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表处和稀浆封层技术指南

微表处和稀浆封层技术指南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8.3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214041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微表处和稀浆封层技术指南

本方法是参照ISSATB113对《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T052一2000 中的乳化沥青与矿料的拌和试验(T0659一1993)进行修订提出的。T0659一1993采用固定 比例掺配的矿料,经过固定时间的拌和,观察矿料与乳液衰附是否均匀。本拌和试验方法 则是采用工程实际用矿料和乳化沥青,以拌和时间的长短评价稀浆混合料的可操作时间 并根据试样成型情况定性判断混合料配伍性的好坏,对工程实际有更强的指导性。

A2.1自的和适用范围

GB/T 50375-2016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本方法适用于确定稀浆混合料的破乳时间。

本方法适用于确定稀浆混合料的破乳时间

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和材料: (1)吸水白纸巾; (2)计时工具:

附录A2破乳时间试验

(3)环型试模,内径为60mm,试模厚度为6rmm或者10mm (4)油毛毡:面积152mm×152mm; 5其它:拌和杯和拌铲等,

附录A稀浆混合料试验方法

同一试样平行试验两次,当两次测定值的差值符合重复性试验精密度要求时,取其平 均值为试验结果,准确至5min。 当试样破乳时间小于60min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5min;当试样破乳时间小于 60min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15min。 报告应记述下列事项: (1)混合料配方。 (2)试验温度、湿度 (3)稀浆混合料的破乳时间

本试验方法是参照ISSA的有关试验方法对《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一2000)中的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合料初凝时间试验(T0753一1993)进行修订后提出的。实 际上,稀浆混合料的破乳和初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初凝时间一般认为是粘聚力值达到1.2N m的时间通过粘聚力试验确定;而破乳时间是乳化沥青中的沥青和水分离,沥青微粒吸附到石 料上而水析出所需要的时间。因此,本试验方法称为"破乳时间试验”。

微表处和稀浆封层技术指南

A3,1 目的与适用范围

去适用手确定稀浆混合料的初凝时间和无

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和材料 (1)粘聚力试验仪(见图A3.2)应满足以下要求

图A3.2粘聚力试验仪

.压头尺寸 压头呈圆柱形,由不锈钢材料制作,并牢固连接在气缸传力杆下部。压头直径 28.6mm±0.1mm,压头厚度28mm±0.5mm。 压头底部粘结有橡胶垫片,橡胶垫片直径28.6mm±0.1mm,厚度6.4mm±0.1mm,橡 胶硬度为60HA±2HA。 b.压头高度与下落速度 压头底面距离底座顶面的高度适宜,既有足够的空间以方便放置和取下试样,又不得 超过气缸行程,一般在50mm~70mm。 压头下落速度不应大于8cm/s。 c.压头压力 压头压在试样台上产生的压为128.5N±1.0N。 d.扭矩扳手 扭矩扳手套在传力杆上。扭矩表量程不小于3.5N·m,宜采用数显式扭矩扳手,采用 机械指针式扭矩扳手时,扭矩表应带有从动指针。 e.气缸 气缸活塞的行程不宜小于75mm。 f.空气压力表

附录A稀浆混合料试验方法

A3.3.1粘聚力仪的标定

用220号粗砂纸做“粘聚力试验”,10次试验扭矩扳手读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应 小于0.03N·m,测量结果的标准差不应大于0.02N·m。 A3.3.2试样制备 (1)按照拌和试验确定的混合料配比备料,通常以干矿料300g为准。 (2)将矿料、填料倒入杯中,拌勾,再将水、添加剂倒人杯中拌匀,然后倒入(改性)乳化 沥青拌和,时间不超过30s。 (3)将稀浆混合料倒入预湿过的试模中,用油毡垫底,刮平,脱模并记时。 A3.3.3试验步骤 (1)将试样在温度25℃±2℃的环境下成型30min后,将试件置于粘聚力试验仪的测 试台上。 (2)将气动压头压在试件上,此时空气压力表的读数应保持在200kPa。 (3)保持压力不变,将扭矩扳手测力表归零并套住气缸杆上端,在0.7s~1.0s内平稳 坚定、水平地扭转90°~120°,读取扭矩扳手读数,并描述试样的破损状态(方法见备 注)。 (4)升起压头,擦干净后待下次测试使用。 (5)60min时,重复上述步骤。

