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T13-264-2017 福建省石砌体结构加固技术规程.pdfC.0.1石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弯曲抗拉强度设计值以及弹性模量、 剪变模量、线膨胀系数、收缩率、摩擦系数应按现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的相关规 定采用:各类石砌体的抗剪强度设计值应按表C.0.1的规定采用
表C.0.1石砌体沿灰缝截面破坏时的抗剪强度设计值(X10"MPa)
注:适用于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的石砌体结构。
式中:frE一石砌体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 f——非抗震设计的石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应按表C.0.1采用; &N—石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应按表C.0.2采用
GB/T 41898-2022 食品金属容器内壁涂覆层耐蚀力和致密性的测定 电化学法 扫描版表C.0.2石砌体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
C.0.3石材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C.0.3的规
石材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C.0.3的规定采用
表C.0.3石材强度设计值(MPa
附录D石砌体构件及石材构件承载力计算方法
D.0.1石体受压构件、轴心受拉构件及受弯构件的承载力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 规范》GB50003的相关规定计算。 D.0.2石砌墙体的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中: V一一剪力设计值: P——石砌体灰缝砂浆饱满度系数;当石砌体的砌筑工艺符合本规程附录F的相关规 定时,对采用有垫片干砌甩浆法砌筑的料石砌体,可取p=0.3;对采用无垫片铺 浆法和有垫片铺浆法砌筑的料石砌体,可取p=0.9; fe一石砌体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按附录C的规定确定; A一一水平截面面积;
表D.0.2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R
石材受压柱构件的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1整根轴心受压石柱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N—轴向压力设计值; —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按表D.0.3采用; fed石材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表D.03整根轴心受压石柱构件稳定系数
注:11.为计算长度,对两端不移动铰约束的直杆,取1=1.11:1为构件支点间长度:
2在计算/b或/i时,b或i取构件截面短边尺寸或截面最小回转半径 2由几根石材构件竖向密缝叠拼形成的受压柱构件应视为周边密缝石砌体构件,按现行国 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的相关规定计算。周边密封石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 安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取值并乘以折减系数0.8 0.0.4石材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M弯矩设计值; W—截面受拉边缘的弹性抵抗矩;
附录E料石砌体灰缝灌浆加固技术
E.1.1灌浆加固适用于料石砌体灰缝的砌筑砂浆不饱满或局部空洞缺陷的加固,以及采用有垫 片干砌甩浆法砌筑的料石砌体灰缝内强度等级不大于M0.5的黄主砂浆的置换加固。 E.1.2采用有垫片干砌甩浆法砌筑的料石砌体构件灰缝内低强度的黄土砂浆按本章的规定进 行置换灌浆加固后,可视为按有垫片铺浆法砌筑的石砌体构件进行承载力计算,计算时砂浆强 度等级可按置换所用灌浆材料的强度等级取值,且不大于M7.5。 E.1.3砌筑砂浆不饱满的料石砌体构件按本章的规定进行灰缝灌浆加固后,承载力验算时其砌 筑砂浆强度等级仍按原砌筑砂浆实际强度等级取值,砂浆饱满率系数可根据加固后的实际情况 取值,但不应大于0.9。
E.2.1料石砌体灰缝灌浆加固可采用流动性好的无收缩水泥基灌浆材料,其性能应符合表E.2 的规定。
表E.2.1水泥基灌浆材料主要性能指标
