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GJ@T210-2010《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pdf垫层中设置一层或多层水平加筋体。
中设置一层或多层水平加筋体。 ·4褥垫层设置范围宜大于基础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边缘 宽度宜为200mm~300mm。
4.4.4褥垫层设置范围宜大于基础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边缘
地下加固施工方案的宽度宜为200mm300mm。
5.1.4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对刚、柔性桩进行工艺性试
数量分别不得少于2根。
数量分别不得少于2根。
供电、通路、小 临时房屋等临时设施,应在开工前准备就绪,保证施工机械正常 作业。
5.1.7用于施工质量检验的仪表、器具的性能指标,应符 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5.2.1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长螺旋钻孔压灌桩和沉管灌注桩 的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的有 关规定。
1施工期间护筒内的泥浆面应高出地下水位1.0m以上, 在受水位涨落影响时,泥浆面应高出最高地下水位1.5m以上; 2在清孔过程中,应不断置换泥浆,直至开始浇筑水下混 凝土; 3浇筑混凝土前,孔底500mm以内的泥浆相对密度应小 于1.25:含砂率不得大于8%:黏度不得大于28s 4在容易产生塌孔的土层中应采取维持孔壁稳定的措施 5.2.3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灌注混凝土之前,孔底沉渣厚度
3浇筑混凝土前,孔底500mm以内的泥浆相对密度应小 于1.25;含砂率不得大于8%;黏度不得大于28s; 4在容易产生塌孔的土层中应采取维持孔壁稳定的措施。 5.2.3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灌注混凝土之前,孔底沉渣厚度 不应大于100mm。 5.2.4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时,水下灌注的混凝土应符合 下列规定: 1水下灌注混凝土应具备良好的和易性,配合比应通过试 验确定;落度宜为180mm~220mm;
5.2.4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时,水下灌注的混凝土应符合
1水下灌注混凝土应具备良好的和易性,配合比应通过试 验确定:珊落度宜为180mm~220mm; 2水下灌注混凝土的含砂率宜为40%~50%,并宜选用中 粗砂;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应小于40mm;
3导管埋人混凝土深度不应小于2m;严禁将导管提出混凝 土灌注面,并应控制提拨导管速度,应有专人测量导管理深及管 内外混凝土灌注面的高差,并应填写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 4灌注混凝土必须连续进行;应控制最后一次灌注量,超 灌高度宜为0.8m~1.0m,凿除泛浆高度后必须保证暴露的桩顶 混凝士强度达到设计等级。 5.2.5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施工时,钻至设计标高后,应先泵人 混凝土并停顿10s~20s,再缓慢提升钻杆。提钻速度应根据土 层情况确定,直应与混凝土泵送量相匹配,保证管内有一定高度 的混凝土。桩身混凝土的泵送压灌应连续进行。混凝土压灌结束 后,应立即将钢筋笼插至设计深度。 5.2.6沉管灌注桩应根据土质情况和荷载要求,分别选用单打 法、复打法、反插法等。单打法可用于含水量较小的士层,且宜 采用预制桩尖;反插法及复打法可用于饱和土层。 5.2.7灌注桩混凝土的充盈系数不得小于1.0,也不宜大于 1.3。一般土质宜为1.1,软土宜为1.2~1.3。 5.2.8灌注桩施工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桩位偏差不得 大于 100mm。
