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3171-2019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62/T 3171-2019 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技术规程.pdf荷载分项系数yG=1.yO=1的荷载效应应为标准组合。 2)计算荷载作用下基桩沉降时,考虑土体固结变形时效特 点,应采用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 3.1.3根据建筑物结构型式、功能特征、体型特点、规模大小、差 单变形要求、场地地质条件与环境复杂程度,以及由于桩基问题 能造成建筑物破坏或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的程度,双向螺旋挤 二灌注桩基设计应根据表3.1.7分三个设计等级。 .1.4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作为复合地基中的竖向增强体时, 身主要承担竖向荷载。当位于较复杂的场地,如坡地、非发震断 带、岩性急剧变化地层,桩身不仅承受上部建筑产来的竖向荷 我,尚承受地震作用下地层错动产生的水平剪力,此时,桩身应配 置适量的钢筋,
身主要承担竖向荷载。当位于较复杂的场地,如坡地、非发震断 裂带、岩性急剧变化地层,桩身不仅承受上部建筑产来的竖向荷 载,尚承受地震作用下地层错动产生的水平剪力,此时,桩身应配 置适量的钢筋
5.1桩顶作用效应计算
DB61/T 1247-2019标准下载5.2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
5.3.1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是
1 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是指单桩在
竖向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状态前或出现不适合继续承载的变形 时所对应的最大荷载,它取决于土对桩的支承阻力和桩身材料强 度。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是基桩承载力的最基本参数,设 计采用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应根据建筑桩基的甲、乙、 内三个设计等级,分别应用不同的方法确定。 原位原型试验是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最可靠的方法,其 次是利用地质条件同的试资料和原位测试方法以及端阻力、 则阻力与土的物理指标的经验关系参数方法确定。对于不同等 级的桩基设计应采用不同可靠度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确定方 法。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确定,一要以单桩静载试验结果为主 要依据,二要重视综合判定 试验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应通过不少于2根的单桩现场静 载试验确定,从而获取反映特定地质条件、成桩工艺儿何尺寸的 单桩极限承载力代表值。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可以根据 持定地质条件、成桩工艺、儿何尺寸,以及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和极 限端阻力标准值的统计经验值计算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5.3.22012年,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施工技术进入甘肃,已在多 个工程中得到应用,本次收集到12个工程项目、2个试验项目共 40根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检测试验资料,其中测试极限侧阻力的 空底试验桩1根,抗拨承载力试验桩2根,加载达到承载力极限破 坏状态试验桩12根。桩径500mm~1000mm,桩长12.0m~26.3m, 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1.0m~4.0m。桩端持力层有砾砂层、圆砾 层、卵石层、强~中风化泥岩层、砂岩层等:桩周土层有黄土状粉 土层、粉质黏土层、粉细砂层、砾砂层等。 由于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具有“肥桩效应”,相对于非挤土桩 侧阻力和端阻力具有增大效果,本次增大系数是根据相似地层结
