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S744-2020 超高层建筑施工装备集成平台技术规程及条文说明.pdf

T/CECS744-2020 超高层建筑施工装备集成平台技术规程及条文说明.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4.3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43671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ECS7**-2020 超高层建筑施工装备集成平台技术规程及条文说明.pdf

8.*.1集成平台提升操作流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顶升完毕; 2 顶升油缸活塞杆回收,带*下支承架向上**至目标位置 以上300mm~*00mm 3 顶升油缸活塞杆伸出,带*下支承架回落至目标位置; * 进入作业阶段。 8.*.2 提升前、提升后检查内容应符合本规程附录表C.0.3的 规定。 8.*.3 提升时,宜逐个提升下支承架,不应同时提升所有下支承 架。

8.*.*提升过程中应出

值与该液压油缸提升初期压力值相比JCT2350-201* 室内装饰装修选材指南,变化量超过1.5N/mm 时,应停止提升,排查原因并采取处置措施。

致集成平台停止使用1个月以上,恢复施工前应对集成平台进行 全面检查。

8.5.*集成施工升降机的维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施工升降机

0.1 集成平台拆卸流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力系统油路、线路拆卸; 2 集成装备拆卸; 3 监测系统拆卸; * 挂架系统、模板拆卸; 5 框架系统拆卸; * 上支承架拆卸; 7 顶升油缸拆卸; 8 下支承架拆卸; 9 承力件、固定件拆卸。 0.2 集成平台拆卸前应根据拆卸施工方案对拆卸作业进行施 模拟分析,并对拆卸过程中的危险工况采取稳固性措施。 0.3 集成平台拆卸应遵循“先装的后拆,后装的先拆”原则,对 拆卸。 0.*大雨或风速超过12m/s等恶劣天气时,不得进行集成平 拆卸作业

9.0.5集成平台拆卸前宜在集成平台下方设置水平防护。

附录A集成平台制作质量检验表

A.0.1支承系统承力件制作尺寸检查应按表A.0.1的格 填写。

A.0.1支承系统承力件制作尺

.2支承系统固定件制作尺寸检查应按表A.0.2的格式送

支承系统固定件制作尺寸检查

A.0.3支承系统支承架制作尺寸检查应按表A.0.3的格式进行 填写。

支承系统支承架制作尺寸检查表

A.0. *框架系统钢平台制作尺寸检查应按表A.0.*的格式进行填写。表A.0.*框架系统钢平台制作尺寸检查表项目尺寸偏差销轴孔距螺栓孔距对角长度高度孔距孔距孔距孔距检查图例线偏偏差偏差编号部件编号偏差编号偏差差结论检查人检查日期A.0.5框架系统支承立柱制作尺寸检查应按表A.0.5的格式进行填写。表A.0.5框架系统支承立柱制作尺寸检查表项目端面平面度螺栓孔距横截面横截面偏差柱肢平面度检查编号尺寸偏差上端下端编号偏差孔距孔距图例编号面面编号偏差结论检查人检查日期·33:

*力系统液压泵站质量检查应按表A.0.*的格式进行填

* *力系统液压泵站质量检查表

.7*力系统阀件质量检查应按表A.0.7的格式进行填写 表A.0.7*力系统阀件质量检查表

A.0.8*力系统顶升油缸质量检查应按表A.0.8的格式进行填 写。

表A.0.8*力系统顶升油缸质量检查表

A.0.9*力系统液压控制台、试验质量检查应按表A.0.9的格 式进行填写。

*力系统液压控制台试验质量检

A.0.10挂架系统吊杆质量检查应按表A.0.10的格式进行填 写。

表A.0.10挂架系统吊杆质量检查表

附录B集成平台安装验收表B.0.1支承系统承力件安装尺寸检查应按表B.0.1的格式进行填写。表 B. 0. 1支承系统承力件安装尺寸检查记录表项目顶标高水平位置垂直度偏差设计实测图例承力件设计值实测值类别X向Y向值值编号X向Y向转角X向Y向转角X向Y向转角X向Y向转角结论检查人检查日期B.0.2支承系统支承架安装尺寸检查应按表B.0.2的格式进行填写。.3*·

