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465-2019 连续梁桥整体同步顶升技术规程

DB34/T 3465-2019 连续梁桥整体同步顶升技术规程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6.9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214608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4/T 3465-2019 连续梁桥整体同步顶升技术规程

1.0.1本条款规定了编制本规程的目的。 1.0.2本条款规定了连续梁桥顶升工程的适用范围,适用于 市政桥梁中连续梁桥的整体标高顶升以及支座更换等改造工 程。其他结构形式的桥梁可参照使用,主要是指简支梁桥、刚 架桥、无推力拱桥以及公路中相应结构形式的桥梁可根据实际 情况参照使用。

本条款规定了编制本规程的

1.0.3地方性标准是国家现行标准或规范的细化和补充,但

不能代替国家现行标准或规范,故在本规程中规定:除应符合 本规程外GTCC-037-2018 交流传动机车异步牵引电动机-铁路专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实施细则,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规定。

本章仅将本规程出现的、比较生疏的术语列出。术语的解 释,其中有一部分是国际公认的定义,但大部分则是概括性的 函义,并非国际或国家公认的定义。术语的英文名称不是标准 化名称,仅供引用时参考。

3.0.1本条款规定了连续梁桥顶开工程实施前,必须进行拟 顶升桥梁周边的环境调查及桥梁检测,并进行技术、经济可行 性研究及风险评估工作,在满足顶升条件且顶升风险可以控制 的情况下,比选顶升和其他可行方案的优劣,综合选取实施方 案,对于采取顶升可行、风险可控、具有经济优势的桥梁,方可 采用本规程进行顶升工作。 桥梁现状调查应按下列要求收集和查阅拟顶升桥梁的各 项资料: 1查阅桥梁设计资料:桥型、跨度、梁板截面形状尺寸和 配筋、桥墩及桩基形式、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支座型号及布置 情况; 2查阅施工资料:工图、监理资料、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资料、交竣工验收资料、荷载试验资料等,包括施工单位、开工 日期、竣工日期、桥梁结构与桥墩的混凝土强度检测报告、支座 生产厂家、检测报告和检测单位等;一 3调查收集桥梁所处位置的地形、地貌地质状况等资 料,并根据实测结果对原桥的结构布置、构件尺寸等进行测绘 绘制工程现状图。 对拟顶升桥梁进行健康状况分析,应组织专家对桥梁的承 载力、耐久性、功能性、适顶性、恢复性和环境属性6项考核指 标进行分级处理(分级标准可参考表1),查找各项指标隶属度 (表4~9),建立考核指标的隶属矩阵(式(1)),采用“专家排序 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指标权重,进而计算考核指标的加权隶 寓度数列(式(2)),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桥梁健康水平等 级,健康水平等级分为1~5个等级,一类桥可直接实施顶升 二类桥进行小修后顶升,三类桥进行中修后顶升,四类桥进行

致造加固后顶升,五类桥不可顶升。 “专家排序法”是由有经验的专家(至少五位专家)对承载 力、耐久性、功能性、适顶性、恢复性及环境属性6个考核指标 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认为“最重要”的因素记为1,“第二重要” 的因素记为2,以此类推,“最不重要”的因素记为6,每个因素排 在第儿位的序号作为该因素的秩。把m个专家所给出的秩累 加起来得到该因素的秩和R,其中第i个因素的秩和记为R;,则 第i个因素的权重按式(3)计算

