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13(J)63-2011 河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0.1为贯彻国家有关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 策,改善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制定本标 准。
1.0.3居住建筑必须采取节能措施,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 提下,建筑热工和暖通设计应将采暖能耗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1.0.4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 合国家和我省的现行相关标准和规定
度日数。 2.1.2空调度日数coolingdegreedaybasedon26℃ 二年中T/CBDA 13-2018 轨道交通车站装饰装修施工技术规程,当*天室外日平均温度高于26℃时,将该日平均 温度与26℃的差值乘以1d,并将此乘积累加,得到一年的空调 度日数。
212空调度日数coolingdegreedaybasedonZoC
计算采暖期室外日平均温度的算术平均值。
Z.L6·建筑体形系数shapefactorofbuilding
锅炉在设计工况下的效率。又称诺牌双率。
与采暖散热器配合使用的一种专用阀门,可人为设定室内息 度,通过温包感应环境温度产生自力式动作,无需外界动力即可 调节流经散热器的热水流量从而实现室温恒定的阀门。
2.1.18流量控制阀waterflowcontrolvalve
在热力入口安装的一种专用阀门,可设定热力入口的流 值,在一定的压差条件下,实现热力入口的流量恒定。王
2.1.19压差控制阀pressuredifference controlvalve 值,在一定的压差条件下,实现热力入口的压差恒定
在热力入口安装的一种专用阀门,可设定热力入口的压差 值,在一定的压差条件下,实现热力入口的压差恒定
采暖度日数,单位:℃d: 空调度日数,单位:℃d; 计算采暖期天数,单位:d
计算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单位:℃: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单位:W/m; 建筑体形系数,单位:1/m: 遮阳系数,无因次;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单位:W/(mK); 外墙平均传热系数,单位:W/(mK)3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无因次; 室外管网热输送效率,无因次: 锅炉运行效率,无因次; 耗电输热比,无因次。
计算米暖期室外平均温度,单位:℃: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单位:W/m; 建筑体形系数,单位:1/m 遮阳系数,无因次;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单位:W/(m·K) 外墙平均传热系数,单位:W/(mK)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无因次; 室外管网热输送效率,无因次: 锅炉运行效率,无因次; 耗电输热比,无因次。
内外计算参数及建筑物耗热量指标
3.0.2建筑节能设计气候区屋
注:1。根据我省气候、地理特点,同时考虑行政管理的方便,除张家口 (包括市区),均应视同相应设区市。 一区大致对应。 1冬季采暖室内计算温度应取18℃;
3.0.4.我省不同地区建筑节能计算用室外气象参数见表3.0.4。 表3.0.4不同地区建筑节能计算用室外气象参数
3.0.5我省不同地区居住建筑建筑物耗热量指标不应超过表 3.0.5规定的数值。
注:严寒(C)区其他城镇可采用围场相关数据
4.1.1建筑群的规划布置与
1.1建巩群的规划布置与建筑单体设计,应充分利用 资源条件,充分利用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组织 时段的自然通风
4.1.2建筑物的*向宜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建箔
面外墙的房间,一个房间不宜在不同方向的墙面上设置两个或更 多的窗。
规定的限值。当体形系数大于表4.1.3规定的限值时,必须按照 本标准4.3节的要求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
表4.13居住建筑的体形系数
4.1.4不同*向的窗墙面积比不应大于表4.1.4规定 窗墙面积比大于表4.1.4规定的限值时,必须按照本标准4.3节 的要求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并且在进行权衡判 断时,各*向的窗墙面积比最大只能比表4.1.4中的对应值大 0.1。
表4.1.4不同*向的窗面积比
注:1阳台门透明部分应计入窗户面积,不透明部分不应计入窗户面积。 2表中的窗墙面积比按开间计算。表中的“南”代表从南偏东小于等于30°至偏西 小于等于30°的范围:“北”代表从北偏东小于60°至北偏西小于60°的范 围;“东”、“西”代表从东或西偏北小于等于30°至偏南小于60°的范围。 3 凸窗面积按窗洞口面积计算。
4.1.5楼梯间的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应与主体保持
寒地区楼梯间宜采暖,入口处应设门斗或采取其他防寒措施;寒 冷地区楼梯间应封闭。外走廊按楼梯间的规定执行。
合理分区。套内入口处宜设置门厅等缓冲区,严寒地区阳台应封 闭。