5.3.4本规程建议引用现行
5.3.4本规程建议弓用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 94中依据双桥探头静力触探资料确定混凝土预制桩的单桩竖向 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计算公式作为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的相应计 算公式5.3.4。 值得指出的是,目前国际上许多国家的桩基技术规范都采用 静力触探法来确定挤土型螺旋灌注桩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并 且已经通过十多年的工程实践,积累了大量相关技术资料。但 是,由于我国应用的静力触探设备与国外的静力触探设备的触探 头尺寸具有差异性、试验技术上也不尽相同,因此难以直接引人 应用。考虑到我国的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已采用国产静力触探设 备确定混凝土预制桩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已有20多年历史 本规程未经修改直接弓引用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C. 94中依据双桥探头静力触探资料确定混凝土预制桩的单桩竖向 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计算公式。本规程编制组认为,采用这一静力 触探方法确定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将偏 于安全。今后随着工程经验与资料的积累增多,将会对本规程的 计算公式5.3.4进行调整和修改
5.3.5通过综合欧美等国家对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极限承载力 的确定方法,并根据本国的具体使用条件,本规程给出了通过标 准贯入试验指标估算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单桩极限承载力的 方法。 在应用标准贯入试验确定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承载力时,首 先需要明确标准贯人试验中有关N值的修正问题。从双向螺旋挤 土灌注桩的工程应用统计数据来看,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的施工
长度主要为10m~30m。并且,统计数据表明,是否对N值进行杆 长修正,对9与9,的计算值影响高达20%~30%。因此,应用标 准贯入试验成果确定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极限承载力时,必须明 确所采用标准贯人试验指标为未经杆长修正的N值 在应用N值确定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桩端承载力时,N值为 桩端面以上和以下4d范围内未经杆长修正的标贯击数根据该层 土厚度的加权平均值
5.4桩基竖向抗拔承载力计算
5.4.1由于承受上拨力,桩基存在群桩整体拨出或单桩拨出的两 种可能性,所以抗拔桩基要求同时验算群桩基础呈整体破坏和呈 非整体破坏时的基桩抗拔承载力。 5.4.2抗拨系数入为基桩的抗拨极限承载力与抗压极限承载力的 比值,根据地层土性不同按表5.4.2取值。对于抗拨桩桩身正截面 设计尚应满足受拉承载力。
桩基础的变形包括:沉降量、沉降差、整体倾斜和局部倾斜。 对于设计等级为中级和乙级的建筑物应进行沉降计算,桩基的最 整沉降量计算方法采用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CGJ94 推荐的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桩基沉降变形充许值按表5.6.5规 定采用。
5.7桩身承载力与裂缝控制计算