表B.0.2支承系统支承架安装尺寸检查记录表项目顶标高水平位置图例支承架设计值实测值类别设计值实测值编号X向Y向X向Y向X向Y向X向Y向结论检查人检查日期B. 0.3支承系统转接框架安装尺寸检查应按表B.0.3的格式进行填写。表 B.0.3支承系统转接框架安装尺寸检查记录表项目顶标高水平位置垂直度偏差转接框图例设计值实测值类别设计值实测值X向Y向架编号X向Y向X向Y向X向Y向X向Y向结论检查人检查日期·37·

B. 0. * 框架系统支承立柱安装尺寸检查应按表B.0.*的格式进 行填写。

主架系统支承立柱安装尺寸检查记

.0.5框架系统钢平台安装尺寸

B.0.**力系统安装技术要求和检查应按表B.0.*的方法进行填写。表B.0.**力系统安装技术要求和检查方法表序检查检查验收内容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号项目结果用全站仪和卷安装顶升油缸水平位置允许偏差为5mm尺检查尺寸顶升油缸垂直度允许偏差为H/1500或*mm用全站仪检查油管接头满足设计要求目测和试验液压2油管满足顶升油缸最大及最小软管长度目测和试验行程需求液压油清洁度3油液油品清洁度满足设计要求检测仪电气控制台工作正常、灵敏可靠操作试验控制比例阀、换向阀和5阀件符合设计要求目测和试验球阀等*试验泄露试验满足设计要求目测和试验注:H为顶升油缸总长度。B.0.7挂架系统安装允许偏差和检查应按表B.0.7的方法进行填写。表B.0.7挂架系统安装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表验收内容设计要求检验方法验收记录立杆垂直度允许偏差为H/1500或10.0mm用吊线检查立杆横杆节点螺栓连接符合规范要求观察安立面防护固定牢靠、封闭紧密观察挂全性底部防护固定牢靠、封闭严密观察架变形量允许偏差为L/200用靠尺、塞尺系滑梁或3mm检查统功吊轮滑*滑*无阻碍、有限位观察能翻板防护翻转无阻碍试验性模板吊杆高度可调节观察注:H为立柱计算长度,L为滑梁的计算长度。.39.

B.0.8设备设施集成装备安装尺寸检查应按表B.0.8的格式进行填写。表B.0.8设备设施集成装备安装尺寸检查记录表项目部件顶标高水平位置图例装置编号设计值实测值类别设计值实测值X向Y向X向Y向X向Y向结论检查人检查日期B.0.9集成平台安装质量验收应按表B.0.9的格式进行填写表B.0.9集成平台安装质量验收总表工程名称层数/建筑面积安装日期完成日期使用单位分包单位分包单位使用单位序号子分部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检验批结论结论安装尺寸支承系统焊接紧固件连接安装尺寸2框架系统焊接紧固件连接安装尺寸3*力系统液压管路控制组件.*0:

注:1焊接检查记录表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5的有关规定。 2 紧固件检查记录表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50205的有关规定。 3 铝合金制品焊接检查表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合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 收规范》GB5057*的有关规定。 *铝合金制品紧固件检查表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合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规范》GB5057*的有关规定。 5集成平台各系统验收分别按本规程表B.0.1~表B.0.8进行

表C.0.1集成平台顶升前检查表

续表C.0.1序号部位检查事项签字塔机自立式或附着式集成方式的连接节点螺栓应无松*、缺失等情况采用自立式或附着式集成方式的塔机应停止工作并配平塔机附着式集成方式的各道附着的抗水平力装置所处位置应满足设计要求,上升路线上应无障碍物集成六堆积材料的位置与数量应满足设计要求装备主电缆线应预留不少于一个顶升层高的长度模板应与墙体脱离,并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模板吊点应连接牢固,安全防坠绳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泵管、水管、排污管等应断开检查结论:七检查总负责人:.*3·

