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CS175-2004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pdf

CECS175-2004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CECS175-2004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9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84384
下载资源

CECS175-2004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CECS175-2004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pdf

当内模为筒芯时,按本规程图1(a)的规定,顺筒方向为筒芯 轴线的方向,横简方向则为与之垂直的方向。理论分析和试验研 究均表明空心楼板两个方向的弹性刚度差异不超过10%,两个方 向弹性刚度比主要与筒芯直径和板厚的比值相关。由于拟梁法同 时考虑空心楼板的两个计算方向,楼板两个方向弹性刚度的差异 对计算结果有一定的影响,本条第2款给出了板顶厚度和板底厚 度相等、简芯均勾布置时拟梁的截面抗弯刚度的计算公式,其中系 数?是根据常用外径(不大于500mm)简芯的空心楼板进行有限 元分析后给出的近似取值。公式中顺筒方向,横简方向的拟梁宽 度S1、S2为拟梁所代表空心楼板的实际宽度,不是程序输人截面的 宽度。当板顶厚度、板底厚度不等时,顺筒和横筒方向楼板抗弯刚 度可根据筒芯的实际位置计算。

4.5.1直接设计法参考了美国ACI318规范的有关规定。直接

4.5.1直接设计法参考了美国ACI318规范的有关规定。直接 设计法的分析源理与本规程第4.6节的等代框架法相同,是基于 理论分析与试验校核给出的简化方法。如满足本条的限制条件DLT1248-2013 架空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导则

直接设计法可方便地应用于承受竖问均布荷载的钢筋混凝土柱支 承板楼盖的内力分析。 限制条件主要是为了保证楼盖与直接设计法弯矩分配系数的 计算条件基本相符,避免造成较大的误差。第2款中区格的长宽、 第3款中的跨度,均指柱轴线到柱轴线的距离。第1款的限制条 件,主要是由于两跨楼盖的中间支座负弯矩值偏大;第2款、第6 款的限制条件都是为保证楼板的双向受力;第3款的限制条件是 为满足纵向受力钢筋切断点的构造要求;第4款的限制条件具体 如图2所示,按此规定,柱子在规则柱网的累积总偏移不应超过偏 心方向跨度的20%,

柱子离相邻柱中心线的最大偏移

1、2分别为计算方向、垂直于计算方向的轴线到轴线跨度。 直接设计法按楼盖纵横两个方向分别计算,如图2,当方向为计 算方向时,则方向的跨度为l、方向的跨度为l;当方向为 计算方向时,则方向的跨度为1,、方向的跨度为12。当内模为 简芯时,空心楼板顺筒方向、横筒方向都可能成为直接设计法的计 算方向。 无梁的柱支承实心板楼盖的α等于0,带梁的柱支承实心板

(a)无梁的柱支承板

【b】带梁的柱支承板

上若有梁,也应包括在内。净跨指区格板内柱(柱帽或墙)侧面之 间距离,当柱(柱帽)截面为圆形或规则多边形时可按等面积的方 形支座处理,图4列出了儿种常见的形式。

4.5.3负弯矩的控制截面为按净跨考虑的支座侧面,对圆

则多边形支座按等面积方形支座考虑,同第4.5.2条条文说明。 正弯矩的控制截面为跨中。 表4.5.3中系数的取值原则为正弯矩、内支座负弯矩取变化 范围的上限,外支座负弯矩取变化范围的下限,因为多数情况下外 支座负弯矩配筋的裕量较大,这个原则有利于保证各截面均具有 可靠的承载力。 表4.5.3中的端跨支座约束条件如图5所示:(a)外边缘搁置 在砌体墙上;(b)各支座处均有梁的柱支承板;(c)各支座处均无梁 的柱支承板;(d)仅有边梁的柱支承板;(e)外边缘为剪力墙的情 况。