3导管理入混凝士深度不应小手2m;严禁将导管提出混凝 土灌注面,并应控制提拔导管速度,应有专人测量导管埋深及管 内外混凝土灌注面的高差,并应填写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 4灌注混凝土必须连续进行;应控制最后一次灌注量,超 灌高度宜为0.8m~1.0m,凿除泛浆高度后必须保证暴露的桩顶 混凝士强度达到设计等级
5.2.5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施工时,钻至设计标高后,
5.3.1混凝土预制桩和钢管桩可采用锤击沉桩和静压沉桩。其施
5.3.1混凝土预制桩和钢管桩可采用锤击沉桩和静压沉桩。其施 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的有关规定。
1对于密集桩群,应自中间向两个方向或四周对称施打; 2 当一侧毗邻建筑物时,应由毗邻建筑物处向另一方向 施打; 3 根据基础的设计标高,宜先深后浅; 根据桩的规格,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 5.3.3 锤击沉桩终止锤击的条件应以控制桩端设计标高为主, 贯入度为辅
5.3. 4 对敞口钢管桩,当锤击沉桩有困难时,可在管内取土以 助沉。
必要时可由现场试验确定。压桩机的最大压桩力应取压桩机 架重量与配重之和乘以0.9
5.3.7静力压桩施工的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第一节桩下压时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0.5%; 2宜将每根桩一次性连续压到底,且最后一节有效桩 宜小于5m;
5.3.8终压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现场试压桩的试验结果确定终压力标准; 2终压连续复压次数应根据桩长及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 对于人士深度大于或等于8m的桩,复压次数可为2~3次;对 于入土深度小于8m的桩,复压次数可为3~5次; 3稳压压桩力不得小于终压力,稳定压桩的时间宜为 5s~10s。
5.3.9预制桩施工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1%,桩位偏差 大于100mm
5.4.1水泥土搅拌桩和旋喷桩的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 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I79的有关规定 5.4.2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5.4.1水泥土搅拌桩和旋喷桩的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
搅拌头翼片的枚数、宽度、与搅拌轴的垂直夹角、搅拌
头的回转数、提升速度应相互匹配,以确保加固深度范围内土体 的任何一点均能经过20次以上的搅拌; 2所使用的水泥均应过筛。喷浆(粉)量及搅拌深度应采 用经国家计量部门认证的监测仪器进行自动记录; 3搅拌头的直径应定期复核检查,其磨耗量不得大于 10mm; 4停浆(灰)面应高于顶设计标高300mm~500mm,升 挖时应将搅拌桩顶端施工质量较差的桩段用人工挖除; 5可采用提升或下沉喷浆(粉)的施工工艺,但必须确保 全桩长上下至少再重复搅拌一次。 5.4.3旋喷桩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旋喷桩的施工参数应根据土质条件、加固要求通过试验 或根据工程经验确定,并应在施工中严格加以控制:单管法及双 管法的高压水泥浆和三管法高压水的压力应大于20MPa; 2水泥浆液的水灰比应按工程要求确定,可取0.8~1.5 宜来用1.0; 3对需要局部扩大加固范围或提高强度的部位,可采取复 喷措施; 4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压力骤然下降、上升或冒浆异常时 应查明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 5旋喷桩施工完毕,应迅速拔出喷射管;为防止浆液凝固 收缩影响桩顶高程,必要时可在原孔位采取冒浆回灌或二次注浆 等措施; 6施工中应做好泥浆处理,并应及时将泥浆运出或在现场 短期堆放后作土方运出。 5.4.4水泥土搅拌桩和旋喷桩施工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1% 桩位偏差不得大于150mm
