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S714-2020 古建筑木结构检测技术标准及条文说明.pdf

T/CECS714-2020 古建筑木结构检测技术标准及条文说明.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T/CECS714-2020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6.2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32373
下载资源

T/CECS714-2020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ECS714-2020 古建筑木结构检测技术标准及条文说明.pdf

B.1.1古建筑木构件内部缺陷,应包括木构件内部腐朽、空洞 和裂缝。

和裂缝。 B.1.2古建筑木构件内部缺陷的微损检测,可采用应力波技 术、阻抗仪技术以及应力波和阻抗仪联合应用技术的检测方法。 B.1.3在实际测量时应避开裂纹、树节处。 B.1.4 应力波检测时,仪器探针应越过地杖层,钉入木构件 本体。

B.1.2古建筑木构件内部缺陷的微损检测,可采用应力波技

B.2.1古建筑木构件内部缺陷微损检测,应具备以下仪器 设备: 1 木材阻抗仪:可采用微钻阻抗仪,或具有相同功能的 设备; 2应力波仪:可采用三维应力波断层扫描仪,或具有相同 功能的设备; 钢卷尺; 4 含水率测定仪:接触式含水率测定仪。 B. 2. 2 古建筑木构件内部缺陷微损检查,宜具备以下工具: 1 刀头宽不大于5mm、厚不大于1.5mm的螺丝刀; 2 锤头直径不大于20mm的木工用羊角锤; 3 手提灯具或头灯。

B.3.I通过日测查缺、敲击辨声和间单测量对古建巩单体所有 能触及的木构件进行普查,记录木构件的材质状况,包括含水率 分布、开裂、腐朽、虫蛀、表面水渍等。 B.3.2木构件的内部缺陷检测JGJ 125-2016 危险房屋鉴定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应以普查中发现较大缺陷的主 要构件为检测对象,

1应首先量测待检检测面的木构件截面尺寸并确定检测 位置; 2木柱检测应从距柱基约200mm起沿高度方向逐层向上 进行检测,相隔检测层间距300mm~500mm,当检测至某一高 的检测结果无较大缺陷时,应停止向上检测;当逐层向上检测 点存在铁箍或者其他因素无法检测时,检测层位置可上下偏移; 3对未被墙体包裹或未被遮挡的柱,当直径大于500mm 时,应在选定的断面不同位置向髓心区域阻抗仪探测2次~8 次;当直径不大于500mm时,应在选定的断面向髓心区域阻抗 仪探测1次及同方向左右偏移探测1次~4次; 4对被墙体包裹或被遮挡的柱,可按本条第3款直径小于 500mm木柱的检测方法在木柱裸露区域检测; 5其他主要构件(非木柱)应在构件的中部或普查发现缺 陷的周边位置进行延伸检测; 6对有明显缺陷的区域,应在该区域增加检测次数,确定 缺陷范围。 B.3.4木材应力波无损检测木构件内部缺陷的检测方法和程

B.3.4木材应力波无损检测木构件内部缺陷的检测方法和程

.+ 个 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选定木构件待检测断面1个~3个,记录木构件截面尺 寸及检测位置;

2在检测断面布置相应的传感器,录入各传感器之间的距 离,并确保每个传感器间连接良好;检测时,传感器应均匀分 布,相邻传感器间距不应大于200mm; 3逐个敲击传感器振动销,使接收软件获取各位置点之间 应力波传播时间,并根据距离计算传播速度,每个传感器敲击3 次~5次,各点之间传播速度经过成像系统加工,生成木构件内 部缺陷图。 B.3.5根据现场条件,可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木构件且在构件承 找士影响小

B.4数据采集与结果分析

B.4.1木构件含水率,应取每个构件3个以上测点的平均值 测定。 B.4.2根据木材阻抗仪检测结果分析判断内部缺陷类型,并应 符合下列规定: 1当检测缺陷部位的曲线出现一低值,且该值低于健康部 应检测值的30%,同时阻抗仪曲线中早晚材变化不可识别,应 判定为空洞或裂缝; 2当检测缺陷部位的曲线出现一较低值,且该值低于健康 部位检测值的70%,但不低于健康部位检测值的30%,同时阻 抗仪曲线中早材与晚材所对应的阻抗仪检测值的差异变小,应判 定为腐朽。 B.4.3根据应力波扫描结果分析判断内部缺陷类型,并应根据 下列规定进行判断: 1当成像软件显示边缘存在缺陷,图像显示为紫红色或设 定的其他颜色,该颜色对应区域的波速值相对较低,并向木构件 中心延续,外缘部位宽度较大,随着向木构件中心的延续,宽度

