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T 29-253-2018天津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程2018.08.01所需的重要岩土计算参数,对地下车站、明挖区间及过渡段的安全 有重要影响。在工程设计中,抗浮设防水位的确定十分重要,地下 水位变化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有:地下含水层的水位与大气降水 入渗的关系:城市规划中地下水的开采量变化对该地下水的影响: 建筑物周围的环境,与周围水系的联系;其他各层地下水与其补给 排泄的影响。 从其影响因素看,抗浮设防水位的确定十分复杂,一般采用综 合方法确定。抗浮设防水位应根据该层地下水实测最高水位和地下 工程运营期间地下水的变化来确定;场地有承压水且与潜水有水力 联系时,应实测承压水水位并考虑其对抗浮设防水位的影响。天津 节受工程降水等影响,近年来地下水位变化幅度较大,抗浮设防水 立应采用多年观测水位综合分析确定,若勘察单位缺乏地下水长期 观测资料,可委托有资质的咨询单位提供咨询成果。 10.5.2降水对周边环境影响主要有降水引起地面沉降、地下水资 原的消耗。关于降水引起地面沉降的估算可参考相关规范、手册。 10.5.3降水方法可参考表11选用
表11降水方法的适用范围
10.5.4~10.5.5地下水控制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都是有利有弊: 1惟幕截水方法以现有的技术当属地下连续墙最为可靠,但 告价偏高,自前采用的薄壁地下连续墙已经在城市建设中有所应用 由于造价降低不少,是值得研究应用的方法。 2采用旋喷桩惟幕截水,虽然每根桩深度不受过多限制,但 由于成桩过程中存在的垂直度不能保证达到要求,可能会出现局部 缝隙,在施工开挖时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深大基坑应慎重选择旋 喷桩截水惟幕,如选择旋喷桩截水惟幕,应强调施工的质量要求。 10.5.6地下水回灌具有两方面作用:一是保障基坑周边地面不发 生沉降;二是保障地下水资源量不受施工降水的影响。采用回灌方 法是与抽水方法相伴而生的。回灌可在同层进行,也可以在异层进 行。同层回灌应保证回灌并回灌的水量不能过多地流入抽水井,加 重抽取水量。这就要保证在工程场区存在同层回灌的条件,即存在 设置回灌井的位置,能够保证回灌井与抽水并的距离。异层回灌虽 然不受场地大小的限制GB/T51380-2019 宽带光纤接入工程技术标准及条文说明,但考虑到上层水水质往往较差,在选择采 用异层回灌前,应评价不同层位地下水混合后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11 勘探、取样与原位测试
11.1.1~11.1.4勘探点的施工放样与高程测量的基准点应由建设 单位或委托方提供,是为了使勘探点的坐标高程与建筑区范围国土 部门批地、规划部门批用地红线及建筑施工放样时的坐标高程一致 当场地上无高程系统基准点时,可与就近国家城市导线点或水准点 连测,由专业测量人员担任,另办委托手续。 11.1.5勘探实地施工过程中,常会遇到影响勘探止常开展的地物 障碍,在不影响勘察结果和精度的条件下,可对勘探点位作适当移 立,但杜绝外业施工机组随意挪位和勘探点编号出错,若稍有不慎 损坏地下管线酿成事故可依据责任分区追究相应责任,因此孔位的 偏移尚需经委托方同意,并重新测定点位。
11.2.1~11.2.2对勘探点定位用仪器测定是为了保证勘探精度。 对勘探点坐标和高程规定在勘探完毕后测定,也是为了避免随意移 动勘探点位而影响勘察成果,不能达到准确反映工程场地的地质特 点。勘探点坐标应采用天津任意直角坐标系,高程系采用大沽高程。
11.3.1~11.3.2钻探是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手段,其方法和工艺 应根据岩土类别、钻探深度和勘探要求合理选用,以满足勘察技术 要求。 11.3.3根据本地实际工程经验,钻探岩芯采取率较现行国家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建筑工程地质勘 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87的规定有所提高。 11.3.4详细记录钻探过程中发生的孔内事故和发现的气体溢出 等异常情况,对后续工程施工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勘察钻探施工中 若发生钻具掉落时,应在勘察报告中明确指出钻具遗留的空间位置 (平面坐标、埋深)。同时,野外钻探应文明施工,加强安全生产 和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11.3.5岩芯拍照前应按每米一排、五米一组摆放,拍照前用标签 写明孔号、工程名称及取样深度范围,拍摄须清晰。 11.3.6在有地下管线地段施工时,应人工开挖至原状土层或不少 于2m,之后采用针探手段探至3m~5m:浅部5m~10m采用压入 法缓慢钻进,遇异常应停钻处理。 11.3.7轨道交通工程勘察往往在城镇人口聚集区施工,做好文明 施工关系到安全和社会影响。 11.3.8钻孔不回填可能造成以下危害:有深层承压水时,在隔水 中形成通道,引起基坑突涌;建筑基坑附近的钻孔或探井渗水, 影响基坑安全;形成地表水和地下水通道,污染地下水;在堤防附 近钻孔形成管涌通道,可能引起堤防的渗透破坏;地下工程、过河 隧遂道的钻孔可能引起透水、涌沙,影响地下工程安全;影响地基承 载力和单桩承载力阻力,造成施工中的错判。要求对钻孔进行回填: 主要是防止其对工程施工造成不良影响,无其是对地下工程和深基