表1桥梁顶升考核指标的分级标

续表1评定分级标准等级承载力耐久性功能性适顶性恢复性环境属性构件80%以上顶构件80%以升后能达到cl出现少上达到c级级恢复性标准使用除冰盐的量结构标准,极个别极个别构件属于性缺环境;严寒和构件属于ddl级恢复性标耐久性处于临寒冷地区冬季三级损,已级标准,结构准。修后或改造一般界状态整体性一般,水位变动的环影响结后结构整体的综境;滨海室外构承载结构顶升后合性能难以恢复环境。能力整体适顶性原有状态,降低较好。达到一级或一级以上。构件80%以构件80%以上顶上达到d级升后能达到dl标准,极个别级恢复性标准,构件属于e极个别构件属于不满足级标准,结构bl级恢复性标承载力耐久性顶升后四级不足整体性较差,准。修后或改造海水环境较差1使用需适顶性较差,后结构整体的综求是否可顶升合性能很难恢复取决于其重到原有状态,降要性和使用低达到三级或二要求。级以上息服务构件几乎全部达到e级标准。该鉴构件几乎全部处严重不定对象已严于el级恢复性承载力受人为或自然耐久性满足顶重残损,顶升标准。顶升过程五级严重不的侵蚀性物质很差升后使过程安全隐安全隐患较大,足影响的环境用需求患较大。适顶升后甚至使结顶性很差,易构性能劣化加快予拆除、重建。注:1.表中适顶性的a~e分级标准参照表2;2.表中恢复性的al~el分级标准参照表3。47

升涉及单个构件适顶性评定的分级

表3构件恢复性评定的分级标准

表4承载力模糊东属度取值表

表5耐久性模糊隶属度取值表隶耐久性不可顶升改造加固中修后小修后直接实施等级(改建或重建)后顶升顶升顶升顶升一级0.60.70.80.91. 0二级0.60. 70.81.00.9三级0.70.91.00.80.6四级0.91.00.90.80.7五级1.00.90.80.70. 6表6功能性模糊隶属度取值表隶属功能性不可顶升改造加固中修后小修后直接实施等级(改建或重建)后顶升顶升顶升顶升一级0.60.70.80.91. 0二级0.60.70.81. 00.9三级0.70.91.00.80.6四级0.91.00.910.80. 7五级1.00.90.80.70.6表 7适顶性模糊隶属度取值表N隶属度适顶性不可顶升改造加固中修后小修后直接实施等级(改建或重建)后顶升顶升顶升顶升一级0.60.70.80.91. 0二级0.81. 00.91. 00.7三级0.71. 00.90.80.6四级0.91.00.90.80.7五级1.00.90.80.70.649

表8恢复性模糊隶属度取值表

r11 r12 r13 r14 r15 r21 r22 r23 r24 r25 MMMM M R= M MMM M MMMM M r61 r62r63r64r65

中:R 考核指标组成的隶属度矩阵; rij 第i项指标的第i项决策的隶属度,参见附录A: B 指标的加权隶属度数列; W 指标的权重数列; 2; 第i项指标的权重值; m 参与评价的专家数量; R; 第i项指标的专家评价秩和,为m个专家对该指 评价重要程度秩的和

对拟顶升桥梁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按以下步骤进行:确定风 险源,估测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损失等级,确定风险等级。风 险发生概率可采取专家调查法、概率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事故 树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进行确定。根据工程不同阶段的 特点,可选择一种方法或者多种方法相结合确定风险源发生相 率。工程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等级分为1、2、3、4、5级,各等级 判别标准见表10。风险损失等级分为1、2、3、4、5级,按人员伤 广等级、经济损失等级及环境影响等级等因素确定,多重损失 时发生时,应采用就高原则确定风险损失等级,风险损失判 别标准见表11~表13。根据风险发生概率等级和风险损失等 级确定顶升的安全风险等级,可分为工级(低度风险)、Ⅱ级(中 度风险)、血级风险(高度风险)、V级风险(极高风险)。安全风 险等级判别标准和要求分别见表14和表15。

表10安全风险等级要求

:1P为概率值,当概率值难以取得时,可用年发生频率代替; 2风险发生概率等级应优先采用定量判断标准确定,当无法进 行定量计算时,可采用定性判断标准确定。

表11人员伤亡等级判断标准

表12 经济损失等级判断标准

表13环境破坏等级判断标准

注:参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 响评价法》。 在顶升可行性决策阶段可建立价值工程模型(图1),计算 化较顶升和重建两种方案的价值(式(4)),选择最优方案实施。

