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13(J)T 8427-202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pdf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工程概预算材料清单、各类 材料用量比例计算书、各种建筑材料的使用部位及使用量一览表: 评价查阅工程决算材料清单、相关产品检测报告、各类材料用量 比例计算书,利废建材中废弃物掺量说明及证明材料
P=[(S1+S2+S3+S4)M100]×100%
表7.2.18绿色建材使用比例计算表
注:1表中带*"项的分值采用“内插法"计算,计算结果取小数点后1位。 2预拌混凝土应包含预制部品部件的混凝土用量;预拌砂浆应包含预制部品部件的 砂浆用量;围护墙、内隔墙采用预制构件时,计入相应体积计算;结构保温装修 等一体化构件分别计入相应的墙体、装修、保温、防水材料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计算分析 报告;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计算分析报告、检测报告、工程决 算材料清单、绿色建材标识证书、施工记录,
注:1表中带*"项的分值采用“内插法"计算,计算结果取小数点后1位GB/T 38311-2019标准下载, 2预拌混凝土应包含预制部品部件的混凝土用量;预拌砂浆应包含预制部品部件的 砂浆用量;围护墙、内隔墙采用预制构件时,计入相应体积计算;结构保温装修 等一体化构件分别计入相应的墙体、装修、保温、防水材料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计算分析 告;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计算分析报告、检测报告、工程决 材料清单、绿色建材标识证书、施工记录。
8.1.1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8.1.2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建筑环境质量与场地热环境密切相关,热环境直接影响人们 户外活动的热安全性和热舒适度。 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JGJ286对居住
告(如为规定性设计,应包含迎风面积比、遮阳覆盖率、渗透与 蒸发指标、绿化等内容;如为评价性设计,应包含平均迎风面积 比、遮阳覆盖率、逐时湿球黑球温度和平均热岛温度);评价查 阅有关工图、场地热环境计算报告。
8.1.3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绿化是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条规定要根据居任人! 规模等因素提出配建绿地的控制要求。大面积的草坪不但维护费 用昂贵,其生态效益也远远小于灌木、养木。因此,合理搭配养 未、灌木和草坪,以乔为主,能够提高绿地的空间利用率、增 加绿量,使有限的绿地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乔、灌 草组合配置,就是以乔木为主,灌木填补林下空间,地面栽花利 草的种植模式,垂直面上形成乔、灌、草空间互补和重叠的效果 根据植物的特性(如高矮、冠幅大小、光及空间需求等)差异而 取长补短,相互兼容,进行立体多层次种植,以求在单位面积内 充分利用土地、阳光、空间、水分、养分而达到最大生长量的栽 培方式。 植物配置应充分体现本地区植物资源的特点,突出地方特色 因此在苗木的选择上,要保证绿植无毒无害,保证绿化环境安全 和健康。合理的植物物种选择和搭配会对绿地植被的生长起到促 进作用。在选择绿化树种草种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树种草和 的生物安全性,避免引入外来入侵物种。建议选择适宜本地环境 条件、养护成本低、环境效益好的本地植物。(2)树种草种的致 敏性,优先选择低致敏性的植物。(3)生物多样性,注意养灌木 和草本植物的合理搭配。(4)物种草种的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叶片有绒毛、粗糙且叶片数量多、叶片面积大的树种以及常绿乔
木,去除气体污染物和颗粒污染物以及截留气溶胶性质污染物的 能力比灌木要强,滞尘效果较好。种植区域的覆土深度应满足乔 灌、草自然生长的需要,一般来说,满足植物生长需求的覆土深 度为:乔木大于1.2m,深根系乔木大于1.5m,灌木大于0.5m, 草坪大于0.3m。种植区域的覆土深度应满足申报项目所在地园材 主管部门对覆土深度的要求。鼓励各类公共建筑进行屋绿化和 墙面垂直绿化,既能增加绿化面积,又可以改善屋顶和墙壁的保 温隔热效果,还可有效滞留雨水。 听谓合理选择绿化方式,是指鼓励各类公共建筑进行屋绿 化和墙面垂直绿化。这样既能增加绿化面积,文可以改善屋顶和 墙壁的保温隔热效果。例如垂直绿化利用檐、墙、杆、栏等栽植 藤本植物、攀缘植物和垂钓植物,达到防护、绿化和美化等效果 适合在西向、东向和南向等处种植。采用屋顶绿化方式时,应有 适量的绿化面积。因各地气候条件和具体建筑的情况差异较大 从因地制宜的角度,条文中未做统一要求。 选择当地物种,更易于成活,并能突出地方物种特色,降低 维护成本。选择无毒害的物种,能够保证绿化的安全和人身健康 种植区域的覆土深度因所处地域的不同会有差异,因此应满 足申报项目所在地园林主管部门对覆土深度的要求,并应满足养 灌、草自然生长的需要。 对于住宅建筑,绿地配置乔木不少于3株/100m?。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苗木表、屋 顶绿化、覆土绿化和/或垂直绿化的区域及面积、种植区域的覆 土深度、排水设计)、规划批复文件、室外景观总平面图、乔木 种植平面图、苗木表等景观专业设计文件涉及屋顶绿化、垂直绿
