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EA 301-2019 地铁用自动扶梯技术规范.pdf.6.2.2.1.2梯级踏面集中静载试验—试验
图2梯级嵌件和固定件试验
DB11/T 1611-2018 建筑工程组合铝合金模板施工技术规范6.5.6.2.2.2动载试验
5.5.6.2.2.2.1踏面集中动载试验—试验d
图3踏面静载分布载荷试验示意
梯级应在其可适用的最大倾斜角度(倾斜支撑)情况下,与滚轮(不转动)、通轴或短轴一起进行 试验。该试验应以5Hz~20Hz之间的任一频率的无干扰的谐振力波,施加500N~3000N之间脉动载 荷进行至少1×10°次循环。载荷应垂直施加于踏面表面的一块尺寸为0.2m×0.3m、厚度至少为25mm 的钢质垫板上,该钢质垫板应按照5.5.6.2.2.1.2(梯级踏面集中静载试验)的规定置于踏面中央。 试验后,梯级不应出现裂纹,在踏面表面不应产生大于2.5mm的永久变形,固定件的拧紧力矩不 应超出设定范围。试验过程中,如果滚轮损坏允许更换。 对于试样1(见表2),在完成试验d后应再进行一次试验b(仅倾斜支撑),应比较前后两次踏 板集中静载试验中踏面上六个点(四个角以及距离前后缘20mm的梯级宽度方向的两个中点)以及根 据有限元分析在试验a加载条件下踢板上变形量最大的两点(共八个点)的变形变化量,第二次试验 相较第一次试验的变形量不应超过20%。 5.5.6.2.2.2.2梯级扭转试验(梯级踏面施加载荷)一一试验e 梯级的设计应使其结构能承受相当于引起梯级随动滚轮中心有土3mm(允许土10%的偏差)圆弧 位移的等效扭转载荷,该圆弧以梯级链(或梯级齿条)滚轮中心为中心。为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保证上述 规定的位移,试验应及时调整。试验应以5Hz~20Hz之间的任一频率的无干扰的谐振力波,施加脉动 载荷进行至少1×10°次循环。试验方法见GB16899一2011的附录F。 试验后,梯级不应出现裂纹,在踏面表面不应产生天于2.5m的永久变形,固定件的拧紧力矩不 应超出设定范围。 对于试样3(见表2),在完成试验e后应进行一次试验b,并比较试样3与试样1(完成所有试验后) 在踏面上六个点(四个角以及距离前后缘20mm的梯级宽度方向的两个中点)以及根据有限元分析在 试验8加载条件下踢板上变形量最大的两点(共八个点)的变形,变形量差异不应大于20%。
该试验仅适用于短轴梯级, 将梯级链(或梯级齿条)轴一端用枢轴支撑、随动滚轮只允许沿与梯级踏面成30°方向移动
7CEA3012019 级链(或梯级齿条)轴另一端可施加力以使此梯级链(或梯级齿条)轴端沿与梯级踏面成30。方向移 动(见图4);施力装置使梯级链(或梯级齿条)轴“自由端”在沿与梯级踏面成30°的两个方向上产 生至少6mm的位移,并进行5×10°次循环。上述试验结束后,同一梯级试样再进行踏面静载集中载 荷试验(倾斜位置)。 试验后,梯级不应出现裂纹,固定件的拧紧力矩不应超出设定范围;在踏面上六个点(四个角以及 距离前后缘20mm的梯级宽度方向的两个中点)以及根据有限元分析在试验a加载条件下踢板上变形 量最大的两点(共八个点)的永久变形与梯级试样1试验结果的偏差不应大于20%;梯级的变形不应 影响其在自动扶梯中的功能。
5.5.6.2.2.2.4随动滚轮缺失试验—试验g
图4轴不同步位移试验
按梯级踏面静载集申载荷试验(见5.5.6.2.2.1.2)固定(水平位置)并拆去一个随动滚轮,按踏 面静载分布载荷试验(见5.5.6.2.2.1.3)布置垫板,向每块垫板中心施加相同的力以达到1500N的 总载荷(包括垫板的重量)。施力时,应以500N的增量递增。每块垫板上所施加的力应相同,偏差不 大于5%。
