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T 394-2017 静压桩施工技术规程.pdf

JGJT 394-2017 静压桩施工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9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01387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GJT 394-2017 静压桩施工技术规程.pdf

图4IV类土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与终压力值相互关系

上述两地区经验表明,压桩终压力值与单桩竖向受压极限承 载力标准值存在较好的相关性,但各地土层差异很大,故需要进 行试压桩试验,并重视积累地方经验, 3.0.8目前,部分工程存在施工记录后补现象和压桩阻力记录 失真的情况,这样会导致无法根据压桩阻力预先判别承载力是否 异常,压桩阻力记录作为过程质量控制主要手段的作用将失去意 义。静压桩工程若不进行施工监测,将无法实时掌握周边环境和 工程桩位移情况:容易出现桩基质量事故和周边环境纠纷。 3.0.10静压桩是隐蔽工程,故应加强过程管理。施工质量检查 分三个阶段是为重点突出施工前和施工中检查,自的是事先严格 控制工程质量,以避免质量隐患,并减少事后补救和工程事故

4.1.1对于挤密效应明显的压桩施工,由于群桩挤密效应对土 体密实度的提高,压桩阻力会有明显增加,有时可提高50%, 故需估算群桩挤密后的压桩阻力。

故需估算群桩挤密后的压桩阻力。 4.1.2若桩身需穿过含砂、碎石、卵石等硬士层时,单桩最大 压桩阻力可能出现在穿过这些硬土层时,因此除了估算终压力值 外AP-158-CA-2017-01标准下载,尚需估算穿透时的压桩阻力

压桩阻力可能出现在穿过这些硬土层时,因此除了估算终压力值 外,尚需估算穿透时的压桩阻力。

本条说明压桩阻力估算的内

图5上海地区压桩阻力估算值与实测值相互关系

表3表明,沉桩阻力估算值与实测值的比值基本在0.8~ 间,一般均能满足工程上误差20%的要求

表3压桩阻力估算值与实测值对比

部分地区压桩阻力估算值与实测值

根据经验,砂性土、粉性土中标准贯人试验N值与单桥静 力触探比贯入阻力力。之间般为3倍~3.5倍关系,为简单起 见,取中值:

N = 3. 2ps(MPa)

Rr =6. 25UpZα· N· l; +312. 5β· N· A,(kN)

两边同时乘以 3.2 得:

N Np 3.2 3. 2

土,压桩后桩间土的静力触探比贯人阻力或标贯击数变化 甚至由于士体的扰动而变小

4.2压桩设备选型及要求

4.2.1压桩机选型需考虑的因素较多,一般可根据场地地质和 桩的尺寸等条件初步选择,然后通过最大压桩阻力估算值校核。 本规程附录A中最大压桩力为压桩设备理论最大压桩力, 玉桩时压桩机提供的实际最大压桩力约为其机架重量和配重之和 的0.9倍。本规程表A.0.1中给出了桩端可进入中密~密实砂 会的厚度,对桩端持力层不是中密~密实砂层的工程,桩端可进 入持力层的深度宜根据压桩阻力估算值、桩身强度并结合地区经 验等因素综合确定。

4.2.2本条说明压桩设备选型还应符合的规定。

1压桩机的压桩力靠压桩机的自重和配重作为反力来达到。 本款表明压桩机的最大压桩力约为机重加配重总量的90%。另 外10%重量相当于两只短船型履靴的重量,这两只履靴在施加 终压力的任何情况下都不充许与长船型履靴同时离开地面,因此 起不到反力装置的作用,故必须扣除。 2选择抱压式液压压桩机时,其夹持机构对圆形截面的工 程桩已经很成熟,但对于方形截面的工程桩,无其是对预应力混 疑土空心方桩,施工时出现过采用圆形截面的夹持机构,容易造 成夹伤桩身混凝土的现象。因此,对于方形截面的工程桩,也应 选择方形截面的夹持机构。 桩侧抱压允许压桩力一般小于顶压允许压桩力。有些工程, 为了穿越厚砂层或为了使短桩的承载力达到一个较高的设计值而 不惜增天压桩力,结果将桩身夹裂,为此,必须限制抱压允许压 桩力。 3本规程按送桩过程中的顶压充许压桩力可比桩侧抱压压 桩力大10%。预应力管桩是圆形,抱压时桩身受力比较均, 可取高值。