化的建筑、结构、排水等专业设计文件;评价查阅相关工图、 苗木采购清单、植物订购合同,苗木出圃证明等,必要的实景影 像资料。重点审核其绿化区域和面积、覆土深度、排水能力。
8.1.4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区,通过场地竖向设计使雨水下渗,或者滞蓄,或者再利用,都 是不难做到的。实践证明,小型的、分散的雨水管理设施尤其适 用于建设场地的开发。 对大于10hm2的场地,应进行雨水控制与利用专项设计,避 免实际工程中针对某个子系统(雨水利用、径流减排、污染控制 等)进行独立设计所带来的诸多资源配置和统筹衔接不当的问题 具体评价时,场地占地面积大于10hm?的项目,应提供雨水专项 设计文件;小于10hm²的项目可不做雨水专项设计,但也应根据 场地条件合理采用雨水控制利用措施,编制场地雨水综合控制利 用方案。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场地竖向设 计文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计算书、设计控制雨量计算书、场 地雨水综合利用方案或专项设计文件;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年 径流总量控制率计算书、设计控制雨量计算书、场地雨水综合利 用方案或专项设计文件。
8.1.5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
设置便于识别和使用的标识系统,包括导向标识和定位标识 等,能够为建筑使用者带来便捷的使用体验。标识一般有人车分 流标识、公共交通接驳引导标识、易于老年人识别的标识、满足 儿童使用需求与身高匹配的标识、无障碍标识、楼座及配套设施 定位标识、健身慢行道导向标识、健身楼梯间导向标识、公共工 生间导向标识,以及其他促进建筑便捷使用的导向标识等。公共 建筑的标识系统应当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标识系统技术 规范》GB/T51223,住宅建筑可以参照执行。 在标识系统设计和设置时,应考虑建筑使用者的识别习惯
通过色彩、形式、字体、符号等整体进行设计,形成统一性和可 辨识度。并考虑老年人、残障人士、儿童等不同人群对于标识的 识别和感知的方式,例如,老年人由于视觉能力下降,需要采用 较大的文字、较易识别的色彩系统等,儿童由于身高较低、识字 量不够等,需要采用高度适合、色彩与图形化结合等方式的识别 系统等。因此,提出根据不同使用人群特点设置适宜的标识引导 系统,体现出对不同人群的关爱。 司时,为便于标识识别,应在场地内显著位置上设置标识 标识应反映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建筑与设施分布情况并提示当前 立置等。建筑及场地的标识应沿通行路径布置,构成完整和连续 的引导系统。 日常生活、工作及娱乐消费活动中经常能遇到居住区和公共 建筑内外标识缺失或不易被识别的情况,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困 扰。因此本次修订将标识系统纳入控制项,以引起重视。 标识系统各类标识中信息的传递应优先使用图形标识,且图 形标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合》GB/T 10001.1、2~6、9的规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信息导向 系统导向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GB/T20501.1、2的规定。边长 3mm~10mm的印刷品公共信息图形标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 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10001.1的规定。另外 标识的辨识度要高,安装位置和高度要适宜,易于被发现和识别 无其避免将标识安装在活动物体上,例如将厕所的标识安装在门 上时,会因门打开而不容易看到。对于居住区和公共建筑群,在 场地主出入口应当设置总平面布置图,标注出楼号及建筑主出入 口等信息。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总平面图、 标识系统设计文件);评价查阅相关工图(必要的实景照片。 重点审核:①建筑内外是否均设置了标识系统;②标识的辨识度 安装位置;③居住区和公共建筑群的场地主出入口处是否设置总 平面布置图等。)。
