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01TJ013-201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2101TJ013-2013沈阳超长混凝土结构防裂技术规范.pdf1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构件所需受力钢筋的全截面最小配筋率应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 2抵抗温度收缩的钢筋可利用结构原有的钢筋贯通布置,也可 另外设置构造钢筋网,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 3超长方向梁两侧腰筋的间距不宜大于150mm,每侧腰筋的截 面面积不宜小于梁宽与梁腹板高度乘积的0.15%;当采用预应力混 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时不应小于0.10%; 4钢筋配置宜细而密,布筋方式和钢筋间距宜符合表5.1.10的 要求。
表5.1.10布筋方式和钢筋间距
房建水电安装工程施工方案5.1.11下列地下混凝士构件或部位应加强配筋:
5当平面形体有较大凹凸时,在凹角处的楼板、两端阳角处及 瑞墙处的楼板、与周围梁柱墙等构件整体浇筑且受约束较强的楼板, 应增设温度钢筋: 6在结构开口的出人口位置、结构截面变化处、构造复杂的突 出部位、楼板预留孔洞、标高不同的相邻构件连接处等,宜适当加 强配筋。 5.1.12下列地上混凝土构件或部位应加强配筋: 1超长方向端开间的墙体水平筋间距不应大于150mm。以结构 平面形心为中心,两端超出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CB50010规定的混凝土结构适用最大长度范围之外的墙体,单面水 平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15%; 2超长方向端开间无剪力墙时,山墙上的柱主筋与籍筋应适当 加强; 3 超长方向外梁两侧腰筋的间距宜为150mm,每侧腰筋的截面 面积不应小于梁宽与梁腹板高度乘积的0.15%; 4超长方向的端部及中部楼板、靠近端部的长向墙周围的楼 板、平面形体有较大凹凸时凹角处的楼板、其他长度较长墙体周围 的楼板、膨胀加强带穿过的楼板,以及约束较大、混凝土收缩易引 起应力集中的其他部位楼板,应在温度应力较大的方向增设单向或 双向温度钢筋,且应在板顶、底双层配置。长度超过表5.1.2规定 时,全层楼板在超长方向应双层通长配筋,板底配筋率不应小于 0.25%,板顶通长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15%; 5楼板较大洞口周围、标高相差较大的相邻构件连接处,宜适 当加强配筋: 6砌筑于竖向结构外围、连续长度较长的围护墙,应采取加密 通长水平筋、设置构造柱和竖向分隔缝等抗裂措施。 5.1.13地下混凝土结构应按下列要求设置保温隔热层: 1地面上没有房屋、且距室外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5m的地下 室顶板应设置保温隔热层:
2 室外地面下1.5m以内的地下室外墙应设置保温隔热层; 3 保温隔热层宜为表观密度不小于30kg/m的XPS板。 5.1.14 下列要求应在设计文件中标注: 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特别要求; 混凝土的养护及拆模时间; 3基坑回填: 4对后浇带、膨胀加强带的施工要求; 5保温隔热措施。 52
5.2.1补偿收缩混凝土宜用于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工程接缝填充、 超长混凝土结构、大体积混凝土等工程。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性能指 标应符合表5.2.1的规定。
表52.1必偿收缩温落士的性能指标
5.2.3补偿收缩混凝土的限制胀率的测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 凝土膨胀剂》GB23439的规定执行。 5.2.4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试验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 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的规定执行。填充用膨胀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试验,应按现行行业标准《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 技术规程》JGJ/T178的规定执行。 5.2.5后浇带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后浇带的宽度不宜小于800mm; 沉降后浇带应沿地下室结构的底板、楼板、墙体连续封闭设 置; 3 后浇带可做成平直缝,结构受力钢筋宜截断后搭接: 4后浇带宜设在距支座1/3净跨处或受力和变形较小处; 5后浇带混凝土应在两侧混凝土龄期达60d以上浇筑,当带外 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时,龄期可减少,但不宜少于28d。沉降后浇带 混凝十尚应在两侧建筑沉降差符合要求后浇筑; 6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5.2.6膨胀加强带的构造除应符合本规范第5.2.5条2、3、4、6款 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膨胀加强带的宽度宜为2m~3m; 2胀加强带设置部位宜与所替代的收缩后浇带一致。 5.2.7当按本规程第5.1.5条要求设置膨胀加强带时,混凝土可连续 浇筑,地下混凝土结构连续浇筑长度不宜超过120m,地上混凝土结 构连续浇筑长度不宜超过本规范第5.1.2条的规定。 5.2.8在设计图纸中应注明不同结构构件与部位的限制膨胀率指标 要求,不应标注抗裂防水剂或膨胀剂的掺量。 5.3预应力混凝土 5.3.1本节所指预应力混凝土仅用于防止或减轻超长混凝土结构在 15
6.2.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遵照下列原则: 1配合比设计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进行; 2必须满足设计所要求的强度、膨胀性能、抗裂性、耐久性等 技术指标和施工工作性的要求; 3膨胀剂或抗裂防水剂应根据工程要求的限制膨胀率设计值 施工及技术经济效益事先选定其品种和掺量。 6.2.2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最小胶凝材料用量不应低于300kg/m,其中最低水泥 用量不应低于220kg/m(以硅酸盐水泥为基准),混凝土最大水胶比 不应大于0.45; 2用水量不宜大于180kg/m; 3砂率宜为35%~45%; 4膨胀剂或抗裂防水剂的掺量,用于补偿混凝土时宜为 20
