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深圳市深圳大学西南公寓技术标01深圳市深圳大学西南公寓项目技术标简介
一、项目概况
深圳市深圳大学西南公寓建设项目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是深圳大学校园内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本项目旨在为在校师生提供优质的住宿条件,改善校园生活环境第一批全州州规学前教育附属设施建设及设备购置项目二包,促进学校整体发展。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约为5万平方米,包括学生宿舍、教师公寓及相关配套设施,可容纳约3000人居住。建筑主体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二、建筑设计理念
1.绿色环保:遵循绿色建筑三星标准,注重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通过优化建筑朝向、自然通风采光设计及太阳能利用等措施,实现低碳环保目标。
2.人性化布局:以使用者需求为核心,合理划分功能区域,确保居住舒适性与便利性。每栋公寓均配备电梯、无障碍通道及公共活动空间。
3.智慧化管理:引入智能管理系统,涵盖门禁识别、能耗监测、安防监控等功能,提升公寓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施工技术方案
1.基础工程采用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实施降水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保证基坑开挖安全。
2.主体结构使用高性能混凝土和高强度钢筋,提高结构耐久性和抗震性能。推广装配式建筑技术,减少现场湿作业,加快施工进度。
3.装饰装修外墙采用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兼具保温隔热和美观效果。室内地面选用环保型地板材料,墙面采用无机涂料,保障室内空气质量。
4.给排水系统雨污分流设计,雨水回收利用于绿化灌溉。设置中水回用系统,节约水资源。
5.电气工程引入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根据实际需求调节灯光亮度。配置充电桩设施,满足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
四、质量控制措施
1.材料管理:严格把控进场材料质量,建立台账记录,确保所有材料符合国家标准。
2.施工过程:实施全过程质量监控,定期组织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
3.成品保护:制定详细的成品保护方案,防止施工过程中对已完成部分造成损坏。
五、安全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级人员职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杜绝违章操作。
3.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网、防护栏杆等,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六、环境保护措施
1.控制扬尘污染:施工现场设置围挡喷淋系统,定期洒水降尘。
2.减少噪音干扰: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选用低噪音设备,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固废处理:分类收集建筑垃圾,交由专业公司进行资源化处置。
七、工期计划
本项目预计总工期为24个月,分为四个阶段实施:1.前期准备(第12个月):完成场地平整、临时设施建设等工作。2.基础施工(第36个月):完成桩基工程及地下室结构施工。3.主体施工(第718个月):完成地上部分主体结构施工。4.装修及验收(第1924个月):完成装饰装修、设备安装及竣工验收。
八、技术创新点
1.BIM技术应用:利用BIM技术进行三维建模,优化设计方案,提前发现并解决潜在冲突。
2.VR虚拟现实体验:通过VR技术让使用者提前感受公寓内部空间布局及功能配置。
3.无人机巡检:采用无人机对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巡查,提高管理效率。
九、总结
深圳市深圳大学西南公寓建设项目将秉承“以人为本、绿色低碳、智慧高效”的建设理念,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和技术手段的应用,打造一个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管理先进的现代化公寓区,为深圳大学师生提供优质的居住环境,助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⑴根据找规矩线,对每个装修区的板块,按图案、颜色、纹理试拼达到设计要求后,按两方向编号排列,按编号放整齐。同一装修区的花色、颜色要一致。缝隙如无设计规定,不大于1mm。
⑵根据设计要求把板块排好,检查板块间缝隙,核对板块与其它管线、洞口、构筑物等的相对位置,确定找平层砂浆的厚度,根据试排结果,在装修区主要部位弹上互相垂直的控制线,引到下一装修区。
铺镶时,板块应预先浸湿晾干,拉通线,将石板跟线平稳铺下,用橡皮锤垫木轻击,使砂浆振实,缝隙、平整度满足要求后,揭开板块,再浇上一层水灰比为0.5的水泥素浆正式铺贴。轻轻锤击,找直找平。铺好一条,及时拉线检查各项实测数据。注意锤击时不能砸边角,不能砸在已铺好的板块上。
板块铺完养护2天后在缝隙内灌水泥浆、擦缝。水泥色浆按颜色要求,在白水泥中加入矿物颜料调制。灌缝1-2h后,用棉纱醮色浆擦缝。缝内的水泥浆凝结后,再将面层清洗干净。
铺装完后严禁早期上人走动,表面覆盖锯末、席子、编织袋等予以保护。
(1)砌石体的石料应采自施工图纸规定或监理人批准的料场,石料的开采方法应经监理人批准,砌石材质应坚实新鲜,无风化剥落层或裂纹,石材表面无污垢、水锈等杂质,用于表面的石材,应色泽均匀。石料的物理力学指标应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
(2)砌石体分片石砌体和料石砌体,各种石料外形规格如下:
片石砌体:片石应呈块状,中部厚度不应小于15cm。规格小于要求的片石,可以用于塞缝,但其用量不得超过该处砌体重量10%。
料石砌体:按其加工面的平整程度分为细料石、半细料石、粗料石和毛料石四种。
用于浆砌石坝体的粗料石(包括条石和异形石)应棱角分明、各面平整,其长度应大于50cm,块高大于25cm,长厚比不大于3,石料外露面应修琢加工,砌面高差应小于5mm。砌石应经过试验,石料容重大于25kN/m3,湿抗压强度大于100MPa.