C. 0.2集成平台顶升后检查应按表C.0.2的格式进行填写。表C.0.2集成平台顶升后检查表日期:第次顶升;标高m~m,顶升高度m序号部位检查事项签字挂爪、配重等应处于设计位置支承系统复测支承架标高、垂直度和轴线位置二挂架系统翻板、走道板和底部防护应恢复至作业状态钢平台水平度、支承立柱垂直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三框架系统主受力构件的应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四*力系统记录各开度仪显示数据,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塔机附着式集成方式的各道附着的抗水平力装置恢复五集成装备至作业状态泵管、水管、排污管等加节连通检查结论:六检查总负责人:C.0.3集成平台下支承架提升前、提升后检查应按表C.0.3的格式进行填写。表 C.0.3集成平台下支承架提升前、提升后检查表日期:第次顶升;标高m~m,顶升高度m序号部位检查事项签字清理支承架及承力件上的杂物提升前承力件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应满足设计要求,如不满足应复拧对拉杆挂爪应处于设计位置提升后活塞杆防尘罩应封闭严密检查结论:三检查总负责人:.**: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5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GB503*8 《铝合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7* 《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1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 《重型结构和设备整体提升技术规范》GB511*2 《碳素结构钢》GB/T700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37**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GB/T3880 《塔式起重机》GB/T5031 《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T5313 (液压传*油液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GB/T1*03 液压缸试验方法》GB/T15*22 (建筑结构用钢板》GB/T19879 钢结构防护涂装通用技术条件》GB28*99 (施工升降机安全使用规程》GB/T3*023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结构分析与监测技术规范》JGJ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2部分:涂装》JB/T5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标准》CECS33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5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GB503*8 《铝合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7* 《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1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 《重型结构和设备整体提升技术规范》GB511*2 《碳素结构钢》GB/T700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37**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GB/T3880 《塔式起重机》GB/T5031 《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T5313 《液压传*油液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GB/T1*03 《液压缸试验方法》GB/T15*22 《建筑结构用钢板》GB/T19879 《钢结构防护涂装通用技术条件》GB28*99 《施工升降机安全使用规程》GB/T3*023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结构分析与监测技术规范》JGJ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2部分:涂装》JB/T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标准》CECS333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目藍次1总则(51 )术语和符号(53)22. 1术语(53)3基本规定(58)5设计(59)5. 1一般规定(59)5. 2整体设计(*0)5. 3部件设计(*1)*制作(**)7安装与验收(*5)7. 1安装(*5)7. 2验收(*5)8*行与维护(**)8. 2作业阶段(**)8.3顶升阶段(**)8. *提升阶段(**)8. 5维护(*7)9拆卸(*8)·*9:

1.0.1超高层建筑施工装备集成平台利用设备集成、微凸支点、 空间可变框架等方式提高了施工效率、改善了施工作业环境,其主 要特点是: (1)将用于超高层施工的塔机、施工升降机、布料机、模板、材 料堆场、库房、临水临电等生产设备设施,以及移*厕所、临时办公 室、休息室等办公生活设施(以上统称为集成装备)集成于集成平 台上,集成装备随集成平台同步顶升,大幅提高施工效率。 (2)采用低位支承的理念和微凸支点支承的创新技术,将支承 点放置在新浇筑混凝土楼层以下,混凝土龄期长,强度高,承载力 大,集成平台顶升不受新浇筑的混凝土龄期限制,施工速度快;微 凸支点承载力高,可承载集成平台集成各类设备设施后的巨大荷 载;同时,微凸支点适应性强,可适应墙体内收、外扩、倾斜等情况, (3)采用空间钢框架作为集成平台受力骨架,抗风能力强,一 般可抵抗1*级大风;空间钢框架形状可变,可适应墙体内收、外扩 或倾斜等情况。 (*)集成平台立面跨越*个~5个标准层,可同时提供劲性结 构吊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的作业面,各工序同 步、流水施工,高效作业。 (5)平面、立面均采用全封闭安全防护,确保施工作业安全。 鉴于以上特点,集成平台施工技术迅速发展,已在国内多个超 高层建筑中得到应用。已有的集成平台由各施工单位和专业厂家 共同设计,专业厂家生产。然而,各施工单位在集成平台的设计 制作、安装及施工管理上存在差异,为规范集成平台的设计、制作, 安装、验收、*行、维护及拆卸,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

