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 1177-2017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T/T 1177-2017 改性沥青SBS含量测定仪ICS93.080.20 P 66 备案号:
改性沥青SBS含量测定仪
Scontenttesterformodifiedasphalt
DB11T 1243-2015 观赏海棠繁育与栽培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发布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产品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 标准工作曲线制作方法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3)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广西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北京奥克瑞检测技术有 限公司、中路高科(北京)公路技术有限公司、河北曲港高速公路开发有限公司、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质 量监督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海燕、曹东伟、梁军林、赵文忠、钟科、张方方、夏磊、鲁荣利、范勇军、张宏昆 张艳君、于斌、张永明、张超、熊建平、皆建峰、王显赫
改性沥青SBS含量测定仪
本标准规定了改性沥青SBS含量测定仪的产品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 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利用红外光谱法测定改性剂含量的改性沥青SBS含量测定仪的生产、检验和 使用。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21186—2007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GB/T 6040 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通则 JTC E20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SBS含量SBScontent
3.2吸光度absorbance
光线通过SBS改性沥青样品前的人射光强度(I。)与光线通过SBS改性沥青样品后的透射光强 ,)的比值(1o/1,)以10为底的对数[即Ig(Io/I,)]。 注:改写CB/T83222008.术语2.10
.3SBS含量的标准工作曲线standardworkingcurveforSBScontent
使用至少5个已知SBS含量的标准改性沥青样品,测试各样品的吸光度,以SBS含量(x 标,以吸光度(y)为纵坐标,进行线性拟合得到的直线。
对于高吸收样品(SBS改性沥青)或样品表面的测试方法,红外光以大于临界角的角度人射到紧贴 在样品表面的高折射指数晶体时,由于样品折光指数低于晶体,发生全反射,红外光只进入样品极浅的 表层,只有某些频率被吸收,测量这一被衰减了的辐射即得到样品的衰减全反射光谱。 注:改写GB/T6040—2002.定义3.10
JT/T11772017
4产品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产品结构由主机和附属制样装置组成
4.1.1主机的基本结构
SBS含量测定仪由红外光谱仪、计算机和显示器组成。红外光谱仪部分由光源、干涉仪、样品室 测器组成。主机基本结构见图1。
4.1.2附属制样装置
附属制样装置主要由压片装置、液体样品池和ATR测定装置组成,各装置的功能如下: a)压片装置:透过测定时,把粉末样品添加漠化钾等卤化碱金属盐,加压成型,制成片剂的 设备; b 液体样品池:测定液体样品; C)ATR测定位置:测定高吸收样品或样品表面
S含量测定仪主机应符合GB/T21186—2007中第
5.2.1标准工作曲线制作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 5.2.2针对每批检测样品,预先制备不同含量的标准样品,使用SBS含量测定仪对各标准样品的SBS 含量进行测定,对于同一改性沥青样本重复测试5次,SBS含量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应不大于0.2%,制 作吸光度与SBS含量的标准工作曲线。该标准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应不小于0.999
5.2.1标准工作曲线制作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 5.2.2针对每批检测样品,预先制备不同含量的标准样品,使用SBS含量测定仪对各标准样品的SBS 含量进行测定,对于同一改性沥青样本重复测试5次,SBS含量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应不大于0.2%,制 作吸光度与SBS含量的标准工作曲线。该标准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应不小于0.999。
6.1试验用仪器设备及试验准备
GB 50352-2019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按照GB/T211862007的要求进行
照GB/T21186—2007的要求进行
6.3标准样品工作曲线检验
按照附录A规定的方法进行
6.4SBS含量测试符合性要求
按照附录A规定的方法进行
7.1.1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
,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仪器和老仪器转厂生产试制定型鉴定; b)正式生产后GB/T 24591-2019 高压给水加热器用无缝钢管,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仪器性能时; c)正常生产时,定期或累计一定产量后,应进行一次检验; d) 仪器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