图1桥梁顶升方案功能系统模型

4.1.1连续梁桥顶升方案设计,应根据墩、梁、桥台的构造特 点、顶升高度以及周围环境综合考虑。主梁顶升高度较小的情 况下,应优先采用盖梁或桥墩作为底盘结构,并通过处理盖梁 或支座垫石调整桥梁净空;盖梁或墩顶作业空间不满足的情况 下,可采用钢牛腿或钢抱箍扩天桥墩支承面后作为顶升底盘结 构。主梁顶升高度较大,无法通过处理盖梁或支座垫石增高的 情况下,可采用截断墩柱顶升后接高的方法。 4.1.2此条明确作用及作用组合情况的取值,顶升前的结构 验算应考虑实际需要和桥梁实际情况确定设计原则,确定采用 原桥修建时所采用的行业设计标准,或是顶升设计时最新版本 的该行业设计标准;顶升过程中因为时间较短、交通封闭等,一 般不需要考虑如汽车荷载、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及徐变等可 变作用;而顶升后的结构作为永久结构,应考虑包括温度变化 混凝土收缩和徐变、预应力、墩台位移、安装应力等在内的各种 作用。由于顶升施工通常工期较短,无其是断柱后施工的时 较短,一般不考虑地震;但对于结构解除原有约束状态后,需要 长期停工的,降低了原有结构的抗震设计状态,需要考虑地震 作用。

4.1.1连续梁桥顶升方案设计,应根据墩、梁、桥台的构造特 点、顶升高度以及周围环境综合考虑。主梁顶升高度较小的情 况下,应优先采用盖梁或桥墩作为底盘结构,并通过处理盖梁 或支座垫石调整桥梁净空;盖梁或墩顶作业空间不满足的情况 下,可采用钢牛腿或钢抱箍扩大桥墩支承面后作为顶升底盘结 构。主梁顶升高度较大,无法通过处理盖梁或支座垫石增高的 情况下,可采用截断墩柱顶升后接高的方法。

4.1.2此条明确作用及作用组合情况的取值,顶升前的结构

4.1.3桥梁顶升设计除了对顶升前后的桥梁的载力及

进行验算外,还需验算施工过程中桥梁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保证桥梁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的安全。对缺失设计及工资 料的大桥或技术复杂桥梁,应考虑采用实桥荷载试验确定其实 际承载力,作为顶升设计的依据。 桥梁顶升技术设计是一项专项设计,其设计应考虑梁体、

基础和地基三方面在顶升过程中的使用要求,新旧构件的变形 应协调一致,除应符合混凝土工程、桥梁工程等相应现行国家 规范外,还满足相应行业特殊规定。 顶开设计应对全桥进行整体及特殊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 定性验算,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变形应满足桥梁顶升后整体结构 的使用要求。计入桥墩新增的附加变形后,不应超过原桥墩的 最终沉降量并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如《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 范》(JTG/TJ22)、《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等的 要求。

4.1.4监控标准分为警戒值和控制值两类。警戒值是指允许

4监控标准分为警戒值和控制值两类。警戒值是指充许 ,但达到后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和调整,避免参数 步增大:控制值是指不允许达到的极限值

达到,但达到后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和调整,避免参

4.1.6本条所述顶升方法包括等高度同步顶升和变高度同步

顶升。本规程的顶升施工仅局限于顶升施工过程中在原有墩 柱位置不变情况下的位置调整,其难度小于建筑物的整体平移 施工,其相应的受力体系均可借助同步顶升系统来实现

4.2.1顶升设计中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考虑使用年限的景

4.2.1顶升设计中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考虑使用年限的影 响,通常地基承载力提高值的经验值可参考本条规定的规范确 定,在条件充许的情况下,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4.2.2当采用桩基作为支撑底盘结构系统的基础时,二般