5.5.6.2.2.2.5集中载荷破坏试验一试验
按梯级踏面静载集中载荷试验(见5.5.6.2.2.1.2)固定(水平位置),并按踏面静载集申载 布置垫板,以每分钟5mm的位移变化率对试验梯级加载,直到梯级达到破坏失效的状态。 试验应记录试验载荷与加载位置位移关系的曲线,发生破坏失效时的加载载荷应大于30kN。
5. 5. 6.3滚轮
5. 5. 6. 3. 1 通则
5.5.6.3.1.1梯级链滚轮、梯级齿条滚轮和梯级随动滚轮应由轮缘、轮毂和轴承组成。轮缘应采用耐油、 耐水的弹性材料制造,轮毂应采用耐油并且具有足够强度的材料制造。轴承应采用密封深沟球轴承,轴 承内的润滑脂不需定期更换。 5.5.6.3.1.2对于端部驱动自动扶梯,梯级链滚轮直径不应小于100mm,梯级随动滚轮直径不应小于75 a a t a
5.5.6.3.1.3对室外型自动扶梯的滚轮应增加防尘盖,防止沙尘侵入滚轮内部,并在防尘盖与滚轮之间 充填润滑脂以提高密封效果
5.5.6.3.2滚轮试验
分别进行以下a)、b)、c)、d)、e)、f)以及g)的试验: 轮缘与轮毂之间剥离强度试验 试验条件 1)试样数量应为15个; 2)测试室内环境温度:25℃±3℃。 试验要求 1)将滚轮轮缘沿与运行表面成45。方向切开一道口子,从切口开始沿圆周方向接 50mm/min±5mm/min速度进行剥离; 2)试验组合按表3。
表3滚轮轮缘剥离强度试验组合
试验条件 1)试样数量应为5个; 2 测试室内环境温度:25℃土3℃; 3)测试机滚筒直径:500mm900mm。 滚轮应满足以下试验要求之一 1)以0.8m/s的线速度,按照表5中的载荷,运行5000h,试验后滚轮应能正
耐油试验 一试验条件 1)试样数量应为5个; 2)测试室内环境温度:25℃±3℃。 一试验要求 将不做预处理的滚轮浸泡在50℃的对应梯级链(或梯级齿条)润滑油中48h后取 出并将滚轮放置在25℃土3℃的室温条件下48h,然后以0.8m/s的线速度,按表5规 定的载荷运行250h。试验后滚轮应当没有局部凹凸、脱胶、开裂等现象; 耐水试验 试验条件 1)试样数量应为5个; 2)测试室内环境温度:25℃±3℃。 一试验要求 将未做预处理的滚轮浸泡在75℃的热水中250h后取出并将滚轮放置在25℃ 土3℃的室温条件下48h,然后以0.8m/s速度按表5中的载荷运行250h。试验后滚 轮应当没有局部凹凸、脱胶、开裂等现象; 耐水解试验 试验条件 1)试样数量应为5个; 2)测试室内环境温度:25℃±3℃。 一试验要求 将滚轮装配到带有旋转功能的销轴上,然后将其放置在80℃~85℃、95%~98%湿 度的恒温、恒湿箱中,滚轮不接触水面。滚轮在整个熏蒸测试过程中,以0.01m/s的速 度旋转,并被水蒸汽完全笼罩。经过1000h的水蒸气熏蒸后,将滚轮取出并进行外观检 测,滚轮表面应无脱胶、开裂等现象; 梯级链滚轮过载试验 试验条件 1)试样数量应为5个; 2)测试室内环境温度:25℃±3℃。 一一试验要求 以0.8m/s的线速度、2500N的载荷运行16h。试验后滚轮应没有局部凹凸、脱胶、 开裂等现象。
5.5.6.4端部驱动自动扶梯的主驱动轴
主驱动轴应符合: a)轮毂如采用焊接固定,则应满足GB50661一2011的8.2中规定的一级焊缝的要求; b)主驱动轴的轴承宜采用免维护设计并充分润滑,如需定期维护,应设计成在机房内不需要拆除任 何部件就可以进行维护作业。轴承的理论设计寿命不应小于146000小时,并应有防尘、防水 措施阻止泥沙、水侵入轴承,
