评价
应说明评价范围内行人及非机动车交通设施的交通影响程度评价结果。
6.7.5停车设施评价
B11/T787—2020 应说明建设项且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泊位是否满足自身需求,是否能促进区域停车供需平衡。
DB11/T 7872020
6.7.6内外部交通组织评价
6.7.6.1应说明建设项目内部交通组织方案的合理性,包括内部道路设置、对外出入口设置、地下车 库出入口设置、人行组织和车行组织等,并说明存在的问题。 6.7.6.2如建设项目为交通客运换乘场站、中小学校、医院等客流集中的公共场所,应说明项目用地 内落客区交通组织方案的合理性。 5.7.6.3应说明建设项目外部交通组织方案的合理性,包括内外部道路衔接、交通组织、交通管理等 并说明存在的问题。
6.8.1.1在建设项目对周边交通系统有显著影响的情况下,应对建筑性质、建筑规模和交通设施等变 化进行敏感性分析并提出比选方案。显著影响判定应采用CJJ/T141的规定。 6.8.1.2在比选方案范围内确定可行的改善措施,如调整建筑规模和(或)用地性质和(或)道路路 网方案和(或)公共交通场站设施等。
6.8.2改善措施分析
应说明建设项目规划用地性质、建筑规模和建设时序是否可行,建设项目总平面图中交通设施是否 合理,包括: 建设项目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 产生的交通需求与交通设施供给是否匹配; 交通生成对交通设施(道路、公共交通、行人和非机动车、停车等)影响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 一出入口设置是否满足进出交通需求; 内外部交通组织是否合理; 交通改善措施是否有效可行
6.9.2.1应说明评价范围内道路设施、公共交通设施、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设施、落客区、停车设施 和交通组织等必要的改善措施,并提供相应的实施方案。 6.9.2.2应说明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改善交通状况、提高交通系统安全性和通畅性等方面的意见和建 议。
DB11/T 7872020
7.1.1.1报告应采用A3幅面,横向编排,在特殊情况下(例如,图、表需要放大时),幅面可根据实 际需要延长和(或)加宽。报告正文部分上下页边距应设置为25mm,左右页边距应设置为32mm。 7.1.1.2报告页面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附表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 7.1.1.3报告应采用胶装。
7.1.2主要指标单位
用地面积应采用公顷为单位,建筑面积应采用万平方米为单位。数据应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报告封面格式应符合图A.1的规定,并满足下列要求,包括: 一应包括报告名称、申报单位、编制单位和编制完成日期; 报告名称应采用小初号加粗黑体字,可分为上下多行居中编排;编制单位和编制完成日期应采 用小一号加粗黑体字,居中编排。
目录和正文应设置页眉和页脚,并满足下列要求,包括: 页眉应包括项目名称和编制单位名称,页脚应包括页码和正文总页数; 页眉应采用五号宋体字,单倍行距两端对齐编排,页眉底端应设置单实线; 页脚应采用五号宋体字,单倍行距居中编排
目录应分为正文目录、附表目录、附图目录和附件目录,应分两栏编排,并满足下列要求,包括: 正文目录应列至三级标题及对应页码; 正文目录一级标题应采用四号加粗宋体字,顶格起排;二级标题应采用小四号加粗宋体字,空 一个汉字起排;三级标题应采用小四号宋体字,空两个汉字起排; 附表目录和附图目录应说明名称及对应页码: 附表目录、附图目录和附件目录应采用小四号加粗宋体字,顶格起排,
正文宜由各级标题、段落、图编号和图题、图、表编号和表题、表以及公式等构成。
DB11/T 7872020
级标题应采用小三号黑体字, 二级标题应采用四号黑体字,三级及以下标题应采用小四号黑 级标题均应顶格起排。各级标题应统一采用1.5倍行距编排
段落格式应满足下列要求,包括: 一应分两栏编排; 一采用小四号宋体字,首行空两个汉字起排,回行时顶格起排; 段落应统一采用1.5倍行距编排,
图格式应满足下列要求,包括: 图编号宜由“图”、章编号、“”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例如“图11”、“图12” 等; 图题应置于图编号之后,与编号之间空一个汉字的间隔,单倍行距居中编排; 图编号和图题应采用五号加粗宋体字,置于图的下方; 图应居中编排,其中单排图幅大小宜为90mm×120mm,双排每幅图大小宜为50mm×70mm
表格式应满足下列要求,包括: 表编号宜由“表”、章编号、“”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例如“表11”、“表12” 等; 表题应置于表编号之后,与编号之间空一个汉字的间隔,单倍行距居中编排; 表编号和表题应采用五号加粗宋体字,置于表的上方; 表应居中编排,表中内容宜采用五号宋体字,单倍行距居中编排; 表格边框应采用实线,外框应加粗设置,
正文中公式应另起一行居中编排,较长的公式宜在等号(=)后回行,或者在加号(+)、减号 运算符号后回行。公式的编号应右端对齐,公式与编号之间用“...”连接。
7.7.1.1附表宜包括下列内容!