8.1.6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8.2.1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第1款,建设项目应对场地的地形和场地内可利用的资源进 行勘察,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以及建筑、生态景 观的布局,尽量减少土石方量,减少开发建设过程对场地及周边 环境生态系统的改变,包括原有植被、水体、山体、地表行泄洪 通道、滞蓄洪坑塘洼地等。在建设过程中确需改造场地内的地形 地貌、水体、植被等时,应在工程结束后及时采取生态复原措施 减少对原场地环境的改变和破坏。场地内外生态系统保持衔接, 形成连贯的生态系统更有利于生态建设和保护。减少开发建设过 程对场地及周边环境生态系统的改变,包括原有植被、水体、山 体等,特别是胸径在15cm~40cm的中龄期以上的养木。场地内 外生态连接,能够打破生态孤岛,有利于物种的存续及生物多样 性保护。 第2款,表层土含有丰富的有机质、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适 合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对于场地内未 受污染的净地表层土进行保护和回收利用是土壤资源保护、维持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方法。场地表层土的保护和回收利用是土壤资 源保护、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提高绿化成活率
降低后期复种成本的有效手段。建设项目的场地施工应合理安排, 分类收集、保存并利用原场地的表层土。 第3款,基于场地资源与生态诊断的科学规划设计,在开发 建设的同时采取符合场地实际的技术措施,并提供足够证据表明 该技术措施可有效实现生态恢复或生态补偿,可参与评审。比如, 在场地内规划设计多样化的生态体系,如湿地系统、养灌草复合 绿化体系、结合多层空间的立体绿化系统等,为本土动物提供生 物通道和栖息场所。采用生态驳岸、生态浮岛等措施增加本地生 物生存活动空间,充分利用水生动植物的水质自然净化功能保障 水体水质。对于本条未列出的其他生态恢复或补偿措施,只要申 请方能够提供足够相关证明文件即可认为满足得分要求。当原场 地无自然水体或中龄期以上的乔木、不存在可利用或可改良利用 的表层土时,可根据场地实际状况,采取其他生态恢复或补偿措 施。本款可以结合本标准第8.1.4、8.2.2、8.2.5条一并进行设计和 实施。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场地原地形图、相关设计文 件(带地形的规划设计图、总平面图、竖向设计图、景观设计总 平面图);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生态补偿方案(植被保护方案 及记录、水面保留方案、表层土利用相关图纸或说明文件等)、 施工记录、影像材料
8.2.2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定义为: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入渗、滞 蓄、调蓄和收集回用,场地内累计一年得到控制的雨水量占全年 总降雨量的比例。 外排总量控制包括径流减排、污染控制、雨水调节和收集回
用等,应依据场地的实际情况,通过合理的技术经济比较,来确 定最优方案。 从区域角度看,雨水的过量收集会导致原有水体的萎缩或影 向水系统的良性循环。要使硬化地面恢复到自然地貌的环境水平 最佳的雨水控制量应以雨水排放量接近自然地貌为标准,因此从 经济性和维持区域性水环境的良性循环角度出发,径流的控制率 也不宜过大而应有合适的量(除非具体项目有特殊的防洪排涝设 计要求)。出于维持场地生态基流的需要,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 宜超过85%。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55%、70%或85%时对应的降雨量(日 直)为设计控制雨量,参见表8.2.2。设计控制雨量的确定要通过 统计学方法获得。统计年限不同时,不同控制率下对应的设计雨 量会有差异。考虑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周期性,推荐采用最近3 手的统计数据,特殊情况除外。如申报项目所在地已发布更有针 对性或更新的统计结果,需按地方统计结果计算年径流总量控制 率。
2.2入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控
注:1表中的统计数据年限为1977~2006年。
住:1表中的统计数据年限为1977~2006年。 2河北省其他市县的设计控制雨量可依据地方规定或当地降雨资 料进行统计计算确定。
设计时应根据年径流重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控制雨量来确 定雨水设施规模和最终方案,有条件时,可通过相关雨水控制 利用模型进行设计计算;也可采用简单计算方法,通过设计控 制雨量、场地综合径流系数、总汇水面积来确定项目雨水设施 需要的总规模,在分别计算滞续、调蓄和收集回用等措施实现 的控制容积,达到设计控制雨量对应的控制规模要求,即判定 得分。 当雨水回用系统与雨水调蓄排放系统合用蓄水设施时,应来 取措施保证雨水回用系统储水不影响雨水调蓄功能的发挥,具体 详见本标准第7.2.12条。当同一雨水蓄水设施在一年中的不同时 段交替用于雨水回用或调蓄功能时,实现的回用容积应酌情扣减 不能重复计算。 雨水控制设施规模的计算与设计,应与相应的汇水区域 对应。当项目申报范围内只有部分汇水区域对应设置了雨水控制 措施,或者不同汇水区域各自设置了不同雨水控制措施时,应对 各汇水区域分别计算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再根据各汇水区域面积 占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例加权平均计算项目总体的年径流总量控 制率。 对于地质、气候等自然条件特殊的地区,如湿陷性黄土地 区等,应根据当地相关规定实施雨水控制利用。 预评价查阅室外给水排水设计说明、室外雨水平面图、雨水 利用设施工艺图或调蓄设施详图等室外给水排水专业设计文件, 总平面竖向图、场地铺装平面图、种植图、雨水生态调蓄、处理 设施详图等景观专业设计文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计算书、设计 控制雨量计算书、场地雨水综合利用方案等。重点审查场地雨水 综合利用方案在设计文件中的落实情况。 评价查阅预评价方式涉及的竣工文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计
