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筑方案

混凝土浇筑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1.73 MB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404441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混凝土浇筑方案

混凝土浇筑方案是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效率和安全的重要技术文件,主要针对工程特点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以下是混凝土浇筑方案的简要介绍:

1.工程概况:明确项目名称、结构形式、浇筑部位及规模。分析工程特点和难点,如大体积混凝土、高耸结构或复杂形状构件等。

2.材料准备: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水泥、砂石、外加剂及掺合料,并进行试验检测,确保其性能达标。同时,根据浇筑量提前储备足够的原材料。

3.机械设备配置:根据浇筑面积、高度和速度,合理布置搅拌机、泵送设备、振捣器等。对于高层建筑自拌混凝土施工方案,优先采用塔吊或混凝土泵车,以提高效率。

4.浇筑工艺:确定分层浇筑厚度(一般为300500mm)、连续性要求及振捣方式。对于大体积混凝土,需采取降温措施,防止温度裂缝。

5.质量控制:严格监控坍落度、入模温度及振捣密实度,避免蜂窝、麻面等缺陷。设置测温点,记录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

6.安全保障:制定高空作业、夜间施工及突发情况应急预案,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

7.养护措施:浇筑完成后及时覆盖保湿,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促进硬化过程。

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案设计,可有效提升混凝土工程质量,降低施工风险。

××工程有限公司××项目部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会签表

项目名称: ××工程一期A区I段 方案名称:混凝土浇筑方案

××工程一期A区I段工程位于广西桂林市××路××号,由广西××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开发,北京××建设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建筑面积为47290m2,地下室8208m2、±0.00以上39082m2,异型柱框架剪力墙结构。

本工程结构为异型柱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主体结构抗震等级为地上各层剪力墙按三级、框架按三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三级、水池防水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

本工程主楼基础采用旋喷桩复合地基+筏板基础,中间车库为天然地基+柱下独立基础,地下室一层。

1.3.1对于已浇下层混凝土墙、柱根部,在支设本层墙柱模板前,要清除水泥浮浆层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将墙柱内的渣土用高压空气清理干净。

1.3.3依据定位控制线和施工平面图校核各楼层轴线;门窗洞口位置线是否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1.3.4浇筑混凝土用的架子及马道已支搭完毕,泵管已搭设完毕并经检查合格。两泵管间橡皮垫、卡具必须套上;拆泵管时管内混凝土清洗干净。接泵管时,把泵管连接端80cm范围内混凝土掏净,并把接头擦干净。

1.3.5水泥、砂、石、掺合料及外加剂等经检查符合标准要求,搅拌站试验室已下达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1.3.6振捣器等机具经检验试运转正常。

1.3.7检查安全设施、劳力配备是否妥当,能否满足浇筑速度要求。

1.3.8混凝土施工根据施工方案对操作班组进行全面施工技术交底。

本工程的结构混凝土均采用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提供的泵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进入现场,应根据搅拌站提供的数据,对塌落度、和易性、配合比进行复验无误后方可使用。

1.施工技术人员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编制月、周施工进度计划。

2.编制混凝土工程的施工预算,为备料提供数据。

3.完成施工技术方案及安全技术的交底工作。

2.1.2混凝土浇筑准备

浇筑混凝土前,预先与搅拌站办理商品混凝土委托及申请,委托单的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等级、方量、坍落度、初凝终凝时间、是否加抗冻剂以及浇筑时间等。

施工前,一切施工用的机具、人员准备充分。机具有:尖锹、平锹、混凝土吊斗、插入式振捣棒、木抹子、铝合金长刮杠、塔吊、地泵。所有机具均应在浇筑混凝土前进行检查,同时配备专职技工,随时检修。准备浇筑时工程部要向甲方了解是否有停电计划,以防出现意外施工缝。

根据本工程规模大(栋号多)、工期紧、栋号间场地小、质量要求高的特点,计划整体分为三部分(A2#、A1#A3#、A8#A9#)等步距流水施工,先开工A2#、A1#A3#、A8#A9#,五栋主体结构封顶后开始开挖中间地下车库,利用主体下来的人员突击中间地下车库。在三大部分(A8#A9#、A1#A3#、A2#)等步距流水施工时,以A8#A9#、A1#A3#为主,作为流水施工的主导部分,利用两部分多余人员对A2#进行人力补充和支援,以确保基本等步距施工的整体要求。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中间的场地,又可以做到人员的合理组合和分流。

根据施工计划及流水段的划分,混凝土施工员每次浇筑混凝土之前提前计算混凝土量,将混凝土量报交生产经理上报商品混凝土厂家。

第三章 泵送混凝土技术要求

由于本工程使用预拌混凝土,场外运输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由搅拌站运至现场,控制好到达工地时间。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装料前,必须将拌筒内积水倒净;运输途中,严禁往拌筒内加水;在运输途中,拌筒要以4.5±1.5r/min的速度慢速转动。