规划阶段经济技术指标表; 建设阶段经济技术指标表; 3) 现状主要道路交通量、负荷度和服务水平表; 现状主要交叉口交通量、车均延误和服务水平表; 5)评价年限主要道路实施情况汇总表; 6)各交通小区交通生成表; D 各交通小区交通方式划分表; 类似项且交通出行特征调查数据表:
DB11/T 7872020
9)评价年限评价时段主要道路有无项目交通量、负荷度和服务水平对比表; 10)评价年限评价时段主要交叉口有无项目交通量、车均延误和服务水平对比表。 7.7.1.2在规划阶段,附表应省略7.7.1.1中第2)项的要求。 7.7.1.3在建设阶段,对于6.1.1中a)类的,附表应省略7.7.1.1中第1)项的要求;对于6.1.1 中b)类,附表应省略7.7.1.1中第1)、6)、7)、9)、10)项的要求。
附表格式见表B.1~B.10,并满足以下要求,包括: 附表名称应置于其编号之后,与编号之间空一个汉字的间隔,宜采用小四号加粗宋体字,单倍 行距居中编排; 附表中内容宜采用小四号宋体字,单倍行距居中编排; 附表应根据文档窗口调整表格大小,居中编排。
7.8.1.1结合不同阶段交通影响评价工作内容和深度,规划阶段宜提供附图34张、建设阶段6.1.1中 a)类宜提供附图38张,建设阶段6.1.1中b)类宜提供附图29张, 7.8.1.2规划阶段和建设阶段的附图名称和排序要求见表1。
表1规划和建设阶段附图名称及排序要求
DB11/T787—2020表1规划和建设阶段附图名称及排序要求(续)规划阶建设阶段排序序号附图名称说明段排序6.1.1中a)类6.1.1中b)类16用地规划图13161617规划道路等级图14171718评价年限道路等级图15181819评价年限道路规划实施情况图16191920评价年限道路网方案平面图17202021评价年限道路横断面图182121对应22评价年限道路交通组织设计图192222 5.4、6.423规划公共交通线路及设施图20232324评价年限公共交通线路及设施图2124 2425规划行人及非机动车交通设施图222525 26评价年限行人及非机动车交通设施图23262627规划停车设施图24272728评价年限停车设施图25282829交通小区划分示意图2629对应30评价年限评价时段背景交通量图27305.5、6.531评价年限评价时段背景交通负荷度图2831评价年限评价时段主要交叉口背景交通量及322932延误图33交通分布图303334评价年限评价时段项目交通量图31345.6、6.635评价年限评价时段有项目交通量图323536评价年限评价时段有项目交通负荷度图3336评价年限评价时段主要交叉口有项目交通量373437及延误图对应38评价年限内部交通组织优化设计图38295.7、6.7注:表中“”表示可忽略。息服务平台7.8.1.3表1中各附图的具体要素要求详见附录C。7.8.2编排附图格式见附录D中图D.1,并满足以下要求:附图中涉及建设项目评价范围时,应标示建设项目的位置附图图号宜为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7.9附件7.9.1附件内容应包括:报告编制单位营业执照: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职称证书复印件:一相关政府文件的影印件或复印件。16
DB11/T 7872020
7.9.2附件中影印件应居中编排,其中单排影印件图幅大小宜为240mm×340mm,双排影印件每幅图大 小宜为170mm×240mm。 7.9.3附件中影印件应保持原件长 依次编排
DB11/T 7872020
DB11/T 7872020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附表要求
表B.1规划阶段经济技术指标表
表B.2建设阶段经济技术指标表
表B.3现状主要道路交通量、负荷度和服务水平表
DB11/T 7872020
表B.4现状主要交叉口交通量、车均延误和服务水平表
表B.5评价年限主要道路实施情况汇总表
表B.6各交通小区交通生成表
B.7各交通小区交通方
表B.8类似项目交通出行特征调查数据表
寸段主要道路有无项目交通量、负荷度和服务水
表B.10评价年限评价时段主要交叉口有无项目交通量、车均延误和服务水平对比表
DB11/T 7872020
