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CJ 011-2019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CJ 011-2019 长沙市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基地建设指南(试行).pdf7.1.1基地信息系统总体架构应符合图7.1的要求
7.1.1基地信息系统总体架构应符合图7.1白
图 7.1 系统架构
图 7.1 系统架构
CJ/T 540-2019 重力式污泥浓缩池悬挂式中心传动浓缩机.2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应满足作业的控制、监视和管理的
7.1.3生产执行系统(MES)应能构建统一的生产数据集厅
3生产热付系统MS应能购娃玩一前生产效据吸平, 在数据校正的基础上实现全厂的物料平衡、生产统计分析,集成 生产管理的数据,实现生产综合指挥决策支持。 7.1.4每个应用系统及其子系统可整体或者部分设计,应避免重 复设计,并应符合今后的整合要求。
在数据校正的基础上实现全厂的物料平衡、生产统计分析,集成 生产管理的数据,实现生产综合指挥决策支持。
7.1.4每个应用系统及其子系统可整体或者部分设计,应避免重 复设计,并应符合今后的整合要求。
7.1.4每个应用系统及其子系统可整体或者部分设计,应避免重
7.2.1工厂信息系统集成设计,应以 工厂信息系统集成模型为基础,并应 满足工厂业务流程的需要。 7.2.2生产执行系统(MES)和过程 控制系统之间的集成应通过合理、标 推的通信接口完成,以实现数据无缝 对接。
7.2.1工厂信息系统集成设计,应以 工厂信息系统集成模型为基础,并应 满足工厂业务流程的需要。
7.2.2 生产执行系统(MES) 和过程
控制系统之间的集成应通过合理、标 推的通信接口完成,以实现数据无缝 对接。
7.2.3生产执行系统(MES)和工
7.2.3生产热行系统(MES)和工 其他系统(如企业资源计划(ERP)) 之间的集成设计应满足数据共享的
图 7.2工厂信息管理系统集成
要求,并且预留和城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之间的通信接口。 7.2.4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应根据数据中心建设的要求,并兼顾安 全、环保、节能等方面进行集成设计,
全、环保、节能等方面进行集成设计
7.3.2 数据采集子系统应实现工厂过程数据的自动采集、处理和 存储。
7.3.3生产调度子系统应包括原料供应
7.3.4物料平衡子系统应建立装置和全厂的物料平衡模型,进行
物料平衡计算,实现物料平衡,并提供自定义发布报表及信息查 询的功能。
据和历史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对关键工艺流程系统进行监测、报 警及故障诊断,记录关键信息。生成统计报表,提供可视化展示 工具,以直观方式展示分析结果。
7.3.6物料运输子系统应对原料进厂和成品出厂进行统计
运输进行计划、执行、监控和管理,并提供自定义发布报表 息查询的功能。
7.3.7设备管理子系统应实现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以及
7.3.8 能耗管理子系统应根据装置对能量的要求,对全
电、气等能源的消耗数据进行收集、平衡和统计分析,并
的可视性,状态信息可包括:原料供应者、原料成分、批次、序 列号、当前生产条件、生产者、日期、成品相关报警、返工记录、 成品去向。形成一条记录,保证对每个成品的成分和使用进行可 靠追潮。
7.4.1过程控制系统应设计为用于全厂生产装置、原
7.4.2 过程控制系统应包括分步控制系统(DCS)/现
(FCS)、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装置(如PLC、 视频监控系统等部分。
7.4.3过程控制系统中的控制系统、装置应采用性能
1.3过程控制系统中的控制系统、装置应采用性能可靠、技
7.4.4过程控制系统的安全及保护系统应采用独立性、安全性和
可用性均良好的商业化系统及产品,并应取得专业安全认证机构 的安全认证。
开放型系统结构,主控制系统网络应采用亢余、容错的工业级以 太网,并支持TCP/IP协议。主控制系统宜采用主流、常用的通信
协议或标准,比如Modbus、S7、OPC等。 7.4.6DCS系统宜由操作员站、工程师站、辅助操作台、打印机 大屏幕显示器、PC机、控制站、1/O机柜、安全栅柜、配电柜度 网络设备柜组成。 7.4.7SCADA应实现现场实时数据采集、设备监控、报警提示并 记录等功能
网络设备柜组成。 7.4.7SCADA应实现现场实时数据采集、设备监控、报警提示并 记录等功能。
据工厂安防的要求设置,应能和工厂安防系统联网,具体设计可 参考本指南 7.5.7。
7.5信息系统基础设施
7.5.1工厂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应按一体化原则进行统筹设计,可 按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分层设计;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应包括 网络系统、计算机设备、基础软件、存储系统、信息系统安全 安防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及机房设计等主要内容,
7.5.2网络系统设计要素
1办公与生产管理网进行分层设计,应包括核心层、汇聚 层和接入层; 2服务器接入交换机和核心交换机宜分开设置,宜按需配 置光纤和UTP接口 3办公与生产管理网应满足可靠性、兼容性、扩展性、可
管理性、可维护性及安全性等要求 4过程控制网与管理信息网之间应采取安全隔离和访问控 制措施。
7.5.3计算机设备设计要素
