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4/T 3585-2020 桥梁预应力张拉和孔道压浆施工指南.pdf图8保护罩安装示意图
图9细石混凝土密封锚头示意图
DB34/T35852020
出气孔流出,待流出的水泥浆与人浆口流动度一致时(出浆时间药10s),暂停压浆机,密封出气孔。 开动压浆机,保持压力于0.7MPa,持压1分钟后,关闭压浆机及压浆端阀门,完成压浆。 8.3.8压浆完成后,及时清洗连接至真空泵的透明管,在完成当日全部压浆后,应清洗所有连接管及 阀门等。 8.3.9对于长孔道压浆口持压压力为0.6~0.8MPa,时间60~120S。腹板、底板束应先切割外露钢 绞线后封锚GB/T 51375-2019 网络工程设计标准,保证持压效果。板面横向短束出浆口出浆稠度、时间符合要求后,可不持压。 3.3.10压浆过程中,如发现管道有局部漏浆时,可在漏浆处用毡片盖好、贴严、顶紧堵漏。如果堵漏 无效,则应用水压入管道,将已压进的灰浆冲洗出来,待漏浆处理修补完毕,重新压浆。
图10智能压浆系统示
8.4.2预应力智能压浆台车宜放置在待压浆预应力管道的注浆端,控制台设置在离智能压浆台车5~ 50m的范围内。
8.4.3管路连接与循环模式
8.4.3.1双孔循环模式:选择适当长度的高压管,分别将台车的进浆口与梁端的进浆口、台车的出浆 口与梁端的返浆口、梁体另外一端两个出浆口连接 3.4.3.2单孔孔外循环模式:对于长度大于30m的预制梁或其他较长的预应力管道,宜采用单孔孔外 循环压浆模式,进浆管、返浆管、压浆嘴通过三通连接,并在进浆嘴与返浆管上安装阀门,同时在预应 力管道另外一端的出浆口安装出浆嘴及阀门。 8.4.3.3双孔交叉循环压浆模式:对于连续刚构梁桥(长度大于50m)宜采用双孔交叉循环压浆模式
3.4.4.1设备调试过程中,要求确保设备电源已经接通,接通设备电源,启动笔记本电脑,完成软件 安装、连接等工作。 3.4.4.2单击“启动压浆程序”,进入压浆施工控制界面,系统自动连接设备。如果设备连接不正常, 检查设备电源、天线等是否连接正常,或确认控制器端口是否连接正常,必须排除故障才可继续操作。 3.4.4.3连接成功后,仪器会自动读取压浆系统的各项参数,如果各项参数长时间保持不动或是明显 不对的情况,检查线路是否松动
DB34/T35852020
9.1张拉施工一般要求
9.1.1对工程质量的检验,除一般混凝土、钢筋混凝主工程的应有检验项目外,尚应进行预应力钢材 编束、孔道预留、施加预应力、孔道压浆等项目的施工工序检验以及预应力筋、张拉机具、锚夹具的质 量检查、检验 9.1.2预应力束的力筋应梳理顺直,不得扭绞,表面不应有损伤、弯折。 9.1.3单根力筋不允许有断筋、断丝、或滑移。 9.1.4预应力筋张拉时,混凝土强度和龄期必须符合设计或本指南要求,并应严格按照本指南规定的 顺序进行操作, 9.1.5制孔管道应安装牢固,接头密合,弯曲圆顺。锚垫板平面应与孔道轴线垂直。 9.1.6 压浆的水泥浆性能和强度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压浆时排气、排水孔应有原浆溢出后方可 关闭。 9.1.7 应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浇筑封锚混凝土
9.2张拉施工质量检测
预应力筋张拉施工完毕,对施工过程申发生的质量问题,经处理已达到设计要求,方可进行 张拉施工质量验收除符合本指南的要求外,还应符合现行JTG/TF50、JTGF80/1的要求。 2预应力筋制作安装及张拉的允许偏差如下表12、13所列
表12后张预应力筋制作安装允许偏差
表13后张预应力筋张拉充许偏差
DB34/T35852020
9.2.3锚下有效预应力应满足设计要求;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则按下列标准执行:镭下有效预应力应 满足下表14的要求,锚下有效预应力的不均匀度的控制应满足下表15的要求。梁板、断面总的有效预 应力应满足表16的要求。
表14锚下有效预应力大小控制要求
表15锚下有效预应力不均匀度控制要求
表16梁板、断面总的锚下有效预应力控制要求
.之,4铺下有效顶应力检测试歌 应力不均匀度参照附录B《锚下有效预应力不均匀度计算方法》执行,锚下有效预应力检测验收记录参 照附录C《锚下有效预应力检测验收记录》执行。 9.2.5预应力筋的锚固,应在张拉控制应力处于稳定状态下进行。锚固阶段张拉端锚具变形、预应力 筋的内缩量和接缝压缩值,应不大于设计规定或表17所列容许值。