坑工程;其次,是保护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实现文明施工。 在轨道交通工程的地下车站、隧道区间、明挖区间及过渡段的 勘探钻孔,以及位于城市堤防、隧道等处的勘探钻孔,对回填要求 更为严格,应引起重视,相关行业法规也有相应的规定。 本条规定的不同回填方式与要求,可根据场地的具体情况选用 必要时需要采取综合处理措施。对于地下工程的勘探钻孔,为保证 回填质量可靠性,规定必须采用水泥浆或水泥和膨润土浆液材料回 镇,有利于控制回填过程和回填质量。 勘探钻孔回填,勘察施工单位应填写回填记录、检查验收记录 遇到工程问题需求处理时便于追溯
11.4.5满足比热容、导热系数、导温系数、基床系数、动三轴试 验的土试样直径不应小于89mm,有效长度不应小于150mm。
11.5.1本条所列的勘探方法为常规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各种地 球物理勘探方法具体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应执行现行地球物理勘探 规程,如现行行业标准《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城 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规范》CJ7的有关规定。 11.5.2~11.5.4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需具备一定的物性条件,主要 研究一定深度范围地层的物理性质。结合天津市的特点和地层构造 应论证物探方法的适用性,必要时可进行方法的有效性试验,充分 利用探测对象的物性条件并开展综合物探,将取得的资料互相验证
互相补充,是提高物探解释精度的有效方法。根据场地地质条件, 运用多种物探手段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综合勘探,从多项物 性参数及不同勘探深度研究地质体,就能达到多层次、立体化认识 场地地质条件的目的。 对于隐伏的地质界线、界面、不良地质体、地下管线、含水层 等,采用常规勘察方法难以查明时,应采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予以 查明:根据探测体的位置、走向及规模等布置勘探线,每个探测体 应有3条勘探线:勘探线的布置应尽量垂直于探测体的走向,当地 形坡度大于15°应进行地形改正;测线间距应根据探测目的,探测 体的规模及空间位置等因素确定;当遇异常未追索完毕情况时应延 长测线长度或需进一步了解异常特征时应加密测点间距
11.6.1国内常用的静力触探探头以单桥和双桥居多,但双桥静探 的优点十分明显。天津地区双桥静探已积累成熟的经验,单桥静探 不再采用。 当试验深度超过30m或穿过厚层软土后再贯入密实土层时, 宜采用套管,防止孔斜或断杆。 静力触探孔与取土样比对时,一般与钻孔距离宜大于2m。静 力触探孔宜先于钻孔进行,以免钻孔对贯入阻力和静力触探孔之间 的垂直度造成影响。 11.6.2以前进行标准贯入试验是要考虑杆长修正。杆长修正是依 据牛顿的碰撞理论,杆件系统的质量不得超过锤重的2倍,限制了 深度大于21m时的试验,但实际上试验深度已超过21m。通过实 测杆件的锤击应力波,发现锤击传给贯入器的能量远大于杆长修正 后的能量,故建议不作杆长修正的N值作为基本的试验值,但考
虑到过去建立的许多N值与土性、承载力的经验关系,当光 些经验关系时应考虑其杆长修正。
, 人 经验关系时应考虑其杆长修正。 1.6.3十字板剪切试验有机械式和电测式两种,宜采用电测式 字板剪切试验。 对于层状非均质地基的试验,宜根据附近的静力触探试验成 先择合适的深度进行。
11.6.4扁铲侧胀试验最适宜在软弱、
更程度或密实程度的增加,适宜性渐差。当采用加强型薄膜片时 可用于密实的砂土。
11.6.5根据天津地区第四系特点,采用预钻式旁压试验
1.6.5根据天津地区第四系特点,采用预钻式旁压试验适用的地 较为广泛。但在较软土层中进行试验时,也可考虑采用自钻式旁 压试验。
预钻式劳压试验成孔要求孔壁垂直、光滑、呈规则圆形,尽可 能减少对孔壁的扰动:在软弱土层(易缩孔、塌孔)需用泥浆护壁: 钻孔孔径应略大于旁压器外径,但一般不宜大于8mm。 当采用自钻式旁压试验,应先通过试钻,以便确定各种技术参 数及最佳的匹配,保证对周围土体的扰动最小,保证试验质量。 旁压试验的加荷等级一般可根据土的临塑压力和极限压力而 定,加荷等级一般为10级12级。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 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每级压力维持时间定为3min。 旁压试验加荷速率,自前国内有“快速法”和“慢速法”两种。 般情况下,为求土的强度参数时常用“快速法”;而为求土的变形参 数时往往强调采用“慢速法”。据国内一些单位的对比试验,两种不 同加荷速率对试验结果影响不大。
11.6.6单孔波速法沿钻孔向上或向下测试,主要检测地层的剪切
跨孔法以一孔为激振孔,宜布置2个钻孔作为检波孔以便校核 跨孔法对孔的垂直度有严格要求,当孔深大于20m时应进行钻孔