.3旋喷桩施工应符合下列规
5.5.1基坑开挖时应确保基坑内刚性桩和柔性桩桩体
1基坑开挖时应确保基坑内刚性桩和柔性桩桩体不受损坏
应合理安排基坑挖土顺序和控制分层开挖的深度,挖出的土方不 得堆置在基坑附近
5.5.2基坑开挖后应及时铺设褥垫层。褥垫层铺设宜采用静力 压实法,当基础底面下桩间土的含水量较小及褥垫层厚度大于 300mm时,也可采用动力夯实法。
压实法,当基础底面下桩间土的含水量较小及褥垫层厚度大于 300mm时,也可采用动力夯实法
头法、钻芯法等检测方法进行桩身质量检测,检测数量宜由设计 单位根据有关规范和地区经验确定。
6.0.4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施工记录及现场施工情况
6.0.5基槽开挖后,应检查桩位、桩径、桩数、桩顶密实度及 槽底土质情况。如发现漏桩,桩位偏差过大、桩头及槽底土质松 软等质量问题,应采取补救措施。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 “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目次1总则·262术语和符号273基本规定·294设计314.1一般规定314. 2承载力314.3沉降324. 4褥垫层335施工355.1施工准备355. 2灌注桩施工355.3预制桩施工365.4柔性桩施工375.5褥垫层施工.396质量检测4025
基,通过较长的刚性桩将上部荷载传递给较深土层。近年来,刚 柔性桩复合地基除在建筑和市政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外,在高等 级公路建设中也已得到应用、可供参者
2.1.3、2.1.4桩的刚柔是相对的。桩的刚度不仅取决于桩体模 量,还与桩土模量比和桩的长径比有关。在工程应用上,常将各 种混凝土桩、钢桩称为刚性桩,将水泥土搅拌桩、旋喷桩、石灰 桩和灰土桩等称为柔性桩,而将由散体材料碎石形成的碎石桩称
和复合地基的共同作用。复合地基是通过一定的沉降量来达 和士共同承担荷载,设计中要重视沉降可能对上部结构产生 良影响。
3.0.7按沉降控制设计理论是近年得以发展的设计新理念,对
按沉降控制设计是相对于按承载力控制设计而言的。事实上 无论按承载力控制设计还是按沉降控制设计都要满足承载力的要 求和小于某一沉降量的要求。按沉降控制设计和按承载力控制设 计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在按承载力控制设计中,通常先按满足承载力要求进行设 计,然后再验算沉降量是否满足要求。如果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 要求,或验算沉降量不能满足要求,再修改设计方案。而在按沉
在按承载力控制设计中,通常先按满足承载力要求进 计,然后再验算沉降量是否满足要求。如果地基承载力不能 要求,或验算沉降量不能满足要求,再修改设计方案。而在
桩、预应力管桩、素混凝土桩外,还可采用钢管桩、大直径现浇 混凝土筒桩等;柔性桩除水泥土搅拌桩和旋喷桩外,还可采用石 灰桩、灰士桩和碎石桩等。采用其他类型的刚性桩和柔性桩,除 应符合本规程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1.2对刚性桩来说,即使是非挤土型桩,当刚性桩桩距过小 时,刚性桩之间的柔性桩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而当刚性桩桩距过 大时,文不符合刚性桩与柔性桩作为复合地基来工作的原理,故 而对刚性桩的桩距进行限制。柔性桩除柱状加固外,也可采用壁 状、格栅状等加固形式。 4.1.4目前基础理深对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提高作用的机理研究 尚不够深入,计算方法尚不成熟,因此,对复合地基,自前一般 把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基础宽度承载力修正系数取零,基础理深的 承载力修正系数取1.0。 基础理深的承载力修正系数为1.0意味看当基础理深增加 时,基础底面标高处的基础两侧增加的超载而提高的承载力与由 于基础范围内回填士增加的基础自重相等,