梯级链张紧装置应符合: a) 应通过链轮结构连续自动地张紧链条,不应采用拉伸弹簧; b 应有导向导轨,确保在运行方向以及与运行垂直方向上都能精确定位。梯级链张紧装置左右侧 均应配置能指示张紧装置初始位置、当前实际工作位置以及位移量等信息的指示装置; C 梯级链张紧装置的轴承应充分润滑,理论设计寿命不应小于146000h,轴承应有防尘设计 阻止泥沙侵入
5.5.6.6梯级运行安全保护
在从倾斜区段到上、下水平区段过渡的两侧应安装梯级运行安全装置见表8)」,当梯级在过渡 曲线段的水平和曲线段的切点位置或之前被强制提起,并且梯级踢板端点在向上的位移大于4mm时, 应使自动扶梯停止运行。
5. 5. 7. 1 扶手带
扶手带应符合: a)扶手带宽度不应小于75mm,也不应大于100mm; 6)每条扶手带应只有一个接头,出厂前应已连接完成; c)扶手带破断力不应小于25kN(包括接头); d)用30mm长的夹具张开扶手带唇口7mm(见图5)所需的力在扶手带投入使用初期应不小于 100N,运行使用后应不小于70N; 扶手带各层之间的剥离强度不应小于5N/mm; f)应采取适当措施来释放扶手带静电。
图5扶手带唇口张力试验
5.5. 7. 2扶手带驱动装置
扶手带驱动装置应符合: a)扶手带驱动装置应具有足够的驱动能力,对于室外型自动扶梯,应能保证直接淋雨情况下扶手 带仍能正常工作。在扶手带上下转向端应配置滚轮以减小运行阻力; b 驱动轮的轴承应有足够的设计寿命并且更换方便。驱动轮的轴承应为密封轴承,理论设计寿命 不应小于146000h。
5. 5. 7.3扶手带保护装置
5.5.8.1自动供油装置
自动供油装置应符合: a)润滑梯级链或者梯级齿条与润滑驱动链和扶手链的油路应可分别调节润滑时间间隔和每次持 续供油时间; 自动润滑系统的油管应采用金属材质(例如:铜管); 自动润滑系统的油箱应有足够容量,至少能满足在标准的时间间隔和持续供油时间条件下自动 扶梯正常运行使用4周以上: 1 配置油位和油泵出油口压力报警装置[见表8j)],如果检测到油泵油位低于警戒线或油泵出 油口压力异常情况,自动扶梯停止后应报警提醒、输出故障代码并不能再启动。
5. 5. 8. 2 集油装置
集油装置应符合: a)接油盘的设计应能保证有效地收集梯级链或梯级齿条、驱动链和扶手链滴下或飞溅的润滑油及 室外环境下的油水混合物,并且不会污染自动扶梯的其它部件(例如:扶手带、梯级等); 接油盘的设计应保证所收集的油集中在一处,方便维护时清理,同时应保证在自动扶梯正常运 行使用4周情况下油不会满溢出接油盘: 如果配置油水分离器,则应保证油或油水混合物全部导入油水分离器。室外型自动扶梯在下部 应设置油水分离器,油水分离器的设计应保证每小时处理水量大于1.5t,经分离后的排出水 含油量在10mg/L以下。
5.5.9.1梳齿支撑板及梳齿板
T/CEA301—2019 支撑板的变形不应大于3mm,永久变形不应大于0.5mm且应确保梳齿板与梯级踏面齿槽啮 合; 梳齿支撑板踏面应具有防滑花纹,防滑等级在各方向上应至少为GB16899一2011附录J规 定的R10级; 梳齿板宜采用铝合金制作。每台自动扶梯的梳齿板规格不超过3种,并具有良好的互换性; d 按照GB16899一2011中5.7.3.2.6要求设置梳齿板安全装置,当出现以下情况时,该装置 应使自动扶梯停止运行: 1)在梳齿板前缘任一侧施加不超过1780N的水平力,或在梳齿板前缘的中心施加不超过3 560N的水平力; 2)在梳齿板前缘的中心施加不超过670N的垂直向上力; 注:上述安全装置的动作力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一定范围内的调整,避免频繁动作。 在梯级出入梳齿位置应配置梯级导向装置,以引导梯级安全地与梳齿啮合。