B.4.3根据应力波扫描结果分析判断内部缺陷类型,并应根据 下列规定进行判断:

B.4.3根据应力波扫描结果分析判断内部缺陷类型,并应根据

1当成像软件显示边缘存在缺陷,图像显示为紫红色或设 的其他颜色,该颜色对应区域的波速值相对较低,并向木构件 中心延续,外缘部位宽度较大,随着向木构件中心的延续,宽度 还渐减小,应判定为裂缝; 2当成像软件显示木构件的髓心及附近位置存在缺陷,图

象显示为紫红色或设定的其他颜色,该颜色对应区域的波速值相 对较低,应判定存在空洞或腐朽; 3当成像软件显示边缘部位和内部存在散乱分布的缺陷 图像显示为紫红色或设定的其他颜色,该颜色对应区域的波速值 相对较低,应判定为腐朽。 B.4.4通过应力波扫描可得到木构件断面材质的图像。利用阻 抗仪对存在缺陷的木构件进行代表性单路径上缺陷长度的修正 指市业白

4通过应力波扫描可得到木构件断面材质的图像。利用 对存在缺陷的木构件进行代表性单路径上缺陷长度的修 得更为准确的缺陷面积,代表性单路径的选取应以能修成

B.4.4通过应力波扫描可得到木构件断面材质的图

抗仪对存在缺陷的木构件进行代表性单路径上缺陷长度的修正: 可获得更为准确的缺陷面积,代表性单路径的选取应以能修成应 力波显示缺陷轮廓为准;应按下式进行修正:

Lrl X Lr2 Ar = A; X Lil X Li2

式中: Ar 阻抗仪修正的缺陷面积(mm²); A; 应力波断层扫描仪检测的缺陷面积(mm²): Ll 单路径(第1条路径)上阻抗仪检测缺陷长度 (mm) ; Lt2 单路径(第2条路径)上阻抗仪检测缺陷长度 (mm) ; Lil 第1条路径对应的应力波断层扫描仪检测缺陷长 度(mm); L2 第2条路径对应的应力波断层扫描仪检测缺陷长 度(mm)

C.1.1应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检测古建筑整体变形时,应用全站 仪用于定位,设备精度控制宜为毫米级

用于定位,设备精度控制宜为毫米级

C.1.2古建筑整体变形的检测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置扫描仪基准点起始点,应设在建筑正前方,采用向 两侧围合方式不断更换站点对建筑整体进行扫描,并应通过全站 仪控制方位; 2站点选择原则应保证扫描数据完全覆盖整体建筑,所有 站点应在全站仪控制范围内,扫描角度宜保证入射角大于30° 距离在30m以内;并应避开遮挡的树木、帘子等,减少人员走 动与门的开关;对屋顶等扫描时,应搭设脚手架; 3对屋内构件变形情况扫描,应在屋内设置站点获取信息 4对于斗等小构件或样卯等节点的细部变形检测,可采 用手持近距离扫描仪进行

C.2.I对扫描数据进行拼接时,应减少人为干预的误差。 C.2.2在建筑物原有图纸资料完整的情况下,应把扫描数据与 原有图纸资料进行比对,给出地基基础(台基)、上部承重结构 及围护结构的变形情况。 C.2.3在建筑物无图纸资料的情况下,应根据扫描数据所测试 对象与水平、垂直方向的变形程度,结合构件有可能存在的原始 状态进行变形程度的判断

原有图纸资料进行比对,给出地基基础(台基)、上部承重结构 及围护结构的变形情况, C.2.3在建筑物无图纸资料的情况下,应根据扫描数据所测试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 “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 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木结构设计标准》GB50005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标准》GB/T50165 《木材含水率测定方法》GB/T1931 《木材抗弯强度试验方法》GB/T1936.1 《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正态样本离群值的判断和处理》 GB/T4883 《木材鉴别方法通则》GB/T29894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1.0.1古建筑本结构的健康状况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

