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GJT279-2012 建筑结构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规程.pdf25 《无粘结预应力筋专用防腐润滑脂》JG3007 26 《填充型环氧涂层钢绞线》JT/T737 27 《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热镀锌钢绞线》YB/T152
次1总则552 术语和符号572.1术语572.2符号573基本规定583.1一般规定583.2设计计算原则604材料624.1混凝土624.2预应力钢材·.·624.3锚具634.4转向块、锚固块及连接用材料··634.5防护材料63结构设计··655.1一般规定655.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665.3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675.4转向块、锚固块设计696构造规定·706.1预应力筋布置原则706.2节点构造71防护727.1防腐727.2防火728施工及验收……7353
8. 1 施工准备 8. 2 预应力筋加工制作 8. 3 转向块、锚固块安装 8.4 预应力筋安装 74 8.5 预应力张拉 74 8.6 工程验收 75 附录A 体外预应力筋数量估算 76 附录 B 转向块、锚固块布置及构造
1.0.1体外预应力加固混凝土结构有别于其他加固方法,增大 截面法、粘钢法、粘碳纤维等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构件承载力,体 外预应力加固混凝土结构除了提高承载力外,还可以有效提高截 面抗裂性和通过等效荷载减小构件挠度,体外预应力是一种主动 的加固方式。另外,体外预应力在耐久性方面也有其独特的优 势:体外预应力筋设置在混凝土外,便于检测、重新张拉和更 换,体外预应力筋的检测可以预防破坏事故的发生,体外预应力 筋重新张拉及更换,可以保证预应力筋的应力水平及结构的可靠 生,延长结构寿命。 体外预应力加固法是近年来快速发展和普遍采用的加固方法 之一。由于体外预应力加固法采用专用设备,技术要求高和需要 专业队伍施工,克服了其他方法“全民施工”带来的质量管理混 乱的缺点,对确保加固工程质量有利。体外预应力加固法与其他 加固法比较有如下优点: 1加固与卸载合一,共同工作性能好。体外预应力加固结 构在预应力加固的同时可以对既有结构进行卸载。加固完成后 既有结构与新加预应力筋共同承担荷载,属于一种主动加固法。 2强度、刚度同时加固。体外预应力加固法在提高被加固 构件承载力的同时,可使构件产生反拱变形和减小结构裂缝 宽度。 3适用于超筋截面构件的加固。体外预应力加固法是一种 体外布索,可以通过拾高转向块高度加大预应力筋与既有结构受 压边缘的距离,从而使构件不超筋。所以对超筋构件加固同样有 效,这一点是前述的许多方法所不具备的。 4对被加固构件的承载力提高幅度较大。试验研究表明
体外预应力加固法采用的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其数量可根据需 要配置,可显著提高承载力。 5体外预应力加固法适应性强。体外预应力加固法对单跨 梁、莲续梁、框架梁、并字梁、单双向板、偏心受压柱等均能起 到加固作用:体外预应力加固法特别适用于低强度混凝土结构以 及火灾、腐蚀、冻融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 体外预应力加固法已经广泛应用在建筑结构的混凝土梁 板加固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体外预应力与体内预应力相 比有两大不同:一是体外预应力二次效应,二是预应力二次加 载的影响。但是,这些特点并没有在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 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明确指出,本规程就是利用混凝土结 构设计原理明确体外预应力加固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和施工 验收方法。 1.0.2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除了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采用外YD5178-2009 通信管道人孔和手孔, 也广泛应用在铁路和公路桥梁的加固中,由于铁路和公路桥梁与 建筑结构采用的设计方法不同,因此,本规程没有涉及铁路和公 路桥梁的体外预应力加固。另外,有些钢结构也采用了体外预应 力技术进行加固,但是体外预应力加固钢结构与张弦结构受力类 似,因此,本规程主要适用于房屋和一般构筑物钢筋混凝土结构 采用体外预应力技术进行加固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适用范围与 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相一致。如果 既有结构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也可进行体外预应力加固,设计 方法可参考本规程进行,由于公式较为复杂,工程中应用也极 少,因此,本规程没有给出。 1.0.3、1.0.4这2条规定了本规程在使用中应与其他标准配套 使用。要加固的工程大都使用了一段时间,不论是因为功能改变 还是因为出现了承载力不足、裂缝过大或挠度过大等问题,都应 该按照相应的国家现行标准进行鉴定, 然后进行加固设计