1.0.2本规程仅针对集成平台的设计、制作、安装、验收、

1.0.2本规程仅针对集成平台的设计、制作、安装、验收、*行

1.0.3根据标准编写及标准间关

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集成平台包括支承系统、框架系统、*力系统、挂架系统、监测系统,集成装备塔机、施工升降机、布料机等施工装备,模板、操作架、材料堆场、临水临电、办公室、卫生间、休息室等施工设施。支承系统附看在混凝土结构上,框架系统立在支承系统上,挂架系统依附于框架系统,当新浇筑的混凝土脱模,且上层钢筋绑扎完毕后,*力系统带*集成装备整体上升一层,反复循环作业,监测系统可实时监控集成平台*行状态。如图1所示:10ABCDEF812图1集成平台体系示意图1一支承系统;2一框架系统;3一*力系统;*一挂架系统;5一集成模板;*一塔机附着式集成;7一塔机自立式集成;8一施工升降机;9一混凝土布料机;10一塔机顶部附着;11一塔机中部附着;12一塔机底部附着;A一劲性构件吊装层;B一钢筋绑扎层;C一混凝土浇筑层;D一混凝土养护层;E一上支承架层;F一下支承架层·53

2.1.2支承系统组成如图2所示:9*10图2支承系统组成示意图1一承力件;2一固定件;3一对拉杆;*一上支承架;5一下支承架;*一顶升油缸上托盘;7一顶升油缸托架;8一抗侧装置;9一碟簧箱;10一转接框架集成平台*行按照其荷载条件及支承状态可分为作业、顶升和提升三个阶段(图3)。不同的阶段支承系统的传力方式也不同,在作业时,上支承架、下支承架同时受力,集成平台荷载通过转接框架传递至上支承架,并将部分荷载通过顶升油缸继续向下传递至下支承架。在顶升时,集成平台荷载通过转接框架传递至顶升油缸,再由顶升油缸及其托架传递至下支承架。在提升时,由上支承架承受全部荷载。.54·

(a)作业(b)顶升(c)提升图3支承系统传力路径2.1.3框架系统为各类设备设施的载体,在整个集成平台体系中起到中枢与纽带的作用。2.1.5挂架系统可为施工作业人员提供操作面、交通通道和安全防护。2. 1. 6监测系统可实时监测集成平台的运行状态,确保集成平台安全运行。2.1.7微凸支点指利用承力件、固定件作为模板,在浇筑混凝土时自动形成位于混凝土表面的带状微凸结构(一般为20mm~30mm厚),当支承架竖向力、水平力及弯矩传递给承力件时,承力件凹槽内的混凝土微凸受剪抵抗竖向荷载,承力件上部的对拉杆受拉而下部的混凝土受压形成互剪水平力抵抗弯矩。·55:

3TT图4微凸支点传力示意图1一承力件;2一支承架;3一固定件;4一对拉杆2.1.8承力件可为混凝土微凸的形成提供模板,混凝土微凸随混凝土浇筑自动成形。2.1.16监控顶升油缸是否按输入指令正常工作的组合部件,主要包括安装于顶升油缸上的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用于控制油缸行程和速度的电磁阀组以及中央控制台。2.1.18塔机自立式集成方式塔机采用自立方式直接安装在钢平台顶部,塔机竖向力、水平力和弯矩直接通过钢框架传递至支承系统。2.1.19~2.1.23塔机附着式集成方式塔机通过顶部附着、中部附着和底部附着实现与集成平台共用支承,共同顶升。顶部附着位于钢平台顶部,顶升过程中限制塔机水平摆动的支撑结构;中部附着位于转接框架侧边或顶部,承载塔机竖向力及水平力的支撑结构;底部附着位于塔身底部,抵抗水平力或限制塔机水平摆动的支撑结构,包括附着框架和抗水平力·56

