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CES3-2017 预应力鱼腹式基坑钢支撑技术规程及条文说明.pdf

T/CCES3-2017 预应力鱼腹式基坑钢支撑技术规程及条文说明.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T/CCES3-2017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2.3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09132
下载资源

T/CCES3-2017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CES3-2017 预应力鱼腹式基坑钢支撑技术规程及条文说明.pdf

5.2.5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除了应与常规支撑一样需要针对基 坑开挖工况和换撑工况两种工况进行受力和变形计算复核以外 考虑到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在预应力施加阶段部分支撑构件尚未 形成最终连接状态的情况,还需要对预应力施加工况下的支撑受 力和变形进行计算复核

5.3.2本条给出了预应力鱼腹梁的常用规格以及标准模 照鱼腹梁的跨度和承载力递增顺序,鱼腹梁常用规格有

个方面产生预应力损失:1)钢绞线张拉过程中因压实锚具而产 生的锚固损失;2)在钢绞线张拉锚固后,因钢绞线长度继续增 加而导致的松弛损失:3)后序钢绞线张拉对前序钢绞线已有内 力产生的序次损失;4)在折线或曲线形钢绞线的端点、折点等 处,张拉时因接触面摩阻力而产生的摩擦损失;5)钢绞线张拉 后变形增大造成的预应力损失,6)钢绞线温度变化引起的损失: 7)张拉系统引起的预应力损失等。因此预应力鱼腹梁钢绞线除 应选用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增加减摩措施、分级张拉、在钢绞

线锁定后进行补偿张拉外,根据已实施的大量鱼腹式钢支撑的基 坑工程经验,计算的钢绞线拉力乘以1.1倍放大系数,以弥补这 毕因素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钢绞线强度设计值的确定,关系到结构安全可靠、材料有效 利用、成本经济合理。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预应力钢结构 技术规程》CECS212规定我国建筑工程中,对重要的动力荷载 作用下的钢绞线,其设计强度取极限抗拉强度fptk的40%~ 55%。由于基坑钢支撑是临时结构,且不承受动力荷载,所以取 55%:而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士结构设计规范》GB5001C 规定的钢绞线抗拉强度设计值fpy为极限抗拉强度fptk的70%, 所以本规程对钢绞线抗拉强度设计值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fp的基础上折减0.550.7~0.8。 5.3.5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杆件之间的连接节点基本上均采用 端板平齐螺栓连接的方式,翼缘与翼缘之间未连接,因此杆件之 可连接节点按铰接考虑。 5.3.6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体系中,腰梁为压弯构件,以承受 抽力为主,弯矩相对较小,由此组合腰梁不必按照完全抗剪连接 进行设计。但考虑到组合型钢的抗弯承载力与其界面抗剪连接程 度有关,在进行组合腰梁的承载力和变形计算时,其截面模量及 抗弯刚度应按照界面的实际连接情况进行计算,可按现行国家标 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5.3.7鱼腹梁的上弦梁作为腰梁的一部分,部面构造如图8所 示。图8(a)为H型标准件一混凝土冠梁(或腰梁)组合腰梁 示意图,图8(b)为H型标准件组合腰梁示意图,腰梁与挡士 结构之间可采用如图所示T形传力件连接或其他更有效的连接 借施。多拼型钢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型钢与混凝土冠梁(或腰 梁)之间采用镭栓连接,锚栓可采用图9所示构造,浇筑混凝士 前锚栓宜与混凝土梁内钢筋绑扎或点焊固定。 本规程组合梁中抗前连接计算时取实际的查矩进行计算,考

线锁定后进行补偿张拉外,根据已实施的大量鱼腹式钢支撑的基 坑工程经验,计算的钢绞线拉力乘以1.1倍放天系数,以弥补这 些因素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钢绞线强度设计值的确定,关系到结构安全可靠、材料有效 利用、成本经济合理。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预应力钢结构 技术规程》CECS212规定我国建筑工程中,对重要的动力荷载 作用下的钢绞线,其设计强度取极限抗拉强度fptk的40%~ 55%。由于基坑钢支撑是临时结构,且不承受动力荷载,所以取 55%MH/T 6107-2014标准下载,而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规定的钢绞线抗拉强度设计值fpy为极限抗拉强度fptk的70%: 所以本规程对钢绞线抗拉强度设计值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fp的基础上折减0.55一0.7~0.8。