算书、设计控制雨量计算书、场地雨水综合利用设施的完工情况。 重点审查场地雨水综合利用设计内容在项目现场的落实情况。
8.2.3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规定。 第2款,绿地率应依据建设项目所在地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 门核发的“规划条件”进行核算。本款第2项,对幼儿园、小学、 中学、医院等建筑的绿地,评价时可视为向社会公众开放,可直 接得相应分值。对没有可开放绿地的其他公共建筑建设项目,本 项不得分。 对于规划指标中无绿地率的项目,住宅建筑按照现行国家标 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中的要求计算;公共建 筑根据当地规划部门管理规定要求的相应类型建筑的绿地率要求 进行计算。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时,查阅规划许可的规划条件、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所在城市园林绿化有关管理规定、建设项 目规划设计总平面图、日照分析报告(涉及居住街坊集中绿地时)、 绿地规划设计图及其计算书、公共建筑项目绿地向社会开放实施 方案。重点审核居住街坊集中绿地是否符合日照要求,实土绿地 与覆土绿地的位置、面积、覆土深度,
8.2.4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幼儿园、中小
场地开发应遵循低影响开发原则,合理利用场地空间设置绿 色雨水基础设施。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有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 屋顶绿化、植被浅沟、截污设施、渗透设施、雨水塘、雨水湿地 景观水体等。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有别于传统的灰色雨水设施(雨 水口、雨水管道、调蓄池等),能够以自然的方式削减雨水径流 控制径流污染、保护水环境。 第1款,利用场地内的水塘、湿地、低洼地等作为雨水调蓄 设施,或利用场地内设计景观(如景观绿地、旱溪和景观水体) 来调蓄雨水,可实现有限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的自标。能调蓄雨水 的景观绿地包括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树池、干塘等。本款进 行比例计算时,作为分母的“绿地面积指计入绿地率的绿地(含 水面)的总面积。场地竖向应合理设计室外广场、道路、绿地等 的标高,设计应保证周边道路和场地的雨水能重力自流进入能调 蓄雨水的景观绿地。 第2、3款,屋面雨水和道路雨水是建筑场地产生径流的重要 源头,易被污染并形成污染源,故宜合理引导其进入地面生态设 施进行调蓄、下渗和利用,并采取相应截污措施。地面生态设施
是指下凹式绿地、植草沟、树池等,即在地势较低的区域种植植 物,通过植物截流、土壤过滤滞留处理小流量径流雨水,达到控 制径流污染的目的。要求80%的屋面和道路排放的雨水采用断接 方式。通过雨水断接、场地竖向组织等措施,引导屋面雨水和道 路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施进行调蓄、下渗和利用,保证雨水在滞 蓄和排放过程中有良好的衔接关系,保障排入自然水体、景观水 体或市政雨水管的雨水的水质、水量安全。屋面雨水采用断接开 式时,需保证雨水能够畅通地进入地面生态设施。高层建筑屋面 雨水断接时应采用设置消能井、卵石沟等消能措施避免对绿地等 设施的冲击和破坏。住宅阳台雨水管来用断接时,设计及运行阶 段应注意避免如洗衣废水等可能危害植物生长的排水接入雨水 管,可将阳台雨水管接入污水管。洗衣废水若排入绿地,将危害 植物的生长,物业应定期检查并杜绝阳台洗衣废水接入雨水管的 情况发生。 第4款,雨水下渗也是削减径流和径流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 “硬质铺装地面指场地中停车场、道路和室外活动场地等,不包 括建筑占地(屋面)绿地、水面等。“透水铺装"指既能满足路 用及铺地强度和耐久性要求,文能使雨水通过本身与铺装下基层 相通的渗水路径直接渗入下部土壤的地面铺装系统,包括采用透 水铺装方式或使用植草砖、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透水地砖等 透水铺装材料。当透水铺装下为地下室顶板时,若地下室顶板设 有疏水板及导水管等可将渗透雨水导入与地下室顶板接壤的实 土,或地下室板上覆土深度能满足当地园林绿化部门要求时 仍可认定其为透水铺装地面,但覆土深度不得小于600mm。评价 时以场地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所占的面积比例为依据。申报 材料中应提供场地铺装图,要求明确透水铺装地面位置、面积 铺装材料和透水铺装方式。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含总平面图、 景观设计图、室外给水排水总平面图等)、计算书:评价查阅相 关竣工图、计算书。