装置。塔机施工时,抗水平力装置与结构墙体抵紧抵抗水平力,塔 机顶升时,抗水平力装置可限制塔身水平摆动。 (1)塔机施工时底部和中部附着参与工作,顶部附着不参与工 作,塔机的竖向力通过中部附着全部传递给转接框架,水平力通过 底部和中部附着上的自锁液压油缸与墙体抵紧传递至混凝土结 构。 (2)集成平台顶升前,将塔机配平,顶升时底部和中部附着的 自锁液压油缸收回,带滑轮液压油缸与墙体保持一定距离(一般为 0mm~20mm),顶部附着与塔机抵紧,塔机的竖向力通过中部际 着全部传递给转接框架,水平力通过顶部和中部附着传递给集成 平台,中部和底部附看的带滑轮液压油缸可避免塔身倾斜角度过 大

2.1.25本规程中的运行与维护有别于建筑工程常涉及的建筑运

营期的运行与维护,它是指针对集成平台这一施工装备的 维护。

3.0.8为使集成平台结构设计合理,结合塔机工作状态和非工作 伏态所充许的风速值,特规定:当集成平台所处位置风速超过 20m/s时,集成平台应停止施工;当集成平台所处位置风速超过 12m/s时,集成平台应停止顶升或提升。关于停工状态的允许风 速是指集成平台在不采取额外稳固措施的情况下所能抵抗的最大 风速,当风速大于此允许值时,应根据计算结果对集成平台采取稳 固性措施。但对于特殊工程,比如超高建筑或者基本风速较大的 沿海地区建筑,以上充许风速应按当地实际风速选取

5.1.3集成平台结构应采用适当的分析模型进行作业阶段、顶升 阶段、提升阶段和停工阶段的作用效应分析;对结构整体分析中不 能获得准确、合理结果的结构部位,尚应进行详细的局部效应分 析。 集成平台整体结构计算宜采用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如 采用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计算。 (1)有限元模型应包括钢框架、上支承架、下支承架、转接框架 及顶升油缸。挂架、模板、集成装备、集成设施等宜以荷载的形式 作用于钢框架上;承力件宜以边界条件的形式作用于有限元模型 中。 (2)有限元模型宜采用梁单元或杆单元进行模拟。 (3)有限元模型的形状、尺寸应与实际结构相符。 (4)有限元模型的荷载类型、大小、位置应与实际情况相符。 (5)有限元模型的边界条件应与实际情况相符,各杆件间的连 接形式应与实际节点相符。 集成平台的挂架、液压油缸、支承架、承力件、转接框架、顶升 油缸上托盘、顶升油缸托架及碟簧箱等部件应进行局部效应分析 集成平台局部效应分析的计算荷载应根据集成平台整体结构 计算取值。 集成平台结构体系比较复杂,有限元模型包含的信息多,本条 仅列出了有限元模型的注意事项,并未涉及具体的构件计算公式, 杆件验算应参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的有 关规定执行。

承载集成平台的主体结构验算包括建筑施工期整体结构安全 性分析和支承点附近局部结构安全性验算,整体结构安全性分析 是指统一建立集成平台与混凝土结构模型,进行整体结构安全分 析。

积、堆载大小均不一致,因此材料堆积荷载大小应根据实际布置情 况取值。钢平台施工荷载主要指钢平台顶部的人员作业荷载。挂 架施工荷载主要指挂架上的人员作业荷载。风荷载采用集成平台 顶部的风速计算基本风压,这样更符合实际情况,同时由于风速按 集成平台所处位置取值,因此不考虑高度变化系数。

5.1.7顶升工况,考虑顶升时的冲击影响,动力系数

5.2.2集成平台设计时应根据结构形状、尺寸及变化方式合理布 置支承点,在支承点布置基础上确定支承立柱和钢平台主桁架布 置形式,在竖向墙体的两侧布置挂架和模板的基础上,确定钢平台 次桁架或次梁的布置形式,