1.0.2本标准适用于古建筑木结构的检测,用于现代民居木结 构建筑以及木柱承重的近现代木结构等其他木结构的现场检测可 供参考。

1.0.2本标准适用于古建筑未结构的检测,用于现代民居木结

1.0.3古建筑木结构的检测有其自身的特点,其结构检测部分

应遵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等 的原则规定,也应符合《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标准》 GB50165规定的古建筑可靠性和抗震鉴定的要求,所以古建筑 木结构的现场检测除应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有关标准的 规定。

3.1.1由于古建筑保护的重要性,当古建筑木结构遇到应进行 结构安全性、抗震鉴定时,应对木结构的场地和地基基础(台 基)、结构布置和构造、木构件材料性能和缺陷及损伤、结构整 体与构件变形、围护结构等进行结构检测。除此之外,对于毗邻 的建设工程施工或周边环境改变影响古建筑使用和结构安全性与 抗震性能,结构整体出现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明显变形与损 伤,以及木构件出现明显变形与腐朽、虫蛀、裂缝等损伤情况 时,也应进行木结构检测。 3.1.2、3.1.3给出了古建筑木结构检测前应调查并掌握的基础 资料,包括地震、地质环境,区域雷击、洪水、风灾和特大自然 等环境、振动环境、古建筑保护范围内排水设施状况和场地排水 现状以及古建筑保护区的火灾隐患分布情况和消防设施、设备等 有关资料。

3.1.6本条根据古建筑木结构的特点,提出了在检

应本着最小十预的保护原则,尽量采用无损或微损方法检 正使用温度骤变、强烈照射、强振动等一切有损于古建筑 属文物的检测手段

3.2.1古建筑木结构检测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做好检查与检测工 作的基本环节之一。由于古建筑经历了各种灾害、维修与维护, 而且历史资料缺失比较严重,其检测工作程序显得更为重要,本 条给出的检测工作程序中每一步都是必不可少的,均应认真

3.2.2对于古建筑木结构检测的初步调查应当引起检

重视,初步调查的目的是进一步了解委托方的检测要求和制定有 针对性的检测方案,这就需要收集所检测木结构的图纸资料和历 次维修维护资料以及灾害作用情况,对建筑结构现状损伤进行现 场查勘,为制定切实的检测方案和实施现场检测奠定扎实的 基础。

场查勘,为制定切实的检测方案和实施现场检测奠定扎实的 基础。 3.2.3古建筑木结构现场检测方案是在资料收集和现场查勘的 基础上制定的,是检测机构对进行这项检测工作在内容、检测项 目、依据的标准、检测批的划分、检测方法、抽样数量、进度计 划、安全与环境保护措施等方面的阐述,也是检测机构对委托方 的承诺和对检测人员进行检测工作质量控制的需要。 3.2.4现场检测所用仪器设备的适用范围和检测精度是否满足

基础上制定的,是检测机构对进行这项检测工作在内容、检测项 目、依据的标准、检测批的划分、检测方法、抽样数量、进度计 划、安全与环境保护措施等方面的阐述,也是检测机构对委托方 的承诺和对检测人员进行检测工作质量控制的需要。

测项目的要求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所用仪器设备的 校准和现场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情况,确定这个设备是否可 ,这些均是检测工作的基本要求

2.5现场检测的测区和测点明晰标注和编号是为了使检

3.2.5现场检测的测区和测点明晰标注和编号是

构件做到可以追溯和复验,标注方便擦除是为了保护古建筑

3.3调查、检测和分类

3.3.1古建筑木结构现状的调查与检测是在初步查勘基础上的 深入工作,应在初步查勘的基础上确定调查与检测重点,即对于 出现损伤的部位应仔细检测,但均应包括场地与地基基础(台 基)、上部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三个部分,上部承重结构主要包 括柱、大梁()组成的木构架和大梁()以上的瓜柱、梁、 枋、等构件组成的木屋盖,围护结构主要包括围护砖墙和由橡 条、苦背、望板、屋面瓦等组成的屋面围护结构