虑由新做承台梁或利用原有承台作为上部承载力转换部位。 其顶升桩位采用对称布置,一是考虑结构本身平衡,二是考虑 外加施力点的位置与平衡。若不能对称布置,则要考虑到局部 加强以满足上部传力要求。

4.2.3涉及到利用既有基础实现顶升的方法,可参考《既有建

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中的规定。

当采用增大扩天基础面积作为顶升底盘结构顶升时, 施工阶段受力最不利施工工况对增大的基础进行设计计算

采用增加桩基数量时,承台和桩基的受力应根据不同的施工工 况,分别进行结构内力与变形分析,并考虑新旧桩基支撑条件、 桩径和桩长差异等影响;当采用增设支撑梁方法护大承台时, 应根据支撑设计方案对原承台进行复核。 增大基础顶升的两阶段设计方法是采用桥梁增大截面法 主要考虑两个阶段进行计算。增大基础顶升的作用(或荷载) 效应,按下列两个阶段进行计算: 第一阶段:新浇混凝土在尚未达到强度标准值时,构件按 原构件截面计算,荷载应包括原构件的恒载、现浇混凝土层的 恒载及施工荷载。 第二阶段:新浇混凝土强度达到标准值后,构件按加固后 的整体截面计算,作用(或荷载)应包括加固后构件自重在内的 恒载、二期恒载及使用阶段的可变作用,效应分项系数按现行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O)取用。混凝土桥梁结构的 恒载较大,采用增大截面加固法时不可能卸除全部恒载作用。 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同时进行桥面铺装更换、拱上填料 更换等,可以在加固前卸除部分恒载进行施工,待加固成桥后, 再开放交通。因此在基础顶升前卸除原桥的部分恒载以及因 封锁交通可不考虑车辆活载时,对加固效果是有利的。但就加 固构件而言,结构实际上是分阶段受力,加固计算应符合构件 加固前与加固后不同阶段的受力。 根据基础顶升的分析及施工情况,本规程将桥梁结构带载 加固的增大截面法二次受力计算分成受力的两阶段计算:第 一 阶段是以原构件截面受力的结构计算;第二阶段是以加固后构 件截面受力的结构计算。 增补桩基时可参照原设计方案。当原有桩基稳定后,新旧 桩的间距可适当减少。其中要考虑新桩的沉降量及应力变化, 不增加原有桩基的沉降量为宜,其设计应符合相关桩基设计规 范。

4.3.2顶升底盘主体承载结构是根据现有不同行业的设置方 式分类的,按承台、墩柱、抱柱梁、钢牛腿、盖梁儿种类型灵活设 置。辅助结构中要求设置纵横向联系梁的要求是为了增加结 构顶升的稳定性而提出;钢抱箍是为了克服原有局部受力改变 导致的受力不均提出的。具体需根据顶升桥梁的体量和规模 来决定。 第1款和第2款中提到的主梁顶升高度,一般情况下,顶 升高度小于10cm的为小高度顶升,顶升高度10cm~1m的为 较小高度顶升,顶升高度1m~3m的为大高度顶升,顶升高度 不小于3m的为超大高度顶升。 第3款中所说的不均衡效应、动力放大效应可考虑取1.1 一1.3的放大系数;施工误差主要有自重的偏差、顶升位置的改 变,以及不均衡沉降和压缩、千斤顶安装等误差,一般自重的施 工误差可考虑1.05的放大系数;以上这些工况均需根据最不 利工况进行组合。 第4款相关公式的引用考虑下列情况: 1针对顶升底盘或托盘的受力特点,采用植筋对极限承 载力作用效果明显;但对于采用植筋效果不明显,或因植筋易 造成原结构的破坏,或结构开裂导致干斤顶受力不均句和不利 于控制结构变形的,则不宜于采用植筋; 2公式中的系数0.2来源于全国各地的桥梁顶升研究成 果,并结合施工单位多年的经验取值,综合推荐采用系数于 0.16~0.24之间,平均0.2。永久结构取下限,临时结构取上 限,并考虑柱的大小、几何形状、混凝土强度、工艺条件等因素 作适当调整。如圆柱截面取大值,矩形截面取小值; 3体型系数,是基于试验和实际应用经验两者结合而对 承载力进行折减的系数。不同桥梁墩柱,其承受荷载大小不 司,截面尺寸不同,相应的抱柱受力不同,在设计抱柱截面尺寸

