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5140-2019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7/T 5140-2019 水泥土插芯组合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1.4水泥土插芯组合桩复合地基由作为竖向增强体使用的水 土插芯组合桩、桩间土和褥垫层构成。本规程中竖向增强体均 指水泥土插芯组合桩,而不是芯桩。
2.2.3设计计算时,不考虑芯桩植入时对水泥土桩直径的挤扩 作用,水泥土插芯组合桩直径与水泥土桩直径相等,为等直 径桩。 D表示水泥土插芯组合桩直径,等于水泥土桩直径
2.2.3设计计算时,不考虑芯桩植入时对水泥土桩直径的挤折
DBJ 15-71-2010 城市地下空间检测监测技术标准.pdf3.0.1水泥土插芯组合桩由水泥土桩与同心植入的芯桩构万
.01小泥工 构成: 施工工艺包括水泥土桩施工与芯桩植入两个步骤,其材料性能 施工方法决定了该技术可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素填土、粉土 黏性土、砂土等土层,尤其适用于软弱土层。 对于以下4种情况,应通过现场和室内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1)冲填土、含有大量植物根茎或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 (2)具有中一强腐蚀性的场地; (3)地下水渗流影响成桩质量的场地; (4)含有坚硬夹层
3.0.2岩土工程勘察时,应重点查明对水泥土插芯组合桩成桩
本条规定水泥土插芯组合桩复合地基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时 应查明土层的胶结状态,主要是指局部姜石、碎(卵)石是否相 互胶结成为凸镜体或薄夹层。当遇有这种土层时,应通过现场试 验确定水泥土插芯组合桩复合地基的适用性。 土层的工程性质包括土层的分布、含水率、密实度、颗粒组 成、胶结状态、塑性指数、有机质含量、PH值等。 地下水条件包含地下水水位、流速、层数、赋存方式等内 容。地下水pH值、水和土腐蚀性是选择水泥、外掺剂、芯桩时 应考虑的重要因素。
宜针对拟处理深度范围内主要土层进行室内水泥土配合比试验, 选择合适的水泥、外掺剂。 空内水泥土配合试验可按现行行业标准《水泥土配合比设
宜针对拟处理深度范围内主要土层进行室内水泥土配合比试验
室内水泥土配合比试验可按现行行业标准《水泥土配合比设 计规程》JGJ/T233的有关规定执行,
.0.4成桩工乙性试验的日的定:验证地层条件适应性;确定 实际成桩步骤、浆液压力、水压、气压、水灰比、钻杆下沉与提 升速度、钻杆旋转速度等工艺参数;了解钻进阻力及植桩情况并 采取相应措施。 成桩工艺性试验应综合考虑场地地层分布情况、上部荷载 以采用桩参数等,选择有代表性场地进行,试验桩的直径、长度 等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水泥土插芯组合桩中的水泥土桩工艺性试验可先采用喷水的 方法初步确定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再采用喷水泥浆的方法并宜 植入芯桩。 成桩工艺性试验时应详细记录不同时间或深度处对应的施工 参数值,并采用开挖、并径仪、取芯等方法检验成桩质量,为选 泽施工机械、确定相关施工工艺及参数和施工措施提供详尽的 资料,
3.0.5对于采用水泥土插芯组合桩复合地基的工程,应根据现 行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8及设计要求进行沉降 观测
于采用水泥土插芯组合桩复合地基的工程,应根据现 及设计要求进行泾隆
3.0.5对于采用水泥土插芯组合桩复合地基的工程,应
0.6 影响水泥土插芯组合桩复合地基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
需要进行全过程控制。对于全生命期内采用建筑信息模型的工 程,水泥土插芯组合桩复合地基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 方应提交满足任务要求与对方需求的数据信息,以便于控制工程 质量。建筑信息模型相关要求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 型应用统一标准》GB/T51212。
4.1.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符合本规程第3.0.2条的规定。
