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7/T 5175-2021 建筑与市政工程绿色施工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1 混合料应根据用量随拌随运; 2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与摊铺机匹配的自卸汽车运输; 3运料车应具有保温、防雨、防污染、防混合料遗撒与沥 青滴漏的功能;
4运输车辆应定期保养维护,宜选用低能耗、低噪声、低 污染的车辆; 5运输车辆应使用经核准的运输单位和车辆,车辆宜配置 卫星定位系统。
8.1 基础及下部结构工程
8.1.1桥梁的陆上基础施工,应符合本标准第6章的相关规定。
8.1.2水中基础施工宜搭设钢栈桥和钢管桩施工平台GB50879-2013标准下载,根据水 深及通航的要求宜采用钢围堰、钢套箱等施工作业。 8.1.3 桥梁桩基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钻孔灌注桩施工宜采用旋挖钻机成孔施工工艺; 2 泥浆护壁钻(冲)孔桩施工宜采用泥浆处理技术; 3 灌注桩桩头凿除宜采用套管环切技术; 4 桩基钢筋笼宜采用滚焊技术、全自动数控钢筋加工技术: 5 钢筋笼连接应采用机械连接方式。 8.1.4 墩台钢筋、盖梁钢筋宜采用整体吊装工艺。 8.1.5 现浇墩柱养护宜采用覆膜、滴灌养护或涂刷养护剂的 方式。
陆工桥梁墩柱 柱模板宜采用定型、节段式、可周转材料
柱模板宜采用定型、节段式、可周转材料。
8.2.1桥梁上部结构工程的钢筋、混凝土施工,应符合本标准 第6章的相关规定。 8.2.2支架拆除后,应清除混凝土硬化的支架基础并恢复原 地面。 8.2.3上部现浇结构施工应采用无支架或少支架施工工艺;大 跨径门洞应采用贝雷架及钢管支撑。 8.2.4上部现浇结构外模系统宜采用大块钢模板、覆塑模板
8.2.5城市大型桥梁板、梁、柱宜采用工厂化预制拼装工艺 高强混凝土材料
8.3.1桥梁施工便道应结合永久道路设计,当占用河道或绿地 时,施工结束后应全部清除 8.3.2桥梁的混凝土应选择商品混凝土,并宜采用粉煤灰等地 材,降低水泥用量。
8.3.5桥面清扫应采用吸扫方式,降
9.1.1隧道开挖应根据围岩地质条件、施工断面、施工 按照“性能先进、配套合理、注重工效”的原则,合理选 械设备。
9.1.2隧道洞口开挖前,施工单位应编制隧道进洞专项施
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提前采取预加固措施,降低地质灾害 的概率和危害程度。
9.1.6隧道爆破应采用节能环保水压光面爆破和毫秒延时
技术,施工中应根据围岩情况优化钻爆设计参数。 0.1.7爆破钻孔应采用湿式凿岩,并应采取炮眼钻杆消声措施 作业人员要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9.1.10隧道洞身开挖应有良好的通风、照明、调度、高压风 给排水和供电系统,并做好洞内有害气体、粉尘浓度和噪声的 监测。
9.1.11 隧道洞身施工期间应设置专门的洒水或喷雾装置,定 时、定点洒水或喷雾
9.1.12隧道洞渣装、运施工宜选用电力驱动机械。
1隧道洞渣应优先考虑利用: 2弃渣场应有防止发生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等危害的 措施,并应进行绿化防护。
9.2.1 初期支护应紧跟开挖及时施作,锚、网、顶、喷相结合。 9.2.2初期支护的喷射混凝土宜采用湿喷工艺,液体速凝剂应 采用环保无碱速凝剂。 9.2.3喷射混凝土时,应采取水幕、通风、集尘器或除尘器等 措施进行降尘。 9.2.4初期支护钢架加工应配置专用弯曲或成型加工设备,并 应采用工厂化预制拼装工艺
应采用工厂化预制拼装工艺
9.3.1隧道防排水施工应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 制宜,综合治理”原则进行施工,对地表水、地下水要善处理 形成一个完整通畅的防排水系统。 9.3.2隧道防排水材料应符合设计及有关标准要求,不得使用 有毒、污染环境的材料。 9.3.3隧道防排水不得污染环境,排水不得直接排入饮用水源 9.3.4隧道初期支护基面处理及防水板铺挂作业应配置可移动 的专用作业台架
9.4.1二次衬砌钢筋应集中加工、统一配送:钢筋安装宜采用 专用的钢筋安装台车、钢筋定位卡具;钢筋连接宜采用机械 连接。 9.4.2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应采用全断面模板台车、泵送浇筑 工艺、机械振捣密实。 9.4.3二次衬砌混凝土生产应采用自动计量拌和站集中拌和 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泵送入模的机械化流水作业线。 9.4.4二次衬砌混凝土养护应采用自行式喷淋养护台车。 9.4.5隧道仰拱混凝土浇筑应配置液压仰拱栈桥。 9.4.6衬砌环向施工缝、沉降缝应合理设置,并做好隧道节段 及整体防水处理