斜,并对激振点与检波点的距离进行校止。 1.6.7地温测试主要为满足环控设计要求进行,其深度按影响汽 度范围确定。
斜,并对激振点与检波点的距离进行校止。 1.6.7地温测试主要为满足环控设计要求进行,其深度按影响 度范围确定。
12.1.1本章未对室内试验方法等做出具体规定,室内试验的试验 方法、操作和采用的仪器设备要与现行国家标准及有关行业标准相 致,所采用的仪器设备应定期按现行规程进行检定和校准,确保 君土试验遵循共同的试验准则,使试验结果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 12.1.2岩土工程勘察是为设计、施工服务的,试验项目的选择要 结合工程类型和设计、施工需要综合确定。 12.1.3试验资料的分析,对提供准确可靠的试验指标是十分重要 的,内容涉及成果整理、试验指标的选择等。对不合理的数据要分 原因,有条件时,进行一定的补充试验,以便决定对可疑数据的 取舍或更正。
12.2土的物理性质试验
12.2.1土的物理性质试验,主要应满足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所要 求的土的常规物理试验项目。采用原状土或扰动土进行土的物理性 质试验一般需要保持其天然含水状态。试样制备首先对土样进行描 述,了解土样的均匀程度、含夹杂物等,保证物理性质试验所选用 的试样一致,并作为统计分层的依据。
2.2.2颗粒大小分布曲线应按《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
折算以后绘制颗粒人小分布曲线;开应将两段曲线连成一条平清的 曲线。同时提供d60、d50、d30、d10,并计算不均匀系数、曲率系数 等级配指标。 12.2.3土粒比重变化幅度不大,有经验的地区可根据经验确定 但对缺乏经验的地区或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样,应直接测定。 12.2.6热物理指标是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需要提供的 一 个特殊参数,对本条作如下说明: 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通风负荷计算方法确定后,合理地选择 岩土热物理指标,对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筑良好的使用功能及 降低工程造价和运行管理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岩土的热物理性 能是与密度、湿度及化学成分有关。导热系数、导温系数随着密度 和湿度的增加而变大,而湿度对比热容的影响较大。此外,在相同 密度及湿度的情况下,由于化学成分不同,其值也相差很大。因此, 应通过试验取得数据,以保证设计合理。 2由于土的热物理指标与土的密度和含水率等状态密切相关 因此需要对原状土的级别进行鉴别。为了真实反映地下土层的热物 理特性,保证试验成果的可靠性,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土样不能做该 项目试验。 3测定热物理性能试验方法较多,各种不同的方法都有一定 的适用范围。因此,根据岩土自身的特性,本规程选用了三种方法 测定岩土的热物理性能。面热源法能够一次测得岩土的导温系数和 导热系数,并计算出比热容。但测试仪器及操作计算较复杂。热线 法和热平衡法分别适用于测定潮湿土质材料的导热系数和比热容, 利用关系式计算出导温系数。 1)面热源法:是在被测物体中间作用一个恒定的短时间的 平面热源,则物体温度将随时间而变化,其温度变化是 与物体的性能有关。通过求解导热微分方程,并通过试
验测出有关参数,然后按下列公式就可计算出被测物保 的导温系数、导热系数和比热容。 导温系数:
式中: α一 导温系数(m/h): t一距热源面d(m)温度升高e'时的时间(h); y一一函数的自变量。 函数B(y)值:
式中: B(y) 自变量为y的函数值; 关掉加热器的时间(h); 加热停止后,热源上温度升高为92时的时间 (h)。
C =3.6元 ap
中:入 导热系数[W/(m·K)1 热线A、B段的加热电压(V) 加热丝的电阻(2); 加热丝的电流(A); L一 加热线A、B间的长度(m); 01、02 热线的两次测量温升(℃); t1、 t2 测01、02时的加热时间(S)。 3)热平衡法:是测定岩土比热容的常用方法。在试样中心 插入热电偶,通过测量试样与水的初温及热量传递到温 度均衡状态时的温度,按下式计算岩土的比热容
式中:Cm一岩土在 t3到ti温度范围内的平均比热容[J (kg·K) 1;
Cb 试样筒材料(黄铜)在t3到ti温度范围内的平均比热容 [J/ (kg·K) ] ; Cw 杜瓦瓶中水t2到t3温度范围内的平均比热容[J/ (kg·K) ]; E 水当量(用已知比热的试样进行测定,可得到E值) (g); 岩土下落时的初温(℃); t2 杜瓦瓶中水的初温(℃): t3 杜瓦瓶中水的计算终温(℃): G1 水重量(g); G2 试样重量(g); G3 试样筒重量(g)。 4 导温系数、导热系数和比热容三个热物理指标有下列相互 关系:
α = 3.6 A Cp
式中:p一 密度(kg/m"); α一导温系数(m² /h); Λ一导热系数[W/(m·K)]; C一比热容[kJ/(kg·K)]。 5岩土的热物理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密度、含水量有关,在可 行性研究和初步勘察阶段可根据岩土的密度、含水量的实际情况按 《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选用。在详细勘察 和施工勘察阶段有特殊要求的工 需取样试验确定。
