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GJ16-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pdf第13款直埋式电缆需引入建筑物内分线设备时,应换接 或采取非铠装方法穿钢管引入。如引至分线设备的距离在10m 以内时,则可将铠装层脱去后穿钢管引入。
20.7.6建筑群内通信光缆配线设计
官2款通信光缆可采用最佳使用工作波长在1310nm区
21.1.2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开放式星形拓扑结构,该结构下的每 个分支子系统都是相对独立的单元,对每个分支单元系统改动都 不影响其他子系统。只要改变节点连接就可使网络在星形、总线 形、环形等各种类型网络间进行转换。 21.1.3综合布线系统中不同级别的系统支持不同的带宽和网络 应用,综合布线链路中选用的配线电缆、连接器件、跳线等性能 和类别必须全部满足该系统级别传输性能的要求,考虑终端设备 的互换性,充许配线子系统选用的电缆和连接硬件的传输性能高 于本系统级别。
MH5023-2006民用航空支线机场建设标准2015-07-01修订.pdf21.1.4 综合布线系统作为建筑物
以在入口处采用挖地沟或使用较小的空间完成缆线的成端与盘 长,人口设施则可安装在设备间,但宜单独的设置场地,以便功 能分区。
2计算机网络设备连接方式
2计算机网络设备连接方式
21.2.5第2款点对点端接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接合方法,大 楼电信间的每根干线电缆直接从设备间延伸到指定的楼层和电 信间。 分支递减端接是用一根大对数干线电缆来支持若干个电信间 或若干楼层的通信容量,经过电缆接头保护箱分出若干根小电 缆,它们分别延伸到电信间,并端接于自的地的连接器件。 21.2.9综合布线的各种配线设备,应用色标区分干线电缆、配 线电缆或设备端接点,同时,还应用标记条标明端接区域、物理 位置、编号、容量、规格等,以便维护人员在现场一目了然地加 以识别。
综合布线系统主王缆线长度限
注:1如B距离小于最大值时,C为对绞电缆的距离可相应增加,但A的总长度 不能大于800m; 2 表中100Q对绞电缆作为语音的传输介质; 3 单模光纤的传输距离在主干链路时可达60km; 4对于电信业务经营者在主干链路中接入电信设施能满足的传输距离不在本 规定内; 5 在总距离中可以包括入口设施至CD之间的缆线长度。
注:1如B距离小于最大值时,C为对绞电缆的距离可相应增加,但A的总长度 不能大于800m; 2表中100Q对绞电缆作为语音的传输介质, 3 单模光纤的传输距离在主干链路时可达60km; 4对于电信业务经营者在主干链路中接入电信设施能满足的传输距离不在本 规定内; 5在总距离中可以包括入口设施至CD之间的缆线长度。
21.4.2新的国际标准中,将术语“衰减”改为“插入损耗”, 用于表示链路与信道上的信号损失量。在本规范中衰减串音比 (ACR)、不平衡衰减和耦合衰减的指标参数中仍保留“衰减” 这一术语,但在计算 ACR、RSACR、ELFEXT 和 PSELFEXT 值时,使用相应的插入损耗值。
21.4.3本规范综合布线系统的各项指标值参照 ISO/IEC
21.5设备间及电信间
为600mm(宽)×900mm(深)X2000mm(高),共有42U 空间。
21.7.1关于综合布线系统所处环境允许存在的电磁干扰场强的 规定,考虑了下列因素: 1在国家标准《通常的抗干扰标准》GB/T17799.1中, 规定居民区、商业区的于扰辐射场强为3V/m,按《抗辐射干扰 标准》GB/18039.1的等级划分,属于中等EM环境; 2在原邮电部电信总局编制的《通信机房环境安全管理通 则》中,规定通信机房的电场强度在频率范围为0.15~500MH2 时,不应大于130dBμV/m,相当于3.16V/m。 参考以上两项规定,对电场强度作出3V/m的规定。 21.7.2铜缆的命名可以按照以下推荐的方法统一命名。 铜缆命名方法如下:
XX/XXX 平衡单元 TP一双绞 单元屏蔽状况 U一非屏蔽 F一金属箔屏蔽 整体屏蔽状况 F一金属箔屏蔽 SF一金属网加箔屏蔽 S一金属网屏蔽 对于屏蔽电缆根据防护的要求:应从F/UTP(电缆金属箔 屏蔽)、U/FTP(线对金属箔屏蔽)、SF/UTP(电缆金属编织 网加金属箔屏蔽)、S/FTP(电缆金属箔编织网屏蔽加上线对金 属箔屏蔽)中选用。 21.7.6综合布线缆线的布放方式对于某些生产厂商提供的6类 电缆不要求完全做到平直和均匀,甚至可以不绑扎,以减少对绞 电缆之间串音对传输信号的影响。
对于屏蔽电缆根据防护的要求,应从F/UTP(电缆金属箔 屏蔽)、U/FTP(线对金属箔屏蔽)、SF/UTP(电缆金属编织 网加金属箔屏蔽)、S/FTP(电缆金属箔编织网屏蔽加上线对金 属箔屏蔽)中选用。 21.7.6综合布线缆线的布放方式对于某些生产厂商提供的6类 电缆不要求完全做到平直和均匀,甚至可以不绑扎,以减少对绞 电缆之间串音对传输信号的影响
对于屏蔽电缆根据防护的要求,应从F/UTP(电缆金属 蔽)、U/FTP(线对金属箔屏蔽)、SF/UTP(电缆金属编 加金属箔屏蔽)、S/FTP(电缆金属箔编织网屏蔽加上线对 箔屏蔽)中选用。
21.8电气防护和接地
21.8.1综合布线电缆与电力电缆的间距要求,是参考《商用大 楼电信通道和间距标准》TIA/EIA569标准制定的。 当建筑物在建或已建成但尚未投人运行时,为确定综合布线 系统的选型,应测定建筑物环境的干扰场强度,根据取得的数据 和资料,选择合适的器件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光缆布线具有最佳的防电磁干扰性能,在电磁干扰较严重的 情况下,是比较理想的防电磁十扰布线系统。 21.8.5综合布线应有良好的接地系统,且每一楼层的配线柜都 应采用适当截面的导线单独布线至接地体,也可采用竖并内集中 用铜排或粗铜线引到接地网。不管采用何种方式,导线或铜导体
21.8.5综合布线应有良好的接地系统,且每一楼层
采用适当截面的导线单独布线至接地体,也可采用竖并 用铜排或粗铜线引到接地网。不管采用何种方式,导线或 的截面应符合标准,接地电阻也应符合规定。
22.2.2医技楼、专业实验室等特殊建筑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外,还应根据项目的特殊性作进一步的考虑。常见的措施有设备 屏蔽罩、屏蔽机房等。
2.3.2供配电系统的谐波治
第1款由二次侧负载产生的三次及其倍数次谐波会在D, ynl1接线组别变压器的一次侧形成绕组内环流,故可有效地防 止此类谐波经变压器传人一次侧的电网中。也正因为如此,这种 变压器的一次绕组将可能出现更高的温升,故应适当降低其负载 率。有些国家主张采用K值变压器,K值代表变压器对谐波电 流所致温升的承受能力。 第6款大功率谐波骚扰源一般可界定为设备功率大于所在 变压器容量的8%,且THD大于35%的用电设备。 第8款最简单有效的低阻抗设计方法是将从变压器至大功 率谐波骚扰源的馈线截面放大,具体可参照设备样本所供参数进 行设计。 第9款功率因数补偿电容器组所配的电抗器应与工程中所 针对的谐波数相匹配。
22.5.3主要指大功率UPS等谐波源,最简单有效的低
计方法为将从变压器至大功率谐波骚扰源的馈线截面放大,具体 可参照设备样本所供参数进行设计。
计方法为将从变压器至大功率谐波骚扰源的馈线截面放大
22.7.1 不同电压等级的电力电缆,如10kV、6kV、0
这是为了确保联结导体在高频下仍具有较小的阻抗。 这是为了避免UPS输出端中性点悬浮
22.8.7这是为了确保联结导体在高频下仍具有较小
23.1.6地震发生时,机房和设备不应遭到破
23.2机房的选址、设计与设备布置
23.2.1漏水、粉尘、有害气体、振动冲击、电磁场干扰等会影 响电子信息系统的正常工作,机房位置选择应尽可能远离产生上 述影响源的场所或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3.2.2电信间又称弱电间、弱电竖井,既是各系统的布线通 道,又是各系统设备机柜、接线箱、端子箱等的安装空间。电信 间的位置选择应考虑系统进出线、安装、维护、管理的需要,尽 可能远离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设施