2.1.1~2.1.6本规程采用尽量少的新术语,凡是国家现行标准 中已作规定的,尽量加以引用,不再作出新的规定。与体外预应 力加固技术紧密相关的术语进行了强调,重新作了规定。术语的 规定参考了国家现行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体外预应力束”、“转向块”、“锚固块”和“体外预应力二 次效应”是体外预应力技术特有的术语;“既有结构加固”、“体 外预应力加固法”在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 GB50367中有规定。
本规程采用的符号及其含义尽可能与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 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50367一致,以便于在加固设计、计算中引用其相关公式。
3.1.1本条规定了体外预应力加固适用的场合,主要是混凝土 梁、板等受弯构件。虽然混凝土柱也可以用体外预应力加固,但 是施加预应力后增大了混凝土柱的轴力,因此一般情况下不建议 用预应力筋加固混凝土柱。有的文献用角钢加固柱子的四个角, 并通过让角钢承受压力而减小混凝土柱压力,也就是角钢施加预 压力对混凝土柱施加预拉力,这种情况不在本规程范围。体外预 应力加固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满足承载力极限状态,另一方面是 为了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既有结构处 于高应力、高应变状态,又难以卸除荷载进行其他方式加固,体 外预应力加固可以不用卸载,这也是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与其他 加固方法相比的一项优点。 3.1.2新建预应力工程对混凝土材料抗压强度给出限值的主要 原因是采用高强度混凝土可以充分发挥预应力筋的高强作用,做 到两种材料的合理匹配,同时也解决后张法构件锚固区混凝土局 部承压问题。体外预应力加固法的锚固区混凝土局部承压也是需 重视的问题,应通过对锚固端的设计来解决,试验研究和大量的 工程实践证明,通过合理设计锚固块来解决混凝土局部承压问 题,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用于低强度混凝土结构加固是一个有效 方法。
.1.2新建预应力工程对混凝土材料抗压强度给出限值的
原因是采用高强度混凝土可以充分发挥预应力筋的高强作用,做 到两种材料的合理匹配,同时也解决后张法构件锚固区混凝土局 部承压问题。体外预应力加固法的锚固区混凝土局部承压也是需 重视的问题,应通过对锚固端的设计来解决,试验研究和大量的 工程实践证明,通过合理设计锚固块来解决混凝土局部承压问 题,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用于低强度混凝土结构加固是一个有效 方法。
现行的国家标准《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和《民 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是我国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 可靠性鉴定的依据,可以作为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设计的基本依 据。由于既有建筑结构的加固设计和施工远远复杂于新建建筑结
构的设计和施工,因此,应由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进行体外预 应力加固设计。另外,超静定结构的加固设计,尤其是体外预应 力加固会影响到相邻结构构件的内力,影响整体结构的内力;我 国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标准也在不断提高,结构构件的加固往往 与抗震加固结合进行,因此,加固影响到整体内力且与抗震加固 相结合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 进行抗震能力鉴定。体外预应力加固可以改善抗裂性、减小挠 度、提高承载力,但是预应力度过大会影响结构的抗震延性,因 此,抗震加固时体外预应力加固可与加大截面法、粘钢、粘碳纤 维等方法相结合进行。 当体外预应力加固设计与其他加固方法相结合进行时,加固 设计的范围可以包括整幢建筑物或其中某独立区段,也可以是指 定的结构或构件,但均应考虑该结构的整体性。
此,抗震加固时体外预应力加固可与加大截面法、粘钢、粘碳纤 维等方法相结合进行。 当体外预应力加固设计与其他加固方法相结合进行时,加固 设计的范围可以包括整幢建筑物或其中某独立区段,也可以是指 定的结构或构件,但均应考虑该结构的整体性。 3.1.4被加固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其加固前的服役时间各不 相同,加固后的结构功能又有所改变,因此,不能用新建时的安 全等级作为加固后的安全等级,应该根据业主对于加固后的目标 适用期的要求,加固后结构使用用途和重要性,由委托方和设计 方共同确定。
3.1.4被加固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其加固前的服役日