式中:p 密度(kg/m"); 导温系数(m²/h); α——导热系数[W/(m·K)] C——比热容[kJ/(kg·K)]。 5岩土的热物理指标数值 行性研究和初步勘察阶段可根据
12.3土的力学性质试验
12.3.1本条列举了土的主要力学试验内容
2.3.1本杀列别车了工的主安力学试验内谷。 固结试验、直剪试验、三轴压缩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净止侧压力系数试验、回弹试验、基床系数试验等应根据工程类型 计、施工需要和岩土条件综合确定。 选用试验数据时,宜结合原位测试成果和既有的经验数据进 宗合分析研究,给出合理的推荐值
选用试验数据时,宜结合原位测试成果和既有的经验数据进行 综合分析研究,给出合理的推荐值。 12.3.2当采用压缩模量进行沉降计算时,压缩系数和压缩模量 股选取有效自重压力至有效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的压力段,才 能使计算结果更接近工程实际情况。 当采用土的应力历史进行沉降计算时,试验成果应按e一lgp 曲线整理,确定先期固结压力并计算压缩指数和回弹指数。施加的 最大压力应满足绘制完整的e一lgp曲线的要求。回弹模量和回弹再 玉缩模量的取样测试主要是为了计算基底卸荷回弹量,做固结试验 时要考虑基坑的开挖深度,要对土的有效自重压力进行分段取整, 获得回弹和回弹再压缩曲线,利用回弹曲线的割线斜率计算回弹模 量,利用回弹再压缩曲线的斜率计算回弹再压缩模量。 12.3.3直接剪切试验包含快剪、固结快剪和慢剪。直接剪切试验 由于设备和操作都比较简单,试验结果存在明显的缺点,但由于已 经积累了大量的勘察和设计经验,仍可以有条件地使用。快剪试验 所得到的抗剪强度指标最小,用于设计算结果相对偏于安全。对于 基坑工程而言可代表性进行快剪试验。若基坑工程施工属于加荷固 结速度缓慢,土体在排水条件下有一定的自重固结时间,选择固结 央剪试验是适合的。 12.3.4在侧面不受限制的条件下,抵抗垂直压力的极限强度称 为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主要适用于测试饱和软黏性土,用于估算 土的承载力和抗剪强度
12.3.2当采用压缩模量进行沉降计算时,压缩系数和压缩模量
13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及成果报告
生和适宜性进行初步的评价,同时对详细勘祭阶段应重点解决的问 题予以阐述。 详细勘察阶段的勘察报告应在初步勘察阶段勘察报告的基础 上,通过现场细致的勘探、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等工作,按工点提 出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做出岩土工程分析 平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型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 地下施工、不良地质作用防治和工程周边环境影响等提出建议。 施工勘察阶段的勘察报告主要针对工程施工或使用期间所发 生的异常情况,通过有针对性的补充勘察后,对工程和环境的影响 进行分析和评价
13.2岩土参数的统计和选定
13.2.1岩土参数统计时,应在已有数据总数中剔除部分可靠性较 低的数据,当子样数N≥6个时可舍去数据值最大和最小两端各10 数量的样本:当子样数小于6时,一般不提供均方差和变异系数。 当发现统计结果与实际土性不符或变异系数过大时应从土性定名 是否合理、力学分层及亚层分层是否合理等方面分析产生误差的原 因,并予以合理解决。 13.2.2变异系数是评价岩土参数均匀性的主要指标,利用变异系 数评价岩土参数的变异性及均匀性可按表12进行。主要岩土参数 的变异系数可按表13控制,当超过表中规定时应重新考虑分层的 合理性。 一般工程的勘察报告中还使用类比经验值,即在总结分析场地 所在工程地质单元的地层、土质资料和建筑经验以及天津市工程地 质图系有关图件的基础上,依据少量试验、测试结果或收集附近资 料,用类比法确定土层特性指标经验值,该方法在城市轨道交通项
系数8评价岩土参数的变异性及均么
13.2.3由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所得到的岩土参数是编写岩土工 程勘察报告的重要依据,其提供的岩土参数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地质 条件合理选用,并应评价其可靠性和适用性。 岩土性状指标包括天然密度、天然含水率、液限、塑限、塑性 指数、液性指数、饱和度、相对密度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所 需的岩土参数指标包括压缩循模量、渗透系数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计算所需的岩土参数包括岩土的抗剪强度指标、静载荷试验的极限 承载力等。
13.3成果分析与评价