构筑物的分布;相建(构)筑物安全等级、基础形式及理置深 度;周围建(构)筑物的防振、防噪声的要求;返浆排放条件; 工程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和场地类别。 施工条件资料包括:施工机械设备条件,动力条件,施工工 艺对地层条件的适应性;水、电及有关工程材料的供应条件;施 工机械进出场及现场运行条件。 当附近有类似工程时,尚应收集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监 测资料,包括:附近类似地层条件场地的水泥土插芯组合桩、水 泥土桩的设计与施工参数、试桩资料、工程桩施工资料、变形监 测资料等。 4.1.3复合地基是通过一定的沉降量使竖向增强体和桩间士 共同承担荷载,设计中要考虑基础刚度对复合地基破坏模式、 承载力和沉降的影响,重视上部结构、基础、地基的共同 作用。 4.1.4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及掺量对水泥土桩的质量至关重要 应根据工程要求确定。宜优先选用42.5级及以上的普通硅酸盐 系列水泥。 对于特殊工程条件下,例如粉土或砂土层,试验证明水泥土 强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时,可适当降低水泥掺量或在桩长范围内
共同承担荷载,设计中要考虑基础刚度对复合地基破坏模式 承载力和沉降的影响,重视上部结构、基础、地基的共 作用。
4.1.4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及掺量对水泥土桩的质量至关重要
4.1.4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及掺量对水泥土的质量至关重要 应根据工程要求确定。宜优先选用42.5级及以上的普通硅酸 系列水泥。
4.1.4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及掺量对水泥土桩的质量至关重要 应根据工程要求确定。宜优先选用42.5级及以上的普通硅酸 系列水泥。 对于特殊工程条件下,例如粉土或砂土层,试验证明水泥 强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时,可适当降低水泥掺量或在桩长范围 按照变掺量进行设计。
对于特殊工程条件下,例如粉土或砂土层,试验证明水泥 强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时,可适当降低水泥掺量或在桩长范围 按照变掺量进行设计。
4.2.1水泥土插芯组合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工作
4.2水泥土插芯组合桩的选型与布置
强体和桩间土的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分别计算两者的抗震承载 力,然后按照面积置换率法计算复合地基抗震承载力。水泥土插 芯组合桩复合地基一般用于软弱土地基处理,桩间土承载力一般 较低,按照第一种方法计算的复合地基抗震承载力偏于安全,这 也是本规程采用的计算方法。 4.3.3竖向增强体、桩间土承载力综合调整系数宜考虑复合地 基中竖向增强体、桩间土实际承载力及其发挥程度,结合工程经 验取值。 一根水泥土插芯组合桩分担的处理地基面积的等效圆直名
4.3.3竖向增强体、桩间土承载力综合调整系数宜考虑复合 基中竖向增强体、桩间土实际承载力及其发挥程度,结合工程 验取值。 一根水泥土插芯组合桩分担的处理地基面积的等效圆直
D。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等边三角形布桩时 De=1. 05a (1) (2)正方形布桩时 De=1.13a (2) (3)矩形布桩时 De=1.13/aia2 (3) 式中:a一 桩间距(m); a1纵向桩间距(m); a2横向桩间距(m)。 4.3.4为保证水泥土插芯组合桩复合地基设计的可靠性,竖向 增强体承载力特征值应采用竖向增强体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 确定,并应重视类似工程、邻近工程的经验。初步设计时可采用 经验公式估算竖向增强体承载力,并按本规程第4.3.5条验算桩 身材料强度。 当采用经验公式进行估算时,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极限端阻 力标准值应由静载荷试验结果统计分析求得。当无试验资料时极 限侧、端阻力标准值可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或现行行业标准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规定的泥浆护壁钻孔桩极限侧、端 阻力标准值乘以提高或折减系数得到。 