支撑板的变形不应大于3mm,永久变形不应大于0.5mm且应确保梳齿板与梯级踏面齿槽啮 合; 梳齿支撑板踏面应具有防滑花纹,防滑等级在各方向上应至少为GB16899一2011附录J规 定的R10级; C 梳齿板宜采用铝合金制作。每台自动扶梯的梳齿板规格不超过3种,并具有良好的互换性; 按照GB16899一2011中5.7.3.2.6要求设置梳齿板安全装置,当出现以下情况时,该装置 应使自动扶梯停止运行: 1)在梳齿板前缘任一侧施加不超过1780N的水平力,或在梳齿板前缘的中心施加不超过3 560N的水平力; 2)在梳齿板前缘的中心施加不超过670N的垂直向上力; 注:上述安全装置的动作力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一定范围内的调整,避免频繁动作。 在梯级出入梳齿位置应配置梯级导向装置,以引导梯级安全地与梳齿啮合。
5.5.9.2楼层板和检修盖板
楼层板和检修盖板应符合下列要求: 楼层板和检修盖板应有足够强度和刚度,在其上垂直施加6000N/m²的均匀分布力,变形不 应大于4mm,永久变形不应大于0.5mm,并应确保楼层板和检修盖板与梯级不发生干涉; b 边框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制作,边框厚度不小于5mm: 应保证当移除任何一块楼层板或检修盖板时,电气安全装置L见GB16899一2011表6n), 动作或机械结构保证只能先移除某一块楼层板或检修盖板并至少在移除该块楼层板或检修盖 板时,电气安全装置L见GB16899一2011表6n)」动作。如果采用安全开关,安全开关触点 元件处于断开位置时,动触点和驱动机构之间应无弹性元件施加作用力: d 位于梯级转向上方的楼层板应固定或单独设置楼层板安全装置,或者具有翻起检测功能[见表 8kJ; 楼层板和检修盖板只有专用工具才能打开: 楼层板应采用不锈钢板或铝合金板。楼层板踏面应具有防滑花纹,防滑等级应至少为GB 16899—2011附录J规定的R10级; 名 对于室外型自动扶梯,楼层板之间以及楼层板与检修盖板之间应有防漏水措施,楼层板和检修 盖板与边框相邻处应设置引水、集水措施
楼层板和检修盖板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楼层板和检修盖板应有足够强度和刚度,在其上垂直施加6000N/m²的均匀分布力,变形不 应大于4mm,永久变形不应大于0.5mm,并应确保楼层板和检修盖板与梯级不发生干涉; b 边框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制作,边框厚度不小于5mm; 应保证当移除任何一块楼层板或检修盖板时,电气安全装置L见GB16899一2011表6n) 动作或机械结构保证只能先移除某一块楼层板或检修盖板并至少在移除该块楼层板或检修盖 板时,电气安全装置[见GB16899一2011表6n)]动作。如果采用安全开关,安全开关触点 元件处于断开位置时,动触点和驱动机构之间应无弹性元件施加作用力: d 位于梯级转向上方的楼层板应固定或单独设置楼层板安全装置,或者具有翻起检测功能[见表 8kJ; e 楼层板和检修盖板只有专用工具才能打开: 楼层板应采用不锈钢板或铝合金板。楼层板踏面应具有防滑花纹,防滑等级应至少为GB 16899—2011附录J规定的R10级; 名 对于室外型自动扶梯,楼层板之间以及楼层板与检修盖板之间应有防漏水措施,楼层板和检修 盖板与边框相邻处应设置引水、集水措施。