地下岩土工程情况的最好途径,但由于建造年代久远以及建造

缺之勘察的手段等,一般是没有的;地基所处场地比较平坦时也 可采用临近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作为参考。对于不增加过多荷载 清况下的修,宜根据建筑物上部结构是否存在地基不均匀沉降 的反应进行评估;当不存在地基不均匀沉降时,可以认为地基基 础满足承担上部结构荷载的要求;当存在明显的地基不均匀沉降 或地基变形比较大或需要增加荷载时,宜对场地地基进行近位勘 察,地基变形有继续发展情况时,应进行沉降观测。 同样,对于基础的种类和材料性能,宜首先通过查阅图纸资 料确定;当资料不全或资料虽然基本齐全但有疑问时,可开挖个 别基础检测。

3.3.3上部承重结构现状调查与检测,应根据结构的具

和鉴定内容、要求进行,但均应包括结构体系及其整体性、结构 构件及其连接、结构构件缺陷和损伤、结构位移和变形的检查与 检测等内容。

3.3.4围护结构的现状调查涉及围护结构自身的损伤和与主体

结构的连接情况两个方面。围护结构的重要部件包括外围护墙和 隔墙的墙顶和墙端、木望板的挑檐板、屋脊和檐口部位的屋面瓦 等围护结构重点部位的部件

3. 3. 5、3. 3. 6

构安全性鉴定提供可靠的结构参数,其现场检测的检测项目和抽 详数量应根据资料完整性和现状损伤状况采用区别对待的原则 对于资料不全或与实际不符合的应全面检测;对于现状损伤的部 立应重点检测,为分析损伤的原因提供基础数据。因此,根据现 场查勘情况,将鉴定木结构房屋的现状区分为良好、一般和较差 三种级别。根据所鉴定木结构房屋图纸资料(主要包括建筑图和 结构图)有效的情况、房屋建筑的现状情况和木结构房屋重要性 分为三类,主要是体现现场检测和鉴定区别对待的原则。特别是 对于现场检测,新建工程的施工质量检测是根据检测批的构件数 量确定抽样数量并在该检测批中随机抽取,主要是确定施工质量

的一致性和是否满足设计和验收标准的要求。古建筑结构房屋 使用了许多年,其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安全问题会反映在结构的 变形、损伤上,而且古建筑未结构房屋的检测是为了提供安全与 抗震鉴定的结构损伤程度和结构分析参数,因此对受力比较大和 出现损伤及损伤严重的部位应仔细检测和多抽样

3.4检查与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

3.4.1古建筑木结构的现场检查和检测是为结构安全性和抗震 金定提供现状损伤和结构参数,其现场检查和检测的项目是围绕 变形与损伤、连接构造和构件力学性能等给出的。 3.4.3由于对古建筑木结构检测的部分仪器设备是自行开发或 引进国外的,所以规定了相应的要求。本条把引进的国外仪器等 司于自行开发仪器的检测方法的要求,主要是考虑对引进设备应 进行送检和充分了解仪器的性能、精度、适用范围和与成熟方法 的比较等。 3.4.4结构、构件检测结果是为结构安全性和抗震鉴定提供可 靠的依据,对检测数据的处理应符合现行结构鉴定和检测标准的 要求。本条所说的“当需采用不止一种检测方法同时进行测试 时,应事先约定综合确定检测值的规则,不得事后随意处理。” 不包括两种测试方法联合检测确定某一结构参数的检测。

3.4.1古建筑木结构的现场检查和检测是为结构安全性和抗震 鉴定提供现状损伤和结构参数,其现场检查和检测的项目是围绕 变形与损伤、连接构造和构件力学性能等给出的

引进国外的,所以规定了相应的要求。本条把引进的国外仪器等 司于自行开发仪器的检测方法的要求,主要是考虑对引进设备应 进行送检和充分了解仪器的性能、精度、适用范围和与成熟方法 的比较等。

靠的依据,对检测数据的处理应符合现行结构鉴定和检测标准的 要求。本条所说的“当需采用不止一种检测方法同时进行测试 时,应事先约定综合确定检测值的规则,不得事后随意处理。 不包括两种测试方法联合检测确定某一结构参数的检测。