时,对直径或边长大于2m的墩柱,采用较大的重要性系数2.0, 一般墩柱采用1.1~1.6;圆柱截面取大值,矩形截面取小值。 第6款抱柱梁结构在工程中强调一个“抱”字作用。实际 上作为一种环梁结构,其抗剪力作用是一个复杂的受力体系, 新旧结构的接触面不单纯是剪力的作用,由于新施工的抱柱梁 收缩对原有混凝土结构产生较大的握裹力,将导致新旧结构之 间承载力增加,其设计计算可在忽略墩柱自身抗弯和抗剪作用 下,根据于斤顶布置方式,简化为两个方向的梁或深梁结构,进 行相应的抗剪和抗弯设计,但其前提是不能出现冲切或粘结破 坏。当千斤顶作用于抱柱梁底部时,通常宜在抱柱梁四角布置 四个干斤顶,需要对墩柱四周的抱柱梁进行抗弯承载力验算, 并作整体抗冲切承载力验算。受施工空间或抱柱尺寸限制无 法布置四个千斤顶时,可对称布置两个于斤顶,但需要计算抱 柱梁负弯矩,并作验算。 1新浇的混凝士应能在施工中实现设计要求,根据工程 经验,对新浇混凝土的强度级别、最小厚度提出要求,同时根据 工程新材料应用研究成果,采用喷射高性能抗拉复合砂浆、微 膨胀或自密实混凝土用在桥梁的某些部位或施工困难处可取 得较好效果; 2加固设计时应对原构件的表面处理提出要求。 第7款连系梁作为增加施工期间结构稳定性的岳时结构 建议采用可重复利用的组合钢结构形式,无其是纵向连系梁 由于跨度较大,更应采用可重复利用结构,以避免造成浪费或 采用临时混凝土结构带来的环境影响

4.3.3支承体系在顶升桥梁过程中起到“临时墩柱”的功能,

将桥梁上部荷载托换至支撑上。支承体系必须确保稳定,防止 顶升过程中因失稳造成安全事故;支承体系应能够满足千斤顶 顶升及临时支座布置的需要,横桥向及纵桥向均以桥墩中心线 对称布置。临时支承体系宜采用标准化临时支撑,其包括临时支 撑墩及支承垫块(表14),由于混凝土支撑墩施工周期较长、且不

便于安装拆卸,因此,临时支撑墩原则上采用钢管支撑(图2)。 水平撑、斜撑与钢管支撑墩间应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连 接法兰盘的表面平整度误差应不大于0.5mm,连接螺栓性能等 级应不小于8.8级,连接螺栓直径应不小于16mm。

图2标准化临时支撑系统示意图

.4续采价贝 在一定外荷载干扰下整个上部结构有可能瞬间塌。确保顶 升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避免主梁横向、纵向位移的逐步累 积,须分别设计纵、横向限位结构体系。顶升限位结构形式上 可以大体分为两类:抵抗式顶升限位结构和牵拉式顶升限位结 构。抵抗式限位结构一般布置在顶升梁体的外侧,牵拉式限位 结构一般布置在相邻联伸缩缝两侧主梁顶板。根据布置位置 不同,横桥向限位结构可分为格构支架、悬臂桁架、斜撑支架 混凝土挡块等,纵桥向限位结构可分为悬臂架、桥面顶撑、挡 块、斜撑支架、拉索限位结构等。如图36所示。