4.2.3最大压桩能力是设计、施工、监理等技术人员最需了解 的数据,要防止“小机压大桩”的行为。压桩机外形尺寸与施工 场地是否要采用压边桩工艺有关。标定后的压力表读数与压桩力 的对应关系非常重要,相关技术人员只能通过压力表的读数,换 算成压桩力。

4.2.4压桩机上每件配重的重量应该是真实的,因此事先需要

4.2.4压桩机上每件配重的重量应该是真实的,因此事先需要

核实,并在该件配重的外露表面上进行标记,便于施工人 理人员清点计算。

高压桩效率,压桩阻力较小时,桩机只利用其中的部分油缸进行 压桩,当压桩阻力较大时,则启动剩余油缸进行工作。因此,校 验时需确认其工作油缸的大小及数量,确保油压表标定准确,油 路系统工作正常。对重要的工程或有疑问的工程,应通过电子秤 校验确定压力表读数与压桩力之间的对应关系

5.1.1静压桩施工是一种区域性和经验性都很强的施工工艺, 因此应先进行试压桩,并尽量收集本地区的试(压)桩资料和附 近类似桩基工程的设计施工资料,为本场地工程桩的顺利施工提 供参考

5.1.3混凝土不达到一定强度起吊,桩身容易出现裂缝

进行接桩,压桩阻力将大大增加,容易出现压桩不到位的现象。 5.1.5一般优先选择开口桩尖,开口桩尖压桩阻力更小,挤土 效应更小,对桩侧土体损伤也小。但桩端持力层为风化软质岩的 空心桩,由于桩端土体遇水容易软化,桩端阻力会大大降低,故 需对空心桩桩端封底。桩芯底部灌注1.0m~2.0m高的细石混 凝土封底是常规方法。当场地土或地下水对工程桩有腐蚀作用 时,空心管腔内也不得进人腐蚀物质。

5.1.6本条主要说明基坑工程与工程桩之间的施工影响。

天量工程经验表明,由于土方开挖不当而起基桩倾斜甚至 断裂的事故时常发生。大多数事故是由于不规范施工引起的,也 有的是因为十层条件太差造成的。因此,必须采用相应的技术措 施保证基坑开挖过程中基桩不受损伤。在软土中进行基坑开挖 时,桩周十体出现高差很容易造成附近基桩倾斜甚至断裂,故桩 周十体高差不宜大于1m:当桩周土体士性较好时,高差可适当 放大,但不宜大于2m。当基坑深度范围内有较厚的淤泥等软弱 土层时,宜优先选用长臂挖机;土方开挖前,宜先采取地基加固 处理或将工程桩之间用钢构件连接等技术措施,以保护工程桩。

由于挤土效应,压桩与相邻基坑工程同时施工相互影响的事 例经常发生,本条强调注意其产生的不良后果并通过协调来减少 其相互影响

5.2.1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的准确是保证桩位偏差和桩顶 标高的前提条件,故应设置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区域。 5.2.2为了确保引测所得的单体控制点的准确性,需多方复核 5.2.3桩位放样准确是保证桩位准确的关键,曾经出现过因桩 立放样不准而导致整栋建筑物桩位偏移的情况,也出现过桩位放 样时因方向错误而导致整栋建筑物桩位完全错误的情况,故桩位 放样后还要复核

位放样不准而导致整栋建筑物桩位偏移的情况,也出现过桩位放 样时因方向错误而导致整栋建筑物桩位完全错误的情况,故桩位 放样后还要复核。

5.3.1近年来,有少数厂家生产的单节桩,长度超过相关规范 及图集规定的节长,对于这类超长应进行起吊验算,当两点起 吊不能满足要求时,一般采用三点起吊或增加抗弯钢筋。对于单 节长度超过20m的桩应采用四点起吊。

吊不能满足要求时,一般采用二点起吊或增加抗弯钢筋。对于单 节长度超过20m的桩应采用四点起吊。 5.3.2有害裂缝主要指对桩身承载力和耐久性产生影响的裂缝 预应力桩的裂缝均为有害裂缝,预制实心桩的表面收缩裂缝超过 0.15mm,深度超过20mm或横向裂缝长度大于边长的1/2均为 有害裂缝