1计算机设备应包括服务器、工作站、外设等。 2服务器配备与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按ERP、MES、数据库系统等的要求,配备适量的应用 服务器和系统管理服务器,并应进行优化整合: 2)关键应用服务器应采用亢余配置; 3)通信服务器应对1/0吞吐能力、硬盘1/0重点配置 4)数据库服务器应对CPU处理能力、内存容量、I/O吞吐能 力重点配置。 3计算机设备设计应根据生产办公需要,配直一定数量 性能良好的台式机、便携机、工作站、PDA及外设。
7.5.4基础软件设计要素
1基础软件应由系统支撑类软件和系统管理类软件组成。 基础软件配备应根据应用系统和硬件环境的实际需要合理选用 2系统支撑类软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按实际需要选择正式发布版本的操作系统,且满足最小 化配置原则; 2)配置适当的数据库系统;
3)配置满足用户数量要求、运行稳定的服务器软件。 3 系统管理类软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系统管理类软件应具备良好的安全性; 2)网络管理软件应支持标准的网管协议; 3)桌面管理软件应具备远程控制、软件分发、计算机 件资产管理、补丁管理、报表统计等功能。
7.5.5存储系统设计要素
1存储系统应有存储设备、存储网络、及存储管理软件组 成; 2存储系统宜根据工厂规模、地域分布及应用系统的配备 犬况相对集中建设: 3存储管理软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支持专用或通用的存储管理软件; 2)管理软件应具备对存储系统的配置、定义、性能监视、 状态提示等管理功能! 3)管理软件应能进行容量评估、容量扩展、资源使用,并 应提供详细的数据积累和报告; 4)管理软件应具备主机到存储系统的1/0通道负载平衡和故 障切换功能。
7.5.6信息系统安全设计要素
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中第一级的规定。
7.5.7安防系统设计要素
安防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 准》GB50348的有关规定。
7.5.8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要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 设计规范》GB/T50311的有关规定。
7.5.9机房设计要素
机房设计根据具体情况,参照现行国家标准《数据中心设计 规范》GB 50174 中 C级的有关规定。
8.1.1[ 应结合工艺要求,合理布置设备,优化工艺流程 工艺路线短捷、顺畅。
8.1.3车间内物料搬运系统应与工厂总物流系统相互协调
8.1.4生产工艺流程中,应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过程中物料运距 与高差。
8.2.1总平面布置时,应优化生产现场布局和物流规划,缩短原 料和成品输送距离。
缩短管线长度,臧少线路损耗。
缩短管线长度,减少线路 ,
宜选用技术先进、成熟可靠、损耗低、谐波发射量少、能效高、
8.3.2供电系统中宜设置电容器或
偿后功率因数应不小于0.9
8.3.3有流量调节要求的风机和水泵,应选用变频调速装置,并
应根据流量的调节范围、电机功率的大小和投资情况,选用不同 的调速装置。风机均应采用节能型风机。
灯等以及节能灯、LED灯的混光设计;辅助车间的照明光源宜选 用荧光灯、节能灯、LED灯。
8.3.5当场地照明采用金卤灯、钠灯、荧光灯具等光源时,应采
用就地无功功率补偿,补偿后的整个系统功率因数不宜小 气体放电灯用镇流器应选用谐波含量低的产品。
8.3.6室外道路照明宜采用太阳能技术
8.3.8厂区办公楼的电气节能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 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中的有关规定。
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中的有关规定。
8.4.1选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及配水件,卫生器具的用水效率达到 用水效率标准的三级指标。 8.4.2合理确定风管尺寸,使输送能耗保持在合理范围,风机单 应风量耗功率均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中的要求。
8.4.1 选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及配水件,卫生器具的用水效率达到 用水效率标准的三级指标,
4附属建筑物应满足建筑节
9.1.1基地环境、厂内相关的防治标准应符合现行国
9.1.1 基地环境、内相关的防治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大 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的有关规定。 9.1.2运输车辆应加盖防尘布,严禁超载、冒载,对途中撒漏的 材料应及时清理。
9.1.3物料输送设备与设施在厂房外必须采用全封闭设计
端及出料端必须设置收尘及降尘装置。
出料端必须设置收尘及降尘
9.1.4无组织排放的扬尘场所应采取喷雾、洒水、围挡等防尘措 施。
9.1.5基地应通过洒水降尘、封闭设备、局部抽吸等措施
9.1.6再生骨料系统、再生建筑微粉系统、再生混凝
1空气排放指标应满足国家和地方的环保要求; 2袋式收尘器中,布袋的耐温性能应满足入袋烟尘最高温 度的要求; 3收尘器应设置超温报警和自动保护装置; 4收尘器宜配有压差计和消声器 9.1.7基地易产生扬尘的工序应配置收尘系统与降尘设施,粉尘 排放指标应满足环保要求。