表14标准垫块示意图

荷载设计值应综合考虑初始水平分力、顶升水平分力、风荷载等 确定,若无法确定水平分力时,荷载设计值可按原桥上部结构重量的 20%确定。

图3牵拉限位装置示意图

图4格构支架限位结构示意图

图6混凝土挡块示意图

4.4.2~4.4.5墩(柱)高度调整一般通过墩柱切断顶升或墩 柱非切断顶升的方式实施。墩(柱)高度调整的方法应根据结 构形式、传力体系、施工条件、施工能力(经验)等各种情况综合 确定。对于墩(柱)切断式顶升,为了保证墩柱连接部分结构强 度满足要求,可采用内部植筋和外包混凝土两种方式进行墩柱 莲接(图7),当安全储备较高,且对外观没有特殊要求时可采用 内部植筋连接,否则采用外包混凝连接方式,对于非切断式顶 升可采用外包混凝土加强连接。

图7墩柱接高连接示意图

4.5.1桥梁同步顶升系统主要包括:千斤顶、油泵和控制系统 设计等。针对超静定结构的顶升施工,因存在改变结构受力体 系,各支撑点的同步顶升是必需的。即使对于简支梁桥,因多 根板梁或T梁采用多点支撑共同受力,在顶升时至少保证同一 梁端部顶升应采用整体同步顶升。

4.5.2~4.5.3桥梁顶升须根据桥梁实际情况,对简支结构体 系桥梁,可单跨进行顶升,也可一联同时进行顶升;对连续结构 本系桥梁,应按一联整体同步顶升。为满足顶升同步的要求, 干斤顶须满足以下要求: 1使用前计算起重量、选择合适吨位的千斤顶; 2于斤顶的着力点应处于箱梁腹板厚度范围内或空心板 的腹板范围内,同时必须考虑到地基承载能力情况,避免起重 时有倾倒危险; 3干斤顶将重物顶升后,应及时采用临时支承将重物支 撑牢固,禁止将于斤顶作为支撑物使用。如数台千斤顶同时使 用,应使用多顶分配阀,并考虑负载的均衡性,以免发生倾倒; 4因干斤顶起重行程较小,使用时严禁超过额定行程,以 免损坏干斤顶; 5使用过程中应避免千斤顶剧烈振动,在使用前应进行 全面检查。 液压顶升控制系统应具有:位移误差的控制、行程控制、负 载压力控制、紧急停止、误操作自动保护等功能。同时油缸液 控单向阀可防止任何形式的系统及管路失压,从而保证负载有 效的支撑。所有油缸既可同时操作,也可单独操作。 PLC控制液压同步系统由液压系统、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 两个部分组成,该系统能全自动完成同步位移,实现力和位移 控制、操作闭锁、过程显示、故障报警等多种功能。该系统具有 以下特点: 1具有友好用户界面; 2整体安全可靠,功能齐全; 3操作控制集中,所有油缸既可同时控制,也可单独控 制; 4同步控制点数量可根据需要设置,适用于大体积结构 物的同步位移; 5各控制点同步偏差极小,结构物的移位精确。

5.1.1施工前应通过技术交底,使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和工

5.1.1施工前应通过技术交底,使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和工 人熟悉了解所承担工程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工程 难点、施工操作要点及工程质量标准。 5.1.2顶升量系指单次顶升值和总顶升高度

5.1.2顶升量系指单次顶升值和总顶升高度。

5.2.1技术状况包括既有桥梁的标高、外观尺寸、混凝土破 损、结构局部破坏、裂缝、管线布设等。同时应对伸缩缝、混凝 土挡块与梁体等结构缝间残留物进行清理,避免因顶升偏差导 致梁体或挡块的破坏。

5.2.3顶升设备的标定包括力值测量标定和位移测量标定

为了确保不同型号传感器精度的一致性,宜采用来自同一标准 源传递的标准传感器。测量仪器指位移测量传感器,因测量精 度要求高,宜按相关规定进行标定,并宜采用同源传递标准,