5.3.2有害裂缝主要指对桩身承载力和耐久性产生影响

应力桩的裂缝均为有害裂缝,预制实心桩的表面收缩裂缝超 15mm,深度超过20mm或横向裂缝长度大于边长的1/2均 害裂缝。

5.3.3施工现场堆放条件较差时不宜叠层堆放。若要叠层堆

场地应平整坚实,且堆放层数不宜超过4层。一般较好的做法 是:按工程进度分批供桩,既避免二次搬运,又便于单层着地堆 放。垫木只能设置两道,不得设置三道或多道。两支点间不得有 突出地面的石块等硬物,以防支座下沉时该硬物将桩身顶折。

5.3.4施工现场取桩方法有吊机直接起吊和钢丝绳拖拉

。应大力提倡现场使用专用吊机取桩的作业方法,但实际工 大量采用拖拉法取桩。与吊机取桩相比,拖拉法取桩成本1

损伤桩身和桩头,也易引起压桩机倾斜等安全事故,故本 定不得长距离拖拉取桩

5.4.1一般工程试压的数量不宜少于上程桩数量的1%,但 对于已有较多静压桩工程经验的地区,且地质条件文非异常时 试压桩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3根,对于地质条件复杂的 场地,试压桩数量应适当增加。试压桩选在原位测试孔附近的原 因是根据试压桩压桩阻力实测值,可对按地质条件估算的压桩阻 力进行复核。当压桩终压力实测值明显偏小时,不排除地质资料 失真的可能,故建议补勘复核。 试压桩应提供每米压力值,并绘制压桩力曲线。实际工程 中,当工程桩数量较多时,每根工程桩均提供每来压力值的可能 性不大,一般只提供终压力值。但对试压桩,应记录每延米的压 力值。 压桩经24h休止后宜复压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消除桩体上 浮引起的桩端阻力减小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是为了快速了解单 桩竖向承载力。但注意:在土体灵敏度较大的软士地区,大量工 程经验表明,单桩竖向承载力随休止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休止 28d后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较压桩阻力终压力值高很多, 有时甚至达到3倍以上,故复压意义不大;此外,在泥岩或遇水 易软化的其他风化岩中,最终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较压桩 阻力终压力值低。 本规程要求试压桩施工结束后,除提供常规终压力值外,尚 需提供压桩力曲线(一般为每延米压桩力曲线)。此外,应对桩 的穿透能力、桩身完整性、压桩机整体运行及异常情况等进行分 析评价,无分析评价能力时,需提交相关资料。 5.4.2空心桩桩身两侧合缝位置是桩身的薄弱部位,对抱压式 压桩机,当抱压力较大时,若夹具位于合缝位置,容易导致桩身

桩机,当抱压力较大时,若夹具位于合缝位置,容易导致 向裂缝甚至被夹碎,故应避开。

5.4.3对于以桩顶标高控制为主的工程,工程桩一舟

下1.0m以上,当桩顶压至设计标高后无需截桩。对于试桩,建 议也将桩顶标高压至地表下0.5m以上,这样并不影响试桩,并 方便压桩机行走及对试桩的保护。对于以压桩力控制为主的工 程,桩顶露出地面在所难免,但为了保证桩身一一无其是桩顶质 量,空心桩应采用锯桩机截割,实心桩也宜采用锯桩机截割,严 禁用压桩机将桩强行扳断

5.4.4压桩过程中的特殊情况很多,本条的各款都可能

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当出现其中之一时,应暂停压桩作业,并 根据具体情况及时研究处理,问题解决后方可继续施工。

4.5本条所规定的终压控制标准的原则适用于一般情况,

5.4.5本条所规定的终压控制标准的原则适用于一舟

残中也存在某些特例。如粉土、砂土中的密集桩群,由于压桩挤 密作用,后期压桩阻力会明显增大,如坚持按设计标高控制很难 买现。按压桩终压力值控制的桩,有时也会出现满足不了设计要 求的情况。对于重要建筑,强调终压力值和桩顶标高均达到设计 要求,即实行双控是必要的。 对于摩擦桩,压桩阻力相对较小,桩顶压至设计标高后,随 着土体强度的恢复,休止后单桩承载力一般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政终压标准应按桩顶标高控制;对于端承桩,桩端进入持力层 后,压桩阻力会急剧增大,尤其是对于持力层变化幅度较大的地 层,按桩顶标高控制难以实现,故一般以终压力控制为主,桩顶 标高控制为辅;对于端承摩擦桩,结合端承桩和摩擦桩的特点: 司时考虑到王方开挖及桩顶处理等后续工作的方便性,一般以桩 顶标高控制为主,级压力控制为辅