利用、成本经济合理。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预应力钢结构 技术规程》CECS212规定我国建筑工程中,对重要的动力荷载 作用下的钢绞线,其设计强度取极限抗拉强度fotk的40%~ 55%。由于基坑钢支撑是临时结构,且不承受动力荷载,所以取 55%,而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规定的钢绞线抗拉强度设计值fx为极限抗拉强度fok的70%, 所以本规程对钢绞线抗拉强度设计值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fp的基础上折减0.55一0.7~0.8。 5.3.5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杆件之间的连接节点基本上均采用 瑞板平齐螺栓连接的方式,翼缘与翼缘之间未连接,因此杆件之 间连接节点按铰接考虑。

5.3.5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杆件之间的连接节点基本上

轴力为主,弯矩相对较小,由此组合腰梁不必按照完全抗剪连接 进行设计。但考虑到组合型钢的抗弯承载力与其界面抗剪连接程 度有关,在进行组合腰梁的承载力和变形计算时,其截面模量及 抗弯刚度应按照界面的实际连接情况进行计算,可按现行国家标 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5.3.7鱼腹梁的上弦梁作为腰梁的一部分,部面构造如图8所 示。图8(a)为H型标准件一混凝土冠梁(或腰梁)组合腰梁 示意图,图8(b)为H型标准件组合腰梁示意图,腰染与挡士 结构之间可采用如图所示T形传力件连接或其他更有效的连接

力为主,弯矩对较小,由此组合腰梁不必按照完全抗剪连 行设计。但考虑到组合型钢的抗弯承载力与其界面抗剪连 有关,在进行组合腰梁的承载力和变形计算时,其截面模量 刚度应按照界面的实际连接情况进行计算,可按现行国家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示。图8(a)为H型标准件一混凝王冠梁(或腰梁)组合腰梁 示意图,图8(b)为H型标准件组合腰梁示意图,腰梁与挡士 结构之间可采用如图所示T形传力件连接或其他更有效的连接 施。多拼型钢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型钢与混凝土冠梁(或腰 梁)之间采用锚栓连接,锚栓可采用图9所示构造,浇筑混凝土 前锚栓宜与混凝土梁内钢筋绑扎或点焊固定。 本规程组合梁中抗剪连接计算时取实际的弯矩进行计算,考 虑到弯矩作用下各个螺栓(锚栓)的受力会不均勾,根据计算区

(a)H型标准件一混凝土冠梁(或腰梁)组合腰梁 1一H型标准件;2一混凝土冠梁(或腰梁); 3托架;4一挡土结构;5锚栓;6一螺栓

图9型钢与混凝土之间锚栓连接构造 1一钢筋22:2一钢筋连接器M24×70;

段内剪力图为三角形,每一计算段内螺栓(锚栓)承受的最天剪 力为平均剪力的2倍,另由于螺栓(锚栓)排数较多而导致的各 个螺栓(锚栓)受力不均,强度折减系数至少取0.7,为防止受 力最大螺栓(锚栓)破坏后其他螺栓(锚栓)逐一破坏,综合考 急这两方面因素,本规程规定螺栓(锚栓)受力不均习的安全系 数取不小于2一0.7~3.0。 连接件(图10)是对撑、角撑与鱼腹梁的汇合点,受力复 杂且作用重要。连接件与型钢或混凝土腰梁之间的界面剪力V 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钢绞线张拉产生的剪力F1;2)八字撑 或角撑直接支撑在连接件之上产生的剪力F2;3)组合腰梁受弯 引起的剪力F3,此界面剪力V应通过计算在组合腰梁接合面设

置螺栓(或锚栓)和抗剪键等抗剪措施进行平衡。

(a)连接件与型钢腰梁连接

(b)连接件与混凝土冠梁(腰梁)连接

图10连接件区域抗剪构造

图10连接件区域抗剪构造

图10连接件区域抗剪构造 连接件;2一抗剪键;3—螺栓;4一锚栓;