5.7.2经济合理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应是土的极限承 载力和桩身承载力极限值相匹配。在受压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 的桩身承载力计算中,钢筋混凝土轴向受压桩正截面受压承载力 计算,涉及以下三方面因素
1在一定条件下,纵向主筋的承压作用可以计人桩身受压承 载力; 2箍筋起水平抗剪作用,对桩身混凝土起侧向约束增强作 用,带箍筋的约束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较无约束混凝土提高80% 左右。当桩顶5d范围内的箍筋间距不大于100mm时,可以考虑纵 向主筋的承载作用: 3桩身混凝土的受压承载力是桩身受压承载力的主要部分, 其强度和截面变异受成桩工艺的影响。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的 成桩工艺系数取出=0.6~0.8。 5.7.3桩身处于土体中,一般不会出现压屈失稳问题,但下列两 种情况应考虑桩身稳定系数确定桩身受压承载力,即按本节规 定的桩身受压承载力乘以稳定系数β。一是桩的自由长度较大 (以少数构筑物桩基为主)、桩周围为可液化土;二是桩周围为超 软弱土,即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10kPa。当桩的计算长度与 桩径比1./d>7.0时要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CJ 94执行。 5.7.6对抗拨桩的正截面受拉设计应满足受拉承载力,同时应按 裂缝控制等级进行裂缝控制计算。裂缝控制参考现行现行行业 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按环境类别和腐蚀性介质 弱、中、强等级诸因素划分抗拨桩裂缝控制等级,对于不同裂缝控 制等级桩基采取相应的措施
5.7.3桩身处于土体中,一般不会出现压屈失稳问题,但下列两 种情况应考虑桩身稳定系数确定桩身受压承载力,即按本节规 定的桩身受压承载力乘以稳定系数β。一是桩的自由长度较大 (以少数构筑物桩基为主)、桩周围为可液化土;二是桩周围为超 软弱土,即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10kPa。当桩的计算长度与 桩径比1./d>7.0时要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CJ 94执行。
裂缝控制等级进行裂缝控制计算。裂缝控制参考现行现行行业 示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按环境类别和腐蚀性介质 弱、中、强等级诸因素划分抗拔桩裂缝控制等级,对于不同裂缝控 制等级桩基采取相应的措施
5.8.4液化地基上竖向抗震承载力验算分主震期间和主震之后 两种工况进行。根据地震反应分析与震动台试验,主震期间地面 加速度最天时,土体尚未充分液化,只是刚度比未液化时有所下 降,因此,对摩阻力乘以折减系数是合适的。地震时土中孔压不 会排泄消散,往往于震后才会出现喷砂冒水,这一过程通长持续
几小时甚至一、二天,这段时间还可能有余震发生,为使设计偏于 安全,主震之后假定摩阻力为零,地震作用按水平地震影响系数 最大值的10%采用
6.1.1黄土震陷是指非饱和、低湿度的黄土在地震荷载作用下, 黄土场地产生突然的附加沉馅:新黄土震陷场地和饱和新黄土液 化场地上的基桩应采用有可靠持力层的端承桩,且桩身通长配筋, 判定为可能液化的饱和新黄土上的桩宜优先选用大直径混凝土灌 注桩。
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承载力
6.2.1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应用于震陷场地时,应注意: 1 震陷产生的负摩阻力不可忽略: 2应计入肥桩效应的不利影响: 3新黄土震陷时桩基负摩阻力的估算中,中性点深度考虑为 震陷性黄土的卜限深度; 4震陷黄土下限深度的判定,目前尚无统一的规定,根据相 关资料:03新黄土层20m以下的黄土震陷性甚微,可略而不计;当 黄土的孔隙比小于0.75时,基本没有震陷性; 5黄土震陷随看着土密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看土孔隙比的减小 而减小;对于震陷破坏程度严重的建筑,优先考虑场对建筑场地进 行预处理,以增加桩间士的密实度、降低桩间士的孔隙比为预处理 指标。
土体被挤密,湿陷性消除。但在挤密范围以外的土体依
浸水区试验FZ1~FZ6负摩阻力实测
