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5142-201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7/T 5142-2019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程6.4.7冬季积雪容易使透水混凝土路面受到冻融及有害物质侵
5.4.7冬李积雪容易使透水混凝土路面受到冻融及有害物质侵 蚀,撒砂或灰渣,易堵塞空隙。使用高压水5MPa~20MPa对透 水面层损害较小,超过20MPa,容易对路面冲刷造成损害,具 体数值需要根据设备的特点试验确定
7.1.1块石铺砌路面指经粗加工或精加工成各种规格的天然石 材铺砌的高级路面,天然石材有花岗岩、大理石等 7.1.4在人员聚集的地方,雨雪天气的地面应考虑路面防滑要 求,在保证平整度的前提下,可将石材加工成细条纹或用火烧 电击等方法将表面处理成麻面
7.2.2路面出现大面积积水,会影响路基的稳定性,降低道路 整体强度,使路面过早损坏。在维修时不仅要调整纵、横坡度, 使其达到设计要求,还要对路面的排水设施进行检查,疏通雨水 支管,在低洼处、交叉口处增建雨水口,使路面排水顺畅。 砌块路面和人行道属性相近,病害类型相同,故采用FCI 辨别其状况,FCI<65时说明路面的各种损坏程度已降至合格 及以下,因此要及时安排中修或大修工程
7.3.1采用高压水冲刷或用真空吸附法清洁透水砖表面,便于 及时清除空隙中的杂质,对路面产生破坏性影响小,冲刷时先进 行冲洗试验,确定水的压力DB22/T 5022-2019 金属装饰保温板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标准,以免水压过大。 7.3.2在新铺砌的路面砖上堆放材料及拌制砂浆容易堵塞透水 空隙,不易清除
8.1.1城镇道路人行道是指为行人服务的设施,在城镇道路系 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人行道无障碍设施的养 护,保持人行道设施完好,改善人行的条件,是以人为本的体 现,同时对于改善城镇道路环境和面貌也起着重要作用。 8.1.3人行道养护要及时修复破损的设施,要分析破损的原因 如自然损坏、人为损坏、行道树根拱起损坏、自然现象侵蚀等 应针对不同破损原因进行有效的修复和日常养护维修
力 半刚性的石灰土类材料,现场拌和不易符合城镇环保要求,故不 宜使用。因为温度的变化会造成面层错台和拱起,使用刚性材料 中的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时,应做伸缩缝
8.3.1本条规定了面层养护的基本内容。当人行道出现较大面 积的沉陷和隆起时,要先查明原因,再进行修补。基础长时间受 水浸泡,垫层料散失(石屑、砂)均会引起路面下沉:刚性基 层、水泥砂浆因冻胀、热胀均会造成路面拱起 8.3.2人行道面层铺装材料按制作工艺分为振捣、挤压及天然 石材加工而成。另外,还有烧制而成的陶砖(广场砖)及水磨石 砖,品种较多,此类材料由于块型较小,厚度很薄,且较光滑, 养护、维修、备料均不方便,故不宜用作人行道面层铺装。
8.3.5本条规定了垫层材料的使用品种。由于南、北方气候
异很大,对面层透水的需求不同,使用干砂、石屑的厚度宜为 40mm~60mm,使用石灰砂浆、水泥砂浆的厚度宜为20mm~ 30mm
修部位要适当扩大。盲道的修补除块型、位置安装正确外,在弯 道位置的行进盲道宜切块变线,以减少过多的直角折点,便于盲 人行走。 对人行道砌块的材质作了一般性的规定,对透水性能和防滑 性只有定性的要求,砌块可分若干等级,可根据不同的道路类别 选用更高的标准。
8.4.1、8.4.2规定了路缘石养护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路缘石应 经常保持整洁、美观、无缺失。对被污染的路缘石要冲刷清理 连锁型砌块铺砌的人行道内外侧路缘石是对砌块的约束,如有缺 失,将造成填缝料散失,砌块松动,强度降低,继而出现大面积 损坏,因此对路缘石的缺失,要求及时快速地修补完整。 8.4.4在砌筑路缘石背后填筑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是考虑位于 绿化带一侧路缘石的稳定,常因浇水、翻土,造成路缘石沉陷基