5.4.6压桩记录是最原始的施工资料,必须如实记录,

5.5.1机械快速接头施工速度快,相比焊接接头质量可靠度高,

5.1机械快速接买施工速度快,相比焊接接买质量可靠度 主一些地区已开始使用。预应力抗拔桩采用焊接接头质量事古 ,可采用机械快速接头。

5.5.3本条第3款是要求上下树

优先采用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若采用手工电弧焊时,第一 层焊缝应采用不大于3.2的焊条施焊,并确保根部焊透。第5 款是关于电焊结束后冷却时间的规定,主要是考虑到高温的焊缝 遇地下水,如同淬火一样,焊缝容易变脆。但二氧化碳气体保护 焊所用焊条的直径细,散热快,且二氧化碳具有较强的冷却作 用,所以确定其自然冷却时间较手工电弧焊短。第6款是桩尖焊 接的规定,目前工地上的桩尖焊法不太规范,焊接质量较差,因 此一定要加强桩尖焊接质量的监督

5.5.4大量的预制桩接头采用焊接接头,经常出现未分

焊接时间短、焊缝不饱满等现象,导致电焊质量差;在挤土效应 作用下,容易出现桩节脱空、折断等质量事故。故加强预制桩焊 接质量控制,对焊缝接头进行抽样检测是必需的。

大于桩身极限弯矩的情况,当桩身极限弯矩较大时,需验算桩接 头的极限弯矩,必要时宜增加接头处的连接销数量。另外需要提 醒的是:采用啮合式机械接头的桩接头,是利用上节桩的自重将 连接销完全插人下节桩的连接槽内。在软弱土层太厚的场地接桩 施工时,下节桩还没有进入较坚硬十层,桩入于部分的侧摩阻力 较小,当上节桩对中下压时,由于下节桩没有足够的支承力,不 仅连接销无法顺利地插入连接槽内,而且可能把下节桩顺势压入 软十层中,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当需要接桩时下节桩桩头露出 地面的高度要比焊接接桩时露出地面的桩头高度略高一些。当地 面下有厚度10m以上的流塑淤泥土层时,第一节桩(底桩)露 出地面的桩段外周地面处宜设置“防滑箍”,所谓“防滑箍”就

是用两个半圆形的钢箍合起来夹任管桩外周,以增加底桩的支承 力。当地表下软土层厚度小于10m,且第一节桩(底桩)长度足 以使其下端进入坚硬土层时,可不设“防滑箍”。

以使其下端进人坚硬土层时,可不设“防滑箍”。 5.5.7采用密封材料是保证连接接头与地下水不接触,避免腐 蚀:密封材料一般采用环氧树脂、芳香胺等按1:0.6比例配置, 初凝时间不超过6h,终凝时简不超过12h。上下节桩要对准3个 以上的孔方可插入。

5. 6. 3 空心桩最上面一节桩的端

桩顶以上土方开挖后,撬掉薄钢板直接填芯,从而减少桩孔内清 孔的麻烦,同时由于不用清孔,填芯与桩的连接质量更好。薄钢 板一般较桩孔内径略大,并在端板均匀布置四个点点焊连接。该 方法在送桩深度较大时,作用尤其明显

5.6.6目前桩位出现偏移主要有压桩挤土效应和土

5.6.6自前桩位出现偏移主要有压桩挤士效应和土方升挖不当 两方面原因,为减少压桩单位与土方开挖单位的纠纷,同时提高 压桩时的定位精度,建议送桩前进行桩位中间复核。

5.7.1除复压、引孔和组合桩法辅助措施外,近年来,还出现 了一些新的静压桩施工工法。①中掘法:该法是将钻头通过桩芯 插入中,一边钻进一边压桩,既可减小压桩阻力和挤土效应, 又可增加桩的入土深度。该工法适用于大直径预制空心桩。②旋 喷桩辅助压桩法:先采用旋喷桩预先施工,将砂土预先搅拌松 弛,并采用水泥浆使砂土悬浮以减小压桩阻力,