根据搜集到的测试资料(表1),参照现行行业标准《水泥 土复合管桩基础技术规程》JGJ/T330,水泥土插芯组合桩极限 侧阻力标准值可取泥浆护壁钻孔桩极限侧阻力标准值的1.5倍~ 1.6倍,水泥土插芯组合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可取泥浆护壁钻孔 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表1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1)水泥土应力测试宜选用振弦式土压力计及与之相匹配的 频率仪。 (2)土压力计量程应大于最大加载时水泥土应力预估值的 1.2倍,频率仪分辨力应优于或等于1Hz。 (3)土压力计应在静载荷试验前理设在桩顶水泥土中,并应 符合下列规定: 1)土压力计宜均匀对称埋设在环状水泥土中部,数量不应 少于2个; 2)土压力计理设槽宜为圆形,宜大于土压力计外形尺寸 20mm~30mm; 3)土压力计底部宜铺设厚度为20mm~30mm的中砂或细 砂找平层,土压力计周围空隙应采用中砂或细砂填充; 4)土压力计顶面和水泥土桩顶面应齐平。 (4)静载荷试验前,应读记土压力计初始数据,不应少于3 次;每加一级荷载前后均应各读记土压力计数据一次,以后每 30min读记一次。 (5)芯桩应力测试宜选用电阻应变计及与之相匹配的电阻应 变仪。 (6)电阻应变仪应具有多点自动测量功能,分辨力应优于或 等于1u。 (7)电阻应变计应在芯桩施工前粘贴在桩身上,并应符合下 列规定: 1)电阻应变计应均匀对称设置在桩顶以下1倍桩径或边长 处,数量不应少于2个; 2)电阻应变计及其连接电缆应采取防潮绝缘防护措施,系 统绝缘电阻不应低于200MQ2。 (8)静载荷试验前,应读记电阻应变计初始数据,不应少于 3次;每加一级荷载前后均应各读记电阻应变计数据一次,以后 每5min读记一次。 (9)采用振弦式土压力计测量时,应根据率定系数将土压力
计的实测频率换算成应力值;采用电阻应变计测量时,应按现行 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的规定进行导线电 阻修正。 (10)数据处理时,应删除异常测点数据,并取各测点平均值。 (11)桩顶处芯桩与水泥土的应力比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水泥士应力测试时
式中: Q; 施加在桩顶的第i级荷载(kN); Ocs 水泥土应力(kPa); cor 芯桩应力(kPa)
no=Dcor Oes
4.4.1沉降变形计算是水泥土插芯组合桩复合地基设计中
4.4:1沉降受形计算定水泥心组合桩复合地基设计中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当复合地基产生过大沉降变形时,可能影响建 (构)筑物正常使用,甚至造成建(构)筑物破坏,危及人们的安 全。因此水泥土插芯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形计算值不应大于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规定的充许值。 4.4.2复合地基沉降变形由加固区压缩变形量和加固区下卧土 层压缩变形量两部分组成。当水泥土插芯组合桩中的芯桩长度小 于水泥土桩长度时,由于芯桩桩体压缩模量远大于水泥土压缩模 量,对于加固区压缩变形量,应分别计算组合段复合土层和非组 合段复合土层的压缩变形量(图3)。
图3压缩变形量计算范围 1水泥±:2一芯桩
组合段复合土层、非组合段复合土层及水泥土插芯组合桩组 合段桩体压缩模量均采用面积置换率法计算。其中,芯桩桩体压 缩模量可取桩身混凝土弹性模量,
缩模量可取桩身混凝土弹性模量, 4.4.3水泥土插芯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深度按应力比法确 定,为偏于安全,应计算附加应力与自重应力之比不大于10% 的深度处,并应大王复合士层深度
4.4.3水泥土插芯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深度按应力比法确
定,为偏于安全,应计算附加应力与自重应力之比不大于1 的深度处,并应大于复合土层深度
4.5.1、4.5.2地基稳定性验算方法很多,所用计算参数也各不 相同。稳定性验算所采用的分析方法、计算参数及确定方法、稳 定安全系数应相互配套 水泥土插芯组合桩复合地基一般用于软弱土地基处理,可采 用圆弧滑动法验算地基的整体滑动稳定性。抗滑力矩、滑动力矩 计算方法应符合相关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 水泥土插芯组合桩复合地基整体失稳一般是竖向增强体渐进 式断裂,并逐渐形成连续滑动面的破坏现象。为确保工程安全, 在整体滑动稳定性验算时,假定竖向增强体完全断裂,按滑动面 材料的摩擦性能确定抗剪强度指标
6.1水泥土插芯组合桩中的水泥土和芯桩共同承担上部荷载, 泥土强度应符合本规程第4.3.5条的规定,并且桩身水泥土抗 强度不应低于1.0MPa
4.6.2为了保证水泥土插芯组合桩施工质量,应在水泥土机
