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山东省城市街道建设导则(试行)(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0年9月).pdf倡导绿色出行,鼓励步行、自行车与公共交通出行。
(1)分配道路空间时,应优先保障绿色交通空间与相关设置需求。 加强轨道交通、公共汽车交通、步行与自行车交通之间的高效接驳,优先保障绿色交通换乘的空间 及设施需求。多种交通方式接驳时,优先排序为:步行>轨道交通=公交车>非机动车>出租车> 小汽车。倡导绿色出行,减少机动车出行。在远郊地区的轨道站点首未站,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R停车场/楼,并加强轨道站点与停车场/楼的衔接设计,为P+R出行模式提供良好条件。自行车 道设为红色,自行车道为自行车专用。慢行步道设为蓝色,供市民休闲散步使用
停放区和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应按照小规模、
非机动车停放区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来;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服务半径以250来左右为宜,并结合轨 首车站、广场、重要公共建筑等人流集散地设置。 空间有限时,优先保障自行车停放和公共租赁设施的空间需求。沿街建筑应在地块内或结合退界空 间提供非机动车停放区域,满足长时间停放需求。路内可设置少量非机动车临时停放设施。 在目的地、公交车站、商业区域增加非机动车停车山东惠青公路大桥施工方案,其中商业区停放区域应靠近非机动车道。 在道路空间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可通过设置自行车专用车架等方式,优先保障自行车停放
山东省城市街道建设导则
(3)应将公交车站、轨交车站、非机动车停放设施与重要公共开放空间和公共服务设 施进行整合,方便不同交通方式相互衔接转换 应结合公共开放空间、重要公共服务设施设置公交车站。结合轨交站点、公交车站、公共开放空间 公共服务设施及其他主要出行目的地设置非机动车停放设施和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并配备相应遮蔽 设施
轨交车站和非机动车换乘
4)轨交站点周边应形成连续、便捷的换乘路
(4)轨交站点周边应形成连续、便捷的换乘路径。 强化街道与轨交站点的连接,强化无障碍与可达性,便于各种绿色交通方式换乘 临主次干道设置轨交车站时,应在道路两侧分别设置出入口;单侧设置出入口时,应提供舒适、安 全的过街设施。
(5)换乘节点应提供清晰的标识与指引系统,方便不同交通工具的换乘 应加强交通标识的可见性,设置地图提供站位、线路及周边换乘信息。
(6)以容定量,优化共享单车停放。
(6)以容定量,优化共享单车停放。 以容定量,合理停放,基于交通供需分析,合理管控共享单车投放量;科学布点,顺畅接驳,按照 “流线安全、便捷取放、规模适宜”的原则,结合交通接驳节点设置自行车停放点。规范空间,智 能管理,多方参与,共管共治。
ShandongUrbanStreetConstructionGuidelines
2.5.2层次丰富的绿化景观
提升街道绿化品质,兼顾活动与景观需求,突出生态效益
(1)合理布局街道绿化,通过多种方式增加街道绿量,发挥街道遮阴、滤尘、减噪等 作用。 分隔带绿化包括中央分车带、两侧分车带、人行道绿带和路侧绿带。两侧分车带主要用来隔离机动 交通和非机动交通;人行道绿带是指用于隔离行人与车辆的绿带;路侧绿带是指布设在人行道边缘 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包括一般路侧绿带、路侧滨水绿带、路侧护坡绿带。
(1)合理布局街道绿化,通过多种方式增加街道绿量,发挥街道遮阴、滤尘、减噪等 作用。
分隔带绿化包括中央分车带、两侧分车带、人行道绿带和路侧绿带。两侧分车带主要用来隔离机动 交通和非机动交通;人行道绿带是指用于隔离行人与车辆的绿带;路侧绿带是指布设在人行道边缘 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包括一般路侧绿带、路侧滨水绿带、路侧护坡绿带
自然式种植:适用于中央绿化带呈不规则式、有地形变化或规则式,但宽度在8米以上的分车绿带。 规则式种植:适用于中央绿化带呈规则式且宽度小于8米的分车绿带
乔灌草组合式两侧分车带
草皮灌木结合式两侧分车带
山东省城市街道建设导贝