8.2.6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各类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噪声等效声
噪措施的项目,查阅室外噪声模拟分析报告及室外声环境优化报
8.2.7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非玻璃幕墙建
宿舍、教学楼等不宜采用泛光照明;③住宅小区室外照明时尽量 避免将灯具安装在邻近住宅的窗户附近;④绿化景观的投光照明 尽量采用间接式投光减少光线直射形成的光;5在满足照明要求 的前提下减小灯具功率。 室外夜景照明设计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照明十扰光限 制规范》GB/T35626和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 JGJ/T163中关于光污染控制的相关要求,并在室外照明设计图纸 中体现。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光污染分析 报告;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光污染分析报告、检测报告。 8.2.8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若只有一排建 筑,本条第1款的第二项可直接得分。对于半下沉室外空间,此 条也需要进行评价。 本条人行区是指区域范围内功能或主要功能可供行人通行和 停留的场所。冬季建筑物周围人行区距地1.5m高处风速小于5m/s 是不影响人们正常室外活动的基本要求。建筑的迎风面与背风面 风压差不超过5Pa,可以减少冷风向室内渗透。 夏季、过渡季通风不畅在某些区域形成无风区或涡旋区,将 影响室外散热和污染物消散。外窗室内外表面的风压差达到0.5P: 有利于建筑的自然通风。 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手段对不同季节典型风向、风 速可对建筑外风环境进行模拟,其中来流风速、风向为对应季节 内出现频率最高的风向和平均风速,室外风环境模拟使用的气象 参数建议依次按地方有关标准要求、现行行业标准《建筑节能气 象参数标准》JGJ/T346、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
8.2.9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同时还容易形成光化学烟雾污染,并增加建筑的空调能耗,给人 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室外硬质地面采用遮阴措施可有 效降低室外活动场地地表温度,减少热岛效应,提高场地热舒适 度。本条是对参评项目为降低热岛强度而采取的措施的评分项 不能用热岛模拟报告来替代。 第1款中的室外活动场地包括:步道、庭院、广场、游憩场 和非机动车停车场。不包括机动车道和机动车停车场,本款仅对 建筑阴影区的户外活动场地提出要求,建筑阴影区为夏至日8: 00~16:00时段在4h日照等时线内的区域。乔木遮阴面积按照 戎年乔木的树冠正投影面积计算;构筑物遮阴面积按照构筑物正 没影面积计算。户外活动场地遮阴面积=乔未遮阴面积+构筑物遮 阴面积一建筑日照投影区内乔木与构筑物的遮阴面积。 第2款中提出以行道树冠幅之和作为衡量行道树遮阴效果的 基础,行道树冠幅之和超过路段长度的70%,即可得分。路用反 射隔热涂料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用反射隔热涂料》GB/T25261 的方法进行耐沾污性处理后太阳光反射比仍保持不少于0.4。 第3款中屋面可采用高反射率涂料等面层,本款计算绿化屋 面面积占屋面可绿化面积的比例,设有太阳能集热板或光电板的 水平投影面积、反射率高的屋面面积占屋面面积的比例。计算分 子为绿化屋面面积、屋面上安装的太阳能集热板或光伏板的水平 没影面积、太阳光反射比不小于0.4的屋面面积三者之和;分母 为屋面面积。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第1款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如规 划总平面图、乔木种植平面图、养木苗木表等)、日照分析报告 户外活动场地遮阴面积比例计算书,第2款查阅项目场地内道路
交通组织、路面构造做法大样等设计文件,道路用热反射涂料性 能检测报告,机动车道遮阴及高反射面积比例计算书:第3款查 阅屋面施工图、屋面做法大样等设计文件,屋面涂料性能检测报 告,屋面遮阴及高反射面积比例计算书;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 第1款还查阅日照分析报告,户外活动场地计算书及遮阴面积比 列计算书;第2款还查阅路面太阳光反射比现场检测报告,行道 遮阴及高反射面积比例计算书;第3款还查阅屋面太阳光射反射 比现场检测报告,屋面绿化、遮阳及高反射面积比例计算书
9.1.1绿色建筑全寿命期内各环节和阶段,都有可能在技术、产 品选用和管理方式上进行性能提高和创新。为鼓励性能提高和仓 新,在各环节和阶段采用先进、适用、经济的技术、产品和管理 方式,本次修订增设了相应的评价项目。比照“控制项”和“评 本次修订增设的加分项内容,有的在属性分类上属于性能提 高,如进一步降低建筑综合能耗;有的在属性分类上属于创新, 如传承地域建筑文化、建筑信息模型(BIM)、碳排放分析计算 等,鼓励在技术、管理、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创新。 9.1.2加分项的评定结果为某得分值或不得分。考虑到与绿色建 筑总得分要求的平衡,以及加分项对建筑绿色性能的贡献,本标 准对加分项附加得分作了不大于100分的限制。某些加分项是对 前面章节中评分项的提高,符合条件时,加分项和相应评分项均 可得分。
