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砖混结构中构造柱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砖混结构中的构造柱是增强墙体稳定性、提高抗震性能的重要构件。然而,在实际施工中,构造柱常出现一些质量通病,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以下是常见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的简介:
常见质量通病1.模板安装不规范:模板拼缝过大或固定不牢施工规范技术交底,导致混凝土浇筑时漏浆或胀模,影响外观和尺寸精度。2.钢筋位置偏差:钢筋绑扎不准确或未按设计要求设置拉结筋,削弱了构造柱与墙体的整体连接。3.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因空间狭小或操作不当,混凝土内部出现蜂窝、麻面或孔洞,降低强度。4.施工缝处理不当:新旧混凝土结合处未清理干净或未正确处理,可能导致粘结不良。5.墙体与构造柱连接不紧密:砌体施工时未预留马牙槎或灰缝填充不饱满,减弱了整体性。
防治措施1.严格控制模板质量:使用合格模板并确保拼缝严密,加固支撑系统以防止变形。2.加强钢筋安装管理:按照设计要求准确布置钢筋,并检查拉结筋的间距和锚固长度。3.优化混凝土施工工艺:采用小型振动棒或分层浇筑方式,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4.规范施工缝处理:在浇筑前清理结合面并湿润,必要时涂刷界面剂以增强粘结力。5.保证砌体与构造柱的协同施工:预留合理的马牙槎,灰缝应饱满且嵌入构造柱内。
通过严格的质量管理和技术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构造柱的质量问题,从而提升砖混结构建筑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
©版权声明
资源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