5.7.2布桩密集目地基土孔隙率较小的场地,压桩容易

桩上涌,从而影响桩基的承载力,并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复压 是处理群桩上的一种有效方法,是否采用宜根据地区经验确 定。但采用复压需要一定的条件,它要求原先的送桩不能太深, 截桩数量不宜太多,因无端板的桩头容易被压碎;另外,要求施 工场地条件好,要有一定的地基承载力,使压桩机来回走动不 陷机。 稳压时间一般规定为5s~10s,复压次数一般不宜超过3次 靠增加复压次数来提高静压桩的承载力,是得不偿失的一种做 法,复压次数太多,承载力并没有太多的增长,反而容易引起桩 身和压桩机的破损。对于人土深度小于8m的短桩,复压次数可 增至3次~5次。根据经验,一般上浮量超过5cm~10cm,宜采 取复压措施。

5.7.3引孔压桩是采用长螺旋钻机等设备,先在桩位上

身需穿透的硬土层,然后在弓孔上压桩,从而减小桩身穿透硬土 层时的压桩阻力,以便工程桩顺利压至设计标高。但若桩身难以 穿透的硬土层深度大于20m,是否采用引孔压桩法,需通过工 期、质量和造价等方面的综合比选后确定。 1引孔直径不宜过大,否则会明显降低单桩承载力。一般

来说,引孔直径宜比桩径(或方桩对角线)小50mm~100mm; 孔深度可根据桩距和土的密实度、渗透性等确定,宜为桩长的 1/3~1/2:但引孔直径和桩径的比例关系随着土质情况、桩直 径、桩的密集程度等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故应由设计和施工单 立根据当地经验协商确定,无当地经验时,应在工程桩施工前通 过试压桩和静载荷试验进行确定。 2号孔的垂直度必须从严控制,垂直度偏差应小于1/150, 旦引孔偏斜,静压桩下沉时就沿着孔壁下去,很难纠偏,也很 容易发生桩身折断事故。 3弓引孔作业和压桩作业应莲续进行:否则孔壁可能会班塌 般来说,间隔时间不宜大于12h,在软土地区不宜大于3h。 4弓孔内积水,若采用封口型桩尖或者静压方桩,压桩时 孔内积水无法消散,桩端一般达不到孔底,容易造成工程质量 事故。 5.7.4组合桩是利用钢桩较大的穿透能力,将工程桩压至设计 标高,该方法在多项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采用组合桩法时,单

5.7.4组合桩是利用钢桩较天的穿透能力,将工程桩压

5.7.4组合桩是利用钢桩较无的穿透能力,将工程桩压至设计 标高,该方法在多项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采用组合桩法时,单 桩竖向承载力应通过试桩确定。 组合桩应进行专项设计,最下节钢桩的桩长不宜过长,并应

组合桩应进行专项设计,最下节钢桩的桩长不宜过长,并应 验算其桩身结构强度。钢桩与其上混凝土预制桩连接前,应将混 凝土预制桩端头板加厚,以免对混凝土预制桩端头造成损伤。

6周边环境保护与施工监测

6.1.1、6.1.2静压桩存在挤土效应,饱和软黏土地区的沉桩挤 七效应对周边环境影响最为明显,静压密集群桩(布桩面积系数 天于5%)的影响范围有时可达到2H~3H,独立承台桩的影响 范围也有H(H为桩端人士深度),当软黏十中夹有渗透性较好 的粉土或砂土层时,影响范围则相对较小。因此静压桩的影响范 围应根据土层条件、桩长、桩径、桩数、布桩密集程度、桩尖、 压桩速率、压桩顺序等诸多因素结合地区经验综合确定。 为合理确定监测方案,以及对监测数据作出评估,在静压桩 施工前,应对压桩影响范围内的环境状况进行详细调查研究,收 集如下有关资料: 1周边建筑物的总平面图、基础类型、使用现状等; 2周边地下管线的布置图;煤气管和上下水管的管材、管 节长度、管径、接头构造、闸阀位置、埋设深度;电缆线的规格 型号、负荷;通信电缆的规格型号、服务范围等; 3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对不均匀沉降和水平位移的敏感 程度,并据此确定沉降量、沉降差、水平位移监控值等。 6.1.3各地区对历史保护建筑物及地铁、隧道、原水管、共同 沟等重要设施常常设立安全保护区,并对保护区范围内的施工作 业和监测有更加严格的要求