5.3.2因千斤顶的放置空间有限,需要满足空间位置要求。 钢抱箍承载力试验的原理是将两个抱箍装在同一个试验柱上, 两抱箍之间用两个液压千斤顶对顶,慢慢加压到2倍上部荷载 的压力,通过压力表确定施加压力的大小,当达到目标荷载时, 如果抱箍没有变形且抱箍与试验柱之间没有发生相对滑动的 活,则说明抱箍承载力能满足施工盖梁的要求,反之,如果以上 两种现象出现其中一种,则抱箍不能满足施工盖梁安全和质量 要求。

试验过程: 1安装抱箍。将抱箍内壁打磨干净,粘贴橡胶片,以增大 泡箍与混凝土墩柱之间的摩擦力,同时保护混凝土柱外观不被 泡箍破坏,抱箍安装在试验柱上预先设置的标示位置,将两片 泡箍用高强螺栓连接牢固,螺栓的扭紧力矩要达到要求值; 2安装液压干斤顶。将液压干斤顶对称安装在抱箍两 则,保证干斤顶垂直度,开动油泵调整干斤顶顶面至与上抱箍 接触; 3加压。抱箍试验按2倍荷载考虑,试验过程中每台千 亍顶同步慢慢加压,同时派专人观察抱箍是否有滑动和变形以 及千斤顶压力表的压力值变化情况,直至加压到规定压力值 泡箍与墩柱之间没有发生相对滑动,另外,抱箍也没有出现变 形现象,则抱箍承载力满足施工盖梁要求

5.3.3~5.3.4在桥梁顶升过程中,桥梁始终处于一种飘浮不 定的状态,结构很脆弱,只要有一点闪失,整个上部结构可能瞬 间册塌。同时在实际施工中,由于液压缸安装的垂直误差及其 也不利因素的存在,很难保证于斤顶的绝对竖直,这样必然在 顶升过程中产生部分的水平分力,在顶升过程中通常对上部结

构在纵横向采取限位结构与监控措施。 桥梁顶升过程中,在干斤顶周围布设临时钢支撑,钢支撑 通常采用可以重复利用的钢管立柱,临时钢支撑的布设要与液 压缸的布设相符。为满足液压缸分级置换及临时支撑措施要 求,可专门设计各种垫块以保证液压缸和临时支撑的连接可 靠。支撑结构间应连接牢固保证支撑结构良好的整体性,防止 升过程可能发生的滑移,避免支撑结构体系的失稳破坏。 当采用钢管作为支撑杆时,钢管上下两端为焊接法兰,法 兰上预留螺栓孔,钢管侧面焊有肋板及连接用构件。 5.3.5连续梁桥整体顶升中,顶升点的同步性是影响主梁受 力的关键因素。可编程液压同步控制系统是我国目前应用于 结构物顶升工程中,稳定性、准确性最高的控制系统,连续梁桥 司步顶升工程中应优先选用。同步液压顶升控制系统的主要 配置有控制单元、顶升单元以及测量单元。控制单元由可编程 逻辑控制主站和分站组成。可编程逻辑控制主站负责整体状 态监测计算并发出控制指令。分站由可编程控制系统下位机 和液压工作站组成,并根据主站的指今控制液压工作站和电液 同服阀工作,实现干斤顶的升降动作。 第3款正置方式宜使用在顶升高度较小,或者施工空间狭 小的部位,倒置方式宜使用在顶升高度大,施工空间较大的部 位,倒置时将干斤顶直接固定在托盘底部,在顶升过程中可不 拆卸,方便施工。

构在纵横向采取限位结构与监控措施。 桥梁顶升过程中,在干斤顶周围布设临时钢支撑,钢支撑 通常采用可以重复利用的钢管立柱,临时钢支撑的布设要与液 压缸的布设相符。为满足液压缸分级置换及临时支撑措施要 求,可专门设计各种垫块以保证液压缸和临时支撑的连接可 靠。支撑结构间应连接牢固保证支撑结构良好的整体性,防止 顶升过程可能发生的滑移,避免支撑结构体系的失稳破坏。 当采用钢管作为支撑杆时,钢管上下两端为焊接法兰,法 兰上预留螺栓孔,钢管侧面焊有肋板及连接用构件