(2)行道树选择上宜选用树形整齐、冠大荫浓、枝下较高;生长迅速、耐修剪、易成 活、宜养护,病虫害少的乡土树种。选择花木及色叶植物,增加景观层次性、色彩多样 性和街道识别性, 建议优先考虑对环境适应性较强的行道树树种,行道树不仅考虑美观性,还应该考虑到它的功能性 除了美化城市的功能还要净化城市空气,吸收车辆噪音。行道树适宜选择树干较直,花果叶无异味 无毒无刺激等特点。对有害气体吸附强,树叶密实的树种是城市行道树的首选。绿化种植应利用不 司的形态特征进行对比和衬托,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间变换,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并 对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
(3)避免沿街绿化及停车遮挡视线。
避免设置过高、过于密集的沿路绿化,确保机动车与慢行交通之间的安全视距。交通流量较大的 段禁止设置路边临时停车,交通流量较小的支路的路内停车带禁停中大型车辆,避免车辆对道路 车视线的遮挡
ShandongUrbanStreetConstructionGuidelines
(4)设置于人行道的树池应布局得当,不干扰行人通行。 应根据行道树的种类预留足够的树池,树池直径宜在1.2米以上。行道树土球应与地面保持合理的位 置关系,过高容易树根顶砖、过低树木不易成活。 人行道宽度足够时,宜尽可能预留较大的树池; 人行道宽度不足时,可对树篦子进行设计,使树篦子也可供通行;或者使树坑下沉,以缩小树池尺 寸,并用与地面铺装类似的树子覆盖树池
在分车绿带和行道树绿带上方不宜设置架空线。 必须设置时,应保证架空线下有不小于9m的树木生长空间。 架空线下配置的乔木应选择开放型树冠或耐修剪的树种
山东省城市街道建设导则
2.5.3循环持续的海绵设施
对雨水径流进行控制,降低环境冲击,提升自然包容度。
(1)人行道鼓励采用透水铺装,非机动车道可采用透水沥青路面或透水水泥混凝土路 面。 透水铺装按照面层材料不同可分为透水砖铺装、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和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嵌草 砖、园林铺装中的鹅卵石、碎石铺装等也属于渗透铺装。鼓励步行通行区采用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 兼顾轮椅、婴儿车与拉杆箱通行需求
(2)可结合实际需求,因地制宜沿街设置雨洪管理设施。 雨洪设施可以收集雨水并净化污浊的地表径流,从而缓解路面积水问题和保证地下水的洁净。空间 校紧张的街道可以设置雨水种植沟等下回式景观空间;空间较为充裕的街道或拥有较宽人行道的街 道,可设置雨水花园等雨水收集与景观一体化设计的设施:也可设置较宽的雨水湿地,
(3)下凹式绿地空间缓解路面积水
ShandongUrbanStreetConstructionGuidelines
mplementationstrategysuggestions
由政府主导,根据本城市的发展目标,以及专家和公众的意见,确定需 要建设改造的街道,收集具体信息,挖掘存在的问题,并在街道建设过 程中起到牵头的作用
由部门或业主单位牵头,组织多专业技术人员、专家和相关群众参与完 成,鼓励搭建交流平台,共享基础资料,提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建设策略 和方案,履行相关手续
按照工程建设程序开展施工,施工过程中需要政府部门和建设单位、勘 察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相互协调配合,街道沿线单位 支持配合,强化建设质量和细节管理,保障街道建设能够高质量完成。
支持配合,强化建设质量和细节管理,保障街道建设能够高质量完成。 公众或者专家对街道建设实施后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对实施后实际使 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总结设计经验,在以后的建设工作中提升
公众或者专家对街道建设实施后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对实施后实际使 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总结设计经验,在以后的建设工作中提升。
街道建设导则是面向街道相关的管理者、设计师和相关市民,应当通过客种宣传途径,让公众认识 到街道属于公众,并采纳公众对街道建设的意见。 在项目立项前,应积极听取街道周边生活的城市居民的问题反馈,为居民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听取 居民的意见和建议,根据问题情况,明确哪些街道急需改造和问题急需解决,为下一步项目的立项 和组织提供参考。在建设过程中,将解决公众的问题作为基本的自标之一,在审查阶段要听取公众 的意见,施工过程中引入公众参与,起到监督的作用。评估阶段,引入评价机制,通过反馈平台总 结当前项目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工作提供经验。