对封闭不严的漏气处应进行修补。5水泥基灌浆材料的配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采用成品水泥基灌浆料时,严禁在水泥基灌浆材料中掺入任何外加剂、外掺料;2)泥基灌浆材料拌和时,加水量一般应按随货提供的产品合格证上的推荐用水量加入;拌和用水应采用饮用水,使用其它水源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3)水泥基灌浆材料配制应根据灌浆料产品说明书的规定及浆液的凝固时间,确定每次配浆数量;浆液稠度过大,或者出现初凝情况,应停止使用6灌浆应符合下列要求:1)灌浆前应先灌水;2)灌浆压力宜控制在0.2MPa~0.3MPa3)压力灌浆顺序应自下而上沿水平灰缝逐层操作,每层灰缝应按照从一端至另一端顺序灌浆。从一灌浆孔灌入砂浆,待沿线排气孔喷溢出浆液时应立即堵住该孔继续灌浆直至浆液灌不进去为止;一个灰缝区段灌浆完毕且已初凝后,即可拆除灌浆嘴,并用砂浆抹平孔眼,然后转换下一个灰缝区段顺序灌浆。E.3.4灌浆时应严格控制压力,必要时应作临时支护。对于竖向压应力较低的石砌体构件可采取在构件两侧对称设置竖向张紧的钢拉杆进行临时加固(图E.3.4);钢拉杆水平向间距宜为1000mm,砌体两侧的钢拉杆应同时对称张紧,固定钢拉杆的穿墙横筋直径不应小于16mm。图E.3.4石砌体加固区段临时加固示意图1一石砌体加固周区段:2一穿墙横筋:3一钢拉杆:4一花篮螺栓:5一加固区段界限E.4质量检验E.4.1灰缝灌浆加固的施工质量可采用剔凿观察法或钻孔取芯法进行检验,并应符合下列规63
定: 1剔凿观察法应垂直灰缝表面剔凿或钻一探孔,探孔深度应不小于灰缝孔洞缺陷深度,当 为置换灌浆加固时探孔应贯穿墙厚,采用压缩空气清除探孔内的颗粒和灰尘后,采用针孔摄像 头观察孔内灌浆固化物的质量以及与上下料石表面的接触情况;钻孔取芯法应垂直灰缝表面钻 孔,孔径应跨灰缝厚度,钻孔深度应不小于灰缝孔洞缺陷深度,当为置换灌浆加固时探孔应贯 穿墙厚,芯样应完整; 2当探孔观察或芯样观察灌浆固化物无明显质量缺陷且与上下料石表面紧密接触时可判 定为合格; 3应按施工批次进行检验,同一施工批次每5m长灰缝应有1个检查点,当加固灰缝总长 度少于5m时应不少于2个检查点;
E.0.1无垫片铺浆法
附录 F石砌体砌筑方法
科石砌体的一种砌筑方法,一般用于细料石及粗料石,其灰缝厚度对于细料石不宜天于 0mm,对于粗料石不宜大于20mm;采用该法时料石叠砌面和接砌面的加工应符合粗料石以上 (包括粗料石)的要求。其施工步骤及要点如下: 1砌筑时,先铺满砂浆,其厚度宜比灰缝规定厚度高5~25mm,砂浆稠度宜为10~30mm; 2在料石底面保持水平的情况下,将料石缓缓就位,用撬棍校正料石的平面位置,使其表 面与拉线齐平;用砌石锤敲击料石上表面,直至符合拉线的皮数高度和墙面平直等要求; 3料石周边、四角若有偏低或砂浆疏松,可塞入石垫片,挤紧砂浆,但不得将料石顶离已 彻筑好的位置; 4在塞入石垫片处补满砂浆;竖缝砂浆应灌捣密实; 5严禁将已砌好的料石移位、顶高。否则,应将料石移开,刮去已铺砂浆,按上述步骤重 新砌筑
料石砌体的一种砌筑方法,一般用于粗料石及毛料石,其灰缝厚度不宜天于30mm;施二 步骤及要点如下: 1砌筑时,先铺满砂浆,其厚度宜比灰缝规定厚度高5~25mm,砂浆稠度宜为40~50mm 2在离料石四角约150mm处,用四个三角形木楔子垫入,垫入高度略低于灰缝厚度; 3吊运料石至砌筑位置,让其四角压在木楔上; 4校正料右平面位置,使其外边线与拉线齐平,同时逐步退出四个木梗,并用砌右锤敲击 石面,使料石的平面位置、标高、垂直度均符合要求,此时木楔并未完全退出,料石重量仍由 木楔承担; 5在料石四角灰缝塞入主垫片,但不得使料石顶起、移位;四角垫稳后(料石重量靠主垫 承担),将四个木楔全部退出,用砂浆将木楔孔洞堵塞密实,主垫外表面周围用砂浆堵满;主 垫不得突出灰缝面; 6在水平灰缝两侧每隔100~150mm塞入一块副垫片(或根据需要)、仅起密实砂浆作用, 未必与料石顶、底面相接触。塞副垫时,不得将料石顶离原位,副垫周围应包满砂浆,并不得 突出灰缝面; 7竖缝灌浆,其方法与无垫铺浆法相同; 8严禁将已砌好的料石移位、顶高。否则应按上述步骤重新砌筑。
E.0.3有垫片干砌用浆法
料石砌体的一种砌筑方法,一般用于粗料石及毛料石,其灰缝厚度不宜大于30mm:施
步骤及要点如下: 1砌筑时,先在料石四角安放四块石垫片,即为主垫; 2吊运料石安装就位,利用四角主垫移动位置进行调平; 3在石块灰缝两侧,每隔200mm左右塞一块石垫片,即为副垫。副垫仅将石块垫稳、垫 牢,但不得将石块顶高或移位; 4砌完一皮后,在竖向灰缝两侧上下端各塞入一块垫片以稳定石块; 5砌完一层墙体后,用刮刀将砂浆甩入灰缝,料石周边可塞入石垫片,挤紧砂浆,但不得 将料石顶离已砌筑好的位置:然后根据需要采用水泥砂浆进行勾缝,
步骤及要点如下: 1砌筑时,先在料石四角安放四块石垫片,即为主垫; 2吊运料石安装就位,利用四角主垫移动位置进行调平; 3在石块灰缝两侧,每隔200mm左右塞一块石垫片,即为副垫。副垫仅将石块垫稳、垫 牢,但不得将石块顶高或移位; 4砌完一皮后,在竖向灰缝两侧上下端各塞入一块垫片以稳定石块; 5砌完一层墙体后,用刮刀将砂浆甩入灰缝,料石周边可塞入石垫片,挤紧砂浆,但不得 将料石顶离已砌筑好的位置:然后根据需要采用水泥砂浆进行勾缝,