6.2.2合理控制压桩速率和日压桩量对减少压桩挤土效应的影 间非常重要。控制每台压机的日压桩量主要是确保工程桩施工质 量,同时也是减小每天挤士量,减小对已沉工程桩和周边环境的

6.2.3由于挤士效应,相邻建筑的桩基或地下工程同时施工相

2.3由于挤士效应,相邻建筑的桩基或地下工程同时施工 影响的事例经常发生,本条强调注意其产生的不良后果和通 调来减少其相互影响,

6.2.4大量工程实践表明,压桩机对表层土的挤压比较厉害,

袋装砂并直径宜为70mm~80mm,间距宜为1.0m~1.5m, 深度根据软黏土厚度确定,宜为10m~15m;塑料排水板的深度 和间距可同袋装砂井。 管笼井的具体做法:在密集群桩内,利用钻机成孔,直径 400mm左右,深度15m~20m,孔内放入用土工布或塑料编织 袋包裹的钢筋宠。压桩时产生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可就近通过此管 并得以迅速消散。必要时,也可在并内置一小型潜水泵抽水产生 负压,加速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当邻近有建筑物需要保护时,可 在压桩区外侧设置密排管笼井,清水护壁。由于这一排孔洞的存

在,在被保护建筑物与压桩区之间形成了一条缓冲带,压桩区士 体向外挤出时,孔并被压扁,但并深范围内的侧向挤压力已经被 释放,对防治挤土效应较为有效,

6.2.5对于预制桩,选择合适的桩尖不但可以增强桩的穿透能 力,而且可减少压桩对原状土的扰动,确保单桩竖向承载力的正 常发挥。

引孔压桩既可减少静压桩的挤土效应,又可增强桩的穿透能 力、增加桩的入土深度,有关弓引孔压桩的注意事项详见本规程第 5.7.3条及条文说明

6.3.1密集的静压桩会使得桩周土体的侧向挤出、向上隆起现 象比较明显,这样对周边先压入的工程桩和邻近建筑物、地下管 线会产生有害的影响。为保护已压工程桩和周边环境的安全,应 在静压桩施工期间采取有针对性的蓝测。 静压桩工程的监测对象应包括周边环境和已压工程桩。对影 阿范围内的重要建筑物、管线、交通于道等设施,应加密监测 点。在安徽合肥、江苏张家港等浅部有较厚老黏土的地区,静压 PHC管桩时甚至出现土塞直接到桩顶,工程桩的隆起可达 20cm~40cm,此时更应加强对已沉桩桩顶位移的监测。 6.3.2本条对监测项目和内容作出规定。 1部分工程的挤土效应能使已沉桩上浮儿厘米到几十厘米, 根据收集的资料,桩顶上浮5cm~10cm,桩承载力就出现下降, 故应设置桩顶位移监测点,以确定是否需要复压,被监测的桩需 要把桩加长至地面下1.0m左右。 2邻近建(构)筑物竖向和水平位移监测点应布置在基础 类型、埋深和荷载有明显不同处及沉降缝、伸缩缝、新老建筑物 连接处的两侧、建筑物的角点、中点;工业厂房监测点宜布置在 独立柱基上。

6.3.1密集的静压桩会使得桩周土体的侧向挤出、向上隆起现 象比较明显,这样对周边先压入的工程桩和邻近建筑物、地下管 线会产生有害的影响。为保护已压工程桩和周边环境的安全,应 在静压桩施工期间采取有针对性的监测。 静压桩工程的监测对象应包括周边环境和已压工程桩。对影 问范围内的重要建筑物、管线、交通十道等设施,应加密监测 点。在安徽合肥、江苏张家港等浅部有较厚老黏土的地区,静压 PHC管桩时甚至出现土塞直接到桩顶,工程桩的隆起可达 20cm~40cm,此时更应加强对已沉桩桩顶位移的监测