5一型钢腰梁:6一混凝土冠梁(腰梁)

5.3.8预应力鱼腹梁的构造和设计计算同等重要,

有效保证力的传递、避免鱼腹梁杆件的局部失稳、增加鱼腹梁体 系的超静定次数及增强抗连续倒塌性能。由于鱼腹梁构造特殊, 且均为装配式,节点繁多,所以必须加强构造要求,才能保证基

坑的变形控制及体系安全的基本需求。 腰梁连续封团设置有利于传力和增加体系的余度,当因特 殊情况或采用组合支护体系形成不封闭腰梁时,应复核并加强钢 要梁与挡土构件之间的抗剪连接,以避免产生不平衡受力。 锚栓由于受剪压作用,其锚固长度可按15d(d为锚栓直 径)确定,若冠梁(或腰梁)混凝土截面宽度小于锚栓锚固长度 时,可采用弯铺5d月总长不小于15d的形式, 5.3.9当腰梁与挡土结构之间设置T形传力件时,T形传力件 与钢腰梁及挡土结构之间应连续焊接。当挡土结构为灌注桩、型 钢水泥土搅拌墙、钢板桩时,每根支护桩均需设置T形传力件; 当挡土结构为地下连接墙时,T形传力件间距不宜大于1m。对 三角连接件等受剪力较大区域,应在T形连接件基础上增加额 外构造连接,如增加浇筑细石混凝土并设置抗剪螺栓或抗剪键。 当挡土结构为灌注桩或地下连续墙时,传力件与挡土结构间采用 过渡钢板连接,如图11(a)所示。当挡土结构为型钢水泥土搅 拌墙或钢板桩时,传力件与挡土结构间可直接焊接,如图1 b)所示。

图11T形传力件与挡土结构连接示意图 1一T形传力件;2一过渡钢板;3一挡土结构(灌注桩、地下连接墙); 4一钢筋;5一挡土结构(型钢水泥土搅拌墙、钢板桩)

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体系由于自身的独特性,多组对撑之间 并无横向联系,每一组对撑均以独立的状态进行受力,当对撑跨 度较天如超过100m时,若不考虑立柱对其侧向约束作用,对撑 平面内稳定性从计算角度是不满足的,而已成功实施完毕的工程 中最大跨度的对撑有长达127m。因此,对撑平面内稳定性计算 中应考虑立柱对其的侧向纳束作用。经过多个算例采用能量法 简化法及三维数值分析方法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验算组合钢 支撑水平向稳定时,立柱体系有限抗侧刚度的影响不可忽略,而 且三种方法得到考虑立柱侧向约束后的长度系数结果接近,为了 更于工程应用,本规程推荐采用简化法进行计算,即可采用现行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压弯构件稳定性计算公式计算超长 组合对撑水平向稳定性,考虑立柱侧向约束的计算长度系数可采 用简化法m三VN。/N的公式进行求解,并通过采用换算长细比 公式入二V(loy/i)2十入对组合对撑的长细比进行放大修正 考虑盖板与支撑的实际连接方式的不利影响。 5.4.4本条给出了对撑与角撑组合构件中单根支撑杆件的平面 外稳定性验算的方法。单根构件的平面内稳定性等同于组合构件

简化法及三维数值分析方法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验算组合钢 支撑水平向稳定时立柱体系有限抗侧刚度的影响不可忽略:而 且三种方法得到考虑立柱侧向约束后的长度系数结果接近,为了 更于工程应用,本规程推荐采用简化法进行计算,即可采用现行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压弯构件稳定性计算公式计算超长 组合对撑水平向稳定性,考虑立柱侧向约束的计算长度系数可采 用简化法m三√N。/N的公式进行求解,并通过采用换算长细比 公式入二V(loy/i)2十入对组合对撑的长细比进行放大修正 考虑盖板与支撑的实际连接方式的不利影响。 5.4.4本条给出了对撑与角撑组合构件中单根支撑杆件的平面 外稳定性验算的方法。单根构件的平面内稳定性等同于组合构件 平面内稳定性,满足5.4.3条公式即可。单根构件的计算长度取 决于其上设置的连接板构造是否能起到约束作用。在满足构造设 计要求的前提下,一般以盖板之间的中心间距作为计算长度。 可布置的系杆由于其截面较小,节点连接较弱,可仅作为安全 储备。