山东省城市街道建设导则
针对街道建设实施中涉及主体多、实施情况复杂的特点,应注重形成弹性灵活的建设实施机制 过分期实施、建设协调、临时性改造等方式,推动街道建设有序实施。 (一)分期实施 在街道建设与改造的实施过程中,资金、措施强度、土地权属等因素都可以决定建设措施的分 统筹。地下管线、道路基础设施以及市政绿化部分可以先期、同步实施,资金依赖度强、产权 杂、牵扯多房产权人等的改造措施可以视情况、分批弹性实施,
针对街道建设实施中涉及主体多、实施情况复杂的特点,应注重形成弹性灵活的建设实施机制,道 过分期实施、建设协调、临时性改造等方式,推动街道建设有序实施。 (一)分期实施 在街道建设与改造的实施过程中,资金、措施强度、土地权属等因素都可以决定建设措施的分期 统筹。地下管线、道路基础设施以及市政绿化部分可以先期、同步实施,资金依赖度强、产权复 杂、牵扯多房产权人等的改造措施可以视情况、分批弹性实施。 (二)人行道与退界空间建设协调 对于新建地区临开放式退界的路段,可在形成人行道与退界空间整体设计方案的前提下,结合道 路工程先期建设简易人行道;待地块开发时,可结合地块诉求,对原有整体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完 善,结合建筑工程,对人行道与退界空间进行整体翻建。 (三)临时性改造
【(二)人行道与退界空间建设协调
对于新建地区临开放式退界的路段,可在形成人行道与退界空间整体设计方案的前提下,结合 路工程先期建设简易人行道;待地块开发时,可结合地块诉求,对原有整体设计方案进行优化 善,结合建筑工程,对人行道与退界空间进行整体翻建。 (三)临时性改造 鼓励通过划线、盆栽等临时性方式对道路断面布置和路缘石、转弯半径进行调整,快速实现增 慢行空间、设置休憩节点等目的,并对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为持久性改造方案提供参考,
各责任部门要细化分解各自所属的街道领域任务,量化任务指标,明确责任;明确牵头单位,沿街 业主等各方职责,加强统筹协调,参与单位积极配合支持,形成工作合力。制定合理的建设分担规 则,形成一体化的管理机制。
建立街道评价体系,鼓励符合设计导向的街道设计与建设。表扬对象应当包括相应部门、基层政府 开发公司以及设计师。对提供开放地块内部公共通道、开放退界空间并提供相应设施的沿路业主和 商户进行鼓励表彰
优化城市建设管理领域财政资金投入结构,加大对街道建设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性设施投入, 创新资金筹集方式,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街道项自。在客类建设中,优先保障市政基础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圣持正确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媒体作用,采取专栏报道、政策解读等方式,加大宣传规范 街道公共场所的行为礼仪,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共同维护街道环境的积极性、主动性,联合社区开展 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氨围
ShandongUrbanStreetConstructionGuidelines
山东省城市街道建设导则
目标层子目标层指标层评价层街道建设是否对具有历史价值的街道空空间肌理的传承延续间有严重破坏街道设施是否有体现城市特色的元素历史街区的空间设计与立面设计,是否齐鲁文化的底蕴彰显有彰显“齐鲁文化”的元素根据建设人文街道情况逐街道是否具有供社区使用的独立的文化生活文化的交互融合赋分宣传空间与居民活动空间特殊群体行走辅助设施是否完善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学校周边是否有安全警示设施学校周边车辆最高限速设施建设情况及集约程度街道设施设施智能化及交互体验感智能公交设施和停车系统是否完善交通服务智慧慢行是否便捷智慧车道是否高效根据建设情况逐智慧街道环卫系统建设情况是否满足要求赋分市政环卫智能照明绿化建设情况综合管线入廊情况城市综合管理平台是否完善系统平台监控设施是否全覆盖环境监测情况是否实时绿色交通空间是否满足要求多种交通换乘衔接是否合理绿色交通换乘节点标识信息是否完善根据建设绿色街道出入口的标识性是否明显情况逐赋分道路绿化的覆盖率是否满足景观绿化种植效果是否美观街道建设是否符合山东省《海绵城市设海绵街道计规程》Shandong Urban Street Construction Guidelines68
4.1山东省地势特征 4.2 设计引导
4.1山东省地势特征