随具变形、预应力筋的内缩量和接缝压缩值容许亻
DB34/T35852020
DB34/T35852020
DB34/T35852020
9.2.6起拱度的测量应以稳定的基准点测量相对值。预应力张拉施工完成以后梁板起拱度不宜小于设 计值的0.8倍,不宜大于设计值的1.05倍。 9.2.7锚下有效预应力检测以抽检为主,简支梁频率一般不宜少于2%,连续T梁、箱梁负弯矩段预 应力筋频率不宜少于3%,连续梁、连续刚构桥预应力筋频率不宜少于5%。 9.2.8少穿、漏穿预应力筋或预应力筋屈服,检查时直接认定为不满足设计要求。 9.2.9预应力张拉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参照附录E《张拉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9.3压浆施工压浆一般要求
9.4压浆施工压浆质量检查
9.4.1剖管查看水泥浆体充盈孔道的程度。采用冲击电锤或其它钻孔机械在预应力孔道位置钻孔检查。 .4.2对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压浆的预应力孔道,在预应力孔道未安装盖帽前预先选定1~2束需要 在压浆后盖帽拆开检查是否被水泥浆灌满,在选定后,在盖帽里面涂上一层薄的黄油,然后将盖帽安装 生锚板上,在压浆后拆开盖帽检查水泥浆是否填满盖帽内部。 .4.3对于封锚的端头压浆后24h在压浆口、泌水孔和出浆口,观察透明或平透明的高处梁面或板面 的排气(泌水孔)被充满浆,充满或空管量高于梁面或板面的可判为孔道被水泥浆充满。 .4.4可采用压浆密实度无损检测仪进行检测,参照附录D《预应力孔道压浆密实度无损检测》执行 9.4.5压浆施工常见问题 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10.1.1张拉过程安全措施
DB34/T35852020
10.1.1.1张拉作业区应设立红色醒目标志,与张拉作业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张拉时,梁端围护并设置 挡板,千斤顶后端严禁站人,操作人员应站在千斤顶两侧。 10.1.1.2检查张拉设备、工具是否符合施工安全的要求。 10.1.1.3锚具、夹片安装前应仔细检查外观质量及核对合格证书。 10.1.1.4高压油泵与千斤顶之间的连接点,各接口必须完好无损。油泵操作人员要戴防护眼镜。 10.1.1.5张拉前,操作人员要确保联络信号。张拉两端相距较远时,应设对讲机等通讯设备。 10.1.1.6张拉施工时,保证控制台与张拉机具保持直线可视距离,最大可控制距离为200m。 10.1.1.7张拉施工时,出现异常现象(如油表震动剧烈、发生漏油、电机声音异常、发生断丝、滑丝 等),应立即停止作业。 10.1.1.8张拉施工时,每台智能张拉仪器应派专人值守,发现异常应立即按下紧急停机”按钮并报 告张拉操作员,待问题排除后方可继续张拉施工;张拉操作员张拉过程中不得离开控制台,发现异常立 即点击软件界面“暂停张拉”,按下仪器“紧急停机”按钮,断开张拉仪电源,排查原因。 10.1.1.9张拉应采用专门应采用专门计算机必须专机专用,以免计算机病毒对程序进行纂改导致张拉 过程异常。 10.1.1.10张拉完毕后,对张拉施锚两端,应妥善保护,不得压重物。严禁撞击锚具和钢束。
10.1.2压浆过程安全措施
10.1.2.1压浆所采用的压浆泵、输浆管道与密封连接装置必须符合压浆工效和耐压能力要求,输浆管 道必须满足足够的耐压强度要求,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损坏造成安全事故。 10.1.2.2管道压浆时,应严格按规定压力进行。施压前应调整好安全阀。关闭阀门时,作业人员应站 在侧面。 10.1.2.3压浆操作中出现异常现象(如压力表震动剧烈、发生漏油、电机声音异常等),立即停止作 业。 10.1.2.4千斤顶、油泵、机械设备定时保养,防止油污泄漏。
10.2.1施工中的产生的废水、废浆、废渣等按照地方有关部门的规定,运输到指定地点处理,不得随 意倾倒,不得直接排入河流,污染河道。 10.2.2提高施工用水重复率,降低废水排放量,废水及时将排放进油水分离池。 10.2.3制梁场、存梁场临时用地应结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统筹考虑,要尽量少占用耕地,完工后及 寸恢复完工后及时恢复。 10.2.4在城镇居民地区施工时,由机械设备和工艺操作所产生的噪声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建筑施工临 界噪声排放标准,否则应采取降噪措施,