C.1位置示意图 应以覆盖市域范围或区范围的现状行政区划图为底图,用实心圆点符号标示规划或建设项目的位 置。 C.2四至图 宜以规划道路等级图(见C.17)为底图,规划或建设项目轮廓应利用线条围合、斜线填充,并用文 字注明四至。 C.3项目总平面及交通设施图 应以建设项目总平面图为底图,标示建设项目的建筑使用性质、红线范围、建设用地面积、建筑规 模、内部道路布局及宽度、停车场(库)位置及规模、出入口位置等。 C.4项目内部交通组织设计图 应以建设项目总平面图和周边紧邻道路为底图,标示建设项目红线范围、内部道路布局、停车场(库) 位置、出入口位置等,以不同颜色带箭头的线条分别标示建设项目内部机动车、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流 线。 C.5评价范围示意图 应以规划道路等级图(见C.17)为底图,标示出规划或建设项目位置和评价范围的边界,并标注相 信息服 应的边界名称。 C.6项目现状建筑布局图 宜以现状总平面图或现状数字化地形图为底图,应标注现状建筑布局、建筑规模、楼座使用功能 内部道路布局及宽度、停车设施位置和对外出入口位置。 台 C.7现状土地利用图 宜以现状卫星视图或航拍图或数字化地形图为底图,应用文字标注评价范围内主要用地和(或)建 筑的名称,着重标注紧邻规划或建设项目的用地和(或)建筑的名称,可附现状照片说明。
DB11/T787—2020 C.8现状道路等级图 应以数字化地形图叠加道路红线图为底图,用不同颜色实线标示出评价范围内现状道路的等级(非 规划道路单独标示),用不同颜色标示现状道路等级,并标注现状道路宽度和车道数,可附照片说明。 C.9现状道路规划实施情况图 应以数字化地形图叠加道路红线图为底图,用实线和虚线分别标示出现状道路是否实现规划(非规 划道路单独标示),用不同颜色标示规划道路等级,并标注现状道路宽度和车道数,可附照片说明。 C.10现状主要道路交叉口和出入口形式图 宜以数字化地形图叠加道路红线图为底图,标示评价范围内道路交叉口和主要出入口的形式,可附 照片说明, C.11 现状主要道路交通量及负荷度图 应以现状道路等级图(见C.8)为底图,标示主要道路调查点位置,并标注其交通量和负荷度。 C.12现状主要交叉口交通量、延误和服务水平图 应以现状道路等级图(见C.8)为底图,标示主要交叉口调查点位置,并标注其交通量、延误和服 务水平。 C.13现状公共交通线路及设施图 应以现状道路示意图(见C.8)为底图,在图中标示出评价范围内现状主要公交线路和轨道交通线 路的线路名称、走向、规划或建设项目周边主要站点、场站设施位置,应标注规划或建设项目与附近主 要公共交通站点、场站设施之间的距离。 C.14现状行人及非机动车设施图 应以现状道路等级图(见C.8)为底图,在图中标示出评价范围内现状行人及非机动车设施位置、 服务平 类型、与规划或建设项目之间距离。 C.15 现状停车设施图 应以现状道路等级图(见C.8)为底图,标示出评价范围内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设施位置、类型 用地规模、与规划或建设项目之间距离、停车泊位数量。 C.16月 用地规划图 应依据规划部门批复或认可的相关规划成果,说明评价范围内各地块的规划土地使用性质GB/T 37910.1-2019 焊缝无损检测 射线检测验收等级 第1部分:钢、镍、钛及其合金,并用图
DB11/T 7872020
例说明各种颜色标示的用地性质名称。 C.17规划道路等级图 应依据规划部门批复或认可的相关规划成果,以数字化地形图叠加道路红线图为底图,以不同颜色 的线条标示出评价范围内不同等级的规划道路,标注规划道路红线宽度,标注规划或建设项目周边紧邻 道路的间距,用不同图示符号标示出评价范围内立交节点的型式,并用图例说明。 C.18评价年限道路等级图 宜依据相关道路实施计划,以数字化地形图叠加道路红线图为底图,用不同颜色实线标示出评价范 围内评价年限道路等级(非规划道路单独标示),用不同图示符号标示出评价范围内立交节点是否实现 规划,并用图例说明。 C.191 评价年限道路规划实施情况图 宜依据相关道路实施计划,以规划道路等级图(见C.17)为底图,用实线和虚线分别标示出评价 年限道路是否实现规划,用不同图示符号标示出评价范围内立交节点是否实现规划,并用图例说明。 C.201 评价年限道路网方案平面图 应以数字化地形图叠加道路红线图为底图,以不同颜色的线条标示评价年限评价范围内路缘线、道 路中线,并应对主要道路横断面宽度进行标注,底图宜采用1:2000比例尺。 C.211 评价年限道路横断面图 应依据规划部门批复或认可的相关规划成果,说明评价年限评价范围内主要道路横断面图。 C.221 评价年限道路交通组织设计图 应以评价年限道路网方案平面图(见C.20)为底图,用带箭头的线条标示出评价年限评价范围内机动 信息服 车交通组织流线,底图宜采用1:2000比例尺。 C.23规划公共交通线路及设施图 应依据规划部门批复或认可的相关规划成果,以规划道路等级图(见C.17)为底图,标示出评价范 围内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线路的走向、规划或建设项目周边主要站点位置,标注场站设施的位置和用地 规模,并标注出规划或建设项目与附近主要轨道交通站点、快速公交站点和场站设施之间的距离。