6.3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的
6.3.1根据国内外03饱和新黄土层液化的震陷调查表明,黄土 液化有一个过程,饱和黄土液化引起的地震沉降滞后于地震作用, 当地震作用未尾时,饱和新黄土才发生地震沉降。故黄土桩基考 虑饱和新黄土液化应分为液化前和液化后两个阶段进行抗震计 算。中等和严重震陷区及中等和完全液化区的乙类B级高度的超 限高层建筑、丙类大于B级高度的超限高层建筑、大跨度超限高层 建筑、特别重要的特殊工程应针对黄土桩基的抗震薄弱部位采取 相应的抗震构造加强措施, 6.3.3考虑重力作用下斜坡上液化新黄土斜向流动对基桩的水 平作用力:Hs。该作用力并不仅是液化新黄土对桩身的压力。 液化前,桩身四周皆存在土压力,处于平衡状态,不会由此产生倾 向于某个方向的推力;液化时,斜坡的存在势必会使液化新黄土对
基桩施加一个额外的流动水平推力。这一潜在的物理过程,是本 规程中为考虑特殊条件下的基桩稳定性而引人H的基本原因。 液化新黄土对基桩的侧压力,为三角荷载分布形式。当采用 桩身露出稳定土层表面自由长度中点深度位置的压力值计算时, 三角荷载与均布荷载等同。液化新黄土可近似当作液体,黏聚力 与内摩擦角皆为0;相应地,静止、主动和被动土压力系数皆为1, 计算时不需要再行考虑主动和被动土压力系数。斜坡上滑动物体 对前方障碍物产生推力作用时,对推力具有责献的滑动物体范围 与物体强度特征(抗剪强度)密切关联,且依不同条件而有所差 别。液化新黄土抗剪强度为0,不具备将与桩身无直接接触的液 化土体的重力下滑分量作用力,转移至桩体使其承受累积推力的 先决条件。因此,桩后液化新黄土对桩体产生的水平推力,只与和 桩身接触的液面深度有关,而与其后土体范围(长度)无关。 地震作用下新黄土液化时,土体流动效应会对桩身产生一个 召斜坡方向的推力F,可由基桩桩身露出稳定土层表面自由长 度中点深度位置的压力值写为:
Fr=(yLrd cos 0)/2
其中,Ld为基桩桩身露出稳定土层表面自由长度的FLS的 有效作用面积(d为基桩直径),L。/2为基桩桩身露出稳定土层 表面自由长度中点深度位置的特征压力值(为液化新黄土重力 密度)。
液化新黄土对基桩的水平推力(Hs)由Fis可写为
He=(yL.dsin0cos0)/2
7.1双向螺旋钻挤密地基
按规范预估值确定Ra时,9si按本次试验确定值2.0D为9sik= 100kPa,2.5D为9=95kPa,q=1528kPa。由于试验桩长度为 20.0米,不考虑桩端阻力的发挥,α,=1.0。 按复核地基实验值推算确定Ra时,由于预处理地基的素土挤 密桩属于桩间土的组成部分之一,桩间土可充分发挥地基承载力 效应,β值不小于1.0,按β=1.0推算入Ra
由此可以看出,刚性桩单桩承载力,规范预估值与静载荷试 验值较为接近。在初步设计阶段,可按规范预估值确定复合地基 承载力特征值。在预处理湿陷性黄土的地基中,单桩承载力发挥 系数根据面积置换率的不同,取值0.15~0.30。 实验结果表明,当β按1.0取值,刚性桩单桩承载力,规范预估 直与静载荷试验值较为接近。在初步设计阶段,可按规范预估值 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在预处理湿陷性黄土的地基中,单 桩承载力发挥系数根据面积置换率的不同,取值0.15~0.30。 7.2.6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n) 上工国丰
7.2.6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n
原地基土强度:桩周土的压缩模量和强度直接影响散体材料 桩的强度和刚度。当其他条件相同时,若桩周土体强度低,则桩 土相对刚度大,应力向桩体集中.敌n值较大:反之则n值小。 桩长、桩距及桩的密实度:桩间距越小、桩间土的挤密效果越 好,则成桩后土体强度越高,土体承担的荷载越大,n越小。但在 桩距、桩径等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桩越长,承载力相应越高,则n越 天:当桩的密实度越高,则桩体压缩变相越小,单桩承载力就越 大,则n越大。 面积置换率(m):m越大,桩间土的挤密效果越好,n越小。 兰州有色治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与甘肃土木工程科学研究 院有限公司在甘肃省兰州市和平镇沈家和村所做的大厚度自重 显陷性黄土试验,在桩间距为2.0D、2.5D双向螺旋素土挤密桩的 式验区,在三桩间各布置2处浅层平板静载荷试验,三角形布桩, 桩径0.50m,桩长20.0m。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压板面积 .25m。经静载试验,确定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F),结果如下:
桩长 桩径 Fa F. 桩间距 桩编号 (kN) mm nn (m) (mm) (kN) G7.1 2.0D 220 160 0.23 2.63 GZ2 20 500 G73 2.5D 200 130 0.145 4.714 GZ4
由试验可知,在黄土地区,桩土应力比的取值,根据面积置换 率(m)的不同.n=2.0~4.0.m大取小值.m小取大值。 在自重湿陷性黄十地区对于双向螺旋挤十灌注桩,由于桩对 土体的挤密效应,可一定幅度的提高桩间土的承载力特征值;根据 面积置换率(m)的不同,n=2.0~4.0,m大取小值,m小取大值
防渗及垂直幕法处理湿陷
7.3.1设置水平防渗及垂直幕的自的为阻隔基础以上及周围 渗水对基础下湿陷性黄土层的影响,保证其不发生湿陷危害。水 平防渗层布置于基础底面以下,应连续不间断,对于桩基础,桩需 穿过水平防渗层,应处理好桩与水平防渗层界面的防渗工作。重 直唯幕通常沿建(构)筑物基础外边围合布置。本技术已经获得两 项专利授权,专利号分别为:ZL201721011870.4和 ZL201721012269.7。 7.3.2地基处理,一方面要考虑场地土、地下水环境对其处理效 果的影响,另一方面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不应对地基土和地下水 造成污染。地基处理采用材料的耐久性要求,应符合有关规范的 规定。 7.3.3本条规定是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案前应完成的工作,其中强 调要进行现场调查研究,了解当地地基处理经验和施工条件,调查
调要进行现场调查研究,了解当地地基处理经验和施工条件,调查 邻近建筑、地下工程、管线和周围环境情况等
8.1.1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的钻具设备和成桩工艺是国内近年 成功开发的专利技术,自前已投入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工程应用 其适用于填土、黏性土、粉土、黄土、砂土、砾砂、角砾、圆砾、碎石、 全风化岩和强风化岩等可压缩岩土地层,且不受地下水位的限 制。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采用挤土成桩工艺,具有显著的技术、 环保和成本优势,这项施工工艺具有低噪声、无振动、无泥浆污 染、无渣土外运、穿透力强、施工效率高、节约人力资源、施工质量 稳定可靠等特点。 8.1.2开工前,需要进行试成孔,以确定施工参数。成桩设备要 具备施打桩孔至设计直径和控制深度的能力。施工前进行试成 桩施工,一般选择在工程桩外进行试打,如果设计允许,或已有当 地静载荷试验资料和类似地层中的成桩经验,则可以在工程桩中 进行试成桩。试成桩工作应详细记录成孔直径、成孔深度、相邻 孔之间的影响、混凝土用量等施工工艺参数,试成桩结果可以用 来指导今后的基桩施工。 8.1.5后插钢筋笼工艺应在桩身混凝土压灌工序结束后立即进 行,其工艺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1在钢筋笼搬运、吊装和插放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钢筋 笼弯曲、扭转变形; 2钢筋笼的插放工作可以利用钻机副卷扬机和钢筋笼振动 插放装置配合进行;
成功开发的专利技术,自前已投人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工程应用 其适用于填土、黏性土、粉土、黄土、砂土、砂、角砾、圆砾、碎石、 全风化岩和强风化岩等可压缩岩土地层,且不受地下水位的限 制。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采用挤土成桩工艺,具有显著的技术、 环保和成本优势,这项施工工艺具有低噪声、无振动、无泥浆污 染、无渣土外运、穿透力强、施工效率高、节约人力资源、施工质量 稳定可靠等特点。
8.1.2开工前,需要进行试成孔,以确定施工参数。成
具备施打桩孔至设计直径和控制深度的能力。施工前进行试成 桩施工,一般选择在工程桩外进行试打,如果设计充许,或已有当 地静载荷试验资料和类似地层中的成桩经验,则可以在工程桩中 进行试成桩。试成桩工作应详细记录成孔直径、成孔深度、相邻 孔之间的影响、混凝土用量等施工工艺参数,试成桩结果可以用 来指导今后的基桩施工。