9.2.1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9.2.1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鼓励项自根据所在地的气候、资源特点,在本标准第7.2.4 条和第7.2.8条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提升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 能、提高供暖空调设备系统能效,以最少的供暖空调能源消耗提 供舒适室内环境。本条可与本标准第7.2.4条、第7.2.8条同时得
本条的评价强调对不同地域建筑的文化保护、传承与设计。 建筑是一个地区传统文化同地域环境特色相结合的产物,是 当地历史文脉及风俗传统的重要载体。采用具有地区特色的建筑 设计原则和手法,为传承传统建筑风貌,让建筑能更好地体现地 域传统建筑特色。 对场地内的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和利用,也属于本条规定的传 承地域建筑文化的范畴。历史建筑主要指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地 方特色、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传统建筑,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或文物保护点的建筑物、构筑物。应采用适度的保护利用措施, 避免对历史建筑价值和特征要素的损伤和改变。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评价查阅相 关竣工图
9.2.3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历史建筑本条
我国城市可建设用地日趋紧缺,对废弃地进行改造并加以利 用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重要途径之一。利用废弃场地进行绿色 建筑建设,在技术难度、建设成本方面都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和代 价。因此,对于优先选用废弃地的建设理念和行为进行鼓励。绿 色建筑可优先考虑合理利用废弃场地,对土壤中是否含有有毒物 质进行检测与再利用评估,采取土壤污染修复、污染水体净化和 盾环等生态补偿措施进行改造或改良,确保场地利用不存在安全 隐患,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 本条所指的“尚可使用的旧建筑"系指建筑质量能保证使用安 全的旧建筑,或通过少量改造加固后能保证使用安全的旧建筑。 虽然目前多数项目为新建,且多为净地交付,项目方很难有权选 择利用旧建筑。但仍需对利用“可使用的旧建筑的行为予以鼓励, 防止大拆大建。对于一些从技术经济分析角度不可行,但出于保 泸文物或体现风貌而留存的历史建筑,不在本条中得分。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环评报告、 旧建筑使用专项报告;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环评报告、旧建筑 使用专项报告、检测报告。
9.2.4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绿容率是指场地内各类植被叶面积总量与场地面积的比值。 什面积是生态学中研究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关键性指标,它 与植物生物量、固碳释氧、调节环境等功能关系密切,较高的绿
容率往往代表较好的生态效益。目前常见的绿地率是十分重要的 场地生态评价指标,但由于养灌草生态效益的不同,绿地率这样 的面积型指标无法全面表征场地绿地的空间生态水平,同样的绿 地率在不同的景观配置方案下代表的生态效益差异可能较大,因 此,绿容率可以作为绿地率的有效补充。 为了合理提高绿容率,可优先保留场地原生树种和植被,合 理配置叶面积指数较高的树种,提倡立体绿化,加强绿化养护 提高植被健康水平。绿化配置时避免影响低层用户的日照和采光 中国各气候区植被生长情况差异较大,为便于评价,本条的 绿容率可采用如下简化计算公式:绿容率(乔木叶面积指数> 乔木投影面积×养木株数)+灌木占地面积×3+草地占地面积×11 场地面积。冠层稀蔬类乔木叶面积指数按2取值,冠层密集类乔 叶面积指数按4取值,乔木投影面积按苗未表数据进行计算 场地内的立体绿化均可纳入计算。 除以上简化计算方法外,鼓励有条件地区采用当地建设主管 部门认可的常用植物叶面积调研数据进行绿容率计算;也可提供 以实际测量数据为依据的绿容率测量报告,测量时间可为全年叶 面积较多的季节。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绿化种植平 面图、苗木表等)、绿容率计算书;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绿容 率计算书或植被叶面积测量报告、相关证明材料,
9.2.5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钢结构、木结构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符合减少人工、减少消 耗、提高质量、提高效率的工业化建造要求。对于装配式混凝士 结构的预制构件混凝土体积计算,无竖向立杆支撑叠合楼盖的现
