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GJT329-2015 交错桁架钢结构设计规程.pdf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3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5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 6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 7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 8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 9 《碳素结构钢》GB/T700 10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 11《涂装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1 部分: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 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GB/T8923.1 12《电弧螺柱焊用圆柱头焊钉》GB/T10433 13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 14《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99
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3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5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 6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 7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 8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 9 《碳素结构钢》GB/T700 10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 11《涂装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自视评定第1 分: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 蚀等级和处理等级》GB/T8923.1 12《电弧螺柱焊用圆柱头焊钉》GB/T10433 13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 14《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99
T/CCIAT 0010-2019 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经理岗位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交错桁架钢结构设计规程
1.0.2交错桁架结构横向刚度较大,结构延性、耗能能力一般。 国外文献从经济、合理的角度分析交错桁架结构体系特别适用于 建筑物宽度在18m范围内,层数为(15~20)层的结构。本条 对交错桁架钢结构在高烈度区的应用进行了限制
3.0.1材料选择参照现行行业标准《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 规程》JGJ99的要求。因本规程适用于90m以下结构,一般不 需要采用高强度钢。 3.0.2本条综合了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 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 3.0.7根据工程实践经验,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不宜低于C30级。在常用的钢管和混凝土面积比值范围,采用 Q235钢管配置C30至C40级的混凝土:采用Q345钢管配置 C40或C50级的混凝土较为匹配、合理。交错桁架体系中楼板除 了承受竖向作用外,还需传递横向架间的水平剪力,其混凝王 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
4.0.1交错桁架结构体系(staggeredtrussframingsystem)的 基本组成是:楼板、平面桁架和柱子。柱子仅在房屋周边布置: 可采用钢柱或钢管混凝王柱。架高度与层高相同,跨度与建筑 物宽度相同,架两端支承在房屋纵向边柱上。桁架在建筑物横 的每条轴线上每隔一层设置1个,在相邻轴线上则是交错布 置,如图1所示。在相邻轴线间,楼层板一端支承在下一层桁架 的上弦杆上,另一端支承在上一层桁架的下弦杆上。 交错架结构体系适用于窄长的矩形建筑平面。用手其他建 筑平面,结构分析较复杂。因架交错设置,框架数宜为奇数 采用小柱距可以增加结构刚度,减小楼板厚度,但柱子、桁架数 量增加。采用大柱距,楼板厚度增加。 交错桁架结构体系可提供较大的无柱面积,便于灵活布置房 间,适用于公寓、旅馆、宿舍楼、医院及其他层高较低的建筑。 交错架结构体系柱子数量少,主体结构采用钢结构、维护