外稳定性验算的方法。单根构件的平面内稳定性等同于组合构件 平面内稳定性,满足5.4.3条公式即可。单根构件的计算长度取 决于其上设置的连接板构造是否能起到约束作用。在满足构造设 计要求的前提下,一般以盖板之间的中心间距作为计算长度。斜 向布置的系杆由于其截面较小,节点连接较弱,可仅作为安全 储备。

5.4.5本条规定是为了避免对撑、角撑与鱼腹梁不

产生次应力;支撑杆件拼接节点强度不宜小于杆件强度,端板平 齐拼接一般不能满足等强要求,可采用法兰拼接或翼缘增设连接 板法拼接;对撑、角撑组合构件之间的间距一般取500mm

1000mm和1500mm三种

5.4.6对撑用撑区域的腰一般情况下均与鱼腹梁上弦梁胺梁自 宅相连,形成封闭整体设置于基坑周边。由于预应力鱼腹式钢支 掌体系的受力特点,在预应力施加环节以及基坑开挖阶段,局部 位置的腰梁可能会产生受拉情况,因此应根据各个工况下支撑整 体计算结果对腰梁进行受力复核,若存在受拉工况,应对该部位 腰梁采取可靠连接措施。此外,在施加预应力之前,对撑角撑区 或的腰梁宜与鱼腹梁上弦梁腰梁脱开:待预加力施加完成之后 再将两者用螺栓连为整体,以避免预应力施加阶段腰梁承受拉力。 5.4.7对撑、角撑采用H型标准件组合构件,为了保证H型 标准件在较大轴向压力作用下的稳定性,对撑、角撑H型标准 件上下翼缘应对称设置盖板和系杆等缀件。对撑、角撑盖板布置 时,下翼缘盖板遇托梁时可取消,以托梁替代相应位置盖板的作 用。在拼接节点位置设置盖板可起到连接H型标准件翼缘的作 用,加强拼接节点位置连接的整体性。 5.4.8本条给出预应力装置的尺寸、构造和位置等要求。预应 力装置是由H型构件经加劲制成的加载横梁与专用的保力盒和

力装置是由H型构件经加劲制成的加载横梁与专用的保力盒和 垫板组成,加载横梁与对撑或角撑构件垂直相连,便于施加预应 力和保持预应力的装置。其平面布置如图12所示。 考虑到当支撑长度较长时,支撑自身压缩变形以及支撑与托

梁连接之间的摩擦影响等不利因素,仅在支撑的一端施加预应 力,难以保证另一端产生的预应力效果,因此本条结合工程实践 经验,对不同长度的支撑规定了预应力装置的数量及安装位置 以确保对对撑、角撑施加预应力控制基坑变形的效果

5.5.1采用H型钢柱和矩形钢管混凝土柱作为钢支撑的竖向支 承时,其拼接节点宜设置在基底以下。当地基土土质条件较差 时,若基坑设置多道鱼腹式钢支撑,考虑到立柱隆起对钢支撑的 影响,竖向支承系统宜采用灌注桩内插格构式钢立柱的形式。

时,若基坑设置多道鱼腹式钢支撑,考虑到立柱隆起对钢支撑的 影响,竖向支承系统宜采用灌注桩内插格构式钢立柱的形式。 5.5.3采用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的基坑工程中,考虑到立柱间 差异变形过大对支撑受力安全会产生不利影响,以及立柱的抗侧 移刚度直接影响组合支撑的水平向稳定性的综合因素,钢立柱之 可应设置剪刀撑。钢立柱间设置剪刀撑(图13)可大大提高立 注的抗侧移刚度及允余度,为保证剪撑提供足够的抗侧刚度 对撑和角撑区每跨的横向立柱均应设置剪撑,上下道支撑之间 以及最下一道支撑与基底之间均应设置一对剪力撑,剪刀撑与立 柱夹角宜为45~60°