13.3.1本条主要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结构提出分析评价的综 合要求,即分不同的敷设形式提出成果分析与评价的要求。地下工 程主要是围岩和土体的稳定和变形问题,高架工程和地面工程主要 是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问题,并特别强调了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和对地下水作用的分析评价。
13.3.2基坑工程多采用明挖法施工,其分析评价应侧重于分析岩
13.3.2基坑工程多采用明挖法施工,其分析评价应侧重于分析岩
土层的稳定性、透水性和富水性,这关系到边坡、基坑的稳定;分 析不同支护方式可能出现的工程问题,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 13.3.3对于盾构法施工的分析评价,侧重于盾构机选型应注意的 地质问题,指出影响盾构施工的地质条件。 13.3.4对于高架工程的分析评价,侧重于桩基设计所需的岩土参 数,指出影响桩基施工的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提出防治措施的建 议。 13.3.6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较大,环境问题涉及 面广,勘察报告通过分析、评价和预测,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
13.4.1岩土工程勘祭报告不仪要真实地反映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提出地质问题,而且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切勘察工作都要落 实到解决工程的实际问题上,同时,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施工紧 密结合,服务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直到工程建设后的监测工作。
13.4.2勘察报告编写时应注重解决以下问题:
1勘祭任务依据、拟建工程概况、勘祭要求与自的、勘祭范 围、勘察方法与执行标准、完成工作量等,是勘察报告必备的基本 内容。 3场地地层分布及土质特征描述除自上而下分层(或分亚层) 描述岩土层成因年代、土性、顶底板标高、理埋深、厚度、土层均匀 生及稳定性评价外,对拟建工程设计、施工将会引起不良影响的夹 (或透镜体)及对工程影响较大的地层(如厚层人工填土、淤泥 页软土、含水层和隔水层分布不稳定等)应进行重点描述及分析。 地层描述不充许使用表格式描述。 指标统计应明确统计原则。一般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应包括液限
含水量、塑限含水量指标的统计;原位测试指标应包括标准贯入试 验、波速测试、电阻率测试、地温测试等指标统计:特殊物理力学 指标统计包括静止侧压力系数、无侧限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回弹 再压缩指标、热物理指标及基床系数等:盾构段还应提供各层地基 土的颗粒组成分析结果d10、d60及不均匀系数。另外,勘察报告中 还应提供参数选用原则及主要参数的建议值。 4渗透系数是地下水设计的一个重要参数,应采用现场抽水 试验提供地下水的导水系数、导压系数、储水系数、渗透系数、越 流系数、影响半径及水位降深曲线等并提供承压含水层水头高度及 水头标高。另外,提供土和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应包括承压水层 位。 6场地稳定性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活动断裂、地面沉降、 地震效应、滑坡等的评价内容,分析场地是否分布影响地基整体稳 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场地适宜性评价应从岩土工程条件满足地基 承载力要求、满足建筑物变形要求和满足建筑物使用要求等方面进 行评价。 7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桩基础的分析和评价应主要包括以下 内容: 1)采用桩基的适宜性,包括安全性、经济性、合理性等: 2)对桩的类型、桩的直径和长度提出建议;建议时应充 分考虑施工条件、沉桩可能性、沉桩对周围环境将产生 的不良影响等: 3)对桩端持力层的选择进行分析论证:包括对持力层的 性质、厚度、均匀性等进行分析、评价后提出适合本工 程的建议; 4)提供单桩极限侧阻力和端阻力的标准值,并应进行单 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估算,同时分析桩侧产生负 摩擦力的可能性及其对桩基础的影响作用;对于承受水