6.3.2混凝土配料必须按配合比准确计量,每盘混凝土各组成材料 的允许偏差不应大于下列规定: 1水、水泥、外加剂、掺合料及膨胀剂或抗裂防水剂、合成纤 维或钢纤维为±1%; 2粗、细骨料为±2%。 6.3.3对骨料含水率的检测,每一工作班不应少于一次,在含水率 变化较大时或雨天生产时应增加检测次数,并应及时调整生产配合 比。
6.5.1运输时混凝土拌合物应保持均勾性,不应产生分层、离析现 象。应避免合成纤维混凝土拌合物成团;钢纤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 输过程中防止产生离析、分层。运输频率应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连续 性。运送容器应内壁光滑平整,不漏浆,且应有防晒、防风、防雨 雪、防寒等设施。 6.5.2装料前应将运输车简内残余混凝土及积水排净,运输过程中 严禁向简内加水。 5.5.3运输车应设明显标志,标明该车混凝土强度等级及特殊要求。 6.5.4混凝土拌合物从装料、运输、卸料泵送、浇筑完毕的延续时 间,当气温不高于25℃时,不宜超过3h;当气温高于25℃时,不宜 超过2h。 6.5.5混凝土出厂时,应持有混凝土公司的发货单。发货单应标明 需方、供方,工程名称,混凝土强度等级,供货日期,运输车号, 供货数量,发车时间,人系时间,供需双方签名。
6.6.1混凝土拌合物运输至浇筑地点,其落度应符合施工要求。 当拌合物的落度损失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必须返回站内调整。 严禁直接加水或二次流化。 6.6.2预拌混凝土交货检验的落度测试和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均 应在交货地点由施工单位具有相应资格的技术人员和供货单位的相 检。 5.6.3 混凝土的标准养护试件成型后宜立即送标准养护室,拆模后 12h以内应送到指定的试验室进行标准养护至28d。
载力、刚度和稳定性;应能可靠地承受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荷表 7.2.4拆模时架板构件混凝土强度要求载;构件类型构件跨度L(m)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2模板及其支架应构造简单、装拆方便,并应便于钢筋的安放L≤2≥50和绑扎、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板2
3.6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包据 1 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 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 3 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 4 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
定的部位,严禁错运错用。 7.5.2混凝土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计划浇筑区段内应连续浇筑,不得中断; 2混凝土浇筑宜以阶梯式推进,浇筑间断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 的初凝时间: 3混凝土不得漏振、欠振和过振; 4混凝土终凝前,应采用抹面机械或人工3次抹压。 7.5.3混凝土应采用高频机械振捣密实,振揭时间宜为10s~30s, 以混凝土不冒浆、不冒气泡和不再沉落为准。 7.5.4混凝土应振捣密实,可采用插入式振搞、表面振动的方法, 每次浇筑层厚度应符合表7.5.4的要求。 主海然国险
7.4.1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 现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建筑工程预应力施工规程》 CECS180和现行行业标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92的规定。 7.4.2放张及张拉预应力筋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 计无要求时,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75%。 743预应力钢筋的下料长度应考虚其曲率、错固端保护层厚度 张拉端伸长值及混凝土变形等因素,根据张拉和错固方法进行确定。 7.4.4预应力钢筋布筋时宜保持顺直。 7.4.5当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预应力钢筋时,尚应校核预应力钢 筋的伸长值。 7.4.6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张拉端和固定端的混凝土应加强振 揭,保证密实。 7.4.7预应力钢筋张拉完后,应做好张拉端的保护工作,采用C3 混凝土进行封堵。
成都某高层住宅小区施工组织设计(18-24层 框剪结构 详图丰富)振搞混凝土的方法 淡筑层厚度 插人式报势 振搞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表用振动 200mm
7.5.5采用振捣器搞实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采用插人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 用半径的1.5倍;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不应小于 0mm,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并不应压贴模 板、钢筋和预埋件振捣; 2采用表面振捣器振捣混凝土的移动间距,应使振捣器的平板 夏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3采用附着式振动器振捣混凝土,其设置间距应经试验确定; 4振捣过程中,不得踩踏、挪动已绑扎好的钢筋和预埋件。如 发现偏差,应及时校正。 5.6混凝土浇筑应不留或少留施工缝,施工缝应设在结构受剪力 交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留缝应遵守下列规定: 1应留置在基础的顶面、的下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同浇筑; 2水平施工缝以上部分墙体应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填以与混凝 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去石水泥砂浆50mm~100mm厚; 3墙、柱混凝土应分段浇筑,每段浇筑高度:对于柱不应大于 3.5m,对于墙不应大于3m。 