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3754-2020:装配整体式一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规程.pdf

DB32T3754-2020:装配整体式一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32T3754-2020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6.3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68073
下载资源

DB32T3754-2020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2T3754-2020:装配整体式一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规程.pdf

C.0.1检测仪器、辅助工具及材料包括手持式砂轮切割机、固 定台钳和钢直尺等。 C.0.2取样位置应由检测机构会同设计单位根据构件的重要程 度等因素综合确定。取样过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剔除套筒周边的混凝土,剔除过程中应尽量减小对套 简的扰动。 2应采用氧气焊等工具沿套筒上下连接钢筋端进行切割 取出的样品为一个完整的钢筋灌浆套筒。 3取出的样品应标记好具体部位等必要的检测信息。 4取样完成后,应及时对破损部位进行修补,修补方案及 工艺要求应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检测单位共同 确定。 C.0.3样品的加工过程应符合下列要求: 1套筒在固定台钳上应夹持稳固。 2应使用手持式砂轮切割机沿套筒侧面纵向轴线对称方向 分别切割套筒壁,直至将套筒切成两半,露出套筒内的灌浆料 部分。 3切割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破坏灌浆料。 C.0.4 测量与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用钢直尺测量套筒内灌浆料固化体的最小高度,作为 滋

1套筒在固定台钳上应夹持稳固。 2应使用手持式砂轮切割机沿套筒侧面纵向轴线对称方向 分别切割套筒壁,直至将套筒切成两半,露出套筒内的灌浆料 部分。 3切割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破坏灌浆料。 C.0.4 测量与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用钢直尺测量套筒内灌浆料固化体的最小高度,作为 灌浆料灌浆高度。 2应沿套筒长度方向剔除灌浆料,露出被灌浆料握裹的钢 筋,用钢直尺测量套筒内钢筋与灌浆料紧密握裹部分的长度,作 为套筒内钢筋的锚固长度。

C.0.5结果判定应按下列要求执行: 1当套筒内钢筋锚固长度不小于插入钢筋的8倍公称直径 时,判定为合格。 2对于特殊套筒(如套筒本身的长度不满足插人钢筋的8 倍公称直径)的钢筋锚固长度判定依据应由设计单位确定

HG/T 5753-2020标准下载附录D内窥镜法检测套筒内灌浆

D.0.1检测仪器、辅助工具及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内窥镜应带有尺寸测量功能,能够显示测量镜头与被测 物表面选定点之间的距离及测量选定点与选定平面之间的距离: 测量允许误差为量程的士2%。 2内窥镜探头的直径不应大于5mm,平直状态下导向弯曲 度不应小于120°。 3内窥镜的镜头应包括前视观察镜头、前视测量镜头及侧 视测量镜头。前视观察镜头的视角不应小于100°;前视测量镜头 的视角不应小于55°,测量范围应涵盖10~80mm;侧视测量镜 头的视角不应小于55°,测量范围应涵盖6~60mm。 4钻孔设备宜配备石工钻头和金工钻头。石工钻头的直径 应为6~10mm,长度不应小于150mm;金工钻头的直径应为 56mm。 5探头定位装置由刚性套管与橡胶塞组成,刚性套管的内 径应与内窥镜探头的直径相同,刚性套管的外径应与橡胶塞上刚 性套管穿过孔的孔径相等。 6预成孔装置(图D.0.1)由包覆有薄膜的塑料吸管及橡 胶塞组成,塑料吸管的外径应为5.5~6.5mm,包覆有薄膜的吸 管应刚好穿设在橡胶塞的中心孔内。

