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50941-2014 建筑地基基础术语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4.4.15渗透破坏也称渗透变形或渗透失稳。主要是指
涌(又称潜蚀),还有两层土之间发生的接触流土与接触冲刷。 砂土的流土也称砂沸(boiling);工程中常用的“突涌”一般也 就是黏性土的流土;工程中所谓的流砂(quicksand)并不是砂土 的流土,它一般是与砂土的超静孔隙水压有关的一种与抗剪强度 有关的失稳现象。 突浦的判断是土层底部向上的水压力与其上的土体自重的比 较,在土中稳定渗流的情况下,它就是流土。对于不透水土层和 未饱和的黏性土层受到快速施加的水压力,其中可能没有渗流, 所以这时的突涌就不属于渗透变形
4.5.2土中附加应力不仅仅是由荷载引起的,“外部作用”可以 包括地震惯性力、渗透力和由土的变形受限引起的内部应力(如 冻胀力和膨胀力等)。 4.5.5K。应力状态又称侧限应力状态(confining stress state) 或静止土压力状态(state of earth pressure at rest)。
5.2土中附加应力不仅仅是由荷载弓起的JTS 201-2011标准下载,“外部作用”可 括地震惯性力、渗透力和由土的变形受限引起的内部应力 ( 胀力和膨胀力等)。
5.7这里是指狭义上土的应力历史。亦即按前期固结压力 前上覆有效自重压力的关系,将土分为超固结土、正常固结 欠固结土。
4. 6 土的压缩、变形与固结
4.6.1沉降产生的外部因素除荷载以外还可能是湿陷、融陷和 振陷等,士体收缩引起的沉降是由于士的体积减小;水平形变引 起的沉降是士的体积不变条件下的沉降,表现为瞬时沉降或不排 水沉降。 除地基表面沉降外,一些填方土工构筑物的上表面的向下位 移也属王沉隆
4.6.1沉降产生的外部因素除荷载以外还可能是湿陷、融陷和
4.6.7次固结沉降又称蠕变沉降(creep settlement)。
,但由于土不是弹性材料,所以称为变形模量。由于土的变
所以变形模量通常表示为割线模量与切线模量。由于土 生,变形模量也与受到的周围压力有关,
非线性,所以变形模量通常表示为割线模量与切线模量。由于土 的压硬性,变形模量也与受到的周围压力有关。 4.7土的抗剪强度 4.7.2、4.7.3岩土的黏聚力与摩擦力实际上有两层含意,其一 是从其机理出发,分别为颗粒间的联结与摩擦特性的量度指标; 其二是从表观看,分别为强度包线与剪应力坐标轴的截距和与正 应力坐标轴的夹角。二者有时是不同的。这里侧重于工程意义, 采用后一种定义。
5.2.11倾角也称真倾角。
5.2.12断层分为正断层(normal fault)、逆断层(reverse
断层分为正断层(normalfault)、逆断层(reverse 平移断层(transcurrent fault)等。
5.3.9突涌是在黏性土隔水层下承压水等于或超过土层
5.3. 15岩溶又称喀斯特。
5.5.10不扰动土样文称原状土样。《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一2001将岩土试样分为四个等级,其中I级即为不扰动土 样,这类土样除了要求其固相组分的代表性外,还要求结构不受 扰动,密度、含水量不发生改变,以用于研究岩土的各项物理力 学性质。
5.6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
5.6.5固结慢剪试验简称慢剪试验。
6.21动力触探试验根据击锤质量、落距和探头规格的不同 轻型动力触探(N1o)、重型动力触探(N63.5)和超重型动 独探(N120)。
5.6.24根据旁压试验的压力与体积曲线的直线段斜率可计算确 定土的旁压模量(modulus of pressuremeter)。 5.6.25根据扁铲侧胀试验膜片向土中膨胀之前的接触压力和膜 片膨胀至1.10mm时的压力可计算得到的土侧胀模量(modulus of dilation)
5.6.26波速测试是通过测试压缩波、剪切波或瑞利波在
6.2.1临塑荷载指基础边缘地基中刚要出现塑性区时基底单位 面积上所承担的荷载,它相当于地基从压缩阶段过渡到局部剪切 阶段时的界限荷载,即力S曲线上起始直线段未所对应的荷载。 临塑荷载又称临界荷载或比例界限。 6.2.4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一般可由载荷试验确定,也可由其他 原位测试、公式计算,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确定。