(d)在内支座处无梁(有边梁)(e)外支座嵌固

图5计算板带端跨支座约束条件

4.5.4对于承受竖向均布荷载的柱支承板,设计时可认为控制截 面弯矩分别在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内均匀分布。表4.5.4中分配 系数为柱上板带承受弯矩在计算板带中的比值。分配系数为1.00 的情况,表示计算板带在此截面的弯矩均由柱上板带承担,跨中板 带按最小配筋率配筋即可。 本条规定的分配系数主要取决于ui、β两个参数,具体系数 可通过表中数值线性插值得到。根据本规程第4.5.1条的规定,

比例分配给两个半个跨中板带。对于与支承在墙上的柱上板带相 邻的跨中板带,由于墙的截面刚度较大,则与墙相邻的半个跨中板 带从计算板带中分配到的弯矩较少,为保证跨中板带具有足够的 承载能力,要求整个跨中板带承受另一个半个跨中板带弯矩设计 值的2倍,

4.5.6对带梁的柱上板带,弯矩除分配给梁外.其余弯矩上

,刘布梁的柱 配给梁外,其余驾炮由柱, 带的板承担。梁除承受柱上板带分配的弯矩外,还应承受直 用在梁上的集中荷载和线荷载产生的弯矩,线荷载应包括梁衣 上、下凸出部分的自重。

4.5.7由于表4.5.3中的系数对端支座负弯矩取变化范月

限,为保证板和边柱间具有足够的受冲切承载力本条中取达

4.5.8对带梁的柱支承板,结构分析时梁周边的部分板应作为其 翼缘共同受力。对边梁,抗弯惯性矩计算截面为倒L形,截面翼 缘宽度为b十hw;对中间梁,抗弯惯性矩计算截面为T形,截面翼 缘宽度为b,十2h,其中b.为梁宽度。

对无梁的柱支承板,由于空心楼板的刚度小于实心楼板,楼板 空心区域按刚度相等的原则等效成实心楼板后,此时无梁的柱支 承板可等效为实心带梁的柱支承板(如图6)。由此,本规程规定 无梁的柱支承板中,梁的抗弯惯性矩可按柱轴线楼板实心区域确 定。对非抗震设计,柱轴线楼板实心区域按本规程第6.3.1条第 1款确定;对抗震设计,柱轴线楼板实心区域即为暗梁

(a)实际截面 ()等效截国 图6无梁的柱支承空心板楼盖的刚度等效 1一柱轴线楼板实心区域;2一楼板空心区域

5.9计算1.时矩形的划分方法以使1.最天为原则。梁抗扭 矩计算时,应取扣除内模后的实际截面。当内模为筒芯时,可 芯外接正方形扣除。

4.5.10本条规定的是计算板带中楼板的抗弯惯性矩,不包括柱

当内模为筒芯时,首先要确定计算方向是顺简方向还是横筒 方向,然后可按本条的规定确定计算方向、垂直于计算方向楼板抗 弯惯性矩。本条给出的顺简方向、横简方尚楼板抗弯惯性矩的计 算公式均由楼板实心区域和楼板空心区域两部分组成,实心区域 空心区域的划分详见图6。采用直接设计法进行内力分析时按级 横两个方向分别计算,空心楼板两个方向抗弯惯性矩的差异对于 计算结果影响较小。为简化计算,条文计算公式中楼板空心区域 两个方尚单位宽度范围内的截面抗驾惯性矩取为相等,均按顺筒 方向确定。

4. 6. 1 对于不满足本规程第 4.5. 1 条限制条件的承

对于不满足本规程第4.5.1条限制条件的承受竖向均布

荷载的柱支承板楼盖和承受水平荷载、地震作用的柱支承板楼盖: 可采用等代框架法进行内力分析。 在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每个计算方向的等代框架均为以柱 轴线为中心的连续框架,等代框架由连续梁和多个柱组成。等代 逛架梁的宽度为柱轴线两侧区格板中心线的距离图7(a),与本 规程第4,5.2条规定的直接设计法计算板带宽度相同,此区域内 的梁也包括在等代框架梁之内。每层楼盖及与其相连柱可单独进 行分析,并假定柱与上、下层的楼盖固接。