物,应感外墙工外门、图面检,所用图选用效层数多层 隔声门窗。外墙围护结构应具有隔声能力,宜采取隔声罩、隔声 间或者在车间建筑内墙附加吸声材料等方式降低噪声。 9.2.6设备降噪设计应进行设备基础减振处理。转料漏斗、溜槽 立设料衬,并应采取缓冲措施。 9.2.7生产线工位噪声限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控制室工位噪声不应大于70dB(A); 2其他操作工位噪声不应大于82dB(A)。 3厂区宜通过建立绿化缓冲带、设置噪声屏障降噪。 9.2.8基地噪声源主要为破碎机、筛分机、空压机、搅拌机、各 类泵等,移动声源主要为车辆。宜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1一级措施:全线设备采用低噪音标推设计,所有引风机 出口配置消音器: 2二级措施:生产线全密封,颚破和反击破设置下沉式基 坑:放直十地下,开设直独立隔音房: 3二级措施:王房外封全部加装隔音降噪材质隔板, 4王要噪声治理措施见下表
9.2.7生产线工位噪声限值应符合
9.3.1废水污染防治设计应采用雨、污分流系统,生产废水和生 活污水宜分流,生产废水应循环利用。 9.3.2污水处理设施应靠近污水排放量大的区域。宜设置在夏季 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9.3.3堆场、处置车间含尘废水、维修车间含油废水、试验室废 水、生活污水应经处理后达标排放,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污 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的有关规定
9.3.1 废水污染防治设计应采用雨、污分流系统,生产废水和生
9.4.1 基地应设置环境监测点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的 有关规定;噪声部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 声排放标准》GB12348的有关规定。 9.4.2厂内作业区污染物监测采样点应布置合理,在产生烟气、 粉尘、废水和噪声的生产设施上应设置固定采样点,并应符合下 列规定: 1厂区内大气污染采样点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大气污染 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的有关规定 2厂内作业区(车间)噪声采样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 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的有关规定,其他场 所的噪声采样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 范》GB/T50087的有关规定 3,内的高噪声设备(如破碎机、磨机、搅拌楼、分抹机 等)声源处应设置固定噪声监测点;厂内作业区可设置网格式监 测点。 9.4.3污水排放口应设置侧流段和永久性采样点,测流段应便于 流量、流速测量。排放口应设直标志牌,标志牌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志一一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 GB15562.2的有关规定,
10.1.1消防设施、重要防火部位应设有消防安全标志,并应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消防安全标志第1部分:标志》GB13495.1、 《消防安全标志设直要求》GB15630的有关期定, 10.1.2可燃气体车间及原料储存区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灭火器配置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的有关规定。 10.1.3可燃气体使用处应使用防爆电气。防爆电气设计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的有 关规定。
10.2.1厂区平面布直应合理安排车流、人流、物流,保证安全 顺行,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 全规程》GB4387的有关规定。 10.2.2厂内运输道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GB J22的有关规定。
10.2.3厂区车辆宜单向行驶,人车混行区域应设置人行通道并 作标识。人车混行通道宜设置隔离护栏, 10.2.4厂内道路应设置限速规定并进行标识,并应设置减速设 施。厂内道路急转弯及转弯盲区应设置球镜和反光标识。
10.3生产和设备安全
10.3.1有爆炸危险的工艺系统及设备、房,应按不同类型的爆 炸源和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防爆防护措施。防火、防爆设计应符合 现行国象标准《建筑设计防人规范》GB50016的有天规定。 10.3.2起重、装卸机械应配备制动器、限位器、过载保护装置, 电动警报器或大型电铃以及警报指示灯、安全防护装置。 10.3.3预防机械伤害和坠落应采取设置防护罩、安全距离、防 护栏杆、防护盖板、弯告报弯设施等措施。预防机械伤害和擎落 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 和《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 般要求》GB/T8196和《机械安全进入机械的固定设施》GB 17888的有关规定, 10.3.4生产现场的机电、操控设备应有安全连锁、快停、急停 等本质安全设计与装置。 1035设备布局、安装位置应便干操作,并应留有维修保养空