.5本条对集成平台结构设计做出规定

本条对集成平台结构设计做出

5.2.7为了有效地保护集成平台,临时接闪器应随施

范围之内。临时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 雷设计规范》GB50057计算确定,邻近的防雷装置的接闪器对周 围物体有一定的保护范围,当集成平台整体在邻近防雷装置接闪 器保护范围内,可不安装临时接闪器

5.3.2支承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支承点位置避开连梁区域指的是避开连梁钢筋伸入剪力 墙的范围,当无法避开时,应对劲性结构或对拉杆进行特殊设计; 2本款仅适用于有采用附着式集成方式的塔机的集成平台; 3承力件及固定件高度为标准层高可方便施工; 4承力件面板上凹槽的个数应根据承载力的大小确定,其凹 槽深度宜为30mm,凹槽倒角宜为120°; 5支承架宜留有足够悬挑长度以满足墙体内收或外扩的要 求,同时,支承架的角度宜可变,以满足墙体倾斜或角度变化的要 求; 7爪靴和挂爪采用等间距设计,可在集成平台顶升遇到特殊 情况时,随时咬合就位,防止集成平台坠落,从而保障集成平台运 行安全; 8支承架与承力件之间的安全防坠装置,在集成平台处于作 业阶段时起作用,作为挂爪与挂靴咬合传力的第二道防线,遇挂爪断 裂等极端情况时可防止支承架坠落,从而保障集成平台运行安全

1平面功能设计指的是根据施工需求对集成平台的平面进 行功能分区,且各功能区域荷载宜相当; 2相比于单根钢柱,在相同用料情况下,格构柱的抗侧刚度 大,可减小集成平台的水平位移; 3钢平台临边应设置人员不易翻越的封闭式防护,所以高度 不宜小于2000mm。

5.3.4动力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3泵站的工作压力不宜超过25MPa,工作压力高会大大提 高对液压管路的接口和阀件的承压能力的要求;动力系统中的多 种阀件为精密部件,对液压油的油品清洁度要求较高,较大直径的 杂质会影响阀件的运行。 4不同步顶升会加剧结构内力的不均匀分布,局部受力急剧 增大,危及结构安全,所以对顶升油缸的同步性要求较高。尤其是 集成了大型塔机的集成平台,不同步顶升会导致部分支承点反力 急剧增大,有可能超出支承点设计承载力,危及结构安全。 5在顶升油缸底部设置机械球阀的目的是在爆管、漏油或电 滋阀件异常等情况下,手动关闭机械球阀,避免顶升油缸活塞杆下 滑

3.5挂架系统的设计应符合

3挂架层高不宜过小,以免影响通行,但也不宜过大,以免影 工人操作;挂架宽度不宜过宽,否则会增加挂架自重; 4挂架固定部分与墙体之间间距不宜过小,以免影响模板退 模,但也不宜过大,以免影响工人操作; 5集成平台用于超高层建筑施工,高空风荷载较大,挂架的 立面防护应具有一定的透风孔隙,以减少风荷载作用

3支承架测点宜布置在横梁根部、挂爪等位置; 4水平度监测是指通过测量钢平台各点的相对标高获取钢 平台的整体变形及倾角; 5通过视频监控可直观地观察顶升油缸、挂爪等部件的运行 状态。

1集成塔机,尤其是采用附着式集成方式的塔机与传统内爬 塔机的受力方式不同,所以需要专业厂家进行复核。 2、3集成平台虽具有较大的抗侧刚度,但在较大的水平力作

用下仍会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故采用自立式集成方式的塔机倾 覆力矩不宜大于500t·m。根据现场经验,高空风荷载较大,塔身 高度越高,安全风险越大,故规定塔身高度不宜大于12m;当塔身 高度小于8m时,塔机平衡臂会影响施工升降机、布料机等设备的 运行,以及劲性构件的吊装,因此规定塔身高度不宜小于8m。 4中部附着和底部附着在塔机施工作业时长时间受力,所以 应采用机械自锁,不应采用液压自锁。 5预留400mm的净距是为了防止塔机作业时塔身摆动与 集成平台发生碰撞。 6采用铰接形式是为了减少在顶升油缸伸缩不同步时中部 附着的内力。 8采用滑动附着连接可使施工升降机标准节在集成平台顶 升时仍可与集成平台保持连接,减少标准节与集成平台反复安拆 的工作量,增加施工升降机的运行时间