图D.0.1预成孔装置 一薄膜:2吸管:3一橡胶塞

D.0.2检测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1检查检测仪器是否正常。 2记录工程名称、楼号、楼层、套筒所在构件编号、套筒 具体位置、检测人员信息等。 D.0.3预成孔内窥镜法的检测孔道应按下列步骤制作: 1将包覆有薄膜的吸管穿设在橡胶塞内形成预成孔装置。 2对预制构件中的套筒进行灌浆施工,待预制构件表面出 浆口有浆料均匀流出后,将橡胶塞从出浆口塞入出浆孔道进行 封堵。 3待单个预制构件中所有套筒灌浆完成后,开始调整吸管 的位置,将吸管的插人段末端调整至与套筒出浆口下方的套筒内 壁齐平。 4待灌浆料硬化后,先将橡胶塞拔出,再将吸管拔出,包 覆在吸管上的薄膜被留在对应的出浆孔道内并形成检测孔道。 D.0.4出浆孔道钻孔内窥镜法的检测孔道应按下列步骤制作: 1使用钻孔设备配以石工钻头沿着出浆孔道进行钻孔,首 次钻入深度为20~30mm,将出浆孔道全截面的灌浆料击碎并清 理,以便检测时能在预制构件出浆口安装探头定位装置中的橡 胶塞。 2继续钻入,钻孔直径为6~10mm,每前进20~30mm 暂停操作,使用清理设备对检测孔道内的灌浆料碎屑和粉末进行 清理。 3在距离套筒出浆口小于20mm时,减缓钻进速度,每前 进约5mm,暂停操作,使用清理设备对检测孔道内的灌浆料碎 屑和粉末进行清理,观察钻进情况,直至达到套筒内腔。 D.0.5套筒壁钻孔内窥镜法的检测孔道应按下列步骤制作: 1结合设计资料,使用钢筋扫描仪精确定位套筒的位置。 2将套筒出浆口 外侧的混凝士保护层局部易

除,露出套筒简外壁。 3使用钻孔设备先配以金工钻头在套筒壁上开孔,然后更 换为石工钻头继续钻入套筒内腔4~6mm。 D.0.6采用内窥镜法检测套筒灌浆饱满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套筒出浆孔道的形状及现场实际情况,选用预成 孔、出浆孔道钻孔或套筒壁钻孔的方法制作检测孔道。当采用预 成孔方法制作检测孔道时,在内窥镜观测前应利用辅助工具伸入 检测孔道未端进行破膜工作,若薄膜不能被戳破,则使用钻孔设 备配以石工钻头将孔道扩延至套筒内腔。 2先将带有前视观察镜头的内窥镜探头伸入检测孔道进行 观察(图D.0.6a),判断检测孔道末端周边的灌浆料是否密实 若密实则判定灌浆饱满度为100%,若不密实则进行下一步骤。 3再将带有侧视测量镜头的内窥镜探头,在探头定位装置 的辅助下从预制构件出浆口中心伸入检测孔道,或直接从套筒壁 钻孔位置伸入检测孔道,到达套筒内腔后往下观测得到灌浆料上 表面到侧视测量镜头拍摄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图D.0.6b),结 合套筒尺寸计算灌浆饱满度,

除,露出套筒外壁。 3使用钻孔设备先配以金工钻头在套筒壁上开孔,然后 换为石工钻头继续钻入套筒内腔4~6mm。

(b)不饱满 图D.0.6灌浆饱满度检测示意

.7套筒灌浆饱满度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半灌浆套筒灌浆饱满度应按下式计算

1半灌浆套筒灌浆饱满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61 一套筒出浆口中心至套筒中部预制端钢筋限位点的高 度(mm); L。一一设计锚固长度(mm); F一一套筒灌浆饱满度(%),当F的计算结果大于 100%时按100%计,当F的计算结果为负值时按0 计,精确至1%; h1一灌浆料上表面到侧视测量镜头拍摄端面的垂直距离 (mm),精确至 1mm; h2 侧视测量镜头拍摄端面到套筒出浆口中心的垂直距 离(mm),精确至1mm。 D.0.8内窥镜法检测套筒内钢筋插入长度的时间,应在预制构 件现场拼接完成后、套筒灌浆施工前。 D.0.9采用内窥镜法检测半灌浆套筒内钢筋插入长度时,应符 合下列规定: 1应采用辅助工具从出浆孔道底部水平捣入,快速判断连 接钢筋插入段末端与套筒出浆口底部的相对位置。 2若本条第1款的初判结果为连接钢筋插入段末端在套筒 出浆口底部以上,测量示意图如图D.0.9a所示,则进行下列 操作: 1)将带有前视测量镜头的内窥镜探头在探头定位装置的 辅助下伸入出浆孔道: 2)选择合适的位置使得成像清晰,拍摄图像; 3)观察图像,若连接钢筋插入段末端超过套筒出浆口顶 部,可直接判定钢筋插入长度满足要求,插入长度按 “大于套筒出浆口顶部高度值”记录; 4)若连接钢筋插入段未端未超过套筒出浆口顶部,则选 择图像上套筒出浆口位于水平方向上最左侧端点、最 右侧端点以及同一水平面 上的出浆孔道内任一点,将