同一试样平行试验两次,当两次测定值的差值符合重复性试验精密度要求时,取其平 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准确至0.1N·m。 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0.2N·m。 报告应记述下列事项: (1)混合料配方; (2)试验温度、湿度,及其它环境条件;

同一试样平行试验两次,当两次测定值的 购值作为试验结果,准确至0.1N·m。 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0.2N·m。 报告应记述下列事项: (1)混合料配方; (2)试验温度湿度,及其它环境条件;

表处和稀浆封层技术指南

图A3.41中度成型

图A3.42初级成型

图A3.4.3未成型

附录A稀浆混合料试验方法

A4.1 自的与适用范围

A4.1自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检验成型后的稀浆混合料的配伍性和抗水损害能力。可与负荷轮载试 验一起确定混合料的最佳沥青含量。

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 (1)湿轮磨耗仪(见图A4.2):

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 (1)湿轮磨耗仪(见图A4.2):

图A4.2湿轮磨耗仪

a.磨耗头 磨耗头总质量(包括橡胶磨耗管)2270g±20g,其固定装置可在轴套内垂直12.7mm土 1.0mm范围内自由活动。磨耗头的转速为自转140r/min±2r/min,公转为61r/min±1r/ min。

教表处和稀浆封层技术指商

b.磨耗管 磨耗管为内径19mm±0.5mm,壁厚6.4mm±0.5mm,长度127mm±1mm的橡胶软管, 磨耗管外层应为聚氯丁橡胶。磨耗管外层橡胶硬度为60HA~70HA。 C.试样托盘 试样托盘为平底金属圆盘,内径330mm,深度50mm±3mm。试样托盘可以方便取下, 可依靠夹具与升降平台固定。 (2)模板:边长为360mm的塑料板,中间有一直径为279mm±1mm的圆孔。试模厚度 为6.4mm±0.2mm。 (3)油毛毡圆片:直径为286mm。 (4)天平:称量6000g,感量不大于1g。 (5)水浴:温度能控制在25℃±1℃。 (6)烘箱:带强制通风,温度能控制在60℃±3℃。 (7)刮板:有橡胶刮片,长300mm。 (8)其它.拌锅和拌铲等

(1)将烘干的矿料用4.75mm筛过筛后备用。 (2)将油毛毡圆片平铺在操作台上,再将模板放在平整的油毛毡圆片上居中。 (3)试样中各组分的配比以拌和试验所确定的矿料、填料、添加剂、(改性)乳化沥青和 水的比例为准,其中矿料为4.75mm筛余部分。 (4)称取总重800g的矿料放入拌锅,掺入填料,拌匀,然后加入水拌勾,再加入(改性) 乳化沥青拌和,拌和时间不超过30s,然后将拌匀的混合料倒人试模中并迅速刮平。对于 决凝的混合料,整个操作过程宜在45s内完成。 (5)取走模板,将试样放入60℃±3℃的烘箱中烘至恒重,一般不少于16h。 A4.3.2试验步骤 (1)从烘箱中取出混合料试件,冷却到室温,称取油毛毡圆片及试件的合计质量 ma),准确至1g。 (2)浸水1h湿轮磨耗试验时,将试件及油毛毡放入25℃±1℃的水浴中保温60min;浸 水6d湿轮磨耗试验时,将试件及油毛毡放入25℃±1℃的水浴中保温6d。 (3把试件及油毛毡从水浴中取出,放入试样托盘中,往试样托盘中加入25℃的水, 使试件完全浸人水中,水面到试件表面的深度不少于6mm。 (4)把装有试件的试样托盘固定在磨耗仪升降平台上,提升平台并锁住,此时试件顶 起磨耗头。 (5)开动仪器,使磨耗头转动300s±2s后停止。 注每次试验后把磨耗头上的橡胶管转动一定角度,以获得个新磨耗面(用过的面不得使用),或换上新的橡胶