(a)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

(a)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

(b)水平荷载、地霆作用下

图7楼盖等代框架梁的宽度

在水平荷载、地震作用下,用来计算地震作用的重力荷载代表 直应取整个楼盖内的楼盖自重标值和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且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CB50011的有关规定。 比时等代框架不能取一层的框架,而应取从结构的底层到顶层所 有的楼盖和柱组成的框架。等代框架梁的宽度b,、6按图7(b)所 示,并按下式计算:

31, 1+2 312 1, +c1 2, =min .b, =min 4 2 4. 2

当不符合第4款的规定时,须考虑可变荷载的不利布置。 2由于等代框架梁刚度的变化对等代框架法计算结果的影

当不符合第4款的规定时,须考可变荷载的不利布置。

4.6.2由于等代框架梁刚度的变化对等代框架法计算结果 响较小,故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等代框架梁抗弯惯性矩的计

轴线上楼板实心部分的惯性矩计算不同,第4.5.10条仅指楼板, 面本条包括梁。对无梁的柱支承板,本条的公式与第45.10条相 同。 4.6.3水平荷载、地震作用下等代框架梁计算宽度与竖向荷载下 不同。 4.6.4~4.6.6竖向荷载作用下,等代框架柱由柱及柱两侧横向 构件组成。等代框架柱的柔度为柱柔度和柱两侧横向构件柔度之 和,构件的转动刚度与柔度互为倒数,由此可确定等代框架柱转动 刚度Kc的计算公式。对无柱帽呈无梁的柱支承板楼盖结构,柱 4E..I. 的转动刚度可取 K。 ,此公式为近似计算公式,柱转动刚 度的精确结果可由第4.6.4条的规定确定。 4.6.7当楼盖结构符合本规程第4.5.1条第6款的规定时,可满 足本规程第4.5.4条~~第4.5.6条给出分配系数的计算条件,可 按上述各条沿等代框架梁宽度方向分配计算弯矩。 4.6.8本条规定了采用等代框架法计算时的弯矩控制截面,对圆 形或规则多边形支座按等面积方形支座考虑,同第4.5.2条条文 说明。对于有柱帽的端跨外支座的特殊规定是为避免此种情况下 外支座弯矩折减过多

5.1.1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中的预应力筋通常采用无粘结预应 力筋,仙也可根据工程需要采用有粘结预应力筋。楼板配筋宜采 用裂缝控制效果较好的带肋钢筋或焊接网片。各类构件的受拉钢 筋、箍筋、受扭钢筋的配筋率和构造要求尚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 定。 采用拟梁法等截面换算的方法进行空心楼盖结构的内力分析 后,应按空心楼板的实际截面进行承载力计算。

5. 1. 1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中的预应力筋通常采用无米

5.1.2边支承双向板楼盖的承载力计算结果可在保证安

楼板按弹性方法进行内力分析时,考虑到楼板止弯矩沿横间 分布不均匀,第1款提出了楼板正弯矩的折减方法。两个方向楼 板的最大正弯矩、负鸾矩可取弹性计算的结果,可取经调幅后的 计算结果。 第2款规定参考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0一74的 有关规定,在考楼盖整体薄膜效应的情况下提出了对区格板跨 中和支座截面计算弯矩的折减方法。

效应与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荷载效应进行组合。由于水平荷载、地 震作用下等代框架梁的宽度与竖向荷载作用下不同,两种荷载效 应只在本规程第4.6.1条第3款规定的宽度范围内进行组合,取 全部水平荷载和地震作用产生的荷载效应和此宽度范围内竖向荷 载产生的荷载效应,并在此宽度内配置受力钢筋。 5.1.4结合空心楼板的特点,为保证结构的延性,对考虑弯距调

幅空心楼板的截面受压区高度提出了要求。根据实际受力情况, 受压区最小翼缘厚度:可为板顶厚度(正弯矩计算截面)或板底厚 度(负弯矩计算截面),且相对受压区高度二x/h:二t/h,的条件 均满足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 虑内力重分布设计规程》CECS51:93关于的要求。

