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715-2018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3/T 715-2018 公路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B33/T 7152018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劈裂强度试验方法
.1.1用于配合比设计时,应测试一组不少于4个试件在十燥状态下的势裂强度(1TS)和另一组不少 于4个试件在浸水条件下的劈裂强度(ITS)值;用于路面结构层底拉应力验算时JJG(交通) 120-2015 灌砂仪检定规程,应测试一组不少于6 个试件在干燥条件下的(ITS)值,并取其平均值作为极限劈裂强度值。通过测量试件的最大破坏荷载 以确定(ITS)值。 E.1.2除本附录规定的试验方法外,其余试验应按照JTGE20中T0716的方法进行。
E.2.1应将养生好的试件在25℃土2℃或15℃土2℃下放置不少于6h,并且适当去除试件表面的松散颗 粒后,再量测每个试件的高度及直径。 E.2.2在测试干试件劈裂强度之前,应将一组试件置于恒温25土2℃或15℃土2℃空气浴中至少6h。 E.2.3在测试湿试件的劈裂强度之前,应将一组试件放入恒温25土2℃水浴中浸水24h。 .2.4分别计算一组干燥状态下试件(ITS)的平均值和另一组浸水条件下试件(ITS)的平均值,按 式(E.1)计算干湿劈裂强度比(ITSR):
DB33/T 7152018
(规范性附录)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1.1按照JTGE51中T0843规 .1.2按照.JTGE51中T0805规定的方法进 抗压强度试验,环境温度应在20℃主2℃。
F.2.1试件采用150mm×150mm的圆柱体试件。 .2.2养生方法为:将每个试件脱模后,在室温下静置24h,然后置于40℃土2℃的通风烘箱中,进 步养生48h。48h养生结束后,将试件从烘箱中取出,并置于恒温20℃土2℃空气浴中至少6h。 .2.3按式(F.1)计算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DB33/T 7152018
附录G (规范性附录)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车辙试验方法
G.1.1车辙试件带模在室温下静置24h,然后置于40℃土2℃的通风烘箱中进一步养生48h。养生结束后 将试件从烘箱中取出。 G.1.2在测试动稳定度之前,应将试件置于恒温60℃土2℃空气浴中至少24h。
G.2.1按照JTGE20中T0719的规定进行试件成型与试验 G.2.2按式(G.1)计算试件的动稳定度:
G.2.1按照JTGE20中T0719的规定进行试件成型与试验
H. 1目的与适用范围
DB33/T 7152018
附录H (规范性附录) 原沥青路面RAP回收铣刨机铣刨速度试验
H.1.1原沥青路面在一定的环境温度下,控制铣刨机回收RAP的合理速度范围,从而保证RAP级配的均 匀性。 H.1.2当铣刨机的功率和铣刨宽度变化或环境气温变化超过5℃时,应重新进行试验。
闭措施。 H.2.2测试试验环境温度。 H.2.3铣刨试验前,应对铣刨路段表面进行清扫。 相同功率和铣创宽度)
图H.1铣刨速度组合试验方案
寸了获取具有代表性的RAP料,所有RAP料的取样都禁止在调速段和结束段进行。所有正常路段 均需运至后场,并分开堆放,做好标识,以便取样,
DB33/T 7152018
1.4.1应对3种个 筛分至少做四组平行 试验,随机选择取样位置。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对抽提后的级配也进行相应的筛分工作, H.4.2根据不同铣刨速度RAP材料的筛分结果,确定针对不同段落的合适铣刨速度
.1.1收集原路面设计、工等历史资料
DB33/T 7152018
附录 (规范性附录) 某公路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设计实例
根据对该路段现场调查、测量及查阅相关资料,该路段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采用的二级 准设计,设计速度为60Km/h,双向两车道,采用2%双向路拱横坡,路基宽12.0m,路面宽度为2×3 车道+2×2.0m硬路肩+2×0.50m土路肩。具体技术标准见表I.1。
表1.1原道路技术标准
1.1.2收集原路面运行期间的维修养护详细情况