6.3.2本条对监测项目和内容作出规定。

1部分工程的挤土效应能使已沉桩上浮儿厘米到儿十厘米: 根据收集的资料,桩顶上浮5cm~10cm,桩承载力就出现下降。 故应设置桩顶位移监测点,以确定是否需要复压,被监测的桩需 要把桩加长至地面下1.0m左右。 2邻近建(构)筑物竖向和水平位移监测点应布置在基础 类型、理深和荷载有明显不同处及沉降缝、伸缩缝、新老建筑物 连接处的两侧、建筑物的角点、中点;工业厂房监测点宜布置在 独立柱基上。 3邻近地下管线监测点宜布置在上水、煤气管处、窖井、

阀门以及检查井等管线设备处、地下电缆接头处、管线端点、拐 弯处;影响范围内有多条管线时,宜根据管线年份、类型、材 贡、管径等情况综合确定监测点,且宜在内侧和重要管线上布置 监测点。 4压桩影响范围内的地表竖向和水平位移监测点宜从静压 桩边线开始由里向外先密后疏布置。 5深层土体侧向位移监测(测斜)一般只针对特别重要的 保护对象,宜布设在压桩区与被保护对象之间,测点间距一般为 20m,且不少于2点。测斜管的理埋深可结合桩长、布桩密集程 度、周围环境要求、地质条件等综合确定。 7在饱和软黏土地区,挤土效应产的超静孔隙水压力消 散很慢,并目波及很大范围。通过孔隙水压力蓝测可掌握孔隙水 玉力的增长及消散规律,为调整压桩速率和顺序提供依据。压桩 区内的孔隙水压力观测孔宜均匀布设或在预计孔隙水压力较高区 或均匀布设;压桩区外的观测孔宜从压桩区边线开始向外逐渐增 大间距。测点的竖向布置应在应力影响范围内按土层分布情况布 设,并以软弱土层为重点,测点间距一般为4m~5m。 6.3.3静压桩引起的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需要时间,特别是在 软黏土地区,由于土体渗透系数低,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 较长。因此,蓝测工作不能随着静压桩施工的结束而立即停正 而应等到压桩区外超静孔隙水压力基本消散、土体再固结引起的 优降基本稳定为止, 6.3.4本条主要规定监测报警值内容。管线报警值累计变化量 应根据管线单位的要求确定,般不宜超过20mm:日报警值宜 为2mm/d~~3mm/d。道路地表沉降报警值累计变化量不宜超过 30mm,日报警值宜为2mm/d~3mm/d。周边建筑物累计沉降 量一般不官超过20mm,日报警值宜为2mm/d~3mm/d并结

6.3.3静压桩引起的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需要时间,特

黏土地区,由于土体渗透系数低,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的 长。因此,蓝测工作不能随着静压桩施工的结束而立即停 应等到压桩区外超静孔隙水压力基本消散、土体再固结弓引起 降基本稳定为止。

6.3.4本条主要规定监测报警值内容。管线报警值累计变化量

6.3.4本条主要规定监测报警

应根据管线单位的要求确定,般不宜超过20mm,日报警值宜 为2mm/d~3mm/d。道路地表沉降报警值累计变化量不宜超过 30mm,日报警值宜为2mm/d~3mm/d。周边建筑物累计沉降 量一般不宜超过20mm,日报警值宜为2mm/d~3mm/d,并结 合压桩前的建筑物状况、裂缝观测等综合进行控制。工程桩上浮 累计变化量报警值宜为5cm~10cm。

··工 前成品桩桩身质量不容乐观,故强调施工前质量检查 和检测。本条明确检查、检测内容,便于施工单位自检,也方便 监理、质检、建设单位检查验收。

和检测。本条明确检查、检测内容,便于施工单位自检,也方便 监理、质检、建设单位检查验收。 7.1.3本条第2款是关于桩尺寸偏差、外观质量检查的规定 存在蜂窝、漏浆、裂缝、不密实、露筋的桩不应使用,因其承载 力和耐久性均有下降。抱压施工时,桩身混凝土由于外形尺寸不 合要求容易被抱坏

存在蜂窝、漏浆、裂缝、不密实、露筋的桩不应使用,因其承载 力和耐久性均有下降。抱压施工时,桩身混凝土由于外形尺寸不 合要求容易被抱坏。

7.1.4本条是关于焊接接头检查的规定。目前,少

箍的高度、板厚进行缩水,端板的质量也不容忽视。主要问 ①材质不是Q235钢材,而采用铸钢或“地条钢”,导致 性和耐久性很差;②端板厚度偏薄,导致钢棒与端板的连接 尤其是抗拔桩;③端板不平整,导致桩节接触不紧密;④ 坡口尺寸不规范,导致焊缝高度不符合要求。