5.1.5柱支承板楼盖可不进行受剪承载力计算,仅计算受

5.1.6对内模为箱体的空心楼板,在箱体之间的肋梁中应

剪箍筋,可采用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 受剪承载力公式计算。

5.1.7本条综合国内外相关标准的规定,并结合空心楼

图8区格板中梁的从属面积 1CD梁的从属面积:2BD梁的从属面积

5.2.1国外规范中通常通过截面尺寸、配筋构造措施的限制条件 来控制构件的挠度和裂缝宽度。考虑到我国的设计寸惯和规范规 定,本条仅提出了不作挠度,裂缝宽度验算的一般原则,设计时可 根据实践经验采取有效的措施。应该指出,本规程第6.1.2条提出 的跨高比不能保证空心楼板挠度、裂缝宽度的验算满足要求。 5.2.2、5.2.3现浇混凝士空心楼盖挠度验算可按区格板进行。 挠度可按结构力学方法确定,受弯构件刚度可根据国家现行标准 混凝士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或《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 术规程》JGJ92的相关规定计算。 对王边承树向板可平用 版注管公出按结脑

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区格板内拟梁数量的多少对拟梁法挠度的 计算结果也有一定影响。如实践中对上述两种影响可做出合 理的判断,则拟梁法可以用来计算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构件的 挠度。

2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提出了专门要求,应 核规程执行。

92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提出了专门要求,应按 该规程执行。

6.1.1空心率的定义详见本规程第2.1.5条。 6.1.2一般情况下,空心楼板的厚度大于相同跨度的实心楼板 故跨高比的要求稍严于实心楼板。在综合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本 条对空心楼板跨高比提出了要求,工程设计时还可根据楼板的支 承状态做适当的调整。 对于带梁的柱支承板,可参照第1、2款的要求,并结合工程实 际情况确定合理的跨高比。 6.1.3、6.1.4根据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了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中 各尺寸参数的其体要求。 当内模为筒芯时,如筒芯沿顺筒方向间断布置,根据施工需 要,横简肋宽不应小于50mml图1(a)。 当内模为箱体时,为保证箱体顶部混凝士薄板具有足够的承 载力,要求板顶厚度不小于箱体底面边长的1/15,且不小于 50mm。

6.1.5现浇空心楼板中需布置内模,采用分离式配筋可方便设计

对边支承板楼盖结构,空心楼板中非预应力筋可在整个楼板 范围内均匀布置,也可根据本规程第5,1.2条第1款的规定分区 均匀布置;对柱支承板楼盖结构,应根据承载力计算结果在柱上板 带、跨中板带内均匀布置。空心楼板中非预应力筋在满足钢筋最 小间距要求的基础上,也可在筒芯顺筒肋宽、横筒肋宽及箱体间肋 宽的范围内适当集中布置,这样布置有利于钢筋在混凝土中的锚

固,且方便钢筋的安装施工。 当内模为筒芯时,为保证顺筒方向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性能, 要求它与筒芯间净距不小于10mm。在顺筒肋宽、横简肋宽范围 的构造配筋宜采用钢筋网片,此构造钢筋主要为防踩塌及筒芯定 位而设置,受剪计算时不予考虑。 当内模为箱体时,为保证所有纵向受力钢筋的固性能,要求 其与箱体之间的净距不小于10mm。对箱体间的肋梁,按本规程 第5.1.6条规定配置的箍筋可起到防踩塌及箱体定位的作用。 6.1.6配筋率按楼板实截面面积计算偏于安全。当内模为筒 芯时,边支承单问板受力方向多为顺筒方问,此时横简方向按现行 国家标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进行配筋即可 其计算截面可取为与顺筒方尚相同;对于边支承双向板和柱支承 板,因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楼板横筒方向与顺筒方向承载力 相近,故单位宽度内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量在两个方向宜取相 同。 6.1.7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角部处于复合受方状态·较易因温 度、收缩产生裂缝,应配置专门的构造钢筋。对于边支承板,在楼 盖角部除应按国家标准《混凝士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一2002 第10.1.7条布置构造钢筋外,还应加配本条规定的构造钢筋。 楼盖阳角构造钢筋配置在阳角所在角区格板内,并在周边墙 或梁内按受拉钢筋锚固。楼盖阴角构造钢筋配置在楼盖阴角两边 延长线所围成的区格板内,并延伸到周边区格板内,延伸长度可取 为周边区格板短边跨度的1/4。 双向垂直布置的构造钢筋可穿插在受力钢筋平面内,不会增 加配筋层厚度,有利于保证楼板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根据钢筋布 置条件,也可采用斜向构造钢筋。斜向构造钢筋在板顶、板底均应 链直于开裂方向布置。内模为筒芯时,计算构造钢筋配筋面积时 计算截面均可按顺筒方向考虑。