4.1.7寒冷地区建筑的南向外窗(包括阳台的透明部分)宜设置 水平遮阳或活动遮阳,东西向外窗宜设置活动遮阳。建筑设计 中,宜结合外廊、阳台、挑檐等处理方法达到遮阳目的。屋面外 表面宜采用浅色处理,东、西向墙面宜涂覆反射性隔热涂料,以 减少夏季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
外,建筑设计时应预留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管路、安装位置和操作 空间,并应符合《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 50364的要求。 4.1.9,建筑选材应因地制宜,符合国家、地方相关政策,优先采 用节约环保型、可再生型、耐久型材料。
(B)区东、西向外窗综合遮阳系数限值
4.2.2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寒冷地区非北向房间设置凸窗时,凸窗凹出 窗外表面)不应大于400mm;凸窗的传热系数限值应比 传热系数限值降低15%,其不透明的顶板、底板及侧板 系数不应大于外墙的传热系数限值。
12.4外窗及开式阳台11应
VI(mK)。外廊按阳台的规定执行。 之间的隔墙的窗墙面积比必须符合本标准4.1.4条的规定,阳台 外表面的窗墙面积比不应大于0.6,阳台与室外空气接触的栏 板、顶板和底板的传热系数不应大于本标准4.2.1条表中所列限 值的120%,严寒地区、寒冷地区阳台窗的传热系数分别不应大 于2.5Wl(mK)、3.1Wl(mK)。 4.2.6外窗(门)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应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填 堵,并用密封膏嵌缝,不得采用普通砂浆补缝。 4.2.7外窗(门)洞口室外部分的侧墙面应做保温处理,并应保 证窗(门)洞口室内部分的侧墙面的内表面温度不低于室内空气 设计温、湿度条件下的露点温度,减小附加热损失。
外保温做法应符合《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的规 定
1满填高效保温材料: 缝周边封闭。
住宅分户墙、分户楼板的传热系
衣4.2.10住宅分户墙、分户楼板的传热系数限值
4.2.11外墙与屋面的热桥部位,如圈梁、构造柱、女儿墙、挑 檐、雨罩、空调室外机搁板、扶壁柱和装饰线等,应采取可靠的 阻断热桥或保温措施,并按照《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的规定进行内表面温度计算,其内表面温度不得低于室内 空气设计温、湿度条件下的露点温度。 4.2.12建筑外墙应预留相应孔洞(如空调管线孔洞、太阳能热 水器安装孔洞等),以免外墙敲凿对保温层造成破坏。
3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应按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W/m) 折合到单位计算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围 护结构的传热量(W/m);
4.3.4折合到单位计
空气换气耗热量(W/m); 内部得热量,取3.8W/m。
ur=gHa+gHw+qHd+qHmc+qHy
折合到单位计算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外 墙的传热量(W/m); 折合到单位计算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屋 面的传热量(W/m): 折合到单位计算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地 面的传热量(W/m): 折合到单位计算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外 窗(门)的传热量(W/㎡); 折合到单位计算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通过非 采暖封闭阳台的传热量(W/m)
L甲:qHqi 单位时间内通过外墙的传热量(W); Ao 定计算确定; &qi 的规定确定;
4.3.6折合到单位计算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通过
式中qHwi 单位时间内通过屋面或楼板的传热量(W); 屋面或楼板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根据本标准 &wi 附录E的规定确定; Kwi 屋面或楼板传热系数[W/(㎡K)]; Fwi 屋面或楼板面积(m),根据本标准附录A的 规定计算确定。 137折合到单位计算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地面的传热量
传热量应按下式计算:
单位时间内通过外窗(门)的传热量(W) 外窗(门)的传热系数[W/(m·K)]; 外窗(门)的面积(m): 外窗(门)外表面采暖期平均太阳辐射热 (W/m),根据本标准表3.0.4确定; 外窗(门)的太阳辐射修正系数: 窗的综合遮阳系数,按本标准附录D计算 3mm普通玻璃的太阳辐射透过率; 折减系数
Kqmci 分隔封闭阳台和室内的墙、窗(门)的平均传 热系数[W/(mK)]; Fmci 分隔封闭阳台和室内的墙、窗(门)的面积 (m) ; Si 阳台的温差修正系数,根据本标准附录E的规 定确定; Ityi 封闭阳台外表面采暖期平均太阳辐射热 (W/m),根据本标准表3.0.4确定; 分隔封闭阳台和室内的窗(门)的太阳辐射修 C mc 正系数; SCw 外侧窗的综合遮阳系数,按本标准附录D计 算; SCN 内侧窗的综合遮阳系数,按本标准附录D计 算。
分隔封闭阳台和室内的墙、窗(门)的平均传 热系数[W/(mK)]; 分隔封闭阳台和室内的墙、窗(门)的面积 (m); 阳台的温差修正系数,根据本标准附录E的规 定确定; 封闭阳台外表面采暖期平均太阳辐射热 (W/m),根据本标准表3.0.4确定; 分隔封闭阳台和室内的窗(门)的太阳辐射修 正系数; 外侧窗的综合遮阳系数,按本标准附录D计 算; 内侧窗的综合遮阳系数,按本标准附录D计 算。