8. 4. 1、8. 4. 2
8.4.4在砌筑路缘石背后填筑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是考
绿化带一侧路缘石的稳定,常因浇水、翻土,造成路缘石沉陷 础被浸泡冲刷。此项规定是保护路缘石稳定性的一项措施,刃 采用L型路缘石砌筑。
4.5花岗岩路缘石最小缝间距的规定,是考虑了温度变化, 缘石拱胀,造成边角崩坏的情况,施工时宜掌握在3mm 右,
8.5.1当人行道较窄文有路树时,其树池可做成封闭式树池, 更于行人通行。封闭式树池的材料可用草皮砖或带网孔的混凝土 砌块直接砌筑,当人行道较宽时可根据树径、树根生长情况做成 异型树池,
8.6.2人行道维修台阶高度的规定是考虑人们在台阶上行走的 习惯,出现不同高度的台阶极易墩脚伤人,因此在维修时每阶的 高度应均匀分配。除此之外,每阶高度上以不超过150mm为 宜,每阶宽度以不小于300mm为宜,同时要有相应的防滑 措施。
9.1.1本条结合城镇道路的特点,规定了城镇道路路基的养护 内容。
基养护。本条对路基养护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作了规定,以使路基 正常有效地发挥作用
9.1.3当道路周边和下方进行深基坑、顶管、隧道等施工
由于对地下土体的扰动、施工降水对地下水位的影响,易造成路 基局部沉降、滑移、珊塌等现象。因此在上述施工影响范围内: 应对路面沉降、边坡位移等进行监测,确保路基结构稳定
应对路面沉降、边坡位移等进行监测,确保路基结构稳定 9.1.4路基处理部位在日常巡查时应进行重点观测;路基处理 后一年内常规检测频率宜为每季度一次。
9.2.2路基出现翻浆时,应根据水类来源和翻浆情况,确定相 应的治理方案,同时明确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 9.2.3特殊土质受土体类型、周边环境等因素影响,产生的病 害原因较为复杂。宜委托有资质的勘察设计单位查明原因,并提 出治理方案。
2.4对路基空洞、塌陷、滑移等病害,可采取开挖回填、注 加固、喷锚加固等措施
9.2.4对路基空洞、塌陷、滑移等病害,可采取开挖回填、
:3.1随看城币化进程的加快,部分乡镇道路(士路肩)纳入 城镇道路管养范围,将路肩改造为人行道是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
.2路肩是保护行车道整体稳定的重要结构,本条明确了路 及边坡养护的基本要求
9.3.2路肩是保护行车道整体稳定的重要结构,本务
9.4.1边坡在人为及自然因素影响下,易出现冲沟、缺口、沉 陷等病害,处理时应将坡面挖成台阶形,分层填筑密实,并与原 坡面做好顺接
9.4.2对于坡度较缓、植物易生长的土质边坡,宜采用
护措施;对于景观要求较高,植物难于生长的土质边坡和强风化 软岩石边坡,可采用生态护坡。湿陷性黄土、盐渍土等不良土质 边坡不得采用植被防护和生态护坡。对于坡度较陡和风化重的 岩石边坡宜采用抹面、喷护、土钉、砌石等坡面治理措施。对于 边坡高差大、坡度达不到岩土稳定要求的边坡,宜砌筑挡土墙。
9.5.1日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是挡土墙养护工程的主要 内容。此外,每年春、秋两李应进行一次定期检查。冰冻严重地 区主要检查在冰冻融化后挡土墙的墙身及基础的变化情况,以及 冰冻前采取防护措施的效果。另外,若遇反常的气候、地震或重 型车辆通过等异常情况,应随时进行检查。 9.5.2泄水孔出现堵塞时,应及时疏通、清掏。泄水管出现损 坏时,应进行更换。当泄水孔数量不足时,可选择适当位置增设 泄水孔,孔后部应设反滤层;渗水现象严重时,可在墙后设置排 水沟或盲沟,将水弓至路基以外或排水系统中。 9.5.3伸缩缝和沉降缝密封材料出现破损时,应清除缝内杂物 并剔除破损的密封材料,并重新进行密封,填缝厚度宜为3cm~ 5cm,可采用沥青麻筋或聚氨酯密封膏密封。 9.5.5挡土墙出现病害时,应当查明发生的原因,再结合现场