5.5.3采用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的基坑工程中,考虑到

立柱设置方式与剪刀撑布置

对撑在施加预应力位置断开时,可在断开位置两侧分别设置 对立柱和一根托梁,亦可在断开位置仅设置一对立柱和两根托 梁,以满足两侧支撑构件的竖向支承要求(图14)

a)支撑中部两对立柱加两根托梁示意图

b)支撑中部一对立柱加两根托梁示意图

c支撑端部两对立柱加两根托梁示意图 (d)支撑端部一对立柱加两根托梁示意

e)一对立柱加两根托梁剖面图

图14对撑预应力施加处立柱托梁构造(二) 1一托梁;2一立柱;3一加载横梁;4一保力盒; H型钢构件:6一连接件:7一对撑:8托座:9角钢

5.6.1本条给出了预应力鱼腹梁钢绞线、对撑、角撑构件的预 应力取值方法。鱼腹梁钢绞线预加轴向拉力可减小基坑开挖后支 护结构的水平位移、检验支撑连接节点的可靠性。但如果预加轴 力过小,无法有效控制基坑变形;如果预加轴力过大,可能会使 支挡结构产生过大反向变形、增大基坑开挖后的支撑轴力。根据 以往的设计和施工经验,钢绞线预加轴向拉力取其轴向拉力设计 直的60%~75%较合适,对撑、角撑构件预加轴向压力取其轴

可压力设计值的60%~70%较合适。施工时应保证消除预应力 损失后的锁定值为此预加力值。

施加。由于水平支撑系统是一个整体,对撑、角撑以及预应力鱼 腹梁的受力相互关联影响,因此预应力施加过程应分多级荷载循 予施加,并通过反复调整,确保各个构件的预加轴力达到设计 要求。

6.1.1采用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体系的基坑工程常用如下儿种 取土方法: 1专用平台上跨支撑结合放坡取土方法 王方挖掘机、运输车辆利用专用平台上跨支撑和放坡通道直 接进入基坑取士。跨支撑平台设置如图15所示。跨越支撑的栈 桥底面应高于支撑顶面不小于200mm。运土过程应保证运土道 络边坡稳定性和路面的承载能力,运土坡道的坡度不宜天于1: 8,坡道的宽度应满足车辆行驶的要求

图15跨越对撑、角撑平台

1一对撑、角撑;2一栈桥路基箱;3一栈桥梁;4一焊缝(栈桥梁与路基箱之间焊缝)

2专用平台垂直取土方法 垂直取土专用平台设置如图16所示。平台底面要求高于支 掌的顶面大于200mm。运土车辆停放在平台上,挖土机在基坑 取土工作面作业,通过长臂挖掘机或垂直运输机将平台下方的土 体装到运土车辆上。取土过程中应按照设计要求对施工栈桥的荷 载进行控制,严禁触碰支撑。 3下穿支撑取土方法 在支撑下方的立柱之间,开挖运土通道,运土车顶部与支撑 底部最小净距不应小于300mm,在通道两侧的立柱上设置反光

防撞栏杆和警示标贴,通道上方支撑设置反光警示标贴。运土通 道坡度不宜天于1:8,其侧向土坡比不宜大于1:3。软弱土层 应作处理或铺设路基箱、钢板后方可作为运土通道使用。

图16垂直取土专用平台 一路基箱:2一平台主梁;3一连杆;4一立柱 5一挡土结构;6钢支撑;7一角钢剪刀撑

5挡土结构;6钢支撑;7一角钢剪刀撑

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专项施工方案应包含完备的应急预案 常见的险情及相应的应急预案有: 1对撑、角撑向坑内水平位移接近或达到报警值。在基坑 开挖过程中由于外部条件变化或者水土压力增大等原因引起角撑 或者对撑位置向坑内的水平位移超过了报警值,应后动应急预 案。应急预案为:在相应的角撑或者对撑上,使用液压干斤顶, 调节支撑轴力,并监测变形,直至变形稳定,然后锁定轴力。要 求调节过程中,缓慢加压,实时反馈变形的监测结果和变化趋 势,以调整加载速率和加载量。 2鱼腹梁向坑内水平位移接近或达到报警值。应急预案为 对鱼腹梁已加预应力的钢绞线进行补张拉和对备用钢绞线进行张