23.2.3机房的组成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各类用房可选
应考虑近期使用和远期发展的合理性。机房面积的计算参照 标准《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的规定。电信间
满足各系统的布线、设备机柜等的安装以及维护管理的需要,应 保证必要的工作面积。
23.3.1粉尘、电磁场干扰等会影响电子信息设备的正常工作, 噪声会影响运行管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23.3.2、23.3.3为了满足设备安装、线缆敷设、系统可靠运行 等方面的需要,对机房的建筑、结构、电气、暖通专业提出相关 要求。
23.4机房供电、接地及防静电
3.4机房供电、接地及防静电
为了保证电子信息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以及运行管理人 员的人身安全,对机房的供电、接地及防静电设计提出相关 要求。
由于机房在建筑物中的重要性,机房的设计应考虑在正常情 况下和非正常情况下的使用需要,还要考虑本身的安全,在非正 常情况下尽量减少损失。
24锅炉房热工检测与控制
团量房 小 锅炉房的热工检测与控制。 第1款蒸汽锅炉房主要用于我国北方诸如大型医院等项 日。由于医院长年采用蒸汽消毒、食堂蒸饭、夏季制冷(为漠化 锂制冷机组供气)及冬季采暖(经过热交换器)供热,炉型统一 便于管理。民用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最大为20t/h,20t/h以上 的蒸锅炉多为工业和热电站用。 第2款近年来,我国长江以北,尤其东北高寒地区为了治 理环境污染,许多效率低、污染大的小型热水锅炉被拆除。住宅 小区供暖朝着集中供热方向发展,热水锅炉的容量越来越大,出 现了多台58MW大型热水锅炉并列运行的情况。 24.1.2本条文的目的是提醒设计人员在作锅炉房仪表设计时, 注意与报警系统、计算机监视或各种巡检装置的检测项目综合考 虑,不要重复设置检测环节(需要者除外)以减少投资。 24.1.3在满足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前提下,检测仪表要精 简,其目的是节约投资和减少运行维护费用。 24.1.4过程参数的检测控制仪表种类繁多,规格不,有的仪 表价格比较昂贵。因此,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应根据工程 大小、投资状况、技术指标要求等综合考虑确定。
24.2自动化仪表的选择
第1款就地式温度仪表当选用双金属温度计时,通常安 更于观察的地方,刻度盘直径宜大于100mm以满足视
要求。 第2款压力式温度计量程范围最好在满量程的1/3~3/4 之间,尤其无蒸发液体的温度计要特别注意,因其饱和蒸汽压力 与温度关系为非线性函数,在1/3刻度部分的误差将增大一个等 级。另外,在量程上限应留一定裕度,可避免产生使弹簧管损坏 的现象。 第3款用于测量炉膛、烟道烟气温度的测量元件,由于插 入深度较长,在烟气压力的扰动下,测温元件会颤动。在这种情 况下,热电偶的耐振性,比热电阻要好。 第4款通常蒸汽、热水温度均为经济考核参数,测量精度 要求高,而蒸汽、热水介质的测量情况无机械振动,且在热电阻 的测量范围内,故应采用热电阻。 第5款由于管道中心温度和速度变化较小,管道中心的流 本温度具有代表性,故热电偶与热电阻的感温体要求尽量插入被 测介质的中心。
第1款选择压力仪表时,考虑的重点是测量仪表形式、量 程和材质。对于弹性压力表所测压力接近上限时,弹簧的变形力 通常很大,容易产生永久变形,缩短使用期限。对于所测压力接 近下限时,外力要克服弹性元件初始变形力后才能产生变形,所 以越接近下限时,误差越大。为了保证所需精度,且经久耐用作 此条文规定。