6.2.1临塑荷载指基础边缘地基中刚要出现塑性区时
5.4.26湿度系数应根据当地10年以上土的含水量变化及有关 气象资料统计得出。
7.1.1加固原理主要属于置换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土垫层法、 挤淤置换法、褥垫法、砂石桩置换法、强夯置换法等地基处理方 法。采用石灰桩法加固地基具有多种效用,其中也有置换效用 也可将它包括在内。另外,轻质料填十法和EPS超轻质料填十 法一一般不是用于置换,主要用于填方。采用轻质填料代替比较重 的填料。为广叙述方便,将气泡混合轻质料填士法和EPS超轻 质料填土法也包括在这一部分。 7.1.2加固原理主要属于排水固结的地基处理方法按预压加载 方法可分为:加载预压法、超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真空预压 与堆载预压联合作用法、电渗法,以及降低地下水位法等。属于 排水固结的地基处理方法按在地基中设置竖向排水系统可分为: 普通砂井法、袋装砂井法和塑料排水带法等。 7.1.3加固原理主要属于振密、挤密的地基处理方法有:表层 原位压实法、强夯法、振冲密实法、挤密砂石桩法、爆破挤密 法、土桩和灰土桩法、夯实水泥土桩法、柱锤冲扩桩法、孔内 扩法等。振密、挤密法一般适用于非饱和土地基或土体渗透性较 好的地基。因此采用振密、挤密法加固地基时应重视其适用范 围。一般说来采用振密、挤密法加固地基施工设备比较简单,使 用加固材料少,有的加固方法不需要使用加固材料,因此加固费 用低。如能采用振密、挤密法进行地基加固时,应优先考虑使 用。在米用振密、挤密法加固地基时,应考虑振密、挤密法施工 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7.1.1加固原理主要属于置换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土垫层法、 挤淤置换法、褥垫法、砂石桩置换法、强夯置换法等地基处理方 法。采用石灰桩法加固地基具有多种效用,其中也有置换效用 也可将它包括在内。另外,轻质料填土法和EPS超轻质料填土 法一般不是用于置换,主要用于填方。采用轻质填料代替比较重 的填料。为广叙述方便,将气泡混合轻质料填士法和EPS超轻 质料填土法也包括在这一部分。
质料填土法也包括在这一部分 7.1.2加固原理主要属于排水固结的地基处理方法按预压加载 方法可分为:加载预压法、超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真空预压 与堆载预压联合作用法、电渗法,以及降低地下水位法等。属于 排水固结的地基处理方法按在地基中设置竖向排水系统可分为: 普通砂井法、袋装砂井法和塑料排水带法等。
加固原理主要属于排水固结的地基处理方法按预压加载
7.1.2加固原理主要属于排水固结的地基处理方法按预
法可分为:加载预压法、超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真空孔 堆载预压联合作用法、电渗法,以及降低地下水位法等。属 非水固结的地基处理方法按在地基中设置竖向排水系统可分 普通砂井法、袋装砂井法和塑料排水带法等。
7.1.3加固原理主要属于振密、挤密的地基处理方法有:
7.1.3 加固原理主要属于
原位压实法、强夯法、振冲密实法、挤密砂石桩法、爆破挤密 法、土桩和灰土桩法、夯实水泥土桩法、柱锤冲扩桩法、孔内夯 扩法等。振密、挤密法一般适用于非饱和土地基或土体渗透性较 好的地基。因此采用振密、挤密法加固地基时应重视其适用范 围。一般说来采用振密、挤密法加固地基施工设备比较简单,使 用加固材料少,有的加固方法不需要使用加固材料,因此加固费 用低。如能采用振密、挤密法进行地基加固时,应优先考虑使 用。在米用振密、挤密法加固地基时,应考虑振密、挤密法施工 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人固化物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深层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