10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10.1基坑围护及地基处理
10.1.1基坑围护及地基处理施工前,应调查清楚基坑开挖范围 内各种管线,经有关单位同意后方可拆除、改移或采取保护 措施。 10.1.2土石方工程应符合本标准第6.1.1条的规定。 10.1.3 在交通量大的地区宜采用盖挖法施工。 10.1.4基坑围护工程应结合工程特点采用支护结构与永久工程 相结合的方法,地下连续墙宜采用两墙合一建造技术。 10.1.5富水地层应结合工程特点采用基坑封闭降水技术,并宜 符合下列规定: 1对土质地层,宜采用灌注桩与高压旋喷桩联合止水; 2对有碎石层、风化岩地层,宜采用地下连续墙止水。 10.1.6基坑围护工程施工应采取下列技术措施: 1富水地层基坑施工应对基坑降水进行回灌和利用; 2采用灌注桩支护结构应采用超灌高度控制技术,水泥土 搅拌桩止水惟幕应使用三轴以上施工设备: 3现场应采用降尘综合技术、隔声墙降噪措施,并应进行 在线监控; 4围护结构施工应选用低噪、环保、节能、高效的机械设 备和工艺; 5宜采用可再利用的工具式钢结构组合内支撑施工技术; 6锚杆(索)施工应采用套管跟进锚杆(索)施工技术和 可回收锚杆(索)技术: 7围护结构施工过程产生的泥浆应进行泥水分离后再外运; 8混凝土内支撑拆除应采用切割技术,并对拆除混凝土加
以利用; 9富水地层盾构机进出洞区段宜采用冻结法进行加固; 10盾构机进出洞区墙体钢筋应采用玻纤筋
10.2主体结构及防排水
10.2.1城币道交通工程场站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工程应采用高强钢筋应用技术、全自动数控钢筋加 工技术、钢筋焊接网片技术、钢筋集中加工配送技术; 2车站顶板施工应采用铝合金模板施工技术、塑料模板施 工技术、木塑模板技术、早拆模板施工技术: 3支撑体系应采用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技术、钢木龙 骨技术; 4结合工程实际,利用车站结构对非传统水源回收与利用 技术。 10.2.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区间盾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现场应设置专用渣土堆放场,渣土坑应有防渗措施 并及时清理渣土; 2所有作业场所应设置照明设施,隧道内照明灯设置合理 地面照明应在满足施工要求情况下避免光污染: 3盾构施工中,洞内、洞口必须安置足够的排水设备,隧 道内排水应经过多级沉淀达标后方可排入市政排污管道: 4施工前,应根据盾构设备状况、地质条件、施工方法、 进度和隧道掘进长度等条件,选择通风方式、配置通风设备和隧 道内温度控制措施; 5隧道内应使用专用仪器对可燃性或有害气体进行检测, 并应加强通风措施,气体浓度应控制在安全充许范围内; 6盾构施工过程中注浆材料、渣土改良材料等应满足环保 要求; 7泥水盾构机施工时,泥水处理系统应配备压滤机: 8泥水盾构施工时应采用机械方式对废牵泥浆进行分离
固体废弃物按照弃渣处理,液体应回用处理,不能回用的按规定 处理; 9施工中产生的废弃物应集中存放并定期清理,不得做焚 烧处理; 应采用电力车技术; 11 地铁工程渣场应采用自动喷淋降尘技术; 12 富水地层联络通道应结合工程特点采用冻结法进行 加固; 13 盾构机应采用液压油循环净化再利用技术。 10.2.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高架结构应采用预制桥拼装、预制 简支U型梁施工技术。 10.2.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防水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采用PVC、EVA、PE防水卷材及玻纤建筑防水材料; 2注浆材料应满足环保要求,宜采用水泥、水玻璃等注浆 材料,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防泄漏措施