.0.本茶对 1支承系统各构件焊接量均较大,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可改善 构件的力学性能,减少变形量; 2承力件上的凹槽与混凝土微凸配合传力,承受较大的剪 力,因此应由整体厚钢板加工而成; 4为保证多个挂爪和多个爪靴同时咬合传力,出厂前应进行 预装配,检验他们的配合度。

7.1.5承力件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否则会影响框架系统的安 装,甚至影响整个集成平台的使用安全。 7.1.6三者轴线重合即可认为各自合力的作用点在同一条直线 上,从而可避免或减少因偏心带来的附加荷载。 7.1.8挂架系统的杆件种类及数量较多,高空组装难度大,时间 长,宜采用整体吊装的方式进行安装,但对于核心简内部挂架来 说,钢平台一旦安装完毕就无法整体吊装,所以应在钢平台安装前 将挂架放置在相应的核心筒内部。 7.1.11试验过程中,所有接头和密封处应无明显渗漏,顶升油缸 活宝托工版注座士干

7.2.3、7.2.4表7.2.4中所述垂直度是指构件与水平面之间的 垂直关系。

7.2.3、7.2.4表7.2.4中所述垂直度是指构件与水平面之间的

8.2.2浇筑混凝土时应确保承力件和固定件附近混凝土的密实 性,尤其是混凝土微凸的成型质量。 8.2.3底部防护可以防止施工材料、施工工具和施工人员等从高 处坠落,因此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均应处于全封闭状态。 8.2.4雷雨时,露天作业应停止。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应下到地 面,人体避免接触防雷装置,以防雷电感应和反击。 8.2.6挂架的作用是为施工作业人员提供操作面和交通通道,如 若将其作为堆场,不但影响交通,而且还会给挂架的设计带来很大 困难。

8.2.3底部防护可以防正施工材料、施工工具和施工人员

8.3.4模板与墙体之间、挂架与墙体之间宜保持不小于100mm 的安全距离,并检查墙体上的凸出物,避免与模板或挂架出现刮 擦。

8.3.7顶升油缸的压力是由负载决定的,压力的变化代表着负载 的变化,当压力值变化较大时,应查明变化的原因

8.3.7顶升油缸的压力是由负载决定的台州市建筑门窗渗漏防治技术措施(2014修订版),压力的变化代表着负载

8.4.3下支承架提升时不得长时间悬空

8.5.2日常维护包括对钢平台顶部防护、挂架立面及水平防

挂架兜底防护等防护措施进行检查与维护;对动力系统的油管、各 类阀件、控制台、泵站等进行检查与维护;监测数据对比分析指将 监测值与设计值进行对比分析,对存在差异的数值应进行评估

点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平台与支承立柱连接节点、支承立柱与上支 承架连接节点、上下支承架与顶升油缸连接节点、挂架悬挂节点、 模板悬挂节点及保护措施等部位。全面检查周期为每两个月检查 一次或每顶升十次检查一次。

向有关负责人报告。在因天气等原因停工后下次开工前或雷雨季 节到来之前,应对防雷装置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焊点是否牢固,引 下线的断接卡子接触是否良好,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要求

DBJ61/T 107-2015标准下载9.0.3对称拆卸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集成平台拆卸过程的 确保施工安全。

确保施工安全。 9.0.4风速是指集成平台所在位置的风速。 9.0.5水平防护宜设置在距离集成平台挂架底部2层~3层的 位置。 9.0.7液压油应使用专用油箱回收,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