浇混凝土部分可按预制构件考虑,预制剪力墙的边缘构件现浇部 分可按预制构件考虑,叠合剪力墙的现浇混凝土部分可按0.8倍 折算为预制构件,模壳墙的现浇混凝土部分可按0.5倍折算为预 制构件。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计算书;评 价查阅相关竣工图、计算书,
建筑信息模型(BIM)是建筑业信息化的重要支撑技术。BIM 是在CAD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维模型信息集成技术。BIM 是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能使设计 人员和工程人员能够对各种建筑信息做出正确的应对,实现数据 共享并协同工作。 BIM技术支持建筑工程全寿命期的信息管理和应用。在建筑 工程建设的各阶段支持基于BIM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可以极大地 提升建筑工程信息化整体水平,工程建设各阶段、各专业之间的 协作配合可以在更高层次上充分利用各自资源,有效地避免由于 数据不通畅带来的重复性劳动,大大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并显著降低成本。因此,BIM中应至少应包含规划、建筑、结构 给水排水暖通、电气等6大专业相关信息。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指导意见 的通知》(建质函【2015】159号)中明确了建筑的设计、施工 运行维护等阶段应用BIM的工作重点内容。其中,规划设计阶段 主要包括:①投资策划与规划,②设计模型建立,③分析与优化, 4设计成果审核;施工阶段主要包括:①BIM施工模型建立,② 细化设计,③专业协调,④成本管理与控制,5施工过程管理
③质量安全监控,③地下工程风险管控,8交付峻工模型:运营 维护阶段主要包括:①运营维护模型建立,②运营维护管理,③ 设备设施运行监控,④应急管理。评价时,规划设计阶段和运营 维护阶段BIM分别应至少涉及2项重点内容应用,施工阶段BIM 至少应涉及3项重点内容应用,方可得分。 一个项目不同阶段出现多个BIM模型,无法有效解决数据信 息资源共享问题,因此当在两个及以上阶段应用BIM时,应基于 同一BIM模型开展,否则不认为在两个阶段应用了BIM技术。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BIM技术应 用报告;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BIM技术应用报告
9.2.7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
建筑碳排放计算及其碳足迹分析,不仅有助于帮助绿色建筑 项目进一步达到和优化节能、节水、节材等资源节约目标,而且 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建筑对于我国温室气体减排的贡献量。经过多 年的研究探索,我国也有了较为成熟的计算方法和一定量的案例 实践。在计算分析基础上,再进一步采取相关节能减排措施降低 碳排放,做到有的放矢。绿色建筑作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载 体,理应将此作为一项技术措施同步开展。 建筑碳排放计算分析包括建筑固有的碳排放量(建材生产及 运输的碳排放)和标准运行工况下的碳排放量(标准运行工况的 预测碳排放量和实际运行碳排放量),把握住建筑全生命期碳扫 放总量中占比最大的这两大部分。在碳排放量计算时,固有碳扫 放量和标准运行工况下的碳排放量均应进行计算。国家标准《建 筑碳排放计算标准》GB/T51366及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绿色性能 计算标准》JGJ/T449对于建材生产及运输、建造及拆除、建筑运
行等各环节的碳排放计算进行了详细规定,可供本条碳排放计算 参考。 降低碳排放的措施,可归纳为减源、增汇、替代3类。减源 即减少化石能源消耗,通过先进技术提高能效和碳效来减少碳 放量;增汇,主要是加强生态系统管理HG/T 5169-2017标准下载,例如保护和增加项目区 域内的树木,来抵消项目的碳排放;替代,积极利用水电、风能 和太阳能、生物质能及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预评价主要分析建筑的固有碳排放量,即建材生产及运输的 碳排放量,计算对象应包括建筑主体结构材料、建筑围护结构材 料、建筑构件和部品等,且所选主要建筑材料的总重量不应低于 建筑中所耗建材总重量的95%。同时,还应根据标准运行工况条 件预测运行阶段的碳排放量。 评价主要分析建筑固有的碳排放量和标准运行工况下建筑运 行产生的碳排放量。鉴于绿色建筑评价是不涉及拆除阶段,所以 本条不考虑拆除阶段碳排放计算,建造阶段的碳排放影响相对较 小,因此也不做考虑。对于投入运行一年的建筑,主要分析建筑 固有的碳排放量和基于实际运行数据,得出实际运行阶段的碳扫 放量。运行阶段的碳排放量应根据各系统不同类型能源消耗量利 不同类型能源的碳排放因子确定。计算中采用的建筑设计寿命应 与设计文件一致,当设计文件不能提供时,应按50年计算。计算 范围应包括暖通空调、生活热水、照明及电梯、可再生能源、建 筑碳汇系统在建筑运行期间的碳排放量。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评价与投入使用的项自均查阅 建筑碳排放量计算分析报告(含减排措施)。