第1款采用差压计测量密闭容器的液位,通常容器的低水 位测量接管设在满量程的10%处,以防止水位波动较大时,克 服水枯或水满带来的不利影响。正常水位定在满量程的30%是 保证水位在上、下最大的波动范围内仍可测量。 第2款为消除平衡容量两层套筒内水温不等而使其重度不 同所引起的示值误差,双室平衡容器应采用温度补偿型
第2款磁导式氧量分析仪用于连续自动分析混合气体中氧 气含量,测量过程中不改变被分析气体的形态。对于烟道气体含 氧量测量具有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等优点,在0~100%的范 围内均可测量。 氧化锆氧量分析仪测量烟气含氧量具有反应迅速、迟延小, 结构简单可用来测量高温烟气(600800℃)等优点,在燃煤锅 炉房中得到广泛应用
4.2.6显示、记录、调节仪表
第1款第1项因数字式显示仪表与动圈式显示仪表相比具 有精度高、读数直接方便的优点,故在工程中推荐使用。但对一 些小型锅炉或投资少的锅炉房也可采用动圈式显示仪表。 采用色带指示仪测量汽包水位是基于其显示直观、形象,故 在工程中大量采用。 第1款第6项一个调节系统由手动切换到自动,或由自动 切换到手动都不应该影响调节器输出的变化。无扰切换是设计一 个调节系统时必须考虑的问题,要实现无扰切换必须选择有自动 跟踪功能的调节器。 第1款第7项调节器的上、下限限幅同操作器的上、下限 限位都是为了限制执行机构的动作范围,以保证锅炉的安全。具 体选用时,如果操作器没有限位功能则调节器就要有限幅功能。 当调节系统中调节器和操作器都具有限幅和限位功能时,可将调 节器的输出限幅作为I限值,操作器的限位作为Ⅱ限值,可提高 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4.2.7电动执行器及调节阀口径的选择
式中 FLp有附接管件时的压力恢复管件形状组合修正系数 (其值可根据D/d比值,在设计手册中各种调节 伐的系数值表中查得)。 第7款经验法是经过大量的工程计算总结出来的结论。使 用经验法的前提是保证工艺管道设计是合理的,否则,仍将采用 计算法。
24.3热工检测与控制
24.3.1~24.3.7本节条款规定了锅炉机组和水处理系统热工参
24.3.1~24.3.7本节条款规定了锅炉机组和水处理系统热工参
数需要检测的内容,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参数做了必须装设监测 仪表的规定。对于一些用于经济核算和经济运行的参数界定了应 装设监测仪表的范围。
24.3.8由于小于或等于4t/h的蒸汽锅炉,其蒸发量比较小,
安装这种小型锅炉的用户往往对蒸汽质量要求不是很高。
安装这种小型锅炉的用户往往对蒸汽质量要求不是很高。因此, 配备位式给水自动调节装置是比较简单,易于实现,经济实用的 控制方案。
对于等于或大于6t/h的蒸汽锅炉,推荐设置连续给水 调节装置。至于采用单冲量、双冲量、三冲量水位调节尚凡 锅炉的大小和负荷的具体情况选择,本规范未作具体规定。 24.3.9、24.3.10为保证锅炉安全运行:并能在故障状元 保锅炉本体不受损坏,制定本条款
24.3.9、24.3.10为保证锅炉安全运行,并能在故障状态下确 呆锅炉本体不受损坏,制定本条款。 24.3.11此条规定有两个目的:(1提高设备运行的自动化水平, 降低运行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②提高蒸汽质量,同时使锅炉运 行在最佳风煤比状态,以达到节省能源、降低运行成本。因此 推荐采用燃烧自动调节装置。 24.3.12对于热力除氧器设置水位调节的主要目的是维持除氧 水箱水位稳定,同时,也是维持给水泵吸入口压力稳定。这有利 于给水泵的安全运行(水位太低,可能使给水泵人口汽化)和保 证除氧效果(水位太高,可能淹没除氧头,影响除氧效果)。 用蒸汽把进入除氧器的水加热到沸点,把水中的氧气排掉以 减小锅炉和金属管道的腐蚀。除氧效果与加热时的饱和温度有 关,饱和温度稳定,除氧效果就好,一定的饱和温度对应一定的 饱和压力。因此,维持除氧器压力稳定,就可以使饱和温度稳 定。所以,要设置蒸汽压力自动调节装置。 24.3.13用喷射器(或真空泵)将除氧器内压力抽成一定的真 空度,进入除氧器的水首先加热到与除氧器内相应压力下的饱利 温度以上0.5~1.0℃,然后送入除氧器。由于被除氧的水有过 热度,敌一部分被汽化,另一部分水处于沸腾状态,水中的气体 (主要是氧气)被分解出来,被喷射器排出器外达到除氧的自的