本项目2013年~2015年期间已经实施路面大中修,具体情况如下: a 2013年对K15+000~K16+000段采用加铺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下封层+(6cm+4cm)沥青砼的 大中修方案(长度为1.000Km); 2014年对K0+000K1+150、K5+300K6+800、K8+800K9+300、K10+700K11+400、K14+400~ K15+000、K20+300~K21+300段采用罩面5cm沥青砼或加铺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下封层 +(6cm+4cm)沥青砼的大中修方案(长度合计为5.450Km); C 2015年对K1+150~K3+100、K12+800~K13+800、K16+000~K17+100、K19+000~K19+500段采 用加铺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下封层+(6cm+4cm)沥青砼的大中修方案(长度合计为 4.550Km),K21+300~K21+800段采用加铺24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下封层+(6cm+4cm)沥青砼 的大中修方案(长度为0.500Km),K23+500K24+500段采用加铺20(24)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下封层+(6cm+4cm)沥青砼的大中修方案(长度为1.000Km)
L. 2. 1病害调查
对整个路段进行现场勘查。勘查内容包括路面车道组成和宽度、路面损环状况、修补情况和道路的 排水等情况,主要情况如下: a)路面大量的损坏主要表现为横向裂缝、龟裂、唧浆和局部沉陷; b)青面层的细集料剥落现象比较普遍,面层变得十分粗糙,平整度变差,行驶舒适性变差; c)由于各种病害的出现,路面产生局部沉降,道路的几何形状变差,需要修正。
[.2.2技术状况调查与评价
DB33/T 7152018
对原路面技术状况进行调查,包括路面状况指数PCI、路面强度指数PSSI、车辙深度、原路面结构 厚度及类型和破损状况、国际平整度指数IRI、路面弯沉等,具体情况如下: a) 根据路面强度指数(PSSI)评价结果,本项目路面结构强度指标评价以中为主,个别路段评价为 次、差; b) 根据路面破损状况评价(PCI)结果,本项目路面破损较严重,路面破损评价以次、差为主; C 根据路面车辙状况评价(RDI)结果,本项目车撤状况评价指标以次、差为主; 根据路面使用性能评价结果,本项目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指标以次、差为主,说明本项目路面整 体使用性能较差。 根据技术状况调查与评价结果,应对K3+100~K5+300段、K6+800~K10+600段、K11+400~K12+800 段、K13+800~K14+500段、K17+100K17+530段、K19+500~K20+400段、K21+500~K23+240段、K24+500~ 《25+740段采取大中修补强的处治方案,里程长度合计为12.360km
.2.3探坑调查和取样
代表性的行车道位 置进行探坑调查与取样,以进一步了解路面结构的情况,并通过承载板试验,确定路面不同铣刨深度的 回弹弯沉,以便进行结构设计;此外,测试坑挖除的材料,还可以用于再生材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同 时根据现场勘测评估,选取两处开挖地点: a)第一处开挖桩号为左幅K3十500,第二处开挖桩号为右幅K9十600; b) 每个测试坑按照宽3m、长7m~8m、深20cm的标准开挖。每层的材料分开堆放,然后分层取样。 从每一层中提取试样用于试验室的测试。 c探坑分析如表 I.2 所示。
表1.3现场承载板法试验结果
[.2. 4 交通量与等效车型调查
DB33/T7152018
根据规范,在轴载换算时,小汽车轴载换算可忽略不计。因此在路面维修方案选择和结构计算中, 轴载分为六类:大客车、小型货车、中型货车、大型货车、重型货车、拖挂车(集装箱)。近期交通组 成、交通量参数见表I. 4。
表1.4分类车辆的交通量和等效车型调查
1.2.5标准轴载换算
根据JTGD50中的3.1.2规定,按式(I.1)对上述交通量进行换算。换算结果见表I.5。
N,=Zci.C2.n;
N=2c.Ca.n(B)
表1.5分类车辆标准轴载换算表
L.2.6冷再生适应性分析
根据原路面路况调查和探坑调查结果,对于采取大中修补强处治方案的路段,老路路面病害主要为 坑槽、脱落等,路面弯沉较小,单点弯沉绝大部分在60(0.01mm)以内,老路基层较为完整没有产生 损坏,老路整体结构强度较高。该路段以改造沥青面层为主,拟对10cm老路沥青面层,并添加部分新 科,进行泡沫沥青冷再生。考虑到部分路段穿越镇区,标高不宜增加太多,以及原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 层需要病害处理,因此采用厂拌再生工艺比较合适。 此外,通过对探坑调查提取的RAP进行材料分析,RAP性能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同时,泡沫沥青冷
DB33/T 7152018