4.3.10折合到单位计算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建巩物的工 气耗热量应按下式计算:
附录A关于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室、不采暖设备(或储藏间)层的面积。 接触室外空气的楼板(如直接接触室外空气的底层架空楼板)面 积的总和计算。外表面积中,不包括地面和不采暖公共空间隔墙 及户门的面积,包括不采暖公共空间的外墙面积。 A.0.3建筑体积(Vo),应按与计算建筑面积所对应的建筑物 外表面和底层表面所围成的体积计算。 A.0.4,换气体积(V),当楼梯间及外廊不采暖时,应按 V=0.60Vo计算;当楼梯间及外廊采暖时,应按V=0.65Vo计算。 算。 有、无阳台分别计算,取洞口面积。 算,取洞口面积
架空或外挑楼板和不采暖地下室顶板。 A.0.12:凹凸墙面(包括墙面上外窗)的*向归属应符合下列 定: 1当**向有外凸部分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凸出部分的长度(垂直于该*向的尺寸)小于或等 于1.5m时,该凸出部分的全部外墙面积应计入该*向的外墙总 面积; 2)当凸出部分的长度(垂直于该*向的尺寸)大于1.5m 时,该凸出部分应按各自实际*向计入各自*向的外墙总面积。 2当**向有内凹部分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凹入部分的宽度(平行于该*向的尺寸)小于5m, 且凹入部分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凹入部分的宽度时,该凹入部分的 全部外墙面积应计入该*向的外墙总面积; 2)当凹入部分的宽度(平行于该*向的尺寸)小于5m, 且凹入部分的长度大于凹入部分的宽度时,该凹入部分的两个侧 面外墙面积应计入北向的外墙总面积,该凹入部分的正面外墙面 积应计入该*向的外墙总面积; 3)当凹入部分的宽度(平行于该*向的尺寸)大于或等
规定: 天井的全部外墙面积应计入北向的外墙总面积。 2当内天井的高度小于内天井最宽边长的2倍时,内天井 迹应按冬实际*向计入各自*向的外墙总面积。
KB平均传热系数和热桥线传热艺数L
B.0.1一个单元墙体的平均传热系数可按下式计
单元墙体的平均传热系数[W/(mK)]: 式中: Km 单元墙体的主断面传热系数[W/(mK)]; 一! 单元墙体上的第个结构性热桥的线传热系数 [W/ (mK) ]; 单元墙体第j个结构性热桥的计算长度(m); 山i A 单元墙体的面积(m²)。
B.0.2在建筑外围护结构中,墙角、窗间墙、凸窗、阳台、屋 顶、楼板、地板等处形成的热桥称为结构性热桥(图B.0.2)。 结构性热桥对墙体、屋面传热的影响可利用线传热系数来描 述
图B.0.2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结构性热价示息图
B.0.4热桥线传热系数U应按下式计算:
B.0.3墙面典型结构性热桥示
(m),即A=lC,可取C≥1m。 生构性热桥的截面示意见图B.0.5。
(m),即A=lC,可取C≥1m。 结构性热桥的截面示意见图B.0.5。
图B.0.5墙面典型结构性热桥截面示意图
图B:0.6墙面平行热桥示意图
B.0.10单元屋顶的平均传热系数等于其主断面的传然尔效。 屋顶出现明显的结构性热桥时,屋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与 墙体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相同,也应按本标准中式 (B.0.1)计算。 B.0.11对于一般建筑,外墙外保温墙体的平均传热系数可按下 式计算:
外墙平均传热系数[WI(mK)]; 外墙主断面传热系数[WI(m·K)]; 外墙主断面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应按墙体保 温构造和传热系数综合考虑取值,其数值可按 表B.0.11选取。
表B.0.11外墙主断面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O
附录C地面传热系数计算
图C.0.3典型地面构造示准
D.0.1外窗综合遮阳系数应按下式计算
0.1外窗综合遮阳系数应按下式计算
SD= ax?+bx +1 X=A/B
附录E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e值
(C)区。严寒(C)区其他城镇可采用围场相关数据。 “按相同*向的外墙取值。坡屋面传热面积按其实际表面积确定。 5
2楼板传热系数的温差修正
甘肃省市政工程预算定额2018 第四册 隧道工程围护结构及其所处情况 温差修正系数值 架空或外挑楼板 1.00 带通风间层的平屋顶、坡屋顶顶棚及与室外空气相通的 不采暖地下室顶板等 0.90 不采暖地下室顶板: 外墙上有窗户时 0.75 外墙上无窗户且位于室外地坪以上时 0.60 外墙上无窗户且位于室外地坪以下时 0.40
E.0.3封闭阳台对外墙传热的影响可采用阳台温差修正系数计 算。 E.0.4不同*向的阳台温差
不同*向的阳台温差修正系装
1表中气候区属Ⅱ(B)为寒冷(B)区,I(A)为寒冷(A)区,I(C)为严寒 (C)区。严寒(C)区其他城镇可采用围场相关数据。 2表中凸阳台包含正面和左右侧面三个接触室外空气的外立面,而凹阳台则只有正 面一个接触室外空气的外立面。只有两个面接触室外空气的阳台,可根据具体情 况就近采用相关数据。
中人为材料导热系数,S为材料蓄热系数。标准值为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值 为在不同使用场合,考虑影响修正系数以后的值,此值供设计计算采用。
表F.2常用墙体的热阳值
GB/T 36446-2018 软件构件管理管理信息模型.pdf附录G采暖管道最小保温层厚度..
表G采暖管道最小保温层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