3钢筋宠振动插放装置可由低频率、大能量振动锤和传力导 计组成,传力导杆的直径和长度应根据钢筋笼的长度确定,振动 插放工艺应进行试验以保证钢筋笼能够插放到设计深度且混凝 土不离析; 4在吊放钢筋笼时,应将震动插放装置的传力导杆穿入钢筋 宠内一同吊放,钢筋笼沉桩身混凝土后先依靠自重下沉,如钢 筋笼下沉缓慢或停顿时,可启动振动锤通过传力导杆振动插放, 并随时监控钢筋笼顶部设计标高; 5在钢筋笼插放工作完成后,宜使用振动棒对桩身顶部混凝 土进行密实振捣。 通过以上措施保障插人钢筋宠的垂直度和保护层有效厚度。 8.1.6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属于挤土桩,在施工阶段,还应充分 考虑成桩挤土效应对周围环境条件可能产生的挤土负效应。必 要时,可以通过调整钻具类型、成桩工艺、施工顺序、打桩速率及 采用屏障措施来消减负压和挤土负效应
8.2.1、8.2.2施工准备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建立项自施工所需要 技术、设备和物质条件,统筹安排施工力量、钻机钻具和施工场 地。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施工前要完成地质条件、周边管线与建 筑物、地下构筑物的勘测工作。并根据桩基设计要求、钻孔深度、 地层性质综合选择成桩设备与钻具,以及施工工艺。通过施工组 织设计,制定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措施和严格的质检要求,对人 机、料进行合理的安排与配置。钻机接地压力要求进行验算。 8.2.3、8.2.4桩工钻机装备与钻具的合理选择,特别要注意钻机 动力头扭矩、主榄杆高度、钻具类型的确定。国内现有桩工钻机 提供的动力头输出扭矩200kN·m、250kN·m,300kN·m和350kN. 能够满豆想旅这土满注桩的施工需票桩工钻机装冬和机电
8.2.3、8.2.4桩工钻机装备与钻具的合理选择,特别要
动力头扭矩、主榄杆高度、钻具类型的确定。国内现有桩工钻机 提供的动力头输出扭矩200kN·m、250kN·m,300kN·m和350kN. m,能够满足螺旋挤土灌注桩的施工需要。桩工钻机装备和机电
设备的进场检查与检验工作是保证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必须杜 绝使用不合格的机械与机电设备。施工钻具的选择要求如下: 1确定适宜的钻头和中空钻杆的类型与直径: 2钻头主体与螺旋叶片的表面应采用高硬度焊条焊出网状 或条形耐磨条纹,也可在钻头主体与螺旋叶片外表面和外 侧边镶焊合金条或合金块: 34 钻头的钻尖与钻齿的选择应根据设计桩径、岩土层分布 与种类、软硬程度以及钻进成孔程序选用,钻尖可以采用 连接式钻尖或分离式钻尖: 4 钻头的钻齿宜选用合金钢钻齿: 5地下水位以下地层中施工时,钻头的连接式钻尖底部活 门应设有防止进水的构造措施。 8.2.6施工场地应满足桩工钻机对地面坡度及接地压力的要求, 目前国内钻机装备要求的接地压力一般不低于0.1MPa
8.3.1、8.3.2施工放线与确定桩位是基桩施工的首要工作,是控 制工程质量的第一个工序,必须采取严格的测量、检查、交接和验 收工序,确保施打桩位精准。为确保放线定位的准确性,基桩施 工的控制点和水准点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并妥善保护,并 且应按照程序进行严格的检查、交接、记录和验收 8.3.3对于施工顺序的安排应仔细研判可能产生的成桩挤土负 效应,并通过合理的施工顺序减小可能产生的挤土负效应 8.3.4~8.3.13双向螺旋挤十灌注桩的成孔与成桩是施工的关 键工艺,必须按以下要点控制工程施工质量: 1在施工正式开始前应对钻头直径进行检查,确保成孔直径 满足设计要求; 2在钻孔过程中,通过钻机对钻具施加正向扭矩粘竖向压
力,保持双向螺旋挤扩钻头正向(顺时针)向下旋挤扩成孔,直至达 到桩端设计标高; 3钻头达到桩端设计标高后,钻具应保持正向旋转(顺时针): 并启动泵送混凝土,混凝土输送管内的空气可从排气阀排出,待泵 送混凝土进入钻具后,在保持钻具正向旋转的同时缓慢提升钻具: 4混凝土泵送开始前,必须检查泵送混凝土的珊落度,落度 宜为180mm~220mm; 5输送至料斗内的混凝土要连续搅拌,以避免离析; 6钻机成孔至设计深度后,应先将混凝土泵入钻具的混凝士 芯管中,再开始缓慢正向旋转提升钻具。在钻具旋转提升的全过 程中,必须保持混凝土泵连续泵料,并控制钻具的提速与混凝土泵 送量相匹配,确保钻具内有足够高度的混凝土,实现有压灌注。提 钻速度还应根据地层条件进行调整。