DB34/T35852020
设备安装一一限位装置千斤顶泵站系统安装。 参数设置一一张拉控制应力及其对应的锚下有效预应力设置。 实施检测一一计算机对泵站系统发出指令进行张拉,千斤顶咬紧预应力筋带动央片沿轴线移动 片脱离锚杯时,计算机系统自动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得出锚下有效预应力值。 当锚下有效预应力值检测不合格时,应具备分析不合格原因,并提供处理方案,待按更正后的 工后复检直至合格
A.8.1设备安装一 一限位装置十斤顶泵站系统安装。 A.8.2参数设置一一张拉控制应力及其对应的锚下有效预应力设置。 A.8.3实施检测一一计算机对泵站系统发出指令进行张拉,千斤顶咬紧预应力筋带动央片沿轴线移动 当夹片脱离锚杯时,计算机系统自动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得出锚下有效预应力值, .9当锚下有效预应力值检测不合格时,应具备分析不合格原因,并提供处理方案,待按更正后的方 案施工后复检直至合格
DB34/T35852020
(资料性附录) 锚下有效预应力不均匀度计算方法
有效预应力同束不均匀度是同一束中各单根预应力筋锚下有效预应力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偏 计算方法见公式(B.1):
式中: U一一有效预应力同束不均匀度; P——同一束中各单根预应力筋锚下有效预应力。
偏差程度,计算方法见公式(B.2):
式中: U一一有效预应力同断面不均匀度; N一一同一断面中各单根预应力筋锚下有效预应力平均值。
DB34/T35852020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锚下有效预应力检测验收记录 锚下有效预应力质量由监理工程师组织专业检测人员进行验收,并按表C.1记录。
表C.1预应力张拉跟踪记录表
DB34/T35852020
耐测试设备应进行日身精度 余有计量单位标定的精度之外,还需进行现场检测的结果认证:在现场被检梁体中,设置可窥探的密实 度缺陷,对检测设备进行验证,
表D.1孔道压浆密实度检测方法
对孔道压浆密实度进行定性和定位检测
测试流程见图D.1。 其中,IEEV局部测试是指对容易出现压浆不密实的区域进行测试,IEEV全长测试是指对整个 延长进行测试(盲区除外)
DB34/T35852020
D.5对于孔道压浆密实度评价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D.5.1利用综合定性密实度指数
孔道压浆密实度测试流
为了定性测试的结果定量化,引入综合密实度指数Is,当压浆饱满时,I=1.当完全无浆时,I=0。 表D.1中检测方法,均可得到相应的孔道压浆指数I、I和Itr,综合密实度指数为公式(D.1): I = ( Ie: Ipv : Itt)
D.5.2利用定位测试中缺陷的比例,即压浆密实度
中: N一一定位测试的点数, 取 0。
D.6孔道压浆缺陷处理方式
DB34/T35852020
.6.1松散型:压浆材料强度和刚性较低,较为松散,但仍保持连续性,对预应力筋能起到保护作用: 此类型缺陷一般不必处理。 0.6.2空洞型:有空洞,容易侵入空气和水。根据空洞截面的大小,又可以分为小规模空洞和大规模 空洞:此类型缺陷可采取钻孔二次压浆。此外,缺陷的长度则可以从IEEV解析画面的纵方向上量出。
D.6.1松散型:压浆材料强度和刚性较低,较为松散,但仍保持连续性,对预应力筋能起到保护作用: 此类型缺陷一般不必处理。 D.6.2空洞型:有空洞,容易侵入空气和水。根据空洞截面的大小,又可以分为小规模空洞和大规模 空洞:此类型缺陷可采取钻孔二次压浆。此外,缺陷的长度则可以从IEEV解析画面的纵方向上量出。
DB34/T35852020
用预应力筋伸长值校核。根据规范要求,实 过即可认为伸长值异常
