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测量方案(26P).doc见施工组织设计。
1.2. 坐标点的引入
项目部进场时,业主在建筑红线外的正式道路上提供了十处坐标控制点和相应的
高程点某框架电子厂房土建施工组织设计,坐标及高程见2009年3月14日提供的万达广场控制点成果表。
1.3.本工程测量控制的难点与重点
本工程纵、横轴线太长,难于控制,故本工程测量的重点工作是地下部分墙柱施工测量的控制与消除控制轴线误差。地上部分是垂直控制及轴线和标高的竖向传递及精度控制。
1)《工程测量规范》。
2)经审核批准并加盖红章的施工图纸。
2) 高精度控制低精度
1)与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一起对现有的测量控制点坐标进行校核,进行建筑红线的交接及书面资料的交接,以作为施工测量放线的依据。
2)了解设计意图,熟悉施工图纸,基础工程整体布局,工程特点、施工布置、
进入情况、周围环境、现场地形、定位条件,组织测量人员对图纸进行详细的会审,对存在的问题上报有关主管部门,及时解决,并做好内业计算工作。
3)进行测量仪器的检定和配备,所有计量仪器均应按《计量法》规定进行检验。
4)收集施工坐标和测量坐标系统的换算数据。并准备测量资料和表格。
5)组织测量人员学习有关高层建筑的测量技术规范、验收标准,熟悉施工图纸,对分包专业单位进行全面的交底。
6)测量人员需经过岗位培训,持有效的岗位证书上岗。
3.2.测量仪器及工具准备
3.3本工程使用的主要测量仪器如下:
全站仪 光学经纬仪 电子经纬仪
激光垂准仪 水准仪
3.4.测量机构组成及人员配备
本工程面积大,测量工作相对也较复杂,需要进行测量的总体把握。
我公司属总包单位,现场拟配备测量工程师一名,共设两个测量组,测量员4名。施工队配备四个测量班组, 辅助测量组施工放线。
3.5.仪器的计量、使用、保养和维修制度
施工中使用仪器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计量器具均应鉴定合格,并
保证在有效使用期内,方可使用。
1)仪器实行专人负责制,建立仪器管理台帐,由专人保管填写。
2)所有仪器必须每年鉴定一次,并经常进行自检。
3)仪器必须置于专业仪器柜内,仪器柜必须干燥、无尘土。
4)仪器使用完毕后,必须进行擦拭,并填写使用情况表格。
5)仪器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手提、抱等,禁止置于有振动的车上。
6)仪器现场使用时,司仪员不得离开仪器。
7)水准尺不得躺放,三角架水准尺不得做工具使用。
8)测量人员负责检查仪器的使用及保管情况,必须熟悉掌握并严格遵守测量操
9)测量员应坚守岗位,避免仪器受震、碰撞及倾倒,雨天或强阳光下测量应打
10)测量人员应随时清点仪器的附件、工具,以防丢失,经常擦拭保持器具清洁。
11)在每次施测前,要将各测设工具配备齐全。并对测量仪器、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进行施测前的检查、校正,使仪器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对其他测量用具(如钢尺的尺长)进行鉴定,以满足测设精度;对图纸中轴线、标高数据进行校核、计算、检查,以免造成差错
3.6.1施工测量包括:
(2)轴线(垂直)测量;
(3)标高(水平)测量;
(5)提供基准线:每层提供离墙、柱轴线0.5米的控制线;每层墙柱上距离楼面50cm的标高控制线。
3.7.1基础阶段护坡土钉墙的位移监测
3.7.2工程周围原有建筑物的变形监测、管道监测
3.8桩点的埋设与保护
1)钢板控制桩作法:浇筑200*200*1000的混凝土桩,桩顶面埋设200*200*10钢
板,钢板上刻十字线并钻1mm圆孔作为标志。
2)钢板控制桩埋设方法及要求:控制桩周围架管围栏保护并设醒目标识,任何人不得随意破坏。其附近不得堆放建筑材料,并保持通视良好。
4. 控制网的布设与精度设计
1)平面控制网的控制线,包括建筑物的主轴线,其测距精度不低于1/20000,测角精度不大于8"。
2)标高控制网闭合差为6√nmm(n为测站数)或20√L mm(L为测线长度,以km为单位)。
3)布网原则: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布网原则,控制桩选在安全、易保存且相邻点之间通视良好的位置。