(a)交错析架体系正立面示意图 (坚直粗黑线为设置析架的位置)
(b)交错桁架体系各棉示图 (每一榻中的横向桁架隔层布置,相临榻的桁架错层布置)
图1交错桁架结构体系(二)
结构和隔墙采用轻质预制材料,便于工厂化生产和施工,建设周 期短。国外的研究表明:同一多层建筑采用刚接框架、带支撑框 架和交错桁架三种结构体系,单位面积用钢量之比为6:5:3。 交错桁架结构体系中的桁架包在墙内,采用适当的墙体构造 可达到需要的防火等级。 4.0.2交错架结构适用于多层、高层建筑。依据国外现有工 程实践,桁架跨度过大后结构不经济。架跨高比对结构的横向 刚度及经济性有影响,分析表明跨高比在5~6较合理 4.0.4交错架结构体系的边柱应与每层的连梁刚接组成纵向 框架,必要时可加设支撑体系。楼梯、电梯井也是抗侧力体系的 一部分。 4.0.6柱与纵向连梁应刚接组成纵向框架抵抗纵向水平力、柱
结构和隔墙采用轻质预制材料,便手工厂化生产和施工,建设周 期短。国外的研究表明:同一多层建筑采用刚接框架、带支撑框 架和交错桁架三种结构体系,单位面积用钢量之比为6:5:3。 交错桁架结构体系中的桁架包在墙内,采用适当的墙体构造 可达到需要的防火等级
4.0.7当建筑要求底层局部大空间不能设桁架时,柱子的抗侧
件的受力和变形是不相同的。空腹桁架的竖向腹杆与柱子共同抵 抗横向水平荷载,各层桁架的竖杆类似于短的框架柱,结构体系 在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曲线与框架结构的侧移曲线相似 以剪切变形为主,柱子参与抵抗横向水平荷载,柱中的内力以弯 矩、剪力为主,轴力次之;结构的工作性能类似于普通框架,平 面桁架所有节点都应设计成刚性节点,弦杆与柱的连接也应按刚 性节点设计。当交错桁架钢结构的平面架采用混合桁架时,层 间剪力主要由桁架的斜腹杆承受,横向荷载的作用将通过平面桁 架的端斜杆以轴力的形式传给柱子。腹杆与弦杆的连接及平面桁 架与柱子的连接可按铰接设计
抗横向水平荷载,各层架的竖杆类似于短的框架柱,结构体系 在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曲线与框架结构的侧移曲线相似, 以剪切变形为主,柱子参与抵抗横向水平荷载,柱中的内力以弯 矩、剪力为主,轴力次之;结构的工作性能类似于普通框架,平 面桁架所有节点都应设计成刚性节点,弦杆与柱的连接也应按刚 性节点设计。当交错架钢结构的平面桁架采用混合桁架时,层 间剪力主要由桁架的斜腹杆承受,横向荷载的作用将通过平面桁 架的端斜杆以轴力的形式传给柱子。腹杆与弦杆的连接及平面桁 架与柱子的连接可按铰接设计。 4.0.12山墙轴线采用框架抗侧力可方便设置抗风柱及开窗洞 山墙框架梁柱节点与相邻轴线桁架弦杆间应设莲梁,由山墙框架 梁、相邻桁架弦杆、连梁、楼板、柱组成抗侧力体系抵抗山墙风 荷载。 4.0.15同一层桁架在相邻轴线的交错设置需要楼板将上层架 的剪力传给下层相邻架,楼板与桁架弦杆之简应设可靠连接传 递水平剪力。出于经济考虑,美国钢结构协会的“SteelDesign GuideSeries14:StaggeredTrussFramingSystem”采用预制空 心板叠合楼板(空心板之间采取具体的连接措施保证楼板整体 性)或压型钢板组合楼板。鉴于国内的抗震要求,本条建议采用 压型钢板组合楼板或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不应采用整体性较差 的预制板
4.0.12山墙轴线采用框架抗侧力可方便设置抗风柱
山墙框架梁柱节点与相邻轴线桁架弦杆间应设连梁,由山墙框架 梁、相邻桁架弦杆、连梁、楼板、柱组成抗侧力体系抵抗山墙风 荷载。
的剪力传给下层相邻桁架,楼板与桁架弦杆之间应设可靠连接传 递水平剪力。出于经济考虑,美国钢结构协会的“SteelDesign GuideSeries14:StaggeredTrussFramingSystem”采用预制空 心板叠合楼板(空心板之间采取具体的连接措施保证楼板整体 性)或压型钢板组合楼板。鉴于国内的抗震要求,本条建议采用 压型钢板组合楼板或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不应采用整体性较差 的预制板。
5.0.5楼层梁、板挠度容许值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 规范》GB50017的规定采用, 5.0.7与现行行业标准《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一致。 5.0.8交错桁架钢结构横向刚度较大,多遇地震层间位移限值 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一致; 交错架钢结构横向延性较差,罕遇地震下横向层间位移的限值 小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当 采用有较高变形限值的非结构构件和装饰材料时,风荷载标准值 作用下的层间位移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宜适当减小。