1为了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规范中指定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 行”
1为了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规范中指定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福建省石砌体结构加固技术规程
目次733基本规定744石砌体结构房屋安全性鉴定..764.1般规定.764.2调查检测的基本内容和方法..764.3构件的安全性评级.764.4子单元和鉴定单元的安全性评级.76加固设计..786材料...79钢筋混凝土面层加固法..807.1 般规定.807.2计算方法...807.3构造规定817.4加固施工818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法..828.1般规定828.2计算方法...828.3构造规定..829外包型钢加固法..839.1般规定9.2计算方法..839.3构造规定839.4加固施工.8410石材受弯构件加固..8510.1般规定8510.2加固设计及施工..8611石砌体结构房屋整体牢固性加固..8811.1一般规定8871
11.2 尚方泛 11.3构造及施工要求, 88 附录C石砌体、石材材料性能设计指标 92 附录D石砌体构件及石材构件承载力 .95
1.0.1本条规定了制定本规程的目的和要求。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规程作为福建省石砌体 结构加固的地方标准,主要是针对为保障安全、质量、卫生、环保和维护公共利益所必需达 到的最低指标和要求作出统一的规定。当需要采用新技术时,应在本规程的基础上进行充实 和提高。
1.0.1本条规定了制定本规程的目的和要求。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规程作为福建省石体 结构加固的地方标准,主要是针对为保障安全、质量、卫生、环保和维护公共利益所必需达 到的最低指标和要求作出统一的规定。当需要采用新技术时,应在本规程的基础上进行充实 和提高。 1.0.2本条规定了本规程的适用范围,本条所述多层石砌体结构房屋包含非空旷的单层石砌 本结构房屋。国内及我省关于多层石砌体结构房屋的研究相对较多,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也比较充分,本规程在此基础上重点对采用料石砌筑的多层石砌体结构的安全性鉴定及加固 支术展开了研究,并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对于石砌体单层空旷房屋、内框架房屋及底层框架 房屋,由于这几类房屋具有较大的特殊性,国内及我省的相关研究又较少,对其进行安全性 鉴定和加固的理论及实践经验仍不够充分。考虑到我省现存的绝大多数是采用料石砌筑的多 层石砌体结构(以民居及苏公建筑为主),石砌体单层空旷房屋、内框架房屋及底层框架房 垦等类型的房屋所占比例极少,本规程已涵盖了我省绝大多数的石砌体结构房屋,现阶段其 适用性已足够。鉴定及设计人员在遇到石砌体单层空旷房屋、内框架房屋及底层框架房屋等 类型的房屋或毛石砌筑的房屋需要进行加固时,可参考国内相关标准及本规程的规定进行力 固设计。
3.0.1既有石砌体结构房屋加固设计和施工之前,应先对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进行鉴定 根据鉴定结果,确定加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针对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现状分析和评价 进行加固设计,制定施工方案。既有石砌体结构的体系加固原则,在结构的改造加固中,首 先应从结构体系上予以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从结构整体考虑应先考虑结构整体 竖向及水平承载性能改善,重点处理重要的结构和构件。 3.0.2我省的石砌体结构房屋的外墙面大多采用清水墙面,一方面可有效发挥石材在外部恶 劣环境中的良好耐久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石材本身便具有良好的、天然的装饰性。朴实的 清水石墙搭配石门框、石窗框等精美细石构件,有的搭配上坡屋面及飞檐,具有良好的建筑 表现力,可营造良好的建筑美观性。所以,历史上在我省的沿海地带建造并保留了大量的石 结构建筑,这些石结构建筑成片林立,形成了独特的石结构建筑风貌及石结构文化环境。本 条明确规定右砌体结构房屋加固时应注重建筑风貌的保护问题,并就保护的基本原则提出了 具体要求,其目的是结构安全与建筑风貌保护的协调统一。本条所述综合价值一般包括建筑 的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历史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加固设计根据建筑风貌保护的 要求,可遵循以下原则: 1)对于需要特殊保护的右砌体结构建筑的加固,可采取整旧如旧和整旧如新两种方式 整旧如旧是指按原右砌结构建筑经历长久岁月磨砺展现出的肌体特征进行修补的理念与实 践。