5.3.7称重是为保证顶升过程的同步进行,在顶升前应测定

称重时依据计算顶升荷载,采用逐级加载的方式进行,在 定的顶升高度内,不宜大于10mm,通过反复调整各组的油 玉,可以设定一组顶升油压值,使每个顶点的顶升压力与其上 部荷载基本平衡。

6.1.5本条规定了对施工监控所有设备的要求,其主要目的 是保证顶升监控数据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6.1.6本条明确了顶升监控的三个阶段,其主要目的是通过 三个阶段的监控,分别了解三个阶段的桥梁状态,评价桥梁顶 升后的状态。 6.1.8施工监控资料是记录在案和反映桥梁施工过程的重要 资料,从该资料中可以了解桥梁顶升施工前、中和后的状态,是 桥梁交工和竣工必要的资料。本条规定的施工监控资料除了 文字资料外,还包括建立的水准和位移测量系统(基准点、永久 观测点等)。

GB/T 18857-2019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6.1.5本条规定了对施工监控所有设备的要求,其主要目白

资料,从该资料中可以了解桥梁顶升施工前、中和后的状态,是 桥梁交工和竣工必要的资料。本条规定的施工监控资料除了 文字资料外,还包括建立的水准和位移测量系统(基准点、永久 观测点等)。

6.2.16.2.5这儿条明确了顶升施工临时支撑结构体系监 则内容,对于顶点采用临时支撑的结构,应对临时支撑的基研 沉降进行观测,对于临时支撑结构在曲线半径较小的位置时 应考虑释放支座压力过程中产生的水平力对临时支撑的影响 因此,应监测临时支撑结构的空间变形

6.3.1~6.3.3明确顶升过程中梁体应力测点、桥面高程测点 及墩与梁底相对位移测点布置原则: 1本条中所指每个顶点附近底、腹板应力测点位置是指 在顶点有向上强制位移作用下,支座附近最大的剪应力测点位 置以及受正弯矩最大的测点位置:

2桥梁高程测点布置主要是为了监测顶升前后桥梁线形 的变化; 3墩与梁底的相对位移监测点,应根据结构特点进行布 置,一般连续梁桥应布置2个竖向位移测点,对于曲线半径较 小的桥梁,还应设置横向位移监测点;对于纵坡大的桥梁,还应 设置纵向位移监测点。

7.1.3本条主要是明确桥梁顶升工程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 划分的基本原则。针对桥梁顶升工程特点,主要对顶升作业、 盖梁垫高或混凝土墩(柱)接长、桥面和附属工程等进行质量检 验和评定。 顶升施工主要有升换支座和断柱、接高顶升等,根据不 司的工程,其检验评定的内容相差甚远,例如顶升换支座施工, 验收关键指标是对整体同步顶升控制及支座安装质量进行检 验;而断柱、接高顶升施工,需要对水泥材料、混凝土强度、钢筋 原材、接柱后的竖直度等指标进行全面检验验收。因此,根据项 目的不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参考本规程和《公路工程质量检 验评定标准》(JTGF80/1)等相关规范,划分分项、分部工程

7.2.1本条主要是依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C

7.2.1本条主要是依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的相关规定进行编写,明确了分项工程质量检验内容 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规定检验项目 评定分为合格和不合格GB 7300.902-2022 饲料添加剂 第9部分:着色剂 β,β-胡萝卜素-4,4-二酮(斑蝥黄),检测项目按合格率进行控制,对于关 键项目合格率不应低于95%;一般项目合格率不应低于80%; 对于有规定极值的检测项目,任一单个检测值不应突破规定极 值,否则该项目为不合格。

换支座施工,验收关键项目有支座横桥向偏位和支座高程;而 断柱、接高顶升施工,验收关键项目有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 厚度、墩柱的竖直度等。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