同,加固后的结构功能有所改变,因此,不能用新建时 全等级作为加固后的安全等级,应该根据业主对于加固后的 适用期的要求,加固后结构使用用途和重要性,由委托方和 方共同确定。
3.1.5体外预应力加固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最重要的工序是预
力筋的张拉。张拉主要方式是通过干斤顶,因此设计的时候就要 考虑到预应力筋的布置满足张拉端能够布置锚固块、布置干斤顶 进行张拉,否则,即使设计满足了承载力和抗裂要求,施工也难 以实现,成为不能够实施的设计方案。 对于超静定结构,预应力张拉会改变结构的内力,尤其是与 加固构件相邻而未进行体外预应力加固的部分,加固部分的预应 力张拉产生的变形会引起结构的次内力,因此,应该考虑次内力 产生的不利影响
3.1.6对于由高温、高湿、低温、冻融、化学腐蚀、振动、温
度应力、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影响因素引起的既有结构损坏, 行结构体外预应力加固时或加固前,应该提出有效的防治对
措施,对高温、高湿、低温、冻融、化学腐蚀、振动、温度应 力、地基不均匀沉降等产生的源头进行治理和消除,只有消除了 根源才可以防止结构破损的进一步发展。通常情况下是先治理然 后加固,治理后加固才可以保证加固后结构的安全性和正常 使用。 3.1.7加固施工不同于新建建筑结构,加固施工经常是局部采 用支撑,利用了既有结构的稳定性体系,但是对于可能出现倾 斜、失稳、变形过大或塌陷的混凝土结构,既有结构已经不能作 为支撑的一部分,因此,应提出相应的施工安全措施要求和施工 监测要求,防止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倾斜、失稳、变形过大或 塌陷。 3.1.8混凝土结构体外预应力加固设计都是以委托方提供的结
构用途、使用条件和使用环境为依据进行的,因此,加固后也应 该按委托方委托设计的要求使用,如果改变了使用功能或使用环 境,应该重新进行鉴定或经过设计的许可,否则可能产生难以预 料的后果
3.2.1本条是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3.2.1本条是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作出规定的
3.2.2本条对混凝土结构体外预应力加固设计计算需
如何得到给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规定,同时明确了需要考虑次内力 对相邻构件的影响及加固后可能引起的刚度变化对内力的影响。
3.2.3本条给出了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体外预应力加
体外预应力最大配筋量与既有结构普通钢筋的比例,采用了现行 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表达方式。体外 预应力筋中间段与混凝土没有直接的连接,试验表明,为了改善 构件在正常使用中的变形性能,体外预应力筋配筋不宜过多。在 全部受拉钢筋中,有粘结的非预应力筋产生的拉力达到总拉力的 25%时,可有效改善无粘结预应力受弯构件的性能,如裂缝分
布、间距和宽度以及变形能力,接近有粘结预应力梁的性能,本 条考虑了这一影响,并考虑到体外预应力加固受弯构件与无粘结 预应力混凝构件相比,性能稍差,因此,控制比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无粘结预应力筋更严。 3.2.4既有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时,体外预应力加固用预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无粘结预应力筋更严。 3.2.4既有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时,体外预应力加固用预 应力配筋量确定应考虑既有结构体内预应力配筋,综合考虑总配 筋,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结构的延性
应力配筋量确定应考虑既有结构体内预应力配筋,综合 筋,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结构的延性。
用的儿种涂层预应力筋:镀锌钢绞线、环氧涂层钢绞线,每 品均有相应的产品标准。镀锌钢绞线会与水泥浆发生反应 比,如果是外套管内灌注水泥浆,不能采用镀锌钢绞线
爱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是最近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采用的一 的预应力产品,也可用在体外预应力加固中,可以参考相应 品标准。
4.3.1、4.3.2体外预应力加固用锚具和连接器与一般预应力混 凝土结构用锚具和连接器是相同的,锚具的类型主要是与预应力 筋的类型相匹配,锚固效率系数等参数要求按现行国家标准《预 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采用即可。由于一 股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锚具在预应力筋张拉后进行混凝土封锚,封 锚后不再打开,而体外预应力筋张拉后一般不用混凝土封锚,而 是用封锚盖封闭,且存在将来进行张拉调节的可能,因此,锚具 的封锚会不同,封锚既要防腐蚀性好,又要容易打开。夹片锚有 可能在预应力筋应力过低时松开,因此,应该有防松措施。自前 已经有专用于体外预应力筋的锚具,可以优先采用这样的锚具。