这种方式可以充分、真实的展现历史风貌建筑的历史文化风貌和物质功能。整旧如新是 将建筑肌体完全修复到兴建时的状态,让历史风貌建筑焕然一新。但这种方法会违背历史风 貌建筑的发展历程,对史料原真性与可读性及历史文化风貌都可能造成一定的损害。加固采 取何种方式,需要根据历史风貌建筑的整个价值体系中的各种因素综合考虑,同时也要考虑 原有建筑结构的破坏程度。如果原有建筑结构基本完好,则主要考虑对历史风貌建筑采取整 旧如旧的修复方式;如果原有建筑结构已经有较严重的破坏,则主要考虑对历史风貌建筑采 取整旧如新的修复方式。 2)对于需要重点保护的石砌体结构建筑的加固,主要通过增设结构构件、拆除结构构 件的方式。增设结构构件,历史风貌建筑的再利用经常会带来使用功能的改变,致使建筑内 部平面布局发生变化,结构平面布置或荷载分布也随之变化,造成某些已有的结构构件不满 足承载力或变形要求。或者仅通过加固修复仍然不能满足维护结构或承重结构的强度和稳定 性要求,所以在改造工程中,由于受力的需要,经常要新增设梁、柱以及楼板,以重新组级
结构的传力体系,增加一定的结构更新和补充,从而解决由于建筑空间和使用功能的改变引 起的荷载重分布,增强结构的承载力和稳定。 拆除结构构件这种方式通常会对结构体系的整体性有一定的破坏,应用起来要格外小 心。但这种建筑结构的可变性,无疑为建筑师的改造设计提供了更大的便利。这种手法运用 的好坏,将直接决定建筑师改造的力度。历史风貌建筑的开间一般较小,再利用时通常会需 要更大的开间,所以由于跨度的增加就会导致原有结构中墙体或柱的拆除,或由于空间功能 的调整,也会带来结构构件的拆除。当采取拆除部分墙体的措施时,应保证不降低结构抵抗 偶然作用的能力和建筑结构的承载力。 3)对于既有仅需一般保护的右砌体结构建筑的加固,许多历史凤貌建筑开间很小,承 重体系义为墙体承重结构,而改造后的建筑需要开敬的空间,承重荷载也要求较高,原有建 筑承重体系远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或是需要保留历史风貌建筑的外立面,此时可以采用全新 的独立结构承重体系与原有的结构体系脱离。一般是在原历史风貌建筑内部构造出新的建筑 空间,而这部分空间有自已的结构承重体系。这种方式对原建筑的外檐改变较小,也没有增 减使用空间,但可使特定功能的使用空间更为合理,通常可能是先拆除一部分原来的结构构 件,再在建筑的内部新建全新的结构承重体系。 3.0.3将现场勘查并形成建筑风貌勘查报告的工作列入加固设计工作的一个环节,有利于设 计人员对项目的总体把握,也更有利于建筑风貌保护的具体实施。加固方案的优化设计是多 目标设计项目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加固方案的优化设计,可选出能够实现结构安全 建筑风貌保护及经济性等各方面协调统一的最佳方案。 3.0.4本条规定的目标使用年限是参照国外有关标准及国内民用建筑大修年限的统计资料 确定的。
4.1.1在石砌体结构房屋加固改造前应进行安全性鉴定,安全性鉴定是指对考虑地震效应组 合的建筑结构承载力和结构整体稳定性所进行的调查、检测、验算、分析和评定等一系列活 动。考虑到石材抗风耐湿,耐腐蚀性好,故不进行使用性鉴定。 4.1.5在核查房屋的结构体系时应重点通过无损检测、局部破损检测、有损检测等技术核查 确认石砌体承重墙、柱的砌筑方式。料石确体的砌筑方式主要可分为无垫片浆砌、有垫片浆 砌以及干砌甩浆砌筑三种。有垫片浆砌在砌筑时先铺满砂浆,然后再其四角安置主垫,且砂 浆高出主垫,待上皮料石安装调平后,再沿灰缝两侧均匀塞入副垫;干砌甩浆砌筑在砌筑时 先在四角安置主垫,一般连续几皮料石安装调平后,用刮刀将砂浆甩入缝隙中,必要时沿灰 缝两侧塞入副垫。当无设计资料时,必须通过现场剔凿方法进行检测确认,同时特别注意通 过核查砌块间垫片的受力方式,并结合委托方提供的信息确认砌体的砌筑方式。 4.1.6按构件、子单元、鉴定单元三个层次评定房屋安全性的方法根据国家标准《民用建筑 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的评定方法制定,同时根据福建省石砌体结构房屋的特点,围 护结构一般仅存在局部木结构屋面上,其失效不会引起严重的安全问题,故不参与评定单元 的安全性等级评定,
4.2调查检测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4.2.2、4.2.3本条规定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制定。 4.3构件的安全性评级
4.2.2、4.2.3本条规定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制定。
4.4子单元和鉴定单元的安全性评级
4.4.1本条规定参照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并结合福建省石 砌体结构房屋的特点制定。福建省闽南地区现存有大量采用干砌方法砌筑的石砌体房屋,且 楼屋盖多采用石板,整体性较差,抗震性能较差,本条所提出“整幢建筑有关的其他安全问 题”,即指与石砌体房屋“整体牢固性”相关的内容。