人性注浆法、劈裂注浆法、挤密注浆法等。
7.1.5加固原理主要属于加筋的地基处理方法有:加筋土垫层
法、加筋土挡墙法和土钉墙法等。为了叙述方便,将锚杆支护 法、锚定板挡土结构、树根桩法、低强度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和钢 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法等加固方法也可包括在内
7.2.1换填法又称换填置换法。挖去大然地基中的弱土层,回 填以物理力学性质较好的岩土材料的地基处理方法 7.2.4轻质料填料法的填料一般为粉煤灰、聚苯乙烯发泡材料、 气泡混合轻质填料等,用聚苯乙烯发泡材料替代填筑土体的方法 又称EPS法。
2强夯法一般利用重锤(一般为100kN~600kN),在高处 投为6m~40m)自由落体落下夯击地基土体,进行地基加
固。我国强夯施工能力已达8000kN·m。采用强夯法加固地基 可减小地基土体的压缩性,提高地基土体的强度,消除湿陷性黄 土的湿陷性,提高砂土地基抗液化能力等。 7.4.4砂桩挤密法也含挤密砂石桩法,常用于处理砂土、粉土 和杂填土地基加固。
7.7.9应重视桩网复合地基和桩承堤基础的区别。两者儿何形 状接近,在由刚性桩、桩帽、桩间土和加筋土层形成的体系中, 刚性桩与桩间土共同承担荷载为桩网复合地基,桩间土不承担荷 载,只有刚性桩承担荷载为桩承堤基础
8.3.5补偿性基础又称浮基础(floating foundation)
5补偿性基础又称浮基础(floating foundation)
8.3 筏形和箱形基础
9.1.1桩的效用是通过桩侧土的抗力和桩端土的抗力,将荷载 传递给地基土层。通过打人或压入设置的称为预制桩;通过钻孔 灌注设置的称为灌注桩。桩的工程应用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桩与 地基及连接桩顶的承台组成桩基础,用于承担上部结构传来的竖 向和水平荷载;第二类桩主要用于支挡土压力,如基坑围护结构 中的支护桩,边坡加固中的抗滑桩等;第三类桩用于形成复合 地基。 9.1.11群桩效应受土性、桩距、桩数、桩的长径比、桩长与承 台觉度比、成桩方法等多因素的影响而变化。群桩的承载力往往 不等于各单桩承载力之和。
11.1.4在振动荷载作用下,由于土的抗剪强度随着振动加速度 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地基的动承载力低于地基的静承载力。
11.1.4在振动荷载作用下,由于土的抗剪强度随着振云
12.1.1建筑物倾斜允许值是不影响安全和正常使用的建筑物倾 斜值,常通过规程规范提出控制标准,
.5微型桩一般指直径小于300mm的桩。微型桩托换文称 桩托换(root pile underpinning)。
础外侧钻孔取土纠倾法、射水取土纠倾法、浸水纠倾法、截桩迫 降纠倾法等,
14.1.1边坡已经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边坡失事常见类型有滑坡、崩塌、落石,边坡事故往往十分惨 通,其安全性、耐久性直接影响看很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常见 的边坡支护方法有锚耗(锚索)支护、士钉支护、抗滑桩、注 浆、坡面防护等等,边坡支护方案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地质条 件、环境条件,重视利用天然有利条件,通过桩、锚等技术,提 高边坡稳定性、抗风化能力和耐久性。另外,在保证安全适用的 同时,注意保持边坡环境自然美观,并做好绿化工程。 14.1.2基坑支护是岩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系统工 程,主要任务是保证基坑边坡稳定性,保证坑内施工工作顺利进 行。常见基坑支护方法有:土钉支护、排桩支护、内支撑等,基 坑支护方案的选择应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基 坑周边环境条件和地区建设经验,运用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 学、岩土力学、结构力学、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基本理论 作指导,考虑时空效应,开展信息化设计施工,通过巧妙加固、 合理支护、适度降水、监视环境,保证基坑开挖和在使用期间的 边坡稳定,达到坑内安全,坑外环境不受影响的双重自的。 