采用泡沫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将原有的路面结构改造成两层复合式基层(半刚性底基层和柔性基 层)路面结构。与传统加铺方案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a)充分利用了该路段老路强度较高,基层没有损坏的实际路况,将原沥青路面通过再生工艺改造 成柔性结构,优化了沥青路面结构组合方式,增强了路面抗疲劳和抗水损害的能力,而且可以 有效的避免半刚性底基层的反射裂缝问题,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同时在结构组合上避免了采用 传统直接加铺造成旧沥青层成为夹层的不利影响; b) 由于泡沫沥青冷再生层封闭养生时间在2d~3d左右,养生结束后可开放交通,与传统加铺水 泥稳定碎石基层相比,可以显著减小对周边封闭交通带来的影响,同时可节省整个工程施工工 期30%左右: C) 采用泡沫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与原加铺方案相比可显著降低标高,避免了由于标高增加太天 对沿线附属设施、平交口、镇区的影响,并相应降低了对附属设施改造的费用; 由于对老路面改造结构的优化、旧路面材料的充分利用和新材料用量的减少、工期的缩短等, 与传统加铺方案相比可降低工程造价
1.3.1拟定比选方案
拟定的结构比选方案见表I.6
拟定的结构比选方案见表I.6。
表1.6结构比选方案
(I. 2 0.06
考虑到既有路面破损不严重且结构性能较好,采用铣刨加铺方案,对既有路面结构层和加铺层进行 结构验算。将既有路面简化为水泥稳定碎石层和路基组成的两层体系,利用弯沉盆反演的方法确定水泥 稳定碎石层的模量 各结构层材料设计参数的选取如表工.7所示
DB33/T 7152018
表1.7各结构层设计参数
1.4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4.1RAP取样和性能
RAP,并对RAP进行性能检测,结果如表I.8所
表L.8RAP性能检测结果
[.4. 2 新加料性能检测
且集料、细集料、水泥和沥青进行质量检测,相
DB33/T 7152018
表1.9粗集料质量检测结果(续)
表1.10细集料质量检测结果
表1.11水泥质量检测结果
表1.12沥青质量检测结果
1.4. 6预估泡沫沥青用量
DB33/T 7152018
表1.16预估泡沫沥青用量
1.4.7混合料的拌和与试件成型
试件成型后在室温下养生24h后脱模,再置于40℃的通风烘箱中进一步养生72h,以确保混合料中 不含水分。
1.4.9劈裂强度试验与干湿劈裂强度比
每种泡沫沥青用量下,分别成型 每组4个),分别用于十劈裂强度试验 裂强度试验。以两组试件劈裂强度的平均值 计算干湿劈裂强度比ITSR。
1.4.10初选材料组成及泡沫沥青用量
初选材料组成及泡沫沥青用量按下列要求获取: 各组材料方案的干湿劈裂强度及干湿劈裂强度比,回归这些指标与泡沫沥青含量关系曲线,各 级配方案的试验结果见图I.3、图I.4和图I.5所示。从结果可以看出,在不同沥青含量下, 材料方案A的干湿ITS以及干湿劈裂强度比ITSR均大于另外两种方案。因此,材料方案A应 为最佳方案。
不同级配材料士TTS随泡沫沥青用量变化关系
DB33/T 7152018
不同级配材料湿ITS随泡沫沥青用量变化关系
LL.5不同级配材料ITSR随沥青用量的变化关
对于材料方案A在泡沫沥青用量为2.3%时, 其湿劈裂强度获得最大值,此外干劈裂强度、干湿舅 裂强度比ITSR均满足要求,因此取泡沫沥青用量的设计值为2.3%
.4.11混合料设计指标要求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a)依据初选材料组成的泡沫沥青用量设计值,重新拌和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对其进行各项性 能指标试验,并应满足表I.17的要求。
YD/T 2092-2015 网上营业厅安全防护要求表1.17混合料设计指标要求
DB33/T 7152018
表1.17混合料设计指标要求(续)
b)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指标均能满足要求,材料方案A和2.3%的泡沫沥青用量可以满足 设计要求。
1.4.12结构设计参数
根据路面结构设计的需要,对设计好的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进行20℃单轴压缩动态模量试验,试 验结果如表I.18所示,
表1.18混合料设计参数
GB/T 51347-2019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扫描)1.4.13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
根据以上配合比设计过程,完成目标配合比报告,包括:RAP和其他原材料性能试验结果、沥青质 量检测结果、沥青最佳发泡条件、水泥用量、选用的级配范围、RAP和其他原材料的组成比例、最大干 密度和最佳拌合用水量、干湿劈裂强度和劈裂强度比、泡沫沥青用量、混合料性能试验结果和结构设计 参数试验结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