4.4.3主要构件包括墙体、柱、主梁和屋架,一般构件包括次梁(含搁栅、標条等)和楼板 等。结构的整体性,是由构件之间的锚固拉结系统、抗侧力系统、圈梁系统等共同工作形成 的。它不仅仅是实现设计者关于结构工作状态和边界条件假设的重要保证,而且是保持结构 空间刚度和整体稳定性的首要条件。国内外对建筑物损坏和倒塌情况所作的调查与统计表 明,由于在结构整体性构造方面设计考虑欠妥,或施工、使用不当所造成的安全问题,在各 种安全性问题中占有不小的比重。因此,在建筑物的安全性鉴定中应给予足够重视。这里需 要强调的是,结构整体性的检查与评定,每一部分功能的正常与否,均对保持结构体系的整 体承载与传力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应逐项进行彻底的检查,才能对这个涉及建筑物 整体安全性的问题作出确切的鉴定结论。本规定条文主要是参照国家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 准》GB50023并结合福建省石砌体结构房屋的特点制定的
6.0.1福建省石砌体结构房屋主要以石墙承重,不仪墙体、门窗用石材,屋顶、梁柱、楼梯 等几乎所有的建筑构件都用石材制作,木、瓦、土等其它建筑材料相对较少。所用石材一般 采用花岗岩石材,强度一般较高。以粗料石和毛料石为主,房屋正面多采用细料石或半细料 石,起美观作用。部分沿海地区的镇(乡)村也采用乱毛石或平毛石块材,少数房屋采用卵 石墙体做防潮承重墙体。 福建省内现存石砌体,所用石材表面肌理丰富,有自然面、蘑菇面、波萝面、荔枝面 龙眼面、刹斧面、、光面等,其加工方式主要有一遍凿、两遍凿、一遍崩、粗磨、半细磨, 精磨和抛光等。同时石砌体石材之间、石材与辅材如木材、砖材之间的搭接方式丰富多变, 以墙体砌筑方式而言,有条石顺砌、丁顺结合砌、人字砌、番仔砌、出砖入石等,省内各地 专统的石砌加工砌筑工艺独具地域特色,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历史价值以及社 会价值和文化价值。 加固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房屋耐久性等问题,对因加固需要而新砌的石砌体所用料石强度 下限作出规定。关于料石的尺寸规格,当为原墙段局部拆砌且为清水墙面时,其所用料石的 尺寸规格可不按本条要求,应尽量与原墙段相同,以确保组砌的可靠性及外表的美观性。同 时应尽量采用较规则的石材砌筑,以利于抗震。 6.0.2砌筑砂浆强度对石砌体的各项受力性能均有显著影响,因此对于既有石砌体结构加固 工程中局部新砌右砌体应采用较高强度等级的砂浆,以提高加固构件的承载力能力。 6.0.6石砌体结构加固所采用的其他种类砌体块材、混凝土原材料、钢材(*)及焊接材料、 结构胶粘剂、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砌体裂缝修补材料等加固材料的质量和性能要求,与对 砖、混凝主小型砌块等其他种类砌体结构加固时的要求一致,故本规程规定这些加固材料的 质量和性能的总体要求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702的相关规 定。此外对于各类材料的强度等级等一些特殊指标尚应遵循本规程其他章节的相关规定
钢*混凝土面层的贡献。本条采用《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702中外加钢*混凝土 面层加固砌体墙的抗震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7.3.1~7.3.5主要是根据结构加固工程的实践经验和有关的研究资料参考现行国家标准《砌 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702及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中关于 外加钢*混凝土面层加固石砌体构件的构造要求作出相应的构造规定,其目的是保证原构件 与新增混凝土面层的可靠连接,使之能够协同工作,以保证力的可靠传递,从而收到良好的 加固效果。福建省石结构房屋主要分布于闽南及平潭临海区域,闽南地区大量采用了有垫片 干砌甩浆的砌筑方式,块材多为粗料右,在竖向作用力不大的情况下,采用这种砌筑方式的 砌体墙在料石发生滑移错动情况下容易出现外闪脱落的现象,平面外塌的风险较大;平潭 地区石砌体结构房屋的墙体厚度一般较厚,厚度方向一般有双层。为增强石砌体墙的整体性 提高抗震加固效果,对于因特殊原因需要采用钢*混凝土面层单面加固石砌墙体的情况,采 用了螺杆对锁加固石砌墙体的加固技术,规定当采用钢*混凝土面层单面加固石砌墙体时 应采用L型锚*及穿墙*交替梅花状布置与墙体连接, 7.4加固施工 7.4.1石砌体的灰缝砂浆强度及饱满度对砌体的性能影响较大。除密缝砌筑的右砌体外,其 余类型的石砌体灰缝厚度均较大,容易受到环境侵蚀风化,所以特别要求剔除松动、风化的 沙浆以及强度极低的容易剔除的黄土砂浆,并采用高强度的干硬性水泥砂浆塞入填实,以尽 量提高石砌体本体的整体性和受力性能。工程实践中发现采用有垫片浆砌的石砌体砂浆不饱 满、空洞缺陷情况也较普遍,对于这种石砌体,特别指出应先行对灰缝采用填塞或灌浆法进