完成后及时植入芯桩,尽量缩短桩机挪动、接桩时间等,因此 择桩长时应考虑芯桩成品长度,控制接头数量不宜超过1个。
5.1.2三通一平是建设项目开工的前提条件,具体指水通、电 通、道路通和场地平整。为保证水泥土插芯组合桩复合地基正常 施工,施工用的供水、供电、道路、排水、临时房屋等临时设 施,必须在开工前准备就绪。施工场地应平整、密实,无地下和 空中障碍物,地基承载力应满足施工机械接地压力的要求。 5.1.3复合地基轴线的控制点和水准点应设置在稳定、易于长 期保存的位置。当有工作基点时,应定期将其与基准点进行 联测
空中障碍物,地基承载力应满足施工机械接地压力的要求 5.1.3复合地基轴线的控制点和水准点应设置在稳定、易于长 期保存的位置。当有工作基点时,应定期将其与基准点进行 联测。
期保存的位置。当有工作基点时,应定期将其与基准点进 联测。
5.1.4在施工前通过对施工机械及其配套设备的试运行
量、浆液压力、水压、气压、钻杆下沉与提升速度、钻杆旋转速 度等施工参数的标定,确认现场所有设备能够安全正常运转、施 工参数是否满足本规程第5.2.2、5.2.3条要求:施工参数由成 桩工艺性试验确定。
5.2.1水泥土插芯组合桩施工机械有整体式与组合式两种,应 根据设计文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施工场地周边环境情况选择 适宜的水泥土插芯组合桩施工机械。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及保证成 桩质量,宜优先选用整体式施工机械。 整体式施工机械同时具备水泥土桩施工和芯桩施工两种功 能。在平行于桩架的钻杆顶端设置高压旋喷水龙头、动力头,钻 杆底端设置搅拌翅、水平向喷嘴、钻头,钻杆通过高压旋喷水龙 头与喷浆、喷气、喷水系统连接后形成水泥土桩施工机具。在桩 架上与水泥土桩施工机具成固定夹角或距离设置芯桩施工机具,
芯桩施工机具可采用振动锤或静力压桩设备。通过旋转或移动桩 架先后进行水泥土桩与芯桩的定位及施工。 组合式施工机械由水泥土桩施工机械和芯桩施工机械等两种 设备组合而成。水泥土桩施工机械原理与整体式施工机械中的水 泥土桩施工机具部分相同;芯桩施工机械可采用静力压桩机。
5.2.2高喷搅拌法综合了高压喷射与搅拌法两种工艺的优
钻具特别是钻杆、钻头形式,应能适应不同的地层条件, 高钻进效率和施工质量
套设备即注浆泵、空气压缩机、水泥浆搅拌机、储浆桶的技天 求。其中浆液压力、水压、气压等设计规定值应按施工组织诊 要求确定
5.2.4本条给出了芯桩施工机械选择时应考虑的影响因
设计文件主要指水泥土插芯组合桩的技术要求,如芯桩型 号、桩位、桩顶标高等。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主要指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 条件。 场地环境条件对施工机械选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边桩的施 工。当场地狭窄、环境条件复杂、无法将基坑开挖范围加大时, 则芯桩施工机械的选择必须考虑边桩的施工能力
5.3.2桩位点处设置明显标记及施工时进行桩位复核的目的 避免漏桩、校验桩位放样偏差
施工外围水泥土桩,其次为芯桩植入水泥土桩的合理时机应在 泥土初凝前,同时确保芯桩与水泥土桩的同轴度。 水泥土初凝前是指:在该时段内水泥土保持流塑状态,志
表2施工常见问题处理措施
5.3.4水泥浆制备应优先采用全自动制浆设备,提高施
3.4水泥浆制备应优先采用全自动制浆设备,提高施工效率
和控制精度,减少环境污染和工人劳动强度。施工过程中应定期 量测水泥浆密度,检查水灰比是否满足要求、计量仪器是否正常
工作。 水泥浆水灰比应根据地层、地下水条件综合确定,可选 0.6~1.5。
嘴数量及直径、搅拌翅直径、钻杆下沉与提升速度、钻杆旋转速 度等由成桩工艺性试验确定,在施工中应严格控制,不得随意更 改。在确保水泥土桩桩顶标高、有效桩长、桩径、垂直度、水泥 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施工单位可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经 验、土质条件等对施工参数作必要的调整。 表3列出了部分实际工程的高喷搅拌法水泥土桩施工参数 供参考。
表3部分实际工程水泥土桩施工参数
搅拌次数是保证水泥土质量均匀的重要施工措施,根据工程 经验,桩身深度范围内每米的搅拌次数大于300次时,桩身水泥 土质量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需要提高强度或增加喷搅次数而采取复搅复喷措施的部位
般指桩顶部位、芯桩底部、塑性指数较高的黏土层以及因故停浆 或喷浆不连续的部位等。复搅复喷段长度宜根据作用在桩顶及芯 桩底部荷载大小、土质条件、水泥用量、水灰比、浆液流量、提 升速度、施工异常情况等因素综合确定。
5.3.6水泥土桩施工过程中,应在桩顶设计标高以下采!