附录A稀浆混合料试验方法

6)降下平台,将试件从盛样盘中取出,冲洗,然后放入60℃烘箱中烘至恒重。 (7)从烘箱中取出试件,冷却到空温,称取试件与油毛毡的总质量(ml)。

值按式(A4.4计算

一组试样个数一般不少于3个。当一组测定值中某个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大于标准 差的倍时,该测定值应予舍弃,并以其余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当试样数自 为3、4、5、6个时,k值分别为1.15、1.46、1.67、1.82。 报告应记述下列事项: (1)混合料配方。 (2)试件的湿轮磨耗值。

本试验方法是参照国际稀浆罩面协会ISSAT100,对《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 验规程》(JTJ052一2000)中的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湿轮磨耗试验(T0752一1993)进行 修订后提出的。与T0752一1993相比,本试验方法主要有以下修订:①将制备试样的矿料 由原来的合成矿料修订为筛除4.75mm以上部分的矿料;②增加了浸水6d湿轮磨耗的试 验方法;③提出了湿轮磨耗试验仪的技术要求。

本试验方法是参照国际稀浆罩面协会ISSAT100,对《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 验规程》(JTJ052一2000)中的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湿轮磨耗试验(T0752一1993)进行 修订后提出的。与T0752一1993相比,本试验方法主要有以下修订:①将制备试样的矿料 由原来的合成矿料修订为筛除4.75mm以上部分的矿料;②增加了浸水6d湿轮磨耗的试 验方法;③提出了湿轮磨耗试验仪的技术要求。

A5.1 且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控制稀浆混合料中沥青用量的上限。

附录A5负荷车轮粘砂试验

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和材料: (1)负荷车轮试验仪(见图A5.2),应满足以下要求: a.碾压频率 应选择适宜的电动机和齿轮减速器.使橡胶轮的碾压频率满足44次/min+1次/mi

激表处和稀浆封层技术指下

图45.2负荷车轮试验仪

b.曲柄半径 与齿轮减速器相连的传动曲柄的半径为152mm±2mm。 c.橡胶轮尺寸 橡胶轮直径76.5mm±1.0mm,橡胶厚度12.0mm±0.5mm,橡胶轮宽度26.0mm± 0.5mmo d.橡胶轮的橡胶硬度 橡胶轮的橡胶硬度应在60HA~70HA之间。 e.橡胶轮位置 橡胶轮轮轴至曲柄连杆铰接轴的水乎距离为610mm±1mm。 f.橡胶轮加载质量 曲柄连杆,连同配重、橡胶轮等通过橡胶轮作用在试样上的总质量为56.7kg±0.5kg。 &.橡胶轮跑偏量 在加人规定的负荷后,橡胶轮的跑偏量小于2mm。 (2)加载物:铁砂或铁块。 (3)标准砂(0.15mm~0.6mm)。 (4)试模:试模厚度分别为3.2mm±0.2mm(l型级配用)、6.4mm±0.2mm(IⅡI型级配 用)、12.7mm±0.2mm(I型级配用),内部尺寸为(50.0mm±0.5mm)×(380.0mm± 1.0mm),外部尺寸为(406mm±1mm)×(76mm±1mm)。 (5)砂框架,钢质砂框架的内部尺寸为(38.0mm±1.0mm)×(355.0mm±1.0mm),外部 尺寸为(64mm±1mm)×(457mm±1mm),厚度为5.0mm±0.5mm。砂框架底部应粘贴厚度 为6mm左右的泡沫橡胶,防止试验过程中砂外泄。 (6)钢盖板,尺寸为(3mm±0.2mm)×(36mm±1mm)×(353mm±1mm)。 (7)台秤,称量为100kg,感量为0.5kg。 (8)天平,称量为2000g,感量为1g (9)烘箱,带强制通风,温度能控制在60℃±3℃。 (10)筛子,孔径为0.6mm和0.15mm。 (11)其它:拌锅和拌铲等。