时,刚性桩之间的柔性桩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而当刚性桩不 大时,文不符合刚性桩与柔性桩作为复合地基来工作的原 而对刚性桩的桩距进行限制。柔性桩除柱状加固外,也可买 状、格栅状等加固形式。
4.3.4复合土层的复合压缩模量计算式是经验公式。
中,桩体采用弹性模量,土体采用压缩模量,通过面积比形 合土层的复合压缩模量。其可能带来的误差也通过复合土层 量计算经验系数来调整。
褥垫层中设置一层或多层水平加筋体,以协调桩与桩间土分 载。在褥垫层中设置加筋体可提高复合地基的稳定性。加筋
可采用高强度、低应变率、低徐变、耐久性好的土工合成材料。 4.4.4规程规定褥垫层设置范围宜比基础外围每边大200mm~ 300mm,主要考虑当基础四周易因褥垫层过早向基础范围以外 挤出而导致桩、士的承载力不能充分发挥。若基础侧面质较好 褥垫层设置范围可适当减小。也可在基础下四边设置围梁,防止 褥垫层侧向挤出。
5.1.4为了确定刚性桩和柔性桩的施工参数及施工工
前应分别对刚性桩和柔性桩进行工艺性试桩,以充分了解场地的 土层情况、施工设备性能、不同桩型的施工参数、施工质量的控 制指标及合理优化的施工工艺等。必要时通过对工艺性试桩的现 场检测,了解桩身质量和处理效果
5.2.2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清孔后要求测定的泥浆指标有三项, 即相对密度、含砂率和黏度。它们是影响混凝土灌注桩质量的主 要指标。
5.2.3多年来对于桩底不同沉渣厚度的试桩结果表明,沉
度大小不均影响端阻力的发挥,也影响侧阻力的发挥,刚柔 复合地基中的刚性桩一般均为摩擦桩,故在灌注混凝土之 沉渣厚度指标控制为不应大于100mm。
5.2.4水下灌注混凝土的细骨料宜选用中粗砂,是根
也区的使用经验和条件制订,少数地区若无中粗砂而选用其作 可通过试验进行选定,也可用合格的石屑代替。
条文中规定了最小的埋管深度不宜小于2m,是为了防止导 管拔出混凝土面造成断桩事故;但埋管也不宜太深,以免造成埋 管事故,因此不宜大于6m。 5.2.5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成桩工艺是国内近年开发且使用较厂 的一种新工艺,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黏性土、粉土、素填土 中等密实以上的砂土,属非挤土成桩工艺,该工艺有穿透力强, 低噪声、无振动、无泥浆污染、施工效率高、质量稳定等特点。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成桩,应准确掌握提拨钻杆时间,钻至预 定标高后,开始泵送混凝土,管内空气从排气阀排出,待钻杆内 管及输送软、硬管内混凝土达到连续时提钻。若提钻时间较晚: 在泵送压力下钻头处的水泥浆液被挤出,容易造成管路堵塞。应 杜绝在泵送混凝土前提拔钻杆,以免造成桩端处存在虚士或桩端 混合料离析、端阻力减小。提拨钻杆中应连续泵料,特别是在饱 和砂土、饱和粉土层中不得停泵待料,避免造成混凝士离析、桩 身缩径和断桩,自前施工多采用商品混凝土或现场用两台0.5m 的强制式搅拌机拌制。 灌注桩后插钢筋笼工艺近年有较大发展,插笼深度提高到自 前20m~30m,较好地解决了地下水位以下压灌桩的配筋问题。 但后插钢筋笼的导向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施工时应注意根 据具体条件采取综合措施控制钢筋笼的垂直度和保护层有效 厚度。
条文中规定了最小的埋管深度不宜小于2m,是为了防1 管拔出混凝土面造成断桩事故;但埋管也不宜太深,以免造月 事故,因此不宜大于6m。
5.2.5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成桩工艺是国内近年开发且使
5.3.2沉桩顺序是沉桩施工方案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往施工单 位不注意合理安排沉桩顺序造成事故的事例很多,如桩位偏移、 桩体上涌、地面隆起过多、建筑物破坏等。 5.3.3本条所规定的停止锤击的控制原则适用于一一般情况,实
5.3.3本条所规定的停止锤击的控制原适用于一一般
残中也存在某些特例。如软土中的密集桩群,由于大量桩沉, 中产生挤土效应,对后续桩的沉桩带来困难,如坚持按设计 空制很难实现。按贯入度控制的桩,有时也会出现满足不了
