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掘进光面爆破作业指导书

隧道掘进光面爆破作业指导书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202.2 KB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406016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隧道掘进光面爆破作业指导书

隧道掘进光面爆破作业指导书旨在规范隧道施工中光面爆破的操作流程,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及效率。光面爆破是一种控制性爆破技术,通过合理布置周边眼、精确装药量和起爆顺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形成平整的开挖轮廓面。

本指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工程概况,明确隧道地质条件、断面尺寸及设计要求;二是爆破设计参数,包括炮眼布置、间距、深度、装药量及雷管段位选择等;三是施工准备,如设备检查、材料准备及人员培训;四是具体施工步骤,从钻孔到装药、连线再到起爆,强调操作规范性和精度控制;五是安全措施,涵盖警戒范围设置、残余炸药处理及应急处置预案;六是质量检验标准,确保开挖轮廓符合设计要求。

通过严格执行本指导书,可实现围岩稳定、降低超欠挖率、减少材料消耗,并保障施工人员安全。同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参数,提升光面爆破效果。

石太客运专线Z7标段

一、光面爆破施工工艺、方法及技术措施 (一)施工工艺 光面爆破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光面爆破施工作业指导书

遂道光面爆破施工工艺框图

(二)施工方法 1.炮眼布置原则 (1).先布置掏槽眼,其次布周边眼,最后布辅助眼。掏槽眼一般 应布置在开挖面中央偏下部位。 (2).周边眼应严格按照设计位置布置。断面拐角处应布炮眼,为 满足钻孔需要和减少超欠挖,周边眼应应考虑0.03~0.05的外插斜率, 并应使前后排炮眼的衔接台阶高度最小,最大台阶不应大于15cm。为了 取得良好的光面爆破效果,周边眼间距E与光面层厚度W如下密切关系

(见图一所示,K=E/W,K为周边眼的密集系数):取K=0.8较为适当,光面 层厚度W取0.6m,周边眼间距E取0.45~0.5m。

(3).辅助眼的布置主要是解决炮眼间距和最小抵抗线的问题,这 由施工经验决定,一般抵抗线W为炮眼间距的60%~80%,并在整个断 面上均匀排列。 (4).当炮眼深度超过2.5m时,靠近周边眼的辅助眼应与周边眼有 相同的外插角。 (5).当岩层层理明显时,炮眼方向应尽量垂直于层理面。如节理 发育时,应避开节理。 2.放样布眼 7 钻眼前,测量人员要用红油漆准确绘出开挖面的中线和轮廓线,标 出炮眼位置,其误差不得超过5cm。在直线段,可用3~5台激光准直 仪控制开挖方向和开挖轮廓线。 3.定位开眼 人 采用钻孔台车钻眼时,台车与隧道轴线要保持平行。台车就位后按 炮眼布置图正确钻孔。对于掏槽眼和周边眼的钻眼精度要求比其它眼要 高,开眼误差要控制在3cm和5cm以内。 4.钻眼 钻工要熟悉炮眼布置图,要能熟练地操纵凿岩机械,特别是钻周边 眼,一定要有丰富经验的老钻工司钻,台车下面有专人指挥,以确保周 边眼有准确的外插角(眼深3m时,外插角小于3°;眼深5m时,外插

角小于2°),尽可能使两茬炮交界处台阶小于15cm。同时,应根据眼 口位置及掌子面岩石的凹凸程度调整炮眼深度,以保证炮眼底在同一平 面上。钻孔时,应统一指挥协调行动,认真实行定人、定位、定机、定 质、定量的“五定”岗位责任制;分区按顺序钻孔,避免相互千扰、碰 撞、拥挤;固定钻孔班,以便熟练技术,掌握规律,提高钻孔的速度 5.清孔 装药前,必须用由钢筋弯制的炮钩和小于炮眼直径的高压风管输入 高压风将炮眼石屑刮出和吹净。 6.装药 在面层单独爆破时,周边眼的线装药密度一般为0.15~0.25kg/m, 全断面爆破时,为减少残眼,装药密度适当增加,一般为0.30 0.35kg/m。 光爆孔装药结构见下图

q/gdw 12118.1-2021 人工智能平台架构及技术要求 第1部分:总体架构与技术要求光爆孔装药结构示意图

用黑胶布包扎在离一簇导爆管自由端10cm以上处。网路联好后,要有 专人负责检查。对于全断面开挖,周边眼则采用光面爆破,以控制超欠 挖;对于软弱围岩则周边炮眼采用预裂爆破的方式,以减少爆破对围岩 的扰动。 8.瞎炮的处理 发现瞎炮,应首先查明原因。如果是孔外的导爆管损坏引起的瞎炮 则切去损坏部分重新连接导爆管即可;但此时的接头应尽量靠近炮眼 如因孔内导爆管损坏或其本身存在问题造成瞎炮,则应参照《铁路隧道 爆破安全规程》有关条款处理。 (三)检测标准 1.超欠挖 爆破后的围岩面应圆顺平整无欠挖,超挖量(平均线性超挖)应控制 在10cm(眼深3m)以内。 2.半眼痕保存率 围岩为整体性好的坚硬岩石时,半眼痕保存率应大于80%,中硬岩 石应大于60% 3.对围岩的破坏程度 爆破后围岩上无粉碎岩石和明显的裂缝,也不应有浮石(岩性不好 时应无大浮石),炮眼利用率应大于85%。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