日时 牧心亿 分别进行同条件养护和标准养护28d。可将试块理置于桩头附 的地基土中进行同条件养护。 软取芯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程 JGJ/T199的有关规定执行
力 的地基土中进行同条件养护。 软取芯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程 JGJ/T199的有关规定执行。 5.3.7采用组合式施工机械植入芯桩前,应将水泥土桩施工后 的桩孔附近返浆清理十净,露出桩顶轮廓,以方便芯桩植入时中 心位置的确定。同时应提前架设全站仪及水准仪、芯桩施工设备 预就位等。 芯桩垂直度控制对水泥土插芯组合桩成桩质量相当关键,应 制定可靠的垂直度控制措施。 采用组合式施工机械时,为保证芯桩与水泥土桩之间的同轴 度,在水泥土桩施工结束后宜对芯桩植入位置进行放样定位,定 应充许偏差应为10mm。采用整体式机械时,在水泥土桩施工完 成后通过旋转或移动桩架进行芯桩的定位。 在芯桩植入水泥土桩中时充许有少量水泥土挤出,并应采取 监控预防措施,如根据监测的植桩情况采取措施防止首节芯桩掉 入水泥土桩中。 #址垃士姐
要求进行记录,也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该表格格式进行重新
要求进行记录,也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该表格格式进行重新设 计,但其包含的施工信息必须齐全。
土。处理后的水泥土顶面标高严禁高于芯桩或桩间土
5.4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
5.4.1高压注浆设备是水泥土插芯桩组合桩施工中的重
源,所以针对注浆泵、空气压缩机、供浆、供气、供水管路等设 备应制定相应安全技术措施,如:对于安全阀要进行施压检验; 对于注浆泵、空气压缩机应指定专人管理,一且发生故障,应及 时停泵停机,及时排除故障,并做好运转情况记录。施工过程中 必须按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规操作 近年来,大型施工设备施工期间倾覆事故时有发生,多是由 于操作不当、施工作业面不平整或地基承载力不足所致。水泥士 插芯组合桩施工机械应由专人按照机械使用说明书操作,施工作 业面的平整度与坚实度应符合要求,并应有专人指挥
于操作不当、施工作业面不平整或地基承载力不足所致。水泥土 插芯组合桩施工机械应由专人按照机械使用说明书操作,施工价 业面的平整度与坚实度应符合要求,并应有专人指挥。 5.4.2应根据施工现场的设备噪声等常见环境因素,制定现场
5.4.2应根据施工现场的设备噪声等常见环境因素,制定现
环境保护的控制措施。做好水泥运输过程中的防散落与沿途防污 染措施;施工场地和运输道路要定期清扫,保持整洁卫生,防治 扬尘;采取措施降低施工噪声,尽量减轻噪声扰民。
6.1.1影响水泥土插芯组合桩复合地基质量的因素存在于施工 的全过程中,仅有施工后的检验和验收是不全面、不完整的。如 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局部地质条件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不符、工程 桩施工参数与成桩工艺性试验确定的参数不同、原材料发生变 化、设计变更、施工单位变更等情况,都可能产生质量隐惠,因 此,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检验是有必要的,应按不同施工阶段进行 检验。 水泥土插芯组合桩复合地基质量检验主要包括对水泥土桩施 工、芯桩施工、褥垫层施工及施工工序过程的质量检验。 6.1.3参照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 准》GB50202、《水泥土复合管桩基础技术规程》JGJ/T330相 关规定,本条给出了水泥土插芯组合桩复合地基质量检验的主控 项目,如水泥及外掺剂质量、水泥用量、水泥土强度、桩长、桩 径、桩数、芯桩桩身完整性、单桩承载力、复合地基承载力。
5.2.1~6.2.4桩位放样指的是施工前在施工现场进行的桩位放 样,有别于水泥土桩施工结束后芯桩施工前的放样定位。 本规程附录B中施工机械设备及性能检查涵盖了对注浆泵 压力表、调速电机转速表的检查,主要通过本规程第5.1.4条的 规定来实现,因此检查设备的标定记录即可
6.3.1对于成桩工艺性试验,应通过轻型动力触探或开挖检查
6.3.1对于成桩工艺性试验,应通过轻型动力触探或开挖检查