选择的三个点形成的平面定义为基准平面,接看将第 四个点定位在连接钢筋插入段末端,通过测量连接钢 筋插入段末端到基准平面的相对距离,计算得到连接 钢筋的插入长度。 3若步骤1的初判结果为连接钢筋插入段末端在套筒出浆 口底部以下,测量示意图如图D.0.9b所示,则进行下列操作: 1)将带有侧视测量镜头的内窥镜探头,在探头定位装置 的辅助下伸人出浆孔道并到达套筒内腔; 2)采用侧视测量镜头垂直向下观察并拍摄套筒内部的图 像,图像中应包含连接钢筋插入段末端; 3)测量侧视镜头拍摄端面与连接钢筋插入段末端表面选 定点之间垂直距离,再根据镜头拍摄端面与套筒出浆 口中心的垂直距离及套筒出浆口中心的高度计算得到 连接钢筋的插入长度,

(b)侧视镜头测量 图D.0.9半灌浆套筒钢筋插入长度检测示意 1一套筒;2一安装端连接钢筋;3一橡胶塞;4一刚性套管; 5一出浆孔道;6一内窥镜;7一前视测量镜头;8一侧视测量镜头

D.0.10采用内窥镜法检测全灌浆套筒内钢筋插人长度时,应 符合下列规定: 1应将带有前视测量镜头的内窥镜探头直接伸入出浆孔道, 在出浆孔道与套筒的交接位置斜向下弯曲,利用预制端连接钢筋 与套筒内壁之间的间隙继续向下推进伸入(图D.0.10)。 2应控制探头导向弯曲寻找成像位置,对套筒中部的限位 挡卡以及限位挡卡下方的安装端连接钢筋进行成像,当选择位置 的成像清晰时,拍摄得到图像。 3应选择图像中限位挡卡上表面的三个点,将选择的三个 点形成的平面定义为基准平面,接看将第四个点定位在安装端连 接钢筋插入段的未端,计算钢筋末端到基准平面的垂直距离,再 根据限位挡卡上表面的高度位置计算得到安装端连接钢筋的插入 长度。

图D.0.10全灌浆套筒钢筋插入长度检测示意

附录EX射线法检测套筒内灌浆

E.0.1本方法主要适用于套筒内部灌浆饱满度及钢筋锚固长度 的定性检测,当能够有效识别套筒、锚固钢筋轮廓及灌浆料固化 液面时,也可进行定量检测。应采用便携式×射线探伤仪。 E.0.2进行检测作业时必须采取辐射防护措施,防护措施应符 合下列要求: 1进行X射线法作业的检测单位必须具有辐射安全许可证。 2所有从事X射线检测的人员在上岗前应进行安全和防护 的培训。 3辐射防护应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17的相 关规定。