拉,可以控制和减小鱼腹梁的变形。备用钢绞线应逐根张拉,后 时应监测变形,变形稳定时,停止施加预应力。 3钢腰梁轴向应力接近或达到报警值。应急预案:在受压 段型钢腰梁内,灌人速凝、微膨胀混凝土,要求20min内产生 强度。 4对撑或角撑应力接近或达到报警值。应急预案为:先在 对撑、角撑端部位置的挡土结构处堆土反压,然后增加对撑或角 撑型钢数量以降低支撑应力。 5连接螺栓断裂。应急预案为:当断裂螺栓处有较多螺栓 孔时,在剪断处增加连接螺栓数量或焊接。当螺栓无法增加时, 可在剪断处加焊钢板连接。 6.1.3采用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体系的基坑工程,除了应按照 本规程第8章进行第三方的基坑监测之外,钢支撑施工单位尚应 进行施工监测,应在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基坑施工过程中对钢支 撑和钢绞线的内力以及立柱沉降进行监测,监测频率见表3。监 测宜采用全自动连续监测系统

6.1.4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体系主要依靠预应力控制基坑的变

1.4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体系主要依靠预应力控制基坑的 当监测数据显示预应力施加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可根据 数据对预应力施加流程和预应力数值进行调整

6.2.1立柱施工前应进行放样定位复核。立柱应避

2.1立柱施工前应进行放样定位复核。立柱应避开主体绍

柱施工前应进行放样定位复核。立柱应避开主体结构

的梁、柱和桩位置。在采用立柱桩情况下,立柱可以不避开桩 位置。

托梁和支撑杆件采用螺栓连接。预应力施加后,托梁和

支撑杆件的位置会发生相对移动,应在预应力施加完毕后在托梁 上设置螺栓孔。

6.2.6钢绞线与锚盘孔应先编号后安装,钢绞线按照位

底部和锚具顶部取小值,位于鱼腹梁桥架顶部和锚具底部取大值 的规则进行编号。鱼腹梁预应力施加时,应按钢绞线编号从小到 大的顺序依次进行张拉。钢绞线先编号后安装的目的是避免施加 预应力时桥架底层的钢绞线被上层钢绞线挤压,影响预应力施加 效果。钢绞线编号可按表4所示的要求排列

表4钢绞线安装位置编号表

腰梁的形式多用于基坑第一道支撑,H型标准件与混凝土冠梁 (或腰梁)之间通过预埋锚栓进行连接。施工应按以下顺序进行:

安装H型钢腰梁→施工混凝土冠梁(或腰梁)模板→混凝土冠 梁(或腰梁)钢筋绑扎→安装预埋锚栓一→浇筑混凝土、养护 成型。 H型钢嵌人混凝土梁时(图17),嵌入区域混凝土梁截面削 弱,施工时应增大该区域混凝土梁截面,确保增大后的梁截面有 效高度h2不小于原混凝土梁截面高度hl。

图17型钢嵌入混凝土冠梁(或腰梁)示意图

图17型钢嵌入混凝土冠梁(或腰梁)示意图

为保证螺栓连接构件之间力的传递,并考虑到预应力鱼腹式 钢支撑安装和拆除的工效,经检测确定连接螺栓M24的终拧扭 矩不小于105N·m是合适的。施工单位应在基坑实施过程中定 期检查螺栓松紧度是否满足要求

6.3.1为了保证预应力的均习施加,预应力应遵循“分级” 循环”的加压原则。本条给出的预应力施加图为4级循环加压, 施工中预应力的循环加压次数不宜小干本条规定次数。钢绞线按 分级加载比例对应的根数一次性加载至设计值。 6.3.2对钢绞线施加预应力时,采用“双控”措施,需对所采 用的钢绞线进行标定,确定其拉力与伸长量的关系。根据标定得 到的结果,通过测量其伸长量来检测钢绞线施加预应力锁定后其 保留的预应力值。 由于钢绞线采用自锁式夹片锁定预应力,在钢绞线锁定时有