1应采用PVC、EVA、PE防水卷材及玻纤建筑防水材 2注浆材料应满足环保要求,宜采用水泥、水玻璃等 材料,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防泄漏措施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面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 采用“可”。 2标准中指明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工程施工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规范》GB/T50743 《城镇道路沥青路面再生利用技术规程》CJJ/T43 《橡胶沥青路面技术标准》CJJ/T273
建筑与市政工程绿色施工技术标准
《建筑与市政工程绿色施工技术标准》DB37/T5175一2021 经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1 月26日以鲁建标字【2021】4号通知批准、发布。 为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山东省政府建 设生态山东的要求,努力在山东省全面贯彻绿色施工理念,本杨 准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了近 年来绿色施工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国外先进技术标准。 为便于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 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 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 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 参考。
目 電次1总则382术语393基本规定..403. 1一般规定403.2环境保护403.3资源节约414施工准备··455施工场地··466房屋建筑工程·476. 1地基基础工程·476. 2主体结构工程496. 4保温和防水工程496.5机电安装及其他工程507地下综合管线及道路工程517.1地下综合管线工程518城市桥梁工程··528.1基础及下部结构工程529城市道路隧道工程·539.1土石方工程5310城市轨道交通工程5410.2主体结构及防排水·5437
1.0.2本标准主要针对山东省建筑工程、市政工程的绿色施
1.0.3选用绿色施工技术时,应综合考虑工程类型、
在地的自然条件、周边环境、资源供应及动力条件等因素。
分,已纳入了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评价内容。 2.0.4喷混植生作为一种护坡绿化工程技术,具备边坡植被修 复与浅层防护的功能。按照喷播混合料中是否包含种植土,喷混 植生技术分为液压喷播(不含种植土)、客土喷播(含种植土)。 2.0.11防水透气膜具有防水透气功能,起到对保温层及墙体结 构的保护作用,在达到外墙防水功能的同时,使保温层在长期使 用过程中仍能达到设计规定的保温热工性能。
贝猫 2.0.11防水透气膜具有防水透气功能,起到对保温层及墙体结 构的保护作用,在达到外墙防水功能的同时,使保温层在长期使 用过程中仍能达到设计规定的保温热工性能
2.0.11防水透气膜具有防水透气功能,起到对保温层及墙体结
3.2.3密闭空间临时通风及空气检测技术是指在深井、密闭空
间或冬季施工的暖棚等密闭环境内设临时通风口,安装可封闭型 轴流风机进行机械通风,并对密闭环境内空气质量进行监测
间或冬季施工的暖棚等密闭环境内设临时通风口,安装可封闭型 轴流风机进行机械通风,并对密闭环境内空气质量进行监测 对于逆作法半封闭基坑环境下,除了进行机械通风外,尚应 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与降噪、除尘、照明及电力设施采取综合 管控技术。
3.2.8除了隔油池、化粪池,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现场设置
(2)对模板的使用应进行优化拼接,减少裁剪量;对术模 板应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加工制作提高重复使用率的技术;对短木 方采用指接接长技术,提高未方利用率。 (3)对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的混凝土余料做好回收利用,用 于制作小过梁、混凝土砖等。 (4)对二次结构的加气混凝土砌块隔墙施工中,做好加气 快的排块设计,在加工车间进行机械切割,减少工地加气混凝土 砌块的废料。 (5)废塑料、废木材、钢筋头与废混凝土的机械分冻技术 包括电磁体磁性分铁器技术,利用废旧砖瓦、废旧混凝土为原 料的再生骨料就地加工与分级技术。 (6)现场直接利用再生骨料和微细粉料作为骨料和填充料 生产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砖、透水砖等制品的技术。 (7)利用再生细骨料制备砂浆及其使用的综合技术