于开洞较大的空心楼板,除计算楼板承载力并采取可靠构造措施 外,在结构分析中还应根据有关规范的规定考虑楼板平面内变形 的影响。

6.2,1边支承板楼盖中,梁、板的配筋和相应的构造措施要求均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建筑抗 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 6.2.2为保证板边支承传力可靠,在支承边楼板实心区域内应配 置构造钢筋。

6.2.2为保证板边支承传力可靠,在支承边楼板实心区域内 置构造钢筋,

置暗梁作为受力的核心部位,且对暗梁应采取一定的加强构造措 施。

.3.6抗震设计时,带梁的柱支承板楼盖中梁的设置应至少起至 本规程第6.3.4、6.3.5条规定的暗梁的作用,梁的截面抗弯惯性 距和承载力不应小于上述规定的暗梁。梁及其翼缘的配筋应符合 本规程第6.3.5条第1款的规定,构造可参照本规程第6.3.5多 第2、3款的规定执行。

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进行抗震验算,并应 符合相应的构造要求。

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进行抗震

6.3.8以柱纵向受力钢筋直径的16倍控制板厚,是为了保

7.1.1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的施工及验收包括模板、钢筋、 混凝土等分项工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 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空心 楼盖的施工和验收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结构技术规程》JGI92等的有关规定。

7.1.3内模作为现浇空心楼盖的成扎物,在构件中起到规池双化

形状的作用,故应按模板分项工程进行施工质量控制和验收。内 模的安装对于混凝土的成型质量至关重要。这里所指成型质量包 括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构件中实际成孔的形状、大小和相对位 置。内模安装与钢筋安装一样,在混凝土浇筑后难以检查实际质 最等,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7.1.4对跨度较大的现浇钢筋混凝王梁、板,考到目車的影啊,

7.1.4对跨度较大的现浇钢筋混凝王梁、板,考虑到目重的影啊,

位置对于保证工程质量比较重要,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时对 劳、内模和预留、预埋设施位置的要求更高。工程实践表明,采 划线或拉线等措施有利于保证其位置准确,是质量控制的有效 返。

7.1.6在混凝土浮力及振捣扰动作用下,内模容易发生漂浮、移

7.2.1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属于内模产品的质量证明文 件。通常应列出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当用户有特别要求时,还应 列出某些专门的检验数据。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也可合并 出具。 筒芯和箱体进场时,除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外, 尚应进行进场抽样检验,即进场复验。 简芯和箱体的出厂检验项目应根据产品标准确定。简芯和箱 体的进场抽样检验项目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偏差,重量、抗压荷载, 必要时可增加其他检验项目。进场检验项目的质量要求应符合本 规程第3章的有关规定。检验方法在本规程附录A中给出。 进场检验时应注意同一检验批的限定条件和抽样数量的规 定。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大于该产品的进场检验批量时,应划分为

若干个进场检验批,然后按进场检验的抽样方案执行;当一一次进场 的数量小于该产品的进场检验批量时,也应作为一个检验批,按进 场检验的抽样方案执行。 内模进场抽样检验完成后,应出具进场复验报告,以反映进场 内模的实际质量,并作为该批内模在工程中应用的依据。 对外观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内模,可在现场进行修补:对无法修 补的内模,不得用主工程