E.0.1本方法主要适用于套筒内部灌浆饱满度及钢筋锚固长度 的定性检测,当能够有效识别套筒、锚固钢筋轮及灌浆料固化 液面时,也可进行定量检测。应采用便携式X射线探伤仪。 E.0.2进行检测作业时必须采取辐射防护措施,防护措施应符 合下列要求: 1进行X射线法作业的检测单位必须具有辐射安全许可证。 2所有从事X射线检测的人员在上岗前应进行安全和防护 的培训。 3辐射防护应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17的相 关规定。 E.0.3 检测设备除应满足相关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便携式X射线机的最大管电压不宜低于250kV。 2控制器(箱)最长延迟开启时间不应低于180s。 3控制器(箱)与便携式X射线机的连接电缆不应短 于20m。 E.0.4套筒灌浆连接节点及浆锚搭接连接节点在检测前应做好 下列工作: 1应确保灌浆龄期不低于7d。 2应对检测设备及辐射报警装置进行检查,确保所有设备 运转正常。

11 便携式X射线机的最大管电压不宜低于250kV。 2控制器(箱)最长延迟开启时间不应低于180s。 3控制器(箱)与便携式X射线机的连接电缆不应短 于20m。 E.0.4套筒灌浆连接节点及浆锚搭接连接节点在检测前应做好 下列工作: 1应确保灌浆龄期不低于7d。 2应对检测设备及辐射报警装置进行检查,确保所有设备 运转正常。 3应对检测工作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包括工程名称、构件 位置、套简或浆锚管具体位置、检测人员信息等。

E.0.5检测过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设备参数及检测工况要求选择合适的透照工艺 必要时可通过试验事先确定各项参数的数值。 2应根据透照工艺放置检测装置。成像装置宜贴紧构件表 面,且有效成像区域应覆盖待检测的部位;射线机放置应满足透 照时X射线束垂直指向透照区中心,需要时可选用有利于发现 缺陷的方向透照。 3确保检测人员处于安全区域后,开启透照曝光,待曝光 完成后,关闭射线机高压,确认检测区域处于安全状态后,取下 成像装置。 4应按照现场操作的实际情况详细记录检测过程的相关信 息和数据。 E.0.6当所检测构件成像有困难时,可采用X射线局部破损 法,破损方式可参照图E.0.6。

京沪高速铁路路基过度段施工工艺及变态混凝土试验(终稿)图E.0.6局部破损检测示意

一节点连接件: (工业胶片或IP板);3一发射机; 4一发射机窗口;5一剔凿区域;6一钢筋;7一预制构件

E.0.7图像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评片人员应持有相关行业或者专业组织颁发的2(Ⅱ) 级或以上射线检测资格证书。 2采用工业胶片成像时,暗室处理参数应通过试验确定 并通过专业观片灯评定检测结果;采用CR成像或DR成像时 应通过专业设备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并评定检测结果。 3宜优先识别出灌浆料固化液面及锚固钢筋轮廓,必要时 可结合黑度值或灰度值进行评价。 4进行尺寸测量时,还应考虑透射照相的投影关系,对测 量数值进行修正。

附录F表面硬度法检测套筒连接灌浆料实体强度

更度法检测套筒连接灌浆米

F.0.1表面硬度法检测设备及辅助工具应包括DL型里氏硬度 计和带平整塞人端面的橡胶塞。 F.0.2DL型里氏硬度计应通过技术鉴定,并具有产品合格证 书和定期计量检定证书,且相关参数应满足下列要求: 1冲击能量为11mJ,冲击体质量为7.2g,球头硬度不应 低于1500HV,球头直径为3mm,冲击装置直径不宜大于6mm。 2测量范围涵盖300~700HL,在标准里氏硬度块上的率 定值误差不应超过士12HL,分度值不大于1HL,示值误差不大 王±12HL示值重复性不大于±12HI

路桥及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计划(精选)--03--(23份)F.0.3检测前应做好下列工个

1按单个预制构件进行检测,应在预制构件上选择不少于 4个连续灌浆施工的套筒。 2对于采用同一批灌浆料、同一水灰比、同一灌浆工艺、 同一养护龄期且连续灌浆施工或灌浆间隔相近的预制构件应采用 批量检测。检测时应随机抽取预制构件,抽检数量不宜少于同批 构件总数的30%,且不宜少于10个预制构件,每个预制构件上 应选择不少于4个套筒,

F.0.5灌浆施工时,应采用带平整塞人端面的橡胶塞对灌浆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