9.5.1日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是挡土墙养护工程的主 内容。此外,每年春、秋两季应进行一次定期检查。冰冻严重 区主要检查在冰冻融化后挡土墙的墙身及基础的变化情况,以 水冻前采取防护措施的效果。另外,若遇反常的气候、地震或 型车辆通过等异常情况,应随时进行检查
9.5.2泄水孔出现堵塞时,
坏时,应进行更换。当泄水孔数量不足时,可选择适当位置增 泄水孔,孔后部应设反滤层:渗水现象严重时,可在墙后设置 水沟或盲沟,将水引至路基以外或排水系统中
9.5.3伸缩缝和沉降缝密封材料出现破损时,应清除缝内杂物 并剔除破损的密封材料,并重新进行密封,填缝厚度宜为3cm 5cm,可采用沥青麻筋或聚氨酯密封膏密封。
并剔除破损的密封材料,并重新进行密封,填缝厚度宜为3cm~ 5cm,可采用沥青麻筋或聚氨酯密封膏密封。
实际条件采取相应对策。挖除挡墙后填土是对挡土墙卸载的重要
方法。拆除重建时,新旧挡墙之间应设置沉降缝。注浆加固方法 可分别用于挡墙后部土方、挡墙基础和挡墙墙身。当采用镭杆加 固、增设支撑墙或套墙加固措施时,应先卸载,并进行计算分 析,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必要时组织专家论证,
10.1.1交通标志宜使用憎水材料制作,并定期进行清洁。交通 示线在车轮及环境作用下,容易发生磨损、脱色等现象,在雨 后、傍晚、夜间等光线不良条件下,应保持标线基本清晰、醒 目,确保行车安全。 10.1.2制作道路标志和标线的反光材料技术要求,应符合《道 路交通反光膜》GB/T18833和《路面标线涂料》JT/T280的相关 规定。
10.1.2制作道路标志和标线的反光材料技术要求,应符合《道 路交通反光膜》GB/T18833和《路面标线涂料》JT/T280的相关 规定。 10.1.5交通标志照明装置及主动发光标志的技术要求,应符合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5768.2 的相关规定,
10.1.6当道路条件、交通流情况、出行需求、设施环境等交 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新交通标志和标线。调整交通标 时,应将原有标线清除净
10.2.1城镇道路防护设施包括护栏、分隔带、隔离栅、防撞设 施、防眩设施、声屏障等。防护设施应符合美观要求,并与道路 及周边建筑设计风格相协调。 10.2.2金属类防护设施油漆宜每年一次。日常巡查发现锈蚀 时,应及时进行局部处理 10.2.3新更换的石质材料宜选用与原结构相同产地的材料。石 质、混凝土类防护设施维修标准参照《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 公
10.3.1城镇道路排水设施包括市政排水管渠、边沟、排水沟、 载水沟、涵洞等。 10.3.2进人雨季,地下水位变化较大,当地下水位高于路基 非水不畅时,易导致路基含水量过多,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出 现软弹、冒泥浆等翻浆现象。
水管道发生局部少量破损时,可采取刨掘更换的方法。管道码 部位较多、现场工作面有限时,宜采用翻转内衬法、HDPE 穿插牵引法等非开挖修复技术
当排水设施排水能力不足时,应当对原有排水设施进行扩建或新 建排水系统。
10.4.1城镇道路无障碍设施包括缘石坡道、盲道、轮椅坡道、 无障碍标志和盲文标志、过街音响信号装置等。无障碍设施的检 查应符合《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及维护规范》GB50642的相关 规定。
10. 5 检查井、雨水口
10.5.1检查井并盖、雨水并井算在行车作用下不得发生异响。当检 查井、雨水口发生沉降,影响行车舒适度及安全时,应当及时 处理。 10.5.3对检查井盖进行维修加固处理时,宜采用柔性加固工 艺。更换的检查井盖应具有防盗、防异响、防沉降等性能,承载
艺。更换的检查井盖应具有防盗、防异响、防沉降等性能,承载 能力符合《检查井盖》GB/T23858的规定。