5. 5. 10. 1通则
5.5.10.2围裙板
围裙板应符合: a)应采用耐腐蚀性能不低于GB/T20878一2007中4.1规定的06Cr19Ni10的不锈钢,名义厚 度不小于3mm; b 围裙板防夹装置应由柔性毛刷和铝合金底座组成。毛刷应至少采用双排结构,底座有效安装螺 纹长度不应小于螺纹直径,拆装柔性毛刷应能在不拆除护壁板、盖板等部件的前提下进行; 应配置围裙板异物夹入检测装置见表81),当围裙板与梯级之间有异物卡入并导致围裙板 变形时,该装置应使自动扶梯自动停止运行。围裙板变形检测装置应至少在从倾斜区段到上、
围裙板应符合: a)应采用耐腐蚀性能不低于GB/T20878一2007中4.1规定的06Cr19Ni10的不锈钢,名义厚 度不小于3mm; b 围裙板防夹装置应由柔性毛刷和铝合金底座组成。毛刷应至少采用双排结构,底座有效安装螺 纹长度不应小于螺纹直径,拆装柔性毛刷应能在不拆除护壁板、盖板等部件的前提下进行; 应配置围裙板异物夹入检测装置见表81),当围裙板与梯级之间有异物卡入并导致围裙板 变形时,该装置应使自动扶梯自动停止运行。围裙板变形检测装置应至少在从倾斜区段到上、
5.5. 10.3护壁板
的过渡区段内配置,且该装置之间的距离不应大
护壁板应符合: a)护壁板应采用不锈钢或夹层钢化玻璃。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应不低于GB/T20878一2007中 4.1规定的06Cr19Ni10的不锈钢,名义厚度不小于3mm。夹层钢化玻璃的每一层玻璃的厚 度应不小于6mm; b 护壁板的接缝应平整美观,在倾斜段接缝与斜面垂直。若采用不锈钢护壁板,接缝边缘外圆角 半径应不大于3mm。
5.5.10.4扶手盖板
扶手盖板应符合: a)对于不锈钢扶手装置,扶手带内边缘和护壁板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20mm; b)扶手盖板应采用耐腐蚀性能不低于GB/T20878一2007中4.1规定的06Cr19Ni10的不锈 钢,名义厚度不小于1.5mm; c)内、外盖板应采用耐腐蚀性能不低于GB/T20878一2007中4.1规定的06Cr19Ni10的不锈 钢,名义厚度不小于1.5mm; d)扶手导轨应采用耐腐蚀性能不低于GB/T20878一2007中4.1规定的06Cr19Ni10的不锈 钢,名义厚度不小于 1. 5 mm
5.5.10.5外装饰板
外装饰板应采用耐腐蚀性能不低于GB/T20878一2007中4.1规定的06Cr19Ni10的不锈钢,名 义厚度不小于1. 5 mm。
5.5.11电气设备与安装
5. 5. 11. 1通则
电气设备应满足GB/T24807、GB/T24808的相关规定
电气设备应满足GB/T24807、GB/T24808的相关规定。
5. 5. 11. 2 控制柜
5.5.11.3变频器
5.5.11.4电气配线
5. 5. 11. 5 开关和插座
5.5.11.6乘梯信号系统
在自动扶梯上下出入口,应分别设置 个清晰可见的信号系统,以显示自动扶梯是否可供使用 及其运行方向。信号系统显示状态如表6所示,
表6信号系统功能显示表
5.5.11.7运行状态及故障信息显示系统
状态及故障显示装置应采月 柜内的状态及故障显示装置, 除了显示各种运行状态及故障信息外, 参数进行设定
5. 5. 12. 1通讯接口
宜配置RS485通讯接口,以MODBUS通讯协议向监控室(包括IBP盘等)输出自动扶梯的运 等信息,或以其他通讯接口进行数据传输,如CAN、TCP/IP等。