14.1.3基坑周边环境在基坑支护设计中具重要地位,包括建 (构)筑物、地下管网、施工超载等。考虑基坑周边环境的意义 在于,一是周边环境对基坑支护产生影响,二是基坑开挖卸荷对 司边环境产生影响。基坑支护的功能除了广要保护基坑边坡的稳定 之外,要注意保护周边环境(如建筑物)的安全。 14.1.4降水是基坑开挖工程中控制地下水位的一种技术,现在
多地区不允许降低地下水水位,防止降水引起周围地面、建
物沉降,城市基坑开挖通常要求采用搅拌桩、高压喷射注浆等技 术,先施工截水惟幕,将基坑开挖区域内的地下水围挡起来,然 后再进行坑内抽水、开挖支护。
14.2.1如果基坑周边具备空间条件,放坡是值得考虑的基坑开 挖方法之一,放坡开挖可以根据实际工程条件设计为一级放坡或 多级放坡,
边升挖边支护的基坑支护技术,工作原理类似隧道开挖中的新奥 法。利用密集的在原位岩土体中的加筋,使得筋土整体发挥作用 抵抗基坑边坡垮塌。和加筋土的区别是前者向下分步开挖,后者 是向上分层回填。和锚杆的区别是前者沿土钉长度通常灌浆,土 钉和周围岩土介质全长度粘结,后者是只在锚固段灌浆粘结。
用,但由于单纯的土钉墙技术主要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开挖深 度小于12m(其有地区性),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土 钉墙技术开始和其他常用基坑支护技术相结合,使得土钉墙技术 获得了进一步的技术生命力。比如,在土钉墙上布置一排或两排 预应力镭索,土钉墙的抗变形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就可以运用于 紧邻低层建筑的基坑开挖支护。在砂干或软十中开挖,先设置联 竖向微型桩,就可以解决分步开挖中遇到的土层难于直立的难 题,微型桩和土钉墙的联合运用,可以有效解决松散、软弱土层 的开挖支护问题,
14.2.5排桩技术是解决深基坑开挖支护的有效手段,通常和锥
杆技术联合运用。不需要或不充许设置锚杆,就形成悬臂桩。悬 臂桩的优点是施工简单,缺点是横向位移大,支护深度小。紧邻 建筑物进行开挖,并直缺乏施工锚杆的有利空间,可以采用悬臂 桩,当悬臂桩刚度不够时,可采用双排桩方案。排桩和锚杆的联 合支护,几乎可以满足所有超大深基坑的支护需要。锚杆在水平
方向布置上通常采用一桩一锚或两桩一锚,竖向间距通常根据工 程具体情况采用3m~5m
14.2.6悬臂桩完全靠坑底的嵌固作用进行支护,必须保
的人土深度。具备条件时,对坑底桩前土层进行加固(如采用搅 拌桩、旋喷桩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桩前土的被动土压力,减少 桩的入土深度。此外,巧妙利用好基坑的平面形状,合理设计桩 顶连系梁,发挥三维支护作用效果,可以提高悬臂桩的支护 能力。
14.2.7板桩通常采用事先打人法进行施工,在基坑开
,常和内支撑结合使用。对于钢板桩,基坑回填后还可以 ,节约钢材,在松散砂土地区和软土地区获得广泛应用
出,节约钢材,在松散砂土地区和软土地区获得广泛应用。 14.2.10预应力锚杆常和排桩、土钉墙等支护技术结合使用 也通常用于永久性边坡加固工程中。预应力锚杆当前可选的材粒 主要是粗钢筋和钢绞线。预应力锚杆设计施工时必须设置自由 段,以利进行张拉,注意张拉应力一般不能超过锚杆极限抗拨力 的70%。锚杆锚固端必须设置在稳定区域,采用二次注浆可大 幅度提高锚杆抗拔力。预应力锚杆采用钢绞线时,也称为锚索。 14.2.11冠梁在排桩支护结构中具有重要作用。冠梁将各个护 波桩联系为一个整体,在基坑平面转弯处,可以发挥三维支护效 应,大幅度提高支护结构的抗弯能力。冠梁通常做成钢筋混凝土 梁,直接在桩顶浇筑施工完成,宽度略大于桩的直径,高度略小 于宽度,以利发挥其抗弯能力。 14.2.12在排桩支护结构中,腰梁是和锚杆配套使用的。建筑 t+
.2.11冠梁在排桩支护结构中具有重要作用。冠梁将各个 桩联系为一个整体,在基坑平面转弯处,可以发挥三维支护 ,大幅度提高支护结构的抗弯能力。冠梁通常做成钢筋混凝 ,直接在桩顶浇筑施工完成,宽度略大于桩的直径,高度略 宽度,以利发挥其抗弯能力。