C.24评价年限公共交通线路及设施图
DB11/T7872020 宜依据相关公共交通实施计划,以评价年限道路等级图(见C.18)为底图,标示出评价年限评价范 围内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线路的走向、站点位置,标注场站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规模,并标注出规划或建 设项目与附近主要轨道交通站点、快速公交站点和场站设施之间的距离。 C.25 规划行人及非机动车交通设施图 应依据规划部门批复或认可的相关规划成果,以规划道路等级图(见C.17)为底图,标示出评价范 围内行人及非机动车交通设施位置,并标注交通设施类型、与规划或建设项目之间的距离。 C.26评价年限行人及非机动车交通设施图 应依据相关行人及非机动车交通设施建设计划,以评价年限道路等级图(见C.18)为底图,标示出 评价范围内行人及非机动车交通设施图位置,并标注交通设施类型、与规划或建设项目之间的距离。 C.27规划停车设施图 应依据规划部门批复或认可的相关规划成果,以规划道路等级图(见C.17)为底图,标示出评价范 围内机动车停车设施位置,并标注停车设施类型、用地规模、停车泊位数量、与规划或建设项目之间的 距离。 C.28评价年限停车设施图 应依据相关停车设施建设计划,以评价年限道路等级图(见C.18)为底图,标示出评价范围内机动 车停车设施位置,并标注停车设施类型、用地规模、停车泊位数量、与规划或建设项目之间的距离。 C.29交通小区划分示意图 宜以规划道路等级图(见C.17)为底图,用线条围合、不同颜色半透明色块填充标示评价范围各 个内部交通小区的范围,应标示外部交通小区,并标注各交通小区的编号。 C.301 评价年限评价时段背景交通量图 不 应采用交通规划软件分析结果,用不同颜色或宽度的线条标示评价范围内背景道路交通量,并标注 服务平 道路和主要节点各个方向交通量数值。 C.31评价年限评价时段背景交通负荷度图 应采用交通规划软件分析结果,用不同颜色线条标示评价范围内背景道路交通负荷度水平,并标注 道路和主要节点各个方向交通负荷度数值。 C.32 评价年限评价时段主要交叉口背景交通量及延误图
DB11/T 7872020
应绘制评价范围内主要交叉口交通流线,并标注主要交叉口各个方向背景交通量数值和背景交通延 误数值。 C.33交通分布图 应采用带箭头的线条和百分比数值标注规划或建设项目在主要方向的交通分布比例(包括产生和吸 引)。宜用带箭头的线条和百分比数值标注规划或建设项目与周边主要组团之间的交通分布比例。 C.34评价年限评价时段项目交通量图 应利用交通规划软件分析结果,用不同线宽标示评价时段评价范围内各路段规划或建设项目生成交 通量,并注明相应的数值。 C.35评价年限评价时段有项目交通量图 应采用交通规划软件分析结果DL/T 2005-2019 直流电压互感器使用技术条件,用不同颜色或线宽的线条标示评价范围内规划实施或有项目情况的 道路交通量,并标注道路和主要节点各个方向交通量数值。 C.36评价年限评价时段有项目交通负荷度图 应采用交通规划软件分析结果,用不同颜色线条标示评价范围内规划实施或有项目情况的道路交通 负荷度水平,并标注道路和主要节点各个方向交通负荷度数值。 C.37评价年限评价时段主要交叉口有项目交通量及延误图 应绘制评价范围内主要交叉口的交通流线,并注明交叉口各个方向规划实施或有项目条件下的交通 量数值和延误数值。 C.38 评价年限内部交通组织优化设计图 应以建设项目总平面图和周边紧邻道路为底图,标示建设项目红线范围、内部道路布局、停车场(库) 立置、出入口位置等,以带箭头的不同颜色线条分别标示建设项目经分析优化后的内部机动车、行人和 非机动车交通流线。
DB11/T 7872020
图D.1附图格式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