3.5.1~3.5.4为保证结构安全性和抗震鉴定所采用检测数据的 可靠,结构检测时应选取合适的抽样方法。对古建筑木结构现场 检测的抽样方法和原则可分为全数检测和抽样检测两类。但对抽 样检测并不过分强调随机抽样,而是强调对结构安全性和抗震性 能影响大的楼层和构件以及出现明显损伤的构件进行重点抽样 对结构安全性和抗震性能影响大的楼层一般为古建筑木结构的底 层,主要构件指承重木柱和主要承重梁及枋。重点抽样是在本标

准表3.5.6的最小抽样容量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实际状况适当增 加抽样数量。受力集中的构件和部位包括承重木柱的根部、主要 承重梁的梁端和跨中等部位。 3.5.6本条规定了古建筑木结构按检测批检测时抽样的最小样 本容量,其目的是要保证抽样检测结果具有代表性。最小样本容 量不是最佳的样本容量,实际检测时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样本容 量,但样本容量不应少于表3.5.6的限定量。对于计量抽样检测 的检测批来说,表3.5.6的限制值可以是构件也可以是取得测试 数据代表值的测区。例如对木柱截面尺寸和柱的倾斜变形检测来 说,可以区分楼层划分检测批,并以构件总数作为检测批的容 量,抽检构件数量满足表3.5.6中最小样本容量的要求。当I类 古建筑木结构实际检测结果符合图纸资料要求但存在结构体系或 构造上的缺陷时,应按Ⅱ类古建筑木结构要求进行补充抽样。当 Ⅱ类古建筑木结构检测结果存在标准差或离散度较大且不足以得 出全面检测结果等比较严重的问题时,应按Ⅲ类古建筑木结构要 求进行补充抽样。检测类别为Ⅲ类古建筑木结构应进行更加仔细 的检测

准表3.5.6的最小抽样容量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实际状况适当增 加抽样数量。受力集中的构件和部位包括承重木柱的根部、主要 承重梁的梁端和跨中等部位,

4场地和地基基础(台基)

4.0.1本茶给出古建巩木结构场地、地质环境的调查的内容: 引入了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关于建筑 场地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地段的划分。其目的是对古建筑的 建筑场地进行评价,提出相应的对策。 4.0.2、4.0.3由于古建筑木结构建造年代久远,地基基础的基 础变形与损伤会引起结构中的一些构件变形或围护墙体下沉、建 筑倾斜和局部沉降等。所以古建筑木结构地基基础(台基)检查 与检测应包括资料核查、补充勘察和开挖检测等工作。 查阅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以及有关图纸资料,检查建筑现状 实际使用荷载、沉降量和沉降稳定情况、沉降差、上部结构倾 斜、裂缝情况。当具有地基基础资料且不存在地基过大沉降和不 均匀性沉降情况时,可不进行地基基础的检测。当地基资料不全 时,可根据建筑物是否存在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影响和安全鉴定的 要求等,对场地地基进行补充勘查或沉降观测。 基础的种类和材料性能,可通过查阅图纸资料确定;当资料 不全且基础有损伤或虽然资料基本齐全但有怀疑时,应开挖检 测,进行基础类型、尺寸、埋深的量测和材料强度检测,检查基 础变位、开裂、腐蚀等损伤情况。 4.0.5、4.0.6对高台基、须弥座台基或浅埋基础出现局部下沉 情况,可采用地质雷达仪探测地基是否存在空洞,也可通过开挖 确定;对于高台基表面出现损伤的应通过开挖确定下部损伤情 况。对于单栋古建筑木结构,每种类型的基础宜选择有代表性的

位置开挖1处,查勘基础类型、量测截面尺寸及埋深、检测材料 强度和缺陷及损伤等。本章主要适用于高台基或浅埋基础,也包 括驳岸建筑水下部分的木桩基础

5结构布置和构造检查与检测

5.1.2本条说明了古建筑木结构的构造连接主要形式和检查与 检测的主要内容。

5.1.2本条说明了古建筑木结构的构造连接主要形式和检查与

5.2建筑结构布置检查与检测

5.2.1由于古建筑木结构建造年代较久,期间经历过维护、维 修,虽然建筑体型一般不会变化,但保存完整的图纸不多。对于 建筑体型和建筑构件布置的检查和检测应区分建筑图纸资料完 整、不全以及无建筑图纸资料等情况。对于建筑图纸资料完整 的,其检测重点是实际建筑体型和构件是否有变动或维修,量测 和记录建筑构件与图纸不符合或变动的部分和实际情况;对于建 筑图纸资料不全的,应通过现场检查确定建筑体型和构件布置 开洞及相关尺寸的基础上绘制主要建筑图。