6.0.5交错桁架钢结构适用于多、高层建筑,属一般结构。按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地震作 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中,可不考虑风荷载参与 组合。
6.0.6当桁架沿纵向等柱距布置,且框架数量为奇数
方向平面架均匀错层设置,同一层内每榻框架的构件材性、截 面都相同时,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基本重合,可不计算结构整体 扭转效应。
6.0.9本条规定参考了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
50011。对于不考虑扭转影响的结构,可按“平方和开平方法 (SRSS法)”得出振型组合内力及位移:对需要考虑扭转影响的 结构,可按“完全二次型方根法(CQC法)”得到振型组合内力 及位移。SRSS法、CQC法分别为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 规范》GB50011中的指定方法。 交错桁架结构在横向(桁架方向)有很好的侧向刚度。纵向 的抗侧力体系通常由建筑物外围的抗弯框架或支撑体系、电梯 并、楼梯间组成。一般情况下,结构的前三阶振型分别为纵向变 形、横向变形和扭转变形。当结构纵向抗侧移刚度较小时,纵向 变形为结构的第一振型。国外的研究表明:在横水平地震作用 下交错架结构性能类似于一个支撑体系和延性抗弯框架体系的 组合。建筑物的长宽比、高宽比、结构的扭转效应、底层的支撑 形式、桁架的形式、混合桁架空腹节间长度的变化都对结构的抗 震性能有较天影响。国内的研究表明:①结构横向最大层间位移 角随建筑物的长宽比增加而增大,结构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不重 合时,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将明显增大;②层间位移角总体上
随着结构高宽比增加而增大;③混合桁架空腹节间长度的增加, 将使结构柔性增加,层间位移增大;④建筑物的层高增天,最天 层间位移角增大,合适的高跨比为1/5左右,再进一步减小层高 对最大层间位移角影响不大:③空腹桁架体系的横向刚度要明显 小于混合桁架体系;③混合桁架体系薄弱层多位于底层。 6.0.10本条来源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用,将对计算结果产生较天影响。压型钢板组合楼板、现浇钢筋 混凝土楼板通过抗剪连接件与架弦杆相连,混凝士楼板在一定 程度上参与桁架弦杆的受力。美国AISC设计指南“SteelDe signGuideSeries14:StaggeredTrussFramingSystem”认为在 竖向荷载作用下,桁架下弦杆产生轴拉力,鉴于混凝土材料不能 有效传递拉力,建议分析竖向荷载作用时忽略组合梁效应;分析 横向荷载作用时,要考虑组合梁效应,楼板参与受力,但在横向 水平荷载下的桁架内力分析时并不考虑楼板组合效应,而在最后 弦杆内力组合时考虑楼板影响,AISC设计指南采用如下假定: 所有横向水平荷载引起的桁架弦杆轴力由混凝土楼板承受,不参 与桁架弦杆的内力组合;横向水平荷载引起的架弦杆剪力和弯 矩由弦杆承受,参与桁架弦杆的内力组合
7.0.5空间分析可利用现有的软件或通用程序。交错桁架结
的楼板将层间剪力从上层桁架的下弦传递到下层桁架的上弦,设 计时需计算楼板面内的承载力、与架间的连接。当缺少空间结 构分析条件时,可按平面结构空间协同模型进行结构分析。如能 保证楼板平面内的整体刚度,也可假定楼板面内刚度无穷天,但 需另行计算楼板面内弯矩和剪力。
7.0.6框架结构类似,交错桁架体系中的各榻框架在竖向荷载 作用下的协同作用较小,可不考虑体系中各榻框架间的协同工
7.0.6框架结构类似,交错桁架体系中的各榻框架在竖向荷载
(c)考虑结构空间整体作用计算简图
图3平面连续支撑模型
应构件截面几何特性之和。模 型中横梁的截面儿何特性等于 叠合的各单榻桁架弦杆截面特 性之和。 3)明确桁架节点做法之 后,可采用有限单元 法求解总框架的内
3)明确架节点做法之 后,可采用有限单元 法求解总框架的内 力、位移。
4)步骤3)所求得的位移就是交错桁架结构相应的位移 值。将步骤3)所求出的内力值按照各单棉框架对应 构件的刚度比例关系进行二次分配,以分配后的内力 作为各构件的设计依据。据相关文献介绍,各杆内力 与空间分析误差不大。 卢林枫(钢结构错列架体系结构分析与设计方法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采用平面协同模型和平面连续支撑模 型对三个结构算例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平面连续支撑模 型用手位移计算时较平面协同模型合理:因平面连续支撑模型假 定了相邻两榻框架对应点侧移完全相等,更符合楼板平面内刚性 的假定,而平面协同模型不能保证相邻框架对应点侧移完全 相等。 7.0.8静力推覆试验及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交错桁架结构的破 环起始于桁架端斜杆和相邻空腹节间的斜杆受压屈曲或拉断。端 斜杆一旦断裂,桁架不能传力给柱子,结构体系失效。混合架 体系在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延性耗能主要集中在无斜腹 杆的空腹节间。为保证空腹节间形成主要的耗能区域,在强烈地 震作用下,相邻斜腹杆及连接应避免过早破坏。 7.0.9出于强柱弱梁的考虑,柱脚不能过早出现塑性铰。底层 不设落地桁架,只设斜撑时刚度偏弱。参考现行国家标准《建筑 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钢结构转换层下的钢框架,对底层柱 的地震内力取增大系数1.5。 7.0.10本条来源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中规则结构不进行扭转耦联计算时,平行于地震作用方向 边榻框架地震作用效应增大系数。 7.0.11横向荷载作用下采用平面结构空间协同模型分析时考虑 扭转影响。 1考虑扭转后的剪力修正