7.4.1石砌体的灰缝砂浆强度及饱满度对砌体的性能影响较大。除密缝砌筑的石砌体外,其 余类型的石砌体灰缝厚度均较大,容易受到环境侵蚀风化,所以特别要求剔除松动、风化的 沙浆以及强度极低的容易剔除的黄土砂浆,并采用高强度的干硬性水泥砂浆塞入填实,以尽 量提高石砌体本体的整体性和受力性能。工程实践中发现采用有垫片浆砌的石砌体砂浆不饱 满、空洞缺陷情况也较普遍,对于这种石砌体,特别指出应先行对灰缝采用填塞或灌浆法进 行修复,以恢复石砌体的各方面性能。 试验研究表明新增的面层及纵向受力钢*能否直接承受竖向压力对于加固效果有显著 影响,所以特别指出应采取措施使墙顶与楼板交界处混凝土密实,一般可采用超灌、楼板开 孔等方法灌注混凝土。
钢*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法
8.1.1钢*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法属于复合截面加固法的一种。其应用于砖、石砌体结构的 加固已有一定的历史,具有成熟的设计和施工经验。与钢*混凝土面层加固法相比,钢*网 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法施工更简便、工期短、造价也较低,适应性强,加固后对建筑物净空的 响较小,适用于砌体柱、墙和带壁柱墙的加固。但加固效果相对钢*混凝主面层要弱。本 见程所述加固用的水泥砂浆面层包括水泥基的普通水泥砂浆、聚合物砂浆和水泥复合砂浆 8.1.2与钢*混凝土面层加固法相比,由于砂浆面层的刚度低于钢*混凝土面层,对所加固 的石砌体本体的依附性大于钢*混凝土面层。所以,为确保加固效果,对所加固石砌体本体 是出了更高的要求,
8.2.1、8.2.2这两条关于采用钢*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轴心受压右砌体构件的设计概念和设 计方法与本规程第7章7.2节完全一致,只是根据钢*网水泥砂浆面层的特性,调整了砂浆 强度利用系数和钢*强度利用系数。 8.2.5本规程采用了以下假定,即:钢*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后的石砌体墙平面内抗剪承载 力,可以近似地用原砌体的抗剪承载力加上钢*网水泥砂浆面层的的贡献来描述。据此,给 出了具体计算公式。钢*网水泥砂浆面层的贡献,可以简单地认为其抗震受剪承载力与非抗 震下的受剪承载力相同,仅需将后者除以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即可。 8.2.6本条采用了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702钢*网水泥砂浆面层 加固墙体时钢*网水泥砂浆面层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试验结果表明,钢*网水泥砂浆面 层加固干砌甩浆石砌墙体时钢*应力较小,约为其设计值强度的20%,根据试验结果对该 公式进行了调整
8.3.1~8.3.5主要是根据结构加固工程的实践经验和有关的研究资料参考现行国家标准《础 本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702及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申关于 外加钢*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石砌体构件的构造要求作出相应的构造规定,其目的是保证原 构件与新增混凝土面层的可靠连接,使之能够协同工作,已保证力的可靠传递,从而收到良 好的加固效果。
9外包型钢加固法9.1一般规定9.1.1~9.1.2本规程对柱构件外包型钢均指干式外包钢。外包型钢加固法属于传统加固方法,其优点是施工简便,施工速度快,受力十分可靠,适用于不允许增大原构件截面尺寸,却又要求大幅度提高截面承载力的石砌体柱、料石柱构件的加固。该方法加固原理简单,型钢上顶大梁,下抵基础,自身形成格构柱具有较大的刚度及承载力,可有效分配荷载,在福建省石砌体结构中已得到过不少应用;且研究表明外包角钢对内部砌体可形成约束效应,使构件承载力得以提高。同时给出了矩形柱加固常用的外包型钢加固方式。9.1.3外包型钢进行抗震加固,构件本身要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以控制原柱的整体变形和保证钢构套的整体强度;对于砌体结构中的独立柱构件,抗震加固着重于提高延性和抗倒塌能力,但承载力提高不多,适合于6、7度和承载力差距在30%以内时采用。9.2计算方法9.2.1试验研究表明,右砌体柱受压破坏的过程、模式、现象和砖砌体具有较大相似性,都是先有局部竖向裂缝,裂缝发展,然后局部块材崩落,丧失承载力,呈脆性破环。本规程参考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702,在计算外包型钢加固石砌体柱及整根料石柱构件承载力时,外包型钢与原柱构件所承受的外力按各自的刚度比进行分配,这种计算方法原理简单明确,在以往外包型钢加固砌体的实践中已证明了较好的实用性及可靠性。