平荷载的建筑物,尚应进行单桩水平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的估算; 5)对桩基成孔可行性及桩端稳定性、沉桩顺序和方法进 行论证,并提出建议: 6)对桩基设计、施工、监测的其他建议;如沉桩所产生的 挤土效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桩侧堆载及开挖对桩基础 的影响等及监测要求和防治措施。 对于盾构段的分析,天津地区段盾构选型一般选用土压平衡盾 构型式,盾构机进出洞时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盾构直径、隧道理 深采用可靠的洞口土体加固方案(可采用水泥土搅拌桩、高压旋喷 桩、注浆法等加固工艺)。盾构法施工时应根据地质特性综合考虑, 遵守“模式正确、土压合理、防范失水、快速掘进、及时注浆、注 浆充分、严密监测、迅速反馈的原则,对影响地表沉降的要素严 格控制,加强严密监测和严格管理,提高监测频率,根据监测情况 及时调整注浆量和注浆压力,必要时进行二次注浆,并建议做好以 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对盾构机推进中的施工参数进行优化,维持土仓内压 力平衡,随时调整预定压力,确保开挖面的土体应力接 近初始应力场,控制出土速度,禁止超挖、欠挖: 2)盾构在曲线推进、纠偏、抬头或头推进过程中,实际 开挖断面不是圆形而是椭圆,从而会引起附加变形,此 时应调整掘进速度与正面土压,达到减少对地层的扰动 和减少超挖的效果,从而减少地层的变形: 3)管片拼装过程中要减小盾构机后退,做好管片、盾尾间 的密封工作,防止隧道水; 4)管片脱出盾尾时,在衬砌背后适时注浆,并控制好注浆 压力、浆液材料性质、注浆量等; 5)盾构机进出工作井前后一定范围内宜采取土体加固措
施; 6)施工时应注意控制盾构推进速度及出土量,保持正面 合理稳定的渣土压力,控制渣土水压力与地下水压力的 平衡关系,防止发生流砂或产生空洞而造成盾构周围土 体压力平衡状态的破坏。 8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对基坑工程的分析评价应主要包括以下 内容: 1)提供岩土的重度和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并说明抗剪 强度的试验方法;每个站点或区间每层土的抗剪强度指 标不应少于6组(如相邻工点的地层分布与性相近, 统计时可借用相令工点的资料); 2)分析评价各含水层对基坑工程的影响,包括静水压力、 动水压力、水头高度、流砂和管涌产生的可能性等; 3)分析基坑环境条件与基坑工程的相互影响,提出基坑 开挖与支护方案的初步建议,分析基坑开挖与支护方案 的基底稳定性、土体变形与支护结构的位移等;必要时, 应分析和计算基坑开挖将引起的回弹变形: 4)提出降水、截水及其他地下水控制方案的初步建议。 9在建筑密集的城市中兴建城市轨道时,往往需要在狭窄的场 地上进行深基坑的开挖,所涉及的基坑支护、降水、对周围建筑及 环境的影响等岩土工程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岩土工程 勘察报告对基坑工程的分析评价应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分析基坑开挖对周围建筑、地下管线、环境等产生的 不良影响; 2)根据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提出适宜的降水方案建议, 当因降水可能危及基坑自身安全或近建筑物及周围 环境(包括道路及各种管线)时,应通过基坑外设置观 测并、沉降观测标等措施预以监测,必要时还应采取的
截水方法及回灌措施等: 3)当任务需要对基坑工程进行专门的分析研究,或承担 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监测时,应提交相应的分析研 究报告、设计文件或监测报告: 4)应对工程施工和便用期间可能发生的岩土工程问题进 行分析和预测,提出监控和预防的建议,以便于设计人 员和施工人员对可能发生的岩土工程问题予以重视,并 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5)必要时应对不良地质现象防止与治理及采取的地基基 础设计方案提出建议。 10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对场地地质条件进行总体评价,对 主要问题进行扼要总结,如对场地的稳定性、适宜性及主要不良地 质现象的评价,对基础方案的最终意见,报告遗留问题及注意事项 等,并得出场地地质条件的基本结论:应对场地岩土利用、整治和 改造的方案进行分析论证并提出建议;对工程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 提出监控和预防的建议。
13.4.3附表应符合下列要求:
1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 岩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应按场地的工程地质单元和层位分别统 计最大值、最小值、算术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及子样数;统 计表中要有液限含水量及塑限含水量的统计,供盾构选型及注浆设 计需要:要求每个主要土层的抗剪强度指标不应少于6组。 2原位测试成果统计表: 原位测试成果统计应按场地的工程地质单元和层位分别统计, 般应提供最大值、最小值、算术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及子 详数:要求每个主要土层的常规原位测试指标不应少于6组,特殊 原位测试指标不宜少于3组。 3室内土工试验成果表
试验人员及审核人员签署齐全,在土工试验报告封皮上力 验单位土工试验成果专用章和公章
13.4.4附图应符合下列要求