7.0.8静力推覆试验及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交错桁架结构的码
图4(a)为交错桁架结构某一层的结构平面图。沿y方向 层间总剪力Q,不通过层刚度中心O,计算偏心距为e三eo土
0.05L,eo为实际偏心矩;L为垂直于水平荷载合力方向建筑物 的长度;士0.05L为附加偏心距。假设楼板只出现刚体平移和转 动。将图4(a)所示的受力和位移状态分解为图4(b)和图4(c)。 图4(b)为通过刚度中心作用有水平合力,楼板沿y方向产生层 间相对位移。图4(c)为通过刚度中心作用有扭矩TQe, 楼板绕刚度中心产生层间相对转角。
图4楼层的平移及扭转变形
楼层各点处的层间位移均可用刚度中心处的层间相对水平位 移和绕刚度中心的转角表示,如沿工方向第棉架距刚度 中心的距离为,沿方向的层间相对位移为:
沿y方向第k榻框架距刚度中心的距离为y,沿方向的层间相 对位移可表示为:
设Dx为第k榻纵问框架在工方向的剪切刚度,D.为横向第棉 行架在y方向的剪切刚度。剪切刚度的定义为:使某层某棉抗 则力结构产生单位层间相对位移时需要的水平力。 设Vx为纵向第k福框架在r方向所承担的剪力,Vv为横向第i 榻桁架在y方向所承担的剪力,则
由图4(a),沿y方向的层间总剪力Q应与各稿架在y方 向所能承担的剪力平衡,即
2Y=0,Q=2Do+2D0r
度中心,有2D=0,由式(
8相当于不考扭转效应条件下,剪力Q,所引起的层间 位移。 图4(c)中,对刚度中心的外扭矩T=Q,e应与各榻桁架所承 担的剪力对刚度中心的抵抗力矩相平衡,即
等式中的第一项是义方向各榻架的抵抗力矩,第二项是2 方向各棉框架的抵抗力矩。 由式(3)、(6)及2D:=0.得出:
Qye=ZDyi?+EDxyi) Q,e 6= EDyit?+ Dxy?
将8和6代入式(3),得出每稿(框)架考扭转效应 后,分担的剪力:
Dyk Qye Dyiti Vy= Qye ZDy
鉴于结构在方向荷载作用时,工方向的受力一般不大,对 式(9)中的Vx可略去不计。Vy中的第一项表示结构平移产生 的剪力,第二项表示结构扭转产生的剪力。式(9)中的V可 改写成:
D)re DyiQ Vy = ay Dy (EDy)rie
(EDy)re ZDyi
系数α相当于考虑扭转后对第i棉桁架剪力的修正。每棍 行架的坐标有正、有负,系数α可大于1或小于1,前者相当于 考扭转后剪力增天,后者相当于考虑扭转后剪力减小。同一层 的平面桁架应考虑附加偏心距为王0.05L两种情况的不利工况。 2考惠扭转影响的计算步骤: ①求解结构不考虑扭转时的内力和位移: ②求解各楼层刚度中心,计算附加偏心距为士0.05L两种工况 的计算偏心距e及各层的扭转角6、各榻框架的扭转修正系数α ③对构件内力修正,将不考虑扭转时各构件分配到的内力乘 以该榻框架对应的扭转修正系数后即得出该榻框架构件的最后 内力; ④对结构的各层间位移重新进行修正
8.0.2垫板缴合的型钢组合截面滞回性能、延性较差。 8.0.4桁架杆件的计算长度与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一致。 8.0.5桁架杆件长细比限值参考了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 计规范》GB50011中心支撑杆件长细比限值。 8.0.6研究表明:虽然设防烈度不同的结构设计地震作用大小 不同,但强震下结构进入塑性的程度没有明显不同,构件板件宽 厚比限值与设防烈度不存在明确对应关系。表8.0.6只分为7、 8度抗震设防和及非抗震设防(包括6度设防)工况,表中宽厚 比限值是参考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 中心支撑、梁、柱板件宽厚比限值给出的。 8.0.7交错桁架钢结构的横向刚度较,一般情况属于强支撑 框架,柱子平面内计算长度可简单取层高。 8.0.8、8.0.9表8.0.8、表8.0.9只分为7、8度抗震设防和 及非抗震设防(包括6度设防)工况,表中数值分别对应现行国 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中抗震等级为二级、四 级的中心支撑板件宽厚比限值。 8.0.10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楼板平面内弯矩在楼板纵向边梁内
8.0.10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楼板平面内弯矩在楼板纵
9.0.2结构层间单位转角使第i架产生的剪力为D, 为第i棉桁架到层转动中心的距离(图5)。小变形下,忽略纵向 框架的影响。根据平衡关系,层间所有横向桁架剪力对转动中心 的力矩艺D等于层间单位转角所需的扭矩,式中D,为第i榻 行架的剪切刚度。层间扭矩TQw·e使第i棉桁架产生的剪 力为:
式中:Q层间总剪力; e——计算偏心距。
Qwe DT Qw.e.xi.D tors ZD.c (2 Dr?)