筑图纸资料不全的,应通过现场检查确定建筑体型和构件布置、 开洞及相关尺寸的基础上绘制主要建筑图。 5.2.2古建筑木结构结构体系与结构布置、结构主要构件的检 查与检测分为结构图纸资料完整、不全以及无结构图纸资料等情 况,并应采取区别对待的原则。对于结构图纸资料不全的应通过 现场检查确定结构体系和结构布置、构件尺寸等,并在此基础上 绘制主要结构布置图。

5.2.2古建筑木结构结构体系与结构布置、结构主要

与检测分为结构图纸资料完整、不全以及无结构图纸资 ,并应采取区别对待的原则。对于结构图纸资料不全的应 场检查确定结构体系和结构布置、构件尺寸等,并在此基 制主要结构布置图。

5.2.3古建筑木结构的构件连接构造或木结构经历过维修、更

5.3结构构造检查与检测

给出了木结构节点和构件间连接构造方式、工作状态 青况的检查与检测的项目。

5.3.2木结构构件间的连接构造检查也应区分有无设计资料和 力次维修资料以及图纸资料不全3种情况,并给出了这3种情况 的抽样数量。本条规定的节点和构件间的连接构造检测的最小抽 样数量,应同时满足本条及本标准表3.5.6的要求。是在按 表3.5.6进行抽样检测的基础上应同时满足的抽样数量要求。

65.1.1 本条列举了木构件材料性能的检测项目 6.1.2本条给出了木材强度等级评定的3种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6.1.3本条给出了木材强度设计值的取值方法。 6.1.4本条给出了木材含水率的测试方法。

6.1.1本条列举了木构件材料性能的检测项目。

6.2木材弦向抗弯强度检测方法

6.2.1木材弦向抗弯强度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的准确度高于微 损及树种鉴别检测方法,但要求测试试样应来自于维修替换下的 原结构构件,且该替换构件与被鉴定构件树种相同。收集到原材 料后,在实验室进行木材弦向抗弯强度的测试。 6.2.2本条给出了木材弦向抗弯强度检测方法评定木材强度等 级的具体方法,包含测试和评判等内容

6.3木材微损检测方法

6.3.1本条给出了应用木材微损检测方法时,现场应检测的构 件类型以及抽样数量。

6.3.2、6.3.3这两条给出了木构件弹性模量和弦向折

为微损检测方法评定木材强度等级的具体方法,包含取样 签内容。

6.3.4本条给出了木材树种类别鉴定方法评定木材强度等级的

7木构件缺陷和损伤检查与检测

7.1.1、7.1.2古建筑木构件的缺陷和损伤按所在的部位不同分 为外观与内部的缺陷和损伤。古建筑木构件缺陷和损伤的现场检 测是对建筑单体不同楼层或区域、不同种类的木构件利用不同的 检测手段进行不同程度的检测,即针对古建筑中的柱、梁、、 枋、橡、望板等构件种类、构件位置和构件重要性不同,在采用 目测查缺、敲击辨声以及简单仪器进行外观缺陷和损伤检测的基 础上再采用阻抗仪技术、应力波技术等进行深层的内部无损 检测。 内部空洞和腐朽往往在构件外观状况上有所反映,对古建筑 木构件外观缺陷和损伤的检查与检测应是内部缺陷和损伤无损检 测的基础,而外观检查与检测起到对缺陷和损伤进行全面排查 发现可能存在的内部严重缺陷和损伤并有的放失地进行无损检测 的作用,因此其抽样数量应为全面检查和全数检测。 对于表面存在明显损伤构件的内部缺陷和损伤的检测,抽样 数量应为全数检测。对于表面未出现明显损伤构件的内部缺陷和 损伤的检测,应检测其重点检测部位,并按楼层、构件类型划分 检验批,每批随机抽取不少于3个代表性构件