7.2.2本条给出了内模尺寸偏差量测结果的判定方法。产

7.2.3本条给出了内模物理力学性能检验结果的判定方法。当

7.2.4其他内模进场时,也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广检验报告,并 对其外观质量、尺寸偏差、物理力学性能进行进场抽样检验。 7.2.5对本规程未作规定的抽样检验项目,可由各方协商确定。

7.2.4其他内模进场时,也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并

7.3.1图7.3.1列出了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的主要工序,图 中“采取抗浮技术措施”与“板面钢筋安装”可先后进行,也可同时 进行(为利用板面钢筋采取整体抗浮措施的情况)。与普通楼盖施 工相比,主要区别在于内模安装、对内模采取抗浮措施、预留预埋 设施处理以及混凝土浇筑时的特殊要求。施工时应按照施工技术 方案和本节的规定执行。

7.3.2当在内模间肋宽范围内无粘结预应力筋成束布置时

有效控制预应力筋的位置,便于混凝土浇筑和预应力筋张拉,可将 预应力筋并束绑扎,并在张拉端或锚固端将预应力筋分散布置。 应力筋张拉端采用穴模有利王锚凰的封闭保护

7.3.3在施工过程中,内模应免受撞击和挤压。在运输、堆放以

及吊运时,均应小心轻放,禁止甩扔。宜由专用的吊篮吊 以防止损坏。

7.3.4内模的位置准确和整体顺直对于满足设计条件非常重要, 应严格要求。这里所指的位置包括内模的绝对位置和内模与相邻 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内模竖向位置的过大偏差将导致板顶厚 度、板底厚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板的承载能力将受到影响,或受 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满足要求。内模横向位置的过大偏差将导 致空心板肋间混凝土的尺寸不满足设计要求,板的实际截面尺寸 将不符合设计条件

7.3.5在施工中简芯可能需要接长或截短使用。接长时可

后,对发生损坏的内模,应采取填充麻袋、粘贴胶带纸或其他 的封堵措施,以保证内模形状及密封。

7.3.7在混凝士浇筑时,空心楼板中的内模受到浮力和振捣作

防止内模在浇筑混凝土时上浮的技术措施可根据实际帽 定。对单个内模与楼板底模均应采取经实践检验的抗浮技 施。在采取抗浮技术措施之前,应保证内模底部设计标高的 并检查确认内模位置、间距以及区格板周边和柱周围混凝土 部分的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工程实践中采用的抗浮技术措施较多,本规程不做具体

7.3.8管线的预留、预埋应与钢筋和内模的安装互相配合

进行。在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此应有明确规定和具体措施,避免在 钢筋和内模安装后再进行预留、预埋施工,造成施工困难。 7.3.9楼板实心区域是指区格板周边的混凝土实心带和柱周围 的混凝土实心部分。预留、预埋施工时,水平管线、电线盒等原则 上应避开内模。当无法避开时,可采用本条规定的避让措施。因

进行。在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此应有明确规定和具体措施,避 钢筋和内模安装后再进行预留、预埋施工,造成施工困难。

的混凝土实心部分。预留、预埋施工时,水平管线、电线盒等原则 上应避开内模。当无法避开时,可采用本条规定的避让措施。因 避让而造成的内模破损应及时封堵,以免混凝土浇筑时进入内模 空腔内。在管线集中处换用小尺寸内模可有效避让管线,也不致