附录A稀浆混合料试验方法

.. 市 (1)按要求的级配准备粗、细集料及填料,烘干。 (2)按照试模厚度一般比最大矿料粒径大25%的原则选择合适厚度的试模。 (3)试样中各组分的配比以拌和试验所确定的矿料、填料、添加剂、(改性)乳化沥青和 水的比例为准。 (4)称取总重500g的矿料放人拌锅,掺人填料,拌匀,然后加入水拌匀,再加人(改性) 乳化沥青拌和,拌和时间不超过30s,然后将拌匀的混合料倒人试模中并迅速刮平,整个操 乍过程在45s内完成。 (5)取走试模,把试样放人60℃的烘箱中烘至恒重,一般不少于16h。取出试样,冷却 至室温备用。 A5.3.2试验步骤 (1)将负荷车轮试验仪调整好,使负荷质量为56.7kg。 (2)将试样正确安装在试件承板上。 (3)保持试验温度在25℃±2℃。 (4)将橡胶轮放下,压到试样上。 (5)将计数器复位到零,调整碾压频率为44次/min。 (6)开机碾压1000次后(碾压过程中如发现试样上出现发粘现象或明显发亮时,可洒 少量水防止轮子粘起样品),停机、卸载、冲洗、烘干至恒重(60℃,不少于16h),冷却至室 温并称重GI。 (7)把试样重新装在仪器的原来位置上。把砂框放在试样上对好位置,把300g82℃ 的热砂倒人砂框架中摊平(或称取200g82℃的热砂倒人砂框架中摊平,将钢盖板放在砂 架中间),然后将橡胶轮放下开机碾压100次。 (8)取下试样,用毛刷刷去试样上的浮砂,然后称重G2。

砂量按式(A5.4)计算

一组试样个数一般不少于3个。当一组测定值中某个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天于标准 差的倍时,该测定值应予舍弃,并以其余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当试样数目 为3、4、5、6个时,值分别为1.15、1.46、1.67、1.82。 报告应记述下列事项:

微表处和稀浆封晟技术指南

(1)混合料配方; (2)试件的粘附砂量。

A6.1且的和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微表处混合料的抗车

附录A6微表处混合料轮辙变形试验

附录A6微表处混合料轮辙变形试验

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和材料: (1)负荷轮载试验仪,同附录A5; (2)加载物,铁砂或铁块; (3)试模,试模厚度分别为12.7mm±0.1mm,内部长宽为(380.0mm±1.0mm)× 50.0mm±1.0mm),外部长宽为(406mm±1mm)×(76mm±1mm); (4)台秤,称量100kg,感量为0.5kg; (5)天平,称量2000g,感量为1g; (6)烘箱,带强制通风,温度能控制在60℃±3℃; (7)游标卡尺; (8)其它拌锅和拌铲等

A6.3.1 试样制备

(1)试样制备与附录A5中负荷车轮粘附砂试验的试样制备相同。 (2)试样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量测试样的宽度L,和厚度V准确至0.

(1)试样制备与附录A5中负荷车轮粘附砂试验的试样制备相同。 (2)试样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量测试样的宽度L,和厚度Va,准确至0.1mm。 A6.3.2试验步骤 (1)将负荷车轮试验仪调整好,使负荷质量为56.7kg。 (2)将试样正确安装在试件承板上。 (3)保持试验温度在22℃±2℃。 (4)将橡胶轮放下,压到试样上。 (5)将计数器复位到零,调整碾压频率为44次/min。

式中:PLD 微表处试样单位宽度的变形率(%); 微表处试样单位厚度的车辙深度率(%)

附录A稀浆混合料试验方法

一组试样个数一般不少于3个。当一一组测定值中某个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大于标准 差的倍时,该测定值应予舍弃,并以其余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当试样数目 为3、4、5、6个时,k值分别为1.15、1.46、1.67、1.82。 报告应记述下列事项: (1)混合料配方。 2)试件的宽度变形率和车辙深度率。 (3)试验前试件的宽度和厚度。 (4)试验温度

微表处混合料可以用于车辙填充,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的试验评价方法。为 此,借鉴ISSAT147制订本试验方法,用于评价微表处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

A7.1 且的和适用范围

附录A7配伍性等级试验

于测定特定级配的集料与改性乳化沥青

微表处和稀浆封层技术指南

附录 A稀浆混合料试验方法

采用气压装置或者方能压力机通过厂 急定在1000kg±2kgo (2)天平,感量0.01g±0.005g。 (3)烘箱,带强制通风,温度能控制在60℃±3℃。 (4)直径50mm、高50mm的镀锌金属吊篮,可以合适的方式悬挂于沸水中