验收规范》GB50268、《检查井盖》GB/T23858和《城镇道路
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1的相关规定,并筒宜采用预制 并筒。当检查井、雨水口出现整体沉降或井周围回填材料沉陷 时,宜采用注浆加固的处理措施,可减少对道路通行的影响
本规程第10章相关规定。 11.1.6掘路技术档案管理,应符合本规程第15章相关规定。
11.1.6掘路技术档案管理,应符合本规程第15章相关规定。
11.2.2破除沟槽边缘道路结构时,宜采用风镐等手持小 机具。
11.2.2破除沟槽边缘道路结构时,宜采用风镐等手持小型 机具。 11.2.3开挖前应采取查阅资料、开挖探沟、地下金属管线探测 技术等方式探明原有地下管线。距离原有管道边1m范围内应采 用人工开挖;距离直埋缆线2m范围内应采用人工开挖。 11.2.5当基底发生扰动、排水不良或地基承载力不足时,应对 地基进行处理
11.2.3开挖前应采取查阅资料、开挖探沟、地下金属管
11.2.5当基底发生扰动、排水不良或地基承载力不足时,应对 地基进行处理
.3.1掘路回填质量控制不严,极易造成路面沉陷、空洞,因 必须确保回填质量。 .3.2车行道回填时,宜采用水泥石屑混合料、水泥稳定碎石
11.3.2车行道回填时,宜采用水泥石屑混合料、水泥稳定碎石
混合料等场拌材料,并应在水泥终凝前完成压实。 11.3.4对于不宜填密实的部位,宜采用低标号混凝土灌 捣实。
11.3.4对于不宜夯填密实的部位,宜采用低标号混凝土灌注 捣实。 11.3.5如现场存在工期紧张、试验条件不良等情况时,可采取 挖检测坑的形式进行试验检测。设计无要求时,压实度及回弹模 量应满足《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和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的相关规定
11.4.1采用水泥稳定类材料恢复基层时,基层立面宜浇洒水 泥浆。 11.4.2宜在路面结构底部铺设一层土工格栅,有条件的可在每 层基层底部各铺设一层
11.5.2有中央隔离设施的机动车道,原车道宽度按隔离设施 路一侧的车行道宽度计算,
12养护工程的检查与验收
12.1.3本条对预防性养护、中修工程的检查与验收作出了 规定。 1预防性养护、中修工程可根据工程量的数量、规模、技 术难度、质量要求等因素确定所选择监理单位的资质等级。 12.1.4大修工程一般以管理单位为工程项目建设单位,所以建 设、峻工程序实施应由管理单位负责。实施代建制的大修工程应 参照本条执行。 1大修工程应根据工程量的数量、规模、技术难度、质量 要求等因素确定所选择监理单位的资质等级
12.2沥青路面养护工程
12.2.3~12.2.7本条为预防性养护的检查与验收要求。表 12.2.3在条件允许时,可以采用钻芯取样测试沥青性能,比较 三大指标(《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 2011中T0604、T0605和T0606)的改善情况
12.6道路附属设施养护工程
2.6.2本条应执行现行行业标准《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 规范》CJ1中的相关规定。本条道路无障碍设施质量要求 考了现行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相关内容。
13养护状况的评定13.1一般规定13.1.1城镇道路养护状况是指城镇道路设施在使用过程中,在一定的养护与管理工作下,所保持的质量状况和服务水平,并以城镇道路设施完好程度反映。城镇道路养护状况的评定是对城镇道路客观现状的全面说明,也是对城镇道路养护管理工作现况的全面考核。城镇道路养护状况评定的阶段检查与年度检香采用相同的标准与方法,仅在检查责任单位、检查道路数量(频度)上(如全面检查与抽查之分)有所区别,需各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以满足可操作性。13.1.2根据本规程所涉及的城镇道路组成内容,将城镇道路设施划分为车行道、人行道、路基与排水设施及其他设施四类,养护状况等级的评定为各部分设施等级评定方式。