造成楼板断面的较大变化。

7.3.10根据本规程第 7. 1.3条的规定,在浇筑混凝土之前,现深

7. 3. 10 根据本规程第 7. 1. 3 条的

混凝土空心楼盖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规范》GB50204对钢筋、预留、预埋设施的安装质量进行隐蔽 工程验收外,尚应对内模安装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内模的隐蔽工 程验收可反映内模安装施工的综合质量,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验收 是为了确认内模的规格、数量、位置、定位和抗浮技术措施等是否 满足要求,以确保混凝土浇筑前楼盖的综合施工质量。 内模安装的检查验收通常可与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模板安装的 检查验收同时进行,检验批的划分也与模板安装相同。 在浇筑混凝土前对有吸水性的内模浇水湿润,是为了降低内 模的继续吸水能力,避免影响结构混凝土的质量。 7.3.11空心楼板中,内模之间肋宽和板底厚度相对较小,为保证 混凝土振捣密实,粗骨料的粒径不宜过大。 7.3.12施工人员直接踩踏内模或施工机具直接放置在内模上 可能造成内模破损,影响结构构件成型质量,故应避免。 7.3.13浇筑混凝土时,内模在混凝土浮力和振捣作用下,可能出 现上浮,位置偏移或破损等情况。为避免事故和缺陷,保证工程质 量和施工安全,提出了对内模进行观察、维护和发生异常情况及时 处理的要求。 7.3.14施工经验表明,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采用泵送施工并 次浇筑成型可保证工程质量。一次浇筑成型指在楼板厚度方向不 采用二次浇筑方法。混凝土卸料应均勾,避免堆积过高损坏内模 内模之间的肋宽一般较小,为保证混凝土振擒密实,可来用小型振

浇筑成型可保证工程质量。一次浇筑成型指在楼板厚度方向 用二次浇筑方法。混凝土卸料应均匀,避免堆积过高损坏内楼 模之间的肋宽一般较小,为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可来用小型 棒或高频振动片,并避免触碰内模、预应力筋和定位马凳。

7.4空心楼盖结构质验收

7.4. 1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所用材料包括内模、钢筋

4.1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所用材料包括内模、钢筋以及 土的各种原材料。对预应力混凝土工程,还包括预应力筋、

凝士的各种原材料。对预应力混凝土工程GB/T 16915.4-2019标准下载,还包括预

具、夹具和连接器等。各种原材料进场时均应进行抽样检验,其质 量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应遵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 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中对各种原材料进场检验的有关 规定执行。

模的安装应按模板分项工程的要求进行施工质量控制和验收。内 模安装检验批与普通模板安装检验批的划分方法可取一致,例如 均按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根据具体情况,内模安装检验批 可与普通模板安装检验批一同验收,也可单独验收。与普通模板 分项工程一样,内模的安装不参与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验收。 附录B给出了内模安装检验批、模板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记 录表。施工质量验收程序、组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其中,检验批的检查 层次为:生产班组的自检、交接检;施工单位质量检验部门的专业 检查和评定;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组织的检验批验收。 在施工过程中,前工序的施工质量未得到蓝理单位(建设单 位)的检查认可,不应进行后续工序的施工,以免质量缺陷累积,造 成更大失。 根据有关规定和工程合同约定,对工程质量起重要作用或有 争议的检验项目,应进行由各方参与的见证检测,以确保施工过程 中的关键质量得到控制。 国宝冷温辉 工租装工居基城心

7.4.3国家标准《混凝士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一2002第10.2.1条规定的文件和记录反映了从基本的检 验批开始,贯彻于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结果,落实了过程控制 的基本原则,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证据。其中,内模的合格证、 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以及内模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是现 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验收时专门要求的。

A.0.1、A.0.2进场检验时,应对简芯和箱体的尺寸进行检查,以 确认其满足相应的规格要求。 A.0.3重量是对内模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的重要指标,本条规定 了检验方法。 A.0.4、A.0.5放置压板是为了便于加载。压板(对筒芯为孤面 压板;对箱体为平压板)面积的确定考虑了筒芯或箱体在施工时承 受集中荷载的面积。为保证均匀传力,可在内模试件与压板、垫板 之间设置柔性垫层,

A.0.6为便于筒芯和箱体进场检验记录,本条根据本规

0.1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由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 量检查员等进行验收。 本条给出的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也可作为施工单位自行 评定的记录表格。

27.《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 50060-2008B.0.2分项工程质量应由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

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在检验批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一般 情况下,两者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性质,只是批量大小可能存在差 异,因此,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是各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的汇 总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