7.5.10地下室项层和中间层的梁板宜与其下的墙、柱混凝土整体 筑。 7.5.11钢纤维混凝土应采用机振捣,采用的振捣机械和振捣方法 除保证混凝土密实外,还应保证钢纤维分布均匀。合成纤维混凝土 捣实时的振动频率与时间应以能使拌和物中所含空气充分逸出为准。 7.5.12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张拉端和固定端混凝土的振捣要 保证密实。 7.5.13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养护措施,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和大面积板面混凝土,表面抹压后应及时 覆盖并保温、保湿养护;混凝土硬化后,宜采用蓄水养护或覆盖养 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 2对于墙体等不易保水养护的结构,宜在顶部设水管喷淋,带 模养护时间不宜少于3d。拆模后宜用养护剂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 宜少于14d; 3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前,不得在其上踏或安装模板及支 架; 4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尽快进行回填土的施工; 5补偿收缩混凝土必须进行充分的湿润养护,在浇筑完后应立 印覆盖进行保湿养护,并应指派专人随时浇水。养护时间宜为14d, 不得少于7d; 6夏季应适当延长养护时间。应控制结构与外界的温度差在 5℃之内。 1.5.14纤维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应浇水养护,养护期不得少于14d。 31
7.6.1后况带、膨胀加强带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后浇带、膨胀加强带应采用填充用膨胀混凝土浇筑,其强度 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2后浇带、膨胀加强带部位及其外贴式止水带应予以保护,严 防杂物落入和损伤外贴式止水带
7.7.1无全遮盖措施时,雨天不宜施工,大雨时不应施工。 7.7.2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或当日最低气温低 于0℃时,混凝土工程施工应采取冬期施工技术措施。 7.7.3混凝土工程冬期施工应有完整的冬期施工方案,并应符合现 行辽宁省地方标准《建筑工程冬期施工技术规程》DB21/T1692的有 关规定。 7.7.4混凝土冬期施工应符合下列条件: 1混凝土冬期施工可采用蓄热法、综合蓄热法、混凝土外加剂 法、暖棚法或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当采用暖棚法施工时,棚内 温度不得低于5℃; 2应使用多层木模板、竹模板; 3混凝土浇注后,应立即用塑料薄膜和保温材料覆盖,养护期 不得小于14d,带模养护不得少于7d; 7.7.5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 5℃。 7.7.6采用蒸汽养护时,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提高一级,升温速率不 宜大于15℃/h,降温速率不宜大于10℃/h。
7.8.1混凝土工程施工的安全技术必须遵守现行的建筑施工安全技 术规定。 7.8.2应严格执行分部(分项)安全生产技术交底制度。指挥生产 的人员在向班组分配生产任务时,必须同时向他们进行安全技术书 面交底。 7.8.3施工现场的润、坑、沟、升降口、漏斗及高处临边等危险作 业处,应按规定设置安全防护措施,挂设符合规定的各类安全标志 牌,夜间设红灯示警。 7.8.4施工现场必须设置符合要求的安全通道,供作业人员通行。 安全通道必须保持畅通,设置规定的标志提供安全和足够照明。 7.8.5施工现场各种安全防护设施、安全警告牌等,不得措自拆动。 确国作业需要临时拆动的,应经施工现场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措 施,方可拆除。作业完毕,立即恢复原状。 7.8.6进人施工现场的施工机具必须严格执行现行行业标准《建筑 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的规定,施工械具操作人员应持证上 岗。 7.8.7施工现场各种脚手架、垂直运输设备及施工临时用电等,必 须编制有针对性的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并由具有相应资格的单位和 人员安装或拆除。使用中应有专人操作和维护。首次安装或分段安 装完毕在投人使用前必须组织有关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并保留记录。 7.8.8电气设备和线路必须绝缘良好,电线不得与金属物绑在一起; 各种电动机具用电必须符合“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规定 其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必须按规定做保护接零或接地。 开关箱应标识清晰、清楚,并有专人保管和使用。临时停电、停工 休息或下班时,必须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 33
附录A混凝土结构的温度作用效应分析 (规范性附录)
附录B裂缝修补 (规范性附录) B.1一般规定 B.1.1裂缝修补前DG/TJ08-2345-2020标准下载,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对混凝土结构 或构件进行调查、检测和评定。 B.1.2裂缝修补的范围与时间应符合下列要求: 1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前不宜进行修补: 2应在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变形、裂缝稳定后修补; 3对影响结构安全的裂缝应在加固后修补。 B.1.3裂缝修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劳动保护,必须符合有关安全 施工技术规定
2当在混凝土裂缝部位进行涂膜处理时,可选用水泥基渗透结 晶类、聚氨酯类、硅胶类、水泥基类、聚合物水泥类、改性环氧树 脂类、丙烯酸酯类、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类涂料; 灵3当采用填充密封法修补裂缝时,可选用聚硫橡胶类、聚氨酯 类等柔性密封材料; 4当采用压力灌浆法修补裂缝时,可采用掺有膨润土、粉煤灰 等掺合料的水泥浆、水泥砂浆或超细水泥浆液、环氧树脂、聚氨酯 等化学浆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