考虑到在城镇道路使用过程中,车行道是影响养护质量的主要部分,人行道、路基与排水设施次之,其他设施所占比例较低,其技术状况对路用性能的影响相对最小,所以对城镇道路总体综合完好率的确定分别以0.35、0.25、0.25和0.15作为权重系数。13.2病害与缺陷的界定13.2.1城镇道路病害与缺陷的界定一般都由定性的和定量界限两部分内容构成。定性标准从病害的性状和表象上加以说明,从而在外观上区别病害类型;提出定量界限准则便于检查工作的实际操作,超过界限值则作为病害缺陷并统计其数量,不超过界限值也应视为病害缺陷,但在检查评定中不统计数量。沥青路面病害与缺陷界定中虽提出了横坡不适和平整度差两项,但它们对路147
用性能的影响不显著,同时也不是因城镇道路养护管理中形成的 可题,故而在后文车行道养护状况的评定检查中未将其列入。 城镇道路中出现井框高差属常见现象,基于类似性对其界定 同坑槽类型。 13.2.2混凝土路面病害与缺陷界定中,严重破碎板项包含板的 断裂,在确定破损类型换算系数时均考虑为断裂;空洞与坑槽类 司;拱胀与拥包类同;接缝养护差与缝料散失类同。 13.2.5其他设施指城镇道路配套的附属构筑物,包括涵洞、标 志、防护设施等(包括栏杆、隔离墩等)。
13.3养护状况调查方法
13.3.1城镇道路路况调查仪器设备的发展、使用现况,对天城 镇道路年度检查的普查工作宜采用先进仪器设备快速检查,大部 分城镇仍以人工调查方法为主。 为保证调查内容完整、体系清楚,将城镇道路养护状况调查 分为车行道、人行道、路基与排水设施、其他设施四部分,分别 周查评定破损状况以反映城镇道路养护水平,而后加以综合。 13.3.2为调查评定的准确与方便,本条提出了规格化的调查记
13.3.1城镇道路路况调查仪器设备的发展、使用现况,
13.3.2为调查评定的准确与方便,本条提出了规格化
录表,其中对各病害简略标注了类别,需根据界定一节进行实 判定与量测,病害中大部分为以面积表示,对线状类病害规负 宽度涉及范围
13.4养护状况评定指标
13.4.1、13.4.2评定指标体系沿用行业规范中车行道、人行 道完好率,路基与排水、其他设施的完好程度评分的评定方法。 为表现路面破损对使用性能与寿命的不同影响程度以及养护 工作量的不同比重,规定了车行道各类破损的相应换算系数,从 而加权确定当量破损面积。 城镇道路车行道的养护技术状况评定,应以路面现有状况为 依据。在行车荷载的重复作用下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路面的使
用性能和结构完好程度将随使用时间的增长而恶化,而及时的养 工作可以延缓这一衰减速度,使道路在其设计年限内提供应有 的良好服务水平,甚至超期仍维持一定的路用性能。据此,在检 查评定城镇道路养护状况时,应计入路龄系数,利于延长大修周 期。车行道、人行道完好率,路基与排水设施、其他设施的完好 程度检查记录表为调查工作原始数据表,以检查单元为单位进行 已录,可表示出破损类面积或破损处数量,从而计算出完好率 (%)和完好程度(分),在此基础上评定状况等级
13.5.1根据各市养护状况评定的惯例,评定标准仍划分为优、 良、合格、不合格四级,等级标准按《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CJJ36执行。
13.6检查记录与资料管理
13.6.1为满足存档与数据使用的需要,本规程提出了城镇道路 养护状况检查记录总表,可完整反映出一条道路的养护状况现况 以及各分项设施养护状况等级。 综合完好率加权系数根据各设施在城镇道路功能中所起的重 要程度、易损程度、养修工作量不同等因素确定,各市可根据实 际情况调整。 13.6.2、13.6.3城镇道路养护状况评定资料应作文字档案保存 和数据库保存。对于城镇道路养护管理系统,该资料为城镇道路 养护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城镇道路养护状况评定资料保存年 限、密级等要求由各市自定
14道路养护作业安全防护