当发现伸长值出现异常时,应立即停止张拉施工,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后,才可继续进 行张拉,不得草率处理或不做处理就进行割丝、压浆施工。 常用处理方法有: a 全面复核理论计算伸长值,检查取值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必要时进行现场实验测定, b 检查张拉系统等是否有异常情况,复核系统数据是否准确。设备异常应更换设备重新张拉。 对孔道异常引起的伸长值偏差,若偏短可采取适当超张拉的办法处理,不得超过规范要求0.8 fptk,若管道变形严重,应对孔道进行扩孔处理使其圆顺后再重新进行张拉。 d 对由于波纹管破损而漏浆,造成摩阻力增大的情况,采用反复多次张拉并持荷一段时间,以克 服摩擦力过大的影响,但反复张拉次数应不超过规范要求的3次。 严格按程序及规范要求施工,及时准确地做好伸长值测量标记,做的标记划线不能太粗,读数 时应以两次划线的同一侧为基准
a)计算理论伸长值时,弹性模量及预应力筋截面面积应采用该批材料抽取样本的实测值;有条件 时可进行现场摩阻试验,按实测摩阻损失进行伸长值计算。 D 张拉前应认真检查张拉系统;有否发生漏油、不保压等异常情况,发生异常情况后是否重新进 行了校正;千斤顶校正数据是否准确,由此建立的关系曲线和计算公式是否正确,油压表读数 计算是否准确,计算数据应实行技术复核制。 采取措施防止管道变形和跑位,并加强各工序的施工质量检查验收
E.2.1造成断丝的原因
a 预应力筋力学性能不合格,或表面锈蚀,或存在其它导致截面积减小的缺陷。 b) 锚具夹片硬度太高,齿高过大,会造成刻痕过深。 C 锚垫板原因:钢制垫板喇叭筒细长,端部锋利,连接不顺,张拉时会造成对预应力筋的伤害。 d 锚板喇叭筒、锚板、锚环及千斤顶不同心,造成偏拉,受力不均。 张拉力过大导致断丝。 f 限位板限位尺寸与夹片外露尺寸不匹配、安装错位导致断丝。 钢绞线有损伤,如电焊搭火、电焊焊斑、钢绞线硬弯等。
h)钢绞线受力不均匀,个别钢绞线受力过大,造成断丝。
丝处理:断丝数量若超过规范允许,必须进行久
DB34/T35852020
a 断丝发生在锚固前,在张拉顶卸荷时,用专用工具卡住锚塞或工作夹片,使之不能锚固而退丝, 换丝后重新张拉。 b) 断丝在锚固过程中或锚固后,对采用钢绞线的可先用卸锚器松锚,然后移动钢束,用单孔小顶 进行张拉:对采用钢丝的可用张拉顶进行松锚、退丝。
E.2.3防止断丝的措施
a 严格对预应力筋进行材料力学性能试验。强度相同,延伸率差异较大的两批材料不能同束使用 因此要求同一束必须采用同批材料。实验不合格、不配套的锚固系统不得使用。 门 张拉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质量意识,增强责任心,施工中严格按要求进行操作 C 控制锚垫板喇叭口与波纹管的连接精度,保证锚垫板与孔道轴线垂直。 千斤顶油表定期校核。 e 严禁使用有损伤的钢绞线, 应使用锚具生产厂家的限位板,保证限位匹配。 对钢绞线束编号穿束张拉,
E.3.1造成滑丝的原因
a)锚环、夹片硬度不够或夹片齿过浅。 b)钢束、夹片清理不彻底,有油、锈或杂物张拉时存在于夹片与钢束之间或夹片与锚环之间。 c)千斤顶张拉时回油过快,拆卸工具锚时剧烈震动。
滑丝处理一般采用单孔补张。
a)原材料、锚具、张拉设备应严格检验和控制,加强人员技术培训等。 b 张拉前对钢束锚固部分、锚环、夹片进行彻底清理,安装夹片时要保证外露部分相同,顶面平 齐。 张拉操作规范进行,千斤顶回油时不能过快,拆卸工具锚时应防引起巨烈震动。
DB34/T35852020
a)波纹管接头处脱开漏浆。 b)波纹管损坏漏浆或在施工中被踩、挤、压癌。 c)波纹管自身有孔洞。
a 波纹管材料应符合4.4、4.5的要求,波纹管连接应符合6.1.2的要求。 b 混凝土浇筑时应保护波纹管,不得碰伤、挤压、踩踏,破损应及时修补。 施工时应防止电焊火花灼烧波纹管管壁。 d 混凝土初凝前,应用通孔器检查并不时拉动疏通;采用先穿预应力筋孔道,应来回拉动预应力 钢绞线。
F.2.1不连续的原因
a)水泥浆准备不足。 b)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无备用设备。 c)现场停电,中止施工。
GB 51354-2019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标准F. 2. 2防治措施
a 正确估计水泥浆用量, 早实际施工时应充分考虑到排气孔、泌水管、出浆口等处水泥浆损耗 b 压浆设备定期保养,并配有备用压浆设备。
F.3.1 不密实的原因
a)孔道内清洁不彻底,水泥浆被大量吸附,难以流动。 b)孔道中有局部堵塞或障碍物,灰浆被中途堵住,管道排气孔堵塞,压浆时空气无法彻底排出 c)压浆结束后持荷加压时间或压力不足。
孔道压浆前用高压水冲洗干净,疏通和湿润墨
b)管道及排气孔应顺畅,应按照8.2.5压浆顺序压浆
DB11T 1177-2015 盆栽观赏蕨栽培技术规程DB34/T35852020