5.5.12.2后备启动
交频器故障时可手动切换至工频电网,采用非变频运行。
交频器故障时可手动切换至工频电网,采用非变频运行
5.5.12.3自动运行
通过乘客感应装置实现有乘客时以设定的速度运行,无乘客时自动切换至待机模式。
5.5.12.4速度切换
5.5.12.5远程监视系统
5.5.13室外型自动扶梯的其它要求
5.5.13.1应在下部桁架处设置水位检测L见表8m)」,当下部架积水超过设定水位时,应使自动扶 梯停止运行。 5.5.13.2对于端部驱动自动扶梯,如果控制柜和变频器放置在桁架上部机房内,则应在上部机房设置 散热风扇。 5.5.13.3如果使用环境温度小于等于0℃,应按表7所述位置配置加热装置,并应通过温度传感器
时监测环境温度,以实现加热装置的自动启动和关闭,确保自动扶梯安全可靠的运行。 可能侵入的情况,考虑加装加热装置的必要
5.5.14 安全装置
5.5.14.3如在表8a)、b)、c)和e)情况下停止运行,则只有在故障锁定被手动复位之后,才能重新 启动。 5.5.14.4在手动复位前,应查明停止的原因,检查停止装置并在必要时采取纠正措施。即使电源失电 或电源恢复,故障锁定也应始终保持有效。
表8监测装置和电气安全装置(或功能)的要求
新设计的自动扶梯,制造商应按照第5章及相关子条款的规定进行验证,表9列出了验证方法, 表中没有列出二级子条款,但这些条款对于验证是必要的。制造商应保存所有的验证记录。 按照本标准要求进行机械试验时,可给定允差值。
表9验证符合性的方法
试验的结果是为了表明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包括电气安全装置)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 测量的结果是为了表明所述的可测量参数是否满足要求, 计算将验证部件的设计特性是否满足要求。 目测的结果仅为了表明部件是否就位或是否提供(例如:标记、控制屏、说明书),必要的标记是否满足要求,提 供给业主的文件内容是否与要求一致。
随行文件除符合GB16899一2011中7.4的规定外,还应包含易损件清单。 8包装、运输和购存
5. 8包装、运输和购存
5. 8. 1 包装与运输
5.8.1.1在正常储运、装卸条件下,应保证产品自装箱之日起1年内不因包装不善而产生锈蚀、长霉、 降低精度、残损或散失等现象JC/T 2461-2018 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5.8.1.2包装材料不应与产品发生任何物理或化学作用而损坏产品。各种包装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的 质量要求。 5.8.1.3包装箱应能适应长途运输、多次装卸,确保产品质量不受损害,安全运达目的地
5.8.1.5对于有精密加工表面或表面装饰的部件,应进行固定和防震防护,防止其在箱内移动或被碰 伤。 5.8.1.6内外包装表面应按照GB/T 191的规定标识相应的储运标志。
5.8.2.1对于未拆除产品出厂包装的情
存放于室内时,应有良好的通风及防潮措施。存放于露天环境时,对包装箱应另设防雨 应垫以支撑物,防止浸于水中。
TB 10415-2018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5.8.2.2对于已拆除产品出厂包装的情况
1]GB5768.2—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