7.2.1本条列举了古建筑木构件木材的主要缺陷,包括木节、 斜纹、扭纹、干缩裂缝等,都是木材在生长过程中因生长应力或 自然损伤而形成的天然缺陷,应对其所在部位、范围和程度进行 检测,以确定对结构构件承载力的影响

7.2.2~7.2.5依次给出了木节、斜纹、扭纹、干缩裂缝的测量 检测方法。

7.3.1本条列举了古建筑木构件木材的主要损伤,包括虫蛀、 腐朽、空洞、裂缝和构件折断、劈裂或沿截面高度出现的受力褶 皱和裂纹、裂缝以及由于渗漏、火灾或侵蚀性物质作用引起的构 件损伤等,这些损伤是在古建筑使用过程中由于荷载、环境或生 物侵蚀、灾害和人为因素等造成导致有效截面受损或材料劣化 应对其所在部位、范围和程度进行检测,以确定对结构构件承载 力的影响

要强调的是虫蛀不仅发生在构件表面,还很可能发生在 邯,内部虫蛀的检测首先依赖于构件外观损伤的全面检查

7.3.3本条给出了腐朽或空洞的检测方法,包括腐朽或空洞的

范围和深度的检测。本条提出的方法主要适用于木构件的表层腐 朽检测,构件内部腐朽或空洞的现场检测则需在全面检查构件外 观损伤的基础上,采用本标准第7.3.6条应力波或阻抗仪的无损 检测方法,

7.3.4对构件折断、劈裂或沿截面高度出现的受力褶

7.3.5本条给出了其他损伤如渗漏、过火或侵蚀性物质影响的 检测方法,包括部位、范围和程度,并提出了防火措施的检测 要求。

构件内部腐朽、空洞和裂缝的原则和技术方法。第1款为应力波 技术,第2款为阻抗仪技术,第3款为应力波和阻抗仪联合应用 技术GB/T 36668.2-2018标准下载,这3种技术方法的检测程序和判定方法在本标准附录日 中给出了具体规定

7.3.7本条给出了古建筑木结构现场不同部位和类型构件的内 部腐朽、空洞和裂缝的检测方法。根据现场条件,对未被墙体包 裹的柱采用应力波和阻抗仪联合应用的检测技术,对墙包柱则采 用阻抗仪技术,对主要承重梁(棺)和枋采用阻抗仪,对其他次 要的標、梁和枋及非承重的连接件以及橡子和望板等则通过外观 缺陷和损伤的检测方法。需要说明的是,不论何种部位、何种类 型的构件,其内部缺陷和损伤检测都首先依赖于构件外观缺陷和 损伤的全面检查,只有排查出问题构件,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相 应的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精度和效率

8.1.1古建筑未结构进行变形检测与监测的基本要求是确切反

8.1.1古建筑木结构进行变形检测与监测的基本要求是确切反

8.1.1古建筑结构进行变形检测与监测的基本要求是确切反 快待测古建筑木结构及其所在场地在荷载作用及环境等影响下的 变形程度或趋势,这一要求应体现在变形测量的全过程。测量的 成果质量取决于各个测量环节,而技术方案尤为重要。因此,在 变形测量开始前,应认真做好技术设计,形成书面的技术设计书 或施测方案

9.0.1本条给出了古建筑木结构围护墙体和隔墙的检测项目 围护墙体采用砌体结构,裂缝是砌体结构最常见的损伤之一,墙 体歪闪、下沉、倾斜变形都可能引起围护墙开裂,根据裂缝的分 布位置及长度、宽度、深度和数量判断出裂缝形成的原因,是下 步维修修采取正确对策的依据。此外,由于古建筑长年累月 经受的环境侵蚀或灾害及外力作用导致墙体出现的风化、酥碱和 渗漏等损伤也应为必检项目。

铁路建设项目施工图电子文件交付管理办法(铁建设[2020]123号 国铁集团2020年7月).pdf屋面或屋脊的平整(直)度可应用全站仪或三维激光扫描 检测。

图2应力波扫描结果示意(自左至右依次为健康、开裂、腐朽)·57

统一书号:15112·36258 定价:26.00元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