7.1.5本条是关于机械接头检查的规定。机械接头对连接部件

7.1.5本条是关于机械接头检查的规定。机械接头对连 精度要求更高,连接部件材质、尺寸、数量不符合要求或 形,不得使用。

7.1.6本条是关于桩身配筋检查的规定

本目的,桩身材料以次充好。箍筋不按设计要求,导致预制桩抗 水平承载力下降;主筋的直径或配筋率达不到标准图集或设计要 求,导致桩抗裂和抗拨承载力下降。少数厂家所用的钢筋材质也 存在问题。另外混凝保护层厚度对基桩的耐久性至关重要。因 此,要求厂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设计要求生产合格的产品,也 要求监理、施工单位加强检验

少数广家由于配料、工艺、养护条件等原因,桩身混凝土强度达 不到设计要求,导致压桩时桩身在较小压桩力下就出现损坏,有 的甚至只有设计强度要求的60%~70%

7.1.8本条是对桩尖检查和检测的规定。桩尖可提高桩的穿透 能力,减小压桩阻力,减少对桩侧土体的损伤,有利于压桩后桩 侧土体强度的恢复。但近年来,桩尖的质量不容乐观,主要问题 有:桩尖的材质、尺寸和构造、焊接质量不符合规范、设计要 求。有些施工单位甚至不用桩尖,部分设计、施工人员也认为桩 尖没多大作用。桩尖主要尺寸构造问题为尺寸小、钢板薄,压桩 时易压曲导致桩端混凝士受损。桩尖与桩节焊接不好,压桩过程 中可能会脱落,甚至挤入空心桩内孔导致桩身混凝士受损

7.2.2在压桩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桩位标记的保护,防止桩位 标记发生错乱和移位。压桩前应再次复核桩位,以免造成工程桩 的桩位偏差超过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首节桩垂直度控制的好坏 对整根桩的垂直度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对首节桩垂直度控制要求 要严格一些

7.2.3桩接头焊接质量非常重要,目前焊接质量非

验查焊条的规格、直径、质量;重点检查电焊坡口尺寸,记 控焊接时间;焊接后的冷却时间应满足本规程的规定。

7.2.5目前大多数施工记录是手工记录GB/T 33185-2016标准下载,监理人员应认

只记录员如实记录。对压桩阻力记录及时分析,可校核进入 层深度,同时根据压桩阻力可初步判断单桩竖向承载力是否 要求,故压桩阻力出现异常时应及时分析处理

2.6在存在较厚超固结黏土土层的场地(如合肥、张家港

7.2.6在存在较厚超固结黏土土层的场地(如合肥

静压桩的挤土效应明显,但土体不易被压缩,导致土体向上 起,带动桩上浮,出现桩底虚空甚至桩脱节,单桩竖向承载力大 大降低。故对基桩的上浮量和偏位值要进行检查和控制,必要时 采取复压。

控制日压桩量和停歇时间是为了减少挤土效应,并给超静孔 隙水压力一定的消散时间,应根据周边环境情况,结合监测数据 合理控制

7.3.2配置闭口型桩尖的空心桩桩身质量可采用孔内检查。孔 内摄像法是近年来判断桩身质量、解决相关争议的有效手段;该 方法直观、准确,当桩长较长时应用比较多。当桩长较短时,也 可将低压灯泡或手电筒吊放到桩内孔,从上到下再从下到上慢慢 用灯光照射管壁作目测检查;使用该方法成桩质量好坏一自了 然,还可以检查桩的实际长度。开口型桩尖的空心桩由于存在土 塞无法目测桩长,而少数施工单位存在偷桩长现象黄土隧道施工方案,故建议通过 抽查土塞高度检查桩长

8.0.2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应持安全部门颁发的证书上岗。 8.0.4、8.0.5施工人员必须安全操作,以避免施工安全事故。 8.0.7沟、坑设置安全护栏是防止人员掉进桩孔内造成安全 事故。

0.2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应持安全部门颁发的证书上岗。 0.4、8.0.5施工人员必须安全操作,以避免施工安全事故 0.7沟、坑设置安全护栏是防止人员掉进桩孔内造成安 故。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