14.2.12在排桩支护结构中,腰梁是和锚杆配套使用的
坑支护中的腰梁通常选用双工字钢或双槽钢做腰梁,待基坊 真到一定标高时,腰梁可以拆除。
钢等。当基坑宽度较大时,在基坑中可以设置竖向立柱,以利支 撑横撑。注意立柱、横撑的布置,要适应未来地下结构的施工需 要。每施工回填一层,可以及时拆卸一层横撑和立柱,整个基坑 工程回填完毕时,可以将所有内支撑材料和板桩移除
14.2.14重力式挡墙主要是依靠自身的重力稳定性来抵御基坑 则壁的主动土压力,从而保持边坡稳定。比如,基坑开挖支护中 的搅拌桩挡墙技术就属于重力式挡墙。注意实际工程中应保证: 档墙地基稳定、挡墙沿墙底水平抗滑移稳定、挡墙抗倾覆稳定 挡墙横截面水平抗剪切稳定,
14.2.15扶壁式挡墙通常是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建造,因形似扶 壁而得名。扶壁式挡墙用料少,挡土效果好,在边坡工程获得广 泛应用。
边坡。锚杆分自由段和锚固段,锚固段应位于稳定岩层内。锚杆 通过立柱将锚固力传到面板上,面板和立柱共同支挡边坡土 压力。
14.2.17地下连续墙是地下工程和基础工程中常用的
技术,具有承重、挡土、防渗防水等功能。工程开挖前,分 面上按照建筑轮廓修筑导墙,然后用特制的挖槽机械在泥头 的状况下分段挖槽,每挖成一段槽沟,就安放钢筋笼并灌江 土,用特制的接头,将各段槽沟连接在一起,形成连续的 续墙。地下连续墙能够挡土护坡,如果将地下连续墙做为地 外墙,则地下连续墙同时具有承重作用。
14.2.22地下连续墙施工接头的可分为钢筋搭接接
14.3.1静止土压力实际上就是土的原位水平应力,是土在沉积
14.3.1静止土压力实际上就是的原位水平应力,是土在沉积 形成历史年代中缓慢形成的地应力,包含了固结应力和地质营 力。通常情况下,同样的土质条件和深度,土的固结历史状态不
司(如正常固结、超固结、欠固结),静止土压力也不同,说明 土的固结历史对静止土压力有重要影响
力。小于该值,土体就会在竖向压力作用下因侧压力过小而出现 破坏。
14.3.3被动土压力是保持土体处在极限平衡状态的最大
力。大于该值,土体因侧压力过大而出现破坏。一般情况下,主 动土压力数值最小,被动土压力最大,静止土压力居二者之间。 14.3.4嵌固深度在基坑支护中是很重要的,过小会引起桩墙结 构出现踢脚破坏,因此,一般在技术规范中往往会对最小嵌固深 度作出规定。有时因地基条件差,满足基坑稳定需要的嵌固深度 很深,这时可以采取措施对基坑底面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土体 进行加固,提高被动土压力,从而可适当减小嵌固深度。 14.3.5边坡整体稳定安全系数是定值法设计中的术语,广泛应 用于边坡稳定分析设计中。边坡沿平面滑裂面的抗滑安全系数指 稳定体对其上滑动体的抗滑力与滑体下滑力的比值。边坡沿圆弧 裂面的抗倾覆安全系数指稳定体对其上滑动体的抗滑力矩与滑 体下滑力矩的比值。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均不得小于1.0。 14.3.7基坑隆起是由于基坑升挖卸荷,导致基坑外侧坑底或桩 墙底标高处的地基承载力不足引起的,抗隆起安全稳定性是基坑 设计很重要的内容,不仅关系到基坑稳定安全,也关系到基坑的 变形安全。当前,评价基坑抗隆起安全稳定性,我国工程界多采 用地基承载力和圆弧滑动两种模式,要求抗隆起稳定性安全系数 不得小于1.0。 14.3.9土力学中的渗流破坏一般包括管涌和流土两种形式,对 基坑工程来说,当基坑坑底为不透水层,其下存在承压水的情况 下,还应当验算承压水冲破坑底的抗突涌验算。 基坑底土层为透水层,应验算抗流土稳定性,用土的浮重度 与地下水水力坡度和水重度的乘积的比值来定义抗流土稳定安全 系数。基坑底土层为不透水层,应验算抗突涌稳定性,用不透水
力。大于该值,土体因侧压力过大而出现破坏。一般情况下,主 动土压力数值最小,被动土压力最大,静止土压力居二者之间。
于边坡稳定分析设计中。边坡沿平面滑裂面的抗滑安全系数 定体对其上滑动体的抗滑力与滑体下滑力的比值。边坡沿圆 裂面的抗倾覆安全系数指稳定体对其上滑动体的抗滑力矩与 下滑力矩的比值。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均不得小于1.0。