5.4.2水泥士搅拌机施工时,搅拌次数越多,则拌合越为均匀 水泥土强度也越高,但施工效率就降低。试验证明,当加固范围 内土体任一点的水泥土经过20次的拌合,其强度即可达到较 高值。 根据实际施工经验,搅拌法在施工到顶端0.3m~0.5m范 围时,因上覆土压力较小,搅拌质量较差。因此,其场地整平标 高应比设计确定的基底标高再高出0.3m~0.5m,桩制作时仍施 工到地面,待开挖基坑时,再将上部0.3m~0.5m的桩身质量 较差的桩段挖去。 根据现场实践表明,当搅拌桩作为承重桩进行基坑开挖时 桩顶和桩身已有一定的强度,若用机械开挖基坑,往往容易碰撞 损坏桩顶,因此基底标高以上0.3m宜采用人工开挖,以保护桩 头质量。 制桩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地基处理的加固效果。其中的关 键是注浆量、注浆与搅拌的均匀程度。因此,施工中应严格控制 喷浆提升速度和搅拌次数,其关键点是必须确保全桩长再重复搅 拌一次。
5.4.3由于高压喷射注浆的压力与处理地基的效果有天,压力 愈大,处理效果愈好。根据国内实际工程中应用实例,单管法、 双管法和三管法的高压水泥浆液流或高压水射流的压力宜大子 20MPa,气流的压力以空气压缩机的最大压力为限,通常在 0.7MPa左右,低压水泥浆的灌注压力通常在(1.0~2.0)MPa左 右,提升速度为(0.05~0.25)m/min,旋转速度可取(10~20) r/min。 水泥浆液的水灰比越小,高压喷射注浆处理地基的强度越 高。在生产中因注浆设备的原因,水灰比太小时,喷射有困难 致水灰比通常取0.8~1.5,生产实践中常用1.0。 在不改变喷射参数的条件下,对同一标高的士层作重复喷射 时,能加大有效加固长度和提高固结体强度。这是一种局部获得 较大旋喷直径或定喷、摆喷范围的简易有效方法。复喷的方法根 据工程要求决定。在实际工程中,旋喷桩通常在底部和顶部进行 复喷,以增大承载力和确保处理质量。 当喷射注浆过程中出现下列异常情况时,需查明原因并采取 相应措施: 1流量不变而压力突然下降时,应检查各部位的泄露情况 必要时拨出注浆管,检查密封性能。 2出现不冒浆或断续冒浆时,若系土质松软则视为正常现 象,可适当进行复喷;者系附近有空洞、通道,则应不断提升注 浆管继续注浆直至冒浆为止或拔出注浆管待浆液固定后重新 注浆。 3压力稍有下降时,可能系注浆管被击穿或有孔洞,使喷 射能力降低,此时应拨出注浆管进行检查。 4压力陡增超过最高限值、流量为零、停机后压力仍不变 动时,则可能是喷嘴堵塞,应拔管疏通喷嘴。 当高压喷射注浆完毕后,或在喷射注浆过程中因故中断,短 时间(大于或等于浆液初凝时间)内不能继续喷射时,均应立即 拔出注浆管清洗备用,以防浆液凝固后拔不出管来
为防止因浆液凝固收缩,产生加固地基与建筑基础不密贴或 脱空现象,可采取超高喷射(旋喷处理地基的顶面超过建筑基础 底面,其超高量大于收缩高度)、回灌冒浆或二次注浆等措施。
5.5.1在基坑开挖时,搅拌桩或旋喷桩桩身水泥土已有~ 强度,若采用机械开挖基坑,往往容易碰撞损坏柔性桩和冈 的桩顶,因此基础理深较浅时宜采用人工开挖,基础理深 时,可先采用机械开挖,并严格均衡开挖,留一定深度采月 开挖,以保护桩头质量,
5.5.1在基坑开挖时,搅拌桩或旋喷桩桩身水泥土已有一定的 强度,若采用机械开挖基坑,往往容易碰撞损坏柔性桩和刚性桩 的桩顶DB44/T 1042-2012 双端自镇流LED管形灯.pdf,因此基础理深较浅时宜采用人工开挖,基础理深较深 时,可先采用机械开挖,并严格均衡开挖,留一定深度采用人工 开挖,以保护桩头质量。 5.5.2褥垫层材料多为中砂、粗砂、级配良好的砂石等,最大 径不宜大于20mm,不宜选用卵石。当基础底面桩间土含水量 较大时,应进行试验确定是否采用动力夯实法,避免桩间土承载 力降低,出现“弹簧士”现象。对较王的砂石材料,虚铺后可适
粒径不宜大于20mm,不宜选用卵石。当基础底面桩间土含水量 校大时,应进行试验确定是否采用动力夯实法,避免桩间土承载 力降低,出现“弹簧士”现象。对较干的砂石材料,虚铺后可适 当洒水再进行碾压或夯实,
6.0.2对于不同的检测方法,检测数量可有所差别,当
查数量宜为总桩数的5%;采用钻芯法时,检查数量宣为总 改的0.5%,且不少于3根
承载力和影响范围内复合土层的变形参数。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载 荷板应具有足够刚度,必须核算其抗弯刚度和抗剪强度。载荷板 可采用钢板或钢筋混凝土板,载荷板形状可采用方形、矩形或菱 形。载荷试验所用载荷板的面积必须与受检测桩承担的处理面积 相同。载荷板的安装就位必须准确,应与复合地基的承载重心保 持一致。当3个试验点的承载力值极差不大于30%,取其平均 值作为复合地基承载力。极差超过平均值的30%时,宜增加载
SL/T 806-2020标准下载统一书号:15112·17864 定价:10. 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