4.4转向块、锚固块及连接用材料
4.4.1、4.4.2转向块、锚固块大都采用钢材,连接采用后锚固 方式,一方面减小体外预应力加固施工的湿作业,另一方面钢材 强度高,后锚固施工方便,产品较多,因此,本条给出了钢材和 连接材料需要满足的标准。
4.5.1体外预应力筋没有埋在混凝七内,不能得到混凝土的保 护,因此,体外预应力筋、转向块及锚固块的防护是非常重 要的。 工业与民用建筑中,体外预应力筋一般采用钢套管进行保 护,也有个别采用HDPE套管的,套管内都灌注水泥浆、防腐 蚀油脂等进行防腐。
4.5.2、4.5.3 给出了灌注水泥浆用水泥和外加剂应符合的产品 标准。
4.5.2、4.5.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和《混凝土
4.5.6体外预应力束、转向块及锚固块都是钢材,钢材在高温 下应力释放、强度降低,因此,防火是很重要的,应该根据现行
下应力释放、强度降低,因此,防火是很重要的,应该 国家标准《钢结构防火涂料》GB14907的规定进行防火
5结构设计 5.1一般规定 5.1.1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当进 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承载力极限状态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 荷载组合时,应计算预应力作用参与组合,对后张预应力混凝土 超静定结构,预应力作用效应为综合内力M、V及N.,包括 预应力产生的次弯矩、次剪力和次轴力。在承载力极限状态下, 预应力分项系数应不利时取1.2、有利时取1.0,正常使用极限 伏态下,预应力分项系数通常取1.0。 要计算次内力,首先要有预应力配筋,附录A给出了预应 力配筋的估算方法,估算了预应力配筋,就可以进行次内力计算 和后面的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5.1.2本条给出了次内力计算方法,设计中一定要注意次内力 的符号和方向,正确确定次内力对结构有利还是对结构不利,尤 其是次剪力,次剪力最好是通过次弯矩来计算,次弯矩的产生和 次剪力是同时的,次弯矩的变化率就是次剪力,对于独立梁,一 般情况下一跨内次剪力是一样的,次剪力对梁的两端产生的效果 是正好相反的,对左端不利,对右端就有利,对左端有利,对右 端就不利,因此,一定要注意方向。当计算次内力时,可略夫 QisAs的影响,取Np=peAp 5.1.3本条列出了体外预应力筋中的预应力损失项。预应力总 损失值小于80N/mm时,应按80N/mm取。按照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50010增加了张拉端锚口摩擦损失。 5.1.4给出了预应力筋由于锚具变形和预应力筋内缩引起的预 应力损失值,预应力筋镭固时锚具回缩值按锚具类型分别为支承 65
5.1.1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当进 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承载力极限状态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 荷载组合时,应计算预应力作用参与组合,对后张预应力混凝土 超静定结构,预应力作用效应为综合内力M、Vr及Nr,包括 预应力产生的次弯矩、次剪力和次轴力。在承载力极限状态下, 预应力分项系数应不利时取1.2、有利时取1.0,正常使用极限 伏态下,预应力分项系数通常取1.0。 要计算次内力,首先要有预应力配筋,附录A给出了预应 力配筋的估算方法,估算了预应力配筋,就可以进行次内力计算 和后面的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5.1.3本条列出了体外预应力筋中的预应力损失项。予
损失值小于80N/mm²时,应按80N/mm²取。按照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50010增加了张拉端锚口摩擦损失。
应力损失值,预应力筋锚固时锚具回缩值按锚具类型分别为
式和夹片式给出了数值。计算中应该注意锚具回缩影响的范围, 如果锚具回缩产生的反向摩擦不能传递到下一段预应力筋,锚具 回缩损失只影响第一段预应力筋。
5.1.5由于体外预应力筋与构件接触长度非常小,因止
5.1.6预应力筋的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与初应
5.1.7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按国家标准
上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给出。对既有结构混凝 筑完成后的时间超过5年的,混凝土收缩、徐变已经基本完 又50。
确定方法基本相似,国内外都采用了有效预应力值再加预应力增 量的计算方法,德国DIN4227规范无粘结预应力计算方法最为 简单:单跨梁预应力增量取110N/mm²,悬臂梁预应力增量取 50N/mm²,连续梁预应力增量取为零,我国现行行业标准《无 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2中对体外预应力筋应 力增量规定为100N/mm²,本条是参考国内外规范及工程经验作 出规定的。