山东省境内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 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大势。泰山雄踞中部,为全省最高点。境内地貌复杂。平原主要分布在鲁西 北地区和鲁西南局部地区。山地丘陵主要分布在东部和鲁中地区。滨海地区是临渤海和黄海的地市。 根据各地市特色划分平原、滨海、山地/丘陵三大地区。
山东省城市街道建设导则
平原地区的街道限定因素较少,路网街区的呈现基本以棋盘方格网的布局为主,老城片区明确路 呆障行车有序,新城区域避免较大的街阔比,较为规整的棋盘格交通网络,因北方的气候特征, 列式的建筑及点式高层是建筑的主流形式,这种肌理极易形成单一重复的街道界面,大量的山墙 向东西向,在街道建设过程中,应综合考虑街道类型和街道等级,避免出现“孤岛式”的城市肌
ShandongUrbanStreetConstructionGuidelines
滨海城市的道路网向心和向海特征较为明显,需结合地区特定的地理、气候条件和历史文化背景。 道路在满足通达要求的前提下,应更注重慢行体验,滨海城市应尊重和适应场地原有的生态自然条 件,降低机动性交通,以慢行交通为主。 避免过大的街廓尺度,以人的尺度替代车的尺度,形成良好的街道空间。 宾海路的设计避免海洋与内陆的割裂,增加生态绿化景观,结合休闲步行与健身漫步的需求,形成 连续而富有特色景观体验的漫步道、健身跑道和非机动车道
山地丘陵城市传统的街道空间多依据地势而曲折回转,道路宽度、坡度等根据地形变化而变化,街 直空间形态变化有序、尺度宜人、与建筑联系紧密。 街道线位结合自然要素:山地城市由于受到自然地形条件的限制,主要街道往往呈带状发展。同时 山地城市常常有河流经过,水系对街道形态产生重要影响,根据地形的限制而长短不一,易形成鱼 骨状的街道体系。 结合等高线:在充分调查和了解场地原始地形特征的基础上,顺应其特征,因地制宜地规划布局, 形成自然、流畅的街道线型。 山地城市顺应地形布局,经过长时间的演化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街道空间形态。与平原城市相比, 不同点在于街道的高低起伏和坡度变化。 街道设计应结合现有地形,减少土方搬运,避免不必要的资源和能源浪费。街道空间应适应场地特 征,做适当的弧形、起伏和转折,塑造街道特色景观和以步行为主的自然景观型通道。
ShandongUrbanStreetConstructionGuidelines
沿线分布有居住社区、商业商务、学校等城市生活功能空间,建筑界面较为围合的空间
宁静安全:营造适合漫步的宁静安全街道环境。 满足交往需求:营造符合人际交往需求的适宜尺度的围合界面。 彰显社区文化:营造环境宜人、亲和、富有魅力的街道空间,增加富于人性关怀且与环境相协调的 家具设施等。倡导当地居民参与街道设计,凸显街道文化
山东省城市街道建设导则
Shandong Urban Street Construction Guidelines
主要为城市主干道,沿线分布有商务办公、文化体育设施等城市空间,或者道路两侧为防护绿地等 开散空间。
应根据步行交通、公共交通、非机动车交通、私人机动车交通的需求对空间进行统筹分配,并对优 先级较高的交通方式进行优先保障。 交通性街道应优先保障机动车交通空间,应尽量进行机非分隔。 减噪降污,通过采取特殊材料降低交通带来的环境影响
合理的空间分配,优先保障路侧分带宽度,种植行道树进
合理的空间分配,优先保障路侧分带宽度,种植行道树进
山东省城市街道建设导则
ShandongUrban Street Construction Guidelines
沿线分布有公园绿地、防护绿地、滨水空间等城市开放空间,或者道路两侧历史风貌特色突出。
安全实用优美。展示城市景观风貌和容纳市民休闲活动并重。 绿地可进入可参与。增加沿线绿地可进入性,设置多元活动设施增加可参与性。 美学品质突出。强调街道个性、可识别性和美学品质,与当地景观特色相结合,注重自然生态和人 工艺术的结合,形成城市标志性景观文化街道
两侧人行道结合建筑退界进行设计,增加休闲设施,增强街道
活力;中间设置景观活动带,提供休想与外摆空间。
T/CECA20020-2022 污水深度脱氮除磷工程设计指南.pdf山东省城市街道建设导则
ShandongUrban Street ConstructionGuidelines
建筑界面 沿线分布有工业建筑或产业类建筑,建筑界面较为封闭,建筑高度较低矮
空间需求 完善的慢行系统,保障行人的基本通行宽度,保障非机动车的通行安全; 生态环保的景观绿化种植,种植具有较强吸附能力的植物,设置植草沟、蓄水池等设施。 融入企业文化的街道景观,公共设施提升员工的生活体验和归属感,体现本士企业文化意蕴,
山东省城市街道建设导则
建筑界面 沿线分布有工业建筑或产业类建筑,建筑界面较为封闭,建筑高度较低矮
空间需求 完善的慢行系统,保障行人的基本通行宽度,保障非机动车的通行安全; 生态环保的景观绿化种植DB3309/T 69-2018标准下载,种植具有较强吸附能力的植物,设置植草沟、蓄水池等设施。 融入企业文化的街道景观,公共设施提升员工的生活体验和归属感,体现本士企业文化意蕴,
山东省城市街道建设导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