A7.3.1 试样制备

1)将集料筛分和复配。复配后的集料应满足表A7.3的级配要求:

配伍性分级试验用集料

(2)试验用集料也可不进行筛分和复配,而是将实际级配矿料筛除2.36mm以上部分 后使用,这时需在试验结果中注明。 (3)取200g准备好的集料、2g(1%)水泥或其它外加剂、充足的水放人拌和容器中搅 拌均匀。 (4)加人相当于纯沥青含量8.125%±0.1%的乳化沥青进行拌和,直至破乳。 (5)将破乳的混合料移至一个平盘中养生至少1h,然后移人60℃烘箱中烘至恒重。 (6)将在60℃烘干的40g±1g均匀搅拌的混合料放人试模中,预热至60℃,然后立即 用10kN的压力对混合料加压1min,然后脱模。

后使用,这时需在试验结果中注明。 (3)取200g准备好的集料、2g(1%)水泥或其它外加剂、充足的水放人拌和容器中搅 半均匀。 (4)加人相当于纯沥青含量8.125%±0.1%的乳化沥青进行拌和,直至破乳。 (5)将破乳的混合料移至一个平盘中养生至少1h,然后移人60℃烘箱中烘至恒重。 (6)将在60℃烘干的40g±1g均匀搅拌的混合料放入试模中,预热至60℃,然后立即 用10kN的压力对混合料加压1min,然后脱模。 A7.3.2试验步骤 (1)将脱模后的试样晾至室温,除去试样表面的松散物质,称重,精确到0.01g。 (2)将试样放在25℃±3℃的水中养生6d。 (3)取出试样,用滤纸将试样表面擦干至滤纸表面无湿点为止,称重,记为“吸水重”。 (4)将试样放人盛有750ml±25ml蒸馏水的磨耗管中,拧紧磨耗管两端的盖子后放到 旋转瓶磨耗仪上。 (5)开启旋转瓶磨耗仪,以每小时1200转的速度转3h±3min。

(1)将脱模后的试样晾至室温,除去试样表面的松散物质,称重,精确到0.01g。 (2)将试样放在25℃±3℃的水中养生6d。 (3)取出试样,用滤纸将试样表面擦干至滤纸表面无湿点为止,称重,记为“吸水重”。 (4)将试样放人盛有750ml±25ml蒸馏水的磨耗管中,拧紧磨耗管两端的盖子后放到 旋转瓶磨耗仪上。 (5)开启旋转瓶磨耗仪.以每小时1200转的速度转3h±3min。

GB T 50600-2010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数表处和稀浆封层技术指南

(6)取出试样,用滤纸将试样表面擦干至滤纸表面无湿点为止,称重,精确到0.01g,记 为“蘑耗重”。用吸水重减去磨耗重得到试样的磨耗损失。 (7)将磨耗后的试样放在吊篮上,放至剧烈沸腾的水中煮30min。 (8)取出试样,选取最大的一块试,将表面擦十后称取重量,将该重量占“吸水重”的比 列记为“完整率”。 (9)将试样在空气中干燥24h,估计试样表面沥青膜裹附面积占试样总表面积的比 例,记为“裹附率”。

表A7.4配伍性等级计算方法

A7.5报告 一组试样个数一般不少于3个。当一组测定值中某个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大于标准 差的倍时,该测定值应予舍弃,并以其余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当试样数目 为3、4、5、6个时,k值分别为1.15、1.46、1.67、1.82。 报告应记述下列事项: (1)集料级配情况; (2磨耗损失、裹附率和完整率分别对应的配伍性分级; (3)求取磨耗损失、裹附率和完整率分别对应的等级值的和,记为“配伍性等级值”。

配伍性分级试验是微表处混合料性能的重要评价方法DB34/T 3176-2018 公路水运工程预应力孔道数控压浆施工技术规程,可以较好地评价改性 与细集料的配伍性。为此,借鉴ISSAT144制订本试验方法,用于评价微表处混 伍性和抗水损能力。

程现行标准、规范、规程、技术指南一览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