5.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5.2.1、5.2.2给出了矩形、T形和1形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方 法,公式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 有关规定列出,其弯矩设计值应考虑次内力组合。国内外研究成 果表明,当转向块间距离小于12倍梁高时可以忽略二次效应的
5. 2. 4~ 5. 2. 7
5.3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5.3.1本条给出了体外预应力加固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要求, 由于体外预应力筋有专门的外护套保护并灌注防腐材料,故采用 的裂缝控制与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致
5.3.1本条给出了体外预应力加固混凝土结构裂缝控
5.3.2本条给出了已经开裂的混凝土受弯构件,裂缝
开裂。 5.3.4、5.3.5.对体外预应力加固后的构件裂缝及其宽度计算公 式,仍采用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中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计算方法。因为加固后的构件在重新 加载开裂时,用现有的裂缝计算公式得出的裂缝宽度与试验裂缝 基本相符,因此,本条采用了同样的计算公式。裂缝宽度计算对 应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变形相对较小,因此,可以不考虑二次 效应的影响。 5.3.6所给出的体外预应力加固受弯构件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影 响的刚度计算方法,与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中计算方法一致,要注意的是考虑荷载长期作
5.3.6所给出的体外预应力加固受弯构件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影
响的刚度计算方法,与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中计算方法一致,要注意的是考虑荷载长期作 用对挠度增大的影响系数,一般取2.0,但是对于体外预应力加 固混凝土结构有所不同,由于混凝土徐变影响已经减小,因此, 折减取1.5,第5.3.8条计算预应力反拱考虑长期作用的增大系 数也取1.5。
5.3.8本条给出了体外预应力在张拉过程中产生的反
方法,可以利用体外预应力产生的等效荷载进行计算。根据 大学《体外预应力加固配筋混凝土梁的变形控制》(工业交 009年第12卷第12期)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开裂后构1
弯刚度明显低于未开裂构件,施加预应力将逐渐增大构件刚度, 故将计算反拱的刚度分两个阶段计算,第一阶段是裂缝逐渐闭合 的过程,刚度随预加力增加而增大,当预加力达到裂缝完全闭合 的预加力Ncl。时,刚度增大为0.85E。Io;预加力为0时,构件反 向刚度可近似按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开裂刚度计算,即:
中间按线性插值得到了本规程公式(5.3.8)。
EsA,h? Bs 6αEPs 1.15+0.2+ +3.5%
5.4转向块、锚固块设计
5.4转向块、锚固块设计
5.4.1体外预应力加固用转向块、锚固块设计是体外预应力节 点设计的关键,如果转向块、锚固块松动、移动或有大的变形, 体外预应力筋内的应力会立刻降低,甚至会降为0。因此,体外 预应力转向块、锚固块的设计应安全可靠。采用钢结构做转向块 时,转向块的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进行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5.4.2在进行转向块、锚固块承载力设计时不能按有效预应力 直,也不能按预应力筋抗拉强度设计值计算,而应该按预应力筋 的极限强度标准值进行计算,达到转向块、铺固块节点强度与预 应力筋强度等强。 5.4.3按正常使用验算转向块和锚固块时,预应力筋拉力应按 最大张拉控制应力来考虑。
承载力与预应力筋强度等强,
6.1.4由于体外束通过转向块进行弯折转向,在体外
0.8f ptk进行计算。
6.2.1~6.2.3体外预应力加固在全国已经完成了大量的工程实 践,节点构造方式也多种多样,没有统一的方式,本节介绍了一 些节点构造方式,并在附录B中给出了一些常见的节点构造供 设计和施工参考。
7.1.1体外预应力筋拉力通过锚具将预应力传递给原混凝土结
7.1.1体外预应力筋拉力通过锚具将预应力传递给原混凝土结 构,因此锚具是保证预应力的关键,本条给出了锚具的防护套节 点做法。
防锈漆的涂刷应按现行国家标准进行。防锈漆的使用都有一定的 耐久性,一般大于25年就需要重新涂刷,因此,应根据防锈漆 的厚度和使用年限进行检查和重新涂刷