对于已有裂缝或其他严重缺陷的原柱,原柱强度及刚度均受到削弱,因此引入刚度降低系数。考虑到外包型钢与原构件的协同工作条件较差,因此弯矩分配时引入协同工作系数7=0.8。9.3构造规定9.3.1钢材屈服强度越大,其强度利用系数就会越小。所以加固时不宜选用强度等级较高的钢材。9.3.2、9.3.3为加强角钢肢之间的联系,沿柱轴线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与角钢焊接的封闭式缀板作为横向连接件,以提高构架的整体性与共同工作能力;为此,应采用工具式卡具勒紧、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粘贴或灌浆料压注等方法使角钢肢紧贴于原柱表面,以消除过大间隙引起的变形。9.3.4为保证力的可靠传递,消除间隙引起的变形不协调,使角钢有效分担砖柱的荷载,角钢的上下端应与结构顶层构件和下部基础可靠地锚固。83
9.3.5为保证力的可靠传递,角钢必须通长、连续设置,中间不得断开。若角钢长度受到限 制,应通过焊接方法接长。为保证各层楼面结构的荷载能够可靠传递至角钢,规定角钢尚应 与各层锚固于梁、板、柱帽或梁垫的短角钢相焊接
决为现* *混凝土,以免局部开洞造成楼板构件危险。 加固完成后,之所以还需在型钢表面喷抹高强度水泥砂浆保护层,主要为了防腐蚀和防 火,但若型钢表面积较大,很可能难以保证抹灰质量。此时,可在构件表面先加设钢丝网再 抹灰,便不会发生脱落和开裂。
10石材受弯构件加固10.1一般规定10.1.1石材属于脆性材料,料石构件受弯破坏时具有明显的脆性破坏特征,在冲击荷载下容易产生脆断破坏。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中明确规定不应采用石板作为承重构件”。但石楼板、石梁楼梯等料石受弯构件在福建省闽南地区现有的石砌体结构房屋中广泛使用,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所以本章对料石受弯构件的加固作出了规定。10.1.2楼、屋盖作为水平支撑构件,对于提高墙体的稳定性,确保水平力的可靠传递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本条特别指出了石板楼、屋盖整体牢固性加固的重要性。10.1.3钢*混凝土构件、钢构件的受力性能显著优于石材构件,且置换石材构件后能够减轻结构自重,在条件允许条件下宜优先选用。增设支点法属于间接加固法,通过增设支点减小构件跨度从而显著降低构件截面内力(见图1),但这种加固方法不能改变石材受弯构件的脆性破坏模式,单独使用时应控制加固后石材受弯构件的跨度。采用受拉区增设面层加固法或外粘型钢加固法加固石材受弯构件,其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加*”改变石材受弯构件“脆性破坏”的破坏模式,使其破坏具有一定的延性。实际上,这两种加固方法的经济性是较差的。从经济性及减小界面应力考虑,本规程建议在承载力提高幅度较大时,可采用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法、外粘型钢加固法并同时结合增设支点法使用,减小加固量。同时应注意增设支点加固法会导致传力途径的改变。条形石板高强度聚合物砂浆填实一板底跨中增设钢梁(a)板底跨中增设钢梁悬挑石板钢垫板、纵向受力型钢构件穿墙螺栓化学锚栓型钢支撑架(b)悬挑板板底增设型钢支撑图1石材受弯构件增设支点加固示意图
10.2.13外包型钢加固法属于传统加固方法,规范组进行了外包角钢加固石梁构件的验证性 式验。试验研究表明,外包钢加固料石梁后试件的破环过程与采用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 石材受弯试件的破坏现象基本相同,也呈现三阶段破坏形式。加固构件极限弯矩比开裂弯矩 是高幅度约为20%。总体上石梁受拉区开裂后加固试件均表现出一定的延性性能,在一定 程度上改善了石材受弯构件脆性破坏的缺点。偏安全考虑,取受拉区石材开裂作为外包钢加 固石材受弯构件设计承载力极限状态,开裂后的增长部分作为加固梁承载力安全储备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规程对采用外包型钢法加固料右受弯构件的承载力计算采用的基 本假定与采用增设配筋面层加固法的基本假定一致。 0.2.15为加强型钢肢之间的连系,以提高钢构架的整体性与共同工作能力,应沿梁轴线每 隔一定距离,用箍板或缀板与型钢焊接。与此同时,为了使梁的箍板能起到封闭式环形箍的 乍用,在本条中针对福建省石梁构件的实际情况,给出了三种箍板的构造示意图供设计参考 使用。福建省石材受弯构件大多采用花岗岩石材,其抗压及抗拉强度一般均较高,所以胶粘 剂成为组合构件中的最薄弱环节,试验中也出现了大变形情况下角钢与胶界面滑移的现象, 为尽量避免胶界面的破坏,本条特别对胶粘剂的质量要求进行了规定, IV增设支点法 0.2.18石材受弯构件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且截面尺寸一般较大,所以其抗弯刚度一般较 大,受时挠度变形很小,采用增设支点法加固时应充分考虑这点,相应提高支点的刚度 否则可能导致计算简图错误 0.2.19仅采用增设支点法加固时施工具有较大的便利性,对原结构的影响也较小,但这种 加固方法不能改变石材受弯构件的脆性破坏模式,故本规程采取了控制加固后石材受弯构件