对于淤泥或淤泥质土地层以 及具有承压水的地层,应适当放慢提升速度,遇到具有承压水的粉 细砂地层时,混凝土压灌必须采取连续进行,不得中断: 7在混凝连续压灌过程中应对双向螺旋挤扩钻具施加与 钻进成孔过程中同方尚扭矩顺时针方向)和轴尚提拉力,双向螺旋 挤扩钻具宜以(10~15)r/min转速和(1~2.5)m/min的上提速度 旋转上提,并须与混凝土泵送量相匹配。当钻尖距地表1.5m左右 时可以停止混凝土压灌,并由钻具的混凝土芯管中剩余混凝土继 续进行桩孔灌注; 8桩顶混凝土超灌高度不宜小于0.8m,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 的混凝土充盈系数宜为1.0~1.2; 9在钢筋笼插放前宜按4m~6m分段对称设置或绑扎主筋保 护层钢筋或砼垫块;在钢筋笼安放到位后,宜使用振动棒对桩身混 凝土进行振捣,以确保桩身混凝土更为均匀,桩头混凝土更为密实
8.3.18桩基施工单位应做好
向螺旋散体材料挤密桩复合
8.4.1湿陷性黄土地区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施工需特别注意防 水,以免造成机位偏差,影响成桩质量。 8.4.2、8.4.3挤密施工间隔分批及时夯填,可以使挤密地基均匀 有效,提高处理效果。在局部处理时,应由外向里施工,在整片处 理时,应从外缘分行、分批、间隔,在整个拟建场地范围内均匀分 布DB44/T 2108-2018 液化石油气钢瓶标识涂敷技术规范.pdf,逐步加密进行施工。 8.4.4试桩应确定成桩设备要具备施打桩孔至设计直径和控制 深度的能力、施工工艺参数等。 8.4.5不同挤密方法应预留不同的松动层厚度。 8.4.6施工参数的确定直接影响处理效果,因此本条规定通过芬 填试验,确定合理的施工参数,以保证夯填质量,并为施工监督 提供依据。其中通过夯填试验确定桩径是否到达设计要求,尤为 孟西
填试验,确定合理的施工参数,以保证夯填质量,并为施工监督 提供依据。其中通过夯填试验确定桩径是否到达设计要求,尤为 重要。
9.1.1~9.1.3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T程施T质量验收规 范》GB50202和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以强 制性条文规定必须对基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进行检验。桩身 质量完整性与基桩承载力密切相关,桩身质量检测抽样率越高, 通过检测可减少桩基安全隐患,并为判定基桩承载力提供参考。 9.2.1~9.4.6应根据检测目的、内容和要求,结合各种检测方法 的适用范围,并考虑工程重要性、设计要求、地质条件、施工因素 等情况选择检测方法和检测数量。影响桩基承载力和桩身质量 的因素存在于桩基施工的全过程中。桩基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局 部地质条件与勘察报告不符、工程桩施工参数与施工前的试验参 数不同、原材料发生变化、设计变更、施工单位变更等情况,都可 能产生质量隐患、且设计计算的单桩、桩基承载力以及复合地基 承载力、复合地基增强体承载力与实际工程情况亦存在一定差 异,因此,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检验是有必要的。不同阶段的检验 要求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和行业标准《建筑地 基处理技术规范》JCJ79执行
DB63/T 1769-2019 青海省绿色建筑施工质量验收规范9.6双向螺旋散体材料挤密桩复合地基质量检测
9.6.1挤密桩复合地基的质量控制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施工 过程可有效控制成孔深度、直径,分层填料数量和夯击情况等,对 每根挤密桩和桩间土挤密情况随时进行检查,如发现不合格情 况,应采取补救措施
9.6.2对挤密桩复合地基,孔内填料的质量检验无为重要。对于 湿陷性黄土不仅要检测密实度,还应对处理深度范围内的湿陷性 消除情况进行检测,且应保证检测的数量,对于预钻孔挤密地基, 桩体直径为检测重点。 9.6.4对于乙类以上的建筑物,应进行现场载荷试验或原位测 试,且需在处理深度范围内取样测定挤密土体的湿陷性及孔内填 料的压缩性,保证湿陷性消除且密实度达到要求。对特别重要的 项自,还应进行现场浸水载荷试验以确保工程质量。用探井的方 式取原状土样,确保检测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