10.3.5设备布局、安装位置应便于操作GB/T 17625.9-2016标准下载,并应留有维修保养空 间,当维修需要高处作业使用安全带时,应设计有挂点。
10.3.5设备布局、安装位置应便于操作,并应留有维修保养空
10.3.6设备周围应留有操作和维修空间,操作位直应有满足A 员活动的空间、保证通道安全及可视性,设备检修人孔门应坚固 可靠。 10.3.7粉料储罐及现场浆池、地坑边缘等存在高处作业的工作 应置应设置直梯、斜梯、工作平台和防护栏杆,并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固定式直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钢直梯》GB 4053.1、《固定式直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分:钢斜梯》GB 1053.2、和《固定式直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护栏及 钢平台》GB4053.3的有关规定。 10.3.8表面温度超过50C的设备和管道,应对人员容易接触到 的位置采取隔离防护措施,并应设置安全标志。 10.3.9生产现场使用表压超过0.1MPa的液体和气体的设备和管 路,应安装压力表、安全阀和逆止阀等安全装直。阀门应设直不 同颜色、不同几何形状的标志,还应有表明开、闭状态的标志。
10.4.1电气设备的布置应满足带电设备的安全防护距离要求, 并应采取隔离防护和防止误操作的措施。电气设计应符合现行国 象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3~110kV高压配电装 置设计规范》GB5006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有 关规定。
10.4.2变配电室、中央控制室和电缆夹层的防火设计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的有关规定。 10.4.3输送机人行道全线范围内应设置紧急停机用拉绳开关, 宜每隔30m设置1个。当输送机两侧均设有人行道时,应在机架的 两侧同时设置。斗式提升机的头部、尾部应设置紧急停机开关。 10.4.4主要通道及主要出人口、通道楼梯、变配电室、发电机 室、车间控制室、中央控制室、消防水泵房等场所应设直应急照 明。
10.5.1工厂的设计宜采用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 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应满足 国家对职业健康标准设计的有关要求。 10.5.2封闭车间应采取负压通风、收尘措施。工作场所空气中 粉尘浓度应符合国家对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有关 规定。 10.5.3企业防暑降温、卫生辅助用室的设计应符合《工业企业 卫生设计标准》GBZ1 的有关规定。 10.5.4产生职业健康危害的作业场所及设备应设立符合国家对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规定的标识
1为便于在执行本指南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严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本指南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 热行”
《交流电气装直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 《工业企业电气设备抗震设计规范》GB50556 《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火灭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 《综合布线工程系统设计规范》GB50311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9361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系统设计规范》GB/T50311 《智能制造对象标识要求》GBT37695 《工业控制系统专用防火墙技术要求》GB/T37933 《自动化系统与集成》GB/T34044.1 《企业控制系统与集成》GB/T20720.1 《数字化车间机床制造信息模型》GBT37928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 《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50029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50235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50236
青龙路施工组织设计《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F3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 《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F41 《干混砂浆生产线设计规范》GB51176 《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干混砂浆移动筒仓》JB/T12025 《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混凝土搅拌站(楼)》GBT1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