11石砌体结构房屋整体牢固性加固11.1一般规定11.1.1~11.1.2本章内容主要针对本规程第4章所规定的多层石砌体结构房屋关于整体牢固性不满足要求的规定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这些方法总体上可分为结构体系改善及构造性加固措施两大类。11.2加固方法11.2.1改变结构体系,指结构的全部地震作用,不能由原有的仅设置构造柱的砌体墙来承担。例如,约束砌体墙、配筋砌体墙、组合砌体墙、足够数量的钢筋混凝土墙等,均可采用。当采用配筋面层组合墙体时,原有的抗震墙体均需加固为组合墙体,净使用面积有所减少;采用足够数量的钢筋混凝土墙时,钢筋混凝土墙的间距可类似框一剪结构布置,净使用面积的减少量相对少些。当双面设置钢筋混凝土面层且合计厚度不小于160mm时,可视为增设钢筋混凝土墙。11.2.2~11.2.3根据我国多年来砌体结构加固实践经验的总结,这几条列出了本规程第3章所明确的石砌体结构房屋整体性不良、局部易倒塌部位不满足要求时可供选择的多种有效加固方法,要针对房屋的实际情况单独或综合采用。石梁、石柱节点连接较弱,可结合外粘型钢加固法增设柱顶钢套加强梁、柱的连接(见图2)。悬挑石梁楼梯采用改变传力途径的间接加固法主要指在悬挑端增设承重墙体或钢架体系,使其成为更稳定的两端简支构件,从而提高其抗倒塌能力。箍板十原石粱受拉区角钢连接角钢原石柱柱顶围套箍板连接扁钢图2柱顶增设钢套增强梁、柱连接示意11.3构造及施工要求I增设圈梁加固11.3.1、11.3.4钢筋网水泥复合砂浆砌体组合圈梁工程造价较低,施工简便,其对砌体结构的加固作用原理与钢筋混凝土圈梁相同。参考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88
11.3.11构造柱与圈梁和替代内墙圈梁的拉杆,在水平和竖向将多层砌体结构的墙段加以分 割和包围,形成对墙段的约束,方能有效提高抗倒塌能力。 I增设梁垫加固 11.3.14“托梁”支顶牢固后,按梁垫尺寸要求拆除梁下被压碎或有局部竖向或斜向裂缝的砌 本,并提高一级砂浆强度等级用整砖补砌完整后,浇注或安置梁垫,待梁垫混凝土达到设计 要求强度后,方能拆除托梁柱或支撑。 拆除梁下砌体时,应轻敲细打,逐块拆除,不得影响不拆除砌体的整体性强度,拆除完 毕后,应清除碎渣和清洗浮灰,并待砌体充分湿润后,再坐浆安设梁垫。当安装预制钢筋混 疑土梁垫时,应先铺设15mm厚不低于M10的水泥砂浆,并与大梁紧密接触。如梁垫安装 后与大梁底未达到紧密接触时,可用钢板填塞。 托梁柱或支撑的支撑处应牢固。当支承在地面上时,应采取措施分布所承担的荷载,以 防止支承点沉降;当支承在楼面上时,应逐层支顶和采取分布荷载措施,以防止造成楼面的 破坏和局部损伤
11.3.15石砌墙体多为清水墙,为保证修复后的美观性,局部拆砌时应用同规格、同种类的 料石。 11.3.16增设的石砌体承重(抗震)墙应有基础,为防止新旧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造成墙体开 裂,按工程经验将基础宽度加大15%。 V石板楼、屋盖整体性加固 11.3.18石板楼、屋盖整体置换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可大幅度增强石砌体结构房屋 的整体性,但其施工过程应严格控制,需要设计单位对施工过程中对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及稳 定性进行验算,并在设计文件中注明工序。 11.3.19石板楼、屋盖采用外加面层进行整体性加固的原理与预制板装配式楼面通过钢筋混 疑土现浇层形成装配整体式楼面的原理相近。采用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主要是从施工方便及 经济性方面考虑,当条件充许时,宜优先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面层,但应控制面层厚度不大 于40mm。当配筋面层尚需同时考虑受弯加固的要求时,钢筋网应按第10章的规定设置L 和错箭与石板连接
附录C石砌体、石材材料性能设计指标
DB35/T 1864-2019 机电类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自检质量控制基本要求fm=0.052/fz+0.535o。
fm/fw.m =1 +0.535oo/f.m
f =f,+0.189g
GBT 29478-2012 移动实验室有害废物管理规范N =1+0.189o
考虑到实验室和实际工程的差别,本规程参考工程经验对强度设计值引入0.85的调整 系数,具体表现在中,故可得干砌甩浆法砌筑的石砌墙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 数为:
5% = 0.85| 1+ 0.189 = 0.85 + 0.161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