(1)砂浆和小骨料混凝土采用的砂料,要求粒径为0.15~5mm,细度模数为2.5~3.0,砌筑片石砂浆的砂,其最大粒径不大于5mm;砌筑料石砂浆的砂,最大粒径不大于2.5mm。
(2)小骨料混凝土采用二级配,砾石粒径为5~20mm及20~40mm。
(1)砌筑工程采用的水泥品种和标号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水泥应按品种、标号、出厂日期分别堆存,受潮湿结块的水泥,禁止使用。
(2)对拌和及养护的水质有怀疑时,应进行砂浆强度验证,如果该水制成砂浆的抗压强度低于标准水制成的砂浆28天龄期抗压强度的90%以下时,则此水不能使用。
D 胶凝材料(用于砌筑工程的水泥砂浆和小骨料混凝土)
(1)胶凝材料的配合比必须满足施工图纸规定的强度和施工和易性要求,配合比必须通过试验确定。施工中承包人需要改变胶凝材料的配合比时,应重新试验,并报送监理人批准。
(2)拌制胶凝材料,应严格按试验确定的配料单进行配料,严禁擅自更改,配料的称量允许误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水泥为±2%:砂、砾石为±3%;水、外加剂为±1%。
(3)胶凝材料拌和过程中应保持粗、细骨料含水率的稳定性,根据骨料含水量的变化情况,随时调整用水量,以保证水灰比的准确性。
(4)胶凝材料拌和时间:机械拌和不少于2~3min,一般不应采用人工拌和。局部少量的人工拌各料至少干拌三遍,再湿拌至色泽均匀,方可使用。
(5)胶凝材料应随拌随用。胶凝材料的允许间歇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在运输或贮存中发生离析、析水的砂浆,砌筑前应重新拌和,已初凝的胶凝材料不得使用。
(1)砌石体应采用铺浆法砌筑,砂浆稠度应为30~50mm,当气温变化时,应适当调整。
(2)采用浆砌法砌筑的砌石体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的面,必须留置临时间断处,并应砌成斜槎。
(3)砌石体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不应超过国家有关规定。
(1)砌筑片石基础的第一皮石块应座浆,且将大面向下。
片石基础扩大部分,若做成阶梯形,上级阶梯的石块应至少压砌下级阶梯的l/2,相邻阶梯的片石应相应错缝搭接。
(2)片石砌体应分皮卧砌,并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不得采用外面侧立石块、中间填心的砌筑方法。
(3)片石砌体灰缝厚度应为20~30mm,砂浆应饱满,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应先填塞砂浆,后用碎块或片石嵌实,不得先摆碎石块后填砂浆或干填碎石块的施工方法,石块间不应相互接触。
(4)片石砌体第一皮及转角处、交接处和洞口处应选用较大的平片石砌筑。
(5)片石墙必须设置拉结石。拉结石应均匀分布、相互错开,一般每0.7m2墙面至少应设置一块,且同皮内的中距不应大于2m。
拉结石的长度,若其墙厚等于或小于400mm时,应等于墙厚;墙厚大于400mm时,可用两块拉结石内外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50mm,且其中一块长度不应小于墙长的2/3。
(6)片石砌体每日的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2m。
(7)在片石和实心砖的组合墙中,片石砌体与砖砌体应同时砌筑,并每隔4~6皮砖用2~3皮丁砖与片石砌体拉结砌合,两种砌体间的空隙应用砂浆填满。
(8)片石墙和砖墙相接的转角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
建筑工程技术交底(第二部分)(1)料石基础砌体的第一皮应采用丁砌层座浆。阶梯形料石基础的上级阶梯料石应至少压砌下级阶梯的l/3。
(3)料石砌体的灰缝厚度,应按料石种类确定,细料石砌体不大于5mm,半细料石砌体不大于10mm,粗料石和片石砌体不大于20mm。
(4)砌筑料石砌体时,料石应放置平稳,砂浆铺设厚度应略高于规定的灰缝厚度。其高出厚度:细石和半细料石为3~5mm,粗料石和片石为6~8mm。
(5)料石砌体应上下错缝搭砌,砌体厚度等于或大于两块料石宽度时:若同皮内全部采用顺砌,则每砌两皮后,应砌一皮丁砌层:若在同皮内采用丁顺组砌,则丁砌石应交错设置,其中距应不大于2m。
(6)在料石和片石或砖砌的组合墙中,料石砌体和片石砌体或砖砌体应同时砌筑,并隔2~3皮料石层用丁砌层与片石砌体及砖砌体拉结砌合。丁砌料石的长度应与组合墙厚相同。
砌体外露面,在砌筑后12~18h之间应及时养护博物馆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经常保持外露面的湿润。养护时间:水泥砂浆砌体一般为14天。
(1)采用料石水泥砂浆勾缝作为防渗体时,防渗用的勾缝砂浆应采用细砂和较小的水灰比,灰砂比控制在1:1至l:2之间。
(2)防渗用砂浆应采用425#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