自前关于非传统水源的界定不尽统一。现行国家标准《民 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规定非传统水源是指不同于传 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 等。《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技术指标及实施与 评价指南》(2019年1月)规定非传统水源包括基坑降水、雨 水、洗车水、生活洗漱废水等。在基坑施工和使用期间以地下水 控制为目的的降水,纳入非传统水源范畴,否则应算作传统 水源。 基坑施工降水回收后,可用于回灌、绿化、降尘及混凝土养 护等。 当基坑降水用于回灌时,可采用抽灌一体化装置实现富水 地层基坑降水回灌。该装置主要包括:降水井、抽水泵、沉淀 地、过滤器、压力罐、回灌泵、止水阀、压力表、流量计、回 灌并。该技术还可以设置电控系统用于远程控制回灌压力和 流量。
回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恶化地下水水质,优先采用同层 地下水回灌;非同层回灌时,回灌水源的水质不应低于回灌目标 含水层地下水的水质。基坑降水所用水并封并时,也应采取防止 污染地下水水质的措施。
3.3.5施工现场应综合利用太阻能
气能热水及其他可再生能源,进行烧热水、照明、取暖等。 3.3.6生活区、办公区采用时控开关智能限电器、USB插座充 电等技术,对每个电源插座进行功率控制,禁止大功率电器的使 用,既节能文保证用电的安全。 LED灯具有高效、省电、寿命长、无辐射、节能、环保、 冷发光等特点,适合各种场所使用。 声光控开关主要由音频放大器、选频电路、延时开启电路和 可控硅电路组成。可根据自然光的亮度(或人为亮度)的大小, 结合音频大小形成声光自动控制,实现日熄夜亮的效果,节约 用电。 人体感应类开关又叫热释人体感应开关或红外智能开关。它 是基于红外线技术的自动控制产品,当人进入感应范围时,专用 传感器探测到人体红外光谱的变化,自动接通负载,人不离开感 应范围,将持续接通:人离开后,延时自动关闭负载。 3.3.7施工单位应优先使用国家、行业、地方政府推荐的节能 高效、环保的施工机械设备,严禁使用国家、行业、地方政府明 令淘汰的施工设备机具和产品。 变频施工设备是在施工设备供电系统上增加变频器,把施工 设备电源的固定频率变成需要的频率,具有运行平稳、能耗低、 工效高等特点。塔吊、施工电梯、升降机等大型施工设备宜优先 选用变频设备。 临时变压器安装功率补偿装置可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线路损 耗,增加电路有功传输能力,减少输配电设备容量,改善供电 质量。 3.3.8基坑支护方案优化时,应在综合考虑造价、工期等因素
3.3.7施工单位应优先使用国家、行业、地方政府推荐的节能 高效、环保的施工机械设备,严禁使用国家、行业、地方政府明 令淘汰的施工设备机具和产品,
变频施工设备是在施工设备供电系统上增加变频器,把施 设备电源的固定频率变成需要的频率,具有运行平稳、能耗低 工效高等特点。塔吊、施工电梯、升降机等大型施工设备宜优先 选用变频设备。 临时变压器安装功率补偿装置可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线路损 耗,增加电路有功传输能力,减少输配电设备容量,改善供电 质量。
的基础上,选择减少土方开挖、实现支护结构回收利用的方案。 司时应考虑场内土方平衡,土方就近堆放,减少总运输量和弃置 量。当基坑支护结构超出红线时,应选用可回收的支护结构
4.0.1施工单位应运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建立
4.0.1施工单位应运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建立施工 过程的全专业模型,用于技术管理与项目管理,包括但不局限于 图纸会审、场地布置、机电管线布设、过程模拟控制、细部设计 优化、进度管理、材料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与工程验收 等,有效提高绿色施工技术水平。
4.0.2绿色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应由基础层(感知层)、平台层
