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作法 施工

逆作法 施工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84.58 KB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404572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逆作法 施工

逆作法是一种特殊的建筑施工技术,主要用于深基坑工程和地下结构的建造。与传统顺作法(自上而下施工)不同,逆作法是从地面开始,逐步向下挖掘的同时,自上而下完成地下结构的施工。这种方法通过先施工顶板或中间楼板,形成临时支撑体系,从而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逆作法的主要特点:1.节省空间:由于无需设置大量的临时支撑结构,逆作法特别适合在狭窄场地或城市中心区域施工。2.减少沉降:通过提前封闭基坑顶部或中间层,有效控制土体变形和地表沉降,保护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3.缩短工期:地上和地下结构可以同时施工,提高整体效率。4.经济性:减少了临时支撑材料的使用,降低了成本。

施工流程:1.围护结构施工:首先完成基坑的围护桩或连续墙,确保基坑稳定性。2.分层开挖与浇筑:逐层开挖土方,并同步施工地下结构的楼板和柱子。3.顶板封闭:完成顶板后,形成稳定的覆盖结构,为后续地下施工提供安全环境。4.地下结构完成:继续向下施工,直至所有地下层完工。

逆作法广泛应用于地铁车站、地下商场、高层建筑地下室等复杂工程项目中,尤其适用于地质条件复杂或对环境要求较高的地区。然而,该方法对施工技术和管理要求较高,需精确控制每一步工序以确保安全与质量。

广州地铁黄砂站商住发展项目地址形式复杂,土质以杂填土、淤泥土、砂为主,地下水位较高,平均地下1.5米深便出现地下水。地铁线路横穿建筑物地下,且地铁管廊部分无任何地基措施,且处于淤泥土和砂层之间,因此,水位的下降、土方的开挖都会对其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而地铁线路在此期间不得停车。为确保地铁的安全使用,减少基坑外土体的变形,该部分基坑的围护采用地下连续墙围护及逆作法施工,利用结构梁板作支撑,增加支撑刚度。 地下结构二层,主要为楼板、柱、外墙、电梯井,基坑开挖深度大部分为11.00m左右,塔楼核芯筒位置15.00m左右,为确保基坑及地下室施工的安全,在基坑四周布置有由地下连续墙、钻孔灌注桩及预应力锚杆、钢管支撑组成的挡土支护体系,在钻孔灌注桩外做喷粉桩作为基坑的止水系统。 逆作法施工可保证边坡及临近建筑物稳定性,并可有效缩短工期。然而,须制定科学、合理的逆作法施工方案,方能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4、负一层支撑钢柱的外包地下室外墙及混凝土立柱的施工(见下图)。在土方开挖完成后,即对支撑钢柱表面进行处理,冲刷干净,绑扎钢柱外包钢筋、地下室外墙钢筋,安装柱、地下室外墙模板,灌注柱、地下室外墙混凝土。柱、地下室外墙的外包混凝土灌注宜从侧面入模,为便于混凝土入模和保证其密实性,除对竖向钢筋的间距作适当调整外,柱、地下室外墙顶部的模板宜做成喇叭形sl 247-2012 水文资料整编规范,接头外混凝土灌注至高于接缝的适当高度,以保证接缝处的混凝土密实,多余的凸出部分混凝土待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再凿平。

9、在地下连续墙边,浇筑两道圈梁,通过钢支撑,与已浇筑完毕的底板、承台顶撑。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