图5层间转角及扭矩T
9.0.3根据美国AISC设计指南“SteelDesignGuideSeries14: StaggeredTrussFramingSystem”,规程中图9.0.3b所示的桁 架节间在单位水平力作用下变形△为:
△=(d/LA)+L/A)/E 单个节间的剪切刚度D,=1/△=E/(d3/(L?Aa)+L/A)
A=dLA)+L/A/E
9.0.4交错桁架结构沿纵向是关于中轴对称的,某一层的刚度 中心在对称轴上,只需考虑结构横向水平荷载作用的扭转效应。 按规程中图9.0.4的坐标系,令,为第i榻桁架到y轴的距离, D:为第讠榻桁架的剪切刚度,刚度中心的坐标为:
9.0.8楼板平面内受力分析及轴力H产生的剪力流fH计算
9.0.8楼板平面内受力分析及轴力H产生的剪力流fH计算 方法:
图6层间刚度中心(a一偶数层:6一奇数层)
构布置,图中H12、H14、H16为第二层桁架,H23、H25、 H27为第三层桁架。为开窗口及设抗风柱方便,①、8轴线山 墙不设架,为平面框架传力。 假定每一层中各榻桁架的剪切刚度相同,偶数层刚度中心坐 标为:
JGJ/T480-2019 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标准及条文说明86.4= 28.8m 3
=4300.5×(±)8.82=±37930.4kN?m T=4300.5X(±)1.98=±8515kN·m
表1横向水平地震作用引起的桁架剪力(kN)
在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桁架H12和H27的底部剪力为 1237.9kN,架H14和H25为1415.7kN,桁架H16和H23 为2384.1kN。 2楼板的面内横向剪力及弯矩 由表1中各偏心工况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桁架剪力得出的楼 板剪力、弯矩如图7所示。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楼板的最大剪力值为1237.9kN(标准 值)。 3楼板的边缘加劲构件 楼板周边设钢梁作为加劲构件(可利用纵向框架梁),加劲 构件类似手深梁的鼻缘,楼板在横向水平荷载下的弯矩便加劲构 件产生的轴力近似为:
H=5059X1.3/16.5=398.6kN fh=398.6/18=22.1kN/m fu=398.6/4.664=85.5kN/m H=11140X1.3/16.5=877.7kN u=877.7/27.736=31.64kN/m fu=877.7/18=48.76kN/m
式中1.3为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 计算所得的剪力流fH如图7(a)所示。对一5%的附加偏心, 由同样的计算过程得出的结果如图7(b)所示。两种工况的控制 剪力流如图7(c)所示。将本层的设计剪力和剪力流乘以各层间 剪力分布系数,即可得到不同高度层楼板与边梁的轴力和剪 力流。 楼板纵边的钢梁除承受轴力H外,还要承受竖向荷载。如 利用纵向框架梁,尚应考感框架梁内力。梁与柱的莲接应考虑轴 力H的影响。楼板和边梁之间的连接应能传递剪力流fH,楼板 与边梁的连接可采用抗剪连接件与梁焊接。 9.0.10交错架体系楼板在横向水平剪力作用下类似于不出现 斜裂缝的深梁,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中不出现斜裂缝的深梁验算受剪承载力。 9.0.12根据西安建筑科技天学的试验,楼板在架弦杆支承部 位的上表面易出现裂缝,为避免此部位在使用条件下出现裂缝, 可在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规定的基 础上,适当增加板支承部位沿架方向的配筋。
10.0.1方钢管与节点板连接时,端部开槽口的长度、宽度一定 要准确。槽口底部与节点板厚度方向的焊缝很重要,如缺焊会使 钢管在进人节点板的位置过早发生脆性拉断。 10.0.2混合架在空腹节间靠弦杆弯曲传递剪力,使桁架刚度 变弱。此部位采用较大的竖杆及竖杆刚性莲接可增强架刚度 也有助于强震下空腹节间弦杆端部形成塑性铰耗能。 10.0.3桁架弦杆与钢柱连接节点板受力较复杂,美国Stee Design Guide Series l4:Staggered Truss Framing Systems (AISC,2002)计算公式为:
DB35/T 717-2018 防雷装置设计、施工及维护规范IV V + ≤1.0 ON aM,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