墙底标高处的地基承载力不足引起的,抗隆起安全稳定性 设计很重要的内容,不仅关系到基坑稳定安全,也关系到 变形安全。当前,评价基坑抗隆起安全稳定性,我国工程 用地基承载力和圆孤滑动两种模式,要求抗隆起稳定性安 不得小于 1. 0。
14.3.9土力学中的渗流破坏一般包括管涌和流土两种形式,对
14.3.9土力学中的渗流破坏一般包括管涌和流土两种形 基坑工程来说,当基坑坑底为不透水层,其下存在承压水 下,还应当验算承压水冲破坑底的抗突涌验算。
基坑底土层为透水层,应验算抗流士稳定性,用土的浮重度 与地下水水力坡度和水重度的乘积的比值来定义抗流土稳定安全 系数。基坑底土层为不透水层,应验算抗突涌稳定性,用不透水
土层层底上覆自重压力与下伏承压水压力的比值来定义抗突涌稳 定安全系数。
14.3.10锚杆承载力是锚杆钢筋(锚索)抗拉力和锚固
力两者的小值,通常采用锚杆抗拨试验测定。锚杆抗拨试验分为 两种:基本试验、验收试验。前者是在设计之前进行,自的是确 定锚杆承载力;后者在施工之后进行,自的是检验锚杆施工 质量。
14.4.1、14.4.2非完整井和完整井的区别就是看滤水管是否贯 穿整个含水层。非完整井的井底落在含水层内,三维进水。完整 并的井底落在隔水层上,二维进水。二者进水条件不同。 14.4.3基坑降水往往弓起坑外地下水位的降低,从而导致基坑 周边建筑物、道路、管线等出现不均匀变形而开裂,一般采取的 治理方案是在基坑边线以外的某些部位设置一定数量的回灌并 这样一来,基坑内进行降水,基坑外的回灌井进行注水回灌,即 保证了基坑内的地下水位降到坑底以下预定深度,而坑外地下水 位保持一定水平,从而使得基坑周边环境不出现有害沉降。 14.4.4对于基坑深度较浅,地层透水性较差,地下水是上层滞 水,这时可以选择集中明排方案进行降水。坑底设置集水井、拥 水沟,将地层中的地下水通过排水盲沟集中到集水井,然后用抽 HL
14.4.4对于基坑深度较浅,地层透水性较差,地下水是上层滞 水,这时可以选择集中明排方案进行降水。坑底设置集水井、排 水沟,将地层中的地下水通过排水盲沟集中到集水井DB34/T 1631-2012标准下载,然后用抽 水设备将水排到坑外。
14.4.5设置截水雄幕是城市基坑工程常用技术之
一排或几排相互搭接的水泥土搅拌桩或旋喷桩制成,是截断坑内 外含水层水力联系,保护坑外地下水位不受影响的有效手段。
15.0.5后浇带处的结构钢筋是连续的,待混凝土的收缩基本完 成后再浇筑带内混凝土。 15.0.7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可获得大量的岩土工程信息,因此, 在大型建筑现代化施工中,常安装各种蓝测系统,用以采集施工 中岩土体的各种水文工程地质信息,如地下水位、水质、岩土体 的变形、土压力的变化等数据。根据这些信息及时调整设计,反 贵到施工中。既可保证施工安全,又可使设计更加合理。 15.0.11当基坑平面尺寸很大,开挖深度很深时,采用常规的 顶作法施工存在支撑系统布置困难、造价高、基坑变形难以控制 等问题,因此常采用逆作法施工。 逆作法全部或部分利用地下主体结构的梁、板、墙体系作为 基坑的支撑系统,可有效地控制基坑变形。施工步骤:施工围护 墙一→施工0.000楼板一→挖土至地下一层标高一→施工地下一层楼 板→一→挖土至坑底→施工基础底板。也可在士0.000楼板施工 结束后同时施工上部结构。施工时,楼板开洞、挖土方式、机械 车辆行驶路线等的设计,应综合考虑基坑安全、周边环境、施工 方便、建筑结构等因素。 15.0.19回转钻进成孔又称正反循环成孔
GBT 16895.7-2009标准下载回转钻进成孔又称正反循环
16.2.1基槽检验简称验槽。 16.2.5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法最早是将压力盒设置在桩底,施 加压力,如果端阻与侧阻同时达到极限,则可认为施加的总压力 的2倍为桩的极限承载力;但这种情况很难遇到,所以常常是分 段浇筑桩身,分段测试承载力,最后叠加。桩承载力自衡测试 法有时又称Osterberg法,Osterberg法是美国西北大学的Os erberg教授发明的一种置接测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的方法,该法 通过设置在桩身的压力室分别向上向下施加压力,可分别测定两 段桩的承载力。
16. 2. 1 基槽检验简称验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