7.2.1体外预应力体系防火等级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 防火规范》GB5001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的要求确定,防火涂料的性能、涂层厚度及质量要求可参 考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防火涂料》GB14907和协会标准《钢 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CECS24的规定。 7.2.2本条给出了防火保护材料的选用及施工的具体要求。 7.2.3本条给出了根据耐火极限 型和非膨眼型防水涂
防火规范》GB5001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7.2.2本条给出了防火保护材料的选用及施工的具体要求。
除了刷防火涂料外,也可采用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包裹,可先 用钢丝网包裹,然后涂抹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涂抹厚度不应小于 30mm,该方法施工简单、方便,工程中应用也很广泛。
8.1.1~8.1.3体外预应力加固施工比体内预应力施工技术要求 更高,因此,必须由专业施工单位来完成,施工前必须编制详细 的施工方案,同时,预应力施工也属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 危险性较大的项目,必要时应该通过专家论证。施工方案必须满 足设计的要求,因此,要求施工方案要经过设计单位认可才可以 实施。
8.2.1~8.2.3给出了预应力筋下料长度确定方法、下料方法及 济压锚挤压时注意事项。预应力筋要采用砂轮锯或切断机切断 加热、焊接或电弧切割都会让预应力筋达到高温,高温后预应力 膀强度会明显降低,因此,应避免高温切断,施工过程中也应该 避免电火花和电流损伤预应力筋,特别是转向块和锚固块都是钢 材的,现场可能会用到电气焊,因此,这些钢配件应尽量在工厂 加工好,现场直接安装,减少现场的电气焊操作,如果必须电气 焊,应采取对预应力筋的临时防护措施,
8.3转向块、锚固块安装
8.3.1体外预应力转向块竖向误差直接影响体外预应力筋的有 效高度,直接影响承载力大小、裂缝宽度计算和刚度计算,因 此,必须严格控制转向块竖向安装误差。本条给出的数据保证预 应力筋有效高度相差一般不超过2%,以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 当既有结构梁高越大时,相对误差越小。
力反向荷载产生的水平方向的分力,一般情况下钢材与混凝土表 面的摩擦系数在0.3,靠压力产生的摩擦力就可以抵抗水平分力 产生的可能的滑动,当转向块处预应力筋转角很大时,水平分力 也可能大于摩擦力而产生滑动,稍有滑动就会将预应力降低很 多,因此,可采用结构加固用A级胶粘剂、化学锚栓、膨胀螺 栓等保证转向块不滑动
8.4.1、8.4.2体外预应力束一般在原混凝土结构下安装,操作 不方便,因此,应该提前注意排序,然后安装。安装好的部分要 定位好,张拉之前对所有预应力束均进行预紧。对于涂层预应力 筋或二次加工的预应力筋,应注意安装过程中保护外防护层。
8.5.2体外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值要比体内布置自
偏转,因此,必须按对称性张拉,必要时必须分级张拉。 梁端张拉能保证体外预应力筋梁端拉力尽可能对称。另外: 也要根据设计要求,如果设计按两端张拉计算的摩擦损失和有效 预应力,并要求两端张拉的DB11/T 3023-2019 公路养护作业安全设施设置规范,施工时必须两端张拉。 建筑结构中一束体外预应力筋根数不是很多,张拉位置能整 束张拉时应整束张拉,整束张拉会引起偏心,施工中应注意。为 了减少偏心,可以整束分级张拉。
8.6.1本条给出了体外预应力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依据 8.6.2本条给出了体外预应力施工质量验收按材料类别划分的 检验批。 8.6.3本条给出了体外预应力施工质量验收按施工工艺划分的 检验批。 8.6.4~8.6.7 给出了体外预应力施工的主控项目质量验收 方法。 8. 6.8~8.6.11 给出了体外预应力施工的一般项自质量验收 方法。
附录 A体外预应力筋数量估算
体外预应力筋截面面积计算需要求解本规程第5.2节方程 组,特别是当考虑二次效应影响时,计算更为复杂,本附录给出 了一种初步设计估算预应力筋面积的方法。 通过既有结构构件力的平衡确定出既有结构混凝土截面受压 区高度和承载力大小,再根据需要达到的承载力定义结构加固量 M,梁截面去掉原来的非预应力筋和对应的受压区高度后得到 预应力筋有效高度HoP,这样就把设计变成了设计截面宽度为6、 有效高度为HoP的矩形梁(图A.0.2c),达到受弯承载力为 入M,只配预应力筋,也就是单筋矩形梁设计,得到了简单的计 算公式。 对于T形截面梁,同样可以按原来截面大小和配筋得到截 面受压区高度和承载力大小,原截面去掉原配筋对应的受压区高 度后得到新的T形截面梁(受压区都在翼缘)或矩形截面梁 (受压区进入腹板),然后按T形截面梁或矩形截面梁进行单筋 设计就可以得到预应力配筋。本附录只给出了矩形截面梁估算方 法,T形截面梁同样可以按上述方法计算。
DB35/T 1328-2019 非金属低压电能计量箱附录B转向块、锚固块布置及构造
本附录给出了常用体外预应力转向块和锚固块节点的构造形 式简图,可供设计人员参考。工程中还有许多形式,可结合实际 工程确定,自前尚无统一的、标准的方式,只要满足传力要求、 施工方便即可。
统一书号:15112:2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