4.0.2绿色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应由基础层(感知层)、平台层、 应用层、用户层构成
基础层(感知层)应包括施工现场信息采集、显示等各类 信息设备以及设备运行的基础设施,应具有身份识别、图像采 集、声音采集、空气环境监测、设备运行状态监测、移动终端采 集和信息识别、控制、显示等功能。 平台层应具有互联网协作、管理协同、移动互联、物联网接 入、BIM等功能,对基础层(感知层)收集的信息数据进行处 理,为应用层提供支撑。 应用层由工程信息管理、人员管理、机械设备管理、生产管 理、施工现场环境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视频 监控等模块构成,向参建单位、从业人员、行业监管部门等提供 应用服务。 用户层包括行业主管、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系 统管理和数据维护等相关单位及从业人员,应提供PC端和移动 瑞两种展现手段,满足用户要求
六大要素的监测,相关数据应实时录入监测系统,保证远程实时 接收监测结果。对于危险性较大的施工工序,远程监控安装率宜 达到100% 。
5.0.1施工作业、材料存放区与办公、生活区应划分清晰,并 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生活设施应远离有毒有害物质。 5.0.2应根据施工情况估算材料需求量进场,确定合理的材料 堆放场地。施工现场作业棚、库房、材料堆放等宜靠近交通线路 和主要用料部位布置。易燃易爆危险品存放处应远离易燃物质
5.0.5塔吊等垂直运输设施与车库筏板或车库框架柱共用
基础,不仅减少塔吊基础占地,还可避免塔吊基础拆除造成的材 料浪费。塔吊与车库筏板共用一个基础时,在塔吊基础施工之 前,将塔吊基础底部防水与车库筏板防水相连接,然后同步施 工,确保筏板整体防水效果。塔吊与车库框架柱共用一个基础 时,基坑开挖完毕后,先浇筑塔吊与框架柱共用基础并安装塔 吊,利用塔吊完成基坑余土清理,模板、钢筋等材料运输任务
6. 1 地基基础工程
6.1.1土方分类应考虑主要组分重量及比例、密度、含水率等。 土方堆放、运输时,应采取覆盖、封闭措施,防止产生扬尘 6.1.3高喷搅拌法是采用高压水或高压水泥浆形成高速喷射流 束,冲击、切割、破碎地层土体,由专用钻具将水泥浆等材料与 地基土强制搅拌形成水泥土桩。该技术融合了高压旋喷法和深层 搅拌法的优点,采用自钻式下沉,返浆少、无泥浆、无挤土 效应。
6.1.4本条针对经常采用的儿种桩基施工方法,提出了相应的
6.1.4本条针对经常采用的儿种桩基施工方法,提出了相应的 绿色施工要求。
1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 5100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规定,对于人工挖孔桩 母日开工前应检测并下的有毒气体,桩孔开挖深度大于10m时, 应有专门向井下送风的设备,送风量不宜少于25L/s。 现行行业标准《大直径扩底灌注桩技术规程》JGJ/T225规 定,每日开工前应检测孔内是否有有毒、有害气体,并应有安全 防范措施;当桩孔挖深超过3m~5m时,应配置向孔内作业面送 风的设备,风量不应少于25L/s。 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规 定,现场应配备气体浓度检测仪器,进入桩孔前应先通风15min 以上,并经检查确认孔内空气符合三级标准浓度限值。由于施工 过程中曾多次发生孔深小于10m,操作人员、救援人员中毒造成 伤亡的情况,特别是炎热的夏季此类事故更易发生,因此规定人 工挖孔作业时,应持续通风,现场应至少备用1套通风设备。 综合前述标准的相关规定,本条第1款没有规定不需要通风
的孔深限值。 2《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年版)规 定,采用桩基时设计文件应提出桩型、桩径、桩长、桩端持力层 及桩进入持力层的深度要求,设计所采用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地基承载力的检验要求。未要求必须明确桩基施工方法。 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供桩基设计参 考的侧阻力、端阻力取值表中,仅按照预制混凝土桩、泥浆护壁 钻(冲)孔桩、十作业钻孔桩等进行分类,未对施工工艺做进 一步细分。 桩基施工工艺属于施工和工艺范畴,设计文件中一般不会过 多涉及施工问题,应由施工单位在综合考虑岩土层条件、地下水 条件、周边环境、基桩尺寸等因素基础上自行选择绿色施工 技术。