※混凝土搅拌车到达率必须保证每台地泵至少有一台搅拌车等待浇筑,现场与搅拌站必须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根据进度及道路情况调整车辆密度,并设专人管理指挥,以免车辆相互拥挤堵塞。

混凝土浇筑时,地泵布置在基坑周边位置。泵管与拖式输送泵接口部位附近——该处受到的冲击力最大,采用埋入地下的混凝土墩固定。

泵管进入楼层,在门口处进行固定——采用架料钢管夹住门口两侧并通过木楔固定泵管。

泵管在首层由水平管变成立管处进行固定——通过架料钢管借助上下楼板将泵管固定。

垂直管在每层楼板(洞口)进行固定——垂直泵管通过木楔将泵管在楼板预留洞处塞死。

配管不得直接支承在钢筋、模板及预埋件上,且应符合下列规定:水平管每隔1.5m左右用支架或台垫固定,以便于排除堵管、装拆和清洗管道。

a 泵管垂直方向的固定 b 泵管水平方向的架设

※混凝土泵启动后,应先泵送适量水湿润混凝土泵的料斗、活塞及输送管的内壁等直接与混凝土接触部位。

※泵送适量与混凝土同强度等级无石子砂浆。润滑用的水泥砂浆应分散布料,不得集中浇筑在同一处。

※开始泵送时,混凝土泵应处于慢速、匀速并随时可反泵的状态。泵送速度,应先慢后快,逐步加速。同时,应观察混凝土泵的压力和各系统的工作状态,待各系统运转顺利后,方可以正常速度进行泵送。

※混凝土泵送应连续进行。如必须中断时,其中断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从搅拌至浇筑完毕所允许的延续时间。中断泵送后,再次泵送时,应先反泵2~3个行程,将分配阀内的混凝土吸回到料斗中经充分搅拌后再泵送。

※泵送混凝土时,活塞应保持最大行程运转。

※泵送结束后,应及时清洗泵机及管路。

※泵送结束时,应拆开水平管与垂直管结合处管卡,将垂直管路的混凝土料卸掉,然后加满水,用卡球将混凝土缸及料斗冲洗干净。

※当输送管堵塞时,应采取下列方法排除:重复进行反泵和正泵,逐步吸出混凝土至料斗中,重新搅拌后泵送;用木槌敲击,查明堵塞部位,将混凝土击松后,重复进行反泵和正泵,排除堵塞;当上述两种方法无效时,应在混凝土卸压后,拆除堵塞部位的输送管,排除混凝土堵塞物后,方可接管。重新泵送前,应排除管内空气后,方可拧紧接头。

第四章 混凝土施工方法

4.1混凝土的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混凝土运送到浇筑部位→墙、柱、梁、板、楼梯的浇筑与振捣→养护。

4.2.1搅拌混凝土之前,加水空转数分钟,将积水倒掉,使拌筒充分湿润。搅拌第一盘时,考虑到筒壁上的砂浆损失,石子用量应按配合比规定减半。

4.2.2搅拌好的混凝土要基本卸尽后,才允许再投入拌和料。

4.2.3严格掌握混凝土的配和比,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配合比。

4.2.4严格控制水灰比。遇雨天时应经常测定骨料的含水率,在项目部和监理的同意下,修改水的用量。

4.2.5装料顺序:石子→水泥→黄砂,粉煤灰宜与水泥同步,外加剂滞后于水和水泥。每盘装料数量不得超过搅拌筒标准容量的10%。

4.2.6搅拌时间不得少于90s。

4.2.7每种配合比的泵送混凝土全部拌制完毕后,应将混凝土搅拌装置清洗干净,并排尽积水。

现场配备1~2台地泵HBT60或HBT80,则根据以下公式:

Q1=Qmax·α1·η

Q1——每台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m3/h)

Qmax——每台混凝土泵的最大输出量(m3/h)

α1——配管条件系数,取0.8~0.9

η——作业效率:可取0.5~0.7

本工程采用的混凝土泵的输送能力为80m3/h。

某原有建筑物的拆除、污水处理厂生产区的土建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α1=0.85 η=0.6

Q1=Qmax·α1·η=80×0.85×0.6=40.8m3/h或Q1=Qmax·α1·η=60×0.85×0.6=30.6m3/h

4.3.1在浇筑底板、墙、柱、梁、楼板时,现场采用地泵输送混凝土到各个部位;只在混凝土方量小,又不方便使用地泵的地方使用塔吊和吊斗运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时必须保证混凝土泵连续工作,如果发生故障,停歇时间超过45分钟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它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

4.3.2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要求:

①混凝土自吊斗口或布料管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高度如超过2m时必须用溜管伸到墙、柱的下部浇筑混凝土。

②浇筑混凝土时要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控制在一次浇筑400mm高。

③使用插入式振捣棒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④浇筑混凝土要连续进行。如就餐时间或其它原因地上21层地下1层框剪结构楼施工组织设计,由两班人员换班,现场不得中断。如果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⑤浇筑混凝土时应派木工、钢筋工随时观察模板、钢筋、预埋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生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正完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