般规定的损耗率为2.5%~4.5%。根据对国内施工项目的初步调 查,施工中实际钢筋浪费率约为6%。因此有必要对钢筋的损耗 率提出要求。 第4款,现浇混凝土构件,施工时采用铝模体系,可确保构 件表面的平整度,避免二次找平粉刷,从而节约材料,降低材料 消耗。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评价查阅绿色施工实施方案、绿色施工 等级或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认定文件,混凝土用量结算清单、预 拌混凝土进货单,施工单位统计计算的预拌混凝土损耗率,现场 钢筋加工的钢筋工程量清单、钢筋用量结算清单,钢筋进货单, 施工单位统计计算的现场加工钢筋损耗率、铝模材料设计方案及 施工日志。
9.2.9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
建设工程保险在国际上已经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制度,比如法 国的潜在缺陷保险(IDI)制度、日本的住宅性能保证制度等。保 险一般承保工程竣工验收之日起一定年限(如10年)之内因主体 结构或装修设备构件存在缺陷发生工程质量事故而给消费者造成 的损失T/CECS55-2020 地下水原位测试规程及条文说明.pdf,通过保险产品公司约束开发商必须对建筑质量提供一定 手限的长期保证,当建筑工程出现了保证书中列明的质量问题时 通过保险机制保证消费者的权益。通过推行建设工程质量保险制 度,提高建设工程质量。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建设工程质量保险产品投保 计划;评价查阅建设工程质量保险产品保单,核查其约定条件和 实施情况。
本条主要是对前文未提及的其他技术和管理创新予以鼓励。 目的是鼓励和引导项目采用不在本标准所列的绿色建筑评价指标 范围内,但可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减少环境 污染、提高健康和宜居性、智能化系统建设、传承历史文化等方 面实现良好性能提升的创新技术和措施,以此提高绿色建筑技术 水平。申请方应对申请的创新内容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并通过专 家组的评审即可认为满足要求。 第1款,单体或区域项目在构思、设计、建造、运维、拆除 的每一个阶段都已经直接或间接地融入了绿色建筑的理念,甚至 有些单体或区域项目在超低能耗、健康、智慧等方面开展了更深 入的研究,进行专项设计和实施,将现代化手段与传统技术联系 起来,将人性化、绿色化、智能化、低碳化、长寿化落到实处, 推动建筑朝着绿色、舒适、智能、低碳等方向发展。超低能耗项 目应以最大幅度降低建筑供暖、空调、照明需求,最大幅度提高 能源设备与系统效率,最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为目标 充分考虑围护结构、能源和设备系统、照明、智能控制、可再生 能源利用等方面综合节能技术应用与实施。进行健康性能设计和 实施的项目,应以为使用者提供更加健康的环境、设施和服务, 足进使用者身心健康、实现健康性能提升为自标,对空气、水、 舒适、健身、人文、服务等内容进行综合考虑。进行智慧化设计 与实施的项目,应以为使用者提供安全、健康、舒适、便捷的使 用环境,为管理运营者提供高效、精准、便利的管理方式为目标 综合考虑设备设施的运行监控、报警/故障管理、设备维修/保养管 理、能源系统监控、环境质量监控、安保监控,以及在政务服务、 居民服务、商业服务、产业服务、安全防控、物业管理等方面的
系统包括PC端、移动端和后台服务器。移动端是提供给物业工 作人员和业主的移动端操作平台。PC端和移动端与后台服务器进 行实时交互、智能联动,物业工作人员和业主可不受时间和空间 的限制实现移动使用。 2具有门禁管理、停车管理、安防管理、楼宇管理、运营管 理、财务管理、维修管理、物业公司内部管理等至少3种类型的 服务功能。智慧物业管理系统是一套基于PC端和移动端的物业 管理系统,包括智慧物业运行指挥体系、智慧物业综合服务体系 智慧物业综合管理体系等体系,具体包括门禁管理停车管理、 安防管理、楼宇管理、运营管理、财务管理、维修管理、物业公 司内部管理等子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在线服务、在线监管、在 线协同办公、在线评估等多种功能,有效提高物业服务质量、效 率和监管水平,满足业主多元化需求,使服务更精准、管理更智 能,以信息资源同享加速物业服务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 3能够使用所具有的智慧物业管理系统收集相关数据,并根 据数据分析的结果优化公共设施运营效果。智慧物业管理不仅要 求应具有各种物业管理系统,还应能够使用系统的历史数据发现 在物业管理中方方面面的问题,对建筑设备系统及公用设施进行 运行调试,从而提升物业管理的水平。例如通过楼宇管理系统对 电梯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适时优化 运行模式;通过维修管理系统对历史维修的点位与频次进行数据 采集与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消除安全隐惠等。 本款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评价,在项自投入使用前评价, 本款不得分。评价方法为: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智慧物业平 台设计方案、相关智能化设计图纸、装修图纸);查阅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