附图应符合下列要求: 勘探点(井)平面布置图:应具备以下内容: 1)平面图上应有拟建物工程名称、工程编号、拟建物位 置、层数、勘探点(井)位置、编号、孔性、孔深等内 容; 2)平面图上应有拟建物角点或拟建场地界桩点坐标、地形 和场地标高等及指北方向; 3)平面图应有比例尺; 4)平面图中拟建物的位置应与规划审批的总图位置相符。 工程地质剖面图:应具备以下内容: 1)剖面线应与平面图相符,勘探点(并)在面上的位 置、编号、勘探深度、面方向等应明确: 2)必须有纵、横比例尺和勘探点(并)的间距: 3)剖面图上应有岩土分层编号、分层界线,宜标出各孔 (井)的取样(测试)位置、原位测试数据或曲线、地 下水稳定水位等:纵断面图图底栏应标注钻孔里程、里 程标、坡度线及工程地质概括等信息; 4)应标明地铁地下结构轮廓线。 钻孔柱状图:应将工程名称、工程编号、钻孔(探井)编 孔坐标、孔(井)口标高及深度、地层年代和成因、层底深 高、岩土定名及描述、力学分层、取样位置及室内物理力学 原位测试位置及数据(曲线)等列于图中,并应标明该孔的 立。 原位测试成果图: 1静力触探曲线图应给出锥尘阻力、俪壁摩阻力随深
)静力触探曲线图:应给出锥尖阻力、侧壁摩阻力随深 度变化的曲线及各力学分层土的相关参数:
2)标贯曲线图:应给出各试验段的标贯击数随深度变化的 曲线,对于有颗分的试验段,宜给出黏粒含量,对于判 定饱和粉土液化的标贯孔,必须给出该孔的地下水位; 3)其它原位测试成果曲线。 5室内试验成果图:应包括固结试验曲线、直剪试验成果曲 线、三轴试验成果曲线等室内土工试验曲线图等岩土层的强度和变 形试验曲线。 6其它附图附表:如持力层或特殊土层顶、底板标高等高线 图,地下水位等高线图,工程地质分区图等。
14.1.1调查单位在开展工程周边环境调查前应编制调查方案,调 查完成后应当编制工程周边环境专项调查报告。 14.1.2工程周边环境是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 的重要因素,一旦对某一环境因素没有查清,可能引起线路理深、 车站结构等的变更,严重时引发工程事故和人员伤亡。由于各个设 计阶段对环境调查的范围和深度要求不同,因此,需要分阶段开展 环境调查工作,满足各个阶段的设计要求。
1可行性研究阶段应通过收集地形图、管线图等方式获取工 程周边环境资料。对影响线路方案的重要工程周边环境,需进行重 点调查; 2初步设计阶段应通过查询收集资料、实地调查走访和必要 的现场勘查探测等手段对工程周边环境现状进行全面调查: 3施工图设计阶段应根据工程设计条件变化或工程需要,补 充完善工程周边环境资料。 对影响工程施工安全的地下管线、地表水体渗漏等情况,应根
据设计要求或工程需要进行专项调查。 轨道交通一般按照以下范围设置安全保护区: 1地下车站与隧道周边外侧50m内; 2地面和高架车站以及线路轨道外边线外侧30m内; 3出入口、通风亭、变电站等建筑物、构筑物外边线外侧10m 内。 14.2.2工程周边环境调查的内容一般包括调查对象的名称、类型 (或用途),地理位置,与轨道交通工程的空间关系,修建年代或 峻工日期,产权人或管理单位,原建(构)筑物建设、勘察、设计、 施工等单位,使用(或在建)现状,竣工图纸情况,特殊保护要求 等。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主要施工工法的调查范围可参考表14 确定。
表 14调查范围参考表
1地上建(构)筑物需重点调查建筑层数、高度、结构形式、 基础型式、基础埋深(标高)、地基变形允许值及沉降观测资料等 内容; 2采用复合地基、桩基的建(构)筑物还包括地基基础的主 要设计参数、施工工艺等内容; 3地下构筑物需重点调查结构形式、外轮廓尺寸、顶(底) 板理深(标高)、原施工开挖范围、围(支)护结构形式、抗浮措 施、施工方法等内容。 14.2.4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因地下管 线与线路发生冲突的情况,导致线路无法穿越,造成管线改移,以 及施工过程中对管线的直接破坏,或由于管线的渗漏造成基坑边坡 和隧道的塌,给工程带来了很大的工期和经济损失。因此,地下 管线的调查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设计、施工是非常重要的。 地下管线需重点调查管线的类型、功能、材质、规格、坐标位 置、走向、理设方式、理深(标高)、施工方法等内容;各类管道 还包括管节长度、接口形式、拐折点坐标、管径变化位置、节(阀) 门(或检查并)位置、载体特征(压力、流量流向)、使用情况(正 常、废弃、渗漏)等内容;采用地下综合管道共同沟的,还包括共 司沟的结构形式、断面尺寸、顶(底)板理深(标高)、围(支) 护结构形式、变形缝设置情况等内容。 14.2.5既有轨道交通设施需重点调查敷设方式、线路形式、道床 形式、行车间隔、运行速度、车辆荷载、轨道变形要求等内容。 1轨道交通设施地下线参照隧道调查内容: 2轨道交通设施地面线还包括路基形式、填筑厚度等内容; 3轨道交通设施高架线参照桥梁调查内容。 14.2.6城市道路包括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道、次干 道、支路等。桥涵包括城市立交桥、跨河桥、过街天桥、过街地道 以及涵洞等。
GBT13477.12-2018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 第12部分:同一温度下拉伸-压缩循..pdf14.2.5既有轨道交通设施需重点调查敷设方式、线路形式、