4.1.场地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业主提供10个坐标控制点及水准点(G1至G10)。根据业主提供的坐标点我们使用其中的G3、G4、G5为基准点,引入现场三个转点控制桩,严格闭合后根据本工程特点做出本工程主轴线6轴、11轴、15轴、20轴、24轴、29轴、35轴、40轴、46轴、G轴、M轴、R轴等距轴线10米的控制桩,要求埋深1m。
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并作标记,测定其高程作为工程定位放线的依据。控制桩点用钢管围栏保护。四个角点构成的矩形控制网闭合校核后(需要进行首级验收)采用内分法加密成主轴线测量控制网,网点设在基坑边界线外侧,距主轴线10米,其中网点均与控制网平行排列。
首级控制网点的布置位置要求便于通视,施测简便易于操作,便于查验。尽量避免复杂的施测方法。测角中误差5",边长相对中误差1/40000,相邻两点间的距离误差要控制在2mm以内。为保证控制网的精度,在土方施工阶段每10天对控制网进行一次校核,在基础施工阶段每15天进行一次校核,结构主体施工期间,每60天进行一次校核。在校核后若发现桩点位移超限时,应及时修正桩点的坐标值。
在施测面上应根据具体情况,可对控制网进行局部临时加密,以便于用常规方法进行细部测量。
平面控制点经我方质检部门验收并经监理复测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使用。
4.2.场地标高控制网的测设
4.2.1.布网原则:
1)该建筑场地至少要设置4个水准点,且应闭合合格。
2)整个场地内,每东西或南北相距100m左右要有水准点,即在场地内任何地方安置水准仪时,都能同时后视到2个水准点,以便使用。并且使场地内各水准点构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校核。
4.2.2.水准控制点的测法
水准点引测采用附合水准测法。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进行引测。
根据业主提供的城市水准点,用精密水准仪进行引测(视距可达100m),在施工现场设4个现场水准点,联测各水准点后,到业主提供的城市水准点进行附合校对。闭合差如大于6√n mm(n为测站数)或20√L mm(L为测线长度,以km单位)时。应按测站数成正比例进行闭合差调整。
4.2.3.检测、桩位保护与复测
整个场地内各水准点标高和0.000水平线标高经自检及有关质量部门和甲方检测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使用,桩位保护方法与平面控制桩的保护相同。土方施工阶段每10天进行一次复测,雨后复测一次,结构主体施工期间每60天进行一次复测(也可结合沉降观测同时进行)。
控制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地面以上设醒目的红白相间围护栏杆,防止施工机具车辆碰压,详见下图:
5. 轴线的竖向传递与精度设计
轴线测设及高程控制流程如下:
5.1.±0.000以下轴线采用对穿直线法(外控法),将经纬仪置于轴线控制点上,后视前方控制点,然后将轴线倒到基坑边,重新安置仪器,正倒镜后视控制点,将轴线投测至施工层上;轴线投测后,仪器置于施工层校测角度是否与理论值相符,用检定过的50m钢尺丈量相邻轴线间距离,距离若在规范规定之内,投测正确,否则应重新投测,直至正确为止,最后将轴线墨线于施工层面上。
5.2.从±0.000以上开始使用激光垂准仪,采用内控法进行轴线的竖向传递控制。内控点设在±0.000板处,内控点的间距控制在50m左右,每个施工流水段内不少于3个。控制点在选点时要避开梁、柱托及构造上有特殊要求的部位;要保证通视,便于丈量。内控点必须联测,平差后才能使用。
绿色建筑节能减排施工方案 1)内控点埋件的埋设
在首层底板上布置内控点(详见附图:测控点布设位置图),内控点处埋设1块100*100*8的钢板,在钢板下面焊Φ12钢筋,且与底板焊接浇筑。以后在各层施工浇筑混凝土顶板时,在对应控制点垂直正上方位置预留出200mm*200mm孔洞,以便用激光垂准仪向上投测轴线。
2)内控制点的测设
待预埋件埋设完毕后,将内控点分别投测到预埋铁件上,经校核无误后,刻十字线,十字线中心即为各控制点平面位置。
3)激光接收靶
激光接收靶由300*300*5mm厚有机玻璃制作而成JGJT279-2012 建筑结构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规程.pdf,接收靶上由不同半径的同心圆及正交坐标线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