降低运行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②提高蒸汽质量,同时使锅炉运 行在最佳风煤比状态,以达到节省能源、降低运行成本。因此 推荐采用燃烧自动调节装置。
水箱水位稳定,同时,也是维持给水泵吸入口压力稳定。这有利 于给水泵的安全运行(水位太低,可能使给水泵人口汽化)和保 证除氧效果(水位太高,可能淹没除氧头,影响除氧效果)。 用蒸汽把进入除氧器的水加热到沸点,把水中的氧气排掉以 减小锅炉和金属管道的腐蚀。除氧效果与加热时的饱和温度有 关,饱和温度稳定,除氧效果就好,一一定的饱和温度对应一定的 饱和压力。因此,维持除氧器压力稳定,就可以使饱和温度稳 定。所以,要设置蒸汽压力自动调节装置。 24.3.13用喷射器(或真空泵)将除氧器内压力抽成一定的真 空度,进人除氧器的水首先加热到与除氧器内相应压力下的饱和
空度,进人除氧器的水首先加热到与除氧器内相应压力下 温度以上0.5~1.0℃,然后送入除氧器。由于被除氧的 热度,故一部分被汽化,另一部分水处于沸腾状态,水中 (主要是氧气)被分解出来,被喷射器排出器外达到除氧白
由于进人除氧器的水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除氧效果的好坏, 因此真空除氧器的进水温度应设自动调节装置。
由于进人除氧器的水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除氧效果的好环, 因此真空除氧器的进水温度应设自动调节装置。 24.3.14两台及以上除氧器并列运行时,除蒸汽空问用汽平衡 管连接外,除氧水箱也用水平衡管连接起来。这对保证锅炉给水 泵的安全运行是有利的,但对水位调节、压力调节就不太有利。 因为,所有除氧器水箱通过水平衡管连接起来互相干扰,特别是 压力控制不好时,水位波动更大。另外,多台除氧器并列运行 时,其压力调节对象是一种耦合对象,容易产生振荡。因此,调 节系统应重点解决稳定性问题。一台除氧器的水位、压力利用 PI(比例积分)调节规律,其余采用P(比例)调节规律是提高 调节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措施之一
GB/T 38070-2019 结构用集成材木质复合层板24.4自动报警与连锁控制
24.4.1、24.4.2为使锅炉机组及水处理系统设备安全运行,对 于一些重要的参数设置了自动报警。当这些参数超出报警值, 优有可能使设备损坏。因此,对于存在安全隐惠的参数设置自动 报警装置,一但出现异常现象立即发出警报,提示管理人员及时 处理
24.8取源部件、导管及防护
24.8.2本条规定主要是从测量精度方面考虑的。测温元件装设 在管道和设备的死角处,因介质不流通,受散热影响,不能反映 真实温度。 在有涡流的地方压力波动较大,取压口设在此处,亦不能反 映真实压力。 压力取源部件和测温元件在同一管段上近安装时,如果测 温元件安装在上游,将破坏管道内介质的流场,使测温元件附近 的压力产生扰动,对邻近的压力测量非常不利。因此,作出了压 力取源部件应安装在测温元件上游的规定。 24.8.3测量含固体颗粒介质(如烟气)的压力时,取源部件设
24.8.3测量含固体颗粒介质(如烟气)的压力时
置在管道(烟道)上方的自的是防止固体颗粒落入测量管路,造 成管路堵塞,影响测量。
24.11.1近年来,随看计算机在工控领域的普及及成本不断降 低,锅炉机组利用计算机进行监控的工程越来越多,技术上日趋 成熟。对于相同吨位的锅炉与采用模拟量组合仪表相比,计算机 监控系统具有可靠性高、监控性能强、操作方便等优点JTG 2111-2019 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尤其在 采用锅炉燃烧自动调节时,更具优势。 因此,本规范推荐在24.11.1所述情况下宣采用计算机监控 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