并将现状评估报告提供给设计、施工、监理、监测等单位。 2.12成果资料的核心内容是查明影响范围内已有建(构)筑物 路、地下管线等设施的位置、现状,根据它们和轨道交通工程在 旬上的相互关系,结合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预测由于开挖 降水等工程施工对工程周边环境的影响,提出必要的预防、控制 监测措施。 工程周边环境调查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工程概况; 2 调查目的和依据; 3 调查范围和对象; 4 调查方法和手段; 5 调查成果及资料说明; 6 工程周边环境对工程的影响和风险分析: 1 附图、附表。 另外,调查报告的附图、附表主要包括: 1工程周边环境基本情况调查统计表; 2 调查对象相关图纸; 3 现场有关影像资料、实测数据: 4 相关资料复印件等。
15.1.1现场检测、监测是信息化施工和动态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 分,越来越受到重视,考虑到现场检测、监测有专项技术标准或操 作规程,本章仅作要点提示,具体操作规程详见相关的技术标准或 操作规程。 一般而言,现场检测、监测工作随着施工结束而终止,或延续 段时间后终止,但对于轨道交通项自和建(构)筑物长期沉降观 测则需要在营运期持续监测,为营运安全提供必要的保障。 15.1.2轨道交通多为隐蔽工程,开挖后一般由建设单位、勘察 设计、施工、监理、监测、检测等有关单位共同验槽、验边坡、验 洞、验桩,并进行会签,如与勘察设计资料相符合则可进行下一道 工序。
15.2.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地基、路基及隧道的现场检验,是工程 建设中对地质体检查的最后一道关口,通过检验发现异常地层,及 时采取措施确保工程施工和结构的安全。该项工作是必须做的常规 工作,通常由勘察人员会同建设、设计、施工、监理、检测以及质 量监督部门共同进行。
检验时,一般首先核对基础或基槽的位置、平面尺寸和坑底标 高,是否与图纸相符。对土质地基,可用肉眼、微型贯入仪、轻型 动力触探等简易方法,检验土的密实度和均匀性,必要时可在槽底 普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但坑底下埋有砂层,且承压水头高于坑底 时,应特别慎重,以免造成冒水涌砂。当岩土条件与勘察报告出入 较大或设计有较大变动时,可有针对性地进行施工专项勘察。 15.2.2~15.2.3这两条所列内容都是工程实践中发现的影响地基 路基和围岩稳定与变形的重要因素,在现场检验时需要给予充分的 重视。 15.2.4在工程实践中会有实际地层情况与勘察报告不一致的情
己,故应通过试打试钻,检验岩土条件是否与设计时预计的一致 主工程桩施工时,也应密切注意是否有异常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必要 为措施。桩基检验和检测数量、方法应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的要求
15.3.1轨道交通现场监测包括施工监测和运营监测两方面,对于 地质条件复杂、下穿或高架通过既有线路的监测方案,建议组织召 开专家论证会,会议通过后再进行实施。 必测项目为常施工管理中所必须进行的量测项目,主要为位 移测试项目。净空收敛量测一般只进行水平收敛基线的量测;地表 下沉量测可量测到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变形的全过程,在浅埋地段 将地表下沉量测也列入必测项目。在重要工程或特殊地质条件下, 为了全面掌握围岩、支护、衬砌等受力状态可根据需要选择一项或 几项量测项目作为必测项目的补充:为了便于测试资料的相互验证 各选测项目应同必测项目布置在同一断面上。 盾构施工监测的自的是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保盾构穿越
区域的道路、管线、构筑物的安全。监测的项目、布设、测试频率 等技术实施方案应综合考虑施工环境、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穿越管线和建(构)筑物的保护要求、盾构的施工性能等因素制定。 穿越江河段的监测项目应根据河道、防汛墙、码头的保护要求 和盾构施工的风险控制要求做好专项监测方案。对穿越特大型河流 的盾构监测一般还应进行江底隆陷的监测,可来用测量船上声波测 深的方法。对盾构施工穿越重点环境保护区域、复杂地层时,为控 制土体变形和工程安全应进行土体变形和水土压力监测。土体变形 监测有垂直变形和水平变形监测,垂直变形可采用在土体中钻孔分 层理设磁性测点后用分层沉降仪监测,水平变形可采用在士体中钻 孔理设测斜管后用测斜仪监测: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可采用在土体 中钻孔理设土压力计和孔隙水压力计监测。 盾构穿越地面建(构)筑物时,穿越体沉降变形的根本原因是 直构上方土体的变形所引起,所以除应对穿越体进行观测外JTS/T 292-3-2018 远海区域水工建筑工程参考定额,还应 增加对其周围土体的变形观测,并根据土体变形的情况及时采取控 制穿越体沉降变形的措施。 地下水的动态变化(包括水位的李节变化和多年变化,人为因 素造成的地下水变化,水中化学成分的运移等)对工程的安全和环 境保护,常常是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为工程建设进行的地下水 监测与区域性地下水长期观测不同,监测要求随工程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