水泥固结体,可以研究其形态大小、垂直度及胶结情况与施工 参数,比如浆液压力及流量、喷嘴直径、钻杆提升速度、钻杆旋 转速度等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合理的水泥土桩施工参数。 开挖检查一般在水泥土桩施工3d后进行,可沿水泥土固结 体周围或一侧进行,开挖深度视土层性质和场地范围确定。
参数,比如浆液压力及流量、喷嘴直径、钻杆提升速度、钻杆旋 转速度等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合理的水泥土桩施工参数。 开挖检查一般在水泥土桩施工3d后进行,可水泥土固结 体周围或一侧进行,开挖深度视土层性质和场地范围确定。 6.3.4本条给出了水泥土插芯组合桩施工质量检验项目及检验 示准,便于在施工期间查明施工参数、工艺方法等是否满足设计 要求而开展自检工作。当发现某些指标达不到设计要求时,需要 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使水泥土插芯组合桩施工质量达到设计 要求。
6.3.4本条给出了水泥土插芯组合桩施工质量检验项
标准,便于在施工期间查明施工参数、工艺方法等是否满足设计 要求而开展自检工作。当发现某些指标达不到设计要求时,需要 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使水泥土插芯组合桩施工质量达到设计 要求。
处理。经监理单位确认后报设计单位进行处理的方法有多种,可 以通过桩身完整性或单桩承载力的验证检测;也可以通过有效手 段证明确实需要调整施工工艺参数来解决;或通过设计复核计 算;对于不合格的桩采取补桩等措施。
5.4.2对承载力检验时,水泥土龄期应达到28d,或受检桩同 条件养护水泥土试件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要求,
且芯桩是主要承力构件。桩身质量检验时,应重点检验水泥土强 度和芯桩桩身完整性
4.6桩顶浅部钻芯法检测水泥土抗压强度时,应符合下列
(1)每根受检桩的芯样试件数量不应少于1组,每组3件, 取芯深度不应超过0.5m。 (2)水泥土取芯时的龄期应不少于28d。 (3)钻芯机应具有足够的刚度sap2000钢结构设计手册,操作灵活,固定和移动方 更,并应有水冷却系统。 (4)钻取芯样应根据桩身设计强度选用合适的薄壁合金钢钻
头或金刚石钻头,钻头外径不宜小于91mm。 (5)钻芯机安装时宜进行固定,钻芯过程中不应发生倾斜 移位,钻芯孔垂直度允许偏差应为0.5% (6)开孔位置至桩中心的距离宜为环状水泥土内、外半径之 和的1/2;当钻芯孔为2个或2个以上时,开孔位置宜均匀对称 布置。 (7)开孔时宜采用较小的钻头压力:钻芯过程中宜保持匀速 钻进,钻进速度宜为50mm/min~100mm/min。 (8)提钻卸取芯样时,严禁敲打卸芯 (9)在运送和保存过程中,应采取防止芯样受压、震、晒、 东、失水或吸水的措施。 (10)钻芯孔应采用水泥浆回灌封孔。 (11)锯切机应具有冷却系统和夹紧固定装置;芯样试件端 面的补平器和磨平机应满足芯样制作的要求。 (12)芯样试件加工和测量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 则技术规范》JGJ106的有关规定执行,高径比宜为1:1,不得 有裂缝、松动掉块或其他较大缺陷 (13)芯样试件制作完成后,可立即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14)压力试验机应具有加荷速率控制装置,测量精度应为 1%,额定最大压力应为试件预估破坏荷载的1.25倍~ 5.00倍。 (15)抗压强度试验时,宜以0.03kN/s~0.15kN/s的速率 均匀、连续地对试件加荷,直至试件破坏后记录破坏荷载,并应 精确至0.01kN。 (16)芯样试件抗压强度应按下式计算确定:
式中:fcu 芯样试件抗压强度值(MPa),精确至0.01MPa P 芯样试件抗压试验测得的破坏荷载(N); d. 芯样试件的平均直径(mm)
6.4.7实测结果表明,随着水泥土龄期的增长,水泥十
图4芯桩桩身完整性时域信号
芯桩刚植入水泥土中时,芯桩与水泥土之间基本没有耦合效 信号衰减规则、桩身范围内无同向反射,桩底反射明显,是
典型的完整桩时域信号。随着水泥土龄期的增加,芯桩和水泥土 之间耦合效应明显。当芯桩周围水泥土软硬程度出现差异、水泥 土外表面形状不规则时,桩头浅部出现同向反射信号,桩底反射 减弱,直至消失DB11/T 3007-2017 混合气体气瓶充装规定.pdf,
5.5.1、6.5.2工程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 当地主管部门关于工程验收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统一书号:155160:1736 定 价:3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