部分的预应力损失,因此,在施加预应力时应对钢绞线进行超张 拉,其超张拉量可通过检测钢绞线的拉力值来确定

6.5.2在分区域拆除支撑时,当对撑或角撑两侧的鱼腹梁不能 同时拆除时,在先拆除鱼腹梁的一侧,应保留该鱼腹梁的部分腰

6.5.2在分区域拆除支撑时,当对撑或角撑两侧的鱼腹梁不能 同时拆除时,在先拆除鱼腹梁的一侧,应保留该鱼腹梁的部分腰 梁和三角连接件,以保持对撑或角撑两侧的支点受力平衡。钢绞 线按分级卸载比例对应的根数依次切断

6.6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

6.6.2基坑支护结构属地下隐蔽工程,现有的质检手段尚难获 得全面精确的施工质量资料,周围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往往 存在一些不可预计的因素,地层中也可能会有事先很难查清的隐 患,施工中也往往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因此有必要对基坑本 身及周围环境进行全面的监测,根据监测数据及时发现可能存在 的工程隐惠,并对设计和施工进行动态调整,实现信息化施工 达到对周边环境保护的自目的

7.1.1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体系是基坑工程中的一部分,施工 程的质量控制,是确保支护结构质量的基础,应把好每道工序 关,严格按操作规程及相应标准检查,随时纠正不符合要求的操 作。作为装配式支撑体系,必须分阶段、分批对各个构件进行检 验,确保从原材料进场、构件加工、安装到整个支撑体系形成后 的受力工作全过程的质量安全

7.2原材料与构配件进场检验

7.2.5构件回收重复利用是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体系的特点, 租应的构件在回收后应进行维护保养,重复使用时应重新进行进 场检验,确保构件的受力可靠性。对于回收重复利用的钢构件 应对其钢材品种、规格和性能进行检查,除查验原材料的质量合 格证明文件外,还应对强度等重要性能指标进行抽样检查。钢构 牛的外形尺寸、厚度等仍需符合进场检验标准,并针对可能影响 其使用的损伤进行检查,检验合格方可再次利用。

8.0.2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体系的监测是基坑工程监测的一部 分。采用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体系时,其主要受力构件对撑、角 撑和鱼腹梁均需施加较大的预应力,且基坑开挖阶段构件都处于 较高应力的工作状态。预应力施加过程中和基坑开挖过程中,挡 土结构及周边土体的深层水平位移会发生变化,且变化量较大时 会直接影响受力构件的内力。水平支撑系统的平面外稳定也是不 容忽视的,因此本条列出了该支撑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儿个监测 项目。

0.3在鱼腹式钢支撑预应力施加阶段和工作阶段,需要实 支撑的内力变化情况,传统的蓝测方法采用人工采集监沙 较难实现高频率的监测要求。所以,预应力鱼腹式钢支 的内力监测宜采用全自动连续监测系统

8.0.5鱼腹梁钢绞线拉力监测的方法有压力表测定干斤

快、幅度大,因此需要较高的监测频率来指导和复核支撑内力情 况,监测频率较高。基坑开挖阶段,基坑工况变化引起支挡结构 内力和位移的变化,为了尽快了解支撑体系的实际受力情况,并

为内力调控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指导,监测频率较常规加密为2次/d。 本条规定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的要求。

hi 2. 3 α=arctan arctan =30° Li+L 2+2

2)计算钢绞线轴力设计值

xx省人居环境整治公厕建设施工组织设计(投标二).docxP= 1.1×9 qLn/2 8800kN sina sin30°

P 8800X103 二 59.5根 kfA. 0.8X1320X140

增加5%的备用钢绞线n59.5X1.05=62.5根 沿数值增大方向取整后最接近的偶数为64,故实配钢绞线 为64根。 查表F.0.3也可得到实配钢绞线数量为64根。 工程算例二: 已知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体系水平荷载设计值为400kN/m,

hi α=arctan arctan )= 34 = 3+ .2

2)计算钢绞线轴力设计值

sina sin34°

江苏省装配式建筑综合评定标准(202005最新最终发布稿).pdfP 11803X103 =79.8根 kfovA 0.8X1320X140

增加5%的备用钢绞线n=79.8×1.05=83.8根 沿数值增大方向取整后最接近的偶数为84,故实配钢绞线 为84根。 查表F.0.10也可得到实配钢绞线数量为84根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