的托深限值。 2《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年版)规 定,采用桩基时设计文件应提出桩型、桩径、桩长、桩端持力层 及桩进入持力层的深度要求,设计所采用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地基承载力的检验要求。未要求必须明确桩基施工方法。 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供桩基设计参 考的侧阻力、端阻力取值表中,仅按照预制混凝土桩、泥浆护壁 钻(冲)孔桩、十作业钻孔桩等进行分类,未对施工工艺做进 一步细分。 桩基施工工艺属于施工和工艺范畴,设计文件中一般不会过 多涉及施工问题,应由施工单位在综合考虑岩土层条件、地下水 条件、周边环境、基桩尺寸等因素基础上自行选择绿色施工 技术。 6.1.5本条强调基坑施工前应进行方案优化,包括设计方案优 化、施工方案优化。 喷射混凝土施工时的防尘措施包括在喷射机或混合料搅拌处 设置集尘器或除尘器、在粉尘浓度较高地段设置除尘水幕、加强 作业区的局部通风、添加增黏剂等外加剂。 6.1.6基坑降水应遵循保护优先、合理抽取、抽水有偿、综合 利用的原则,宜采用高压喷射水泥土、搅拌水泥土、地下连续 墙、混凝土咬合桩、钢板桩等封闭惟幕隔水施工方法,隔断地下 水进入基坑施工区域。 6.1.7承台、底板施工时,可采用预制混凝土薄板胎模代替砖 胎模。混凝土薄板通过平面钢片、转角钢片与预留孔眼进行螺栓 连接,以快速简便的方式在垫层上装配,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冈 度,能够承受侧向水十压力目内面光滑的混凝十构件胎模,具有 环保和节材效果。一般适用于支模高度不大于1500mm的承台 底板或基础梁,以及类似地下埋入构件的胎模施工,
6.1.5本条强调基坑施工前应进行方案优化,包括设计方
6. 2 主体结构工程
6.2.1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
设置温度和湿度传感器,自动控制养护用水的启停,地面设置排 水沟与三级沉淀池相连,实现养护用水的循环重复利用。
的工具化、标准化吊具、支撑架体等产品,包括标准化堆放架 模数化通用吊梁、框式吊梁、起吊装置、吊钩吊具、预制墙板斜 支撑、叠合板独立支撑、支撑体系、模架体系、外围护体系、系 列操作工具等产品。
6. 4保温和防水工程
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温度较低时,容易造成短期内不易发现的 伤害,但长时间后往往出现涂层开裂、破碎或分离等
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温度较低时,容易造成短期内不易发现的 伤害,但长时间后往往出现涂层开裂、破碎或分离等。 65.4.5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时应采取安全和劳保措 施。高处施工的基本安全措施不能遗漏。此外,质量较差的岩棉 会刺激皮肤,轻则弓起刺痒,重则造成红肿。岩棉外保温施工 时,除考虑采取界面处理等技术措施外,还应配备必要的劳保用 品,用以保护操作人员的健康。
6.4.5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时应采取安全
6.5.5无螺纹型连接器包括通用型和推线式两种
6.5机电安装及其他工程
6.5.5无螺纹型连接器包括通用型和推线式两种结构。
7.1 地下综合管线工程
JB/T 13654-2019 反击式破碎机 铸造板锤 技术条件.pdf7.1.2地下管线施工应优先采用拉管、管等非开挖施工工艺 特殊情况下也可采用超浅埋暗挖、盖挖逆作施工技术
特殊情况下也可采用超浅埋暗挖、盖挖逆作施工技术
8.1 基础及下部结构工程
统施工技术。利用高效节能固液分离技术,通过沉淀、挤压、用 干三个环节对施工后的泥浆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出来的泥饼,较 原泥浆体积缩减70%以上:分离出来的尾水可进行绿化、混凝 土养护、道路洒水等,实现泥浆零排放。泥浆分离循环系统施工 技术,通过重复多次利用,大幅度减少水、添加剂使用量,提高 工效。
9.1.4隧道洞身开挖方案
9.1.6采用水压光面爆破和毫秒延时爆破技术,可提高钻眼效 率和爆破效果,降低工料消耗。
DB32/T 3153-2016标准下载10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10.2主体结构及防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