14.1.1养护作业属于高风险作业行为,安全技术培训、作业人 员的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对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具有重要的 作用,本条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教育和穿戴防护用品作出了规 定。在保证车辆通行情况下进行的城镇道路养护维修作业,具有 较高的风险性。此条是对养护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的基本保证,养 护作业人员应接受安全技术教育,遵守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要有最基本的防护用品的投入。对养护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时,应有事故隐惠分析和安全防患的内容
14.1.2在城镇道路上进行养护维修作业,除了通常的方
14.1.2在城镇道路上进行养护维修作业,除了通常的施工操作 的安全问题外,还应做好交通组织及安全保护措施。养护作业人 员身穿的安全标志服和头戴的防护帽应是鲜艳的橙红色,并具有 反光功能。快速路局部封闭作业时宜设置专用防撞设施。专用防 童设施包括防撞车、隔离墩、防撞桶等。具体样品可由公安交通 管理部门提供,
14.1.3专职的安全人员是经过培训取得安全员上岗证书的
14.2.1交通组织方案是保证施工交通安全的重要措施。其主 内容应包括:交通导流平面图;交通安全组织机构、人员、 责:各项交通安全措施等。
14.2.3道路局部封闭是指单车道或多车道及半幅路的封闭。
闭的要求符合《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规范》GA/T900的 相关要求。
所有车道的封闭。封闭时
14.2.4道路全封闭是指道路横断面上所有车道的封闭。封闭时
14.2.4道路全封团是我 车道的封团。封团 应在有绕行路口的前方设置指路标志,如“前方施工车辆 行”。必要时应在安全保护区的两侧修建临时绕行道路。
14.3道路养护流动作业要求
保洁和有间断性的流动作业,如吊车作业、道路检测作业、综合 养护车的维修作业等,间断性作业应设置临时保护区。 14.3.2本条规定了作业车辆除要遵守交通规则外,无论白日还 是夜间作业都要开启施工安全的警示灯具。道路检测车辆拖拉检 测设备时,在其后方应有交通疏导车辆跟随以保护设备和人员的 安全
是夜间作业都要开启施工安全的警示灯具。道路检测车辆拖拉 测设备时,在其后方应有交通疏导车辆跟随以保护设备和人员 安全。
14.3.3流动作业车辆的限速行驶CJJ/T 73-2019 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
求而定,需临时停留而下车作业的人员应在前进方向的内侧下 车。行进在中间车道时不得下车。在车辆后方设置锥型交通标志 的人员应手持交通警示棒
15.1.1本条规定了技术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15.1.4本条规定了技术档案建档的基本原则和资料范围,确保 养护管理工作全流程有据可香
15.1.1本条规定了技术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15.5.1城镇道路数据库是养护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是养护技术
15.5.1城镇道路数据库是养护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是养护技术 当案的信息化整合利用的关键, 5.5.2本条规定了城镇道路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要求DB34/T 3047-2017 普通干线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包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